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
院前医疗急救知识
![院前医疗急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326a1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8.png)
院前医疗急救知识一、紧急情况下的院前急救流程1. 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惊慌失措,要尽量保持清醒的头脑。
2. 判断意识和呼吸: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可以轻拍患者的脸颊或喊叫患者的名字来刺激他们。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需要立即检查患者的呼吸是否正常。
可以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或者听听有没有呼吸声。
3. 呼叫急救电话:在判断患者需要急救的情况下,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并告知具体的情况和所在位置。
在电话中要保持冷静,按照对方的指引进行急救。
4. 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要将患者放平在坚硬的地面上,然后按照30:2的比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每次按压约为5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每2次按压后进行1次人工呼吸。
5. 控制出血: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出血,应该迅速控制出血。
可以使用绷带、血管夹等物品进行包扎或压迫,尽量减少出血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6. 处理骨折和创伤:如果患者有骨折或创伤,需要尽量保持患者的安静,不要移动患者,以免加重伤势。
可以使用软垫或固定物品固定骨折部位,减少移动。
7. 注意体温调节: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体温调节。
可以使用毯子或衣物覆盖患者,避免患者过度受凉或过热。
二、常见急救技巧与注意事项1.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将口对准患者口腔,用力吹气,使患者的胸廓抬起。
注意不要吹气过快或过多,以免造成不适。
2.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另一重要环节。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要保持力度适中,频率稳定。
同时要注意按压的位置,应该是在胸骨下缘的位置上。
3. 创伤处理:在处理创伤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可以戴上手套或使用隔离物品,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
同时要对创伤部位进行清洁,使用消毒剂进行处理,以防止感染。
4. 中毒急救:在处理中毒的急救中,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中毒的具体情况和可能的中毒物质。
院前急救的流程
![院前急救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ae3c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1.png)
院前急救的流程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由急救人员对患者进行的紧急救治。
正确的院前急救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院前急救的流程:1. 辨认急救场景。
当你发现有人突然晕倒、呼吸急促、心脏骤停、出现严重出血等急救情况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判断现场是否安全,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2. 拨打急救电话。
在确认现场安全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告知急救中心患者的症状、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3. 初步评估患者状况。
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心跳情况和出血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 实施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确保患者平躺在坚实的地面上,然后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5. 控制出血。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出血,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出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同时保持患者的安静,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6. 稳定患者状况。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要尽量稳定患者的状况。
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体温、保持患者的意识清醒等。
7. 协助急救人员。
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向他们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并协助他们进行急救操作。
同时要保持现场秩序,避免造成混乱。
以上就是院前急救的流程,正确的急救操作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为他人的生命安全尽一份力量。
希望大家都能牢记这些院前急救的流程,做到随时随地都能做出正确的急救反应。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5bf6fc0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7.png)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一、背景介绍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一系列预先安排的措施和步骤。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由急救人员进行的紧急救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的标准格式。
二、目的制定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的标准格式,旨在保障患者在突发状况下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急救措施,减少伤亡和病情恶化的可能性。
三、流程概述1. 接到急救呼叫:急救中心接到急救呼叫后,应迅速派遣急救人员前往现场。
2. 到达现场: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然后进行现场评估,判断患者病情和伤势严重程度。
3. 快速初步处理:根据现场评估结果,急救人员应快速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止血、固定骨折、清理呼吸道等。
4. 呼叫医疗支援:急救人员在进行初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呼叫医疗支援,将患者的病情和伤势情况告知医院,以便医院提前做好准备。
5. 进行院前急救:急救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伤势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院前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氧气给予等。
6. 运送患者:急救人员在进行院前急救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伤势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将患者转运至医院。
如果需要转运,应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
7. 报告医院:急救人员在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后,应及时向医院报告患者的病情和伤势情况,以便医院提前做好接诊准备。
四、具体步骤1. 接到急救呼叫- 急救中心接到急救呼叫后,应迅速获取呼叫者提供的信息,包括事发地点、患者症状、伤势情况等。
- 急救中心应核实呼叫者提供的信息,并记录相关信息。
- 急救中心应迅速派遣急救人员前往现场。
2. 到达现场-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如佩戴防护装备、评估现场安全状况等。
- 急救人员应进行现场评估,判断患者病情和伤势严重程度,以确定后续急救措施。
- 急救人员应与现场目击者、家属等沟通,获取更多的病情和伤势信息。
3. 快速初步处理- 急救人员根据现场评估结果,快速进行初步处理,以控制伤势、减轻病情。
院前急救的规范和流程
![院前急救的规范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9b6356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f.png)
2 业务用房:布局合理;每室独立;建筑面积不少于 150平方米
站点业务用房设置
❖ 房间配置有:接警室 ❖ 医生 护士办公室 ❖ 医护驾休息室 ❖ 药材设备库 卫生间 ❖ 淋浴间 餐厅 ❖ 小型会室培训室
站点车库 车辆及车载设备
❖ 车库:能容纳2辆中型救护车;配备上下水;带暖气;门 前道路平坦;能直达车库;保持急救绿色通道畅通
No Image
分检方法
❖ 如何做到快速有效分检 采用SOAP公式检查 Ssubiective;主诉:简单的问诊;收集资料 Oobjective;客观资料:观察面色 伤口 神志 特殊
气味等 Aassess;评估:系统运用ABCBS快速评估法 Pplan;计划或优先分类处理:是组织抢救或进行
有序安全的转运
❖ 按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要求进 行救护车喷饰
