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电力线通信技术-longsy
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标准
![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b45cd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6.png)
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标准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由于低压电力线通信传输带宽较窄,传输数据速率较低,存在数据传输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窄带载波通信技术被引入到低压电力线通信中。
窄带载波通信技术通过在电力线上叠加高频载波信号,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功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推广和规范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技术,制定了相应的通信标准。
这些标准将有助于提高低压电力线通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促进电力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背景介绍】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标准的制定与应用,从而更好地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对现有标准的研究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标准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技术应用案例的分析,可以了解窄带载波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为未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指导和方向。
通过研究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标准,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为推动其在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标准,为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在进行关于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标准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
本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将开展文献调研,深入了解低压电力线通信和窄带载波通信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目前在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我们将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采集,以实际案例和应用为基础,深入了解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技术应用。
通过实地走访和实验验证,获取数据和结果,从而对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
我们将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和模拟测试,对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
电力线窄带通信报文压缩算法研究
![电力线窄带通信报文压缩算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4f676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8.png)
电力线窄带通信报文压缩算法研究刘萌;丁香乾;侯军伟;王锐【摘要】电力线载波通信报文传输易受噪声干扰从而影响传输效率,扩频技术的采用避免了信号的衰减但同时也降低了通信速率,因此提出通过对报文数据的压缩来提高通信速率、降低误码率.然而由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报文短小,不易从统计模型角度进行压缩,因此探索了通用的顺序压缩算法LZ77在电力线载波通信报文压缩中的应用.【期刊名称】《微型机与应用》【年(卷),期】2010(029)016【总页数】4页(P65-68)【关键词】电力线通信;数据压缩;LZ77【作者】刘萌;丁香乾;侯军伟;王锐【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信息工程中心,山东,青岛,266071;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已有的电力线路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无需专门架设通信基础设施并且具有相当广泛的网络分布,因此,电力线载波通信是一种非常经济的通信方式。
然而,由于电力线载波通信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如传输信道间歇噪声大、阻抗随负载变化大、信号衰减大等问题[1],使得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仅在自动抄表系统(AMRS)的应用上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
