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最新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考试大纲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掌握我国主要的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消
费分布规律。 理解区域资源调配的作用和意义。 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带来的影响。
基础认知一、背景原因
流动性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能源供需矛盾:西部受到_经__济__发__展__水__平___制约,丰富能 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 源需求量大,但是__能__源__相__对__缺__乏____。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__煤__炭__为主,带来一系列 环境问题。 ②矿产资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__天__然__气_____在我国能源消 费结构中比重很低。 ③长期以来___北__煤__南__运__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_西__多__东__少__、__北__多_。南少 ②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_鄂__尔__多__斯____。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 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扩大,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改善 局部地区的气候;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 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 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 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对调入 环境意义 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区域能源、资源
区的意 社会经济 的短缺;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义
意义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专题39资源跨区域调配(讲义)-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原卷版)

专题39资源跨区域调配一、课程标准深解读【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对于给定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能够深入分析资源调配的原因,结合调配线路的空间布局,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角度动态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沿线地区及调入区的影响。
区域认知:根据给定资源分布图和调配线路区域图,能够辨别、归纳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针对具体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自主辨识其调入区和调出区的特征。
人地协调观:对于给定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能够辩证看待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自然环境、区域发展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地理实践力: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独立思考的意识,设计调配线路,灵活运用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方法。
二、必备知识当堂清考点1.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2.中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3.中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
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进而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2)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是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铺设管线到上海,全程4 167千米。
该工程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复杂的地形区,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最终送到上海市。
“西气东输”一线:起于新疆轮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省(区、市)66个县,全长约4000千米。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外连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我国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是世界上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
(3)西电东送工程:“西电东送”是指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考点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意义1. 实施资源调配的主要原因资源地区分布 ,且与 分布不一致。
2.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分析。
如下表: 意义调入区调出区资源缓解 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 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生态 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 环境保护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
如下表。
2. 图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3.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实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最好的解决措施之一,其具体原因如下所示:命题点资源合理利用及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图示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1) 与2003年相比,2013年( )A. 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B. 供水总量增大C. 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 生活用水增幅最大(2) 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A. 利于改善生态环境B. 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C. 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D. 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考点二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资源跨区域调配主要工程(1) A、B、C表示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其中表示南水北调的是(填字母)。
(2) 能改善我国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有、(填名称)。
(3) A工程对调出区的经济影响是将,促进经济发展。
1. 西气东输线路对调入地区的意义对调出地区的意义一线:轮南—上海二线:霍尔果斯—广州三线:霍尔果斯—韶关①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②优化能源结构,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③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②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③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2. 西电东送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响对输出地的影响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环渤海地区 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3. 南水北调调水路线 中线 东线水源区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供水区 京津、华北平原中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 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可调水量与水质 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现有可用设施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命题点1 能源跨区域调配1.特高压输电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其特点是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占用土地少。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人教版)(31张PPT)

口多
总评
最具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大
西线方案
可自流供水,水质好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 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 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 水;工程量大
