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考语文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春季高考语文试卷评分

一、试卷概述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
试卷旨在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以下是对试卷各部分评分标准的详细说明。
二、选择题评分标准1. 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评分标准:(1)正确答案:2分;(2)错误答案:0分。
2. 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评分标准:(1)正确答案:3分;(2)错误答案:0分;(3)漏选答案:1分。
三、非选择题评分标准1. 阅读理解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评分标准:(1)正确答案:15分;(2)错误答案:0分;(3)无答案:0分。
具体评分细则如下:①对文章主旨、观点、态度的把握:3分;②对文章结构、层次、段落的把握:3分;③对文章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的把握:3分;④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6分。
2. 古诗文阅读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评分标准:(1)正确答案:15分;(2)错误答案:0分;(3)无答案:0分。
具体评分细则如下:①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6分;②对诗文语言、修辞手法的把握:6分;③对诗文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的了解:3分。
3. 现代文阅读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评分标准:(1)正确答案:15分;(2)错误答案:0分;(3)无答案:0分。
具体评分细则如下:①对文章主旨、观点、态度的把握:3分;②对文章结构、层次、段落的把握:3分;③对文章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的把握:3分;④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6分。
4. 写作题(共1题,共50分)评分标准:(1)内容:20分①紧扣题意:10分;②内容充实:5分;③观点明确:5分。
(2)结构:15分①结构完整:7分;②层次分明:5分;③过渡自然:3分。
(3)语言:15分①语言通顺:7分;②表达准确:5分;③修辞恰当:3分。
四、总分及等级划分1. 总分:150分2. 等级划分:(1)优秀:120-150分;(2)良好:90-119分;(3)中等:60-89分;(4)及格:30-59分;(5)不及格:0-29分。
2024年1月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

2024年1月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王熙凤D. 王宝钗答案:D2. 以下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A. 班门弄斧B. 推陈出新C. 挂羊头卖狗肉D. 哗众取宠答案:D3. 以下哪个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4. 《水浒传》中,以下哪个英雄好汉绰号是“及时雨”?A. 鲁智深B. 武松C. 林冲D. 宋江答案:D5. 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答案:A6. 以下哪句诗句出自《离骚》?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答案:C7. 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A. 北京B. 上海C. 杭州D. 苏州答案:B8. 以下哪部作品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一?A. 《家》B. 《春》C. 《秋》D. 《寒夜》答案:A9. 以下哪个成语与“掩耳盗铃”意思相近?A. 自欺欺人B. 坐井观天C. 指鹿为马D. 狐假虎威答案:A10. 以下哪个诗人被称为“诗鬼”?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李贺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红楼梦》的作者______。
答案:曹雪芹2. 《水浒传》的作者______。
答案:施耐庵3.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______。
答案:唐僧4. 《三国演义》中,曹操字______。
答案:孟德5.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乳名是______。
答案:宝玉6. 《诗经》中,以下哪句诗句描绘了丰收景象?______答案:麦浪翻滚7. 《离骚》中,以下哪句诗句描绘了美好的爱情?______答案:有情人终成眷属8. 《呐喊》中,以下哪篇作品讲述了“狂人”的故事?______答案:《狂人日记》9. 《激流三部曲》中,以下哪部作品讲述了觉慧与翠芬的爱情故事?______答案:《家》10. 《朝花夕拾》中,以下哪篇作品讲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故事?______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40分)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语文春季高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春季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铿锵有力B. 栩栩如生C. 脍炙人口D. 走头无路2.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今天去图书馆了吗?”我说:“去了。
”B.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要浪费时间。
C. 这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它讲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D. 他喜欢游泳、跑步,还有骑自行车。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公司加强了安全教育。
D. 他因为迟到,所以被老师批评了。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丹麦王子复仇的故事。
C.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以简洁的文风著称。
D.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
B.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龙”。
C. 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
D. 辛弃疾是元代著名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虎”。
6. 下列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动词一般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
B. 形容词通常用来修饰名词,表示性质或特征。
