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梳理

合集下载

语文必修一内容梳理 人教

语文必修一内容梳理 人教

第2课 诗两首 写作素材 课
1、春雨带来生的喜悦。踏着雾湿的小路,撑 、春雨带来生的喜悦。踏着雾湿的小路, 一把伞,一把戴望舒《雨巷》中的油纸伞, 一把伞,一把戴望舒《雨巷》中的油纸伞,轻 轻走进杨柳成荫、烟雨如织的江南小道。 轻走进杨柳成荫、烟雨如织的江南小道。江南 的烟雨,细细地、密密地、柔柔地、 的烟雨,细细地、密密地、柔柔地、悠悠地飘 柳岸风堤撑纸伞的仕女们, 落。柳岸风堤撑纸伞的仕女们,走在云雾之间 一般,带起梨花的清甜的香味。 一般,带起梨花的清甜的香味。江南的生活充 满诗意。 满诗意。 2、粉蝶孤寂,烛光沉默在你忧愁密布的脸上, 、粉蝶孤寂,烛光沉默在你忧愁密布的脸上, 凝滞不开,犹如《雨巷》中撑着雨伞, 凝滞不开,犹如《雨巷》中撑着雨伞,结着像 丁香一样忧伤的愁结的女孩。 丁香一样忧伤的愁结的女孩。
二、学习要点: 学习要点:
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基础知识(字音、字形、景和诗人的经历。 、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4、相关的文学常识。 、相关的文学常识。 5、分析意象;发挥想像;感受真情;陶冶 、分析意象;发挥想像;感受真情; 性情。 性情。 6、背诵:《沁园春 长沙》,《雨巷》, 长沙》 雨巷》 、背诵: 《再别康桥 》。
四、词类活用(补充) 词类活用(补充) 1、名词做状语 、 缒而出, 在夜里) 夜缒而出,见秦伯 (在夜里) 封郑, 在东面)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在东面) 2、动词做名词 、 且君尝为晋君赐 恩惠)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 3、意动用法 、 越国以鄙 为边界)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以……为边界 以 为边界
第1课 沁园春 长沙 课 沁园春·长沙
一、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 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 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 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 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 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 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 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 字以内)、中调( 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 字以内)、中调 字 字以上) (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字以上 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 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 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 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必修11.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依据创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2.《雨巷》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因成名作《雨巷》而被叶圣陶赠予“雨巷诗人”的美称。

3.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曾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

4.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北方》、《向太阳》。

5.《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著。

《后汉书》作者是南朝范晔。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家为依据记录历史。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6.《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7.《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鲁迅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课件(共61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课件(共61张PPT)
越过其他国家而把远方的国家设置边邑,您 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使郑灭亡来增加 邻国的土地呢? 5.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实力变雄厚,您的力量就会变薄弱 啊
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再说您也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
7.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 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7.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判断句 )
8.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判断句 )
9.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 太子也。( 判断句 )
翻译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 未可亲也。
假如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 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 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 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 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5.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3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 头颅。 4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 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5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计 策啊!
⑧可谓深矣 古:刻毒。 今:与“浅”相对。
文言知识积累
B.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 说通悦 ,高兴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振通震,害怕 )
3.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卒通猝,仓促,突然 )
4.往而不反 ( 反通返,返回

