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学院电子线路计算机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报告

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报告一、课题背景电力电子电路作为电力工程和自动化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电力工程和自动化工程学生们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二、课程目标本次电力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训练的目标主要是培养电力工程和自动化工程学生的计算机仿真能力,以及帮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电力电子电路的相关知识。
三、训练内容1. 认识仿真环境关于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计算,我们一般会采用一些常见的仿真环境,如PSpice、MATLAB等。
因此,本次训练首先介绍了仿真环境的实用方法和使用技巧,让学生们熟悉在仿真环境中进行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计算。
2. 单向/双向变流器的仿真本次训练中,我们选取了单向/双向变流器作为练习仿真的主要对象,然后根据给定的电路图,让学生们学会进行仿真计算。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作用,我们还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讲解。
3. 运动控制电路的仿真在某些特定应用领域中,运动控制电路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训练中,我们也选取了一组运动控制电路进行仿真计算,让学生们掌握动态控制的相关知识。
4. 小组讨论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电力电子电路,本次训练还设置了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就电力电子电路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交流。
此外,还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后模拟仿真实验,加深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训练效果通过这次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仿真工具的使用技巧,还深入了解和理解了电力电子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作用机理和特点。
此外,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们还能交流以及分享各自的电子电路仿真计算心得,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电力电子电路的了解。
五、总结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是电力工程和自动化工程学生们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通过本次训练,学生们不仅熟悉了仿真计算工具的使用,还加深了对电力电子电路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教程综合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教程综合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1.熟悉电路板的制作过程;1.2.掌握Proteus的使用1.3.对一般常用电子器件的识别和测量;1.4.掌握电烙铁的使用及电路的焊接工艺;1.5.掌握电路图的分析方法1.6.掌握简单电子线路的调试技巧和方法。
2.实验设备及器材手电钻,电烙铁,曝光机,斜口钳,感光敷铜板,显影剂氯化铁溶液,焊锡,电子元器件(具体见清单),万用表,示波器。
3.实验内容3.1.Proteus学习3.1.1Proteus简介Proteus是完全一体化电子产品开发系统的一款软件。
Proteus 是将设计流程、集成化PCB 设计、可编程器件(如FPGA)设计和基于处理器设计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功能整合在一起的软件,一种同时进行PCB和FPGA设计以及嵌入式设计的解决方案,具有将设计方案从概念转变为最终成品所需的全部功能。
3.1.2Proteus的原理图绘制在此仅以RC振荡电路的整个制版流程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进入到proteus 绘制界面,如下图所示。
点击左边菜单栏的图标即可进入到相应的原理图绘制模式。
然后再点击旁边的图标代表选择相关元件放置。
届时将进去到下图右所示的界面当中。
以电阻为例,在上图右边界面中关键词处输入“电阻”,下拉框中即会出现各种型号的电阻。
然后我们选择相应的型号即可。
此过程中的一些快捷方式,如下表所示:快捷键用途快捷键用途Ctrl+s打开关闭磁吸磁吸用于对准一些点的,如引脚等等:x打开关闭定位坐标显示一个大十字射线Page Down或“Page Up 不同图幅之间的切换+- 旋转示栅格为1mm,在pcb的时候很有用:栅格威原理图绘制成功以后得到的图形:如果点击运行键,原理图已经正常运行则说明原理图是正确连接的运行按钮:3.1.3protel的PCB图绘制A.1、绘制原理图2、元件编号3、电路规则检查4、创建网络表5、新建PCB文件6、装载封装元件库7、装载网络表8、放置封装元件9、设置PCB板参数10、修改移动步长11、元件布局12、规划PCB板布线规则13、自动布线14、手工调整导线15、导出PCB文件。
上海电力学院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1

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验证1.电路课程设计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习使用Multisim 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模拟。
2.设计仿真电路原理与说明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和电压定律(KVL )。
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0=∑I ;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0U 。
运用上述定律时必须注意各支路或闭合回路中电流的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设定。
3.电路课程设计内容与步骤电路原理图如下图1所示:图1 列出KCL 方程:321I I I -=+ (1)列出KVL 方程:12300)200200(21=++I I ......(2) 6300)500500(32=-+I I (3)联立以上方程,解得A I 0168.01=,A I 32107317.0-⨯=,A I 0175.03-=且 V U FA 360.30168.0200=⨯=V U AB 366.0107317.05003=⨯⨯=-V U AD 250.50175.0300=⨯= V U CD 336.0)1007317.0(5003-=⨯-⨯=-V U DE 360.3)0168.0(200-=-⨯=如图2所示,设计仿真电路。
图2 Multisim 仿真电路 具体步骤:1.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和三个闭合回路的电流正方向。