C.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程度、方式等。
D. 连词用来连接句子或句子成分,表示并列、选择、转折等关系。
7.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比喻是通过比较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说明一个事物的特点。
B. 拟人是把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人的情感或行为。
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yǎo tiǎo)蹉跎(cuō tuó)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B. 潇洒(xiāo sǎ)倾盆大雨(qīng pén dà yǔ)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C. 踌躇(chóu chú)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dòng)D.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碧波荡漾(bì bō dàng yàng)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
B.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才华和激情。
C.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
D. 这个城市的环境非常优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错误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长得花容月貌,被誉为班花。
C. 他为人正直,受人尊敬。
D. 她的言辞犀利,让人无法反驳。
4.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日出东方,夜落西方,阴阳交替,岁月流转。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 下列作者中,不属于唐代诗人的一项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鲁迅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的渴望。
7. 《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意味着()。
202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绝密★启用前202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子曰:“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流连山景、不知不觉已是暮色四合的两句是“ , ”。
2.按要求作答。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2分)上海博物馆日前发布“大博物馆计划”,将构建“3+X ”新发展格局,打造博物馆“航母群”: , 。
, 。
与此同时,上海博物馆将实施藏品扩增计划,助力上海加速迈向“博物馆之都”。
①预计2023年年底前后,东馆将建成开放②其中,东馆展陈以常设展为主③以人民广场馆、东馆、考古主题博物馆为核心④人民广场馆也将迎来整体更新改造升级⑤在海内外设立若干分馆A.③①④②⑤B.①④③⑤②C.③⑤①④②D.①④②⑤③(2)小明诚请李老师担任他的生涯导师,他提交的书面申请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在以下四处画线句中找出并修改。
(3分) 尊敬的李老师:您好!我是高一(1)班的小明。
【甲】早就听说您德高望重,对学生关爱有加,指导有方,【乙】我对您十分仰慕,恳请您担任我的生涯导师。
【丙】若能如愿,我将加倍努力!【丁】希望您尽早答复,不胜感激!敬祝教安!您的学生 小明 2022年9月15日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爱犯错的智能体》序①①本书主角是被称作“智能体”的人(尤其是生物学上的人),暂时称之为人智能体;另一个与之进行比较的智能体是机器智能体,简称程序体。
春季高考试卷语文和答案

春季高考试卷语文和答案**春季高考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字的产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不仅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语言文字的产生,使得人类能够更加有效地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积累和传承知识,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繁荣。
1. 下列关于语言文字产生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语言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
B. 语言文字的产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C. 语言文字的产生使得人类能够更加有效地积累和传承知识。
D. 语言文字的产生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 根据文本,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语言文字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B. 语言文字的产生使得人类交流更加便捷。
C. 语言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唯一标志。
D. 语言文字的产生推动了知识的积累和传承。
3. 文本中提到“语言文字的产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3分)A. 人类能够更加有效地交流思想。
B. 人类能够更加有效地传递信息。
C. 人类能够更加有效地积累和传承知识。
D. 人类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4.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6分)5. 文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6. 请分析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23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卷真题及答案(含作文范文)

2023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卷真题及答案(含作文范文)一、阅读理解题目一(1)下面哪个画线部分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史记》是古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是一部千年之后的历代正史、编年史以及其他类似的著作的源头。
A. 《史记》是古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B. 它是一部千年之后的历代正史、编年史以及其他类似的著作的源头。
C. 史记是古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是一部千年之后的历代正史、编年史以及其他类似的著作的源头。
答案:C分析:在此题中,画线部分是两个独立的分句,应使用句号来进行分隔。
题目二(2)下面哪个句子中城市名字用得不正确?A. 中国有许多美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B. 李白的诗中常常描绘出了杭州美丽的西湖景色。
