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送别诗
《我爱学语文 送别诗群文阅读》人教部编版 (共1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huáng hè lóu sòng mèng hào rán zhīguǎng líng
黄 鹤 楼 送 孟 浩 然 之广 陵
huáng hè lóu sòng mèng hào rán zhī guǎng líng
黄 鹤楼
送 孟 浩然之广
陵
《春
晓》 现在的江
苏扬州
题目是什么意思
李白在黄鹤楼送孟 浩然去扬州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hū wén àn shàng tà gē shēng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táo huā tán shuǐ shēn qiān chǐ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bù jí wāng lún sòng wǒ qíng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 gù rén xī cí huáng hè lóu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
• yān huā sān yuè xià yáng zhōu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
•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
• wéi jiàn cháng jiāng tiān jì liú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
故名“元二”。
唐.王 维
安西:指唐 代安西都护 府,在今新 疆维吾尔自 治区库车县 附近。
wèi chéng zhāo yǔ yì qīng chén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群文阅读送别诗
大家好
4
三、理解诗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①广陵
(唐)李白
故人②西辞黄鹤楼,烟花③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④,唯⑤见长江天际⑥流。
①之:到。 ②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③烟花: 形容花开得茂盛,像流动的烟雾。
④尽:消失 ⑤唯:只。 ⑥天际:天边。
大家好
5
大家好
6
四、感悟诗情
依依不舍 深情厚谊
大家好
9
阅读迁移:我会用所学方法自主阅读
送元二①使②安西③
唐 王维
渭城④朝雨浥⑤轻尘,客舍⑥青青柳色⑦新。
劝君⑧更尽⑨一杯酒,西出阳关⑩无故人。
注释:
①元二:作者的好朋友元常。 ②使:出使。
③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附近。
④渭城:秦时咸阳城,在今天的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⑤浥:湿润、打湿;
⑥客舍:旅店。
⑦柳色新:柳树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⑧君:指元二。 ⑨更尽:再饮完。
⑩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今天的甘肃省敦煌附近,是古代 交通的咽喉之地。
大家好
10
阅读迁移:我会用所学方法自主阅读
别董大①
唐 高适②
千里黄云③白日曛④,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⑤前路无知己⑥,天下谁人⑦不识君⑧。
结束
大家好
16
大家好
13
群文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推荐阅读:
1 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渡荆门 送别》、《山中送别》等送别诗。 2、《唐诗三百首》
大家好
14
群文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西
东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大家好
送别诗群文阅读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
课前热身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2
课前热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5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16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17
诗题 芙蓉楼送辛渐
比较阅读
相同点
不同点
送别诗
山中送别 送朱大入秦
18
1.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第 二天早晨王昌龄在江边送别辛渐,临别叮咛之辞,道出了自 己的一片纯洁之心: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9
小练笔:
引用古诗名句,书写离别之情 。
20
推荐阅读
李 白:《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王 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送灵澈上人》 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骆宾王:《易水送别》 柳 永:《雨霖铃》
21
将自己点燃的火把双手奉上去点燃
此习俗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三: “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 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 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 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1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尽官桥杨柳枝,春风依旧绿丝丝。 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送别诗群文阅读设计PPT课件
友人的?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你是从诗中的哪些特有景象感受到的?在诗 中圈画出来。 (3)四人小组每人选择一首送别诗进行重点 学习并完成阅读表。
.
9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10
题目
用什么 方式送
表达什么 情感
抓住了 哪些景 象表达
《黄鹤楼 送孟浩然
以目相送 依依不舍 孤帆 碧空
长江 天际
之广陵》
.
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8
《赠汪伦》 《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学习提示: (1)利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以上三
.
12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13
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
14
全班交流
题目
用什么方式送
表达什么情感
抓住了哪些景 象表达
黄鹤楼 送孟浩然 之广陵
以目相送
依依不舍
孤帆 碧空 长江 天际
(1)诗中写了那些景象?
