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导学案 《想别人没想到的》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导学案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只露出一个脑袋,但画面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案叫绝。课文的题目揭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插图揭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文章采用悬念的手法引人入胜,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重在指导学生自学,三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还是会无从下手,因此我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了9道题,有生字的读音、有重点词语的理解、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课外知识的延伸,为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3、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4、结合生活实际,学会“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读课文,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1、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2、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五、教学资源:问题导学单
六、教学用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4分钟)
1、出示课题。
2、理解课题。
(二)自主学习(8分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完成导读单中问题,并展示。
(三)合作学习(10分钟)
默读课文,合作完成导读单中问题。
(四)展示解决(12分钟)
(五)谈学习收获。(4分钟)
(六)课外延伸。(2分钟)
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问题导读单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3、通过诵读品味,理解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4、结合生活实际,学会“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读课文,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意思。
难点:1、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2、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一、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遍,读准字音。并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召( )集( ) 骆( ) 驼( ) 恰( )好
连绵( )起伏( ) 若( )隐若现
2、结合课文理解下面的词语的意思。
召集:
连绵不断:
恰好:
恍然大悟:
3、从课文中找到三个AABB式的叠词写出来:
4、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合作学习(默读一遍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画师给徒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请在课文中画出来。
2、大徒弟是怎样画的?请用“”在课文中画出来。
3、二徒弟是怎样画的?请用“波浪线”在课文中画出来。
4、小徒弟又是怎样画的?请用“双直线”在课文中画出来。从哪儿能看到他的作品呢?
5、画师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学习收获】: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外延伸】:
1、在学过的课文中,你知道哪些主人公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事?在生活中,你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吗?
2、通过课文的学习,老师也想考考你们有没有创新思维。我们也来“画骆驼”,比比谁画得骆驼大。(课下完成)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
【小资料】
了解画家作画的构思
1、绘“藏”:有人给画师出了一个题目:深山藏古寺。画师们煞费苦心,精心制作——有的画出群山绵延,林木繁茂,露出古寺一角;有的画了群山逶迤(wēi yí),森林古木之中露出了古寺似的塔尖;有一位画师也画了山,画了树,却不见古寺,只画了蜿蜒的山道和一位在山下小溪旁汲(jí)水的老和尚。
2、传“香”:宋太祖赵匡(kuāng)胤{yìn}开国以后,特别设立了特别设立了翰(hàn)林图画院,并用考画来取仕(shì)。考题都是一句诗,让考生根据诗句的内容作画。有一年,考画的内容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这就得考生们动一动脑筋了。有的画的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画上沾着的几片花瓣,只有一位考生别出心裁,他画了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主考官一见之下十分欣喜,当场表扬了他。
提示:既然“踏花归来”,再画花,与题不合;但直接在马蹄上画花,又显得太直露了。而蝴蝶绕蹄翻飞,恰恰暗示踏花归来,马蹄上花香犹存,引得蝴蝶前来凑热闹,含蓄而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十分精妙。(有创造性,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