C. 这个城市是山东省济南市。
答案:C分析:在此题中,答案C给出的城市名字使用不正确,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城市之中。
题目三(3)下列对《红楼梦》的解读中,说法错误的是:A.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一部杰出的艺术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B. 《红楼梦》描写了封建社会末年贵族家庭的生活,批判了封建礼教的腐败和虚伪。
C.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以其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而成为经典之作。
答案:B分析:在此题中,答案B给出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红楼梦》并没有直接批判封建礼教的腐败和虚伪,而是通过对贵族家庭生活的描写来暗示和间接批判。
二、作文题请你以《才华横溢的高考生》为题,根据所给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高考成绩出来了,小明一看,自己的分数居然达到了满分!他觉得特别开心,因为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他经常熬夜学习,每天坚持做题,还请了老师辅导他,学习时间超过了常人。
但是,当他获得高分的时候,他并没有像很多同学一样跳起来欢呼,而是默默地将试卷叠好,走出了考场。
材料二小明的同学们都为他取了个外号叫“小天才”,因为小明的各门功课都很优秀。
春考语文 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 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 分1.按要求填空。
(5 分)(1)___________________,快阁东西倚晚晴。
(黄庭坚《登快阁》)(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_______________。
(柳永《___________》)(3)王维《终南山》中描写山中云气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痴儿了却公家事(2)晓风残月雨霖铃(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评分说明:答对1空给1分】2.按要求选择。
(5 分)(1)小明调皮贪玩,成绩严重滑坡,老师想用一句话来劝诫他,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
(2 分)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D.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下面是在某公司年会上听到的四句话,其中用语正确的一句是()。
(3 分)A.王总的讲话抛砖引玉,下面请其他人发言。
B.我的发言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
C.一年来大家给了我许多帮助,我不胜感激。
D.公司的庆典活动将于下月举行,敬请期待。
【(1)(2分)D 评分说明:选D给2分;选A给1分(2)(3分)C】二阅读7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 题。
(16 分)艺术美的特殊价值①与现实美相比,艺术美具有特殊的价值。
我们不妨先比较一下两者的差异:首先,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其次,现实美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再次,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恒性。
②正因为艺术美比起现实美来,在某些方面有其更为优越的品格,所以,人们并不以现实美为满足,而在享受现实美的同时还热烈地追求艺术美。
这正是艺术美具有特殊价值的原因。
③关干艺术美的价值问题,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认为,艺术的价值可以用一个向外扩展的十字坐标来表现,十字坐标的横轴由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组成,它的纵轴由创造--生产方面和反映--信息方面组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多种作用组成的环形图:④如图所示,艺术美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图中所列举的这些作用,不仅彼此界限不明,而且有些作用是非艺术品也具有的,因而很难使人准确地把握艺术的特殊价值在哪里。
春季高考试卷语文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B. 精卫填海(jīng wèi tián hǎi)瑶池金母(yáo chí jīn mǔ)C.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D. 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翻箱倒柜(fān xiāng dǎo g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大地披上了五彩斑斓的盛装。
B. 我对这次高考充满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金榜题名。
C.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我国的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青出于蓝B. 精卫填海C. 举世闻名D. 春暖花开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阳光像温暖的怀抱。
B. 花儿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C. 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5. 下列诗句中,描述春天景象的一项是: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句子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7. 下列句子出自哪位宋代词人的作品?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8. 下列句子出自哪篇古代散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 下列句子出自哪篇古代诗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0. 下列句子出自哪篇古代小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是A.庇护 / 禆益湍急 / 惴惴不安 B.主角 / 号角自诩 / 栩栩如生........C.国粹 / 憔悴沉湎 / 冠冕堂皇 D.沮丧 / 诅咒屏障 / 屏气凝神........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松弛亲和力口干舌燥 B.脉博孺子牛断章取义C.斑驳摇蓝曲甜言蜜语 D.气概度假村义不容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①我们只要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就会到人生很多的苦与乐。
②蒲松龄故居有一个的小花园,园中几尊怪石,增添了“聊斋”的气氛。
③人生正如攀爬高山,跌落了100次,要安静地开始第101次的攀爬。
