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现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吴桥杂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吴桥杂技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艺术珍宝, 它产生于人民的劳动生活, 根植于广大的平民百姓之中。吴桥虽小, 却闻名世界。吴桥有许多杂技世家, 他们几代人倾注毕生精力, 以非凡的技艺和对杂技艺术执着的追求, 推动杂技这门古老的艺术不断发展并繁盛至今。吴桥杂技艺术经历数千年风风雨雨的历史变迁而不消失, 也未被其他艺术门类所替代或同化, 足以证明其艺术生命力和雄厚的文化生态底蕴。

但是,当杂技艺术成为人们直接或间接谋生的手段时,其文化生态就能在自然状态下得到健康发展;当它不再是人们谋生的必要手段时,其文化生态则会逐步变得脆弱而急需得到保护和传承。文化生态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 它具有不可再生性, 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毁损, 传统风格一旦变异, 都会造成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

(一)文化生态保护区可望不可即

在吴桥这块土地上,从古到今陆续出现了数十家乃至上百家杂技、马戏团,他们常年在外卖艺谋生,使得杂技艺术在吴桥这块土地上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生态氛围。几千年来, 吴桥杂技艺人卖艺谋生, 使吴桥杂技走遍祖国大江南北, 走上世界舞台。吴桥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国杂技艺人源源不断的输出地, 这种输出逐步造就了吴桥杂技深厚的文化生态底蕴。“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曾使吴桥杂技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严酷的政治环境迫使不少艺人丢下弥足珍贵的杂技艺术。与此同时, 杂技艺术的继承和创新受阻, 大量杂技文物也遭到毁坏。杂技艺人的演出活动被禁止, 并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横遭批判。

根据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远离传承主体,远离原生环境,蛰伏博物馆,不是对其最好的保护。理想的保护是特定区域内的“原地整体保护”。将其原状地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之中,培养社区居民对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促进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但是吴桥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区几经呼吁申报,一直未见回音。此外,旅游开发这把双刃剑,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迎合时尚潮流,也对淳朴的吴桥杂技文化造成扭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起到负面作用的。

因此,吴桥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迫在眉睫。

(二)杂技后备人才缺乏

杂技文化艺术之所以能在吴桥这块土地上得以传承数千年而经久不衰,主要得益于父传子、子传孙,拜师学艺、杂技小科班招收徒弟传授技艺等传承模式。这种传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为吴桥杂技文化生态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80年代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农村经济呈多元化发展, 不少农民由此走进工厂企业。进入21世纪以来,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杂技行业的收入水平已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 放下绝技另谋出路成为一部分吴桥人的新选择。

综合多方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导致杂技后备人才缺失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杂技肯定是要吃苦的,现在的家庭孩子少,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受罪;二是多元经济发展的今天,学杂技投入太大而回报有限,放弃绝技、另谋出路成为新选择;三是杂技节目多以挑战人体极限为主,90%以上的练习者受过伤,一半左右的人还会留下职业性病痛;四是杂技节目对表演者年龄要求也很高,艺人们面临重新择业问题,然而由于从小学艺,学历不高,就业面很窄。

(三)文化生态环境脆弱

吴桥杂技的成就,使吴桥成为举世闻名的杂技之乡。吴桥杂技的发展史,也是中国杂技的发展史,吴桥杂技支撑了中国杂技的存在,代表着中国杂技的最高水准,主导着世界杂技表演和进步的潮流走向。有一句话说,“十方杂技九籍吴桥”,“没有吴桥不成班”虽然现在听起来有些太绝对,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国各个杂技团都有吴桥杂技艺人,而且是团里的中坚力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近几十年来, 在农村多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杂

技已不再是吴桥人赖以谋生的唯一手段, 这在一定程度上又给杂技文化生态发展带来新的冲击,显然, 吴桥杂技文化生态保护的严峻课题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而且后备人才缺乏,必然会削弱吴桥杂技的文化生态基础。杂技学校招生困难,选拔人才变得更困难,正在从事杂技表演的艺人年龄不断增长,面临转行,很多绝活儿面临断代失传、后继无人的危险。一些杂技博物馆。杂技文化生态的发展, 需要源源不断的杂技后备人才作支撑, 更需要政策的扶持作保障。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创建吴桥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区无疑是两条最切实可行的保护举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