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最新作文素材:上海世博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最新作文素材:上海世博会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一天天向我们走来,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盛会。奥运会主场馆“鸟巢”以优美而不规则的线条,呈现出一个巧夺天工的自然之美;而世博会中国馆则以一个“中国红”斗拱横空出世。这就是被称为“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中国馆融合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展现了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是对中国文化的最好表达。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转译
“东方之冠”坐落在世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位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国家馆居中突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似斗拱。
斗拱是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中的一个奇特构件,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出现。它悬挑出檐,层层叠加,将檐口的力均匀传递到柱子上,其目的是将檐口加大并富有美感。这种形制在北京的天安门、山西应县的木塔、西安的钟鼓楼等建筑上都有应用。斗拱既是承重构件,又是艺术构件,它的应用使建筑形成“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态势。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成为中国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认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难用一个具象来表达文化的精髓,因此必须从总体意象中提炼。”为了选择一个合理的造型,他们从中国的绘画到雕刻,从出土文物到江南园林,从象形文字到京剧脸谱,每一个文化符号似乎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每一个符号似乎又都不能达到心中理想的境界。经过百般琢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对建筑设计师启发很大,于是决定从其入手,终获成功。
古代建筑斗拱挑出屋檐最多可以探出4米,而现代建筑用钢结构和混凝土,可以发挥更大优势。在建造过程中,中国馆对传统元素进行了开创性诠释,并大胆革新,将传统的曲线拉直,层层出挑,斗拱最短处就伸出了45米,最斜处伸长达49米,使主体造型显示出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和结构美。这些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然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
如果俯瞰中国馆的设计,就会发现其顶部平面呈经纬分明的网格架构,这个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城市棋盘式的布局,即所谓“九宫格”结构,与历史上唐长安城、皇城、故宫形成呼应。其文化底蕴则来源于周代王城的形制理论,《周礼·考工记》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中国馆的建造既吸取传统文化营养,又开拓创新,使其造型雄浑有力,宛若华冠高耸,具有现代意识,符合当代国际上的高层审美趋向。
中国特色的体现与表达
中国馆“东方之冠”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融合了多种中国元素,并用现代手法加以整合、提炼和构成,国家馆的造型还借鉴了夏商周时期鼎器文化的概念。鼎有四足,起支撑作用。作为国家盛典中的标志性建筑,光有斗拱的造型还不够,还要传达出力量感和权威感,这就需要用四组巨柱,像巨型的四脚鼎将中国馆架空升起,呈现出挺拔奔放的气势,同时又使这个庞大建筑摆脱了压抑感。这四组巨柱都是18.6米×18.6米,将上部展厅托起,形成21米净高的巨构空间,给人一种“振奋”的视觉效果,而挑出前倾的斗拱又能传达出一种“力量”的感觉。
通过巨柱与斗拱的巧妙结合,将力合理分布,使整座建筑稳妥、大气、壮观,极富中国气派。同时向前倾斜的倒梯形结构,是现代建筑向力学的又一挑战。将传统建筑构件科学地运用,是中国人的又一创造,它向世界传达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概念,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馆的造型具有标志性、地域性和唯一性的特征,它的外表是什么颜色,这又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那么,什么颜色最能代表中国特色呢?设计者自然想到了“中国红”,一种代表喜悦和鼓舞的颜色,一种大气、稳重、经典的颜色。可是红色在大型建筑中非常难用,由于红色的波长强、刺眼而跳跃,搞不好会有飘起来的感觉,从而影响整体形象。其实,中国红是一个概念比较模糊的颜色,大红的对联,火红的灯笼,红红的中国结,这些都叫中国红。可是在不同的历史时空环境中,它又呈现出多种审美表达。如故宫太和殿所展示的“红”就达五种之多,怎样在现代建筑中用好“中国红”呢?为此,设计者专门请来中国美术学院研究所的专家,通过反复试验,现场观察,实物对比,
最后商定中国馆不可能用一种红,而是借用故宫红的色彩,采取多种渐变。于是,就有了中国馆外表从上到下,由深到浅四种红色的“退晕”渐变,上面重一点,下面轻一点,既传统又时尚,丰富了中国红的内涵,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层次感和空间感,极富生气和活力。中国馆披上了“中国红”,传达出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展示着“热情、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这是对中国特色的又一最好解读。
东方之冠,高高耸起,象征着中华的鼎盛与繁荣。而舒展平卧于国家馆之下的地区馆,则形成深厚的依托之态,为人们活动提供了厚重坚实的平台。它的布局借鉴了《禹贡》对疆土的概括,即“九州”之说。这个在圆明园中也有体现,其文化理念和空间意识的文化之根,可追溯到《周易》。
国家馆和地区馆的巧妙布局,主次有序,象征着国家一统的精神,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地区馆周边自然折转的空中游廊、台阶步道和园林小品,相互衔接得异常完美,建筑外观镌刻有叠篆文字,环廊外侧立面印有中国历史朝代名称,象征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的小品表面,还刻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和各地区间的团结合作。所有这些都对中国特色做了全面而细致的表达。
时代精神的彰显与弘扬
巍峨壮观的中国馆绝对高度63米,相当于西安大雁塔(64米),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它的外形既像宝鼎,又像一盏巨大的酒杯,高高举起,盛情欢迎五洲四海的朋友;同时它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冲天而起,预示着中国将翱翔万里,称雄世界。
中国馆建筑的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面对即将在中国本土举办的世博会,中国馆已递交了一份以建筑为表述的“时代宣言”。中国馆通过现代手法对中国元素的演绎创造,向世界展现出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现代中国。华冠耸立的国家馆,下部33米完全挑空,这些中心对称的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为人们休闲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开放场所。具体地说,有四大交流平台,而这四大平台正体现了现代国际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即开放性和公共性,反映了时代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和能源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中国馆的建造处处透露出环保和节能的信息。外墙材料使用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所有管线和地铁通风口都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国家馆顶层景观台使用最先进的太阳能板,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可实现中国馆照明全部自给;同时还有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雨水通过净化后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地区馆表皮还设计有气候缓冲带,屋顶运用生态农业景观技术,土层覆盖达1.5米,可实现有效隔热,节省能源在10%以上;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了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提供生态化的景观。
雄伟高耸的世博会中国馆,阐释着中国特有的建筑美学,体现着厚重的中国文化,表达着亿万中国人的开放情怀,展现出城市发展的中华智慧。东方之冠,中国传统,中国特色,中国精神。
参观世博会看什么?看文化,世博会是全球文化交流的盛会;看科技,世博会是科技创新展示的舞台;看创意,世博会是创意与智慧的竞技场;看发展,世博会是探索未来发展的试验田。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正在向我们招手,这个即将出世的胎儿在母体里隐隐躁动着对盛世的渴望。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承办者,中国人与世博会的关系顿时亲密起来,对世博会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世博会的由来和发展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农耕社会便已经出现了雏形。古时候,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举行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