A.体味精制如果那么 B.体验精制即使也C.体验精致如果那么 D.体味精致即使也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我不知道是谁的挂号信退回来了?”张师傅说。
B.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C.版画是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如木板、石板、钢板等)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
D.中国的年俗:如剪窗花呀、贴春联呀、放鞭炮呀……每一项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是A.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新加坡举行,参赛者大多是初出茅庐的小将。
....B.难道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没有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吗?....C.大学生跳河救人的事迹,一经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
....D.这位成功的企业家慷慨解囊,资助了多名失学儿童。
....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1A.目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抗危能力和调控措施正在不断提高。
春季高考试卷语文加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精神焕发(huàn)B. 烟花易冷(yān huā yì lěng)C.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D. 独辟蹊径(dú pì xī jì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一些课外活动。
B. 这场音乐会不仅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还吸引了大量非音乐爱好者。
C.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因为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D. 由于最近天气变化无常,请大家注意保暖,以免感冒。
3. 下列诗句中,描绘春天景色的是: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4. 下列作家中,属于宋代的是:A. 苏轼B. 杜甫C. 王之涣D. 李白5.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风和日丽B. 眼花缭乱C. 美轮美奂D. 举世闻名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就像一座宝库。
D. 她的歌声像夜莺一样婉转动听。
7. 下列词语中,与“山清水秀”意思相近的是:A. 风和日丽B. 繁花似锦C. 鸟语花香D. 雪上加霜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杏花也开了。
B.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
C. 小明喜欢踢足球,喜欢打篮球,还喜欢游泳。
D.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花朵,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雨滴敲打着窗户,像小锤子一样。
C. 小河唱着歌,流向远方。
D. 雪花飘落在地上,像一朵朵白色的花瓣。
2025年山东春季高考模拟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5山东春季高考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班级:21级参考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20分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Ⅰ(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冗.杂(rǒng)鄙.薄(bǐ)顷.刻(qǐng)锐不可当.(dǎng)B.着.落(zháo)菜畦.(qí)角.色(jué)矫.揉造作(jiǎo)C.俯瞰.(kàn)拾.级(shè)桑梓.(zǐ)间不容发.(fà)D.旌.旗(jīn)亵.渎(xiè)爱憎.(zè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干炼遨游墨守成规B.狂斓凭添不屑置辩C.部署安详蛛丝马迹D.冒然拜谒入目三分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①建党百年之际,中国______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②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③任何源远流长的文明,______展示在世界面前,______能真正显示出它的地位和价值。
A.庄重蕴藏只有才B.庄重蕴含只要就C.庄严蕴含只要就D.庄严蕴藏只有才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体现了思想文化多元开放的主张。
B.“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C.近年来,手机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2023天津春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天津春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3年天津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恣意妄为桀骜不驯一诺千金一视同仁B. 旁征博引博古通今博闻强识博采众长C. 偃旗息鼓偃武修文偃旗息鼓偃旗息鼓D. 礼尚往来礼贤下士礼义之邦礼崩乐坏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他说,“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他说。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他说,“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事件,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是一篇好文章。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参加这次活动。
答案:C二、填空题(共20分)4.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白部分。
(1)“____,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2)“____,对海而唱。
”(曹操《观沧海》)(3)“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答案:(1)举头望明月(2)东临碣石(3)此情可待成追忆5. 请根据所给成语或词语,填写反义词。
(1)“光明正大”的反义词是____。
(2)“专心致志”的反义词是____。
(3)“一视同仁”的反义词是____。
答案:(1)阴险狡诈(2)心不在焉(3)厚此薄彼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节选自某篇古文,内容略)6. 文段一中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作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7. 文段一中提到的“故国”指的是什么?答案:故国指的是作者的故乡或祖国。