最具生态意义
2.南水北调工程的深远影响
积极 意义
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社会效益
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
3.西气东输的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中部、西部、东部社会经济和环境都存在影响,具体 如下表所示:
(1)有利影响
影响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 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
资源开发与经
益,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 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
济建设
社会
长点
经济发展
经济
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步 产业结构调整 伐,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
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海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解题指导]
材料信息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京杭大运河
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 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 上海,管道总长2 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下图为川气东送线路示 意图。据此完成3~4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5章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

考向2 西气东输 (2020·浙江1月卷)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 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工程Ⅰ、Ⅱ分别是( ) A.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4.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缓解能源短缺状况 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C 2.A 解析:第1题,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 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华北地区主要的消费能源是煤 炭;东部沿海消费的能源以火电、水电为主;蒙东基地主要出产煤 炭。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在西部,而消费 区在东部,加强区域能源调配是缓解矛盾的主要措施;另外节约能 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能减少需求,可缓解供需矛盾。
长带
设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影响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有利
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 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 的环境压力
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 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 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 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影响
中西部地区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
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 不利
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
考点二 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2019·天津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为 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太行山脉的陡坡上修建了坡度很小、蜿蜒曲 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红旗渠(下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 题。
红旗渠干渠景观图
高考一轮复习课件资源跨区域调配以南水调为例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中体现
01
节水优先
南水北调工程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节水优先的原则,通过推
广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02
生态保护
工程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通过采取一系列生态补偿措施,确保调水
过程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03
科技创新
南水北调工程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采用先进的自动化
沿线地区受益情况展示
01
02
03
受益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地区包 括北京、天津、河北、河 南等多个省份和地区。
受益行业
工程为农业、工业、生活 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可靠的 水资源保障,促进了沿线 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环境改善
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沿线 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 效改善,提高了人民群众 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复习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学习材料。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南水北调课件资源,发现了 资源之间的差异和优劣,为进一步优化课件资源提供
了参考依据。
探讨了南水北调课件资源在高考一轮复习中的应用方 法和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
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提示
1
部分课件资源内容较为陈旧,未能及时反映最新 的南水北调工程进展和研究成果,需要更新和完 善。
2
部分地区南水北调课件资源的获取渠道有限,资 源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需要加强资源共享和合 作。
3
在应用课件资源进行高考一轮复习时,部分教师 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需要进一步加强教 师培训和专业发展。
对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和期待
01
期待未来南水北调课件资源能够更加丰富、多样,涵盖更多领域 和方面的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讲义-资源跨区域调配(通用版)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目标导航知识导图1.结合材料,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区和输入区的不同影响。
3.结合材料,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1.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4)我国主要的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概况新疆生产及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为气源—一线、二线、三线、四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2)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③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产生影响。
①有利影响区域西部地区(调出区)东部地区(调入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大量投资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西部地区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环境保护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调出区及沿线地区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整个区域: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不利影响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造成破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25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已做完课件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实现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图中降水量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地区 B.自西向东输水是因为降水西多东少 C.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D.南水北调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第25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5年0考