❖ 结合当地实际;有条件的地 区可配备GPS定位及无线 对讲通讯系统
❖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1 120呼救 2 受理急救 3 救护人员迅速出动 4 指定地点与接车人会合 5 到达现场;展开急救 6 安全搬运 7 确定转运医院 8 途中监护 9 抵达医院 10 返回
❖ 6 在出诊途中;如遇堵车及意 外情况发生不能及时到达急 救现场的;要及时向120指挥中 心报告;并随时保持
No Image
院前急救担架员工作流程
❖ 1 担架员应提前10分钟上班;接到出诊指令;要在3分 钟内上车出诊
❖ 2 到达现场后;担架员应协助医护人员携带抢救器械; 送至病人家中或现场
❖ 3 现场急救时担架员应做好搬运伤病员的准备工作 ❖ 4 搬运病人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特点做好搬
推为病人
院前急救操作规程最新修订
![院前急救操作规程最新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a57f7b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d.png)
院前急救操作规程最新修订1. 引言为了规范院前急救操作流程,提高急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急救体系建设规划(2020-2025年)》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最新修订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人员和志愿者。
3. 急救设备及药品(1)急救设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心电监护仪、血压计、脉搏血氧仪、呼吸机、急救箱等。
(2)急救药品:硝酸甘油、肾上腺素、阿司匹林、肝素、地塞米松等。
4. 急救流程4.1 接警与调度(1)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派发救护车及急救人员。
(2)根据患者病情,指导现场人员实施初步救治。
4.2 现场评估(1)到达现场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确定紧急程度。
(2)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
(3)评估患者受伤部位、创伤类型及程度。
4.3 实施救治(1)心肺复苏:现场评估发现患者无呼吸、心跳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2)止血:对创伤患者进行有效止血。
(3)骨折固定:对骨折患者进行临时固定。
(4)搬运:采用正确的方法将患者搬运至救护车。
4.4 转运途中救治(1)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药物治疗。
(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吸氧。
4.5 交接与转归(1)到达医疗机构后,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详细交接。
(2)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跟踪患者救治过程,评估急救效果。
5. 培训与演练(1)定期组织急救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急救技能。
(2)开展急救演练,检验急救流程及人员配合。
6. 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1)建立急救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2)定期分析急救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3)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修订急救操作规程。
7. 附则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院前急救操作规程》同时废止。
各医疗机构可根据本规程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81b024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d.png)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一、背景介绍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是为了应对突发疾病或者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一套行动指南。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疗机构之前,由急救人员进行的紧急救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的标准格式。
二、院前急救流程1. 接到急救电话急救电话接警员接到报警电话后,应迅速记录报警者提供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情描述等,并将信息传达给急救人员。
2. 出发前准备急救人员在出发前需准备相关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设备完好且药品有效。
同时,核实患者所在位置及交通情况,选择最佳的行车路线。
3. 到达现场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wei)险因素。
然后,迅速接近患者,进行初步检查,了解患者病情和意识状态。
4. 评估患者病情急救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病情评估。
通过问询患者或者旁观者了解病史、既往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并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5. 采取急救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急救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例如,对于呼吸难点的患者,可进行人工呼吸或者气管插管;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可进行心肺复苏等。
6. 病情稳定后处理当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后,急救人员应及时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与医疗机构联系,做好转运准备。
7. 报告与交接急救人员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后,应向医护人员详细报告患者的病情、急救过程和所采取的措施。
同时,将急救记录交接给医护人员,确保信息的连续性。
三、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的要求1. 急救人员需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院前急救流程和操作规范。
2. 急救设备和药品应保持完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3. 急救人员在现场操作时,应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进一步危害患者和自己。
4. 急救人员应与患者和旁观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病情信息,提供必要的安抚和指导。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c34e10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7.png)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一、背景介绍应急预案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制定的一套行动方案,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院前急救是指在病人到达医院之前的急救过程,包括现场急救和转运急救。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预案急救流程中的院前急救部分。
二、院前急救流程1. 现场急救(1)接到报警:当接到急救电话或报警时,急救人员应迅速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事发地点、病人症状、联系人信息等。
(2)装备准备:急救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等,确保自身安全。
(3)现场评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评估病人的意识、呼吸、循环等基本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4)急救措施:根据病人的症状和评估结果,急救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CPR(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
(5)与医院联系:急救人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告知病情和预计到达时间,以便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2. 转运急救(1)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现场条件,急救人员应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
(2)稳定病情: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继续对病人进行监护和治疗,确保病情稳定。
(3)与医院沟通:急救人员应与接收医院保持沟通,告知病情变化和预计到达时间,以便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4)安全转运:急救人员应确保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包括固定病人、保持通畅的呼吸道等。
(5)交接病人:到达医院后,急救人员应与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病人交接,并提供详细的急救记录和病情描述。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应急预案急救流程中的院前急救部分,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的分析:某天,急救中心接到一通报警电话,称有人在公园晕倒。
