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及其改进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及其改进意见
摘要:我国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会计计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重要的突破性调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企业界、会计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经过几年的实施,在具体运用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足和问题。文章在对新会计准则的作用、意义、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的同时,就其改进与完善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执行问题改进意见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09-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的新型业务频频出现,单一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已不能满足核算工作的需要。2007年在我国所有上市公司和一些大中型企业逐步实施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以较高的起点、较强的创新精神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秩序,为企业财会实务操作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方便,向会计国际协调的宏观方向迈出一大步,对促进我国财会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地位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在几年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美中不足之处。为了进一步提升准则标准和操作效果,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必要在准则的完善和改进方面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新会计准则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1.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一是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统一标准。各
种企业所属行业不尽相同,经济业务纷繁复杂,新会计准则为行业各异的各种企业提供了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全过程作出具体规定,使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趋于规范。二是会计信息更加权威。会计准则之所以能够作为会计核算与会计业务的准绳和依据,就在于它的权威性。会计准则从制定到实施均由国家部门权威机构进行组织审查和指导,使会计信息质量明显提高,有利于社会公众作出理性决策,满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对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突出了信息充分披露原则。新会计准则坚持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原则,强化现行财务报告披露的公开性,创建了科学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全面系统地改进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使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得以维护。
2.为融入世界经济奠定了基础。会计准则的全球性趋同适应了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加强的形势,向国际趋同迈出了新的一步。新会计准则吸取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精华,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在中外经贸合作方面架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投资环境,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在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为融入世界经济奠定了基础。以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相分离为例,新会计准则参照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强调了会计与税收的分离。这样一来,会计制度如遇同税收制度不相统一状况时,就可以按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再根据纳税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3.新会计准则具有长期的制度效应。会计准则对企业资产计价、收入确认、成本核算等财务工作的制度性规范,使财务信息更加客观,对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税务成本、现金流量等各类经济指标产生一定影响。这些经济信息将对企业目标利润、投资计划,预算编制、分配政策、成本分析、财务风险预警以至企业财务控制战略的确定产生相应影响,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定位创造条件。可见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不仅改善了企业的日常会计实务核算,为融入世界经济奠定基础,还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定位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长期的制度效应。
二、新会计准则在实施中的缺憾和问题
新会计准则及时吸收了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既保留中国特色,又体现了国际趋同。然而,在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亦有不尽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述缺乏完整性。以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表述为例,新准则中只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做了要求,而缺乏对固定资产明确的金额规定。这就造成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给不法企业进行非法利润操纵以可乘之机。即可以在企业经济效益较好时,将本应计入企业固定资产的支出非法在当期一次性列支;而在企业经济效益较差时,将不应列入固定资产的支出违规列入固定资产。可见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中明确的界定其数额的必要。还有,在资产减值方面,新准则虽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有所制约,但仍忽略了对可转回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审计监督,容易使一些不法公司在通过流动资产减值项
目进行主观利润操纵方面有机可乘。在债务重组部分中财务困难的界定方面,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及其指南有关对债务人发生的财务困难的说明,缺乏对资金周转困难与经营陷入困境的界定,也没有明确的财务指标的数额规定,有碍对企业发生财务困难的确切认识,给操作处理带来困难。在合并企业的会计处理方面,新准则以控制作为标准来判断并决定某一企业的合并,不再有股权比例的具体要求,也没有具体操作指南,容易使兼并企业偏于选择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而不屑效益差的企业。
2.有的表述模糊欠具体。在有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存货界限的条款中,新存货准则称“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构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或投资性房地产等”,“相当长”的字眼较为模糊,不易实务操作,容易导致操纵利润的现象发生。还有,新准则关于企业内部研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的规定,准则缺乏两个阶段划分界限或标准的规定。显然,在缺少界限或标准的情况下要清楚地划分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此外,在非货币性福利的确认和计量方面,新准则没有明确规定计量方法是依据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使会计核算无所适从。
3.可操作性需要加强。新准则实施以来,还暴露出缺乏可操作性的弱点和不足,给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带来一些困难。如新准则所列的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五个条件,这些条件和标准缺乏明确具体的表述,判断与操作都
比较困难。又如,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界定商誉为一项资产,至少每年年终进行资产减值测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这一规定可以确保现存商誉减值和企业资产价值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如何操作缺乏详尽的办法。鉴于商誉性质的特殊性和我国的实情,确定资产减值损失程度的测试操作有一定困难。
4.企业财会人员适应能力差。新会计准则体系是规范会计行为,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准绳。随着准则的国际趋同化及其内容的大幅度创新,给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改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准确的职业判断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水平;一些会计实务的原则性处理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一些财务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造能力;一些政策的把握需要熟知全面的经济法律知识。特别在新概念、新观念的引入和运用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建设,才能适应新准则的实施需求。
三、对新会计准则的改进建议
任何规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会计准则也有一个在实践中逐步地完善的过程,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变化,有待于不断地进行修改与充实。就目前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些改进。
1.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新准则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要对资产减值迹象等作出判断。然而,仅靠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是难以完成的,还需要资产的质量状况的掌握,减值准备的科学计提。这就要求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