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登高》情感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他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眷顾祖国、同情民众、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当初“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北征》)的国土,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

诗人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

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是一片混乱。

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登高》(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登高》(课件)
杜 甫
杜甫草堂
人称“诗圣”, 文为“诗史”。
成都杜甫草堂里挂着郭 沫若写的一副对联:“世上疮 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 笔底波涛。”这16个字是 对杜诗很好的概括。
背景材料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 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 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 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当时,安 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 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骚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 间”。他的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 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 排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愁闷,他抱病登台, 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伤。
盛唐之音的天才歌手
他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 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视。 这种已被现实锁入牢笼,却不愿意接受, 反过来又想征服现实的态度,成为后人 反抗黑暗现实与庸俗风习的一股强大的 精神力量。他诗中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 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想象奇 特,手法夸张。
盛唐之音的天才歌手
诗圣
他的五、七言古诗,XXX大变,沉 郁顿挫。七言律诗在他手中正式成 立,冷静而爽快。后人认为杜甫律 诗为唐律之最,其中五律极尽声律、 句法变化之能,七律亦精练而多创 造。
诗圣
他的诗歌博大精深,既有清新刻画 的句子,又有议论和用典,有严肃 也有诙谐,有柔情也有刚烈。所以, 自中唐开始,杜甫就被称为“诗 圣”,宋人对他更是推重备至,谓 “杜甫集开诗世界”,后人好像从 任何角度都能从中各取所需。杜甫 是中国诗歌史上成绩最高、影响最 为深远的诗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5《杜甫诗三首》《登高》主旨及写作特色简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5《杜甫诗三首》《登高》主旨及写作特色简析

《登高》主旨及写作特色简析
一、中心主旨
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日长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情怀。

诗人面对苍凉恢廓的秋景,想到自己流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情,诗人备尝穷困潦倒之苦,忧国忧民,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二、写作特色
1.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

本诗在写法上注意前后的变化。

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虽也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但却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2.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像这首诗将诗人万里漂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靠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泻出来。

“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

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

《登高》说课稿

《登高》说课稿

《登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杜甫的《登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诗歌都是唐代诗歌,旨在让学生领略唐诗的魅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江边的景色,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对诗歌的基本常识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律诗的格律特点、深层内涵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律诗的格律特点,掌握诗歌中的对仗、押韵等知识。

(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诗歌中的写景、抒情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体会诗人在困境中依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赏析诗歌的写景和抒情手法。

2、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登高》说课稿10篇

《登高》说课稿10篇

《登高》说课稿10篇《登高》说课稿1《登高》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深邃的人生感悟。

本诗是作者晚年流落夔州,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感怀之作,饱含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感慨。

学习__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体会作者沉郁顿挫的词风。

本课计划用时1课时。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文知识,但鉴赏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为: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词作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赏析语言,体悟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意象鉴赏词作。

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文化,因此,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法、问题探究法完成学习目标。

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微课视频。

本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拟定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古人云:“未见兴趣,必不乐学。

”多媒体播放一段秋日悲歌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展现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象,马致远的《秋思》描绘了古道西风瘦马的萧条,那么,杜甫笔下的秋日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顺势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2步展开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我将对易读错、易写错和难理解的字词进行讲解。

2.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将播放一段名家范读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师生讨论,共同明确,本诗是作者晚年流落夔州,在祈求长寿的重阳节登高远眺,国势艰危,身世飘零,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这位曾高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人,不禁生发无限感慨,极为沉郁。

第三环节:精读探究,用时约20分钟,分2步展开1.读中悟情,深入文本。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高》——沉郁顿挫的人生注脚 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高》——沉郁顿挫的人生注脚 教案
六、课内思考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2、赏析时令之秋: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3、赏析国运之秋(联系背景)
4、赏析人生之秋:
(1)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这一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这八意是哪八意呢?
(2)赏析尾联的情感。
七、作业布置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二、感知诗歌
1、感知音调之高低起伏,语势之停顿转折,从而感受杜甫诗歌“顿挫”的特点。
2、在起伏变化的声调和节奏中,感受诗人抑扬跌宕的沉郁情感。
三、明确目标
体会并理解杜甫的沉郁的“悲秋”情怀。(从时令之秋、国运之秋、人生之秋三个角度)
四、探究诗歌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呢?
“悲”
2、赏析时令之秋: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高》——沉郁顿挫的人生注脚教案
课程基本信息ຫໍສະໝຸດ 学科语文年级高中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登高》——抑扬顿挫的人生注脚
教科书
书 名:语文必修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7月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意象,感受诗歌意境。
2.体会诗人深沉浓郁的“悲秋”情怀。
3.感受诗中的时令之秋、国运之秋、人生之秋。
4、赏析人生之秋:
国家艰难的处境,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由颌联转至颈联,诗人也从对时令之秋的描写转向对人生之秋的慨叹。
(1)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这一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这八意是哪八意呢?
一是远离家乡之悲。

