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练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雨巷》(戴望舒)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再别康桥》(徐志摩)《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战国策》)1.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3.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复为慷慨羽声。
4.5.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9.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鲁迅)1.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3.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论语》,1、表明孔子善于取法他人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孔子对“恕”的理解的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孔子认为为政者必须端正自己,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即使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4表明孔子虚心好学的句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5孔子强调“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必修一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古诗词、古文目录:一、芣苢/《诗经.周南》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三、短歌行/曹操四、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五、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六、登高/杜甫七、琵琶行/白居易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十、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十一、劝学/荀子十二、师说/韩愈十三、赤壁赋/苏轼十四、登泰山记/姚鼐古诗词诵读十五、静女/《诗经·邶风》十六、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十七、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十八、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一、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理解性默写: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是: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三、《短歌行》曹操理解性默写: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7、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大全(人教统编新教材)

的诗句是“_____
,_____ 。”(3)曹 Nhomakorabea在《短歌行》中说一旦四方贤才光临,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的诗句是“_____,_____。”
• 3.答案:(1)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 (2)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 (3)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4)曹操在《短歌行》中通过想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表达了 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5)《短歌行》中曹操希望多多接纳人才,使人心归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渴望摆脱官场,向往回归田园的 对偶句:_____,_____。” (7)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以叠词描写村落和人们生活的安然自 得的句子是“_____,_____。”
(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4)《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5)《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有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练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近观:“,”。
仰视:“”;俯瞰:“”。
总结:“”。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雨巷》(戴望舒)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
2.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
《再别康桥》(徐志摩)《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战国策》)1.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
3.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
4.5.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
6.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
7.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
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
9.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
《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鲁迅)1.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
2.批判“庸人”的句子是:,,。
3.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
5.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练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雨巷》(戴望舒)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再别康桥》(徐志摩)《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战国策》)1.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3.4.5.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必修一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古诗词、古文目录:一、芣苢/《诗经.周南》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三、短歌行/曹操四、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五、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六、登高/杜甫七、琵琶行/白居易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十、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十一、劝学/荀子十二、师说/韩愈十三、赤壁赋/苏轼十四、登泰山记/姚鼐古诗词诵读十五、静女/《诗经·邶风》十六、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十七、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十八、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一、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理解性默写: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是: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三、《短歌行》曹操理解性默写: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7、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必修一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古诗词、古文目录:一、芣苢/《诗经.周南》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三、短歌行/曹操四、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五、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六、登高/杜甫七、琵琶行/白居易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十、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十一、劝学/荀子十二、师说/韩愈十三、赤壁赋/苏轼十四、登泰山记/姚鼐古诗词诵读十五、静女/《诗经·邶风》十六、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十七、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十八、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一、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理解性默写: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是: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三、《短歌行》曹操理解性默写: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7、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人教高一必修一上册重点篇目理解性默写

8.《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 。”
5.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6.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7.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8.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解析
9.《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 “__________ ,__________ ”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10.《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 的追忆。
11.《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9.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表达 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10.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 以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7.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8.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9.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10.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解析
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欢迎贤才的心情。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诗人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练习(教师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练习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描写如火枫林,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表现出对革命乐观主义的句子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4.诗人旧地重游,引起诗人对往昔不平凡岁月回忆的过渡句是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6.以设问结尾,巧妙运用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并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句子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二、《再别康桥》(徐志摩)2.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的诗句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情感,这两5.集中表现了离别惆怅的诗句是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4.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5.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的句子是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6.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的句子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四、《荆轲刺秦王》(《战国策》)1.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二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练习
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
《雨巷》(戴望舒)
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
1.
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3.
4.
5.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
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9.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
一去兮不复还。
《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鲁迅)
1.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