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项目的设置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一般流程
成本核算一般流程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经营等环节的成本计算和分配。
下面是成本核算一般流程,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与评价等环节。
第一步: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指企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和经营计划,预测和确定一定时期内的成本量和成本价值。
在成本计划中,一般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人力资源预算和财务预算等各个方面的计划。
1.1销售预算: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策略,预测销售量和销售价格。
1.2生产预算:根据销售预算,确定生产量、生产成本以及所需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资源。
1.3人力资源预算:根据生产预算和人力资源策略,规划和预算人力资源的需求和成本。
1.4财务预算:将销售、生产和人力资源等预算综合起来,预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财务指标。
第二步: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成本计划,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成本控制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2.1成本收集:通过对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数据收集,获取成本数据,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等各项成本。
2.2成本分类:将收集到的成本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归类和汇总,如按照功能分类、按照责任中心分类等。
2.3成本控制点的确定:通过成本分析和评价,确定导致成本偏差的原因,并确定成本控制点,即需要监控和控制的成本项目或环节。
2.4成本分配和计算:根据成本控制点的确定,对成本进行分配和计算,将成本合理分摊到各个责任中心或成本对象上。
2.5成本控制和调整:根据成本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根据需要对成本进行调整,以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第三步:成本分析与评价成本分析与评价是指对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提供决策参考和改进措施。
3.1成本分析方法:通过利用不同的成本分析方法,如差额分析、比较分析、灵敏度分析等,对成本进行分析和解读,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与账户设置
辅助生产成本
借方
贷方
发生的各项辅助生产费用 (料工费 )
完工验收入库产品的成本 或分配转出的劳务费用
期末辅助生产 在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一车间 产品名称:甲产品
单位:元
月日
摘要
6 30 6 30 6 30
本月生产费用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产量
成本项目
成本合计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第02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和一般程序
2.1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2.2 成本核算的程序与账户设置
2.2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和账户设置
2.2.1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2.2.2 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
1
描述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2
掌握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研发支出等成本类账户设置。
3
掌握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损益类账户设置。
2.2.1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对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
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归集与分配费用
1.对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
1 划清生产经营与非生产经营的费用界限 2 划清产品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 划清本期费用与非本期费用的界限
2.在各个成本核算对象之间归集与分配费用
• 主要用来核算企业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 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所发生的 各项生产成本。
生产活动的类型
基本 生产
辅助
VS
生产
“生产成本”账户的设置
基本生产 成本
基本 生产
VS
辅助 生产
辅助生产 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企业从事基本生 产活动的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材料、直接人 工、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正确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的账户。
简答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1. 收集和整理成本数据:收集和整理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各种原始数据,如生产记录、物料清单、工艺流程图等。
2. 确定成本对象:明确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对象,如产品、批次、订单等。
3. 确定成本项目:将成本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4. 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将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按照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并按照成本对象进行归集。
5. 分配成本费用:将归集的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配,如按照生产量、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
6. 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根据成本对象和成本费用的分配结果,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7. 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在产品销售后,将相应的产品成本从库存中结转至销售成本。
8. 分析和控制成本:对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以确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以上是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通过这些程序的实施,可以准确地核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一、程序步骤
1、制定成本核算政策与规定
核算有关规定、费用等财务政策起制定作用,要求核算分部信息的准确准确,以及成本计价与核算的依据。
2、编制成本核算科目
根据政策与规定,将费用账户按类别、金额、期限等分别归类划分为成本核算科目,以便更加准确准确地将费用细分至各个科目,了解产品的各项成本情况,进而控制支出。
3、编制成本核算程序
4、编制考核指标
根据成本计划,编制相应的考核指标,实施科学的管理,及时查漏补缺,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控性。
5、形成成本核算报表
核算各项成本后,将核算结果整理成报表,以便管理者能够清晰的了解成本变动情况,作出正确的管理决策。
6、结合正常经营活动分析成本
利用成本核算报表,及时发现正常经营活动出现的异常,以发现潜在的管理问题,并进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有效控制经营成本。
二、成本核算方法
1、按原料收购成本核算
称为原料收购成本核算法。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课件
PART 04
成本核算的步骤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计算对象是指企业为了计 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归集和分 配生产费用的各个对象,即生 产费用承担的客体。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是进行成本 核算、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首 要问题。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必须考虑 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 满足企业不同的管理需要。
完工产品是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按规定标准检验合格,可供销售的产品。
产品成本结转是将完工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按照既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进行 分配,以确定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结转方法,确保产品成本的 完整性和准确性。
PART 05
成本核算的方法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生产费用分配
01
确定在产品数量和完工程度
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定在产品的数量和完工程度,为后续的
成本计算提供依据。
02
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
根据在产品的数量和完工程度,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如约当产量法、
定额法等,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03