无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意义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 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 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
(A ) A.洋流 B.水循环 C.海洋生物 D.大气环流
【解析】第3题,海上石油泄漏造成污染,主要是通过洋 流运动而扩散。A正确。
变式二 2019年1月,引江济淮工程已全线开工。该工程从 长江引水到淮河流域,涉及安徽、河南两省15市55县(市、区)。 读图完成4、5题。
4.导致该工程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B )
施建设
续表
地区项目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有利影响
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 化的实现,缓解因森林
砍伐、___植__被_____破
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
构,提高__清___洁_____能源
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
___大___气____环境,提高生
活质量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
高考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

07
结论与展望
总结与反思
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高考复习需求的日益增长,跨区域调配资源 成为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通过整合不同地区的 优质资源,可以弥补单一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 提升整体复习质量。
技术手段的运用
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手段,如动画、视频、模拟试题等,以增强课件 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提高复习效果。
06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资源冲突与协调
资源冲突
01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资源竞争和冲突,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浪费
。
协调机制
02
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合理配置和共享资源,确保资源利用
最大化。
资源整合
03
整合不同地区的优质资源,形成统一的资源库,方便教师和学
生获取。
教师培训与支持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不同地区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存在差异,影响教学质量。
种类、数量、时间、方式等。
调配方案
制定具体的调配方案,包括资源 来源、调配路线、调配方式等。
调配预算
根据调配计划,制定合理的调配 预算,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和调
配。
实施与监控
实施过程
按照调配计划,组织人员和资源进行调配,确保调配工作的 顺利进行。
监控与调整
对调配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同 时根据实际情况,对调配计划进行适时调整,确保资源的合 理利用和有效调配。
机会均等
优质复习资源的广泛传播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公平 的复习机会,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接触到高质量 的教育资源。
降低门槛
课件的数字化形式降低了获取优质复习资源的门 槛,使得更多家庭背景普通的学生也能享受到高 质量的教育。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源跨区域调配.pptx

年份 1978 2000 2007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
70.7 22.7
3.2
3.4
66.1 24.6
2.5
6.8
69.4 20.0
3.4
7.2
第36页/共43页
5.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项目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 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 D.川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 答案:A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1.自然原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①___很__不__均__匀___,存在 着明显的②___资__源__富__集__区_____和③____资__源__贫__乏__区______。自然 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经济原因:区域间的发展水平④___不__平__衡_____,各区域 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地,能源消耗量大;目前,青藏地区输出的能源不多。
答案:D
第25页/共43页
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为 840 平方千米。蓄水总量达 81 亿立 方米。库区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这里气候适宜,空气清新, 日照量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就在这里,中线工程建成 后,将以每秒 500 立方米的流量,把丹汉二江之水送往华中、 华北地区。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动工,中线渠首 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久,一条人间天河将把“渠首”景区和 京津大地连接在一起。读丹江口水库图(图 17-1-10)和南水北调 中线线路示意图(图 17-1-11),回答 4~5 题。
从长江下游扬州
从金沙江、雅
库引水,过丹
市江都引水,利用
砻江、大渡河
路线
江口水库,经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课件湘教版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地理
内容索引
强基础 增分策略 增素能 精准突破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强基础 增分策略
1.“南水北调”工程
调水路线 西线方案
中线工程
东线工程
水源区 调入区
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
砻江和大渡河
丹江口水库
黄河上游,重点是青、甘、
东部地区
经济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使之成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促进
对 建设 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发展
社 产业 会 结构 经 调整 济
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可有 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
在很大程度上可促进东
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 向发展
部地区的天然气化工、 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1)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
件,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行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稳
调 积极 定
入 区
影响 经济效益:缓解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促进调入区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有效遏制因缺水导致的生态恶化,有利于改善气候条 件,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地下水的恢复,减缓地面沉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各市级行政区多年平均引水量的估算主要考虑
()
A.距水源地远近 B.局部地形地势
C.经济发展规模 D.人均消费水平
3.环保专家评估后认为,滇中引水工程对金沙江下游地区影响较小,主要是
因为金沙江( )
A.地势高
B.水量大
高考一轮复习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
地区 收入,并扩大相关产
业,完善基础设施, 获得经济效益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
工程线路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和西线方案。
南 对方西水部多 的而 影有 响余 ①, 把北 资方 源水优少 势而 转不 化足 为; 经促济优进势经; 济发展,增加就业 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社)→会华东地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18·河北名校质检)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 水北调之后的第5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达州宣汉,止于上海市, 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市,全长1 674千米。读下图,完成
5.下列因素中,属于影响川气东送管线走向的
经济因素的是( A消) 费市场
跨①区长域 期资来源看调,配西线气路东选输择不的能分满析足思上路海市发展的需求 ②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 ③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调配的经济原因 答④案可: 以合(理1)布资局源管、线地网形、生态环境。