(2)为什么在李白临走的时 候汪伦才匆匆赶到?
(3)思考:汪伦时怎样和李 白送别的?
.
11
全班交流
题目
用什么方式送
表达什么情感
抓住了哪些景 象表达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群文阅读——走进送别诗
群文阅读——走进送别诗黄金实验小学程晓燕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淮上与友人别》、《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别董大》教学目标:1.理解六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一:师:孩子们,你们能根据这些描写猜出古诗句吗?1、诗人伫立在楼上,久久深情目送友人乘船顺流而下,直到消失在海天交接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诗人乘舟欲行,朋友踏歌送行,水深情更深。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诗人别具匠心借筵席将近,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与祝福,使人不难想象诗人与好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诗句都是描写送别的诗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送别诗。
板书课题:群文阅读之走进送别诗二:了解送别诗师:送别诗在古诗中占有很重要地位,为什么古代有这么多送别诗呢?PPT:因为古代交通不便,通讯落后,路途艰难。
或为拜师学艺,或为求取功名,或为生活所迫,或为仕途奔波,或为战争充军,不得不远走他乡而离别亲人,朋友……这就为送别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学习《淮上与友人别》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PPT出示古诗:1. 解诗题师:读了诗题,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生:我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师:你从哪知道这是首送别诗?生:我从“别”这个字知道的。
师:你很善于抓住关键的字。
生:诗人郑谷在扬州与朋友握别,友人去潇湘,诗人去长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通过下面的注释师:是啊!通过注释来理解诗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2、读诗文师:诗题我们了解了,那么你们会读诗文吗?(板书:读诗文)师: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读这首诗。
群文阅读《送别诗》教案设计
群文阅读《送别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送别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对送别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送别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选取的送别诗作品及作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送别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送别诗的鉴赏方法。
2. 难点:深入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群文阅读: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送别诗的特点和差异。
2. 讲授法:讲解送别诗的基本概念和鉴赏方法。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对诗中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选取的送别诗作品及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教学环节1】1.1 导入:简要介绍送别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2 学生自主阅读选定的送别诗作品,注意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环节2】2.1 教师讲解送别诗的基本概念和鉴赏方法。
2.2 学生分享对选定诗作的理解和体会,进行讨论交流。
【教学环节3】3.1 学生分组进行群文阅读,对比分析不同送别诗的特点和差异。
3.2 各组汇报阅读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环节4】4.1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尝试创作送别诗。
4.2 学生互相分享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环节5】5.1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送别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5.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继续阅读送别诗作品,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环节六6.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送别诗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巩固。
6.2 学生分享课后阅读的送别诗作品,交流读后感。
七、教学环节七7.1 教师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送别诗,进行深入讲解和分析。
7.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学习如何鉴赏送别诗。
八、教学环节八8.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送别诗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将诗中的情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8.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走进送别诗-小学群文阅读-课件
拓展阅读
鼓励小学生阅读更多的送 别诗,拓宽阅读视野,提 高文学鉴赏水平。
通过送别诗的学习,培养小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人文素养
情感表达
通过学习送别诗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小学生学会用 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文素养
03 时代背景的反映
送别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是 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送别诗的文学地位
诗歌艺术的代表
送别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 值,成为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
对后世的影响
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
在小学教育中,通过学习送别诗,可 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 达能力。
送别诗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成为文学传承的重要部分。
送别诗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有助于增强人们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交流