自动抄表系统要求能够稳定准确地抄到每个表,然而由于电力网络的分布电容、分布电感、负载性质、负载阻抗值、噪声等都是动态的,而非恒定的,然而一个设计定型的系统产品,其调制/解调制式、工作频率、发送功率、信道参数、通信效果等通常都是不变的,这就导致了抄表系统不能保证在各种环境下都可以可靠地运行,因此产生了一系列技术难题[2]。
使用扩频通信技术来避免电力线的强干扰、强衰减等缺陷,然而扩频导致了通信速率的大大降低,这使得窄带通信的传输速率只是宽带的几百分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扩频通信的广泛应用[3]。
基于OFDM的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基于OFDM的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841ba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b.png)
基于OFDM的低压电⼒线窄带载波通信技术及其应⽤基于固定频点的传统窄带调制技术在实际应⽤中存在通信速率低、抗窄带⼲扰和多径衰落能⼒差、可靠性不⾼等局限。
结合基于OFDM 的PRIME 和G3-PLC 标准,对国内外OFDM 技术研究现状进⾏了介绍。
通过分析OFDM 基本原理和同步、信道估计、峰均功率⽐等关键技术,验证了基于OFDM 的低压窄带载波具有通信速率⾼、抗多径延时﹑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突发性⼲扰能⼒强、通信可靠性⾼等优点,在远程⾃动抄表、家居智能化以及新型智能化⼩区等⽅⾯具有⼴阔的应⽤前景。
关键词电⼒线通信;正交频分复⽤;窄带载波基于OFDM 的低压电⼒线窄带载波通信技术及其应⽤王智慧,李建歧,渠晓峰,赵涛(中国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92)摘要1引⾔低压电⼒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 ,PLC )通信技术利⽤⼰有的380V/220V 低压配电线作为传输媒介,⽆需另外敷设专⽤通道即可实现⼏乎所有点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换,被⼴泛认为是楼宇⾃动化、远程抄表、安防监控等领域替代专⽤⽹络的⼀种重要的数字通信⽅式[1~3]。
从使⽤带宽的⾓度来说,PLC 通信分为窄带电⼒线载波通信和宽带电⼒线载波通信。
窄带电⼒线通信技术是指带宽限定在3~500kHz 、通信速率⼩于1Mbit/s 的电⼒线载波通信技术,多采⽤普通的频率键控(FSK )、相位键控(PSK )等频带传输技术;宽带电⼒线(broadband over power line ,BPL)通信技术是指带宽限定在2~30MHz 、通信速率通常在1Mbit/s 以上的电⼒线载波通信技术,多采⽤直接序列扩频(DSSS )、线性调频(Chirp )和正交频分复⽤(OFDM )等扩频通信技术[4~6]。
低压电⼒线载波信道信号衰减、噪声及输⼊阻抗的频率选择性、时变性和随机性使得基于固定频点的传统窄带调制技术在实际应⽤中存在⼀系列局限性[7]。
TI 窄带电力线通信(NB PLC)解决方案介绍
![TI 窄带电力线通信(NB PLC)解决方案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ee791026c85ec3a87c2c5e0.png)
TI 窄带电力线通信(NB PLC)解决方案介绍作者:董超(Knight Dong),MCU FAE Team摘要窄带电力线通信(NB PLC)是指通过使用已有的电力线设施作为通信媒介实现窄带通信的方法,可以替换无线或者其它类型的有线通信标准,从而获得更好的成本效益。
NB PLC 可以作为智能监控的手段应用在工业领域,例如智能电表(smart metering)。
目前,NB PLC 已经有行业联盟协议(IEC61334, PRIME, G3)和调制方式(FSK, S-FSK, OFDM)可以使用。
同时,电子行业的两大国际标准委员会(ITU-T, IEEE)也在制定电力线通信的国际标准,其中ITU-T G.hnem 基于PRIME;IEEEP1901.2 基于G3。
鉴于此,TI 提供了灵活的开发平台给电力线通信的开发商,从而帮助企业简化设计,允许针对不同工作条件而进行优化,能够容易地进行调整以遵循不断演进的标准。
1. PLC 简介[1]1.1 PLC 的分类及其频带PLC 技术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宽带(Broadband)PLC 和窄带(Narrowband)PLC 两大类。
前者适用于Internet 互联网这类高速广域网连接,采用OFDM调制方式,目前HomePlug 联盟制定的标准成为国际主流;后者适用于侧重低成本、高可靠性而只需要窄带控制或者低带宽数据采集的场合。
目前,适用于NB PLC 的PRIME、G3 标准已经进入实际部署阶段;而IEEE P1901.2 以及ITU-T G.hnem 两大国际标准即将制定完成。
NB PLC 的频带由各个国家的频带管理机构来指定和划分。
在中国,EPRI 更倾向于使用3–90 kHz 这段频率;而3–500 kHz 这段单一的频率段如何使用并没有规定。
TI 专注于基于OFDM 调制的NB PLC 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1)低于500 KHz的PLC 信号能够穿过变压器,这具有很好的传播特性;2)NB PLC 在使用MCU 或DSP 实现时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3)在窄带干扰(NBI)和短脉冲干扰(Impulse)下有很强的健壮性(Robust);4)频率选择性信道的响应(阻抗特性)较好;5)能够与已有的技术(FSK, S-FSK)共存;6)TI 在OFDM 软件方面有很好的积累,软件库能够得以重用并且能够在不同的MCU 系列之间移植从而实现成本和性能的平衡。
窄带电力线通信(NB PLC)解决方案介绍(TI 文档)
![窄带电力线通信(NB PLC)解决方案介绍(TI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d064461f5335a8102d22035.png)