④ A.可甲缓→解丙戊地B的.用丙水→紧乙张 C.乙→甲 D.丙→甲 1①.长资期源来跨看区,域西调气配东的输背不景能满足上海市发展的需求 ②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 ③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南④方可水 以多合而理有布余局,管北线方网水少而不足; 应从中线工程对河北省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两方面回答 ①④大可力 缓开解发戊西地部的能用源水资紧源张,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 能在,分开 析发资新源能跨源区域调配线路的基础上,考查其产生的影响,答题时要注意从起点、沿线、终点三个角度,结合社会、环境、经济三方 (面2)原新因建进线行路分短析、。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 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
在学习时,我们应重点从 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
以下三个方面突破:
•
①资源跨区域调配的
必要性分析
会的安定与繁荣。 b.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随着资
源的开发和工程的建设将会形成新的 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答案 (1)B (2)D
•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 1.南水北调工程 • (1)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的比较
• (2)南水北调东线的影响
2.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 2.2011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十周年,期间建设的四大 工程,对促进西部大开发及我国 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读 “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 问题。
第3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 南水北调为例
•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 1.分布概况
•
(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6位。
•
(2)分布不均衡: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水土资源不配套。
• 2.选择长江作为水源区的原因
•
(1)流域面积广,水量丰富,径流稳定,且季
节分配相对均衡。
•
(2)调水距离近: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
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成经
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
市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基
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 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 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
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分析 资源调配工程的实施,可以带来巨 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以下
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 两方面分析:
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a.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 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讲资源跨区域调配

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 _大__气__质__量____
区域协调 发展
将西部地区的 _协__调____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 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 _资__源____发展;激活沿线地区相关产 业的 _发__展__潜__力____
深化整合 · 提素能
考点一 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研析典题
(2023·浙江1月选考) 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 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图为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2)题。
有其文阔尔河和老塔里木河两条生 更多消耗于植被蒸腾
态 输 水 通 道 。 2000—2020 年 , 塔 里
木河下游实施了21次生态输水,河
(2)两河轮流输水可提高地下水涵养 水源的能力,主要此举是为了节约
岸带地下水位普遍抬升了3—5 m,
水资源,并非扩大受水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归纳导学 1.南水北调工程及其产生的积极意义 (1)南水北调线路
3.人地协调观: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
式,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研清教材 · 固基础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一方面,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 __不__均__匀___,存在明显的资源富 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 _集__中__性____。 (2)另一方面,区域间的发展水平 __不__平__衡___,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 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资源开发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缓解能源短缺状况,优
与经济建 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 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结合课本84页、85页和86页有关内容, 讨论西气东输对于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和 地理环境分别有哪些影响。
社会经济 西部
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 东部
地理环境
2、西部
(1)经济: ①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②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 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③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为什么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
自
地区分布不均
然
资
源
区域间不流动
需求量和赋存量不匹配
资 源 的 适应区域发展 跨 供给平衡 区 域 调 配
南水北调 北煤南运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新疆
宁山 夏西
陕 西 河南 安 江
徽苏
上海
思考: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 过了哪些省级行政区?
轮南
塔里木盆地
河西
走廊
黄土
高原 华北平原
缺点 黄河以南地势 需挖掘 输水渠,可调水量较小,
低 ,需梯级抽 工程量 大 。 地势复杂,挖隧
水北送,耗能
洞。工程量大。
多
工程量 调水量
资 东线 小
大
料 中线
一 西线 大
小
水质
劣
优
现有条件
好
差
资 料 二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合调水? 北方缺水期正是长江的枯水期(冬春季节); 夏季。
产销 东 经济发达 能源需求量大 矛盾
部 地
区 能源相对贫乏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会带来什么问题?应 如何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排入大气大量粉尘——可吸入颗粒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 原因何在?
因为天然气开采、储运难,所需的技术较高, 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 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天然气的优点突出,清洁、使用方便。
3.2016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 为28.8%,而我国只有7.2%。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然 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大庆 辽河
玉门
四川
河南
华北 中原
胜利
辽宁 山东
泸州
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水资源:南多北少 水 能:西多东少(西南) 石 油:北多南少 天然气: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煤 炭:北多南少
(山西、陕西、内蒙古)
我国各种能源资源分布的总体格局: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中国特大城市分布
思考:1、我国人口和 城市有什么分布规律?
我国天然气的开发前景广阔,在能源消费结构 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气候干旱,地形较复杂,对外联系不便
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经济落后,资金短缺,没有足够资金勘探、开发。
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 文化教育落后,技术力量薄弱, 而勘探、开发技术要求高。
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 人口较少,经济落后,能源需求小,形成不了 市场动力。
霍尔果 斯口岸
轮南 新 甘
所经行政区多,距 离长——工程巨大
宁 陕
晋
鄂豫皖苏上沪海
赣
广州 粤
4.西气东输经过哪些地形区?
