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柴油机普轨机车安全技术规程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38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cedures Or Steps Formulated T 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Daily Production, Which

Must Be Followed By Relevant Personnel When Operating Equipment Or Handling Business, Are Usually Systematic Documents, Which Are The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Operator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防爆柴油机普轨机车安全技术规程通

用范本

防爆柴油机普轨机车安全技术规程通用

范本

使用指引: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保证本部门的日常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通常为系统性的文件,是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基本要求

1、防爆柴油机普轨机车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熟悉防爆柴油机普轨机车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安全保护装置,能独立操作;

3、对防爆柴油机普轨机车所产生的一般故障,能及时判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消除;

4、必须按信号指令行车,在开车前必须发出开车信号;机车运行中严禁将头或身体探出车外;严禁司机车外开车。

5、每班开车前必须对机车的各种保护进行检查、试验。机车的闸、灯、喇叭、连接装置和撒砂装置等,任何一项不正常不修好都不能使用该机车。

6、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禁在机车行驶中或未停稳前离开司机座位;暂时离开岗位时,停好车后必须将钥匙取下随身携带。

7、车场调车确需用机车顶车时,严禁异轨道顶车;严禁不链环顶车。

8、使用机车牵引或推顶脱轨的矿车复轨时,应有可靠的措施,如借助复轨器等。

9、与跟车工的联系信号工具为哨子:一声(长)为停;二声为机车向跟车工方向运行;三声为机车向远离跟车工的方向运行。

10、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上班前不喝酒,

班中不脱岗、睡觉,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1、无妨碍本职工作的病症。

二、操作前准备

1、接班司机必须向交班司机详细了解列车运行、信号、线路等情况(交班司机要主动交代清楚),并对机车认真进行检查:

(1)按柴油机说明书的要求,将冷却水及水洗箱水加到规定水位;

(2)按要求的轻柴油(夏季为0号、冬季为-10号或-20号)加注至燃油箱适量,将符合SY1152-77《机油》标准的机油加注曲轴箱适量;

(3)液力变矩器及动力换挡变速箱内,加注符合标准的8号液力传动油至要求的油位高度(约12升);

(4)检查各检测装置各检测探头及连接电缆、油管是否完好无损,工作是否正常;

(5)各紧固件紧固可靠无松动;

(6)各操作机构动作灵活可靠;

(7)、各润滑点加注机油润滑;

(8)各仪表指示工作正常准确可靠;

(9)接通燃油通路的截止阀打开;

(10)撒砂装载是否灵活可靠。

2、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车辆组列、装载等情况,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开车:

(1)车的连接不正常;

(2)牵引车数超过规定;

(3)矿车上装载的物料的轮廓超过牵引机车的轮廓尺寸;

(4)运送物料的机车或车辆上有搭乘人

员;

(5)运送有易燃、易爆或有腐蚀性物品时,车辆的组列、装载或使用等不符合规定;

(6)存在其他影响安全行车的隐患。

三、机车运行操作

1、柴油机的启动:坐在机车司机座位上,启动前应将机车操纵手柄(换挡及方向控制手柄)置于停车位置(中心)。用钥匙接通电源,观测电器设备及仪表是否正常,然后将钥匙转到“启动”位置按“启动按钮。正常情况下,防爆柴油机车应在5秒钟内启动运转,如5 秒钟尚不能起动,应立即断开起动电路,待2秒后再行启动,起动机的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机车运行时起动开关应在“接通”位置,机车停车后应将起动开关转到“断

开”位置。

柴油机起动后低速运转3-5分钟后,观察气压表当压力达到0.6MPa以上后,先鸣笛方可运行。

2、机车的起步:确认手制动手柄在松开位置,把档位手柄向前或向后挂入行驶位置,再挂入1档,然后将油门手柄缓缓加大,即可平稳起步,。油门手柄转动角度越大则车速越快,反之则减慢。在满足牵引力的情况下应尽量使柴油机在较低油门状态下工作。禁止直接高速档起步。

3、正常行驶:在行驶中车速达到10KM/h (2.78m/s)且柴油机还没有到最大输出功率,如还要提高车速应换入2档,行驶中应根据路况平稳调整油门手柄位置。不要突然加速

或突然减速。一般在重载情况下应始终使用1档,空车或轻载可使用2档。

4、换向行驶:换向行驶时应先将油门手柄缓拉到最小位置,同时轻轻制动,待机车停稳后再将换挡手柄换至相反行驶方向,再缓慢加速。严禁直接扳至反向位置。绝对禁止利用(打反车)的方法来使机车制动,这样做会使传动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坏。