通过送别诗等文学作品,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增进国际友谊。
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跨文化交流中,送别诗可以为文化传承与创新 提供灵感和资源。
THANKS
感谢观看
运用反衬手法,通过描写美好 的事物或场景,来反衬离别的 痛苦和悲伤。
对比和反衬手法的运用,能够 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离别的 情感和意义,并增强诗歌的艺 术表现力。
04
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
柳树
柳树是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常常被 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古人有折柳送 别的习俗,因为柳树的“柳”字与“ 留”字谐音,寓意挽留之意。
通过学习送别诗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培养小学生的人文 素养和道德情操。
06
送别诗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送别诗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珍惜当下
群文阅读送别组诗课件
(唐)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赠汪伦
(唐)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送孟浩然之广陵 2、送元二使安西 3、芙蓉楼送辛渐 4、别 董 大 5、赋得古原草送别
学习提示: 1、诵读这几首诗歌,填写下 面的表格。 方法:读——找——填
2、小组合作 :比较异同,你 发现了什么? 方法:横向发现,纵向发现。
题目
谁送谁
送别的地点
送别的 方式
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送 元二
渭城 客舍
饮酒 作别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难分难舍 依依惜别
赠汪伦
汪伦送 李白
岸边
踏歌 李白乘舟将欲行, 桃花潭水深千尺, 依依惜别 送别 忽闻岸上踏歌声。 不及汪伦送我情。
相同点: 不同点
送别的方式不同,送别的地点也不同
1、前两句是写景叙事的,后两句是作者抒发情感的。 2、不管是什么方式送别,都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别诗群文阅读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歌》、《山中送别》教学目标:1.理解六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主题1. 回顾:学生回顾自己所学过的而送别诗歌。
2. 明确: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些送别诗,看看古人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送别的。
3. 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二、了解背景,把握基调1.教师讲解送别诗成为诗歌重要题材的原因。
2.出示诗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请学生谈谈理解。
三、第一板块,温故知新(一)已学的送别诗1.回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一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余学生思考李白用什么方式送别孟浩然?(2)情境创设:孟浩然的船渐行渐远,李白却一直望啊望啊,这眼中满是?(3)配乐朗诵。
(4)板书:极目远送2.回顾《赠汪伦》(1)自读《赠汪伦》,思考汪伦是怎样为李白送行的。
(2)讲典故,找问题:为什么在李白临走的时候汪伦才匆匆赶到呢?(3)板书:踏歌送别四、第二板块,学思并重(一)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春夜洛城闻笛》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一腔深情的。
3.交流分享(1)理解“折柳赠别”的含义。
(2)分别时的这一杯杯酒,代表了什么?4.明确送别方式:折柳饯别、饮酒泣别(二)学习《劳劳亭歌》、《山中送别》1.自读诗歌,尝试找到诗歌中的地点和时间。
2.合作学习。
3.交流反馈、互通有无(1) 长亭:想像画面,朋友们在长亭是怎样依依惜别的?(2)日暮:在送别时,我看到,可是。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_送别组诗群文阅读课堂讲稿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_送别组诗群文阅读课堂讲稿送别诗往往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离别之人的不舍之情!看看诗人们是如何表达的吧!下面是有店铺为你整理的《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你!《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歌》、《山中送别》教学目标:1.理解六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主题1. 回顾:学生回顾自己所学诗歌。
2. 明确: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些送别诗,看看古人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送别的。
3. 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二、了解背景,把握基调1.教师讲解送别诗成为诗歌重要题材的原因。
2.出示诗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请学生谈谈理解。
三、第一板块,温故知新(一)已学的送别诗1.回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一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余学生思考李白用什么方式送别孟浩然?(2)情境创设:孟浩然的船渐行渐远,李白却一直望啊望啊,这眼中满是 ?(3)配乐朗诵。
(4)板书:极目远送2.回顾《赠汪伦》(1)自读《赠汪伦》,思考汪伦是怎样为李白送行的。
(2)讲典故,找问题:为什么在李白临走的时候汪伦才匆匆赶到呢?(3)板书:踏歌送别四、第二板块,学思并重(一)学习《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一腔深情的。
3.交流分享(1)理解“折柳赠别”的含义。
(2)分别时的这一杯杯酒,代表了什么?4.明确送别方式:折柳饯别、饮酒泣别(二)学习《劳劳亭歌》、《山中送别》1.自读诗歌,尝试找到诗歌中的地点和时间。
群文阅读《送别诗》教案设计
群文阅读《送别诗》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送别诗的定义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送别诗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送别诗的概念和背景。
通过举例说明送别诗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1.3 教学活动:向学生提问:“你们曾经送别过朋友或亲人吗?有没有用诗歌来表达你们的情感?”让学生分享他们的送别经历和感受。
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送别诗,如《登鹳雀楼》和《别董大》等,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其中的情感。
第二章:诗歌欣赏与分析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送别诗的欣赏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送别诗中的情感和意象。