轮南塔里木盆地
宁夏 黄土 平原 高原
华北平原 上海
霍尔果 斯口岸
准噶尔 盆地
宁夏 平原
黄土 高原
广州 珠江三角洲
◆西气东输所经地形区
霍尔果 斯口岸
准噶尔 盆地
轮南塔里木盆地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 (晋煤外运)
考点1: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思考: 1、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和生产有何特点? 2、说明什么问题?
考点1:西气东输的原因(读图分析) (2)2、我国调与整世能界源能源消消费费结结构构有何不同?
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会带来哪些问题? (1)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2)酸雨范围增大 (3)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4)煤的运输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带来了压力
2018高三一轮复习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考纲 下载
考纲 解读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 影响。 1.识记: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其影响。 2.理解:我国或世界资源跨区域调
配的原因和对区域地理环 境的影响。
管道运输的货物特点是什么? 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运输货物特点: 液体或气体 优点: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连续性强 缺点: 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读图回答
1天、然西气气开东发建输设工、程包括哪几个部分?
主干管道建设、 东部用户管网建设
2.西气东输工程起止点?
霍尔果 斯口岸
轮南
靖边
主要目标市场:长江三上角海 洲、
广州 珠香江港三角洲
3.西气东输经过哪些行政区?
轮南 新
甘
宁 陕
晋
豫 皖苏上沪海
霍尔果 斯口岸
新
甘 宁 陕 豫 鄂 赣
广州 粤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 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②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 动天然气化工等产业的发展,用户管 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 经济发展。
(3)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
部的协调发展
部 西部
经济水平 发达 落后
能源需求量 大
小
自身能源 贫乏 丰富
1. 总的分布格局: 2. 陆上四大气区:
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22.4万亿立 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38 万亿立方米的58.9%。
新疆气区
鄂尔多斯气区
青海气区
川渝气区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⑵ 开发利用现状
东北、华北油气 田已到中后期
进入全面 减产阶段
东部地区油气 供需矛盾突出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 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4)对环境的影响
对东部地区来说 ①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对西部地区来说 ②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 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 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优势 经济、技 术优势 资源优势
部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 发挥,影响了各区域的进一步发展。
t /万元
2.5
西气东输使西部
地区的资源优势 2
与东部地区的经 1.5
济、技术优势合 1 理配置,对于东
西部地区的协调 0.5
发展起着促进作 0
用
1.7
东部
2.33
西部
东、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 标准煤)
所经地形复杂多 样——建设难度 大,技术要求高
宁夏 黄土 平原 高原
华北平原 上海
广州 珠江三角洲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
黑龙江
四川
鹤岗
内蒙古霍林ຫໍສະໝຸດ 阜新鸡西石嘴山 东胜 大同 开滦
陕西
神府 西山
阳泉 峰峰
徐州
平顶山 淮北
山西
辽宁 河北
江苏
攀枝花 六盘水
河南
我国石油分布
黑龙江
克拉玛依 塔中
新疆
甘肃
河北
考点2: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 ,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 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 调发展。
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2.从具体意义分析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A、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B、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 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煤炭
天然气
开采成本低
清洁
优点 储存、运输方便 价格便宜
使用方便 燃烧效率高
比较价格低
使用不方便
缺点
燃烧效率低
开采、运输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
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天然气具有清洁优势,为实现经济和环境的 发展必须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⑴ 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我国城市分布、经 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储 存状况有何差异?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区 域
自然资源区域
发 展
分布不均
与
自然资源在区域之
资源跨区域调配
自 然
间不具有流动性
资
各区域对自然资源 需求与赋存的自然
源 供 给
资源不匹配
平
衡
东部:需求量>赋存量
西部:赋存量>需求量
我国已经制定了哪些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