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可否外部化的问题研究
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同作用研究
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同作用研究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
为了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合规运营,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作为企业审计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时两者之间的协同合作也能为企业带来更显著的价值。
一、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概述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设立的独立审查和评价活动,旨在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流程,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果。
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的内部运作、业务流程和文化,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
外部审计则通常由独立的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进行,如会计师事务所。
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增强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1、审计目标和重点不同内部审计侧重于帮助企业改善运营、防范风险和提高管理水平,关注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流程。
而外部审计主要是为了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保障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独立性程度不同虽然内部审计也要求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由于其是企业内部的一部分,在组织架构和经济利益上与企业存在一定的关联。
外部审计则完全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不受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3、审计范围和方法不同内部审计的范围更广泛,不仅包括财务领域,还涵盖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和管理流程。
其审计方法也更加灵活多样,可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定制。
外部审计则主要集中在财务报表和相关会计记录,采用较为标准化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三、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同的必要性1、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协同工作,可以避免重复审计,共享审计资源和信息,减少审计时间和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同时,两者的优势互补能够更全面、深入地发现问题,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
2、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通过协同审计,内部审计可以借鉴外部审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外部审计也能利用内部审计的成果,更有效地评估企业的风险状况,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浅论内部审计外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论内部审计外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内部审计外包是指企业将内部审计工作交由第三方机构或个人
进行。
虽然外包内部审计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1. 安全风险:外包企业内部审计可能会导致数据泄漏等安全风险,尤其是涉及公司机密信息时,更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2. 专业能力问题:外包机构或个人的审计人员可能缺乏企业所
需的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无法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导致审计结果
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
3. 沟通不畅:外包审计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畅可能会导致
对企业真正需要的审计内容和结果无法准确理解,审计过程会受到
影响,最终审计结果也可能不准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评估第三方机构的实力和能力:在选择外包内部审计机构时,企业需要先了解各方的实力和专业能力,最好以往合作的评价、业
内口碑评测等为重要依据。
2. 建立合理的合同与风险控制机制:合同要注重细节,凸显企
业需求与责任回应,避免在合营期间发生争端。
同时需要制定硬性
的规定控制相关风险。
3. 加强沟通,确保审计结果准确反映企业运营:企业可以加强
对第三方的管理,确保与审计机构有效沟通,将审计结论准确传达
给企业,保障企业未来发展更好的基础。
内部审计外部化论文
内部审计外部化[摘要]: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分析和讨论,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外部化的可行性和普遍性,这一理论的提出也为我国中小企内部管理能力和企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字]:内部审计外部化表现形式可行性分析协调中图分类号:n945.21 文献标识码:n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2- 0309 -02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已超过 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918%。
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 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 3800多万户。
浙江、福建等省的中小企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小企业由于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等制约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和审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内审部门形同虚设。
在加人 wto后,中小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管理,搞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对于衡量其成本产出,减少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概述(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概念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就是企业从外部聘请专业人员履行内部审计职能。
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外部会计师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另一种是企业不设内审机构,而是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合格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表现形式。
从西方内部审计外包的实践来看,内审外包主要采用以下四种形式:(1)最简单的外包形式是补充,即将特定部分的内部审计职能赋予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称职的第三方。
在这种形式下,内部审计功能仍主要由组织内部的审计人员承担,外部人员只起协助作用。
(2)审计管理咨询。
审计管理咨询是会计师事务所现有咨询或审计业务的延伸,主要是帮助企业确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及配备情况,并有可能促进内部审计计划的形成和改进。
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的探讨
有会计学,管理学、心理学 、工程学 、经济学、法学 、计算机科 计工作的规定》中也规定了国有大 中型企业及金融机构等需要建
学 等 方 面 的知 识 。我 国企 业 内部 审 计人 员大 多来 自于 财务 会 计部 立 内部 审 计机 构 。19 年 中国 注册 会 计 师 协会 印 发 的 《 国注 册 96 中 门 ,外 部 相关 专 业 人士 及 知 识 多样 化 的 审计 人 员较 少 ,从 而 导致 会 计 师 职 业道 德 基本 准 则 中 要求 注册 会 计 师保 持 实 质 上和 形 式 内部 审 计 人 员知 识 结 构 的单 一 。 3 内部 审 计 的工 作 重 点 主要 停 留 在 财务 收 支 的 查错 防 弊 上 .
