配电网管理系统
新一代配电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探究

新一代配电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探究发布时间:2022-03-17T06:51:22.124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23期作者:王新宇[导读]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社会对电力能源有了更大的需求王新宇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长安供电局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社会对电力能源有了更大的需求,对配网自动化也提出高标准要求。
在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中,配网自动化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配网管理系统属于电力系统中的核心构成部分,而配网自动化的实现具有较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结合这些情况,本文重点对新一代配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望可以为配网自动化的实现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配网自动化与管理系统是配网系统中较重要的构成内容,对整个配电系统的有序运行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基于此可以充分提高供电安全性及电能质量。
但是因为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如管理体制与技术方面的因素,尽管我国对配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投入了很大的资金,然而却未取得预想的效果。
1、传统配网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1.1 DA+SCADA系统存在局限性 SCADA系统确切地说就是数据的采集和监控系统。
DA可以自动处理配网中的一些故障。
针对配电线路故障形成路段,DA能够将其分隔开,同时在此时恢复未出现故障路段的正常供电,通过这缩短停电时间。
DA属于配网管理系统众多功能中最基本的功能,因为资金上的投入不够充分,所以,导致DA覆盖面非常有限。
在现实中DA仅可以对日常调度中的小部分内容有效,由此造成投入与产出比例严重失衡。
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平均停电时间较短,而且有的城市根本没有停电的情况发生。
可与发达国家供电水平相媲美。
然而从全国的城市与地区可以看出,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对于我国的配网自动化来说,DA覆盖范围并不大,而且也不具备强大的互动水平,停电时间比较长[1]。
配电网信息管理系统

级 扩展 而不 相互影 响 。
以 WD M方案建立 电力信息 网, S H系统上 在 D 用 WD M设备为计算机 系统 提供高 速以太 网通道 ; WD M物 理层 与 S H链 路 层 分 开 , 算 机 系 统利 用 D 计 WD M设 备提供 的接 口 自行 组 网 , 自行 网络 管理 , 明 确的划分管理 , 有利于整套 电力信息 网的运行维护。
目前 , 大部分电力通信网采用 了 S H A M 的组 网 D 、T 方式 , 综合了数据 、 、 语音 图像等业务 , 但随着 电力系
统通信的发展 , 所传输的数据量以几何速率增长 , 原 50 m的波长传输 I 业务, P 两者互不影响。 有的网络将不堪重负 , 如果新建一个网络 , 从经济方 15 n . M 面考虑并不可行 , 且周期较长。不符合企业 的经济 2 3 WD 系统特 点 .. 可靠可行 效益。为此 , 提出了一种新的解 决方案——波分复 2 3 1 实现方便 ,
2 M为带宽的信息通道 , 产生“ 瓶颈” 效应。 介绍在 已有的 S H光传输系统 , D 利用波分复用 技术 , 解决 目前电力信息网存在的容量小、 传输速率
S H 或 P H 加 P M设备 , I D ( D ) C M S系统采用 目 前通用 的计算机 网络设备 , M T L A , I O系统网 如 O O O R CS C 络设备 , 通过 WD M设备提供的接 口( R4 ) 以 如: J5 , L N技术组成计算机网络。结构框图如图 l A 所示 。
WD M波分复用方案运用 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波
第 4期
黑小 霞 : 电网信息 管理 系统 配
配电网信息管理系统

