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禾木简介
在阿尔泰山脚下的密林深处,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部落,他们很少和外界交流,在深山中孤独地延续着自己的传奇。
居住在中国新疆的图瓦人大约有两千五百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哈巴河县的白哈巴村、布尔津县的禾木村和喀纳斯村。
随着位于村子西北面的著名风景区喀纳斯湖的旅游开发,人们开始慢慢接触到这个酒乡,当地人叫这个地方为禾木喀纳斯,并自称为图瓦人。
但是从已知的民族分布来看,阿尔泰地区主要分布着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并没有单独的图瓦人一说。
图瓦人有语言但没有文字,因此没有留下自己民族的史志,当地的地方志上也很少有关于他们的记载。
一位叫出快的老人说,以前图瓦人并没有具体的生存位置,哪里能生存到哪里,他小时候就失去了双亲,后来因为舅舅在禾木村,他就投奔过来了。
另一位叫托海的小伙子说,图瓦人是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的。
这种说法也是当地比较普遍的一种观点。
禾木,是图瓦人生活的天堂。
世代居住于新疆布尔津县喀纳斯湖区的图瓦人,大多集中在禾木。
禾木是我国现在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中最远也是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子。
从布尔津县城坐吉普车出发,到达禾木近170公里,沿途穿越高山峡谷、森林草原和淙淙溪流。
数不清的羊群,散落于深绿色的草原上,而思绪早已飘向了“云间部落”——神秘的图瓦人。
来到禾木,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时光在你的眼前开始倒流。
禾木是一个沉睡着的村庄。
村里几乎没有人,只有一排排尖顶木屋静静地矗立着,似乎在等待着远方的脚步。
图瓦人的木屋村里的图瓦人家都不上锁。
家家门前围着木栅栏,栅栏留一个豁口,上面横一根圆木,圆木一掀,躬身走出。
随意在村里转一圈,与你相遇最多的不是人而是狗。
这儿的狗活得有滋有味。
不看家,不狂吠,它们整天在村中漫步、玩耍。
偶尔陪同主人在村中穿梭。
夏季,主人上山打松子,它在林中捉旱獭;冬季,主人睡大觉,它也睡大觉,睡够了,独自一个或者三五结伴在雪地里打滚。
78岁的图瓦人储开,已在这里住了60多年。
他戴着圆边帽子,白色的胡须朝天翘起,小孙子在膝下绕来绕去。
老人眯着眼,向我们讲述了许多以往生活的碎片——“村里的人最早住地窝子。
后来仿照俄罗斯人,盖起了尖顶木房子。
1926年到1933年间,不断有俄罗斯人搬到禾木,最多时有200多户。
他们养蜂、养鹿、种大麦,还带来了马拉爬犁。
“几百年来安静如水的禾木开始犁地种麦子了。
20世纪60年代,俄罗斯人陆续迁走。
那时,图瓦人住得分散,没有牲畜,靠捕鱼和打猎生活。
“我打过马鹿、旱獭、松鼠、哈熊。
我的猎枪是用一头小牛换来的,一直用到1995年,太旧了,子弹都打不出去了,后来交给了政府。
“以前没有商店,也不需要钱。
需要东西时就上山打猎,下河摸鱼,换来面粉、布、茶叶、盐块。
记得1963年,我抓了一条最大的鱼,40多公斤重呢。
当时,1米长的鱼换15公斤面粉,一只松鸡换一块茶叶。
勤劳质朴的图瓦人“我们喜欢住在山上,有树、有猎物,凉爽。
我们原来穿的衣服是皮子做成的。
长领皮衣、皮裤、皮帽、皮靴,男人把猎物打回家后,女人加工。
如果一个图瓦女人不会做皮衣裤,会被人看不起,男人不会娶这样的女人。
“女人做出的皮大衣,下雨弄潮以后,拧一下,晒干,皮子不受一点儿损害。
猎物的皮子加工成衣裳,跟布一样,亮光光的。
羊毛做成花毡子,挂在蒙古包上、木屋墙上。
”如今,村里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畜牧。
他们种的小麦大多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只管播种和收获,中间没有管理,并且从不浇水、施肥和锄草,不过亩产居然也还有200多公斤。
储开老人很知足,时间对他来说只是一种需要消磨的东西。
而对环境,
他们有近乎崇拜的爱护,虽然他们贫困,却没有一个人去乱伐一棵树、乱垦一块荒地,乱执一张树皮(用来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