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指导
(一)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创新的含义;理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体会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熟练运用相关方法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三)学法指导
1.查找资料撰文。借助有关事例,就创新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撰写相关论文。
2.角色扮演。作为一名营销主管,你将如何制订出营销方案,并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率领团队,针对某一商品进行促销,培养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
3.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分析其对开拓创新的意义。
4.归纳创新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内在联系。
二、知识点拨
(一)如何理解创新
1.创新的含义
第一,创新包括知识(理论) 创新、制度(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第二,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 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第三,经济体制创新调整的是生产关系,它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者相结合会使经济效益极大地提高。
2.为什么要创新
第一,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要求创新,创新才能发展。第二,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创造性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第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怎样才能做到创新
第一,树立创新精神,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旧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采用新技术,大胆改革,不断创新。第二,勇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例题: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哲学上看,创新的重大意义在于()
A.只有创新才能否定旧事物B.只有创新才能使事物运动
C.只有创新才能发展D.只有创新才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创新概念的理解。D项不属于哲学范畴;B项表述错误;A 项中的“否定旧事物”与题干无关。正确答案为C。
(二)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2.合理想象的含义
合理想象是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设想出事物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的新的趋势和前景。
3.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二者有助于人们产生新认识,形成新理论,提出新方法,创造出新成果,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巨大作用。
例题: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解析:交通工具的变迁、发展,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趋势。A 否定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错误的;事物的变化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质变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所以C 项错误;B 项与题干表达的意思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D。
三、学习自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虽然我们在近代落伍了,但是中华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之一。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
③D.③④
2.事物发展的实质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D.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3.新生事物是()
①新出现的事物②形式新奇的事物③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④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⑤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
③D.③④⑤
4.“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B.他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他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D.他热爱解牛工作,有利可图,从而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
5.关于学习书法,宋代大作家晁补之说:“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书工笔吏,竭精神于日夜,尽得古人点画之法而模之,浓纤横斜,毫发必似,而古今之妙处已亡。妙不在于法也。”书法“古今之妙处已亡”是因为()
A.书工笔吏缺少创新精神B.书工笔吏尽得古人点画之法
C.古人已经穷尽书法的妙处D.学习书法不能模仿
6.鲁国有个人善于编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们准备移居到越国去。有人劝阻他们说:“二位去越国必然会穷的。因为屦是当鞋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二位的所长,到不使用鞋子和帽子的国家,怎么不会穷呢?”劝阻者的一番话表明()
A.他目光短浅,缺乏创新精神
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C.良好的愿望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事业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二)非选择题
1.“解放思想就能与时俱进。”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2.辨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等于创新。
四、能力拓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国策。有人认为:“提倡创新就是要求人们敢想敢干。”这种观点是否合理?为什么?
五、相关信息
(一)创新的哲学思考
从唯物论角度看,创新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从辩证法角度看,创新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要勇于支持新事物;要既批判又吸收,勇于推陈出新;要在积累的基础上勇于实现突破,促进事物的质变。从认识论角度看,创新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实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二)创新是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