2.分别将两个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
3.接入各个电阻。
4.接入电流表和电压表。
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原件上的电压值,并记录。
接入示波器观察波形:由于电压源是直流稳压的,所以示波器的波形是一条直线。
实验数据表格如下:被测量I1(A) I2(mA) I3(A) U1(V) U2(V)计算值O.0168 O.7317 -0.0175 12 6测量值0.017 0.732 -0.018 12.000 6.000 相对误差0.0002 0.0003 0.0005 0 0被测量U FA(V) U AB(V) U AD(V) U CD(V) U DE(V) 计算值 3.360 0.366 5.250 -0.336 -3.360 测量值 3.366 0.366 5.268 -0.366 -3.366 相对误差0.006 0 0.018 0 0.0064.误差分析:理论计算是理想状态的分析结果,仿真电路比较接近实际测量情况。
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报告

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报告电力电子电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电气设备中的电路。
它们的设计和操作需要对电逻辑、电路分析和控制系统等方面具备深入的了解。
为了更好的掌握电力电子电路,需要学习其相关理论,同时进行大量的仿真训练。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角度描述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
一、计算机仿真训练的目的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仿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计算机仿真,可以模拟实际的电路运行环境,通过观察仿真结果来学习电路实际运行的规律,更好地掌握电力电子电路的运行过程。
二、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方法1.建立电力电子电路模型在进行计算机仿真前,需要先建立电力电子电路模型。
在建立电路模型时,需要根据电路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所要模拟的电路元件和电路拓扑结构,确定元件的数值和电路参数,以及设置初始条件和仿真时间等。
建立模型后,还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参数调整,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使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需要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
常用的仿真软件有PSIM、PSCAD、SABER等。
通过仿真软件,可以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和模拟实验。
仿真软件还可以提供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并可输出相应的仿真波形。
3.分析仿真结果在仿真过程中,需要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对仿真波形的观察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了解电路的实际运行情况。
在分析仿真结果的过程中,还应对电路的稳定性、效率和波形失真等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效果通过计算机仿真训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力电子电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掌握实际的电路设计和操作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学习到如何进行电路仿真和数据分析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此外,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程实践中纷繁复杂的现象和问题。
模拟电力电子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模拟电力电子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嘿,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电力电子专业课程设计的方案。
咱们这个方案可是结合了十年经验的心血结晶,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主题!一、课程设计背景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技术,我们这个课程设计应运而生。
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力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1.电力电子器件介绍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特性、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这部分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2.电力电子电路设计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电力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AC/DC变换、DC/DC变换、DC/AC变换等。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电路的原理和设计要3.电力电子系统仿真这部分内容主要教授学生如何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通过仿真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力电子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4.电力电子设备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电子设备在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应用场景下的电力电子设备设计要点和实际应用案例。