5、机车制动:机车行驶过程中如要减速行驶一般利用气动制动来减速行驶。避免制动过度引起的列车震动和冲击发生。驻车时应使用手制动手柄制动,防止溜车。

6、停止机车:停车后要关闭钥匙门把钥匙取下,按下制动手柄。如长时间不用机车时要关闭柴油箱阀门。

7、如遇轨道太滑、坡度较大不能起动时,应撒砂以增加摩擦力。

8、正常运行时,机车必须在列车前端(调车和处理事故时不受此限);如机车推行车辆,必须听从调车人的的指挥,速度要慢;列车组列时,要注意插销人员的安全。

9、行驶中,要按信号指令行车,要注意观察人员、车辆、道岔岔尖的位置、和线路上的障碍物等。

10、列车行驶的速度:最大空载不得大于15公里/小时,额定负荷运行速度不得大于8公里/小时。

11、机车通过施工地段时,必须服从现场施工人员的指挥,准许运行时方可慢速通过。

12、需要司机扳道岔时,必须停稳机车,

刹紧车闸后,方可下车扳动道岔。严禁在车上扳动道岔。严禁挤岔强行通过。

13、列车出现故障、发生不正常现象、接到紧急停车信号时,都必须减速停车。

14、司机在行车中,应保持头脑清醒,遇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冷静对症处理:

(1)轨道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车处理;

(2)机车出现故障要立即停车,向调度汇报;

(3)行车中必须注意机车各部运转情况,如声音不正常或有特殊气味,应立即停车检查处理;

(4)行车中如遇可能撞车、撞人等危险情况,可紧急刹车并同时撒砂。

四、收尾工作

1、检查设备,保持设备清洁完好。清扫环境卫生。

2、整理运行记录和工作日志。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将存在的问题向下班接班司机交代清楚。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

消防安全技术标准目录2018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规范清单大全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消防必备规范) 2. 汽车库、修车库、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3.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常用规 范)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6.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常用范) 规 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常用规 范) 8. 注氮控氧防火装置GA1206-2014 9.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10.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 版)GB50193-93 11. 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07S207 12.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13. 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219-2014 14.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 15.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2006 16.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2003 17.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98-2009 18.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 19.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20. 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GA95-2015 21.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 22.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877-2014 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 24.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 25.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01-2007 26.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50440-2007 27.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2020年项目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项目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0年项目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公安部关于建筑工地防火的基本措施。加强消防工作的领导,建立义务消防组织,现场设消防值班人员,对进场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建立现场安全用火制度。 2、现场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易爆材料区,生活区,按规定保持防火间距。如果条件所限,防火间距达不到标准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适当减少防火距离。另外还要注意在防火间距中不准堆放易燃物。 3、现场应有车辆循环通道,通道宽度不小于3.5m。严禁占用场内通道堆放材料。 4、现场应设专用消防水管网,本配备消防栓,并沿建筑物高度设置消防竖管,并保证消防用水的需要,随施工进度接高,保证水

枪射遍及建筑物的各部位。 5、现场临建设施、仓库、易燃料场和用火处要有足够的灭火工具和设备,消防器材设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 6、安装使用电气设备时应注意以下防火要求: ①各类电气设备、线路不准超负荷使用,线路接头要接实接牢,防止设备、线路过热或打火短路。发现问题要立即修理。 ②存放易燃液体、可燃气瓶和电石的库房内,照明线要穿管保护,库内要采用防爆、灯具、开关应设在库外。 ③穿墙电线或靠近易燃物的电线要穿管保护,灯具与易燃物应保持安全距离。 7、使用明火应注意的问题 ①现场生产、生活用火均应经主管消防的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准擅自用明火。使用明火时,要远离易燃物,并备有消防器材。 ②现场的锅炉房要非材料建造。烟囱临近锅炉房顶的易燃材料处要采取隔离措施。锅炉房应设在远离易燃材料的地方。如果锅炉房下风方向,有易燃料场、易燃设施,应在烟囱上装防火帽。

