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职业认同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职业认同感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姓名:刘承丰学号:2013212706

职业认同感,MBA智库百科给出的定义是,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教师职业认同感,它也同样给出了定义,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强调的是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则反映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程度。其实我觉得这个定义不够准确,教师的职业认同不应该只是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准确地说,应该是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看法,与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评价及期望一致。那么问题来了,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评价和期望怎么样?

韩愈在《师说》中曾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疑惑也。”对教师这一职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师说》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教师是传播做人的道理,传授学科知识和从业技能,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思想、生活中困惑和烦恼的专业人员。另外还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有高的学识水平,也需要有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做到既言传、又身教,既教书育人,也为人师表。可以看出,一直以来,教师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评价和期望都很高,所以教师也被誉为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却越来越低,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归根结底,应该是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期望要求过高,而教师得到的社会回报又较低造成的。那么有人要表示怀疑了,国家给教师的待遇不薄啊,社会各界对教师这个职业也很尊重啊,那按理说,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应该得到满足了,社会给教师的回报也算很丰厚了吧。好,下面我们分别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来一一分析。

首先是物质层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第二十五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类似的条目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的来说,国家给教师这个职业在工资、住房、医疗、退休金等很多方面都提供了“特权”,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这些政策因为各种原因往往无法实施到位,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水平普遍较低,拿我自己举一个例子,目前我在武汉的一所初中代课,除去生活开支等等一系列支出,每年能够攒下来的钱大概五万块,而武汉的平均房价目前已经接近或者说已经超过一万块,那么一套八十平米的房子就需要八十万,加上装修费等等至少需要一百二十万,也就说按照武汉教师的待遇水平,需要工作近24年才能买到一套比较小的房子。另外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单论工资,在全球28个国家的老师中,中国几乎排到了垫底的位置。在中国,刚入行的大学老师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每月259美元(约合人民币1632元),是全球“最低价”。中国大学老师的平均工资也仅为720美元(约合人民币4537元)。那有人又要说了,教师不是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补课之类的吗?教师不是有很多“灰色收入”吗?当然不行,教师这个职业太崇高,义务教育阶段你要是私自补课捞点外快,你要是收取资料费,那你可就是社会罪人了,既违法有缺德。这么无私的光辉的职业都给你毁了,你既毁灭了孩子的休息时间,又毁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总而言之,教师这个职业的待遇是比较低的,所以物质层面自然得不到满足。

第二点是精神层面,社会的确很尊敬教师这个职业,但社会把教师群体视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楷模,文化科学的权威,特定社会价值的拥护者。从这一视角观察,教师不仅是一个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而且又是一个文明的传承者、文化的传播者。教师是天使,是最纯洁最无私的人,所以教师不能有偿补课、不能有第二职业、不能聚餐喝酒,在学生面前必须绝对正能量,必须各方面都给学生树立榜样。可惜了,教师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当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时候,我们的社会是无法接受的,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事例:这是我实习期间听到的故事,有家长向学校提意见。她的孩子学习上有些问题,班主任很关心。有一天放学后,班主任在校园里找她孩子谈心。谈着谈着,班主任的手机响

了,他说了声“对不起,我接个电话”,接了电话后,继续和学生谈话,这件事就过去了。没过几天,家长找到校长,批评说老师修养差,与学生谈话时竟然接手机,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影响很坏。校长认真地把这番话在大会上转述,认为家长的意见正确,并对该教师进行了口头批评。第二个事例就是很出名的“范跑跑事件”,在面对地震的时候,范美忠首先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做出了反应,所以他在没有疏散学生的前提下就逃出了教师,其实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他是一个教师,所以全社会群情激愤,全社会人民团结起来口诛笔伐,仿佛要将范美忠这个“教师败类”除之而后快。以上两个事例并不是想说社会完全歧视教师,只是想说,社会上不尊重教师、对教师过高要求的现象的确存在,也并不是大部分教师在精神层面都能得到满足。

那么既然提出了原因,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解决问题呢?我提一下我自己的几点看法:第一点,国家和社会应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让教师劳有所获,获得应有的待遇;第二点,社会各界不应过分神化美化教师职业,在适当地对教师提出一些职业要求后,尽量把教师当做普通人来看待,降低教师的精神压力;第三点,教师自己也应该寻找自身问题,发挥自我效能,提升自己的职业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