配电网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主站部分)
1、设备管理与GIS主站
(1)设备档案
(2)设备新装、变更、投运与退出
(3)配网接线图
(4)设备检修管理
(5)自动化设备维护管理
(6)GIS运行维护管理
(7)车辆定位
(8)巡检、报修、应急作业现场可视定位
2、运行方式管理
(1)倒闸操作
(2)停电(检修)计划、临检计划
(3)故障应急抢修
(4)95598故障报修
(5)供电可靠性统计
3、信息统计分析与稽查管理
(1)配变信息集抄
(2)线损实时计算与分析
(3)无功优化
(4)配变运行分析
(5)电压合格率统计与分析
(6)配网信息综合统计、报表系统
(7)信息稽查检测
4、辅助决策分析与WAB管理
(1)配网工作日志
(2)异常信息比对分析
(3)异常应对措施(指令、反馈、效果、总结)(4)WAB发布(日、周、月)。
新一代配电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新一代配电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摘要:本文从配电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出发,通过分配电网管理系统应用当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了配电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DMS;设计;实现一、配电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概述(一)配网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就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电力设备有机结合,实现配电网正常运行及故障情况下的检查、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其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进而改善服务水平。
依据Q/GDW11184-2014的相关规定,配网自动化具有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站、子站、配电终端和通信网络。
其适用范围以10KV及以下中、低压电网为主。
(二)配网管理系统配网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MS),是指通过把从变配电到用电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其目标在于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自动化管理。
其架构如图1所示,整套系统涵盖生产管理、用电管理、配电网管理、调度管理、WEB查询五个子系统。
配电网SCADA系统,由RTU服务器(前置机服务器)、SCADA服务器、MMI(调度工作站)、报表工作站、DA服务器、GIS服务器等组成,基于NAP(因特网路由选择层次体系中的通信交换点)。
RTU服务器的其中一台主前置服务器出现故障,另外一台服务器将自动成为主前置服务器。
SCADA服务器的运行原理同RTU服务器一致,可以说配电网SCADA系统是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的数据中心。
二、DMS主要存在的问题(一)DA+SCADA的局限DA+SCADA是DMS功能当中的一部分,DA主要实现配电网故障自动化处理,也就是自动隔离配电线路当中的故障段,同时使非故障段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时间。
作为DMS系统当中的一个基本功能,由于资金方面的问题,DA的覆盖面比较窄。
配电网的运营和管理

配电网的运营和管理引言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起到电能分配和传输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能源的重要支撑系统,配电网的运营和管理对于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配电网的运营和管理为主题,探讨其关键要素及运营策略。
配电网的基本概念与组成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把电送到用户用电设备中的电力网络系统。
它由输电线路、变电站、配变、配电线路和用户设备等组成。
输电线路将高压电能从供电厂传输到变电站,变电站将电能进行降压变换,再通过配变器将电能分配给不同的配电线路,最终送达用户设备。
配电网的运营配电网规划与建设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是确保电力供应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在规划阶段,需要考虑供电负载需求、现有配电设备容量、用电设备分布情况等因素,以确定适当的供电方案。
在建设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安装、接线、调试等工作,确保配电网的完好运行。
配电设备运维与检修配电设备的运维与检修是保证配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
定期巡视、维护和检修配电设备,发现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配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配电设备的定期保养也非常重要,如对绝缘油进行检测、清洗设备、更换老化元件等。
配电网的监控与控制配电网的监控与控制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配电网监控系统,实时获取变电站和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电能消耗情况等信息。
根据实时监测结果,对配电设备进行控制和调度,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供需平衡。
配电网的管理配电网设备资料管理配电网的设备资料管理包括设备档案建立、设备信息更新和设备故障记录等。
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并定期对设备信息进行更新,便于运维人员查询和维修。
同时,对设备故障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故障原因和处理措施,为日后的设备维修提供参考。
配电网的事故应对与故障排除配电网中的事故应对与故障排除是保证用户正常用电的重要保障措施。
当发生配电设备故障或供电中断时,运营人员需要迅速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恢复供电。
此外,还需要开展事故分析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力配电网监测与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力配电网监测与管理系统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加,电力配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性成为了重要的关注点。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效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力配电网监测与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功能和优势。
一、系统设计该智能电力配电网监测与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由以下几个主要模块组成:1. 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传感器和智能电表等设备,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关键参数,并将数据上传至系统服务器。
2. 数据传输模块: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WiFi、蓝牙或移动通信网络传输给系统服务器,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存储模块:系统服务器负责存储接收到的所有监测数据,包括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查询。
4. 数据分析模块:系统使用数据分析算法对电力设备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如设备工作状态、负荷变化趋势等。
5. 远程控制模块: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操作界面实现对具体设备的远程控制功能,包括打开/关闭设备、调整电流电压等。
6. 告警管理模块: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阈值和规则,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告警信息,以便进行及时处理。
二、系统功能1. 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关键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提供实时数据展示和监控功能。
2. 远程管理:通过远程操作界面,用户可以远程控制电力设备的开/关,调整电流电压等,提供便利的设备管理和控制功能。
3. 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对从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提取设备的工作状态、负荷变化趋势等关键信息,为电力系统的优化和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4. 告警提醒: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阈值和规则,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过载、欠压等,即时发出告警信息,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5. 巡检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定位技术对电力设备进行巡检管理,减少人工巡检工作量,提高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
dms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DMS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电力管理系统已经无法应对复杂的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需求。
DMS(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配电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管理系统,通过集成传感器、通信设备和计算机技术,提供了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测、控制和优化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DMS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包括其功能、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DMS的功能DMS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管理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下面将详细介绍。
1. 实时监测DMS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物理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等。
通过与传感器和智能计量设备的联接,DMS可以获取分布式电力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及时反馈给运营人员。
这使得运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远程控制DMS具备对电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能力。
通过与智能终端设备的连接,DMS可以实时监控和控制各个电力节点的状态。
当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DMS可以通过发送指令远程切换、调整设备的运行模式,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DMS还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调度和优化,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DMS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DMS可以为运营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运营策略和调度方案。
此外,DMS还能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预测电力系统未来的负荷需求和故障概率,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DMS的应用场景DMS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下面将以几个典型场景为例进行介绍。
1. 配电自动化DMS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
通过与配电设备的联接,DMS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配电网中的各个节点。
当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或过载时,DMS可以及时发出告警信息,并远程切换电源路径,以保障电力系统的连续供电。
基于GIS的10kV配电网管理系统