防火防爆技术及管理措施

防火防爆技术及管理措施 一、预防火灾爆炸的有关法规 仅80年代国务院和有关主管部门就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1984年1月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1984年5月13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安全管理国消防法取代);《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劳人护[1987]36号)(原劳动部和公安部等8个部委1987年12月份联合颁布); 1988年7月原劳动部、国家计委、轻工业部、农业部共同发布了《烟花爆炸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 公安部1990年4月发布了《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原劳动部1995年1月颁发了《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此外,一些生产和管理的行业部门也制定了有关安全规程、标准,如GBJ16-7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YHS01-78《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石油库设计规范》等。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对爆炸危险场所的定义、危险等级划分、技术安全、安全管理及罚则,对有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厂房、设施、仓库等的控制,对通风要求、防静电措施等提出了明确技术规定,对危险场所设备校验、维护保养和检修、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安全管理操作规程、通风管理、特种作业等作出了规定;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则从爆炸性物质和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划分、电气防爆安全技术及管理方面对有关安全要求作出了详细规定。 二、技术措施 要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就应根据物质燃烧和爆炸原理,采取各种有效安全技术措施,比如可燃性粉尘处于堆积状态或处于在容器中密集收存的状态时,是不会爆炸的。 1.防火技术措施 根据火灾发展过程的特点,应采取如下基本技术措施: (1)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2)密闭和负压操作; (3)通风除尘; (4)惰性气体保护; (5)采用耐安全管理火建筑; (6)严格控制火源; (7)阻止火焰的蔓延; (8)抑止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gb 5072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1 总则 为防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不同施工现场的火灾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取可靠防火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方便适用。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临时用房 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建筑物,包括办公用房、宿舍、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库房等。 临时设施 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性设施,包括围墙、大门、临时道路、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

业场、作业棚、机具棚、贮水池及临时给排水、供电、供热管线等。 临时消防设施 设置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于扑救施工现场火灾、引导施工人员安全疏散等的各类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临时疏散通道等。 临时疏散通道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或意外事件时,供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并到达安全地点或安全所经的路径。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 施工现场中供人员和设备实施灭火救援作业的场地。 3 总平面布局 一般规定 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布置应满足现场防火、灭火及人员疏散的要求。 下列临时用房和临时设施应纳入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 1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围墙、围挡; 2场内临时道路; 3 给水管网或管路和配电线路的敷设或架设的走向、高度;

4 施工现场办公用房、宿舍、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可燃材料库房、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等; 5 临时消防车道、灭火救援场地和消防水源。 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宜少于2个。当确有困难只能设置1个出入口时,应在施工现场内设置满足消防车通行的环形道路。 施工现场临时办公、生活、生产、物料存贮等功能区宜相对独立布置,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条及第条要求。 固定动火作业场应布置在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并宜布置在临时办公用房、宿舍、可燃材料库房、在建工程等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应远离明火作业区、人员密集区和建筑物相对集中区。 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不应布置在架空电力线下。 防火间距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措施方案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保卫措施方案(一)消防安全责任制 项目部是防火安全管理的重点单位,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从思想上、组织上、装备上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建立火责任制,将防火安全的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班组,每个施工人员,明确分工,划分区域,不留防火死角,真正防火责任: (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2)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配置,消防设置和器材,设置防火标志。 (3)实行定期或不定期防火安全检查,必须实行每月放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并建立巡查记录。 (4)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5)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消防安全措施方案 (1)领导措施:应当领导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将防火纳入安全生产一项重要工作,项目经理是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 人。安全防火预警机制,防止避免火灾发生。 (2)组织措施:建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布置检查消防工作,建立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建立义务消防队伍。 (3)技术措施:结合防火重点部门,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开展防火培训,提高管理及人员消防安全 意识,掌握新的防火安全技术,从施工工艺,技术上提高预

防防火事故的防范能力。 (4)物品保障:做到消施设施的建立,定期更换过期的消防器材,淘汰易燃可燃的材料,从新阻燃材料和物质上解决火灾危险 电源。 (5)火灾险情的处置:同意外情况发生火灾事故,千万不要惊慌,应一方面迅速电话报警,一方面组织人员积极扑救。 (三)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 (1)施工现场有畅通的消防通道和消防水源、消防器材、工具齐全、设置点位合理、有效、符合防火规定要求,不擅自挪动。 (2)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明火作业规定,有明点防火标志,定期对放火安全进行检查,消除隐患,对难以消除隐患,要限期整 改。 (3)在施工现场贵重、易燃、易暴、剧毒等物品,设专人、专库、不乱放,异建立严格领用、回收制度。 (4)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正确周围使用消防器材,发现火情应积极参加扑救,防止自身伤亡。 (5)发生火灾,应立即报警,以最快速度组织抢救,做好现场勘察、处理、调查等工作。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 B50720—201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fir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site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