Application ReportZHCA433 – April 2012TI窄带电力线通信(NB PLC)解决方案介绍董超(Knight Dong)MCU FAE Team摘要窄带电力线通信(NB PLC)是指通过使用已有的电力线设施作为通信媒介实现窄带通信的方法,可以替换无线或者其它类型的有线通信标准,从而获得更好的成本效益。
NB PLC可以作为智能监控的手段应用在工业领域,例如智能电表(smart metering)。
目前,NB PLC已经有行业联盟协议(IEC61334, PRIME, G3)和调制方式(FSK, S-FSK, OFDM)可以使用。
同时,电子行业的两大国际标准委员会(ITU-T, IEEE)也在制定电力线通信的国际标准,其中ITU-T G.hnem基于PRIME;IEEEP1901.2基于G3。
鉴于此,TI提供了灵活的开发平台给电力线通信的开发商,从而帮助企业简化设计,允许针对不同工作条件而进行优化,能够容易地进行调整以遵循不断演进的标准。
目录1PLC简介 (2)1.1PLC的分类及其频带与调制方式 (2)1.2PLC的应用及其优势 (3)1.3PLC面临的挑战 (4)2TI窄带PLC解决方案的设计 (4)2.1PLC软件的模块化 (4)2.2PLC硬件的模块化 (5)3总结 (7)4参考 (8)图形图1 窄带PLC在欧洲的频带划分 (2)图2 窄带PLC的调制方式 (2)图3 PLC解决方案的应用领域 (3)图4 TI的PLC解决方案软件框图 (5)图5 TI的PLC硬件开发工具 (5)图6 TI的PLC硬件开发框图 (6)图7 TMS320F28069性能及外设资源 (6)图8 AFE031典型应用原理图 (7)1ZHCA4332 TI 窄带电力线通信(NB PLC )解决方案介绍1 PLC 简介[1]1.1 PLC 的分类及其频带与调制方式PLC 技术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宽带(Broadband )PLC 和窄带(Narrowband )PLC 两大类。
《低压窄带电力线通信_第31部分》
![《低压窄带电力线通信_第31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8f604f76ddccda38376baf5f.png)
1.2.1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 滨电工仪表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电力
有限公司计量中心、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 院、 北京福星晓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中慧微电子有限公司、 四川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刘鲲、王瑄、陈波、葛得辉、刘宣、赵锋、孟宇、张旭明、关文举。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为起草单位。 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钜泉光电科技 (上 海)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福星晓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仿真 与实验室测试。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国网重 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进行现场验证。
2
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包括 8 章,共 36 页,如表 1 所示。 表 1 “第 11 部分”的章节内容 章节 1 2 3 4 5 6 7 8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网络模型 物理层编码和调制 物理层信道和信号传输模式 电气指标要求 物理层服务 内容
1.3.3 起草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内容
国家标准《低压窄带电力线通信》起草工作组于 2013 年 7 月 3~4 日在青岛召开了第二次会 议。由来自电力公司、载波通信产品研发制造企业、仪表制造企业、科研机构的 40 余位专家参 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黑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部副主任、工作组组长王瑄主持,会议分为相关标 准研究介绍和两项标准草案讨论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标准制定相关研究介绍内容: (1) 《欧洲 EN50065 标准体系》 :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田海亭 (2) 《低压载波电力线特性》 :孟宇 (3) 《OFDM 的相关国际标准》 :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刘鲲 (4) 《低压电网噪声和阻抗现场实例》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严由辉 (5) 《标准体系修改原则》 :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关文举
宽带PLC和窄带PLC通信技术浅较
![宽带PLC和窄带PLC通信技术浅较](https://img.taocdn.com/s3/m/8ddd18e3c281e53a5902ff8e.png)
宽带PLC和窄带PLC通信技术浅较20世纪20年代,通信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通信技术不断进步。