高信息利用率 ; 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进行跟踪 , 上 自 而下的电力信息运行调用可用网络管理程序跟踪 监控 , 并可显示各有关部门对系统使用状况。2 5 管理规范化。 建立各种管理规范, 此图本编辑 并以 相应的软件,从而使管理按照规范的管理模式进 行; 简化业务处理过程 , 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 减少 业务操作部门的失误率 , 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 推 动无纸作业,整个业务处理过程均采用计算机 自 动或半自 动记录形成档案并 自 动存档。 . 2 操作简 6
科技 论 坛 I 『f
科
基于 GI S的 l k O V配 电网管理系统
黄 涛 林 明轩
( 山东省 费县供 电公司, 山东 费县 2 3 0 ) 74 0
摘 要 : G S引入配 电网管理 系统能够极 大的方便 数据 图形的管理 , 将 I 大幅度提 高工作人 员的劳动生产率, 改进供 电公司的科学管理水平 , 增 强企业在市场环境 下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针 对费县供 电区配电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状进行 了 查分析 , 此基础 上应 用地理信息 系统研究提 出费县供电公 司 调 在
配 电 网管 理 信 息 系统设 计 方案 。
关键词 : I; GS 配电网管理 ; 系统设计 1G S I 配电管理系统问题的提出 随着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 , 电力网 架的规模越来越大, 结构也 日趋复杂 , 同时电力系 统向高度信 息 、 动化的方 向 化 自 发展 , 需要管理庞 大的电力设备设施数据 、 用户数据 、 规划数据等。 而科学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所掌握 的信息量的大小, 开发—套基于 G S的 1k I 0 V配电 管理系统显得非常必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有关 信息 集成起来,从而为电力系统决策人员提供一 个多元化的决策依据 ,以提高对电力设备的管理 水平。 0 V 1 k 配电管理系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I G 技术并结合数据库管理, 建立—个 lk O V线路的图 形化资源管理系统 , 1k 使 0 V线路处于严格 、 有效 和规范化的管理与监控之下, 1k 为 0 V线路维护提 供准确直观的科学决策依据和灵活陕 捷的分析参 考 手段 。 2配电网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2 提高综合业务效率。 l 对配电 线路信. 挂 行 统一采集、 、 加工 处理, 实现线路’ 、 、 、 计划 检修 巡视 测量和施工一体化管理;全面及时地掌握管理信 息综合数据 , 使业务处理工作达到准确 、 即使和高 效率 ; 简化业务处理流程 , 降低业务处理 出错率 ; 提供配电信息管理所需要的业务数据,以便公司 领导及时掌握并建立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 2提 2 高服务质量。 提供多种信 包 检索手段, 能够准确迅 速地对用户的查询和投诉作出及时反应和 回答; 能够准确掌握负荷 、 业扩 、 电及工程进程情况 , 停 使用 电 业务得到及时处理 ; 利用计算机 网络系统, 使有关部门与用户直接联系, 及时发布和处理停 电信息或报修信息,减少停电对用户生产或生活 带来 的不便 与损失 ; 记录用户查询 , 意见和投诉 , 全面掌握用户要求 , 根据用户的客观要求分析和 处理业务 ,在决策层次上提高用电服务质量 。23 设计系统工程化。 充分调查电力管理信息的情况,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制定软件设计的总体框架和结 构; 制定各种数据库的统一代码和结构 , 确定各级 共享数据库 目录、 内容和结构 ; 预留与营销 M S I 信 息系统及生产 M S I 管理信息系统的接 口。 4信息 2 全局化。 提供全公司共享的电力信 息, 以使各部门 在客户端微机上即可查询有关信息;电力信息在 网络上畅通传递,一条信 息 从配 电 班组到供电公 司有关业务处 , 相关部门全过程采用 网络传递 , 提
2024年度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ppt课件