定 “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即内部审计人员 ( 机构 )需独立于他们
的 , 以会计 电算化来说 , 就 已远远走 在审计前 面。西方 发达国家 已开 所需 要 审 计 的 活 动 ,以 不 受约 束 ,客 观 地 开 展 工作 ” 可 见独 立 。
始探索更有效的审计程序 , 通过开发新的审计软件、改进计算机审计 性是 内部审计的最大特 点,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来适应这种变化。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仍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 5 内部审计发展跟不上企业的需求 . () 2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首先,要更新审计理念,树立审 水准 ;其次 ,要加强培训 ,强化审计人员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 上,审计手段的落后增加了审计难度,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计风险防范意识 ,建立审计责任约束机制 ,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 ,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 多元化的发 能力 ,提高审计人员对内审工作的综合驾驭能力 ;最后应应吸收 展, 投资方和高层管理者要求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层次发生 新鲜血液 ,优化审计队伍 ,补充审计力量。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审计业务对于公司经营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为了提高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不少企业开始考虑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向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委托。
但是,在决定是否外包内部审计业务之前,应该先了解其利弊,以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一、利益方面1. 专业能力更强委托给专业的内部审计服务机构,可以借助对内部审计的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提高内部审计的水平和质量,有效降低了错误发现的风险。
此外,专业机构通常会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公司制定不同的审计方案,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量身定制,确保审计目标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2. 成本降低相比自建内部审计部门,委托内部审计服务机构来处理审计事项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
因为自建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招募和管理大量员工,同时需要支付他们的薪水、福利、保险等费用,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委托外部公司可以有效节约这些支出。
3. 提高效率内部审计委外能够提高审计效率,避免内部审计部门因过度负载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
外部公司通常拥有更多的资源、技术和操作经验,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内部审计工作,更有利于公司及时掌握风险情况。
4. 增加独立性委托外部公司完成内部审计事项,能够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因为内部审计员来自公司内部,其报告和结果可能受到企业董事会或高层的影响。
而外部公司的内部审计员相对来说会更加独立公正,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二、弊端方面1. 安全风险交给外包公司的数据和资料可能泄露,尤其是对于一些敏感的信息,所造成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
尽管一些专业的审计服务公司都会严格保守客户的商业机密,但企业在选择外包内部审计服务提供商时,必须谨慎考虑其实力,尽量找到有保密协议的合作伙伴。
2. 质量不稳定虽然外部审计公司有着其专业水平和进一步技术,但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不能排除出现工作只是出现大量的质量问题的可能性。
所以企业选择外包内部审计服务时,应该先进行细致的调查和评估,寻找可靠的服务提供商。
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同问题的探讨
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同问题的探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机遇。
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查显示,在许多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些协同问题,限制了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
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内外部审计协同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本文将围绕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同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基本概念企业内部审计是指由企业内部设立的专门机构或部门对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资产负债状况、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独立、客观和全面的审计活动,旨在提供独立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保障企业内部运营的合规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与此相对应的是外部审计,是由独立于企业的专业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记录、交易行为等进行独立的审计活动,旨在为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独立的审计意见和保证。
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二者都是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内外部审计协同问题的现状分析尽管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各自有着明确的职责和任务,但实际上二者之间的协同合作却并不顺畅,存在较大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在许多企业中,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导致内外审计部门无法及时共享审计信息和发现的问题,难以形成内外部审计的一体化程度,从而造成审计风险和工作效果的降低。
