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苏联模式:
弊端:主要是集中 过多,管得过死, 否定市场的作用, 严重束缚企业和劳 动者的积极性。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
▪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 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 证明了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 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 晶。
▪ 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如匈牙利、民主德国。 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 苏联模式:
从政治方面,主要 表现为过度集权的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 苏联模式:
积极作用:曾经促 进了社会主义制度 的巩固和发展,推 动过社会生产力高 速度发展,人民的 生活水平也有提高。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 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是社会主
义发展中上的再次飞跃。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 苏联模式:
经济上:在发展战 略方面,以高速度 发展国民经济为首 要任务,以重工业 为发展重点,实现 从农业国到工业国 转变。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 苏联模式:
经济上:在经济体 制方面,形成了单 一的生产资料公有 制形式,形成了过 度集中的指令性计 划经济模式。
▪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的三个阶段
16—17世纪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
18世纪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世纪初期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乌托邦阶段”
十六、十七世纪资 本原始积累和家 庭手工业时期的社会主义
莫 尔(英 1478——1535)
《乌托邦》
康帕内拉(意 1568——1639)
▪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 命实现的。
▪ 无产阶级革命: ▪ 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
革命。 ▪ 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 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的两种形式
▪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 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政权问 题)
胜利。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 主义的探索
▪ (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三个时期
▪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 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三个时期
▪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 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方法和途径等措施。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 实行了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对于粉碎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 反革命叛乱等起了重要作用。
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 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 践的过程。
▪ 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 要地位。
▪ 再次,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第二: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 历史使命,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实
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
第三:指出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 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年2月公开发表的、马克思恩 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恩格斯:“不成熟的理论是 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 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两大发现如何使社会主义 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科 学的历史观基础上
第一:唯物史观认为,是社会基本矛 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从而指明了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 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 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而指明了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根本途径是
阶级斗争;
第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 史的创造者,从而指明了实现社会 主义的物质力量是无产阶级和劳动 群众
☆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 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第一: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 雇佣劳动的特殊性质,阐明了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 的历史趋势;
▪ 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 马克思恩格斯: ▪ 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
同时发生。(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间)。 ▪ 列宁: ▪ 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
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 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
分配; ▪ 消灭三大差别; ▪ 国家消亡。
三个缺陷:
第一:他们不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 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 不能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产生、发 展和必然衰亡的历史规律;
第二: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 会发展的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
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
第三: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阶级地 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推翻资 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
《太阳城》
闵 采 尔(德 1490——1525)
“平均共产主义阶段”
十八世纪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时期
摩莱里(法 1720——1780)
《自然法典》
马布利(法 1709——1785)
《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 《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阶段 十九世纪初产业革命时期
克劳德· 昂利· 圣西门
(法1760 —1825)
沙利· 傅立叶
(法 1772 —1837)
罗伯特·欧文
(英1771—1858)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 历史功绩和局限
﹡两大功绩
第一: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 主义制度
第二: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 许多天才的设想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新社会的设 想有许多合理的成份:
▪ 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 采用大机器生产,实行有计划生产 ▪ 人人劳动,按才能、劳动、或需要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