登高杜甫表达的思想感情

登高杜甫表达的思想感情

登高杜甫表达的思想感情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作者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诗中杜甫以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全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登高的情感表达分析

登高的情感表达分析

登高的情感表达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登高一直被视为一种追求自由和放松心情的活动。

登高的过程不仅是身体的上升,更是心灵的升华。

对于每个登高者来说,登高的情感表达也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将从情感的纵深、情感的喜悦、情感的豁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分析登高者的情感表达。

情感的纵深,是登高者在攀登的过程中所表达的内心感受。

当我们登上高山之巅,一览众山小的景象时,总能感受到内心的震撼和激动。

这种情感表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描述:登高者站在山巅之上,俯瞰山脉连绵起伏,云雾缭绕,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敬畏之情。

站在高处,我们能够更加看清自己的渺小,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壮观,内心也更加平静,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激和珍惜之情。

情感的喜悦,是登高者在感受到高山之巅的景色时所表达的愉悦情感。

当我们攀登到一个高峰,迎着清风,远眺群山,我们会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喜悦。

这种情感表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描述:登高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放眼望去,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美好。

周围的景色犹如画卷展开,在我们的眼前无比鲜明。

绚丽多彩的花朵、蓝天白云、流水飞瀑,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而和谐。

我们的内心也随之欢快起来,感受到无比的快乐与满足。

情感的豁达,是登高者在登顶后所表达的开阔情感。

当我们攀登到山顶,饱览了山的全貌后,我们会感到一种豁达和宽广。

这种情感表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描述:登高者站在山巅之上,俯视群山,自身也仿佛融入其中,感受到宇宙的辽阔和自然的神秘。

登高可以让我们抛去生活的烦恼和纷扰,拥有一种纯粹而宽广的心境。

我们不再被琐事所困,而是能够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更高的境界。

这种豁达的情感让我们敞开心扉,拥抱生活的种种可能性。

综上所述,登高者在攀登过程中所表达的情感可以从纵深、喜悦和豁达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纵深的情感表达体现了登高者内心的震撼与敬畏;喜悦的情感表达呈现了登高者面对美丽景色时的愉悦与满足;豁达的情感表达展示了登高者达到山顶后的开阔与宽广。

登高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不仅带给我们美丽的风景,更给予我们一种纯净而美好的情感体验。

《登高》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登高》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登高杜甫教材分析:《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最后一首诗。

《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

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教法设计:⒈吟诵法。

⒉讲析法和点拨法。

⒊讨论法。

学法指导:⒈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

⒉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⒈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⒉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过程与方法⒈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⒉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把握意象,赏析本诗教学难点: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季节,在春天的时候我们喜欢做什么呀?踏春,去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而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人们则喜欢登高望远、饮酒作诗。

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说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抒发的是思乡思亲的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也是诗人杜甫在登高时创作的,诗名就叫《登高》。

二、新授:1、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内容感知本课所选的三首诗,是杜甫晚年滞留夔州的作品。

诗人一生潦倒,晚年更是穷愁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寂寞。

《秋兴八首(其一)》是组诗的第一首,写巫山巫峡的阴沉萧森,烘托动荡不安的环境,抒发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全诗境界壮阔,感情强烈。

《咏怀古迹(其三)》着重表现了昭君的千古之怨,而昭君之怨一方面是“恨帝始不见遇”,另一方面也包含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后者也正是千百年中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因而,诗人在咏叹昭君之怨的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

《登高》为重阳节登高咏怀之作,前四句写秋景,烘托其独自登高的孤独悲凉心境;后四句咏怀,慨叹其飘零异乡、衰老多病的悲苦境遇。

整首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风格沉郁悲壮,被古人推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二、例题解析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指点迷津: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流寓西南,北归无望,生计日蹙。

诗以首句“江汉”为题,正是漂泊转徙的标志。

分析时要抓住“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的特征,“片云”多有随浮无定之感,“孤月”“落日”“秋风”则多有黯然冷落之意。

参考答案: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

“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

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登高》评课稿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登高》评课稿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登高》评课稿一、绪论本文是针对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登高》这篇课文的评课稿。

通过分析该篇课文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等,旨在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和评价依据,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