急救人员迅速记录了报警人的联系方式和事发地点,并穿戴好防护装备,赶往现场。
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发现一名中年男子躺在地上,意识不清,呼吸困难。
他们立即进行现场评估,发现病人的心跳微弱,没有呼吸。
急救人员立即开始进行CPR,并同时联系医院,告知病情和预计到达时间。
常见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常见院前急救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daeb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b.png)
常见院前急救应急预案一、概述在日常生活中,突发意外伤病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院前环境下,急救预案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及时有效的急救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建立常见院前急救应急预案显得至关重要。
二、心脏骤停1.1 意识是否清醒:判断患者是否有反应,如果没有应急动作。
1.2 呼吸是否正常:检查患者呼吸情况,如无呼吸应进行心肺复苏。
1.3 使用AED:若有条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进行除颤。
1.4 寻求专业帮助: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及时赶到。
三、窒息2.1 背部敲击法:对突发窒息患者进行背部敲击,帮助患者排除阻塞物。
2.2 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患者无法呼吸,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帮助患者呼吸。
2.3 胸部挤压法:如窒息情况持续,可进行胸部挤压法,促使气道通畅。
2.4 寻求专业帮助:在救助措施后,确保患者安全,并及时就医治疗。
四、外伤3.1 止血处理:对出血的伤口进行压迫止血,尽快控制出血情况。
3.2 恢复呼吸:如伤者呼吸困难,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取侧卧位。
3.3 保持伤者安静:尽量减少伤者运动,保持伤处固定,避免二次伤害。
3.4 寻求专业帮助:若伤情严重,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到场处理。
五、中暑中毒4.1 迁移患者:将中暑或中毒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保持身体清凉。
4.2 补充水分:及时补充患者水分,避免脱水加重中毒症状。
4.3 保持清醒:保持患者清醒,观察病情变化,需及时就医治疗。
4.4 寻求专业帮助:根据中暑中毒情况,及时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六、结语树立应急预案意识,了解并掌握常见院前急救方法,能够在关键时刻快速有效地救助患者,减少人员伤亡风险。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关注急救知识,提高自我救护能力,为身边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常见院前急救应急预案,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使命。
院前急救流程
![院前急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abdf95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2.png)
院前急救流程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发生后,通过简单的医疗措施,以保障伤者生命安全和促进康复的一种紧急医疗救护措施。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被送往医院之前,由急救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的急救工作。
正确的院前急救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伤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院前急救的流程。
1. 发现意外伤者。
当你发现有人突然晕倒、意识不清或者出现其他突发状况时,首先要保持镇定,切勿惊慌。
立即确认周围安全情况,确保自己和伤者不会再次受到伤害。
2. 判断伤者状况。
接下来,要对伤者进行初步判断。
观察伤者是否有呼吸、是否有心跳,以及有无外伤出血等情况。
如果伤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3. 拨打急救电话。
在确认伤者状况后,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向急救中心报告伤者的情况和所在位置。
提供清晰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4. 进行急救处理。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可以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
比如,对伤者进行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伤者体温等措施。
但要注意,不要进行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医疗操作,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5. 协助急救人员。
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
提供伤者的病史、过往疾病情况,以及伤者最近的情况变化等信息,有助于急救人员更快地做出正确的处理。
6. 陪伴伤者。
在急救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后,你可以陪伴伤者一起前往医院,或者通知伤者的家人前往医院。
在医院,你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伤者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总结起来,院前急救流程包括发现意外伤者、判断伤者状况、拨打急救电话、进行急救处理和协助急救人员等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要保持冷静、迅速、有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者的痛苦和损失。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院前急救流程,做好相关准备,为突发情况时的应对做好充分的准备。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c1702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4.png)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院前急救工作是指由急救人员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对患者进行紧急现场处理的一系列医疗行为。
正确的院前急救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以下是院前急救工作流程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规范。
一、现场保护当急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时,要切忌盲目冲进去,而应首先进行现场保护。
现场保护的目的是保障急救人员和患者安全。
1. 安全检查:现场应检查是否有危险物品、是否有人群聚集、是否有困难地形等。
2. 声明现场:应立即在周围进行声明,告知周围的人不要靠近现场,保证急救人员不会被潜在的观看者干扰。
3. 确认伤情:急救人员应先检查患者状态并评估伤情,是否需要特别设施进行救助,例如维护气道通畅和及时止血等操作。
二、急救评估在确认现场保护措施完全时,急救人员应及时对伤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情况和疾病历史,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和采取恰当的救治措施。
1. 确认生命体征:急救人员应及时确认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血压、脉搏情况等。
2. 执行快速体格检查:急救人员应按照基本暂时性措施流程,进行快速体格检查,以尽快确认患者的疾病。
3. 发现伤口:急救人员应及时发现伤口和出血情况,施行包扎和止血等措施。
三、心肺复苏急救人员在处理一些生命体征威胁的情况下需要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这是救治重症患者的最重要的技能。
在执行心肺复苏行动前,应先确认患者死亡状态,同时应遵循心肺复苏流程。
1. 确认死亡状态:确认患者是否已死亡,包括呼吸、脉搏及静电图等。
2. 开始心肺复苏:执行心肺复苏操作,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停止或转移至医疗机构。
3. 管理血压:当以上操作失败或患者血压再次下降时,便需要执行血压管理流程,包括使用血管加压药物等。
四、其他医疗护理在执行院前急救过程中,往往需要执行其他的医疗护理措施,以保障急救过程的进行和患者安全。
1. 持续的现场观察:急救人员应随时监测患者状态,进行持续的观察。
2. 给药:在院前急救中,经常需要急救人员给患者进行注射,以控制出血、缓解疼痛等。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范与流程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范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3489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f.png)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范与流程一、引言院前医疗急救是指在疾病或意外事故发生时,由急救人员在患者被送往医院之前进行的急救措施和处理,是抢救生命、减轻痛苦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院前医疗急救的效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规范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显得异常重要。