2.2 教学内容:选取几首经典的送别诗,如《登鹳雀楼》、《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
分析每首诗的情感表达、意象描绘和修辞手法。
2.3 教学活动:教师朗读每首诗,学生跟读并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每首诗的主题和意象,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他们对每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诗歌创作与表达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帮助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送别情感。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送别诗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学生创作自己的送别诗,表达自己对朋友或亲人的情感。
3.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一些诗歌创作的指导和示例。
学生自由创作,可以选择写一首完整的送别诗或者写一段表达送别情感的诗句。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并给予彼此反馈和鼓励。
第四章:诗歌表演与展示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诗歌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增强学生对送别诗的理解和感受。
4.2 教学内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送别诗进行表演。
学生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调等方式展示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送别诗进行准备。
学生通过朗读、表演和展示等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传达给其他同学。
教师和同学对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课程学习和诗歌表达的收获。
中文送别诗
中文送别诗
1.《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别董大二首·其一》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送别诗
教学内容
送别诗的背景和特点
送别诗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送别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送别诗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
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掌 握送别诗中常 见的意象和情 感表达方式, 提高诗歌鉴赏
能力
教学难点:引 导学生体会诗 人所表达的离 别之情和深厚 友谊,培养人
文素养
掌握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掌握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步骤 掌握群文阅读的评估和反馈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送别诗
汇报人:XXX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内容 03 教学内容 05 教学方法与手段
02 教学目标 04 教学重点与难点 06 教学过程
添加章节标题
教学目标
所表达的离别 之情和深厚友
谊
教学内容:通 过分析送别诗 中的意象、意 境和语言特点, 深入理解诗人
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和实施方法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群文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 鉴赏能力还是拓宽知识面。
选择阅读材料: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多篇文本,可以涵盖不 同的题材和风格。
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阅读、主题探讨等活动,引 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实施教学评价: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教 学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送别诗的主题和情感
主题:离别之情、思念之苦
送别诗群文阅读(5篇模版)
送别诗群文阅读(5篇模版)第一篇:送别诗群文阅读《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歌》、《山中送别》教学目标:1.理解六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主题1.回顾:学生回顾自己所学过的而送别诗歌。
2.明确: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些送别诗,看看古人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送别的。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二、了解背景,把握基调1.教师讲解送别诗成为诗歌重要题材的原因。
2.出示诗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请学生谈谈理解。
三、第一板块,温故知新(一)已学的送别诗1.回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一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余学生思考李白用什么方式送别孟浩然?(2)情境创设:孟浩然的船渐行渐远,李白却一直望啊望啊,这眼中满是 ?(3)配乐朗诵。
(4)板书:极目远送2.回顾《赠汪伦》(1)自读《赠汪伦》,思考汪伦是怎样为李白送行的。
(2)讲典故,找问题:为什么在李白临走的时候汪伦才匆匆赶到呢?(3)板书:踏歌送别四、第二板块,学思并重(一)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春夜洛城闻笛》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一腔深情的。
3.交流分享(1)理解“折柳赠别”的含义。
(2)分别时的这一杯杯酒,代表了什么?4.明确送别方式:折柳饯别、饮酒泣别(二)学习《劳劳亭歌》、《山中送别》1.自读诗歌,尝试找到诗歌中的地点和时间。
2.合作学习。
3.交流反馈、互通有无(1)长亭:想像画面,朋友们在长亭是怎样依依惜别的?(2)日暮:在送别时,我看到,可是。
群文阅读 送别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黄云白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时代背景
群文阅读之 送别诗
天府新区兴隆小学 陈洪平
《送元二使安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董大》 《赠汪伦》
• 送元二使安西 [ 唐 ]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送元二使安西 [ 唐 ]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时代背景
•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 东游归来, 在湖北黄鹤楼遇见了大他 十多岁的孟浩然。此时的李白正当年 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 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此时的孟浩然, 已经诗名满天下。他们在黄鹤楼相了 五天,吟诗喝酒,对彼此的人品和才 华都欣赏不已,相见恨晚。