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合理的价值结转方法,保证成本核算的连 续性和完整性。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确保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成本核算提供可靠 依据。
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为成本核算提供参考依据。
加强计量和验收工作
确保计量和验收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成本核算提供准确数据 。
10.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这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只有确定了正确的成本核算对象,才能正确地计算出成本。
2. 划分成本费用项目:根据成本核算对象的具体情况,将成本费用划分为不同的项目,以便于进行准确的成本计算。
3. 建立成本计算方法:根据成本核算对象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如标准成本计算法、实际成本计算法等。
4. 计算成本:根据选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对各个成本费用项目进行计算,得出各个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
5. 分析成本差异:将计算出的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成本差异,找出成本控制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6. 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根据成本差异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7. 实施成本控制:将制定的成本控制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8. 定期评估和反馈:定期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于持续改进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以上就是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成本核算内容和一般流程
智能分析
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对成本数据进行智能 分类、筛选和预测,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
实时监控与预警
实时监控企业各项成本数据,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并预警,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和经营 策略。
持续改进的成本核算方法
1 2
精细化核算
对成本进行精细化分类和核算,明确各环节的成 本构成和占比,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 持。
特点
分步法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对象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计算产品成本时,需按步骤归集 和分配生产费用,并需在各步骤之间进行成本结转。
05
成本核算的优化建议
提高数据准确性
建立数据录入审核机制
通过设置数据录入审核环节,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
采用高精度测量工具
使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和设备,减少误差和失 真。
归集和分配成本
根据原始记录,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归集到相应的成本项目中,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 用等。
将归集的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到产品中,如按工时比例、按产量比例等,确保成本的合理分摊。
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根据归集和分配的成本,计算完工产品和在 产品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 等。
期间费用通常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些费 用在会计期间内发生,并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或服 务的成本中。
03
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
收集数据
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原始记录,如 领料单、入库单、工时记录等,确保 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VS
建立数据收集系统,规范数据录入和 存储,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生产过程中所支付给直接 参与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 和福利。
其他直接费用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回复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回复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有助于企业了解和掌握成本构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有一般的程序和步骤需要遵循。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操作。
第一步:确定成本对象确定成本对象是成本核算的基础。
成本对象可以是产品、服务、项目或任何能对成本产生影响的业务活动。
企业需要明确自己所要核算的成本对象,这有助于后续成本的归集与分析。
例如,某家制造企业可以将产品作为成本对象进行核算,以了解各个产品的成本构成和利润贡献。
第二步:归集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与特定成本对象直接相关的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成本对象的产生。
归集直接成本需要分析和追踪各个成本项目的发生情况,并按照成本对象进行分类和计量。
例如,在制造业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都属于直接成本,需要根据实际金额进行记录和累计。
第三步:分配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与多个成本对象间接相关的成本,不容易直接归集到特定的对象上。
因此,需要进行间接成本的分配。
分配间接成本需要确定适当的依据或方法,以便合理、公正地将间接成本分摊给各个成本对象。
常见的分配方法包括人力投入法、作业量法、面积法等。
例如,某家企业可以根据各个产品的直接人工投入进行人力投入法的分配,将间接人工成本适当分摊给各个产品。
第四步:进行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根据归集的直接成本和分配的间接成本,按照成本对象进行计算和汇总。
成本计算可以分为全面成本计算和差异成本计算。
全面成本计算即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纳入到计算范围,得出最终的成本金额。
差异成本计算则是以某个基准成本为参照,计算出与基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成本计算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成本信息,以便决策和控制成本。
第五步:进行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对成本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成本的构成、变动规律以及成本与业务活动之间的关系。
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成本的优化空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绩效。
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包括
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包括
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成本对象:根据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2.确定成本项目和范围:确定成本项目,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成本核算的范围。
3.归集和分配成本: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对于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的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编制成本报告:根据归集和分配的成本数据,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编制成本报告。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情况,从而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进行准确、全面和及时的记录、归集、分析和核算的过程。
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供参考:一、成本核算准备工作1.设立成本核算制度:制定成本核算制度和有关管理制度,明确成本核算的范围和内容,明确成本核算所需的数据和信息流程。
2.设定成本核算目标: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确定成本核算的目标和要求,明确核算的主体和依据。
3.成本核算预算:根据企业的预算目标和经营计划,制定成本核算的预算,包括预测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费用等。
4.成本核算项目设定:确定成本核算项目和计量单位,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以及相应的计量方法和计算规则。
二、成本核算过程1.成本要素记录:按照企业的成本核算项目,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要素进行记录和归集,记录所涉及的材料种类、数量和单价,以及员工工资、福利等人工成本。
2.成本归集和分摊:根据生产过程和成本核算项目的划分,将成本进行归集和分摊,包括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分摊到相应的产品或工程上,将制造费用分摊到不同的生产环节或产品上。
3.成本核算分析:对归集和分摊后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计算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等,包括计算成本总额和成本占比,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4.成本核算报告:根据成本分析结果,编制成本核算报告,包括成本构成分析、成本利润分析、成本控制建议等,供管理层参考和决策使用。
