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上拉萨的天空教案
苏教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拉萨的天空6篇

苏教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拉萨的天空苏教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拉萨的天空精选6篇(一)教案主题:拉萨的天空教学目标:1. 了解拉萨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具体描绘拉萨的天空的美丽景色;3. 培养学生对于自然风景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用语言描绘拉萨的天空景色;2. 学习感受自然风景。
教学准备:1. 课文《拉萨的天空》的课本及课件;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拉萨的天空景色;3. 彩色笔、纸、画笔。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让学生观看拉萨的天空图片或视频素材,引起学生对拉萨的兴趣并了解拉萨的地理位置;2. 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拉萨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它是什么颜色的?”展开(15分钟):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拉萨的天空》,并理解课文的大意;2. 通过课文描述,向学生呈现拉萨的天空是多么美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拉萨天空的感受;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拉萨天空的感受,并选择一位代表分享给全班。
操练(20分钟):1. 提供一些形容词和句子的线索,帮助学生更好地描绘拉萨的天空;2. 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笔和纸绘制拉萨的天空,同时在纸上写下对拉萨天空的描绘;3. 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或与同伴交流。
达标(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分享自己对拉萨天空的感受;2.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拓展(5分钟):1. 邀请学生描述自己所在城市的天空景色,并与拉萨的天空相比较,讨论哪个更美丽;2. 鼓励学生多关注自然风景,用自己的语言去呈现和表达。
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应该保护和珍惜自然风景;2. 鼓励学生多关注自己所在地的自然风景,用心去感受和表达。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拉萨的天空为主题,通过观看图片和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拉萨的地理位置和天空特点。
通过学生的互动讨论和作品展示,培养学生对自然风景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拉萨的天空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拉萨的天空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多媒体画面与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在心中涌起对这美丽的天空的无限遐想,产生独特而到位的体验。
3、体会作者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看板书,猜意图,形成阅读期待1、板书:拉萨的天空(天空用蓝色的粉笔写)2、读题目,猜一猜老师为什么用蓝色写“天空”这两个字?3、对呀,因为拉萨的天空很蓝,所以老师用蓝色的粉笔写“天空”这两个字,拉萨的天空到底有多蓝,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自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2、学生交流:拉萨的天空是湛蓝的、透亮的,什么叫“湛蓝”?3、作者觉得用“湛蓝、透亮”还不够表现天空的蓝,还用了一个比喻,说拉萨的天空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
4、蓝宝石是什么样子的?5、说话训练: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块巨大的蓝玻璃,像阳光照射下的海面,像一条蓝色的绸带)6、谁能把拉萨天空的蓝用朗读来表现出来?7、学生练读,然后指名读,评议。
三、学习课文第二、第三小节1、拉萨的天空不但湛蓝、透亮,还非常明洁、纯净呢,课文第二小节就是这么说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2、大屏出示第二小节: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3、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尤其从那两个字能看出来?(碰、摸)4、这两个字的意思一样吗?能不能换过来?都用“碰”可以吗?但是这样就给人以重复的感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丰富我们的语言,同一个意思需要用不同的字来表达。
5、第二句话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天空很蓝,作者把它比作海水了,可以用来洗脸,也写出了天空的干净。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拉萨的天空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拉萨的天空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萨的地理和历史文化背景。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的情感。
3.通过课文复述和仿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句。
2.学生对拉萨的文化和地理背景的深入了解。
三、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学生家乡的名称及相关介绍,让学生自由发挥展开展开话题,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新课讲解(30分钟)1.教师讲解课文的背景,向学生介绍拉萨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重点介绍拉萨的地理位置、气候、民族文化底蕴等。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或新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解析一些关键语句。
如:“天蓝,云白,太阳下山了,藏书楼里还亮着灯。
这就是拉萨的天空。
”3.课文复述(30分钟)根据课文,本节课分为两个部分的复述。
1.教师带领学生自由发挥,复述拉萨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等。
2.教师要求学生复述个别人习惯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以该现象展开关于拉萨生活的情感描写。
4.仿写(30分钟)课上同步完成“教师所给的词语组合”或“教师划分阶段性的读写任务”。
1.要求学生仿写布局中的语句和词组,形成小段落文字。
2.结合自己对家乡的思考和感受,进行创作。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不仅要运用词组展开叙述,同时要表现出自己对家乡的主观感受。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简单向学生复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简要概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告诉学生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2.记录个别人习惯的生活场景,形成小段落文字;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的参与性,更好地理解了拉萨的历史背景,同时也更好地体验了相关语言模块的应用和学习。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课堂组织和引导,以符合学生阶段性的思维特点,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拉萨的天空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拉萨的天空》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拉萨的地理位置和特点,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地理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通过文章中的描述来想象和感受拉萨的美。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或其他形式表达自己对拉萨的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通过学习文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理解文章内容,想象和感受拉萨的美。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对于拉萨地理和气候的描述。
2. 培养学生对拉萨的印象和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拉萨的图片和地理气候介绍。
2. 准备文章《拉萨的天空》的文本或电子文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拉萨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拉萨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学生分享对于拉萨的了解和印象。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分发文章《拉萨的天空》的文本或电子文档。
2. 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讨论与表达(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文章中拉萨的美丽天空的理解和感受。
2.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表达,可以用语言描述、绘画或其他形式展示。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对于拉萨的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对拉萨的美丽天空和当地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写作练习,以拉萨的天空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2. 学生可以进行绘画或其他艺术创作,表达自己对拉萨的印象和感受。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教学。
六、课堂活动(10分钟)活动内容: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和情节。
三年级《拉萨的天空》教案