1 总则 1.0.1 为预防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 1.0.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不同施工现场的火灾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取可靠防火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适用。 1.0.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临时用房 Temporary construction 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性建筑物,包括办公用房、宿舍、厨房操作间、食堂、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库房等。 2.0.2 临时设施 Temporary facility 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性设施,包括围墙、大门、临时道路、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作业棚、机具棚、贮水池及临时给排水、供电、供热管线等。 2.0.3 临时消防设施 Temporary fire control facility 设置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于扑救施工现场火灾、引导施工人员安全疏散等各类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识、临时疏散通道等。 2.0.4 临时疏散通道 Temporary evacuation route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或意外事件时,供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并到达安全地点或安全地带所经的路径。 2.0.5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 Temporary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site 施工现场中供人员和设备实施灭火救援作业的场地。 3 总平面布局 3.1 一般规定 3.1.1 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布置应满足现场防火、灭火及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3.1.2 下列临时用房和临时设施应纳入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 1 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围墙、围挡; 2 场内临时道路; 3 给水管网或管路和配电线路敷设或架设的走向、高度; 4 施工现场办公用房、宿舍、发电机房、配电房、可燃材料库房、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等; 5 临时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和消防水源。 3.1.3 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宜少于2 个。当确有困难只能设置1 个出入口时,应在施工现场内设置满足消防车通行的环形道路。 3.1.4 施工现场临时办公、生活、生产、物料存贮等功能区宜相对独立布置,防

施工现场防火和防爆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施工现场防火和防爆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施工现场防火和防爆安全技术措施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编制依据: 1、根据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禹州城 市广场2#A地块5#、6#、7#楼工程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9422.7m2,其中5#楼建筑面 积为13064.98m2,6#、7#楼建筑面积为 46357.72m2。结构体系为现浇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基础为 高强预应力管桩或人工挖孔桩。建筑物层数为地下一层、 地上三十二层,地下一层层高为4.4m~5.7m,一层层高为 4.5m,二层层高为3.0m,三层~三十二层层高均为

2.9m;建筑物高度(室外地面至主屋面檐口的高度)5#楼为9 3.65m,6#、7#楼均为9 4.65m。 三、防火防爆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四、防火防爆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名单: 组长:王建安 副组长:程建国程世波 组员:付祥定陈山扬郑超福程建聪王新治 五、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 1、建立健全防火安全生产责任制、群防群治制度、施工现场动火审批制度、现场动火监护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2、各个作业班组配备一名义务消防员,每作业班都应有防火人员巡查细看。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施工现场消防灭火器的规定 1 施工现场的下列场所应配置灭火器: 1)可燃、易燃物存放及使用场所; 2)动火作业场所; 3)自备发电机房、配电房等设备用房; 4)现场办公、住宿用房; 5)其他有火灾危险的场所。 2 灭火器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灭火器的选择、配置、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要求。 2)动火作业场所、易燃材料使用场所,灭火器数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规定数量的2.0倍进行配置。 3)可燃材料使用场所,灭火器数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规定数量的1.5倍进行配置。 ——选自《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1 总则 1.0.1 为预防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 1.0.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不同施工现场的火灾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取可靠防火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适用。 1.0.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临时用房Temporary construction 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性建筑物,包括办公用房、宿舍、厨房操作间、食堂、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库房等。 2.0.2 临时设施Temporary facility 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性设施,包括围墙、 大门、临时道路、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作业棚、机具棚、贮水池及临时给排水、供电、供热管线等。 2.0.3 临时消防设施Temporary fire control facility 设置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于扑救施工现场火灾、引导施工人员安全疏散 等各类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识、临时疏散通道等。 2.0.4 临时疏散通道Temporary evacuation route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或意外事件时,供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并到达安全地点 或安全地带所经的路径。 2.0.5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Temporary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site 施工现场中供人员和设备实施灭火救援作业的场地。 3 总平面布局 3.1 一般规定 3.1.1 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布置应满足现场防火、灭火及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3.1.2 下列临时用房和临时设施应纳入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 1 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围墙、围挡; 2 场内临时道路; 3 给水管网或管路和配电线路敷设或架设的走向、高度; 4 施工现场办公用房、宿舍、发电机房、配电房、可燃材料库房、易燃易爆 危险品库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等; 5 临时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和消防水源。