三、成本核算控制和改进1.成本控制措施:根据成本核算的结果和报告,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包括降低生产成本、节约材料、提高生产效率等,以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2.成本核算改进:根据成本核算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包括优化成本核算制度、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以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益和管理水平。
四、成本核算的实施和监督1.成本核算实施:根据成本核算计划和流程,实施成本核算的各项工作,包括记录和归集成本要素、分摊和核算成本、分析和报告成本等,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项目的设置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生产成本项目的设立1.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2.动力费: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和水、电、气等,若动力费较少可并入制造费。
3.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
4.制造费: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因此没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机器折旧)或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厂房折旧等)。
5. 废品损失: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品,若废品损失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须单独进行考核管理时,设本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1.制造费用:该科目归集核算间接用于生产或直接用于生产但在管理上不要求或不便于单独核算的费用,通常包括:机物料消耗、劳保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设计费、季节性停工损失等,月末结转分配后该科目通常没有余额2.生产成本:为资产类科目,借方归集核算为生产产品而耗费的上述5项费用,贷方核算结转完工产品成本、自制半成品成本、或废品损失的成本。
结转后余额为零或为借方,借方表示在产品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列入存货项目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进行日常帐务处理,归集计入制造费用的各项货币性支出。
2.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摊销以前支付、应由本月负担的费用或计提本月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以及计提折旧等。
3.计算本月工资并进行分配。
4.分配并结转制造费用。
5.根据仓管员或车间统计员上报的领料汇总表编制材料出库凭证并进行分配。
6.将本月生产费用在各种新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按成本项目分别反映,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7.若有月末在新产品的,还应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四.成本核算帐务处理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原始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材料、工资费用分配表。
(2)根据原始凭证及耗用材料、工资等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在工业企业的运营管理中,成本核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关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更是企业决策制定、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第一步是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这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来进行。
例如,对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可以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对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则可以以每批或每件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而对于多步骤连续加工的企业,可能需要以生产步骤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明确了成本核算对象,就为后续的成本核算工作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是设置成本项目。
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薪酬;制造费用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车间设备的折旧费、水电费等。
合理设置成本项目,能够更清晰地反映成本的构成和来源。
然后,要收集和整理成本核算的相关资料。
这包括各种领料单、工资结算单、折旧计算表、费用分配表等。
这些原始凭证记录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耗费,是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有了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相关资料,就可以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了。
首先,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别计算出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总额。
然后,对于无法直接归属于某个成本核算对象的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
常见的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直接人工成本比例法等。
例如,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时,先计算出制造费用分配率,即制造费用总额除以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总和,然后用每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乘以分配率,就得到了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在完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后,就可以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了。
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方法和程序
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方法和程序高顿网校友情提示,学习更多的知识点和学习内容,有助于更好的胜任和做好会计工作:一、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
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
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该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
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
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
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
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要求和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要求和一般程序
对于企业而言,正确的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
成本核算能够帮助企业精确地了解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定价的准确性,同时还能了解每个部门的利润计算和优化。
下面是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要求:
1.精确性:成本核算需要准确地记录每一个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相关费用。
2.时效性:成本核算需要及时记录成本,确保企业及时了解产品的成本,以便对产品定价、调整经营策略做出正确的决策。
3.全面性:成本核算需要涵盖整个生产过程,包括计划生产、生产过程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成本。
4.分析性:成本核算需要分析每个成本的来源,以便找到成本节约的方法并最大化企业利润。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预算制定:企业应事先编制合理的成本预算,以便控制成本和提高利润。
2.成本分类:企业应将成本分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便更加准确地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
3.成本计算:确保准确地记录每个成本,包括劳动力、原材料、
能源等相关费用,并计算出每个产品的实际成本。
4.成本分配:将间接成本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分摊到每个产品上,计算出每个产品的完整成本。
5.成本分析:分析每个成本的来源和成本变化,以便找到成本节
约的方法和最大化企业利润的途径。
成本核算是企业重要的经营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科学管理成本,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不断完善这个过程,确保准确记录每一个成本,及时分析每一个成本
的来源和影响,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6.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账户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6、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 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5、归集分配生产费用 直接发生直接入成本; 间接发生先按地点用途归 集再分配入成本