本文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二、教材分析《登高》是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杜甫以登高为题材,表达了对国家沉沦和自身命运的忧愤之情。

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作者对时局的思考,课文反映了杜甫的情感和思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该篇课文采用了较为复杂的词汇和句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登高》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学习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和学习《登高》,培养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关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学习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

五、教学内容和策略1.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内容:- 课文导读:通过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 课文分析: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情节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 - 词汇学习:通过详细解释和示例演练,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 句式分析: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 修辞手法分析: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语言运用和艺术效果; - 抒情模仿:通过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封面)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本诗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及绘景、抒情之法。

2.学会用意象叠加法、字句推敲法、诵读体验法等欣赏诗歌。

3.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

2学情分析杜甫的诗歌素以炼字精深、涵盖深远著称,以《登高》而言,往往淡淡一字,平平一语,便笼大千于方寸,缩古今于一瞬。

故细读文本,咀嚼字句,便是赏景、悟情、会意的基本路径。

其次,不朽名作的特点是寄寓深广,古今评价甚多,见仁见智,不一而足。

这正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的极好凭借。

第三,诗为语言之精华,是诗人心里涌出的情感之流。

诵读乃赏诗之要着,精心感悟之时,设身处地,心惟口诵,是理解诗意的关键一步。

3重点难点1.理解本诗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及绘景、抒情之法。

2.学会用意象叠加法、字句推敲法、诵读体验法等欣赏诗歌。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设计一、诵读感知先有情1.教学蓄势:播放《唐之韵》朗读片段,指导学生配合乐曲《哀郢》朗读。

2.移情想象:假如你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此时流落夔州,年已55岁(去世前三年)。

秋日的一天你登高远望,“面对”洪涛滚滚的秋江秋景,不禁忧时伤世,万般悲慨涌上心头……请带着这样的想象再读诗歌。

二、寄意遥深“三秋图”有评者把此诗概括为“三秋图,杜甫心”。

“三秋图”寄意遥深,“秋”字蕴涵丰富,除了指季节之秋外,请再究深意。

研习:“三秋图”,“秋”不仅是季节,也是心境,不仅是自身遭遇,也是国家前途。

季节之秋——秋风正劲,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天地间阔大苍茫、凄凉清冷的景象,皆传达出秋之凄冷;生命之秋——落叶是衰老的象征,“萧萧下”隐含着诗人心情的下坠,他感叹自己的生命也到了晚秋,面对滚滚长江,永恒的自然更令人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国运之秋——战乱虽已平定,盛唐景象不再,国事颓败,触动了诗人忧时伤世之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分析《登高》的思乡意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分析《登高》的思乡意象

分析《登高》的思乡意象杜甫《登高》在主题思想上是多面性的,既有对多病的痛苦,颠沛潦倒的哀愁,也有对萧瑟秋天的伤感,有对家国的思念,在这首诗当中,能够体现对家乡思念的意象,在这里就来挖掘一下。

诗人在首联营造了一个凄清哀绝的环境,“风急天高”是写环境之局迫,人在它面前显得非常渺小,同时也感觉非常渺茫,王勃《滕王阁序》就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句子。

“猿啸”是写主体(诗人)之无奈,据史料记载,猿的意象在《全唐诗》中就出现过1500多次,巴蜀三峡地区自古多产猿猴,猿猴的鸣叫自然也就成为当地文化习俗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可见,三峡的猿声很早就进入当地渔歌,而其对应的情感也很明确,那就是悲伤。

“鸟飞回”描写了江鸟围着沙地盘旋,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有着殊途同归的思想,都是在写眷恋,在渺茫的环境之中,鸟儿只想回到故处,因为那里才是安全温馨的。

诗的颔联把个人的情感提升到普世的高度。

无边无际的树叶萧萧落下,象征着人生之秋,一片萧索。

可是,无论生活如何窘迫,生命中的许多事情(如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却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

表达了诗人身处国难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诗的颈联开始直抒胸臆。

“万里悲秋常作客”是诗人为了格律用韵而作的倒装,正常语序是:悲秋万里常作客。

其意为:在这个悲凉的秋天我在离家万里之外的异乡常常作客。

作者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溢于言表,一字一泪,令人伤心。

“百年多病”已是十分凄凉,“独登台”无疑雪上加霜,诗人功业无成,在异乡过重阳节不是前簇后拥地游山,而是孤零零地登上望乡台,以这种境遇面对故乡,诗人怎能不感叹人生的无奈。