5.秦王还柱 ( 还通环,绕

鼎城三中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2024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2024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2024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根据2024版教材内容)
1. 古代文化经典篇
- 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分类:古代文学的特点、叙事文学、抒情文学、议论文学等
-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的特点、古代诗歌的体裁、唐诗宋词的特点
- 古代词赋:古代词赋的特点、元曲的特点、明清小说的特点
2. 现代文学经典篇
- 白话文学与现代散文:白话文学的发展、白话文学的特点、现代散文的特点
- 新诗与小说:新诗的特点、新诗的体裁、现代小说的特点、现代小说的题材和风格
3. 修辞格与修辞方法
- 修辞格:比喻、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格的理解和运用
- 修辞方法:描写手法、比较手法、衬托手法、对照手法、拟人手法、象征手法等修辞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4.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文言文的文化背景理解
- 文言文篇章阅读:古代文言文名篇、古代文言文传统故事、古代小说片段
5. 古代诗词辞章
- 古代诗词名篇:古代诗词中的名篇、名句的理解和鉴赏
- 古代辞章和古代诗词曲赋的关系:古代辞章的特点、古代辞章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 名篇选读:《离骚》、《观沧海》、《赤壁赋》等
6. 阅读与鉴赏
- 阅读与鉴赏技巧:阅读中的关键词理解、段落内外的推断理解、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解读等
- 文学作品鉴赏:名著、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的鉴赏方法和要点
以上整理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材的内容,可以作为学习和复习的参考。

具体的学习进度和重点还需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和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调整。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一》是由人教版出版的教材,适用于高一年级学生。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常识、课文讲解、写作和阅读技巧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一语文必修一》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包括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

2.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等来进行分类,如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散文与诗歌、小说与剧本等。

3. 文字学和文学批评学:文字学研究文字的产生、演变和运用规律;文学批评学研究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评价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性质。

4. 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研究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和作家及其作品的学科,可以根据朝代和文学流派进行划分。

第二部分:课文讲解1. 《阿Q正传》:这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懦弱的自负者阿Q的形象,通过阿Q的形象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弱点和精神状态。

2. 《荷塘月色》:这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荷塘中静静散步的情景,通过塑造荷花和月色的形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美的追求。

3. 《春》:这是于谦先生的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动物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4. 《古诗十九首》:这是课本中收录的古代诗歌作品,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江雪》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展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

5. 《读书》:这是余光中先生的作品,通过讲述一个读书人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部分:写作技巧1. 描写的技巧:描写是指通过言语描绘事物的形象和状态,可以通过五感的描述、比喻和拟人等手法来丰富描写效果。

2. 叙事的技巧:叙事是指通过叙述事件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来表达故事的过程和情感,可以通过时间的顺序、场景的切换和人物的对话等手法进行叙述。

3. 说明的技巧:说明是指通过解释、推理和论证等方式来阐明观点和说明事物的性质、原因和结果,可以通过例证、比较和举例等手法进行说明。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全5册文化常识梳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全5册文化常识梳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
(1—5)文化常识梳理
• 【必修一】
•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 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 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 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必修四】 • 11.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 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 皇天”。 • 12.三辅: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 区)。 汉代在京城继续沿袭秦制的京畿制度。 • 陵邑制度:始于汉高祖,从长陵开始在陵墓旁修建陵城,入住迁入的富户; 其目的是扩大都城人口规模,打击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干弱支的重要措 施,对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 13.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 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 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 庠,在洛邑王城西郊。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 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 【必修三】
• 1.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 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 2.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 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 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 3.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 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 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的主张。 • 4.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 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 5.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教材梳理

教材梳理

8.兰亭集序 10※游褒禅山记
古代山水游记 9.赤壁赋
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12.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小结: 1.文体: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个文体,但以诗歌散文为主。 诗歌:1(现代)+3(古代)散文:3(古代)+3(现代) 2.层次:多为名篇 3.分类:先按相同或相似题材分类,其次是时间的相近 4.中外选文比例: 必修一 篇目 总 中 外 汇总: 课文 文章 中 外 64 78 52/63 12/15 81.25% 19% 占总课文比例 课/文章 12/14 11/12 1/2 必修二 篇目 总 中 外 课/文章 13/16 11/14 2/2 必修三 篇目 总 中 外 课/文章 14/17 11/14 3/3 必修四 篇目 总 中 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书目(共五册)
必修三 第一单元 古今中外小说 课文 1.林黛玉进贾府 2.祝福 3※老人与海 作者/出自 曹雪芹 鲁迅 海明威 古今中外戏剧 必修四 第一单元 课文 1.窦娥冤 2.雷雨 3※哈姆莱特 作者/出自 关汉卿 曹禺 莎士比亚
第二单元 唐诗
4.蜀道难 5.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6.琵琶行并序 7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马嵬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现代诗歌 课文 1※.沁园春.长沙 2.诗两首:雨巷 再别康桥 3.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 古代散文 第三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 6.鸿门宴 7.纪念刘和珍君 8.小狗包弟 现代记事散文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第四单元 新闻 报告文学 10.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11.包身工 12※飞向太空的航程 夏衍 贾永等 作者/出自 毛泽东 戴望舒 徐志摩 艾青 《左传》 《战国策》 司马迁 鲁迅 巴金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____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篇:古代文学常识1. 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词语解释、古文翻译。