项目消防安全技术措施(2021)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消防安全技术措施(2021)

项目消防安全技术措施(2021)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公安部关于建筑工地防火的基本措施。加强消防工作的领导,建立义务消防组织,现场设消防值班人员,对进场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建立现场安全用火制度。 2、现场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易爆材料区,生活区,按规定保持防火间距。如果条件所限,防火间距达不到标准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适当减少防火距离。另外还要注意在防火间距中不准堆放易燃物。 3、现场应有车辆循环通道,通道宽度不小于3.5m。严禁占用场内通道堆放材料。 4、现场应设专用消防水管网,本配备消防栓,并沿建筑物高度设置消防竖管,并保证消防用水的需要,随施工进度接高,保证水枪射遍及建筑物的各部位。 5、现场临建设施、仓库、易燃料场和用火处要有足够的灭火工具

和设备,消防器材设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 6、安装使用电气设备时应注意以下防火要求: ①各类电气设备、线路不准超负荷使用,线路接头要接实接牢,防止设备、线路过热或打火短路。发现问题要立即修理。 ②存放易燃液体、可燃气瓶和电石的库房内,照明线要穿管保护,库内要采用防爆、灯具、开关应设在库外。 ③穿墙电线或靠近易燃物的电线要穿管保护,灯具与易燃物应保持安全距离。 7、使用明火应注意的问题 ①现场生产、生活用火均应经主管消防的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准擅自用明火。使用明火时,要远离易燃物,并备有消防器材。 ②现场的锅炉房要非材料建造。烟囱临近锅炉房顶的易燃材料处要采取隔离措施。锅炉房应设在远离易燃材料的地方。如果锅炉房下风方向,有易燃料场、易燃设施,应在烟囱上装防火帽。 ③使用木料烧火时,要随时有人看管,不准用易燃油料点火。用火完毕要认真熄火。 ④冬季施工室内取暖或建筑室内保温用的炉火,都要经消防人员检查。办理用火手续,发现无用火证的火炉要立即熄火,并追查责任。

幼儿园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幼儿园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技术方面 1、耐火等级和平面布置: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宜为一、二级耐火等级,不得使用聚氨酯泡沫等可燃芯材的彩钢板,室内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当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其他建筑内时,应采取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完全分隔,隔墙开设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幼儿活动场所不应设在四层及以上,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半地下室。 2、防火间距: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建筑防火间距不小于6米,高层之间不小于13米,高层与单、多层之间不小于9米。不得占用消防车道和防火间距。 3、安全疏散: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5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0米。使用期间严禁堵塞、锁闭安全出口,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主要出入口和门厅内,应有楼层平面示意图和连续的疏散导向标识。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楼梯间应设置应急照明和灯光型疏散指示标志灯。托儿所、幼儿园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其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规定: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设置在单、多层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人员住宿的房间外窗不应设置防盗网。 4、消防给水:高度大于15米或体积大于10000m3的单、多

层建筑的,应当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幼儿园所在建筑为高层公共建筑的,或者6个班以上的大中型幼儿园,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自动报警设施:6个班以上的大中型幼儿园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厨房使用燃气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泄露报警器和自动关闭装置。住宿场所应设置过电流保护装置。 6、灭火器:每层楼应设置不少于2个灭火器设置点,每点设置2-5具灭火器。 7、厨房:使用瓶装液化气的,不宜与幼儿活动场所贴邻设置,且应靠外墙布置。使用瓶装液化气的,应根据需要限量使用,且应由专人管理、登记。 8、电气线路:电气线路敷设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应穿管保护。电气线路、插座等不应敷设在可燃材料上。应当按要求安装过载断电保护装置,严禁私拉乱接临时线路,严禁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 其他消防技术要求按照《幼儿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标准规范执行。 管理方面 1、培养明白人: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明确消防工作职责,落实消防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培训。 2、消除隐患:每月组织一次防火检查,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寄宿制幼儿园要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厨房烟道每季度清洗一次,严格用火用电管理制度。 3、培训演练: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

加热炉防火防爆安全操作要点示范文本

加热炉防火防爆安全操作要点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加热炉防火防爆安全操作要点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加热炉结构: (1)炉膛燃料系统 (2)供风系统 (3)排烟系统 (4)冷却系统 (5)余热利用装置 加热炉原理: 加热炉以相变换热方式工作 . 在一个无不凝结气体的 密闭容器中, 中间介质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后汽化成气态 并进入气相空间, 在气相空间将汽化潜热传递给冷凝换热 器盘管内的工质( 如水、原油或天然气等) 后, 冷凝成液 体回落到液相空间, 再次被燃料燃烧加热蒸发 . 工质不断