诗的尾联更是余味无穷。

“艰难苦恨繁霜鬓”是说生活之艰难,谢眺有诗云: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意为: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怀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够不变白呢?)诗人说:在这艰难的时节思乡,让我的白头发越来越多!“潦倒新停浊酒杯”似乎也是在说诗人很穷,连浊酒都喝不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中心思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中心思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中心思想1.《沁园春·长沙》一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2.《雨巷》全诗以其优美低沉徐缓的曲调,抒发了诗人极端的忧愁和追求无着的失落之情。

《再别康桥》本文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爱与依恋之情。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4.《烛之武退秦师》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5.《荆轲刺秦王》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

6.《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极为精彩的一篇,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告密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从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

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所出场的人物无不形象鲜明、生动、传神,尤其以项羽的形象最为典型。

7.《记念刘和珍君》通过悼念刘和珍,深刻地揭露北洋军阀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有力地抨击帮闲文人造谣诬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高度赞颂爱国青年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崇高品质和大义凛然、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呼唤民众、激励猛士,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登高》情感意蕴的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登高》情感意蕴的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登高》情感意蕴的分析在诗歌史上,关于登高的题材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诗人在登高的题材中或借抒发闺阁之音,或登高怀古,或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苦难的忧患和个体理想的压抑苦痛,作为登高诗的名篇——杜甫的《登高》的情感是什么呢?关于《登高》所包含的久客思乡、老病悲秋的情感内容,向来没有大的争论。

但在具体分析中,仍然有些值得珍视的意见。

首先,此诗的格调不是悲哀,而是悲壮。

萧涤非认为此诗“虽是一首悲歌,却是‘拔山扛鼎’式的悲歌。

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壮;不是消沉,而是激动;不是眼光狭小,而是心胸阔大。

”他从总体上准确地把握了此诗的情感、境界。

罗宗强则解释了悲壮感形成的原因在于壮伟的景物描写。

其次,此诗意欲表达的,不是一时之简单咏叹,而是一生之复杂感慨。

陶道恕说:“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义,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葛晓音则更加明白地指出颈联将“这种种人生最凄凉的境况都集于一身”,“这一联是总结诗人毕生的悲秋之苦”。

这当然就不是即景抒情,而是将一生中所蓄积的一腔悲愤都喷薄而出了。

再次,诗人的自我形象是孤傲的。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认为杜甫“绝不向环境与命运屈服:‘百年’句象征性地突现了在漫长的时间、广漠的空间里他那高居于凡庸之上的虽则是病弱的孤傲身影。

”因为暮年多病而强登高台这件事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兀傲的精神,而在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的映衬下,诗人的形象正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自我刻画的那样,孤独和骄傲、渺小和伟大是结合在一起的。

最后,此诗包含丰富的哲理意味。

这可以分两层来看。

第一层是伤逝之叹。

陈贻焮说“颔联写落木无边、长江滚滚,悲秋、伤逝之叹固深”。

所谓“伤逝”,就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杜甫见叶落水流而感慨盛唐的繁华、个人的壮年都无情地消逝了,一切都不能停驻。

第二层是永恒之思。

葛晓音承接陈先生的话题,进一步点明:“秋气是那样无情,催促着注定要消逝的事物快速逝去”,而“宇宙和生命又是永恒的,正如这长江水不停地流去,却永远也没有流尽的时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登高》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登高》课件

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显露出作者 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2.“落日”“秋风”,意境雄浑、开阔,又体 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 达。
注意:三段式分析套路。源自(2)有人认为这首诗充满着诗人发奋图 强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 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 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总之,游子思乡、思妇怀人,壮士悲歌、 文士不遇等基本涵盖了我国古典登高诗
主旨。其情感基调往往定格于登高必忧、 登高必愁,大方多悲、凄婉哀伤。
千古哀情,悲秋绝唱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巨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
雄浑高远,肃杀凄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使人听到它 的叫声非常
悲凉。
使人感到非常 冷。既有身体 的,又有心灵 的。更主要是
这不是一只快乐 的鸟,而是一只 孤独痛苦的鸟。
心灵的。 显得天底下的
人很微小,很
孤单。
➢猿鸣——使人听了它的叫声 感到十分悲凉
古诗中的“登高”意象
表现情势:
登山、登楼、登台、登塔、 倚栏、凭栏
古人借登高抒发几种情怀?
1.悲羁旅流离之苦,抒思乡怀人之情。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 人愁。 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柳永的《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 邈,归思难收。 欧阳修《踏莎行》: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 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或单纯怀乡或有所寄托和隐喻,都真实显露了飘 泊流离之愁和思念故乡的深情。