实现方法:软件编程和硬件配置
软件编程
采用高级编程语言和算法,开发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软件系统,实 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数据分
析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硬件配置
根据配电网的规模和需求,配置 相应的硬件设备,如传感器、控 制器、通信设备等,构建完善的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集成与调试
将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进行集成 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的
2024/3/24
11
数据采集方法及技术手段
基于智能电表的数据采集
基于移动终端的数据采集
通过智能电表实现用户用电信息的实 时采集,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等参数。
通过手持设备或无人机等移动终端, 对配电网现场进行巡视和数据采集。
基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
利用各类传感器对配电网设备状态、 环境参数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
5
应用领域及意义
2024/3/24
应用领域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城市配电网、农村电网、工业园区电网等领域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动汽车的普及,该系统在新能源并网和电动汽车 充电设施管理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意义
该系统可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降低线损和运维成本,提高电 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和电动汽 车的普及,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
操作流程
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操作流程, 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预警发 布等环节,确保预警信息的及时传递 和有效处理。
21
提高故障诊断准确性和时效性措施
数据质量提升
加强对监测数据的预处理和清洗,去 除噪声和异常值,提高数据质量和可 用性。
配电网自动化运维管理

配电网自动化运维管理一、引言配电网自动化运维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运维管理的一种智能化管理方式。
通过自动化运维管理,能够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二、系统架构配电网自动化运维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实时监测模块: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对配电网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全面了解。
2. 故障诊断模块:通过采集配电网的实时数据,结合故障诊断算法,对配电网的故障进行自动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故障处理建议。
3. 运维管理模块:对配电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包括巡检计划制定、维修记录管理、设备档案管理等,实现对配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4. 预防性维护模块:通过对配电设备的历史数据分析,预测设备的寿命和故障概率,提前进行维护保养,避免设备故障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5. 数据分析模块:对配电网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潜在问题,提供决策支持,优化运维策略。
三、功能描述1. 实时监测功能:实时监测配电网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提供实时报警。
2. 故障诊断功能:根据配电网的实时数据,通过故障诊断算法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并给出故障处理建议。
3. 运维管理功能:制定巡检计划,记录巡检情况和维修记录,管理设备档案,实现对配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4. 预防性维护功能:通过对设备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设备的寿命和故障概率,提前进行维护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率。
5. 数据分析功能:对配电网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潜在问题,提供决策支持,优化运维策略。
6. 用户界面功能: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查询,显示配电网的实时状态和历史数据。
四、技术实现配电网自动化运维管理系统采用以下技术实现:1. 传感器技术:通过安装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传感器,实时采集配电网的运行数据。
DMS配电网管理系统

配电网SCADA系统是配电网自动化的基 础。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底层 模块,配电网SCADA肩负着几项重要的任务:
1. 向配电网的调度、管理人员提供配电网 的实时数据、信息,方便他们了解配电网 的实时情况和负荷变化的趋势;
2. 为各种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级功能软件提 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从而实现对配电网 乃至整个电网的优化控制、调度、故障预 测和排除,提高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和 安全性; 3. 用远方遥控代替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 率,减轻运行、操作、维护人员的劳动强 度。
配电网SCADA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 控与数据采集)是配电网的监控和实 时信息获取系统。
SCADA一般由中央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现场执行 设备等三部分组成。
电力系统SCADA技术是从电网调度自动 化技术发展而来。1965年美国东北发生了 一次大的停电事故,这时许多电力公司意 识到,仅仅依靠远动装置在模拟盘上显示 信息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电网的安全运行的 要求。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开始把计算机运 用转移到以安全考虑为主,导致了数据采 集与监控系统SCADA的出现,这是电网调度 自动化的一个平台。
通常把从变电、配电到用电过程 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 统,称为配电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DMS 。 它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 自动化管理。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监视配网运行工况,优化配网运行方 式。 当配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迅速查出故障区段及异常 情况,快速隔离故障区段,及时恢复非故障区域用户的供 电,缩短对用户的停电时间,减少停电面积。 根据配电网电压,合理控制无功负荷和电压水平,改善供 电质量,达到经济运行目的。 合理控制用电负荷,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企业的经 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等。 自动抄表计费,保证抄表计费的及时和准确,提高了企业 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并可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的用电信 息服务等。
配电网管理系统

