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方】来自《伤寒论》的五个“泻心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周一方】来自《伤寒论》的五个“泻心汤”
《伤寒论》里有著名的五种泻心汤,本文作者将五种泻心汤比较分析,文末有运用举例,便于理解记忆,也很实用。

劝君一睹,必有收获。

五“泻心汤”1.半夏泻心汤
2.生姜泻心汤
3.甘草泻心汤
4.大黄黄连泻心汤
5.附子泻心汤五“泻心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

列于“太阳病篇”,为表证误下,胃气受伤,升降失常,寒热互结于胃脘所致的“心下痞”而设。

五泻心汤均治胃中不和而出现的“心下痞”。

由于“痞”的程度和兼证不一,故仲景特设五个“泻心汤”以治之。

一、半夏泻心汤
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甘草,大枣
半夏泻心汤适用于心下痞而兼呕吐者。

本方原治小柴胡汤证误下后,损伤中阳,外邪乘机而入,寒热互结,滞于胃脘,而成心下痞。

“痞”即气不能升降,满而不痛,按之濡。

《伤寒论》所谓“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金匮要略》云:“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寒热互结,气不升降,所以上为呕吐,下为腹痛肠鸣或下利。

治疗当除其寒热,复其升降,补其脾胃。

程应旄说:“泻心虽同,而证中具呕,则功专涤饮,故以半夏名汤也。

曰泻心者,言满在心下清阳之位,热邪夹饮尚未成实,故清热涤饮,使心下之气得通,上下自无阻留,阴阳自然交互矣。


枢机全在于胃,故复补胃家之虚,以为之斡旋,与实热入胃而泻其蓄满者,大相径庭矣。

”方中黄连、黄芩苦寒降泄除其热,干姜、半夏辛温开结散其寒,参、草、大枣甘温益气补其虚。

七味相配,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气和中,自然邪去正复,气得升降,不必攻痞,而痞自消。

二、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生姜
《伤寒论》云:“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由于脾胃虚弱,水气内停,与入里之邪互结而致,故不仅有心下痞硬,肠鸣下利,而且有干噫食臭,腹中雷鸣。

《灵枢·口问》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

”《灵枢·百病始生》曰:“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不化。

”用生姜泻心汤,以散水止利,和中消痞。

方中生姜、半夏散胁下之水气;人参、大枣补中州之土虚;干姜、甘草以温里寒;黄连、黄芩泻其痞热。

故吴谦云:此方“备乎虚水寒热之治,胃中不和,下利之痞,焉有不愈者乎!”
三、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炙甘草(一两)
甘草泻心汤适用于伤寒或中风,本应汗解,而误下之,虚其胃肠,表邪乘虚而入,客于心下,因而成痞者。

所以甘草泻心汤证于痞、呕、下利外,更见“水谷不化,心烦不得安”,是“胃中虚,客气上逆”所致。

《伤寒论》曰:“其人下利,
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鞭也。

甘草泻心汤主之。

”方中甘草、大枣甘温补中,缓中之急;半夏降逆止呕;黄连、黄芩苦寒泻阳陷之痞热;干姜辛热,散阴凝之痞寒。

全方共收益气和中,降逆止呕,消痞除烦之功。

四、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
大黄黄连泻心汤,适用于热邪壅聚的热痞。

《伤寒论》云:“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热痞有实热和虚热之分。

成无己说:“心下硬,按之痛,关脉沉者,实热也;心下痞,按之濡,关上浮者,虚热也。

”而《医宗金鉴》谓“濡字上当有不字”,因“按之自濡者,但气痞耳!若心下痞,按之不濡,此为可攻之热痞也。

然其脉关上不沉紧而浮,则是所结之热亦浅,不可竣攻也”。

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用滚沸如麻之汤,渍大黄、黄连、须臾,绞去滓,取其轻扬,以泻心除痞。

五、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附子
附子泻心汤适用于热陷于胃兼阳虚于外者。

《伤寒论》云:“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唐容川说:“泻心皆水火虚气作痞。

唯此是火气实,水气虚,水中化气,即卫外之阳气也。

故用附子补水分之阳气。

”《医宗金鉴》云:“其妙尤在以麻沸汤渍三黄,须臾绞去滓,内附子别煮汁,
意在泻痞之意轻,扶阳之意重也。

”寒热并用,温阳泻心,攻补兼施,其效无穷。

总之,五泻心汤主证的共同点是“心下痞”,而共用芩、连以清热消痞,但因其“痞”的程度不同和兼证不一而用药也有不同。

半夏泻心汤证系本为柴胡汤证而反误下成痞。

呕吐较甚,而以半夏为君,降逆止呕,开结消痞;生姜泻心汤证是胃虚、谷不消而干噫食臭;水不化而腹中雷鸣下利,故以生姜为君;甘草泻心汤证是因再次误下,胃气重虚,客气上逆,而用甘草为君,以资甘缓补中消痞;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是热邪壅聚于胃,故用大黄以清热消痞;附子泻心汤证是邪热有余,胃阳不足,用附子以扶阳消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