4、审核生产费用
核算程序
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某种产品、某一 生产步骤、某类 或某批产品
完工入库产 品的成本或 分配转出的 劳务成本
···
辅助生产的 在产品成本
2.制造费用
为核算企业 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 而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应设 置该账户。此账户主要用于登 记与产品产量没有直接
关系的车间费用。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材料费 动力费 办公费 人工费 ···
分配转出 的制造费 用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A.生产工人的薪酬
B.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
C.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D.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
答案:C
测试
单选:“直接人工”成本项目是指( )。 A.全体职工的工资 B.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 C. 管理人员的工资 D.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
答:D
2、确定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燃料和动力、废品损失)
3、确定成本计算期 与会计期间相同(按品种、 步骤、类别); 与生产周期相同(按批次)
账户是我们进行会 计核算的工具,在 成本会计核算过程 中,我们会接触哪 些常用账户呢?
成本核算的主要账户
成本类账户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费用类账户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账户间的对应关系
1.生产成本
+
生产成本
成本项目的设置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项目的设置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第一篇:成本项目的设置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项目的设置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生产成本项目的设立1.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2.动力费: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和水、电、气等,若动力费较少可并入制造费。
3.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
4.制造费: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因此没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机器折旧)或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厂房折旧等)。
5. 废品损失: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品,若废品损失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须单独进行考核管理时,设本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1.制造费用:该科目归集核算间接用于生产或直接用于生产但在管理上不要求或不便于单独核算的费用,通常包括:机物料消耗、劳保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设计费、季节性停工损失等,月末结转分配后该科目通常没有余额2.生产成本:为资产类科目,借方归集核算为生产产品而耗费的上述5项费用,贷方核算结转完工产品成本、自制半成品成本、或废品损失的成本。
结转后余额为零或为借方,借方表示在产品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列入存货项目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进行日常帐务处理,归集计入制造费用的各项货币性支出。
2.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摊销以前支付、应由本月负担的费用或计提本月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以及计提折旧等。
3.计算本月工资并进行分配。
4.分配并结转制造费用。
5.根据仓管员或车间统计员上报的领料汇总表编制材料出库凭证并进行分配。
6.将本月生产费用在各种新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按成本项目分别反映,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7.若有月末在新产品的,还应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四.成本核算帐务处理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原始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材料、工资费用分配表。
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精确地测算生产经营活动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及其价值。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首先,企业需要制定有关成本核算的制度、组织、常规,明确各种成本核算方案,确定各项成本核算的标准、依据及单位,并强调各种成本的精确度。
其次,根据企业的资源供应情况,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全面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并用每种资源的价值,结合其他成本因素,计算出总成本。
第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需要对各种成本进行分析与比较,以便及早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及时加以调整。
最后,在完成成本核算的基础上,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控制与优化。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成本的降低与优化,以达到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说明成本核算一般程序,这一过程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使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及其价值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厚植企业的根基。
会计实务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包括哪些
会计实务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包括哪些成本核算是会计实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确定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成本,并确定产品的成本价格。
下面是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的详细解释。
一、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1.目标设定:确定成本核算的目标和范围,明确需要核算的产品或服务。
2.成本分类:根据企业的内外部需求,将成本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有按照功能划分(如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按照责任中心划分(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以及按照对象划分(如分部或项目等)。
3.成本汇总:根据分类结果,对各个成本项目进行汇总,形成汇总表或报表。
4.成本分配:将企业共同发生的一些成本项目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
常见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间接分配、分步分配等。
5.成本计算: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和已分配的成本,计算出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6.成本控制:根据成本计算结果,进行成本控制和分析,找出成本过高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7.成本报告:根据特定的时期和需要,编制成本报告,向内部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决策。
8.成本审计:对成本核算过程中的数据和方法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二、成本核算的方法:1.直接成本法: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给产品,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2.间接成本法:将不能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间接分配,如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等。
3.边际成本法:计算产品的边际成本,即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以便决策是否继续生产或增加产量。
4.差别分析法: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确定成本的变动情况,并找出偏差原因以及改进措施。
5. 活动 Based 成本法:根据企业的活动,将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上,并计算各个活动的成本,以便确定产品的成本。
6.作业成本法:适用于按照订单生产的企业,将订单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配给相应的作业,然后再分配给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项目的设置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生产成本项目的设立1.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2.动力费: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和水、电、气等,若动力费较少可并入制造费。
3.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