配电网管理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DAS),地理信息系统(GIS),配电网重构,管理信息系统(MIS),需求侧管理(DSM)。
1、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DAS)是一种可以使配电企业在远方以实时方式监视、协调和操作配电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其内容包括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视(SCADA系统)、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需求侧管理(DSM)几个部分.简介电力自动化按功能类别分:1\调度自动化:分国调\省调\地调和县调。
用于对变电站和发电站的发电和输电进行调度指挥,实现自动化的管理。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分500KV0KV0KVKV等级变电站的就地监视和控制,并把数据传送调度自动化系统。
3\配网自动化:城区10KV系统的配网的监视\控制的自动化管理,优化城区配网结构,合理高效用电管理,事故的及时预和故障的及时处理。
4配电自动化;对于工厂\建筑等终端用户的配电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对于事故实现提前预告,提高工作效率,并达到经济运行的目标。
下面结合美国斯威尔的配电自动化的系统解决方案,阐述配电自动化的原理及应用随着电力网络的不断发展,用电负荷的持续增长,各种新型负载不断涌现,用户更加关注电能质量问题,同时对节能减排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用户需要更加有效的电力监控管理解决方案来应对上述变化带来的挑战,以实现配电系统持续可靠、高效、低耗的运行.ZEpower电力监控系统,是斯威尔电气公司根据用户电能管理需求而提供给用户的完整电力监控管理解决方案,用以实现对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运行的最优管理。
ZEpower电力监控系统,采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各项分析和管理功能,提高配电系统管理的效率,保障配电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帮助用户实现电能降耗目标,从而为用户创造价值。
ZEpower电力监控系统正在电力系统、市政医疗、智能建筑、石化、冶金、轻工、公共交通、水处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管理系统分析 王伟

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管理系统分析王伟摘要:10kV及其以下配电网工程在供电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能够确保该项体系能够正常稳定运行,需要通过建成配电网工程的管理系统完成对系统的全面监测。
基于对该系统需要具备功能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对相关功能发挥作用过程的方法研究,本文提出了这一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法,以提高对整个配电网的管理质量。
关键词: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管理;系统建设引言: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要能够完成对整个项目中所有参数的整合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当前工程中施工乃至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这一问题能够威胁到整个配电网的正常稳定运行状态时,该系统要能够将这些信息上传到上级管理部门中,以采取合理的方法完成对故障的诊断和排除工作。
1.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管理系统需要具备的功能1.1安全管理配电网工程无论是在施工还是日常维护过程中,其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为确保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设备的安全性,所以要求工程管理系统要具有很高的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才可让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性符合当前我国制定的相关标准要求。
对于人身安全管理方面,要求该系统能够在建成和使用的过程中,要能够找到对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胁项目和表现形式,并通过对这一方法的应用,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标准和工作体系,并且通过采取相应的工作方法,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规避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以确保其工作过程的安全程度。
对于设备的安全性,要通过在整个系统中配置的相关传感器以及数据的分析体系,研究这一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让这一系统能够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1.2施工管理一些系统运行中,系统要发挥对施工管理的作用,这就需要完成对现有体系的全面优化和提高,该项工作需要采取施工管理的方法落实,以确保整个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为了能够让整个系统更好运行,则工程的管理系统需要具备的功能为施工管理功能,管理的项目包括建筑材料,整个施工过程相关施工设备调用以及施工人员的管理等,只有所有这些项目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系统才能够更好发挥作用。
配电管理系统