本文主要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范与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二、急救人员的条件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实践需要急救人员具备以下条件:1. 必须经过正规培训;2. 要有基本医学常识和急救技能;3. 必须掌握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
急救人员需要掌握以下院前急救知识:1. 肺心复苏。
在某些情况下,如猝死等,需要进行现场肺心复苏。
2. 牵引、矫正和止痛等措施。
在骨折、脱臼、软组织创伤等急救情况下,需要进行牵引、矫正和止痛等处理。
3. 静脉、动脉穿刺和取血等操作。
在某些情况下,如休克等,需要进行静脉、动脉穿刺和取血等操作。
4. 外科急救操作。
在某些情况下,如刀伤等,需要进行外科急救操作。
三、急救现场的操作流程1. 确定现场安全性。
急救人员需要在站立或跪着的情况下边检查边处理,要时刻注意现场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二次伤害。
2. 快速评估患者。
即急救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判断患者的情况,确定使用急救措施的优先顺序。
3. 停止病情的恶化。
盯住病情的变化,抓紧时间采取急救措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4. 开始急救工作。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比如心肺复苏、止血、固定伤口、搬运等操作。
5. 把患者转运到医院。
在急救处理结束之后,及时将患者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四、急救车和急救设备的条件1.急救车应当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人工呼吸器、除颤器、轻便输液器、急救药品等。
2.急救车需要具备及时、稳定、灵活的响应力,并且应当有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及时响应急救请求,迅速到达现场。
3.急救车及其相关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医疗卫生部门规定的相关标准。
五、结论急救工作是一项艰巨而有挑战的工作,需要急救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良好的救助意识,在提高急救治疗效果和抢救生命过程中,应加强规范和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急救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院前急救工作方案
![院前急救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bb16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b.png)
院前急救工作方案一、背景概述院前急救工作是指在急症发生后,由急救人员通过紧急电话接警、快速赶往现场,并在不延误时间的情况下进行紧急救治和转运的一种紧急救援工作。
院前急救工作方案旨在规范急救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步骤,提升急救救治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院前急救工作流程1. 急救电话呼叫与接警(1) 积极宣传急救电话号码,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意识。
(2) 接警员应细致了解报警人的情况,了解事发地点、病人病情等重要信息,并迅速指派专业急救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2. 快速赶往现场(1) 急救人员要紧急出动,尽快到达事发地点。
(2) 在赶往现场的过程中,急救人员要做好现场勘察的准备工作,根据接警员提供的情况,准确判断事故类型和急救资源的需求,并通报医院做好准备。
3. 现场急救救治(1) 现场急救必须依据急救知识和现场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2) 急救人员要迅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抢救伤员等。
4. 患者转运(1) 根据患者病情和急救设备的需求,选取适当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航空救护等。
(2) 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要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提供必要的紧急护理和药物治疗,确保患者安全被送达最近的医疗机构。
三、急救人员的职责1. 积极参与急救培训,提升专业救治水平。
2. 必须具备急救知识、技能和急救器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需具备临床判断能力,能迅速熟悉患者病情,做出正确的急救处理。
4. 迅速且高效地赶往现场,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提供医疗救助。
5. 与现场人员、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安抚及指导。
四、院前急救工作的需求1. 完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提升急救救治水平。
2. 加强急救资源的配置与管理,确保急救设备的可靠性和急救药品的储备。
3. 提高社会公众的急救应急意识,普及急救知识、培训与技能。
4. 加强急救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
5. 加强院前急救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优化院前急救体系。
院前急救业务流程
![院前急救业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661524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3.png)
院前急救业务流程院前急救那点事儿。
一、接到急救电话。
当急救中心接到求救电话的时候呀,那可就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开始咯。
电话那头的声音可能是焦急的、害怕的或者是慌乱的。
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得像个超级英雄一样,迅速地搞清楚关键信息呢。
比如说患者在哪里呀,是在家里、马路上还是其他啥地方。
还有患者大概是个啥情况,是突然晕倒啦,还是受伤流血啦之类的。
这时候工作人员得超级有耐心,因为打电话的人可能都慌得不行了,说话都不利索。
但咱工作人员得温柔地引导对方把重要的事儿说清楚,可不能不耐烦哟。
二、派车出发。
知道了这些基本信息后,就要赶紧派车啦。
就像给战士们下达出征的命令一样。
调度员得根据患者的位置和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急救车辆和急救人员。
这个选择可讲究了呢。
如果是在交通比较拥堵的地方,可能就得安排那种小巧灵活的车辆。
要是患者情况特别危急,那肯定要派出经验最丰富的急救团队。
急救车司机那也是相当重要的角色,一脚油门踩下去,就向着患者飞奔而去。
在路上还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快速又要安全,可不能出啥岔子。
三、到达现场。
急救车一路风驰电掣地到了现场。
这时候急救人员就像一群天使降临一样。
他们首先得快速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看看有没有啥危险。
要是在马路上,得注意来往的车辆;要是在一些比较偏僻或者危险的地方,得先确保自身的安全。
然后就赶紧去看患者啦。
这时候的患者可能正眼巴巴地盼着他们呢。
急救人员的脸上得带着那种让人安心的笑容,哪怕心里也很着急,但是得给患者和家属一种感觉:有我们在,没事儿的。
四、现场急救。
到了患者跟前,就是展现真本事的时候啦。
如果患者是心脏骤停,那就得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急救人员的动作得又快又标准,就像在进行一场生命的舞蹈一样。
按压的力度、频率都得恰到好处。
要是有伤口流血,就得赶紧止血包扎。
一边做这些,还得一边安慰患者和家属。
比如说“别担心,我们做了这个就会好很多的”之类的暖心话。
这个时候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超级宝贵,每一个操作都可能决定患者的生死呢。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46cf20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3.png)
检伤分类
检伤分类采用START即 简单(Simple)的分类(Triage)和(And)快速(Rapid)的治疗(Treatment),用此方法评估患者不到一分钟。
评估顺序
1.呼吸
2.循环
3.意识
如伤员呼吸 >30次/min 或<10次/min 为第一优先, 置红色标记。
医院急诊科作用
医院急诊科,伤员运到急诊科要按照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原则(A、B、C、D、E程序)从头到脚检查,进行进一步评估。
评估项目
O2/IV/RR/PR/Fluid:给氧、建立静脉通路,评估呼吸,脉搏,进行液体复苏。 BP /RR/PR/T/SaO2/意识:测血压,呼吸,脉搏,体温血氧饱和度和意识。 Rate/Volume/Pump/Residence:检查呼吸、心率、液体量是否够,心脏功能,外周灌注。 上述评估之后,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即可做ECG/B超/血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气/X线/CT。
用手压嘴唇或 指甲床,如在 2秒内不能恢 复则为急危病 人第一优先 。
患病人不能听 医生指令,则 为第一优先。 如能听指令则 为不优先,置 黄牌。
检伤分类原则
(一) 极危险、第一优先,即国际統一伤票"紅色"者,如: 1.呼吸停止或呼吸道阻塞 2.被目击的心跳停止 3.动脉破裂或无法控制的出血 4.稳定的颈部受伤 5.严重的头部受伤且意识昏迷 6.开放性胸部或腹部伤害
(二)急救物品 1、各种注射用物:注射器、抢救针、输液/输血加压器. 2、通气用物:呼吸机、简易人工呼吸囊、拉舌钳、张口器、压舌板、口咽通气管、氧气枕.