内外部审计之间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对企业的内部运作具有深入的了解,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部门的信息和发现往往难以被外部审计机构所接受,从而影响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内外部审计人员之间的合作意愿不足。
由于内外部审计的工作重心不同,内外部审计人员往往缺乏有效的合作意愿和环境,不能形成内外部审计的有效协同效应,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和审计质量难以保障。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业务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内部审计成为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由于企业自身资源和专业知识的有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专业的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在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利弊。
本文将就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探讨应对策略,以期为企业在决策中提供参考。
一、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利1. 提高审计质量通过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专业的审计机构,企业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审计服务。
外包审计机构通常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和经验,能够在审计过程中提供更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审计质量。
2. 降低成本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和培训成本。
外包审计机构通常拥有更多的员工和更多的专业知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企业的审计成本。
3. 提高效率外包审计机构通常相对独立于企业内部管理,能够更加客观地对企业的审计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提高审计的效率。
三、应对策略1. 强化保密管理企业在选择外包审计机构时,应加强对外包审计机构的安全能力评估,明确双方在信息共享和保密方面的责任,签订保密协议,从法律层面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
2. 加强监督管理企业在外包审计机构的选择和合作过程中,应加强对外包审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外包审计机构按照合同要求履行审计工作,减少审计过程中的控制风险。
3. 加强沟通协调企业需要与外包审计机构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沟通交流审计需求和工作进展情况,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的管理成本增加。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但也伴随着信息泄漏风险和控制风险。
企业在选择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时,应加强保密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外包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企业也应在内部审计能力方面进行适当的提升,尽量减少对外包审计机构的依赖,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关于内部审计外包及其在我国的可行性探讨
方 面 , 定义 清 晰 的陈述 了 内部审 计 旨在增 值 和 新
但是在理论界 内部审计外包一直是一个备受
争议 的话 题 。拥 护 者 大 多认 为 内部 审 计 外 包更 加 符合 成本 效 益原 则 , 具 客 观 独 立 性 , 利 于社 会 更 有 资 源优化 配 置 等 等 。持 反 对 意 见 者 则 认 为 内部 审 计外 包 只是 以暂 时 的低成 本来 吸引顾 客 , 外包 只关 注合 约期 内的事 务 , 因而 缺 乏 长 远 规 划 , 且 不 利 并 于在 企业 建立 培 养 管 理 型 人 才 的平 台等 。但 不 可
或 者会 计知 识 。但是 付诸 于实 际 , 会 和市 场对 同 社 时具备 管理 、 计 、 会 计算 机 等专 业 知 识 的 内部 审计
I 的新 定 义 即允 许 默认 内部 审 计 外 包 的 存 I A 在, 又强调 内部 审计 的价值增 值 目的。可 以看 出无 论是 内部 审计 外包 还 是 内部 审 计 的转 型 都 是 为 了 更好 的服务 于 公 司治理 , 为企 业发 展做 贡献 。内部
审计外包在国外得到极大的发展 , 这并不表示外包 模 式 同样 适 用 于 我 国企 业 。我 国具 有 自身 的 经 济 特点和态势 , 如果盲 目的将国外 的理论和实践照搬 于 自己身上 , 但 达不 到 积极 效 果 , 而起 到相 反 不 反
的竞 争也 对 内部 审计 的转 型有 重要 的推动 作 用 。 内部 审计 外 包 ( 称 内部 审 计 外 部 化 ) 是 指 又 , 企 业 管理层 将本 企 业 的 内部 审 计 职 能 全 部 或 部 分 地 委托 给会 计 师事 务所 或 其 他 专 业 人 员 实 施 。在 美 国 ,O世纪 9 2 O年代兴 起 的企 业 流 程再 造这 一 改 革浪潮 , 强调对 组 织 的作业 流程 进 行根 本 的再 思考
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同问题的探讨
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同问题的探讨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是两种不同的审计方式,但它们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对于企业的合规性以及财务管理的有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定义和职责有所不同。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身设立的一个部门,负责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以及运营效率进行审计。
外部审计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验证,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尽管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有不同的职责和形式,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
内部审计可以为外部审计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的审计,提供给外部审计机构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建议。