2.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

3. 唐宋词:词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唐宋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4. 宋元话本小说:话本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5. 传统戏剧:元曲、元杂剧的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6. 古代散文:散文的定义、特点,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五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七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3. 诗歌写景: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技巧。

4. 唐人的爱情诗:唐代爱情诗的特点、写情一般技巧。

5. 唐咏史诗:唐代咏史诗的特点、写史的一般技巧。

第三篇:现代文学常识1. 白话文阅读:现代白话文阅读技巧、文学鉴赏方法。

2. 新诗:新诗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新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3. 小说: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家,小说鉴赏方法。

4. 戏剧: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作家。

5. 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散文鉴赏方法。

第四篇: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对比1. 古代诗歌的构造方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构造方式。

2. 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自由诗与固定诗的构造方式。

3. 句式与篇章结构: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句式与篇章结构上的对比。

4. 诗歌语言与意象: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语言与意象上的对比。

第五篇:现代新表达形式分析1. 新闻报道与特写报道:新闻报道的定义及特点,特写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2. 读后感与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观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3. 书信:书信的种类与格式,书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4. 广告语:广告语的构造特点,广告语的鉴赏方法。

5. 网络语言与宣传文案:网络语言特点与宣传文案的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梳理(复习)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梳理(复习)

文化常识(一)(对人的称呼)
(8)公:古代对长辈或同辈的敬称。 (9)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敬或美称。 (10)夫子:古对成年男子的敬称,语气重于“子”。 (11)吾子:译为"您",比"子"更亲切。对对方一种亲 昵的称呼。
(12)父(fǔ):古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敬称。 (13)令堂:对对方母亲的敬称。 (14)令尊:对对方父亲的敬称。 二、
沛公军霸上。
二、使动用法 三、 意动用法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四、名词作状语
1、表示方位、处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 比喻
雄洲雾列,俊采星驰。
3、表示工具或依据 有席卷天下。
4、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
而乡邻之生日蹙。
间 5、 表动作趋 负而前驱。

名词 活 用 歌
名词连用多活用,代前副后谓语通。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复习
复习思路
1、字词过关 2、文化常识 3、课文内容梳理 4、文言文知识梳理 5、作文素材梳理 6、对接训练
第二单元
一、重点实词
烛之武退秦师
1.贰
①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
传·隐公元年》) “二”的大写
②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
国说》)
副职
③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逆境中的坚持——《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
间他忍受的寂寞和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 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 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终于在国家的危急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 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辉煌 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梳理

“臣之(取独)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才,一说表修饰)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然(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 )!”许之。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并
且)贰于楚也。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曰:“国危矣,若(如果)使烛之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己( ),无可奈何,
乃遂收盛( )樊於期之首,函( )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
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 )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己(已经这样了,事 已至此),无可奈何,乃遂收盛(装)樊於期之首,函(匣子, 名作状,用匣子)封之。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3《大堰河我的保姆》: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 )其无礼于(对)晋,且
( )贰于楚也。晋军( )函陵,秦军( )氾
南。
佚之狐言于( )郑伯曰:“国危矣,若( )使烛
之武见秦君,师( )必退。”公从之。辞曰:
表面上是说姑 娘,实际上是在 说诗人自己。
他因为理想难 以实现,心情是 冷漠,凄清又惆 怅的。
《再别康桥》这首诗表达的感情
对母校的绵绵别情
这首诗被认为是徐志摩诗歌三美主张的代表。 音乐美:音韵和谐,回环往复
诗歌
建筑美:结构匀称,句式整齐
“三美”
绘画美:注重色彩的运用与搭配
应该注意区别的字