三年级《拉萨的天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拉萨的天空特点,以及作者通过描绘拉萨的天空所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拉萨的天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对西藏地区的了解和关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描绘拉萨的天空,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拉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拉萨的天空。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拉萨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描绘拉萨的天空:(1)学生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拉萨的天空。
(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互相评价。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拉萨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 生字词测试:课后对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进行测试,以检验学习效果。
3.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拉萨天空描绘:评估学生对拉萨天空的描绘是否生动、形象,是否能够体现出课文中的情感。
语文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通用6篇)

语文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通用6篇)语文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通用6篇)语文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积累描写天空的语言。
2、朗读品味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拉萨天空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3、在朗读中,读懂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比喻、夸张等写法的生动,感受作者对拉萨天空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通篇均以优美的文笔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通亮、这么美的文章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读中赏析才能感悟情景,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只读不讲,学生就会对文中大量生动贴切的描述缺乏真切的感悟,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感性,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困生加强指导训练,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背诵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习得和运用。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搜集有关拉萨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听写“美妙纯净视线忍心蓝晶晶依山而建圣地窗帘贴着”等词语并矫正。
2、说说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语文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篇2一、创情释疑,温暖生命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一片辽阔而神奇的土地,欣赏了一处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还记得是哪里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拉萨,去仰望那与众不同的天空。
(板书课题)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湛蓝、通亮二、合作展示,润泽生命(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书上又是如何具体描写拉萨天空的湛蓝通亮的?请大家轻轻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找答案。
三年级教案《拉萨的天空》

三年级教案《拉萨的天空》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拉萨的天空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拉萨天空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拉萨的天空》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面的天空,谈论天空的颜色和云朵的形状。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拉萨吗?谁能描述一下拉萨的天空?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课文《拉萨的天空》的内容和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2. 举例说明生字词在课文中的运用。
四、课文朗读与理解(10分钟)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回答。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和课文的深层含义。
2. 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观察天空,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课堂活动:描绘拉萨的天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颜色或云朵形状,用画笔和颜料在画纸上描绘出他们心中的拉萨天空。
2.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画作,分享他们对拉萨天空的感受和想象。
七、小组讨论:拉萨天空的美丽原因(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拉萨天空为什么如此美丽,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这种美丽。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三年级教案《拉萨的天空》

三年级教案《拉萨的天空》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拉萨的天空之美。
激发学生对拉萨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1.2 教学内容展示拉萨的天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简短介绍拉萨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1.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拉萨的天空之美。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拉萨的天空这么美?”“拉萨的气候特点是什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拉萨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拉萨的天空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拉萨天空的蓝色、清澈和透明特点。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2 教学内容展示拉萨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其蓝色、清澈和透明的特点。
提供相关科普知识,解释拉萨天空之如此美丽的原因。
2.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拉萨天空的蓝色、清澈和透明特点。
提供科普知识,解释拉萨天空之如此美丽的原因。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拉萨天空的观察和感受。
第三章:拉萨的天空与文化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拉萨天空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拉萨天空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性,如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等。
提供相关故事或传说,展示拉萨天空对当地人民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介绍拉萨天空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其与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等的关系。
讲述相关故事或传说,让学生感受拉萨天空对当地人民的影响。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拉萨天空与文化的看法和感受。
第四章:拉萨的天空保护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拉萨天空的保护意义和现状。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2 教学内容介绍拉萨天空的保护意义,如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气候变化的影响等。
提供相关资料,展示拉萨天空保护的现状和努力。
介绍拉萨天空的保护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其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提供相关资料,展示拉萨天空保护的现状和努力。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拉萨天空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三年级语文上册7拉萨的天空教案苏教版