这有助于外部审计机构在审查企业财务报表时更加全面和准确地进行判断。
外部审计的结果也可以为内部审计提供宝贵的参考。
外部审计机构独立客观的角度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的审查和验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这些问题和风险也可以成为内部审计的重点关注对象,内部审计可以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评估这些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同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组织结构、人员背景和方法论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同困难。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机构之间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还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体系负有审计责任,而外部审计机构独立客观的态度和外部性也是其审计的基础。
在某些情况下,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结论可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双方密切合作和协商,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同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内外部审计人员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及时交流。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沟通会议、信息系统的共享等方式来实现。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优秀范文5篇)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时间:2014-07-01一、内部审计的定义国外在综合欧亚主要国家、美国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法规和准则的基础上,2002年的亚洲内部审计研讨会从公司治理的广义角度,做出了完善的公司治理设计:保持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不断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外如实披露内部控制现状;保持一个强有力的内部审计。
可见也已经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
我国自1983年利用行政手段在企业内部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已有20多年的历史。
在这20多年的实践中,我国内部审计得到了迅速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尤其在近几年来,政府审计以及独立审计在社会公众的关注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而与其相反,内部审计却处于发展缓慢的态势。
面对新世纪,中国企业内部审计将何去何从;将怎样去面对现代企业管理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在促进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同时,内部审计发展的未来动向如何,这些都是值得去探讨的问题。
2006年1月11日,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对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建议,中国内部审计近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做了很多工作。
但中国内部审计也还存在着不足,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等同起来。
他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以真实性为基础,加强自身建设是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共性。
同样,二者区别也很明显。
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从效益审计出发,最后落实到管理审计;内部审计要以事前内部审计舞台大、领域宽,无论是理论方法还是具体操作实践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通过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先进的技术与方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据此,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强有力的监督、服务职能,对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地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
的审计 ,称为内部审计 ;主要服务于公司 外 部 各 个 利 害 关 系 人 或各 个 委 托 人 ,审 查 外 部 受 托 责 任 人 的 审 计 ,称 为 外 部 审 计 。 企 业 内部 审 计 是 因代 理 问题 而 产生 ,其 目 的是使企业价值 最大化。内部 审计在一个 企业 内部担任 “ 参赛者”和 “ 裁判者 ”的 双 重角 色 。 2 现 实需求 。 、 我国内部审计 的外部化 是 市 场 经 济 主 体 自身 发 展 的需 要 。 我 国 已
计机构作为公司的一 个职 能部 门,可能直 接或间接地 受到管理层 的影响 ,很难有真 『 的独立性 ,甚至可能和管理者共 同欺骗 F 所 有 者 。 而 内部 审计 外包 中 的外 部 机 构 与 管 理 层 没 有 太 大 利益 关系 , 有 助于 提 高 内 部 审 计 的 独 立性 。 外部 注 册 会 计 师 根 据 与 业 签 订 的 合 同 开展 内部 市 计 ,他 们独 于 公 司的 所 有 者 和 经营 者 ,能 够 站在 一 个 客 观 公正 的 立 场 L,对 公 司 的 财 务状 况进 - 行 审计 ,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 行评 价,能 够毫 无顾忌地指 出公司经营和控制 中存在 的 漏洞 , 从 而 使 内 部 审 计 独 立 性 增 强 。 2 降 低成 本优 势 。 着 经 济 全 球 化 和 、 随 信 息 技 术 的 快 速 发展 ,企 业 组 织 行 为 日益 受到严重冲击企业不断将 资源集 中于核心 竞 争 力而 将 非 核 心 和 非 专 长领 域 外 包 , 以 使 成 本 最 小 化 。 当 内部 审 计 在 企业 中被 看 作 是 非 核 心 业 务 时 ,亦 不 例 外 的被 外包 给 会 计 师 事 务 所 。 一 旦 内部 审 计 业 务 外 包 , 企 业 就 口 以不 用 设 立 内 审 部 门 ,从 而 节 约 丁 了招 聘 、培 训 费 用 和 维 持 成 本 ,节 约 开 发 软 件 的成 本 , 以 及 降 低 雇 佣 成 本 等 等 。 3 知 识 管 理 优 势 。 名 的 管 理 大 师 彼 、 著 得. 德鲁克提 出 :“ 传统的生产要素——土 地 、劳 动 力 和 资 本 并 没 有 消 灭 ,但 是 他 们 已 经变 成 次 要 因素 了 。知 识 已经 变 成 了 一 种 效 用 ,变 成 了一 种 用 来 取得 社 会 和 经济 效果的新的手段 。知识正在变成一种唯一 富 有 意 义 的 资 源 。 ”