人教版必修1课文知识梳理

人教版必修1课文知识梳理

必修1课文知识梳理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或诗余。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与内容无关。

每种词牌都有一定的格律,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字数、韵律,均有不同的规定。

作者按照这个格式去作词,叫做填词。

毛泽东是一位胸怀天下、勤奋好学、充满智慧、大无畏、敢斗争的伟大领袖和思想家。

①湘江秋景色彩斑斓生机盎然,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

②独立寒秋,看层林碧江,风光千般好;历尽峥嵘,见同学书生,豪情万丈高。

③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书生意气挥洒多少豪情;湘江水边忆同学年少,伟人壮志抒写几许华章。

④万山红遍,满目壮丽秋景;风华正茂,一段峥嵘岁月。

⑤立湘水,看矫健雄鹰击长空,俊少年争逐击中流;携百侣,忆风华书生挥豪情,弄潮儿竞相主沉浮。

2、戴望舒《雨巷》戴望舒:原名戴梦鸥,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人代表,其代表作《雨巷》被叶圣陶称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故又被称为“雨巷诗人”。

①寂寥雨巷丁香姑娘愁怨芬芳,苍茫乱世理想诗人迷离彷徨。

②丁香姑娘忧愁芬芳奈何迷茫,雨巷诗人寂寥彷徨路在何方。

徐志摩《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曾主编《诗刊》《新月》等文学期刊,是新月派代表诗人,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

①星辉影里寻梦诗人漫溯青草深处,康桥河边多情游子再别西天云彩。

②康河柔波倒影金柳艳影,榆阴清泉揉碎彩虹幻梦。

③轻轻招手,寻梦人漫溯康河,草也青青,梦也青青;慢慢挥袖,求学者再别康桥,来亦悄悄,去亦悄悄。

④依依惜别,恋河畔金柳青荇;绵绵情意,系康桥碧水蓝天。

3、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①本无姓名一生苦涩用村名,虽为乳母百般疼爱过父母。

②为保姆大堰河深情吟唱赞美诗,对世道不公平奋笔挥写血泪文。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各单元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各单元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一单元——诗歌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 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

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 《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 《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 《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 《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教学时, 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 学生必收获情感, 启迪思想。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 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 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 即: 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欣赏技巧是重要的, 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 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 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 “象”即形象、物象, 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 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具体教学中, 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 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 如“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 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 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 更吸引人, 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复习要点: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2.按要求朗诵。