7拉萨的天空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拉萨风光的喜爱,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2.学习生字、新词。
积累词语。
分析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认真把字写端正。
提高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1.理解句子,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课时两课时。
1拉萨的天空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
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总写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②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人说“掬(jū)❶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③这句话中把“蓝天”比作什么?]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pàn)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3[④在白云和草地映衬下的拉萨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段导读:拉萨的天空在白云和草地的映照下越发纯净、明洁。
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⑤“神往”“吸引”“不忍移开”这几个词好在哪里?]段导读:拉萨的天空蓝得令人神往。
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
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4[⑥拉萨的天空为什么让布达拉宫更壮丽?]1知识点详解☜2①用两个词来形容就是“湛蓝”“透亮”。
②夸张,说明拉萨的天空离人近。
❶掬:用双手捧。
③重点句解析:把“蓝天”比作一池碧水,可以用来洗脸。
这句话不但说明天与人距离近,同时也说明天很蓝,很清澈,很干净。
这种联想太浪漫了。
3④用白云和草地映衬天空,天空显得更加纯净、明洁,使人不得不赞叹,拉萨的天空为拉萨增添了无限的美。
⑤“神往”“吸引”“不忍移开”进一步表现出拉萨天空的美给人的深刻印象,再加上“紧紧”“久久”两个副词的修饰,将拉萨天空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4⑥重点句解析:布达拉宫周围本来就没有可以与其比肩的高大建筑,有了蓝天的映衬,就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了。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大庆市乘风学校张於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图片等形式,使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2.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3.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走进拉萨,对那里的天空有了初步的感受。
过渡:拉萨的天空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3、在这个比喻句中,作者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你见过蓝宝石吗?蓝宝石是什么样的?(出示蓝宝石图片)4、蓝宝石,已经蓝得这么诱人,如果再用清水洗过,你想想看,那会是怎样?(交流)(出示:这就是拉萨的天空。
天空好像,多么!)5、是呀,这片天空今天湛蓝、透亮,明天————,后天,它还是————,一直这样的迷人。
6、拿起书,谁来读书中的这句话。
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三自然段1、如果我们拥有一对翅膀,能够带我们飞向蓝天,你想去吗?(出示天空图片)教师引导:你们仿佛飞到了,在(做什么)这就是拉萨的天空,这就是神奇的天空。
(出示第三自然段)谁来读?啊,这天空可真蓝!不仅吸引了你们,更吸引了老师。
谁还能读出自己的向往?指导朗读。
2.过渡:多么神奇的天空啊,它牢牢地吸引着我们的视线,让我们久久不忍移开。
让人们移不开目光的还有哪些的神奇与美丽?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找,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为什么喜欢?好在那里?说明了什么?(2)声音真的能碰到,伸手真的能摸到?同学们,你们看看拉萨的天空,它和我们这里的天空有什么不同吗?(出示天空图片)(3)同学们请你们再站起来,你们现在就站在湛蓝的拉萨天空的下面,你们看,天空多蓝啊,好像眼前的一切都被这蓝色包围着,浸润着,蓝天离我们显得那么近。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热爱拉萨的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文中描写的形象和精妙。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一、谈话引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能说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吗?看到过什么美景?2、师:原来同学们都去过的这么多的地方啊!而令老师神往,却一直没有机会去的地方是(出示图片)3、学生欣赏图片。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的描述,请你们猜一猜老师最想去的是什么地方。
“它在我国的西部,海拔最高,离天空最近,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日光城。
它以其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和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给八方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
”4、师:能不能一起说出老师最想去的地方是——生齐说“拉萨”,师板书:拉萨5、多么美丽的城市啊!其实在拉萨最美的应该算是那的天空(完成板书:拉萨的天空)二、初读课文1、师范读课文师:拉萨的天空到底有多美呢?那么就请大家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吧!2、师:美吗?那就让我们大家赶快走进拉萨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读顺课文,找到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次,然后说一说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交流反馈A 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谁愿意把你的快乐与大家分享。
谁愿意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生读)B 师小结C 师:谁能说一说拉萨的天空()。
三、学习第1节1、师引读:是啊,因为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总是(),好像()。
2、自由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指名说,师板书:湛蓝透亮蓝宝石结合P38页图,理解湛蓝,透亮。
师:想一想蓝宝石有多美,这湛蓝的天就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
谁能把好像换一个说法?(犹如,仿佛,宛如)4、指导朗读师:同学们找到的词让老师的确觉得拉萨的天空很美,那要怎样让大家都感受到呢?(试读、指名读、评价、齐读)师:多美的天空啊,谁来美美地读一读?——你可知道用请水洗过的蓝宝石就更加湛蓝透亮了,谁再来试一试?——在你的朗读中,老师仿佛已看到了蓝宝石,但还不够湛蓝透亮,再放进请水里洗一洗——你看,拉萨的天空多就像用请水洗过的蓝宝石,多美,请女生读一读——你看,拉萨的天空多么湛蓝,全班一起读一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 7拉萨的天空教案 苏教版