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探讨
计结果评价标准 [7] 。
调, 以提升审计效率和效果。
1. 构建企业与外包机构沟通协调机制, 明确
内外机构业务负责人, 明确内外机构沟通渠道,
3. 在外包合同中将外包费用的支付进度与外
包业务的审计难度、 业务总量、 审计进度、 质量
效果挂钩, 以加强对承接机构的约束。
明确主要负责员工, 明确沟通协调频率。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是深化监督、 推进
国家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预防和遏制
腐败的有效手段。 随着国家审计全覆盖的全面推
进,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资源质量的好坏已然成为
国家审计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等相关文
在此情况下, 审计全覆盖对国有企业审计外
件都指出要对国有企业实施审计全覆盖。 在审计
包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审计范围更加广泛。
全覆盖的大背景下, 国有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包,
审计全覆盖下, 国有企业审计范围要在纵向覆盖
需要对自身的机制建设、 工作流程等多方面进行
的同时兼顾横向覆盖, 不仅要在空间上将审计覆
科学、 合理地改进。 因而对审计全覆盖背景下的
盖到各个领域, 还要从时间跨度上实现全面审计,
( 二) 外包审计的环节复杂, 审计工作量大
要实现全覆盖所针对的各个环节、 各个方面与承
审计全覆盖的新形势下, 国有企业外包审计
包机构间的权责划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不仅时间紧, 而 且 涉 及 到 企 业 制 度、 业 务 流 程、
在此情况下, 国有企业与外包承接中介机构只能
高管人员、 风险评估以及战略发展等方方面面,
实现审计全覆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但是大多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外部化
d e p th re a d s┃深读┃财经论坛┃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外部化内部审计外部化为解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瓶颈问题,提高我国内部审计部门的综合业务能力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一、什么是内部审计外部化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或部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而只是内部审计主体的变化。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在角色定位和自身能力上存在缺陷,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很难完全实现内审的职能,以满足管理者对财务审计和各种经营审计的需要,因而内审工作外部化有着现实的可能性。
内部审计外部化主要有内审外包与合作内审两种方式:1.内审外包。
内审外包的主体是会计师事务所。
由于注册会计师具有丰富的审计知识和经验,以及各种专业知识,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具有承担外包工作的能力。
2.合作内审。
合作内审是指企业内部保留少数几个内部审计人员,对于一些经常性的、不太重要的内部审计工作,由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而对一些重要的、涉及面较广的、需要较高职业判断技能和合理知识结构的内部审计工作,则由外界人员与内部审计人员共同开展。
在合作内审中,内审人员自始至终参与内部审计工作,在合作审计项目的规划、决策和起草最终报告中都起着积极的参与作用。
在企业内审部门建立初期,合作内审可以帮助企业尽早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中,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聘请C P A和其他工作及项目投资管理等专业人员开展临时性的审计工作。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以下问题:(一)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无法对被审单位保持超然独立的地位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查证和评价职能,即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证实,并提出审计意见。
即使是对企业的效益与管理水平的评价,也往往就是对其他受托人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
这样,内部审计师的意见必将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而内部审计师能揭露其他受托人违约行为和虚假报告的概率决定于两个方面:(1)审计师能发现违约行为和虚假报告的概率;(2)审计师对已发现的虚假行为和虚假报告揭露的概率。
内部审计外部化
·综合2013年第7期(上)Audit Perspective审计观察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毕翼一、内部审计外部化概述(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及形式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所指代的是企业将其内部审计工作全部或者部分交付给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中介机构来完成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
随着现阶段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于专业化程度要求的不断加深,企业在其具体财务审计工作中,受到来自于管理成本、人员成本等各方面成本因素的限制,逐渐开始向一些类似于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化中介机构张开怀抱,选择以外包的方式将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交付给外部机构。
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具体形式,国内外学者研究总结有如下几种形式:(1)全部外包形式,即企业将内部的全部审计工作都全权交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在其企业的内部系统中不另设相关审计部门。
(2)部分外包形式,即企业不是将全部的内部审计工作交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完成,而是将一些对专业性需求比较高,或者说技术要求比较强的审计工作交给外部机构完成,而对比较简单的财务审计操作则交由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完成。