3、各类无菌包:气切包、静切包、导尿包. 4、其他:三腔二囊管、应急灯、手套、冰帽、接线板. 5、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 快速血糖检测仪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技巧与注意事项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技巧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237096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7.png)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技巧与注意事项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病危、病重、病急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通过对患者提供特殊的医疗服务,使病危、病重、病急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但是在院前急救中,如果急救人员缺乏对急救操作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掌握,不但无法及时对患者进行急救,甚至可能耽误患者的最佳急救时间,所以加强对急救人员进行院前急救操作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的培训,就能够避免急救人员在急救中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有利于对患者的救护。
一、院前急救操作流程技巧(1)现场呼救与自救当患者突然发生病危、病重、病急的情况后,第一个发现者是患者自己,所以患者在发病时需要尽可能的发出求救信息,让其他人听到自己的求救,如果有可能,需尽量采取自救措施。
当家人或者行人发现患者后,应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询问并检查患者的病情,如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当发生大型灾害事故时,灾害现场受伤患者较多时,患者在呼救的同时,还要做好自救准备,呼救周围的人给予自己帮助,并对专业院前急救单位进行呼救。
(2)急救信息的接收与传递当院前急救单位接到急救报警后,应当及时对事件位置、伤情、人数、联系方式等进行确认,并按照就近、救急、就能力的原则将急救信息传达给对应的急救分站,派遣距离急救信息最近的分站进行急救处理。
接到出诊指令后,急救分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急救资源调度,确保分站可以随时随地派遣急救人员前往救护位置。
(3)急救分站的出发阶段急救分站提前做好对应的急救准备工作,可以实现快速出动,及时到达现场并救治患者的目的。
由于急救患者的病情属于突发状况,所以为了尽可能的节约时间,急救人员需要在闲余时间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当接到急救信息时,根据急救病情采取对应的急救行动。
(4)抵达急救现场阶段为了尽快抵达现场对患者进行急救,在路程的选择中,需要选择路径最近、移动速度快、安全、方便的道路,有利于快速抵达现场,实现对患者的急救处理,同时发出急救信号的人员,要清楚地定位现场位置,避免急救人员因错误地址而耽误对患者的救治。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c84d2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b.png)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
第10页
• 在基本检验时, 伤病者伤势或病情有时会很 显著, 比如烧伤及出血、醉酒等;但很多时 亦不易觉察, 所以医务人员须凭视觉、听觉、
触觉及嗅觉去找寻和了解伤者病史、体征 及症状, 以正确评定病情。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
第11页
• 现场抢救阶段主要有三个内容: 一是病情评 定;二是实施抢救;三是稳定病情。
• 当院前抢救医师面对意外事故时,首先应 观察现场环境,有没有危险存在,同时寻 找病人受伤害线索,这对判断伤情很有必 要。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
第16页
• 如现场仍有危险, 切不可盲目行事, 应先除 去危及在场人员生命或影响救治原因, 再进 行救治, 确保伤者和救援人员安全。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
第37页
• 如有些人, 应留人告诉后续车辆马上停靠在 紧急停车带内, 或慢速经过。通知不能参加 救助工作司机和乘车人快速转移到右侧路 肩上或者紧急停车带内。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
第38页
• 事故现场还应做好防火防爆办法, 首先应关 掉车辆引擎, 消除其它可能引发火警隐患。 事故现场禁止吸烟, 以防引燃泄漏燃油。载 有危险物品车辆发生事故时, 危险性液体、 气体发生泄漏, 要及时将危险物品化学特征, 如是否有毒, 易燃易爆、腐蚀性及装载量、 泄漏量等情况通知警方及消防人员, 方便采 取防范办法。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
第26页
• 在施行以上两种方法时都要注意到: 手指不 要压迫病人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防压 迫气管。动作要轻,颈部上抬不要过分伸 展,用力过猛易损伤颈椎。有假牙托者取 出,去除口腔异物及呕吐物。儿童颈部易 弯曲,过分抬颈反会使气管闭塞,所以儿 童不要抬颈牵张过甚。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0c0aa2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2.png)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院前急救是指在病人到达医院之前,由医护人员在现场或途中进行的医疗救治。
对于提高急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院前急救操作规范1. 准备工作(1)急救人员应提前到达工作岗位,做好交接班工作,了解急救设备、药品和物资情况。
(2)急救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设备功能正常。
(3)急救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药品的名称、剂量和用法,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2. 接警与调度(1)急救中心应设立专门的调度部门,负责接警、调度和信息记录。
(2)调度人员应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迅速了解病情,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按照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合理调度。
(3)调度人员应将报警信息及时传达给相关急救站点,确保急救人员迅速出诊。
