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文明史纵览ppt课件-39p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方法:
畎亩法 溲种法 区田法 穗选法 代田法
溲种法——现代包衣种子的前身,用斫碎的马骨加水 煮沸,把五枚附子放在骨汁内浸渍;再加进蚕粪和羊 粪来搅拌,使之成为稠粥状。播种前二十天,把种子 放在稠汁中搅拌,使附着在种子上,成为麦饭那样, 晾干,待用。经过这样处理的种子,不仅可使庄稼出 苗齐壮,免于虫害,还有抗寒、耐旱的功效 穗选法 —— 一般于水稻成熟时收割前,在品种纯度 较高、栽培管理水平较好的田块进行。根据品种特 征特性,选择典型穗,要防止见大穗就选的倾向。 选出的穗扎成把、挂起风干,经脱谷后,妥善保管, 留下年种子田用。
葫芦籽、皮
河姆渡遗迹


综合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
成果,中华农业文明有近万年的历史。湖南彭头山 古文化遗址,出土了九千年前的早期农耕文明的遗
物(包括稻种在内);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
了七千年前的丝织工具和蚕的图像。据调查, 中国大地有种子植物2500馀种,其中由中国先民首先
驯化、栽培的谷物、蔬菜、果品、草药、 花卉各类栽培作物计136种,占全世界666种栽培作 物的20.4%。中国人六千年前又驯化了野猪,五 千年前驯化了野鸡、野鸭。四千年前,中国 大地已耸立起一个个城池,人们开始了定居农耕 生活。
建国以后,考古工作者在中原各省都先后 发现战国时代的铁农具。以1955年河北石 家庄市原赵国遗址发现的农具看,其中铁 制农具占各种质料的60%。《孟子· 滕文公》 也有记载“许子以铁耕乎?” 战国· 铁锄
春秋时候的《管子 乘马》有记载:“丈夫二 犁,童子五尺一犁”,说明春秋还是耦耕。 到了战国,《国语 晋书》有记载“宗庙之牲 为畎亩之勤”当然这个故事本身是说贵族跑 出去当农民,但是也反映战国时期耦耕开始 向牛耕发展了 除此之外,春秋战国的人已经知道耕地 还要讲求技术。《吕氏春秋 任地篇》有 记载说如果耕的好可以使“硬土”变 “柔”,“柔土”变“硬”。
中国农业文明史
中国的农业文明史是一部完整的历史画面,是连绵 不绝,密不可分的,为了方便纵览,我将其按一般 的历史时段分为史前、奴隶社会、春秋战国、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近现代
史前
魏晋南北朝
奴隶社会
隋唐五代
春秋战国
宋元明清
秦汉
近现代
史前
发展历程
游牧
定居
农业 生产
稻谷 耜
稻谷堆积
秦汉
汉朝《农耕图》
秦汉(其实就是两汉)农业十分发达。汉代实行集 约经营,普及了轮种、套种、间种制度,采用了耧 播技术、牛耕技术,其“穗选法”与“溲种法”的 科技含量极高。汉代在粮食加工方面,除舂碾之外, 又发明了圆磨,“磨面”技术使“面食”得与“粒 食”并举,这就促进了“三麦”的生产。
总之一句话:技术含量高,政策主导性强
是日何时丧,我 与汝俱亡 !”进入春秋战国之
句话:“ 后,连年征战又大大增加了—金属农具
(小篆 “镐”)
王在在镐。——《诗· 小雅· 鱼藻》 周武王定都于镐京,说明那时金属已经盛行,只不 过由于冶炼困难,难以用于农业生产。春秋战国时 期攻伐频繁,金属作为武器的必需材料,冶炼技术 也大为提升,渐渐地用于农业生产,特别是战国时 期铁器大规模的普及和牛耕法的推广
值得一说的是虽然时代在发展,生产力在进步, 但是我们的祖宗进行农业生产时还是讲求天人 合一,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吕氏春 秋 审时篇》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 地也,养之者天也。”《孟子》里面也说“不 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 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 也 。”由此可见一斑。
奴隶社会
一言以蔽之:极端发达 旁证:XXXX的行为艺术 商纣王酒池肉林
基本理念
天 人 合 一
西周时期,国家实行“井田制”与“爰田制”
井田制:规定农民先公后私,公田收入归国家,私田收
入归自己,不用额外交税,实行“共产主义”
爰田制:一般的说是法土地与房屋都归国家所有,分为 上、中、下三等九级,三年一换,让每户都可以种到肥 田,实行公平民主。也有说是三年之后田的肥力就不够 了,得开垦新田,不能竭泽而渔,要统筹城乡发展,走 可持续发展道路。不管怎么说,其思想都是极为先进, 比之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时,土地分为“耕地”与“莱牧地”两种,既种植庄 稼也放牧马午 ,搞区域经济
魏晋南北朝
秦汉实行土地私有制,着力培植“地主经济”
政府每年都颁布“历法”;又制定了“月令” ,明 确“农时”,这就规范了农事作业规程(参见《礼 记•月令》)。先民们重视人力与天时、地利的配置, “上因天时,下尽地利,中用人力”,形成特定的 中华生态网络
题外话: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等我们
今天极力提倡的东西在几千年前我们的老 祖宗就做到了
不过虽然思想先进,没有先进的技术,其 生产力也只能是提供夏桀、商纣等纵情享 乐之后自己就没饭吃,逼不得已喊出了那
不管哪种土地制度,人们又把辩证思维巧妙地运 用于农业经营,形成了“土化”、“土宜”、 “土会”的一整套农业经营理念(参见《周礼•大 司徒》与《周礼•草人》),既重视考察土壤特性 又注重改良土壤、既考虑作物“天性”又致力于 优化品种、政府既统筹农田水利与农田管理,又 注意调动个体农家的耕种能力,从而稳定了“五 谷”(黍稷麦菽麻)的生产,拓殖了“六畜” (马牛羊鸡犬豕)的豢养,并打下了蚕桑业的基 础
除此之外,春秋战国的人还懂得“正行通风”(《吕 氏春秋 辨土》)、“粪种” (《荀子》) 、“灭虫” (《吕氏春秋 不屈》),同时还注重适时灌溉,为此 还“凿井抱瓮”和“开渠筑堰”
都江堰
因此在先秦就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农田水利专家比如李冰、 郑国、白公、孙叔敖、西门豹……先秦人确立了“国之石 民,士农工商”、“农为国本,食为民天”的基本国策, 形成了尊农重农的民族共识,而农人•农事•农学(古代的 “三农”)也就成为《易经》、《书经》、《诗经》与 “诸子”的共同主题,它们又开启了对天时、土质、耕 垦、田间管理的记录与理论研究,打下了中国农学的根 基,这形成了我国传统有机大农业的基本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