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大学就业指导教师访谈录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当前,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择业渠道不够畅通,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既有社会, 又有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 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求职意识; 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只有这样, 才能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一方面急缺大学生人才,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在不断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问题已成重中之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关系着劳动者、企业、乃至国家的未来。

我们最近找到社会黑大知名专家给我们分析了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同时也给我们大学生以后的就业给出了建议!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本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形势也随之变动。21 世纪头20 年,中国16 岁以上人口以年均550 万的规模增长,到2020 年劳动年龄总人口将达到9.4 亿。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中劳动力密集、就业弹性系数大的第三产业比例偏小,整体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偏低,因此劳动力供应远远大于需求的现实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改变。未来十年内,就业将始终是个大问题,这其中就

包括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01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 万,待业人数约为30 万。到了2005 年,待业人数增加到93 万,比2001 年增加了三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2010 年将有630 多万名大学生毕业,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总数将超过700 万,就业形势依然很不容乐观。预计今后三年内高校毕业生还将以每年50 万的速度增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自我定位不准确, 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 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充足甚至短缺了。从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来看, 也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然而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影响, 中国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社会需求尚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不愿意到基层、艰苦岗位工作, 一些大学生往往不切实际地盲目与别人攀比, 简单地从“我想干什么”出发, 拼命去挤“独木桥”。大学生在就业时自我定位不准确, 对工作期望值居高不下, 无形中形成了好高骛远的心理, 人为地抬高了就业的门槛。

(二)大学生就业的自身“硬件”不硬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以及国际资本和技术的进入, 形成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 导致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本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员工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 还要求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以

及忠诚的职业道德。而目前一些毕业生往往只是有着“优秀”的书本知识, 动手能力和工作技巧较差, 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团队精神、职业道德比较欠缺, 心理素质脆弱,往往企业招录后需要进行再培训, 客观上增加了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引进人才成本, 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三)人才高消费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日新异, 用人单位对人才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大势所趋, 但不是任何用人单位和每个工作岗位都需要高学历的毕业生。有些用人单位设置的招聘岗位, 本科大学生甚至大专生已经足够胜任的, 但其往往一味的给自己树“金字招牌”, 体现领导在形式上对知识的尊重, 纷纷打出了诸如“非重点大学硕士生以上学历不要”等招牌, 以至于好多单位和企业在招聘中出现“唯名校”、“唯文凭”、“唯学历”论, 严重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其结果是要么束之高阁, 要么招聘的毕业生工作专业知识不对口, 学非所用, 极大地影响了单位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一些单位的用人机制明显滞后, 要么由于本身人才体制和激励机制的制约, 招聘不到急需的、“优质低价”的毕业生; 要么因其用人的苛刻性、聘人的随意性等, 很难形成良性的留住人才机制。三、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对策

( 一) 深化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

1.强调通识教育, 适应新形势对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 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提

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不同工作的就业能力。”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中, 明确限定的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是教育部规定的政治思想类、语言工具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等四大类课程。而有关学生就业的课程设置则多属选修课的范围, 师资力量也参差不齐, 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离。更有些学校则根本没有这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这无疑会造成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就业期望值过高等不利因素, 从而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因此, 我们认为高校必须科学、全面、合理地设置通识教育课程, 加强就业指导课、形势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的设置, 并扩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范围与学分, 调整必修课的比例, 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教材编写工作,改革考试考查制度, 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全面与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2.以就业为导向, 合理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以前我国的大学教育, 由于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实行计划体制, 所以学校不注重专业设置; 现在是市场为导向, 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 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 并加强对新设置专业的建设和管理, 把拓展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有机结合起来, 研究人才需求状况, 大力扶持和发展社会各行业急需或是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潜力的专业, 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 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社会需求日渐萎缩的传统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 直到停止招生。例如美国的大学在“行政管理、评聘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