3. 出诊与途中救治(1)急救人员接到调度指令后,应迅速准备出诊,确保在3分钟内出车。
(2)急救人员应选择最佳路线,迅速抵达现场。
在途中,急救人员应与患者或家属保持沟通,了解病情变化,做好心理安慰。
(3)急救人员在途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必要的救治,如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4. 现场救治(1)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救治方案。
(2)急救人员应按照救治方案,给予患者必要的救治,如心肺复苏、药物治疗、伤口处理等。
(3)急救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救治方案。
5. 转运与交接(1)患者病情稳定后,急救人员应将其迅速转运至医院。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做好急救措施。
(2)急救人员将患者送达医院后,应与医院急诊科人员进行详细交接,包括患者病情、救治经过、用药情况等。
二、院前急救流程1. 呼救与报警患者或目击者发现病情危重患者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报警并提供患者病情、所在地点等信息。
2. 接警与调度急救中心调度人员接到报警电话后,迅速了解病情,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按照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合理调度。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c5087c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d.png)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一、背景介绍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院前急救中,根据应急预案制定的一套流程和步骤,以确保对急救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的急救过程,包括现场急救、转运和院前急救措施等。
二、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的步骤1. 现场急救准备a. 事前准备:医院应提前做好院前急救准备工作,包括设立院前急救专职队伍、配备院前急救设备和药品等。
b. 事中准备:院前急救队伍接到急救呼叫后,应立即出发,携带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现场急救所需的准备工作。
2. 现场急救措施a. 到达现场:院前急救队伍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判断现场是否安全,确保自身安全后才能进行急救工作。
b. 评估患者状况: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急救的紧急程度和采取的措施。
c. 基本生命支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基本生命支持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
d. 心电监护和除颤: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和除颤等措施,以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e. 给予急救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必要的急救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止痛药物等。
3. 转运准备a. 确定转运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院的情况,确定最适合的转运方式,包括救护车、直升机等。
b. 转运前准备:在转运前,要对患者进行稳定处理,包括固定伤口、给予必要的药物等,以确保转运过程中患者的稳定。
c. 与医院联系:在转运前,与接收医院联系,告知患者的病情和转运时间,以便接收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4. 院前急救措施a. 到达医院:院前急救队伍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后,将患者移交给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
b. 交接报告:将患者的病情、急救措施和转运过程等情况详细记录,并向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进行交接报告。
c. 急诊科处理: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诊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三、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和意义1. 提高急救效率:通过制定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可以规范急救队伍的行动,提高急救效率,确保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
院前急救工作方案
![院前急救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546e5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6.png)
院前急救工作方案概述:院前急救工作是指在医院到达调度患者院前的紧急情况,采取救治措施,以减少患者伤亡和健康状况恶化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前急救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应急措施。
一、院前急救流程1. 识别紧急情况:当接到院前急救的呼叫时,收到患者信息后,控制中心应快速判断并确认是否为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意识丧失、呼吸困难、严重出血等紧急病症。
2. 与患者和求救者沟通:接到急救呼叫后,及时与患者或求救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及急救现场情况,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向求救者提供预防紧急情况进一步恶化的指导。
3. 提供电话指导:在确保患者和求救者的安全前提下,控制中心应根据分析的病情信息,提供相关的急救指导,告知求救者如何进行基本的急救步骤,以缓解紧急情况。
4. 派遣急救车辆和人员:控制中心根据求救者提供的信息,调派最近的急救车辆和人员赶往现场,并提供清晰明确的路线指导。
5. 快速抵达现场:急救车辆和人员应立即前往事发地点,时刻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及时获得患者状况的最新信息,并报告给控制中心。