带走中间介质传递的气化潜热, 燃料燃烧后不断供给中间介质燃烧热量, 从而形成动态热平衡。 加热炉操作规程: 必须熟悉所涉及设备的安全性能,严禁违章作业。 (1)接班后认真检查加热炉各设备(阀门、引风机、鼓风机、水冷件、换向阀、仪表、汽化冷却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2)看火工操作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加热炉运行情况,根据煤气和空气的流量、压力,炉膛温度、压力,汽化冷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的各项参数指标正确判断加热炉各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有异常情况,不能处理时及时向调度汇报。 (3)看火工巡检设备时,应随身携带便携式CO报警仪,以防煤气中毒。先检查便携式CO报警仪能否正常工作,确定能使用后,携带进行巡检。

建筑工程消防安全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建筑工程消防安全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建筑工程消防安全措施 1.项目经理部组织以经理、生产副经理为主要领导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包括各专业工长。组织并定时训练工人熟悉、掌握消防设备的使用,提高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做好安全消防交底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开好交底会。 2.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的采用,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3.施工现场明确划分易燃可燃物堆放、仓库等禁火区。对于易燃物料、工程设备设专库管理,避免意外损失。 4.开工前应将消防系统、消防器材敷设准备好,如:消火栓、灭火器、水桶、砂箱、铁锹等,保证消防器材齐全、灵敏、有效;水桶、铁锹等不能挪做他用。 6.现场消防道路保证畅通无阻,场区夜间安排照明设施及值班巡逻。 7.结构施工时将消防立管、消火栓、水龙带随层安装,地面加压水泵保证随时可紧急启动。 8.电、气焊施工前必须办理许可证,设置看火人,配置水桶、灭火器,有上下预留洞处,要把下层洞口盖好。火花可能飞溅的用钢板隔挡。焊割作业的氧气瓶、乙炔瓶距离不得小于10m,焊割后立即关闭。 9.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管理规定,加强施工用电和照明用电的电源管理,不得随意使用电炉等耗电设备,防止发生火灾威胁人身安全。 10.现场严禁吸烟。生活区设吸烟室,加强现场监督。 11.冬期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安装临时采暖器,以防止火灾和煤气 第 2 页共 4 页

中毒。 第 3 页共 4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4 页共4 页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由于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和使用大量可燃、易爆的物品,为了防止 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对全公司火种的安全管理要求: 1.进入公司生产区域,严禁吸烟,违者将酌情进行教育,甚至罚款处理,揭发有功的人员奖给予奖 励; 2.若在公司生产区域内进行焊接、切割、喷灯、熬炼、风镐、开凿等作业,必须按《三级动火安全规程》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条易燃危险区域的照明、电线和电动设备,应符合防爆规定的要求,经常进行维护保养,保持清洁、干燥和绝缘良好; 第四条易燃危险区域因工作需要架设临时电气线路,要报安全部门批准后,按安全规定进行架设,并应限期拆除; 第五条区域内高大建筑物或设备装置,主配电设备易燃液体的槽灌区等,都应装设避雷保护装置。避雷装置每年雷雨季节前,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外部检查和测定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第六条输送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和贮槽等较大金属物件,都应装设良好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第七条禁止在装卸易燃液体的过程中取样、检验和将金属物品投入槽内;检测 获取杨影在装卸完毕后经过适当静止才能进行; 第八条禁止使用绝缘管件插入易燃液体槽内进行移液作业; 第九条禁火区域内,严禁储存易燃物品:如机械润滑油,应储藏在规定的地点,所使用的油抹布或油回丝应集中方在带盖的铁桶内,并经常进行清理; 第十条严禁在高温设备或管道旁烘烤衣物和其他可燃物。灯泡、开关箱等下面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以免火星落下或受热酿成火灾; 第十一条因施工需要搭建的临时工棚,搭建的地点、面积、结构和使用时间报 告生产部,仅批准后,才能搭建,使用期满后立即拆除; 第十二条各作业区、班组内放置的消防灭火设备,应由专人负责,三班倒岗位,应将消防器材作为交接班内容,无故损坏和乱用消防器材,应视情节轻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题库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单位: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 (√)1、施工现场火灾主要原因用火、用电、用气不慎和初起火灾扑灭不及时所导致。 (√)2、当人身和财产安全均受到威胁时,应以保护人身安全为首要任务。(√) 3、临时设施是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建筑物。 (√) 4、燃烧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火源。 (√) 5、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应以“扑灭初期火灾和保护人身安全”为主要任务。 (√) 6、施工现场防火工作常受现场临时设施布置的客观条件的制约。( X ) 7、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不包括现场防火、灭火及人员疏散的临建设施的具体位置。 (√) 8、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不应布置在架空电力线下方。 (√) 9、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 (√) 10、临时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 ( X ) 11、临时消防车道的左侧应设置消防车行进路线指示标识。 (√) 12、在建工程作业场所的临时疏散通道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建造。( X ) 13、临时疏散通道可根据场地采用活动或固定爬梯。 (√) 14、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 X ) 15、扩建、改建施工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施工区内划分出小部分区进行营业。 (√) 16、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消防配电线路。 (√) 17、可以利用已具备使用条件的永久性消防设施作为在建工程的临时