(3)提高审计管理咨询形式,在此形式之下,企业雇佣外部机构并非开展具体的财务审计工作,而是就一些审计工作要点向外部机构进行咨询,从而通过外部意见更好地开展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理论基础与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财务管理模式相关的主要有资源依赖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这两方面的理论知识基础。
(1)内部审计外部化与资源依赖理论。
根据资源依赖理的观点,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获得资源,因此必须与其所依赖的生存环境进行交易,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者控制其他稀缺资源的目的。
也就是说企业为了更好的经营发展,因此需要与整体经济环境进行人力与物力资源的交易,从而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从审计工作的角度来看,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内设审计部门完成相关的财务审计工作,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专职能力,进行细致化的工作专业分化,具备一定资源条件的企业就应该采取与外部机构合作的方式,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来发挥各个组织的长处,即企业做好其本职行业发展工作,而会计师事务所则利用其行业优势进行专业化的审计工作。
我国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思考
我国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思考摘要:本文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定义出发,阐述了针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做出的可行性研究,以及简要分析在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和局限性,从而思考在实施过程中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部化可行性优势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专职审计部门带领专业的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查企业内部的经济业务,并做出评价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集中化程度也急剧加强,一些企业将部分或全部内部审计工作委托专业机构来完成,便形成了内部审计外部化。
一、什么是内部审计外部化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指的是企业或部门以契约方式将业务委托给专门的事务所进行审计,也可称其为内部审计外包。
外包有两种模式:即完全外包和部分外包,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企业内部是否设有专门的审计部门。
完全外包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审计工作,是通过委托的方式将审计工作交给企业外部的事务所来完成;部分外包则是采取合作的方式进行审计工作,由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协助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共同审计。
内部审计是适应经济发展和内部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这20多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整体素质偏低;内部审计比较侧重于财务收支方面的审计,对经营审计不够重视,导致内部审计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内部审计手工查账的手段落后于会计电算化核算的发展。
二、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采用部分外包或者完全外包的形式,从外部聘请专业审计人员履行内部审计职能。
下面从多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首先,理论角度,在受托经济责任学说中定义,外部审计是由外部审计人员以外部专业的标准来评价高管阶层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内部审计是企业的高管阶层要求内部的审计人员按照其规定的标准去评估内部各部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
谈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
审计组 根据 已掌握 的证据 和存在 的 疑点, 向局领 导作 了专 题汇报, 建议 乘胜
追击查银行 帐户 引起 了高履 重视 , 局长 邓郝林景 自簋发 了 《 助 查询存 教通知 书》 审计纽凭 尚万宝 , 某农行分理 到 处查询 了谖 镇政府机关存款 ,但没有发
现 任 何 考 赞值 的 况 。 难道 判 断再 误 ?审
叠结存 5 . 可元。 问题披 露后 县委 、 96 县政府领导 麦寸 审计部 门依洼矿其 | 专 斗行
了严 肃 赶理 . 目前 垃 巍 ^ 犀 4 『 G7 元 A
计人员一头雾水
第二 天,通 过询 司调 } 款等其他收凡 3 1万元 ,共计 1 7 7. 2
监 督 3为 企 业 节 约成 本 随 着 市场 环 境 的
安承、毕 马威等 全球知 名 的咨询机 构提
出的。他们 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 的一个 中心 , 不能为企业增加价值 , 因此极 力说 服企业关注 于 自身的竞争优势 ,将 内部 审计交给外部咨询机构来完成 。内部审 计究竟能否 外部化々笔者认 为 . 事物总有 其两面性 ,我们 只有在分 内部 审计外 部 化 的利 与 弊 之 后才 能进 行 权衡 和 选
( 作者单位 : 秭归县 审计局经济 责任 审计
分局 )
、 。 7 查, 发现老巢镶还有一个农行分理处 , 1 万 元 设 置” 垒 库 ’ 已夏 出 6 j万元 . 审
0 车巷2 呻2
维普资讯
发生的培训费用 及支 叶专业 人员的高 额 薪金 节约开 发软件和 新 方法的成 本。 电子商务的发展 是 内部 审计 面临的 新环境 , 为适应 网络环境下的审计 , 必须 不 l断开发新 审计软忙 以及对新 出现 的 题寻找解决方案 .这尝结企业带来 高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内部审计是指公司或组织内部对其经营管理、风险控制、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独立、客观、全面的评估和审查。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一些公司会选择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机构。
本文将从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应对策略。
我们来看看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所带来的利益。
外包可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通过外包,公司无需为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和运营支付高昂的人力资源和培训成本。
公司可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中,提高竞争力。