文段二:(节选自某篇现代文,内容略)8. 文段二中,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主题?答案:作者通过对比和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来表达主题。
2023春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3春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一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5题。
(现代文阅读材料)1.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5分)2. 分析文中提到的“XX”一词的含义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5分)3.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5分)4. 文章中提到的“XX”事件,其对主题的展现有何作用?(5分)5.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XX”现象的看法。
(10分)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8题。
(古诗文阅读材料)6.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5分)7.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5分)8. 根据全文,评价作者的写作风格及其对主题的贡献。
(10分)三、语言知识运用(共20分)9.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或填写正确的词语。
(5分)10. 根据题目要求,修改病句。
(5分)1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写出恰当的语句。
(5分)12.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句子的仿写。
(5分)四、写作(共30分)13.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30分)(写作题目)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 作者主要观点是...(此处应根据具体文章内容填写)2. “XX”一词在文中指的是...,其作用是...3. 作者运用了...等修辞手法,例如...4. “XX”事件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表现了...5. 对“XX”现象的看法是...(此处应根据具体问题展开)二、古诗文阅读6. 划线词语的含义是...7. 划线句子的翻译是...,其表达的情感是...8. 作者的写作风格是...,对主题的贡献体现在...三、语言知识运用9. 正确选项或填写是...10. 修改后的病句是...11. 恰当的语句是...12. 仿写的句子是...四、写作(此处应根据具体写作题目给出一篇完整的议论文)[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实际试题及答案应根据具体考试内容进行编写。
春季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解析1.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
根据《离骚》原文“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可知,作者屈原在这句话中表达了自己受到他人嫉妒和诽谤的痛苦。
A选项“嫉妒”与原文意思相符,故为正确答案。
2.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断句的理解。
根据原文“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可知,这句话是在描述作者种植兰花和蕙草的情景。
D选项“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符合文言文断句的规则,故为正确答案。
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根据《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可知,诗人王之涣在这两句中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象。
C选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与原文意象相符,故为正确答案。
4.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用法的理解。
根据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可知,诗人张继在这句话中使用了“对”字,表示“面对”的意思。
B选项“面对”与原文用法相符,故为正确答案。
5.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根据原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可知,作者林则徐在这句话中表达了自己为国家利益不惜生死的决心。
D选项“为国家利益不惜生死”与原文主题相符,故为正确答案。
二、简答题解析1. 【答案】(1)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春天美好的景色与世态炎凉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2)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 【答案】(1)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桃花、柳树、春风等自然元素赋予了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2)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作文解析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关于“成长”的作文。
【参考立意】1. 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与成长2. 成长中的友谊与亲情3. 成长中的自我认知与成长【写作指导】1. 结合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进行立意,确保作文主题鲜明。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本试卷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计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并在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共20道小题,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考生需在答题卡上填涂符合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
第一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目要求考生选出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词语。
第二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目要求考生选出没有错别字的词语组合。