总的说来通信技术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类别:第一类是宽带电力线通信;第二类是窄带电力线通信。
所谓宽带电力线通信指的是那些通信速率大于1MHz并且工作频率大于2MHz的通信技术,而窄带电力线通信指的是速率不超过1MHz并且工作频率不超过500kHz的通信技术。
1 电力线通信技术概述1.1 宽带PLC技术在宽带PLC技术发展的初始时期,通信技术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阶段宽带PLC技术正在逐步走向统一。
总的来说,目前比较常见的200Mbit/s PLC技术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HomePlug AV;第二个是UPA PLC;第三个是HD-PLC。
就HD-PLC技术而言,日本是使用该技术比较多的国家,其他国家使用的相对较少;HomePlug AV和UPA PLC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使用者,因此目前两者处于竞争市场份额的状态。
一般来讲,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主要有两个主要用途:第一,用于室内联网。
这里的室内联网指的是以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为媒介将室内的不同房间都置于有网络的状态;第二,用于楼宇接入。
相较于室内联网,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在楼宇接入的应用还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比较容易在最后的300米出现问题。
1.2 窄带PLC技术目前不同国家对窄带PLC技术的频带要求有所不同,具体来讲:欧洲国家将窄带PLC技术的频带规定在3~148.5kHz之间;而美国的联邦通讯委员会将窄带PLC技术的频带规定在9~490kHz之间;日本也对窄带PLC技术的频带进行了约束,限制在10~450kHz之间;就我国而言,我国比较重视3~90kHz的频带。
在窄带PLC技术的发展的初始时期传输速率是比较小的,最大只能达到几个kbps。
此外,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经常遭受干扰,在干扰的影响之下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使得传输结果出现错误。
窄带电力载波标准
![窄带电力载波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c5051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b.png)
窄带电力载波标准
窄带电力载波通信是一种使用电力线作为通信介质的通信技术,其载波信号频率范围通常为10kHz~500kHz。
在实际应用中,窄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通常采用FSK、PSK等调制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窄带电力载波通信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
首先,它利用现有的配电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因此无需另外铺设通信线路,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
其次,窄带电力载波通信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电力线上的噪声和干扰环境下稳定工作。
此外,窄带电力载波通信还可以实现点对多点的通信模式,方便进行组网和数据传输。
然而,窄带电力载波通信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由于其通信带宽较窄,因此通信速率相对较低,通常只能支持较低的数据传输速率。
其次,窄带电力载波通信容易受到电力线上的噪声和干扰影响,需要进行有效的信号处理和调制解调技术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此外,由于电力线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窄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可能会因不同的用电环境和设备而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窄带电力载波通信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通信技术,尤其适用于对实时用电数据要求低、电表分散、工程施工难度大的地区。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优化,窄带电力载波通信有望在智能家居、智能农业、智能工业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TI公司窄带电力线通信解决方案
![TI公司窄带电力线通信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2a9ef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2.png)
TI公司窄带电力线通信解决方案
董超
【期刊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年(卷),期】2012(38)7
【摘要】窄带电力线通信(NB PLC)是指通过使用已有的电力线设施作为通信媒介实现窄带通信的方法,以替换无线或者其他类型的有线通信标准,从而获得更好的成本效益.NB PLC可以作为智能监控的手段应用在工业领域.TI为电力线通信的开发商提供了灵活的开发平台,从而帮助企业简化设计,允许针对不同工作条件进行优化,能够容易地进行调整以遵循不断演进的标准.
【总页数】3页(P7-8,11)
【作者】董超
