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业与就业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失业现状、就业现状
我国目前的失业人口:
1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2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3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
我国的失业主要表现特点.
1结构性失业: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相吻合,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即一方面有活无人干,一方面有人无活干。
2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
失业状况
2007年的失业率是4%,就业率是96%,但是中国的统计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中国的失业率只统计城市,不包括农村,女的45岁,男的50岁以下,而且中国的失业率不同于外国一周左右统计一次,中国一年才统计一次。还有很多隐形失业的情况存在,所以实际上来说,中国的失业率应该是高于政府发表的数字,甚至超过10%的说法,这就见仁见智了。
2010年底,中国城镇地区失业率为4.3%;全年共有514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008年大学生失业率逾12%
4%是登记失业率。9.6%是实际失业率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据数据统计,中国农村人口达8.6亿人,为全国总人口的70.9%,农村从业人员为4.9亿,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72.2%,除去失业人员外,农村中尚有近4亿人口无所事事。除去老人,丧失劳动力及未达到劳动年龄的儿童外,农村中富余人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据专家估计,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1.9亿。
(二)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冲击。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足,缺乏实践技能,造成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偏差,自我认识不清晰,自我定位不明确。在就业中期望值太高,
(三)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
而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就业竞争能力差,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2003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
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人口多,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生就业
时间毕业人数就业率
2001 115万0.7
2002 145万0.74
2003 212万0.75
2004 280万0.75
2005 340万0.76
2006 413万0.77
2007 495万0.70
2008 559万0.68
2009 611万0.68
2010 630万0.722
居民消费水平在提高,但是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就业人口数是呈现反向增长的,当物价上涨时致使消费水平呈现虚增长,导致工资要求上涨从而导致公司财务压力,最后减少就业机会,加大了就业压力
1.初次就业率随时间呈现倒“U”型趋势
将初次就业率定义为全部毕业生中“已经签约”、“已确定单位,等待签约”、“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读研”和“出国”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不同于劳动经济学中的定义)。初次就业率呈现倒“U”形状的趋势,从2003年的59.8%上升到2005年的69.9%,再上升到2007年的71.1%,而2009年下降到67.1%。2007年的初次就业率之所以最高,主要原因是从事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年,高出约10个百分点。特别地,从统计结果来看,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都在50%以下,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的比例分别为40.4%、47.2%、40.4%和34.5%,2009年的情况最差,首次降到40%以下。
从学历层次来看,就业状况特点:第一,学历层次越高就业状况越好,表明用人单位对高学历有较大的偏好。第二,从变化趋势看,各层级的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也呈现倒“U”型。值得提及的是2007年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赶上并超过本科毕业生,高出0.7个百分点。特别地,专科生在“已经确定单位”、“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和“其他灵活就业”方面的比例显著高于本科生,而本科生只是在“升学”和“出国/出境”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2003-2007年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受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进出口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增加,这有利地拉动了民营企业、外贸企业的就业,因此社会对高职大专毕业生的需求增加较多。但是,这次金融危机恰恰对中国的进出口影响最大,与对外贸易相关的企业受到很大冲击。2009年各学历层次的初次就业率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
2.毕业生实际起薪在多年稳定后2009年增长明显
调查表明,起薪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起薪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提高,以2009年为例,各学历层次的月起薪分别为1510元、2276元、3637元和3757元;第二,毕业生的名义月起薪呈现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的起薪平均值分别为1569元、1659元、1798元和2331元。但是如果按消费物价指数(CPI)进行调整的话,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的实际起薪平均值分别为1569、1569、1598
元和1978元。2009年平均月起薪之所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原因之一是就业单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就业比例有显著的上升。
3.已就业毕业生的工作单位结构波动很大
按工作单位性质分:国家机关、学校、国有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是高校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单位。(1)2007年前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私营企业,2003年所占的比例为10.7%,2005年上升至16.3%,2007年进一步上升至34.2%,2007年私营企业一跃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单位。但是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私营企业所占的比例下降到31.0%,退居第二位。(2)2007年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学校,2003年所占的比例为23.1%,2005年下降至19.3%,2007年进一步下降至5.4%,但是2009年小幅回升到6.0%。(3)2007年前国有企业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2009年有很大的反弹。2003年所占的比例为34.5%,2005年下降至29.7%,2007年进一步下降至23.5%,而2009年回升至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