第三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目要求考生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第四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目要求考生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句子。
第五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目要求考生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句子。
第六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目要求考生选出没有语病的句子。
A.我国宏观经济年均增速约为7.3%左右,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B.有人说,掌声是另一种语言,它既是情感的表达,也是情绪的反映。
C.由于生活的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让不少年轻人经历着“成长的烦恼”。
D.这次活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改写:A。
我国宏观经济年均增速约为7.3%,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B。
有人认为,掌声是一种语言,既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反映情绪。
C。
生活的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让许多年轻人面临“成长的烦恼”。
D。
这次活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解决了“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日头要落山时,采莲人背起竹篓,戴上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然后,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得先挖出里面的莲子。
最后,晶莹洁白的莲子就会滚落一地。
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D。
“举酒欲饮无管弦”中的“管”代表箫、笛等乐器演奏的音乐。
9.XXX到建筑公司面试时,他的自我介绍有以下内容,其中表达最恰当的是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 分1.按要求填空。
(5 分)(1)___________________,快阁东西倚晚晴。
(黄庭坚《登快阁》)(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_______________。
(柳永《___________》)(3)王维《终南山》中描写山中云气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痴儿了却公家事(2)晓风残月雨霖铃(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评分说明:答对1空给1分】2.按要求选择。
(5 分)(1)小明调皮贪玩,成绩严重滑坡,老师想用一句话来劝诫他,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
(2 分)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D.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下面是在某公司年会上听到的四句话,其中用语正确的一句是()。
(3 分)A.王总的讲话抛砖引玉,下面请其他人发言。
B.我的发言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
C.一年来大家给了我许多帮助,我不胜感激。
D.公司的庆典活动将于下月举行,敬请期待。
【(1)(2分)D 评分说明:选D给2分;选A给1分(2)(3分)C】二阅读7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 题。
(16 分)艺术美的特殊价值①与现实美相比,艺术美具有特殊的价值。
我们不妨先比较一下两者的差异:首先,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其次,现实美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再次,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恒性。
②正因为艺术美比起现实美来,在某些方面有其更为优越的品格,所以,人们并不以现实美为满足,而在享受现实美的同时还热烈地追求艺术美。
这正是艺术美具有特殊价值的原因。
③关干艺术美的价值问题,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认为,艺术的价值可以用一个向外扩展的十字坐标来表现,十字坐标的横轴由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组成,它的纵轴由创造--生产方面和反映--信息方面组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多种作用组成的环形图:④如图所示,艺术美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图中所列举的这些作用,不仅彼此界限不明,而且有些作用是非艺术品也具有的,因而很难使人准确地把握艺术的特殊价值在哪里。
我们认为,艺术美的特殊的价值,可以分别从欣赏者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⑤第一,艺术美在提高欣赏者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
艺术所能发挥的作用,和艺术欣赏者的感受能力是成正比的。
欣赏者的审美能力越高,他从艺术品中感受到的美就越多,艺术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而人们的欣赏能力的提高,又不能离开艺术美的熏陶.艺术是通过表现感情来唤起感情的。
表现创造主体的感情,正是为了唤起欣赏主体同样的感情,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现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艺术美唤起欣赏者美好感情的过程,就是欣赏者的感情受到陶冶的过程,亦即他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
艺术美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艺术家要追求美的内容,同事也要追求与内容适合的美的形式。
人们通过对艺术中的美的感受,不但提高了艺术趣味,而且也挺高了对艺术的理解力,一句话,提高了对艺术美的欣赏水平。
由于艺术美来源于于现实生活,所以,在提高了对艺术美的认识的同时,必然也提高了对现实美的认识。
⑥艺术美使欣赏者的灵魂受到陶冶的过程,也就是受到教育的过程。
一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够对欣赏者产生“净化作用”,悲剧诱导欣赏者在心理上经历主人公的遭遇,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冲突中唤起人们的正义感,应该说伦理上的情感因素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因而,悲剧在给人以强烈的道德震撼中,激发人的意志,提高人的品格,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作用,扩大一步来说,不独悲剧是如此,其他类型的艺术也常常是这样。
艺术的这教育作用,不仅提高了欣赏者的审美水平,而且能够影响欣赏者的世纪行为。