7、拉萨的天空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 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练习说话。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象、图片四、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
教学过程一、走近拉萨。
1、看录象。
(1)这段录象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地方?(2)她给留下什么印象?2、揭题。
7 拉萨的天空3、齐读课题。
4、师简单介绍拉萨。
二、走进拉萨。
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查字典、做上标记与同桌讨论读懂主要词语。
(3)把课文读通顺,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4)通过你的朗读,拉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检查自读情况(1)指读词语,看谁认得准记得牢。
湛蓝映衬纯净雄伟窗帘视线蓝晶晶透亮对照明洁壮丽圣地建筑不忍移开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词语,还有哪个不懂的提出来。
(2)课文共有几小节?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不足之处。
(3)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再读一读。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与拉萨河畔采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一年四季中,不管是深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
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4)齐读课文,拉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指导学习生字“妙、纯、线”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窗、帘”是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圣”上下基本相等;“忍”注意上面是个“刃”;“建”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上面的字下面是两横。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拉萨的天空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课设计拉萨的天空教课目的: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理解“蔚蓝”、“纯净”、“明亮”等词语。
3能依靠详细的语言资料,领会作者经过对拉萨天空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感情,培育学生的审美情味,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觉美。
教课重难点:经过朗诵,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频频的朗诵来理解课文内容,感觉拉萨天空的美。
教课过程:一、引入:1、出示“天空”一词(蓝色),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2、总结引出课题:看来孩子们收集了好多描绘天空的词、句。
老师也收集了一句描绘天空的句子,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这里讲的是哪儿的天空呢?拉萨的天空如何呢?为什么那边的天空会将你的视野牢牢地吸引呢?我们今日接着学习第七课。
(齐读课题)二、精读第一自然段1、拉萨的天空究竟有多美呢?他能把人们的视野牢牢地吸引,让女孩子告诉我们。
女生读第一段。
男生找出里边写天空美的词语。
2、指名说。
3、联合 P38 页图,理解蔚蓝,透亮。
4、想想蓝宝石有多美,这蔚蓝的天就仿佛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
谁能把仿佛换一个说法?(如同,忧如,犹如)5、孩子们找到的词让我确实感觉拉萨的天空很美,那要怎样让大家感觉到呢?(试读、指名读、评论、齐读)三、精读第二段。
1、那边的天空除了蔚蓝、透亮,还如何呢?听于老师告诉大家,谈谈你以为拉萨天空怎么样?2、指名说。
相机:(1)比较,映托,比较。
一个是凑近“衬托”,一个是“相对”“比较”,理解作者用词正确性。
联合37 页图画来说。
(2)理解“掬”的意思。
3、嗯!拉萨的天空真是太奇特,太美丽了,能用你们的声音再让我去感觉一下吗?二组读,其余同学看图、想像,你就站在这里赏识美景,你会说什么?四、第三段一代而过难怪小朋友发出了这么多的赞美,由于:引读第三段。
这么美的地方你想去吗?找此中一个词来谈谈?“向往”。
五、第四段1、他还有什么妙用呢?自读 4 段。
( 1)指名说,抓蓝晶晶,“不论⋯⋯ 是⋯⋯”2、看 P36 ,生自,遮住天与不遮的区。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拉萨的天空 苏教版