【作者单位】TI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宽窄带集群融合通信解决方案 [J], 于伟峰
2.安捷伦电力线驱动器在窄带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 [J],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3.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窄带干扰的检测与抑制方法 [J], 周春良;迟海明;张晓辉;李铮;唐晓柯
4.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识别算法研究 [J], 李坤;赵红军;王永建
5.一种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动态频谱管理的硬件高效实现方法 [J], 刘雯静; 张素香; 王晨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窄带电力线通信技术-longsy
![窄带电力线通信技术-longsy](https://img.taocdn.com/s3/m/f1e251e5783e0912a3162a48.png)
1.窄带电力线通信技术:1)中压窄带载波一般采用10-500KHz频段2)速率150-2400bps,采用OFDM调制可达100kbps以上3)传输距离较长,架空线路距离大于10km4)调制技术FSK、PSK,新型技术采用OFDM近年来,随着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逐步完善,国内有十余家企业专注于技术开发和应用,采用的技术主要有扩频加窄带频移键控(FSK)、扩频加窄带相移键控(PSK)、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等,在用电信息采集、智能家居能源管理、楼宇监视和路灯控制等领域均有大规模的应用。
国内比较主流的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技术方案及应用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表 1国内比较主流的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应用现状除了以上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案,近两年在国家电网集中招标中也出现过100kHz、175kHz、300kHz 等多种频率方案,由于大部分通信厂家采用各自的企业标准,频率选择、调制方式、传输技术及组网技术各有特点,难以实现互操作问题。
国内窄带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一、国内现有载波通信技术特点现有的低压载波通信芯片的技术特点可以从调制方式、传输速率、通信频率、通信功率、EMI标准、芯片技术等方面来分析。
1.调制方式与传输速率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常用的扩频技术主要有:直接序列扩频、线性调频Chirp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 等。
此外,跳频FH、跳时TH以及上述各种方式的组合扩频技术也较为常用。
国内载波通信产品主要采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其中东软为FSK,15 位直序列扩频通信;福星晓程DPSK 63 位直序扩频;弥亚微为QPSK扩频调相、过零同步、分时传输;鼎信为二进制连续相位移频FSK,过零同步、分时传输。
上述各家的扩频技术各有不同特点。
对载波通信芯片性能最直接影响在于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目前这四家中,传输速率分别为:弥亚微,同时提供200、400、800、1600bps四种可变速率;东软:330bps;福星晓程:250/500bps;鼎信:100bps。
电力通信几种主要传输方式的应用分析
![电力通信几种主要传输方式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4a1011650e52ea5518981f.png)
电力通信几种主要传输方式的应用分析摘要:电力通信作为确保整个电网运行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的重要载体,为确保其运行满足支撑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要求,就需要将对电力通信业务传输质量的提升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本文就电力通信的三种传输方式进行分析,其中有SDH技术、线载波技术以及光载无线技术,以期参考。
关键词:电力通信;SDH;线载波技术;光载无线技术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
目前主要的电力通信方式有SDH技术,线载波技术以及光纤技术。
在这三种通信方式的发展中,将光纤通信与无线通信相互融合的通信方式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即为光载无线通信技术,以下对三种通信方式进行分析。
一、SDH传输概述(一)、概述伴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发展与完善,城市供电区域内的供电所数量也有所提升,由此带动着SDH网络下的节点数目逐渐增多,但是除了中心节点外,其他各节点上下的业务基本上是一样的,包括自动化的运行通道、调度电话、生产管理、以及电能计量等。
此种体系不单单能够与点对点的传输需求相契合,同时也能够满足在多点环境下的网络业务传输需求。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支持下,整个SDH传输体系的主要组成设备包括终端复用器装置、分插复用器装置、以及数字交叉连接设备这几个方面。
以上设备建立在光纤线路的基础之上实现连接,构成一个完成的SDH传输通道(如图1所示)。