第六章配电管理系统第一节配电管理系统(DMS)概述一、配电网的组成电力网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
从发电厂发出的电能通过输电网送往消费电能的地域,再由配电网将电能分派至用户。
所谓配电网就是从输电网接受电能,再分派给各用户的电力网,配电网也称配电系统。
配电网和输电网,是依照电压品级肯定的。
不同的国家对输电网和配电网的电压品级划分是不一致的。
我国规定:输(送)电电压为220 kV 及以上为输电网;配电电压品级分为三类,即高压配电电压(35 kV~110 kV)、中压配电电压(10 kV)、低压配电电压(380/220 V)。
与上述电压品级相对应,配电网按电压品级又可分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
配电网由配电变电站和配电线路组成。
通过各类电力元件(包括变压器、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和配电线路)可以将配电网连成不同结构。
配电网大体上分为放射式和网式两大类型。
在放射式结构中,电能只能通过单一路径从电源点送至用电点;在网式结构中,电能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路径从电源点送至用电点,网式结构又可分为多回路式、环式和网络式三种。
配电变电站是变换供电电压、分派电能并对配电线路及配电设备实现控制和保护的配电设施。
它与配电线路组成配电网,实现分派电能的功能。
配电变电站进线电压通常较高,通过变压以后以一种或两种较低的电压为出线电压输出电能。
对于不具有变电功能而只具有配电功能的配电装置简称为开关站。
安装在架空配电线路上,用作配电的变压器,实际上是一种最简单的中压配电变电所,这种变压器接线简单,一路中压进线,经变压后的低压线路沿街道的各个方向分成几路向用户供电。
这种变压器通常放在电线杆上(也有放在地面上的),在变压器的高、低压侧别离装有跌落式熔断器作为过电流保护,装有避雷器作为防雷保护。
配电线路是向用户分派电能的电力线路。
我国将110 kV 及以下的电力线路都列为配电线路。
按运行电压不同,配电线路可分为高压配电线路(35 kV ~110 kV)、中压配电线路(10 kV) 和低压配电线路(380/220 V)三类。
配电网概述及相关管理体系

按照项目计划和预算,组织施工 队伍进行建设,加强项目质量监 督和安全管理。
竣工验收与结算
组织项目竣工验收,进行工程结 算和资产移交工作。
项目立项与可行性研究
开展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工作, 确保项目符合规划要求和建设标 准。
项目后评估与总结
对项目进行后评估和总结,积累 经验教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05
分散式管理体制
分散式管理体制下,配电网的各个环节由不同的机构分别负责,这种体制有利于 发挥各机构的专长和优势,但需要良好的协调机制来确保各机构之间的有效合作 。
配电网管理流程
规划流程
配电网规划是确保配电网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规划流程包 括需求分析、方案制定、方案评估和决策等步骤。
建设流程
配电网建设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建设流程包括项目立项、 设计、采购、施工和验收等步骤。
配电网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电压等级,配电网可分为高压配 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根 据接线方式,可分为放射式、环网式 、树干式和网格式等。
特点
配电网具有电压等级多、接线方式灵 活、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用户需求等特 点。
配电网的重要性和作用
重要性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电能 的使命,是保障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
状态检修
通过监测设备状态,及时 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维修, 避免设备故障。
紧急维修
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迅 速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尽 快恢复供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配电网的故障处理与预防
故障定位
利用自动化系统快速定位故障点, 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故障隔离
配电网标准化辅助设计及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配电网标准化辅助设计及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配电网标准化辅助设计及管理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系统对配电网进行标准化设计与管理的工具。
它通过集成各种功能模块,实现对配电网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支持,从而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配电网的设计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电气参数、设备容量、负荷需求、线路的敷设方式等。
传统的设计与管理方式往往依靠人工经验和手工作业,容易出现设计不合理、管理混乱等问题。
而配电网标准化辅助设计及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建立标准化模型和算法,自动进行设计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网络建模:根据用户输入的电气参数和拓扑结构,自动生成配电网的模型。
系统可以智能分析和处理各种电气参数,确定最优的线路规划和设备布置。
2. 设备选型:根据用户需求和标准规范,自动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配电网设计。
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负荷需求和设备参数,进行设备匹配和容量计算,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 负荷计算:根据用户输入的负荷数据,对配电网的负荷进行计算和优化。
系统可以根据负荷曲线和负荷特性进行智能分析,确定合理的负荷分布和负荷调整方案。
4. 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自动检测并诊断故障。
一旦发现故障,系统可以自动报警并提供解决方案,降低故障对配电网的影响。
5. 运行管理:系统可以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全方位管理,包括设备管理、负荷管理、功率因数管理等。
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和更新配电网的运行数据,提供各种报表和图表供用户参考。
配电网标准化辅助设计及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可以提高配电网的设计和管理水平,降低工作难度和风险,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配电管理系统.pptx