⑦第二,艺术美在推动社会前进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
艺术美虽然有供人消遣、娱乐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它负有推动社会前进的特殊使命。
朗吉弩斯说:“艺术作品不仅打动听觉,而且打动心灵,能把人的禀赋和修养中那些文词、思想、行动,以及美的意象都鼓动起来,把作者的情感传到听众的心里,引起听众和作者共鸣。
就是这样通过由文词建筑起来的巨构,作者把我们的心灵完全控制住,使我们受到作品中的崇高、庄严、雄伟等品质的熏陶,潜移默化。
” 艺术美能够政征服人心,鼓舞人心,促使人们奋发向上,以达到推动社会生活前进的最后的目的。
⑧艺术美的特殊价值,是艺术家通过特别的技艺创造的,使艺术形象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从而发挥艺术美的价值。
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能经受时间的严格考验,会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3.根据上下文,在第①段的方框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2 分)4.分析第③段环形图在文中的作用。
(3 分)【(3分)答案示例: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斯托洛维奇对艺术的多种作用及相互关系的见解,作为本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特殊价值的参照,为下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的特殊价值做铺垫。
评分说明:“直观形象”、“展现了斯托洛维奇对艺术的多种作用及相互关系的讲解”、“作为本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特殊价值的参照”、“为下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的特殊价值做铺垫”为4个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3分为止】5.对第⑤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欣赏者从艺术品中感受到的美的多少,取决于审美能力的高低。
B.艺术美唤起欣赏者的美好感情,使欣赏者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C.欣赏者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其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D.艺术家在内容上追求美,是为了提高对现实美的认识。
【(3分)D】6.第⑥段谈到了悲剧的教育作用,请以《红楼梦》《窦娥冤》《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部作品中的任一作品为例,对悲剧如何发挥教育作用进行分析。
(4 分)【(4分)答案示例:《窦娥冤》叙写了善良孝顺的窦娥在草菅人命、是非颠倒的黑暗统治下冤屈致死的故事。
欣赏者在心灵上经历了主人公毁灭性的遭遇,萌发对窦娥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统治的强烈憎恨,产生强烈的正义感。
悲剧就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评分说明:对所选作品的概括1分;结合作品的具体分析3分。
】7.第⑦段论证了艺术美在推动社会前进方面的特殊价值,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 分)【(4分)答案示例:本段未直接论证艺术美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特殊价值,而主要是引用朗吉弩斯的话,阐述的是艺术美对于个人品质提升的作用。
个人品质的提升与推动社会进步间有何关系,作者却未作进一步论述。
所以我认为论证是不充分的。
评分说明:论证内容的概括2分;论证内容与观点间的关系分析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 题(15 分)荔江之浦一(1)拉开窗帘的时候,竟然看到了一幅画。
一江碧水蜿蜒过眼,水之上是跌宕起伏的山,那山一直到目力不及才稍显收敛。
那些硬朗的、柔美的起伏充满了神奇的魅力,由其体现出来的情致与动感又让人不无美妙的遐想。
(2)偶尔,云层里射出的光打在水上,水就特别明润,山则隐晦迷蒙。
天光温和的时候,山与水的颜色惊人地相似,似是一江颜料刷在山上,新鲜得还在淌水,这样的山水连在一起,就是非同于他处的桂林荔浦了。
(3)想来住在江边的人,一定家家有个大飘窗,时时刻刻让这无限江山飘进来。
每天早晨都像是仪式,缓慢而隆重地拉开一天的序幕。
二(4)总觉得这地方最盛产水,到处水润润的,山上有水,江里有水,田里还是水,水绕着村绕着城地流,生出水润润的植物,生出水润润的人,人出口一说话,也带着水腔。
(5)在荔浦走着看着,空气中还会有刘三姐样的歌声,那是文场和彩调,随便哪个街头巷尾,几个人那么一凑,锣鼓弦子响起来,柔润的嗓子就亮起来。
怪不得,这地方是曲艺歌舞之乡呢。
逢节日,山水边就热闹成海。
(6)荔草,究竟是一种什么祥的草,会让一条江葳蕤荡漾,最后荡漾成自己的名字?水中划船,水随山转,那么多的弯,又那么多的漩。
水有时像上了—层荧绿的釉,有时又如一面深蓝的绸。
(7)船行中,你会看到有人在洗浴,有人在江边烧纸祭奠,有人穿着婚纱在照相。
总归是,荔浦人的祈愿和祝福离不开这一江水。
(8)这个时候,两岸涌来一片金黄,初以为花,却是砂糖橘。
还有马蹄秧子,也是一波波的粉黄,马蹄踏过—般。
(9)荔浦由很多样的细节构成。
有些细节,甚至做得比桂林还好,比如银子岩,会唤起你一声惊叹;比如丰鱼岩,一洞鱼水穿越九座山峰,是为洞中之冠。
其实荔浦人还是会偷偷笑,你去鹅翎寺了吗?层层信仰嵌在山崖上.你看荔江湾了吗?从江上划船进入,上岸再由洞里出来,江山美景可有这样的结合?荔浦再垫底的山也是桂林山水系列,可人家会说,咱这是荔浦山水,底气硬朗着呢。
(10)如此的美景会被人瞄上的。
最旱是一拨逃难来的,一到这里便扎进水边的山洞不走,繁衍成村林。
后来还有土匪,还有日寇,都流过口水,但最终都没留下来,这片山水不喜欢他们。
(11)顺脚走进一个村子,村子叫青云村,依着的山叫龙头山。
不用多说,你就想了住在这里有多美气,起伏的山下,扶桑、紫罗、百香果到处都是。
老者在田里不紧不慢地忙,一个女孩担着马蹄沿田埂走。
(12)荔江与漓江、桂江、西江相通,交通便利,往来客商就多。
走入一条很老的巷子,磨光的石板、镇水的古塔、宏阔的会馆和斑驳的城门,让人想象曾经的繁闹。
传下来的是豪爽耿直的性情,你来了,做芋头扣肉芋头焖鱼各种芋头宴待你,陪你大碗喝酒,还给你呀呵呵地唱彩调,荔浦人吃,芋头是一绝,荔浦人棉线切片的吃法你学不会,芋头的美味却一直忘不掉.这里的山水养人,芋头也养人,养得人精干豪壮,细腻明丽。
三(13)天空积蓄着黄昏,像谁在絮被子,一层层絮厚了,铺排开来,所有的一切都盖在了被子下面。
那些山以为将夕照挡住了,没承想夕照还是投入到江里。
江不仅把夕照全部接收,还把那些山也揽进了怀中。
这样,上面啥样,水里也啥样,完全是一个原型复本,直到夜来,将那复本折叠在一起。
(14)雨敲了一夜的窗,早晨开帘一看,江边竟然飘浮了一层伞花,红的,黄的,蓝的,那是沿江晨练的人的。
没有什么能阻止人们对这条江的热爱。
(15)离去的时候,荔浦已让你眼里、心里、口袋里都装得满满的,够你消受很长时光。
(16)而后,荔浦人会说,想着啊,还来呀,别忘了我在这儿等你。
8.分析第(1)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 分)【(3分)答案示例:“竟然”表现出作者拉开窗帘看到美景时的惊喜之情。
把眼前的江景直接说成了“一幅画”,运用比喻,展现美丽的江景,总领下文对荔浦美景的描写。
评分说明:“竟然”的分析1分;比喻的分析1分;结构上的作用1分】9.赏析第(4)段使用“水”这一意象的表达效果。
(4 分)【(4分)答案示例:第④段选取水这一意象,渲染水在这片天地处处存在,植物、人人说话都带有水的特质,水、人、物融为一体,写出荔浦风土人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