图1SDH传输通道结构示意图(二)、SDH对电力通信传输网的要求分析(1)从性能的角度上来说,为确保接入状态下SDH设备运行稳定与可靠,需要做好平台性能的保障工作。
一般来说,要求面向所接入SDH设备配置一套基于STM-1SDH的传输设备,在多台设备共同接入的状态下,联立形成SDH网络,构成相对于STM-8或-16的子网网络。
(2)从接口的角度上来说,除需要满足一台设备对应多个可扩展用户接口的这一基本原则以外。
在SDH接入电力通信网络的过程当中,对于用户侧的接口还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即用户侧接口需要配备功能完善的二线用户电路接口,当中需要支持包括电话分机调度、以及行政电话分机调度的功能。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窄带电力线通信技术:1) 中压窄带载波一般采用10-500KHz 频段2) 速率150-2400bps ,采用OFDM 调制可达100kbps 以上3) 传输距离较长,架空线路距离大于10km4) 调制技术FSK、PSK,新型技术采用OFDM近年来,随着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逐步完善,国内有十余家企业专注于技术开发和应用,采用的技术主要有扩频加窄带频移键控( FSK)、扩频加窄带相移键控( PSK)、正交频分复用(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等,在用电信息采集、智能家居能源管理、楼宇监视和路灯控制等领域均有大规模的应用。
国内比较主流的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技术方案及应用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除了以上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案,近两年在国家电网集中招标中也出现过、、300kHz 等多种频率方案,由于大部分通信厂家采用各自的企业标准,频率选择、调制方式、传输技术及组网技术各有特点,难以实现互操作问题。
国内窄带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国内现有载波通信技术特点现有的低压载波通信芯片的技术特点可以从调制方式、传输速率、通信频率、通信功率、EMI 标准、芯片技术等方面来分析。
1.调制方式与传输速率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常用的扩频技术主要有:直接序列扩频、线性调频Chirp 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 等。
此外,跳频FH、跳时TH 以及上述各种方式的组合扩频技术也较为常用。
国内载波通信产品主要采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其中东软为FSK,15 位直序列扩频通信;福星晓程DPSK 63 位直序扩频;弥亚微为QPSK 扩频调相、过零同步、分时传输;鼎信为二进制连续相位移频FSK,过零同步、分时传输。
上述各家的扩频技术各有不同特点。
对载波通信芯片性能最直接影响在于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目前这四家中,传输速率分别为:弥亚微,同时提供200 、400 、800 、1600bps 四种可变速率;东软:330bps ;福星晓程:250/500bps ;鼎信:100bps 。
按照现阶段现场实际应用状况来看100 至500bps 速水平仅能用于普通抄表功能,如果涉及到远程控制(断送电)和管理功能则需要提供更高速率保证。
2. 通信频率关于通信频率,在美国由联邦通信委员会FCC 规定了电力线频带宽度为100~450kHZ ;在欧洲由欧洲电气标准委员会的EN50065-1 规定电力载波频带为3~148.5kHZ 。
这些标准的建立为电力载波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目前全球AMR 系统均采用该频段标准。
国内载波通信芯片中符合欧洲标准的为2 家,分别是福星晓程120KHz 和弥亚微57.6KHz/76.8KHz/115.2KHz 三种可选。
3. 通信功率及EMI 指标国内东软、福星晓程、鼎信等多数载波通信方案为了针对国内电力信道环境中的衰减,均采取加大通信传输功率等做法。
在实际产品化的过程中,基本上做到3W 至5W ,有的电表厂甚至做到了8W ,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首先,这种做法导致电表产生的功耗损失无疑增加的线损,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这也有悖于国网公司上集抄系统的初衷;其次,如此大的功率传输将会严重污染电力线信道环境,我们原来是恶劣的电力线信道环境的受害者,现在却也能成为最大的制造者。
就目前研究了解的情况,国内只有弥亚微的载波芯片Mi200E 采取低功耗设计。
其发送信号时的功率仅为0.4W ,在保证可靠的通信性能的同时该芯片EMI 等相关指标满足欧洲标准。
4. 芯片技术严格意义上讲,国内载波通信方案供应商并不完全都是芯片设计研发企业,像东软和鼎信均是采用MOTROLA 的MC3361 +单片机通过软件完成物理层、MAC 层、网络层的模式。
其优点是降低了研发难度,但该模式会导致其核心技术(相关软件)容易泄密或被解密,安全性值得探讨。
福星晓程和弥亚微均是完全自主开发的载波通信芯片产品。
二、国内载波芯片产品分析青岛东软该公司是国内较早对低压载波进行投入的厂家,目前市场分额较大。
主要产品主要特点是:采用FSK调制方式,信号频率为270K ;软件相关器和匹配滤波器,63 位码序列,码速率20.8k 波特;自适应数字信号处理和模糊处理技术,具备前向纠错功能;帧中继转发机制,支持3 级中继深度。
但东软的载波方案不满足相关国际标准,通信模块的EMI 特性难以满足,会对电网带来比较大的谐波干扰。
同时,由于使用MC3361 +单片机的模式,载波方案的集成度不高。
同时由于外置功放的使用,外部分立元器件一致性问题的影响,带来调试,安装,现场施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会对集抄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带来影响。