登高分析文章中心思想及你喜欢的原因。

登高分析文章中心思想及你喜欢的原因。

登高分析文章中心思想及你喜欢的原因。

中心思想: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全诗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之情。

喜欢的原因: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

抒情则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

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

难怪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
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

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

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语文高一人教新课标必修3第5课《登高》教案

语文高一人教新课标必修3第5课《登高》教案

《登高》教学设计西工大附中王宏哲教材分析《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中的一首。

意境阔大苍凉,情韵深厚,抒写了对自然、身世、国家的多重悲叹,被古代评论家称誉为“古今七律诗第一”。

是引导学生感受诗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崇仰圣贤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好读物。

教学指导思想1.“国文是读的学科”,通过四步诵读法(初读明句读,再读解情韵,三读赏意境,四读悟情理)让学生提高诵读能力、深化对诗歌感情的理解。

2.古人对诗文的评价往往很有见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诗第一”。

3.诵读、理解、表达综合训练,让学生朗诵、理解、赏析、思想素养全面得以提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训练学生诵读古典诗歌的基本能力。

2.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描述诗歌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四步诵读,感受《登高》的情韵之美。

2.品味本诗思想和艺术手法之美。

3.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逐步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志士情怀,形成尊重先贤的情怀。

重点:通过诵读和品味研读体会诗人深沉复杂的情感。

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家国之秋的志士情怀。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写《登高》这首诗时老杜已在西南天地间漂泊了八年,满身疾病、穷愁潦倒、思念亲人、忧心忡忡。

因为人生苦寒到了极点,萧瑟到了极点,这首字字血、声声泪的述怀诗被古人称为拔山扛鼎式的悲歌,被古代评论家称誉为“古今七律诗第一”。

今天,咱们一起在诵读、品味、感悟它的情韵美、情怀美。

二、初读明句读学习任务:请大家结合注解理解大意,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再读解情韵1.自读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组织学生讨论,归结于“悲”,这是一首悲秋之作。

2.从课后练习题罗大经的说法突破对“悲”的理解,师生讨论。

“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登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

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

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
《登高》情感意蕴的分析
在诗歌史上,关于登高的题材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诗人在登高的题材中或借抒发闺阁之音,或登高怀古,或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苦难的忧患和个体理想的压抑苦痛,作为登高诗的名篇——杜甫的《登高》的情感是什么呢?
关于《登高》所包含的久客思乡、老病悲秋的情感内容,向来没有大的争论。

但在具体分析中,仍然有些值得珍视的意见。

首先,此诗的格调不是悲哀,而是悲壮。

萧涤非认为此诗“虽是一首悲歌,却是‘拔山扛鼎’式的悲歌。

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壮;不是消沉,而是激动;不是眼光狭小,而是心胸阔大。

”他从总体上准确地把握了此诗的情感、境界。

罗宗强则解释了悲壮感形成的原因在于壮伟的景物描写。

其次,此诗意欲表达的,不是一时之简单咏叹,而是一生之复杂感慨。

陶道恕说:“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义,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葛晓音则更加明白地指出颈联将“这种种人生最凄凉的境况都集于一身”,“这一联是总结诗人毕生的悲秋之苦”。

这当然就不是即景抒情,而是将一生中所蓄积的一腔悲愤都喷薄而出了。

再次,诗人的自我形象是孤傲的。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认为杜甫“绝不向环境与命运屈服:‘百年’句象征性地突现了在漫长的时间、广漠的空间里他那高居于凡庸之上的虽则是病弱的孤傲身影。

”因为暮年多病而强登高台这件事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兀傲的精神,而在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的映衬下,诗人的形象正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自我刻画的那样,孤独和骄傲、渺小和伟大是结合在一起的。

最后,此诗包含丰富的哲理意味。

这可以分两层来看。

第一层是伤逝之叹。

陈贻焮说“颔联写落木无边、长江滚滚,悲秋、伤逝之叹固深”。

所谓“伤逝”,就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杜甫见叶落水流而感慨盛唐的繁华、个人的壮年都无情地消逝了,一切都不能停驻。

第二层是永恒之思。

葛晓音承接陈先生的话题,进一步点明:“秋气是那样无情,催促着注定要消逝的事物快速逝
1/ 2
去”,而“宇宙和生命又是永恒的,正如这长江水不停地流去,却永远也没有流尽的时候。

”这已经不仅是“伤逝”,还有在“永恒”面前所感到的错愕,以及意识到个人渺小生命为一个更大的自然的生命所裹挟时的感动。

这明显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之景,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悲秋伤时以及思乡的复杂情感,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1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