拉萨的天空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积累描写天空的语言。
2.朗读品味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拉萨天空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3.在朗读中,读懂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比喻、夸张等写法的生动,感受作者对拉萨天空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难点:让学生建立起感性,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曹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很美的地方。
请看,(出示蓝天下的布达拉宫图片)这是哪儿啊?(拉萨)你从哪儿看出来这是拉萨的?(布达拉宫,拉萨的标志)读“布达拉宫”。
看到这幅图,同学们都被布达拉宫迷住了。
拉萨它全年没有雾,阳光十分充足,所以是有名的“日光城”。
拉萨上空那片蓝蓝的天空吸引无数人的目光,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片蓝蓝的天?打开语文书。
2 .齐读课题(明确课题的中心词是“天空”,因此,读文时要带着“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来读,带着神往的神情来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1)出示词语(课件:生字词:美妙视线忍心圣地窗帘贴着依山而建天空词: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其他词:映衬对照隆冬盛夏雄伟壮丽河畔(2)指名读词语,注意把握能否读正确。
(3)检查初读情况。
重点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读错的地方纠正;没读流利的集体齐读。
2.初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写了什么。
(1)指名读,每人读一小节,交流每一段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第二自然段:写拉萨天空的特点是纯净、明洁;第三自然段写我们看拉萨天空的感觉;第四自然段写有了这蓝晶晶的天空的映衬,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小结:第二~四自然段从不同角度写了布达拉宫的湛蓝、透亮;第五自然段写湛蓝的天空是圣地的窗帘。
)(2)再读课文,作者笔下的拉萨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用“拉萨的天空是……的”来回答。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拉萨的天空》教案

《拉萨的天空》教案(一)7、拉萨的天空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目光城。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望那与别处不同的天空。
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认读生字新词,了解词意。
(1)去掉拼音,读准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
(3)读准新词,并再回到文中,读懂新词。
(4)小组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先练读课文,再把你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初步感知课文。
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忍:上面是“刃”,写好“丶”的样子,摆好“丶”的位置。
线:右半部的“戋”中的斜钓要有顶天立地之感,要写得舒展。
晶:是品字形结构的字,借此可帮助学生复习入种字的结构。
《拉萨的天空》教案(二)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全文1.读题,明确课题的中心词是“天空”,因此,读文时要带着“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来读。
3.学生完成板书填空: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湛蓝的、蓝色、蓝晶晶)4.出示:湛蓝、蓝色的色板。
你看见过这样色彩的天空吗?二、品读课文,各抒己见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争取读好。
读完后,想想这段的意思。
2.先读读下列这些句子,然后来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理解“总是”和“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联系,“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是怎样的?”)(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三上《拉萨的天空》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重点难点:
1、字词:“纯、晶、圣、忍、帘”的读音;“线、忍、窗、帘”的写法;“湛蓝、明洁”的意思。
2、重点句子/比较难懂的句子
(1)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2)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3、段: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拉萨天空的蓝。
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2、了解拉萨的大致情况。
一、背景知识的了解,为学课文做铺垫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到青藏高原——点击拉萨。
2、走进拉萨(了解海拔、气候、布达拉宫等资料)。
3、学生自我介绍课外积累的相关资料。
二、揭题明题,整体感知全文
1、读题,明确课题的中心词是“天空”,因此,读文时要带着“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来读。
2、充分朗读,让学生自己参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读到正确流利。
然后出示生字词,教师不教,先让学生认读,对读错的及时进行指导。
出示
湛蓝纯净视线忍心蓝晶晶绝妙雄伟
依山而建圣地窗帘映衬透亮明洁对照
3、初读体会
我的十分钟
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先读读课文,然后说说它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
交流
(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4)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板书:拉萨的天空是(湛蓝、透亮、高远……)
(5)是的,拉萨的天空是这样的,看一段录像。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忍:上面是“刃”,写好点的样子,摆好点的位置。
线:右半部的斜钩要有顶天立地之感,要写得舒展。
晶:是品字结构的字,借此可帮助学生复习这种字的结构。
四、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那么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一起去看看吧!
二、品读体会
1、轻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1)拉萨的天空的特点:湛蓝、透亮
(2)品读比喻句。
出示: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3)怎样读好这句话?
(4)小结: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令人神往的拉萨,走进那片圣地,去仰望、去享受那与众不同的蓝天。
2、自读二至四自然段,用笔勾画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
(1)小组交流,并读一读。
(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全班交流品味,学生读句,谈体会。
A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理解“总是”和“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联系,“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是怎样的?”)
B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这句是一句夸张句,可联系诗句“手可摘星辰”,来理解。
为什么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
C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重点理解“纯净”、“明洁”的意思)
D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请你想想一下,当时,作者的内心在想些什么?)
3、学生交流对拉萨的天空的新感受。
板书:拉萨的天空是(美丽的、令人神往的、充满魅力……)
4、齐读第五自然段
准确、形象的比喻,点明了拉萨天空的美,表达了对拉萨的热爱。
理解“圣地的窗帘”。
窗帘里面会有什么?
板书设计:
拉萨的天空
湛蓝纯净
圣地的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