• 别董大二首 • [ 唐 ] 高适 • 原文 译文对照 •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 诗,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 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 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 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距离 长安城大约三千公里。这位姓元的友 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出使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 渭水北岸。
群文阅读《送别诗》教案设计
群文阅读《送别诗》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送别诗的定义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送别诗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1.2 教学内容介绍送别诗的概念和背景。
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出送别诗的情感表达。
1.3 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示送别诗的图片或故事,引发学生对送别场景的联想。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送别诗的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讨论送别诗的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
第二章:经典送别诗欣赏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经典送别诗的欣赏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经典送别诗的意境和情感。
2.2 教学内容选择一首经典的送别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2.3 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所选的经典送别诗的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章:现代送别诗欣赏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现代送别诗的欣赏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现代送别诗的情感表达和主题。
3.2 教学内容选择一首现代的送别诗,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意义。
3.3 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所选的现代送别诗的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情感和主题。
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义和情感。
第四章:创作自己的送别诗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创作自己的送别诗,表达对离别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经历的离别场景或人物。
指导学生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离别情感。
4.3 教学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离别场景或人物的图片或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的形式,创作自己的送别诗。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给予互相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次群文阅读《送别诗》的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送别诗的理解和感受。
5.2 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本次学习的送别诗内容和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元二①使②安西③
劝君⑧更尽⑨一杯酒,西出阳关⑩无故人。
注释: ①元二:作者的好朋友元常。 ②使:出使。 ③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附近。 ④渭城:秦时咸阳城,在今天的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⑤浥:湿润、打湿; ⑥客舍:旅店。 ⑦柳色新:柳树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⑧君:指元二。 ⑨更尽:再饮完。 ⑩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今天的甘肃省敦煌附近,是古代 交通的咽喉之地。
一种送别几多情 ……
送别是
送别是一片孤帆;
离情别意
离愁别绪
群文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推荐阅读:
1、《芙蓉楼送辛渐》、《送友人》、《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渡荆门 送别》、《山中送别》等送别诗。 2、《唐诗三百首》
群文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西
东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群文阅读
轻叩诗歌的大门
——送别诗
群文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黄诗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人物
地点
二、初读诗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三、理解诗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①广陵
(唐)李白
故人②西辞黄鹤楼,烟花③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④,唯⑤见长江天际⑥流。
①之:到。 ②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③烟花: 形容花开得茂盛,像流动的烟雾。 ④尽:消失 ⑤唯:只。 ⑥天际:天边。
四、感悟诗情
依依不舍 深情厚谊
五、品读诗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王维 渭城④朝雨浥⑤轻尘,客舍⑥青青柳色⑦新。
阅读迁移:我会用所学方法自主阅读
别董大①
唐 高适②
千里黄云③白日曛④,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⑤前路无知己⑥,天下谁人⑦不识君⑧。
注释: ①董大:作者的好朋友董庭兰,是一位很有名的音乐家。 ②高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③千里黄云:一望无际的黄云。 ④曛(xūn):天色昏黄。 ⑤莫愁:不要愁,不要担心。 ⑥知己:知心的朋友。 ⑦谁人:哪个人。 ⑧君:您,这里指 董大
(唐)李白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阅读迁移:我会用所学方法自主阅读
1、理解诗题
送别诗
2、初读诗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3、结合注释、想象等理解诗意 4、感悟诗歌情感 5、品读诗歌
阅读迁移:我会用所学方法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