4.制造费: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因此没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机器折旧)或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厂房折旧等)。
5. 废品损失: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品,若废品损失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须单独进行考核管理时,设本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1.制造费用:该科目归集核算间接用于生产或直接用于生产但在管理上不要求或不便于单独核算的费用,通常包括:机物料消耗、劳保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设计费、季节性停工损失等,月末结转分配后该科目通常没有余额2.生产成本:为资产类科目,借方归集核算为生产产品而耗费的上述5项费用,贷方核算结转完工产品成本、自制半成品成本、或废品损失的成本。
结转后余额为零或为借方,借方表示在产品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列入存货项目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进行日常帐务处理,归集计入制造费用的各项货币性支出。
2.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摊销以前支付、应由本月负担的费用或计提本月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以及计提折旧等。
3.计算本月工资并进行分配。
4.分配并结转制造费用。
5.根据仓管员或车间统计员上报的领料汇总表编制材料出库凭证并进行分配。
6.将本月生产费用在各种新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按成本项目分别反映,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7.若有月末在新产品的,还应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四.成本核算帐务处理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原始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材料、工资费用分配表。
(2)根据原始凭证及耗用材料、工资等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
(3)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4)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
(5)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
(6)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
(7)将完工产品成本转入产成品明细帐。
产品成本项目:为了便于归集生产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对生产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
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可将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分为以下四个成本项目:(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
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3)其他直接支出。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其他支出。
(4)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一般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将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为成本项目,便于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可以考核各项费用定额或计划执行情况,查明费用节约或超支的原因,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促使企业更有效地降低成本。
(8)已销售产品成本转产品销售成本明细帐。
评说1、所涉及的会计科目?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是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来核算成本,可不直接设置辅助生产,并在生产成本下按部门(或车间)进行设置二级科目,然后在部门下再按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务,制造费用和废品损失)设置三级科目进行核算;如果公司涉及的生产部门(车间)较多,制造费用也可以同生产成本一样,先按部门设二级科目,再按费用类别设置三级科目,这样比较便于针对部门进行费用归集和为管理员提供方便的信息.(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打算按费用类别归集整体制造费用,可直接参看成本费用表就可以.)2、所涉及的部门,例如耗用的材料由哪个部门提供准确的数字?核算成本所需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本应由各个生产部门(车间)的统计人员来提供统计报表和原始单据,交财务人员核对归集后计算成本.3、一般需要分配在产品的成本和费用吗?不论公司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来核算产成品和生产成本,在产品的成本和费用同样不可乎视.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吧.....比如在财产清查时,我们可以通过盘点实物来确定在产品的数量,但是核对标准呢?这就需要我们的财务对在产品的成本有个明确的标准啦.....当你们公司需要审计或评估时,这一点越是显得尤为重要啦.以下转自会计博客-有凤来仪-成本核算流程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
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
中小型企业由于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
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
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
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1. 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
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
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帐。
2. 因中小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
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旨同。
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
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
3. 原材料范围。
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
4. 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5. 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6. 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
否则不设。
7. 不设在产品科目。
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
8. 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帐同时即进行分配。
9. 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
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
10. 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
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一)、日常1、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如库房管理制度,生产2、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
3、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
(二)月底1.计提折旧,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2.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帐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
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
3.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
4.由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五、成本费用分配方法(一)、原则: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
2. 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
3.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
(二)、1、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
2、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六、个人对此法的评价1. 核算基本准确,能满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够精确。
2. 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
3. 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感觉没有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也不太广,主要适用于已做过详细成本核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业。
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然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样,效果却相近。
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正常性停工与非正常停工2. 委托加工问题(互相多重委托)3. 生产研发耗用问题4. 试生产阶段无产品产出耗用问题八、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