福星福星晓程福星晓程于2000 年前后推出载波ASIC 芯片,其集成度比东软的要高,在国内的份额同东软差不多。
其产品PL3105 采用的是PSK 调制直序扩频方式,载波频率为120K ,码元速率500bps ,伪码为15 的M 序列。
它内部集成了2 路16 位的A/D ,LED/LCD 显示控制模块,3 个定时器,2 个多功能串口。
由于PL3105 采用数字解调、解扩,抗干扰性能好于东软,在实际使用中物理层的通信距离较好。
但其载波芯片实质是一个带载波MODEM 的单片机,只有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需要各厂家自己开发,加大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同时由于各厂家的链路层协议不尽相同,出现了同是采用福星晓程芯片也未必能互联互通的尴尬局面。
另外其推出的中继算法不太实用也限制了其的发展。
弥亚微电子弥亚微电子的Mi200E 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款既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性能载波通信芯片。
Mi200E 采用了直接序列扩频、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功率放大等新技术,该电路应用在电力线通信方面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及抗衰减性能。
MI200E 是内部集成了扩频解扩、调制解调、输入信号整形放大、数字功率放大器、市电检测、高性能带通滤波器、数模转换接口以及与单片机(MCU) 串口通信等功能。
同时为上层网络协议提供载波侦听和有效帧指示信号。
Mi200E 具备可变扩频增益,提供200 、400 、800 和1600bps 四种不同的通信速率,满足现场的各种需求;三种可选的载波频率;低功耗设计, 最大发射功耗仅为0.4W ;Mi200E 符合EN50065-1 以及IEC61000-3-8 标准所规定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频段以及EMI 的要求。
过零同步传输技术是弥亚微高性能载波通信芯片Mi200E 的核心技术。
Mi200E 以电力线的过零时间为时间基准进行信号同步,使通信信号工作在以零点为中心的6.6ms 时间内。
该区域电网噪声最弱,网上干扰最小,负载阻抗较轻,在这段时间里进行通信避开了电力线上负载较重的时间段,同时解调算法采用时间分集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能保证各相之间不能相互通信,使主站能够正确区分每一个电表的相别;不同相别的准确区分为中继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且由于跨相抄收而引起的中继不稳定现象得到了根除。
Mi200E 应用电路简单,内置数字功放大大减少了载波电表的外围电路器件要求,在大批量生产时保证产品一致性好,调试容易,可靠性高;同时有效降低BOM 成本,后期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不仅如此,弥亚微还为电表厂提供具备“ 自动路由、自动中继、自我学习”机制的高效载波通信网络协议配合Mi200E 的应用。
青岛鼎信这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其核心技术人员均来自于青岛东软,目前的技术方案实际是以吉林省公司为主导提出、由鼎信来具体实现和加以完善。
鼎信产品主要特点:软件相关器和匹配滤波器,80 位正交码序列;扩频通信技术;高效率前向纠错;BFSK 调制、半双工通信;码速率每相50bps 、100bps ;帧中继转发机制,数据链路层支持中继深度可达32 级;接收信号强度权重参数指示,为中继搜索算法提供支持,提高通信系统稳定性;四层网络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应用层,其中应用层通信协议针对DL/T645-1997 通信规约进行了专门优化;鼎信是继弥亚微之后,第二家采用过零同步传输技术的载波通信方案提供商。
其以电力线的过零时间为时间基准进行信号同步,使各相工作在以本相零点为中心的3.3ms 时间内。
鼎信的不足在于:第一,其传输速率仅为50,100bps ,该速率仅能做为抄表应用,如果想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电网管理功能则会力不从心,这是一个潜在的隐患。
其二,中心频点过高。
传输频率:421.1KHz ,超过欧洲标准,随着国内标准化进程的逐步加强是潜在的风险。
其三,通信模块的发射功率大,从而载波电表的功耗较大,难以满足国网规约对表计的整体功耗要求;EMI 特性难以满足,会对电网带来比较大的谐波干扰。
其四,与东软的载波方案类似,由于使用MC3361 +单片机的模式,载波方案的集成度不高。
同时由于外置功放的使用,外部分立元器件一致性问题的影响,带来调试,安装,现场施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会对集抄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带来影响。
三、结论综上所述,目前国内主要的载波通信芯片产品仍然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各种技术方案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后来居上的新技术方案代表的弥亚微,其可靠性与满足国际标准是其他方案所不具备的优势,应该予以大力推广。
其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科学的发展观,客观评价每一项技术方案,每一款载波通信芯片和每一个成长中的载波通信技术创新企业,为国内集抄市场的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国内载波通信芯片参数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