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作文训练六W时评文章选读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销学中有一种“借势营销”,借助社会上受关注的事件推广 产品,潜移默化地引导市场消费。而在滁州趁《琅琊榜》借题发挥 的同时,秦朝时设立琅琊郡的山东临沂、拥有古“琅邪县”的江苏 南京也加入了争抢队伍。可是,花果山好造,“正果”却难修,不 是所有的借势都能成功。《琅琊榜》是一部以南北朝时代为背景虚 构的电视剧,对于滁州来说,把始建于明朝的琅琊山会峰阁更名为 琅琊阁,这种借势推广旅游资源的结果,很可能拥抱的是虚无,失 去的是文化。
好酒也怕巷子深,市场经济某种意义上也是注意力经济,城市形 象宣传同样需要争取受众眼球。但是,营造声势毕竟只是辅助手段, 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才是制胜之道。巧劲用过了,可能就会弄巧成拙 。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当年某名牌白酒为了不错过一次国际评奖机 会,不惜自摔酒坛制造轰动。这正说明,用巧劲,还得恰当把握和运 用自身家底和优势。片面重视注意力经济,而不考虑自身实际,难免 事与愿违。
“心有高标,方可致远。”文物保护也好,文化建设也好,最需 冷静审慎、长远考虑,最忌大干快上、好大喜功、拍脑门决策。盲目 地傍剧扬名,还只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文化政绩冲动的一个小缩影。从 像孙悟空、西门庆这样虚构的小说人物被过度利用,到以“最大炒饭 ”“最大月饼”等世界吉尼斯纪录为噱头拉升城市关注,浮躁、庸俗 、功利、短视等问题让文化政绩的泡沫越吹越大。许多真正记录着城 市变迁和文明历史的古建筑,却被摧毁在无情的推土机下。倘若假古 迹遍布中华各地,俗文化充斥时代心灵,我们所期待的文化振兴岂不 是要大打折扣?
人际相处需要时间,更需要质量。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更 需警惕的,是我们正在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在虚拟网络上的 社交达人,却是真实生活里的冷漠者;每个人常常被圈在自己的世 界里,众声喧哗中强化着孤独。更严峻的现实是,我们正在将这种 基于技术进步催生的“新时代病”,肆无忌惮地传递给下一代:我 们自以为追赶着时代的潮头,简单地塞给他们先进的电子产品,哪 管这些产品里,藏着既会伤害视力、又会伤害热情的冷漠病毒。
2、人民时评: 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
文/李 斌
营造声势毕竟只是辅助手段,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才是制胜之 道。巧劲用过了,可能就会弄巧成拙。
“琅琊山顶有一个琅琊阁,琅琊阁每年发布琅琊榜”,近来热播 的电视剧《琅琊榜》,让琅琊山、琅琊阁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近 日,安徽滁州为让自己的琅琊山风景区借着《琅琊榜》火一把,带 动地方旅游发展,把景区内的“会峰阁”改名“琅琊阁”,引来热 议。
手机玩到烫手,灼伤的是亲情与友情,尤其是最需要家长 陪伴和呵护的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绝不只是提供物 质的保障,缺乏父母关注和陪伴的孩子往往会患上“感情饥渴 症”,对他人冷漠,对社会敌视,对自己厌弃。因此,“为了 孩子,请放下手中的智能手机”,已成为世界多国民众的共同 呼声。
“烫手的手机”只是一个拽走当下注意力的代名词。“智能 手机烫手”的本质命题,是我们的内心,怎样葆有爱的能力, 怎样葆有爱的品质。和老人孩子坐在一起,和朋友同事坐在一 起,只是一种“陪着”的形式,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交 流,没有沟通理解与责任感,不可能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家长、 一个有血有爱的“成员”。
手机再智能,终究只是人的工具,如果不能理性驾驭它,人就 会沦为工具的奴隶。当一个又一个孩子,用稚嫩的笔写下他们的困 惑与控诉时,每一位成年人的内心,都应该有一些刺痛、尴尬与检 省,进而有改变的行动。这是智能科技时代必须有的“文化配件” 与心理程序,也是一个健康心智的成年人,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没有人可以从你手里强制地夺下手机,除了自己对于爱的渴望 。
一部《乔家大院》带热山西乔家大院,一部《非诚勿扰》 带热杭州西溪湿地,傍剧扬名要想成功,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尊 重客观事实。仅有几个虚构人物和虚构建筑,怎能代言一个地 方的历史文化?旅游推介和城市形象宣传,绝不能不顾社会影 响和历史事实盲目追求市场效果。事实上,滁州琅琊山本身的 历史文化蕴涵足够丰富。打开滁州的文化“琅琊榜”,既有欧 阳修留下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千古名篇,又有以凤 阳花鼓为代表的皖东文化。守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加挖掘 和弘扬,却要到虚构的电视剧里拉郎配,是否值得,要打一个 问号。
人们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
社会的交往。不只是孩子,还包括被撇在一旁的老人,乃至于 同卧一床的另一半,更不要说饭桌旁边的朋友、办公桌对面的 同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 手机”,越来越多的“心酸”已经表明,这正在成为一种带有 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成为某种亚健康的群体文化心理。
经典时评文章选读一
1、人民时评: 别让“心酸手机” 灼伤“爱的能力”
文 / 毕诗成
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更需要警惕的,是我们正在丧失
爱的热情、爱的能力。 这几天,重庆一名小学生的“心酸作文”《爸爸wenku.baidu.com手机》
在网上热传,“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 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玩、画画,可 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还是没有进来,害我叫了很久很久, 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
孩子对“看手机家长”的真实刻画,戳中了很多爸爸妈妈 的心。有教师就此做课堂调查,超过1/3的孩子举手表示家长常 常玩手机忽视他们,让人很心酸。更有小朋友在被问到“你知 道爸妈做什么工作吗”,脱口而出的是“爸爸是用手机查资料 的”。
这是一个技术变革的时代。智能手机正在井喷式“攻城略
地”,丰富及时的资讯、花样繁多的游戏、方便快捷的服务, 将手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人们在畅快享受的同时,也 遭受着某种情感“病毒”的入侵:有些“低头族”把孩子搞丢 了都没有发觉,而在许多孩子眼里,爸爸是“拿手机查资料的 ”,手机是妈妈的“女儿”……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 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今天,我们无比渴求得到更多历史文 化的滋润,也往往受困于浮躁庸俗乘虚而入的烦恼。越是这样 ,我们越要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越要懂得尊重文化规律、 引领世道人心的重要性。戒骄戒躁,有所为有所不为,珍惜用 好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我们才能告别文化干涸、 精神粗鄙、品位低劣的洼地,站在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 得益彰的高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