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
摘要: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其教育内容,要以中国历史教育为基础课程,以时代精神教育为核心课程,以各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为其基础。在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实施中要注重参与策略、检验策略及榜样策略的运用。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形式上,一要注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教育;二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育。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形式
民族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必须根据民族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文化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从提高综合国力的高度,把民族高校办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地。这样才能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工作在提高学校竞争力、发展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活力,才能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工作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出卓越贡献。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选择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精髓提炼,其教育内容必须与中国历史相结合,必须与国情民情相结合,必须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必须与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明相结合,必须与国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从业精神和个人意志品质教育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完备的文化体系,并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
1.以中国历史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课程
历史虚无主义、保守主义、沙文主义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民族保守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历史教育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中国历史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课程。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华夏儿女五千年创造的灿烂文明,传承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精神,感受古人爱国奉献、为国分忧的博大胸襟和坚强意志,既有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可以增长智慧、激发斗志和创造力,为新时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储备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
2.以时代精神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课程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与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新时期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民族精神熔铸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二者具有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力,是我们国家和社会
团结凝聚的精神基础。作为中华儿女五千年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开发和净化个人微观世界的精神成果,中华民族精神与新时期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成为维持和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且可以转化为民族的智力,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行动技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振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以各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作为基础
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组成部分和灿烂中华文明中一朵朵个性分明的奇葩,既是民族兄弟姊妹情谊的维护者和缔造者,又创造了独具风格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快乐浪漫的乐观主义精神,异彩纷呈的艺术素养,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土壤和源泉,促进和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挖掘和光大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宝藏,促进新时期民族文化大融合,增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安定和谐,是民族院校的特殊历史使命和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这一使命和优势既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大局,又有利于民族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把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相结合,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宗教的保护,促进其健康地发展。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策略
依据新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特殊需要,依据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对各方面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针对民族院校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和国际国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抛出的民族分化及瓦解的图谋,民族院校在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时务必采用相宜的策略,才能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参与策略
在民族精神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其全程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取得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运用参与策略时,必须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杜绝教育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被动说教,以免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和抵触情绪。如果把熔铸在人性本身和人文素养中的民族精神等同于一般的教化工具,就会使民族精神教育步入形式化、经院学术化的狭窄胡同。
2.检验策略
学校及个人在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进程中设定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必须经过例行检验。通过检验,掌握教育的进度和效果,总结、发现教育方案设计中需要修正的元素并及时做出正确科学的调整。检验策略是整个民族精神教育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既可促进阶段性成果的产生,也是总体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是教育工作具备延续性和积累性的必要条件。检验项目的设计务必科学合理,使其成为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导向和路标。检验项目中,既要有对理论和宏观方面的考察项目,又要有对实务和微观方面的评价项目,还要有学生、教职员工自评和教师对学生实践成果的评定,这样才能真正检验民族精神教育取得的实际效果。
3.榜样策略
21世纪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工程是一个空前的历史性壮举。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将对社会发展和中华文明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在实践中会产生出一大批体现新时期民族精神的榜样。在民族院校长效系统的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中,必将涌现出大量的先进个人、先进事迹、成功案例,产生具有示范意义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及时发现、大力表彰这些榜样,对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进行全面推广,用现实例证感召和激励更多的人。这样必将产生积极的效应:一方面把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引向深入,提到新高度;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和内涵。
三、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形式
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生动的民族精神教育
首先,必须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加深对祖国、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和对历史、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增强对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同感,从而使他们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组织好“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一是利用暑假进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到革命老区、大中企业、边远山区、经济特区参观访问、调查研究;面向社会开展各种科技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文化服务;面向企业进行技术咨询、管理咨询、组织企业员工进行民族精神专题教育活动;还可以开展专题调查、科技扶贫、回乡考察、慰问演出等。二是组织大学生从事各种社会义务服务活动。诸如在街头宣传交通法规、公民行为规范,运用专业技能进行义务服务等便民活动。三是开展公益劳动和勤工助学活动。“志愿者”活动有利于学生直接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直接为社会做贡献,有利于学生形成关心祖国、关心社会、服务人民的良好品德。
2.利用网络进行生动的民族精神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网络使民族院校教师能较全面地掌握民族精神教育的各种信息资源,使民族院校的大学生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吸纳优秀的文化遗产并更好地了解世界。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网络也是西方意识形态、各种敌对势力对大学生进行“分化”、“西化”的主要平台。民族精神教育与各种消极反动思潮在网络上的博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加强防范,强力占领网络阵地。
民族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在网络上展开全面强势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一要建立民族精神教育数据库,汇聚反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