3.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 。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 令。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 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 为刘向所拟定。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 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 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 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 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 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果真)能得樊 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能“悦”)见 臣,臣乃得有以(有什么拿来,有办法)报太子。”太子 曰:“樊将军以(因为)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 伤长者(年长、德高之人,这里是对樊将军的尊称)之意, 愿足下更(改变)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 ( )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 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 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顾( )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 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 前( )曰:“为之奈何( )?”荆轲曰:“愿得将军 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 )见臣。臣左手把其 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 )将军之仇报,而燕国 见( )陵之耻除矣。将军岂( )有意乎?”樊於期偏 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 教!”遂自刎。
《史记》
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 《史记》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12)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30)叙述贵族诸侯的历史 列传(70)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10)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年表 书(8) 记载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制度沿革
人物。
责任与胸怀——《沁园春·长沙》
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 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 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 变的。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 ,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 责任。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 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 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
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
)封郑,又
欲肆(
)其西封( ),若不阙( )秦,将焉
( )取之?阙秦以( )利晋,唯( )君图( )
之。”秦伯说( ),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
孙、杨孙戍之,乃(
)还。
夜(在夜晚)缒而(表修饰,一说表承接)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如果)亡郑而有益于 君,敢以(用,拿)烦执事。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把远地 当成边邑)君知其难也,焉(何,为什么)用亡郑以陪邻?邻 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你们秦国的力量相 对就削弱了)若舍郑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 主人),行李之(取独)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诗歌
建筑美:结构匀称,句式整齐
“三美”
绘画美:注重色彩的运用与搭配
应该注意区别的字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撑一支长篙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3《大堰河我的保姆》: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烛之武退秦师
我国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如 《左传》,《资治通鉴》。
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表并 列,不译。一说表转折)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 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让它满足呢)既东(在东方)封 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 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而)利晋,唯(希望)君图 (考虑)之。”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订立盟约)。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就)还。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对待)将 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 为奴)。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怎么 办)?”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眼泪)曰:“吾每念,常痛于骨 髓,顾(只是,不过)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怎么样)?”
,但是他可以利用智慧化解矛盾。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是我 们的追求和向往。智慧的人不是孤单的,是需要互助的。班 固曰:“智者,智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世,见微者也。”
曾国藩说:“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 智变成愚诈。”
【素材运用】举例2
岁月给了太多的落寞与不甘,磨砺了他的沉 稳和敏锐,救国于危难之间,又体现了他的爱国 之心,即使壮时未被重用,亦为国不计私怨,顾 全大局。
烛之武原先没有被重用,在关键时刻却能不 计前嫌,深明大义,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显现了 一个公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 )略( )
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 )请( )荆卿曰:“秦兵旦暮( )渡
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 ),岂( )可得哉?”荆卿 曰:“微( )太子言,臣愿得谒( )之。今行而无信 ( ),则秦未可亲( )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 斤,邑万家。诚( )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 秦王,秦王必说( )见臣,臣乃得有以( )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 )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 私,而伤长者( )之意,愿足下更( )虑之!”
夜(
)缒而(
)出,见秦伯,曰:“秦、晋围
郑,郑既( )知亡矣。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
以( )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 )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
舍郑以为( )东道主(
),行李之( )往
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 )晋君赐
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焉,君之所知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表面上是说姑 娘,实际上是在 说诗人自己。
他因为理想难 以实现,心情是 冷漠,凄清又惆 怅的。
《再别康桥》这首诗表达的感情
对母校的绵绵别情
这首诗被认为是徐志摩诗歌三美主张的代表。 音乐美:音韵和谐,回环往复
(
)。然(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 )!”许之。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并
且)贰于楚也。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曰:“国危矣,若(如果)使烛之
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 (取独)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 “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才,一 说表修饰)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然 (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许之。
如:汉字的出现,可以~到五千多年前。
丁香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美丽 高洁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哀怨 彷徨
丁香先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表现诗人对 理想,人生 和美好事物 的追求。
丁香先生
“意象”和“意境”

(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思 想感情与 客观物象 融合,形 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 象的创造和组合所 构成的一种充满诗 意的艺术境界。)
1《沁园春 长沙》: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偏激而产生 的情绪。
义气: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和感情。 峥嵘岁月:不平常的岁月。 蹉跎岁月:白白地耽误了时间。 风流人物: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人物。 风云人物:在一定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对政局有影响的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教材梳理(复习)
第一单元:现代诗歌 (《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古代叙事散文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第三单元:记叙散文 (《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新闻报告文学 (《短新闻两篇》《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 船》)
2《雨巷》《再别康桥》: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彳亍:由于心情哀伤,走走停停的样子。
凄婉:哀伤。声音悲哀婉转。
凄惘:悲伤而失意,怅惘。
阴凉:因物体遮住阳光而凉爽。
荫凉:因阳光照射不到而凉爽潮湿。
回溯:向前追溯;回忆;回顾。如:~历史,开拓未 来。
上溯:同“追溯”,从现在向过去的年代推算/比喻 逆着时间探求事物的根源。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 )夫人之力不
及此。因( )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失其
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
( )还也。”亦去( )之。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没有)夫人 之力不及此。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 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不知;以乱 易整,不武。吾其(还是)还也。”亦去(离 开)之。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国语》¸《 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如《史记 》;我国著名的《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左传》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