采用架空线路时,为两回路;采用电缆线路时可 分多回路。为避免双回路同时故障而使变电所全 停,应尽可能在双侧有电源。
线路上接入3个及以上变电所时,线路宜在两侧有 电源,但正常运行时两侧电源不并列。
两侧电源分段的高压配电网
电缆线路的双T接线
三侧电源的三T接线
2
第3页/共24页
中压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组成:10kV线路、配电所、开闭所、箱式配电所、
杆架变压器等
主要接线方式:放射式、普通环式、拉手环式、 双路放射式、双路拉手环式等五种。
放射式
架空线放射式供 电接线图
结构简单, 投资较小, 维护方便
电缆多回路平行 供电接线图
中间断开式
末端断开式
拉手环式供电接线原理图
放射式
干线式
链式
树枝式
无备用接线形式(开式)一路电源供电
特点:接线简单,运行方便, 但供电可靠性差。
双回路放射式 双回路干线式
环式
两端供电式
多端供电式
有备用接线形式(闭式):由两条及两条以上
电源线路向用户供电
特点:供电可靠性高,适用于 对I类负荷供电
1
第2页/共24页
高压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包括110kV、60kV和35kV的线路和变电所。
用于低压电缆线路。分为低压格网、低压变电站群、中 压配电线路三个部分。配电变压器一般都是同一容量。
要求:每个配电变压器周围的其他配电变压器的电源应 来自不同中压变电站或同一中压变电站不同母线段的中 压配电线路。结构灵活,供电可靠性高。
5
第6页/共24页
配网自动化基本功能:
✓ 正常时监视配网运行工况(SCADA) ,优化运行状态 ✓ 故障或异常时快速查出和隔离故障区,网络重构,尽快恢复供电 ✓ 合理控制无功和电压水平,改善电能质量,经济运行 ✓ 合理控制负荷水平,提高设备利用率 ✓ 自动抄表计费 ✓ 自动绘图/设施管理/配电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
DMS配电网管理系统课件PPT

通过数据分析和管理,DMS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 运行成本。
总结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 提升供电质量:DMS可以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 测,及时发现和解决供电质量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
总结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技术更新换代快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DMS配电 网管理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
标准化发展
未来DMS配电网管理系统将逐步 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促进系 统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性。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 多元化发展: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DMS配电网管理系统将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如个性化定制、增值服务等。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技术研发
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的技术 研发,提高系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推广应用示范
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企业,推广应用 DMS配电网管理系统,发挥示范效应。
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和完善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的相关政策法规, 规范市场秩序和保障各方利益。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DMS的研发、实施和管理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解决方案:加 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和 培训体系。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
DMS配电网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提高了配 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02 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的 构成与功能
系统构成
01
02
03
硬件部分
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 络设备等,用于数据的收 集、处理和传输。
7 配电管理系统(DMS)

•
• 7.1.1 DMS的特点与功能 • 1)DMS与EMS类似点: • (1)都有RTU,实现SCADA功能; • (2)都有基于彩色屏幕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3)自动控制功能,DMS控制用户负荷, EMS的AGC控制发电设备; • (4)具有计算机辅助的高级应用软件; • (5)存储历史数据,供制表、检索和分析; • (6)能和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相连,共享数 据和应用成果
7.5 配电自动化DA
• 7.5.1 DA的多种通信方式
• 7.5.2 SA •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不用变送器,
•
•
而直接从TA/TV采样各相电流和电压的交流波形, 一般为每周16点,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计算出各 相电流电压、电流方向、故障电流、 kW/kvar/kvarh、功率因数以及2~7次谐波,精度 可达0.2% 。 间隔级单元(bay level unit) :保护单元和控制 或I/O单元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各种类型的间隔级单元与变 电所的中央单元(central unit)相结合,并利用 间隔级单元所搜集到的状态量和测量值,通过软 件实现各种保护闭锁,取消或大大简化传统设计 中为实现闭锁功能所需的二次回路。
7 配电管理系统(DMS)
• 7.1 配电管理系统与配电自动化 • 7.2 DMS的SCADA/LM功能 • 7.3 DMS的高级应用软件 • 7.4 配电图资系统AM/FM/GIS • 7.5 配电自动化DA
7.1 配电管理系统与配电自动化
• DMS内容:配电网控制中心DCC(Distribution
7.4 配电图资系统AM/FM/GI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