外包能够快速获取专业的审计知识和技能。
外包机构通常具备丰富的审计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审计需求。
外包可以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由于外包机构与公司的独立性,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公司的经营状况,提供更准确的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也存在一些弊端。
外包可能导致信息泄露的风险。
外包机构需要接触公司的敏感信息,如果外包机构的信息安全措施不严格,可能导致公司的商业秘密泄露。
外包机构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和运营模式不熟悉,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的特殊需求和风险。
外包机构对于公司的了解程度可能不如内部员工,导致审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有所欠缺。
外包机构与公司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可能存在困难,影响审计的有效性和效率。
针对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所存在的问题,公司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应对。
选择信誉好、经验丰富的外包机构。
公司可以通过参考市场上的外包服务商的评价和口碑,选择具备良好信誉的外包机构。
公司需建立起与外包机构的良好沟通机制。
公司和外包机构之间应建立稳定、及时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和解决问题。
公司应加强对外包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公司可以制定详细的合同和规定,明确双方的权责和监督机制,确保外包机构按照公司要求开展工作。
公司还可以委派内部员工负责对外包机构进行日常监督,确保外包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公司应充分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外包机构,并采取相关策略加强对外包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随着企业内部管理的复杂性和变革的加速,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评估和改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由于内部审计业务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一些企业选择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外部服务机构,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本文旨在通过对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利弊分析,探讨应对策略,以期为企业在面临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决策时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思考。
一、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利与弊1. 利:(1)降低成本:外包内部审计业务可以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
外部审计机构通常会提供高效的专业服务,而且通常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达到相同或更好的质量水平。
(2)专业化服务:外部审计机构具有丰富的内部审计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内部审计服务。
他们通常能够给予客户更多的行业最佳实践建议,增强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有效性。
(3)提高工作效率:外包内部审计业务可以使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外部审计机构具有更灵活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可以更快速地响应企业需求。
2. 弊:(1)失去控制权:外部审计将内部审计业务交给外部机构,可能导致企业失去对内部审计的实际控制权,不利于对内部审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2)信息安全风险:外部审计机构需要获取大量企业内部信息和数据进行审计工作,这可能存在信息泄露和安全风险,尤其是在涉及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的行业。
(3)沟通协调难度:外部审计机构与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可能存在沟通协调方面的障碍,导致内外部信息交流不畅、审计工作延误或者产生误解。
一旦企业决定外包内部审计业务,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外包的利益,同时降低弊端的风险。
1. 选择合适的外部审计机构企业在选择外部审计机构时,需要考虑其专业能力、行业经验、信誉度、服务成本和服务承诺等因素。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探讨
墓
摹 j。
一
、
内部 审计 外 部 化 的 含 义 及 其 与外 部 审 计 的 关 系
内部审计外部化 , 又称 内部审计外包 , 指企业管理层将 本 企业 的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 部分 地委托给会计 师事务所 或其 他专业人员实施 。内部 审计 的外 部化表现为 : 1 内部审计 部 () 门及人员 与外部审计之 间的协凋和配合 ;2 内部审计业 务由 () 企业 外部 的民间审计组织 或其他咨询服务机构全部或部 分承 担。由此可见 ,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质是内部审计主体的外部 化, 不是 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 。在外部审计人 员看 来 , 内部审 计只是一 种范 围性概念 , 且其 内容范 围还 在不 断扩大 , 内部 对 审计进行外部化 ,内部 审计并不会 被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
分配” 的结合 , 适合 于技术 密集企业或 引进专门人才 以其技术
等方式入伙 的损益分配 。使用该方法 的关 键是对“ 贡献大小” 的认定和量化 , 一定要经全体合伙人协商同意才能实施 。
( ) 三 工资或利息补贴后余额 比例 分配法 。其实质是将合
伙人 的劳动报酬 、投资风 险和风 险报酬结合起来的一种损益
非资本的其他要 素对损益 的影响 , 有其明显的局 限性 。
( ) 二 固定 比例分配法 。固定 比例分配法是指各合伙人 的 损益分配 比例按一个约定 的固定 比例 在合 伙协议加 以规定 的
一
种分配 方法 。这个约定 比例是 在考虑 了各合伙人 出资额 的
多少及其对合伙企业的贡献 大小 等因素经 全体合伙人协商而 订立 的一个分配比例 。该方法 的特点是“ 资分配” “ 按 与 按绩效
( 平均 比例分配法 。平均 比例分 配法是将每年实现 的 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