消防设施。 (√)18、消除专用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19、施工现场在断电时应保证现场消防用水正常运行。 ( X )20、动火作业场所及其他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配置灭火器。 (√) 21、在建工程的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只设接口,可不设水带、水枪。 (√) 22、临时消防用水量应为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与临时室内消防用水量之和。 (√) 23、临时消防用水可取施工现场或其附近有稳定、可靠的水源,并应能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 (√) 24、当建筑封顶时,应将两条消防竖管连接成环状。 (√) 25、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给水系统严禁与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并设置。 ( X ) 26、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无责。 (√) 27、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 (√) 28、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 (√) 29、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进场时,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 X ) 30、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应向义务消防作业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技术交底。 ( X ) 31、施工现场应选择无火灾隐患的安全场所吸烟。 (√) 32、严禁在电气线路上悬凉衣物、在配电箱内存放工具。 (√) 33、配电箱(盘)上每个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 34、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或用不燃材料覆盖或隔离。 (√) 35、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许可证。 (√) 36、严禁私自改装现场供用电设施。 (√) 37、电气设备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 (√) 38、应定期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及维护情况进行检查。 (√) 39、距配电箱(盘柜)2m范围内不得堆放可燃物。

消防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析建筑工地现场的消防隐患及防范措施 发布日期:2010-04-22 来源:淮安市消防支队作者:消轩浏览次数:39 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你看到众多繁忙的建筑工地时,你是否想到在这背后,又隐藏着多少数量的安全隐患呢?近年来,火魔频繁光顾建筑工地,给社会的公共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何“祝融”频顾建筑工地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通过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以及对此类火灾事故的研判,对建筑工地现场的消防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浅析如下:一、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 建筑工地要施工离不开电,但由于建筑工地用电是临时性的,导致安装极不规范,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工人宿舍和食堂,电线接头随处可见,由于电线移动频繁,致使绝缘层破损,易引起短路引起火灾,更为严重的是许多配电箱安装随意,都是安在木版上,有的甚至用木箱。 二、工人文化较低,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据调查,建筑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于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上是不了解,不掌握,在消防安全问题上,绝大多数工人有侥幸心理,认为无所谓,就是烧起来,也无大问题,由于工人从事重体力活,下班疲劳睡觉不易醒,一旦发生火灾,发现不及时,极易酿成大灾。加之工人流动性较大,尤其是外来民工,往往是工程完后就走人,给安全培训工作增添难度。 三、消防器材配备严重不足,建筑材料堆放杂乱,消防通道不畅

在调查的一些工地中,除了少数较大的工地配备有少量的灭火器材外,在一些中、小型工地,根本无任何消防器材,一些施工地人员为图方便,将一些易燃、可燃材料及杂物随处堆放,造成消防通道不畅。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四、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通过研判近年来众多建筑工地火灾案例,可以发现违章作业引起的火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调查,由于建筑工人不固定,施工单位使用这些人员时,大都不过问有无上岗证,特别是对电气焊作业人员,在建筑工地,常看到工人在忙电焊或气割,火花四溅,而旁边则是些可燃物的情景。 面对这众多的消防安全隐患,可以说,安全管理的失控为火魔“滋生”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公安部《61号令》的实施,为我们解决对策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共营安全的施工环境 要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管理网络,实行奖惩兑现,公安部第61号令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有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建筑物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在订立合同中明确各方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消防等职能部门要按各自法定职责,加强督察。 二、加强对电气线路与明火的管理