6. 必要的急救措施: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根据患者的状况,迅速评估并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在进行急救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隐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损伤。
7. 紧急搬运和运送至医院:急救人员在进行必要的急救操作后,应迅速而稳妥地搬运患者到急救车辆上,并将患者尽快送往指定的医院,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专业医疗救治。
二、院前急救工作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院前急救工作时,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
急救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周围环境,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2. 按照流程操作:急救人员在处理院前急救工作时,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救治措施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快速响应:院前急救工作的关键在于时间,急救人员应迅速响应呼叫,并高效完成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救治患者。
4. 沟通和合作:急救人员要善于沟通和合作,与控制中心、医院和其他急救人员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以确保院前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2c4aaf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d.png)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标题: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引言概述:
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组织和协调各方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以保障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疗机构之前,由急救人员进行的紧急救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的相关内容。
一、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
1.1 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1.2 应急预案的内容和要求
1.3 应急预案的执行步骤
二、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
2.1 院前急救的目的和意义
2.2 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
2.3 院前急救的操作规范
三、院前急救的常见急救措施
3.1 呼吸道管理
3.2 心肺复苏
3.3 创伤处理
四、院前急救的现场处置流程
4.1 现场评估和安全措施
4.2 呼叫急救中心
4.3 实施院前急救措施
五、院前急救的注意事项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5.1 院前急救的注意事项
5.2 提高院前急救效率的方法
5.3 急救人员的自我保护和心理疏导
结语: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预案制定和执行,遵循基本原则,掌握常见急救措施,熟悉现场处置流程,注意事项和提高效率的方法,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伤病员昏迷,又有颈椎骨折的可能,急 救医师应指导其他人员协助固定伤员头部 及颈椎,并用创伤举颌法。方法:将伤病 员的颈部固定在正常位置,并同时用双手 手指托起下颌骨。
• 在施行以上两种方法时都要注意到:手指 不要压迫病人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防 压迫气管。动作要轻,颈部上抬不要过度 伸展,用力过猛易损伤颈椎。有假牙托者 取出,清除口腔异物及呕吐物。儿童颈部 易弯曲,过度抬颈反会使气管闭塞,因此 儿童不要抬颈牵张过甚。
• 现场抢救阶段主要有三个内容:一是病情 的评估;二是实施抢救;三是稳定病情。 • 这三个内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 危重伤病员,常需要一边评估一边抢救, 一边稳定病情;即对已存在的或潜在的威 胁病人生命的各种病情进行及时的发现和 处理。
• 急救医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的短期评估 (除立即有生命、躯体及致残的威胁之 外),其中包括对机体和行为症状的评估。 因为它们与各种并发症或潜在的、基本的 病变有关。 • 评估还包括利用适当的、有助于诊断的各 种措施,并做出解释,同时还包括其他的 专科咨询。
• (3) 处理伤势。急救医师可指导旁人施用 直接压迫法协助制止伤口出血; • (4) 其它工作:安排运送伤病员。
• 5、在进行现场急救三项内容时的注意事项 • (1)当现场有易燃易爆物品或气体时,要 避免有可能产生火星的行为,以免引起火 灾和爆炸。例如:开灯、用手机、吸烟等。 • (2)当进行有毒气体泄漏事故的急救时, 救护车应停在污染区的上风地带,参加抢 救人员应配戴防毒面具,在抢救中做好自 身和病人的防护。
• 事故现场还应做好防火防爆措施,首先应 关掉车辆的引擎,消除其他可能引起火警 的隐患。事故现场禁止吸烟,以防引燃泄 漏的燃油。载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 时,危险性液体、气体发生泄漏,要及时 将危险物品的化学特性,如是否有毒,易 燃易爆、腐蚀性及装载量、泄漏量等情况 通知警方及消防人员,以便采取防范措施。
• 大型灾害发生时,现场的人可能都是受伤 者,在进行呼救的同时应积极开展自救互 救。这时的急救呼救包括两个内容,一是 呼叫周围的人给予帮助,二是对专业院前 急救单位进行呼救。
• 二、呼救信息的接收传递阶段 • 院前急救单位接收到急救呼救信息后,对 院前急救资源进行有效调度,及时地把急 救信息传递给急救分站或途中的急救单元。
• 五、接近病人阶段 • 不论采取哪种运输工具,直接到达病人身 边的可能性都很小,即使距离病人不远, 医务人员也有一个携带药品和器械、设备 到病人身边的过程。
• 在接近病人的过程中,速度要快,携带的 药品和器械、设备要全面,如设备器械太 多,要尽可能先带符合病人病情急救的设 备和器械。 • 如是意外灾害事故,要从正面接近病人, 并告诉病人自己是抢救者,以安定人心。
• (7)如伤员被埋压,使用工具挖掘埋压物 时,一定要注意保证幸存者的安全。在接 近被压埋人员时,不能再用利器挖、刨, 要用手或不易使被压者致伤的工具扒挖, 特别要注意分清哪是支撑物,哪是埋压物, 不能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防止对埋压者 造成新的伤害。