“三小场所”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前言 随着我省经济改革和建设的快速发展,劳动日趋小型化的公共娱乐场所、密集型企业、家庭作坊式生产加工经营场所等层出不穷,消防安全问题的矛盾日趋尖锐。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企业的建筑的消防安全设施等条件远不能满足现有规范的要求或目前没有相应标准、规范能适用的。 结合我省的特点,我们特别规定了对我省经济政治和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几类典型的建筑物的消防技术要求,以预防、缓解或减少重特大火灾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 本标准的 (强制性条文和推荐性条): 本标准由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

“三小场所”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相关法规,规定了广东省改造、治理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小餐厅以及出租屋等场所(以下简称“三小”场所)的消防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既有“三小场所”建筑的火灾隐患治理,不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的防火设计。 其它既有场所的火灾隐患治理按相关消防技术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39-90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规范 GB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3 总则 3.1 为了贯彻国家消防工作方针和政策,合理治理既有“三小”场所,预防和减少重、特大火灾,保障人身安全,做到安全可靠、方便使用、技术先进,制订本标准。 3.2 经整改尚不能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要求的“三小”场所,其消防安全治理应执行本标准。 3.3.1 小档口:经营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具有销售、服务性质的商店、营业性的饮食店、汽车摩托车修理店、洗衣店、电器维修店、美容美发店(院)等。 3.3.2 小作坊: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且每层建筑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下,具有加工、生产、制造性质的场所(含配套的仓库、办公、值班住宿等场所)。3.3.3 小娱乐场所: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酒吧、茶艺馆、沐足屋、棋牌室(含麻将房)、桌球室等。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由于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和使用大量可燃、易爆的物品,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对全公司火种的安全管理要求: 1.进入公司生产区域,严禁吸烟,违者将酌情进行教育,甚至罚款处理,揭发有功的人员奖给予奖励; 2.若在公司生产区域内进行焊接、切割、喷灯、熬炼、风镐、开凿等作业,必须按《三级动火安全规程》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条易燃危险区域的照明、电线和电动设备,应符合防爆规定的要求,经常进行维护保养,保持清洁、干燥和绝缘良好; 第四条易燃危险区域因工作需要架设临时电气线路,要报 __门批准后,按安全规定进行架设,并应限期拆除; 第五条区域内高大建筑物或设备装置,主配电设备易燃液体的槽灌区等,都应装设避雷保护装置。避雷装置每年雷雨季节前,应组织

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外部检查和测定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第六条输送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和贮槽等较大金属物件,都应装设良好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第七条禁止在装卸易燃液体的过程中取样、检验和将金属物品投 入槽内;检测获取杨影在装卸完毕后经过适当静止才能进行; 第八条禁止使用绝缘管件插入易燃液体槽内进行移液作业; 第九条禁火区域内,严禁储存易燃物品:如机械润滑油,应储藏 在规定的地点,所使用的油抹布或油回丝应集中方在带盖的铁桶内,并经常进行清理; 第十条严禁在高温设备或管道旁烘烤衣物和其他可燃物。灯泡、 开关箱等下面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以免火星落下或受热酿成火灾; 第十一条因施工需要搭建的临时工棚,搭建的地点、面积、结构 和使用时间报告生产部,仅批准后,才能搭建,使用期满后立即拆除;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50720-2011 4 建筑防火 4.1 一般规定 4.1.1 临时用房和在建工程应采取可靠的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等防火技术措施。 4.1.2 临时用房的防火设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等情况进行确定。 4.1.3 在建工程防火设计应根据施工性质、建筑高度、建筑规模及结构特点等情 况进行确定。 4.2 临时用房防火 4.2.1 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 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 级; 2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 3 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2; 3 层数为3 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 时,应设置不少于2 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25m; 4 单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0 米;双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5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6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它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7 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房间建筑面积超过50m2 时,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8 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4.2.2 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库房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 级; 2 层数应为1 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 m2; 3 可燃材料库房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30 m2,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 m2; 4 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 4.2.3 其他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宿舍、办公用房不应与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等组合建造; 2 会议室、文化娱乐室等人员密集的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第一层,其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3 在建工程防火 4.3.1 在建工程作业场所的临时疏散通道应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建造并与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同步设置,也可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 4.3.2 在建工程作业场所临时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