• 在挖掘时,挖掘人员要注意脚下,绝不能 踩伤被埋压的伤员。尽量使被压者所处的 封闭的空间与外界沟通,使新鲜空气注入, 让被埋压者改善呼吸状况。要用最快的速 度使被埋压者的头部先露出来,立即清除 其口腔、鼻腔内的尘土、异物,保证呼吸 道通畅,然后使其胸部及身体其他部位露 出。对窒息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对于 自己不能出来的伤员,要使其全身暴露后 再将其抬救出来。
• 以上检查应在10秒钟以内,不可太长!病 人出现眼球活动、四肢活动及疼痛感后应 即停止掐压穴位。 • 摇动肩部不可用力过重,以防加重骨折等 损伤。一旦初步确定病人神志昏迷,应立 即招呼急救单元上的工作人员前来协助抢 救。
②判断伤病员病的气道是否通畅—Airway • 检查伤病员是否有呼吸,有呼吸者要注意 到呼吸是否有杂音,必要时应清除伤病员 口腔等部位的异物,使伤病员气道通畅的 方法如下: • 如伤病员昏迷,但没有颈椎骨折的可能, 急救医师可用仰头举颏(颌)法(或仰头抬 颈法)。方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 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 下颌角处,举起下颏(颌)。
• 六、现场抢救阶段 • 院前急救医师现场抢救面对的病人病情危 重,很多时候还要面对突发的事故或意外, 如事前做好充分准备,事故时保持镇定, 有条理地迅速诊断和抢救,伤病员复原的 机会便能大大增加。
• 在基本检查时,伤病者的伤势或病情有时 会很明显,例如烧伤及出血、醉酒等;但 很多时亦不易察觉,所以医务人员须凭视 觉、听觉、触觉及嗅觉去找寻和了解伤者 的病史、体征及症状,以正确评估病情。
• 6、急救医师在现场还应做的其它工作 • (1) 急救现场的秩序维持工作。 • 病人的发病现场可能在工地,也可能在马 路上或其它公共场所,有时会出现较多的 围观群众,医务人员要做好说服动员工作, 维持好秩序,以利于现场急救工作的开展。
• (2) 急救现场的指挥工作。 • 到达现场的医务人员较少,有许多工作需 要现场的群众给予帮助,例如,病人和抢 救的药械的搬运等。医务人员要承担指挥 的任务,指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方法协助急 救工作。 • 特别是在灾害事故发生时,有大量非医务 人员参加抢救工作,医务人员要担当起指 挥和技术指导的任务,保证抢救工作正确、 有序地进行。
④判断伤病员是否有脉搏—Circulation • 检查脉搏,观察微循环;对没有呼吸脉搏 及微循环者进行心肺复苏检查伤者的出血 情况,并止血如患者昏迷,但有呼吸和脉 搏,应立即处理可能危及生命的伤势或病 症,然后再将伤病员放置成平卧位,以确 保呼吸通畅。
• 4、请求支援 • 在进行急救期间,如遇困难,急救医师应 立即向急救中心调度和领导汇报,请求支 援,同时,尽量利用旁观者协助以下工作: • (1) 现场环境安全,例如帮助指挥交通; • (2) 帮助疏散其他旁观者,确保伤病员的 隐私受到尊重,并让伤病员有足够的清新 空气;
• 三、急救单元出发阶段 • 良好的准备是急救单元快速出动的先决条 件。所有值班急救单元都应事先做好准备, 随时都能快速出动。 • 当接到特殊病情信息时,还应根据抢救的 需要进行特殊的准备。
• 四、抵达现场阶段 • 急救单元抵达现场的过程是一个急救资源 移动的过程。选择路径要近,移动速度要 快、安全,到达现场位置要准确。
• (3)迅速进行检查 • 无论伤病员的病情如何,对伤病员的评估 过程和方法大致是相同的。但对危重伤病 员来说,常常需要一边评估一边进行抢救 和处理。 • 先处理可能危害病人生命的情况,特别是 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只有在威胁病人的 因素解除后,才能进行有系统地详细检查 及处理其他情况。
• 急救医师首先应对伤病员进行一次基本检 查,判断是否有足以致命的伤情: ①判断伤病员的清醒程度—Response • 轻轻摇动伤病员肩部,高声喊叫:“喂! 你怎么啦?”;无反应者,立即用手指甲 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钟。
• (2)发现体征 • 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即要通过视觉、听觉 和嗅觉发现伤病员的阳性体征。 • 如:通过视觉可发现病人的肢体的变形、 肿胀、嘴唇发绀、外出血、皮肤上的针孔、 皮下瘀血、不正常的胸部起伏、痛苦的表 情、出汗、肌肉痉挛等;
• 通过听觉可发现病人的呻吟、骨折的摩擦 声、不正常的呼吸等; • 通过嗅觉可发现酒精气味、丙酮气味、尿 失禁等。这些发现对正确评估病情将起到 很大的作用。
• (3) 解释工作。 • 院前急救病人病情危重,病人本人或病人 身边相伴的亲属、同事,有时会提出这样 或那样的问题,医务人员要做好解释工作, 使他们理解并配合抢救。解释时一定要实 事求是,留有余地,切不可说过头的话, 以免被误解引起纠纷。 • (4) 向上级汇报抢救工作情况。
• 七、搬运阶段 • 把经过现场抢救的病人抬上担架,并搬运 到急救运输工具上。这个阶段特别应该注 意的是:在狭窄的楼道里托运病人时,尤 其在拐弯处,要防止病人从担架上摔下来, 引起病情加重或损伤。同时,在搬运的过 程中也要认真地观察病情,一旦有危险情 况,应立即停下进行抢救。
• 处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为了防止交通 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保护现场人员的安全 和现场的原始状态,首先应切断肇事车辆 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如夜间事故 还需开示警灯、尾灯,还须在车后按规定 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并在肇事车后100米外 设置“故障车警告标志牌”。
• 如有人,应留人告诉后续车辆立即停靠在 紧急停车带内,或慢速通过。告知不能参 加救助工作的司机和乘车人迅速转移到右 侧路肩上或者紧急停车带内。
• (5)当有异物插入伤员组织内时,不能轻 易拨出异物,以免引起大出血,而应带着 异物搬运。异物太长或与其它部分固定时, 应把异物截断,然后再搬运。
• (6)如是交通事故,在处理车厢内伤员时, 只要车辆没有燃烧或爆炸的危险,应先就 地对伤员进行评估和紧急处理,再搬运, 盲目搬运有可能造成再损伤。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
• 院前急救是为进入医院以前的急、危、重 伤病员提供的特殊医疗服务,包括病人发 病现场对医疗急救的呼救、现场抢救、途 中监护和运输等环节。院前急救过程主要 有以下几个阶段:
• 一、现场急救和呼救阶段 • 在急、危、重伤病员的发病或受到伤害的 现场,第一个发现者是病人自己,其次是 在现场的其他人。 • 现场仅有病人本人,应及时向周围人呼叫, 请求援助,并尽可能地采取自救措施。 • 其他人发现病人后,应主动迅速地赶到病 人身边,边询问检查病人病情,边进行急 救呼救。
• 在这里,我们把三个内容按现场急救进行 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叙述如下: • 1、 现场观察保证安全 • 当院前急救医师面对意外事故时,首先应 观察现场环境,有无危险存在,同时寻找 病人受伤害的线索,这对判断伤情很有必 要。
• 如现场仍有危险,切不可盲目行事,应先 除去危及在场人员生命或影响救治的因素, 再进行救治,确保伤者和救援人员的安全。
• 2、病情的评估 • (1)简单询问病史病史可由清醒的伤员或 旁人叙述。 ①主诉:主诉是伤病员自己的描述,昏迷者 可由旁人代述。院前急救医师要抓住疾病 的主要表现,例如:疼痛、口渴、发热、 发冷、恶心、麻痺、无力等,注意主要症 状发生的时间,这有利于对病情程度的评 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