四、课程设计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实践操作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电力电子电路,进行仿真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团队协作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组成团队,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评价体系课程设计结束后,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设计原理的正确性、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五、课程设计成果1.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电子线路计算机仿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课题名称电子线路计算机仿真课题代码 1307038设计题目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课程名称:电子线路计算机仿真实验项目:设计一个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器 特征频率f=1KHZ ,通带电压增益A=4 姓名: 同组人姓名: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实验日期:2013.01.07-2013.01.11一、 实验目的1、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课程的理解并提高学习兴趣,起到辅助教学和促进教学的目的。
2、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学习新的知识,查阅资料,独立设计、上机调试与验证等。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以后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1. 滤波器:常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一般由电抗元件组成,如在负载电阻两端并联电容器C ,或与负载串联电感器L ,以及由电容,电感组成而成的各种复式滤波电路。
2. 滤波电路传递函数定义:2()()()1(3)()O VFi VF V S A A s V S A sCR sCR ==+-+3. 低通滤波电路:其幅频响应图如右图所示,图中0A 表示低频增益,A 为增益的幅值。
由图可知,它的功率是通过从零到某一截止角频率H ω的低频信号,而对大于H ω的所有频率则给予衰减,因此其带宽/2H BW ωπ=。
4.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特征角频率: 1c RCω=通带增益: 0VF A A =等效品质因数:13VF Q A =-传递参数: 2202222()VF c c c c cc A A A s s s s s QQωωωωωω==++++(注:只有03VF A A =<,电路才能稳定工作,否则将产生自激震荡) 5. n 阶巴特沃斯传递函数:()2()1/nc A A j ωωω=+(注:式中n 为阶滤波电路阶数,ω为3dB 截止角频率,0A 为通带电压增益。
电子线路仿真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线路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了解仿真原理;2.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电子元件、电路图的基本知识;3. 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电子线路的设计、搭建与仿真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线路仿真软件进行自主设计、搭建和调试电路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电子线路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子技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对电子线路仿真软件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线路仿真软件介绍:使学生熟悉仿真软件的界面、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包括软件的安装与启动、电路图的绘制、元件库的调用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线路仿真概述2. 电子元件识别与使用:介绍常见电子元件的符号、特性及使用方法,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电子元件3. 电路图的绘制与仿真:学习电路图的绘制方法,运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包括静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图的绘制与仿真4. 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学习放大电路的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5. 滤波器设计与仿真:学习滤波器的原理,设计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性能。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实习地点 ***** 实习时间 *****学院 ***** 班级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2012年 6月15日单键开关机电源电路1设计目的1.1提高电路板的焊接能力,正确的焊接电路1.2认识单键开关机电源电路,掌握其中的原理1.3把课堂上学习的模电、数电知识,学以致用,实践落实1.4学会正确使用稳压电路1.5提高电路检查能力和排除故障的能力2 设计内容电路设计主要来实现通过开关按钮2来实现电路的工作或停止,而开关按钮1可实现强制关闭的作用。
同时还设计了开关swith使电路能够实现持续工作的效果,即禁止开关。
这就是本实验所要实现的三个功能。
3 所用器件清单4、原理概述4.1.电路原理图:4.2 电路功能:4.2.1强制开关按钮1的工作原理无论电路原来处于什么工作状态,只要按下开关按钮1,三极管TR1和TR2就可以导通,那么通过TR1给D触发器的置1端S输送了高电平信号,Q1就输出高电平,那么同理Q2也会输出高电压。
因为Q2是通过电阻与TR4的基极相连的,所以这时TR4就会处于截止状态,那么运算放大器的正极就接低电压,所以TR5、TR6就均截止。
因此LED灯就会熄灭了。
4.2.2 开关按钮2的工作原理如果电路原来处于关闭状态,即Q1出高电平,那么Q非就出了低电平,而这时swith没接通,那么TR3就没有电压输入,整个管就处于截止状态,C端给D 的也是低电压。
当按一下按钮2时,就可以给clk一个上升沿,那么Q1就等于D,就会输出低电平,那么第二个触发器的置零端就出高,所以Q2就出低。
这时TR4就处于饱和导通状态,C端就会输出接近于9V电压,TR5、TR6就均导通,LED灯就会亮了。
若电路原来处于工作状态,则与上面的分析相反。
4.2.3 swith开关的工作原理若将swith开关接通,则TR3均处于饱和导通状态,D端电压横为低,开关按钮2按下给clk一个脉冲,D端一直输出低电平,所以LED就会常亮,即电路处于持续工作状态。
上海电力大学课程设计

上海电力大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电路分析》课程中基础电路原理,理解并掌握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2. 学生能运用基础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对简单电路进行求解。
3. 学生能理解并解释电路中的功率传输、最大功率传输条件及其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电路分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电路。
2. 学生通过实验和模拟软件操作,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实际电路调试和故障排查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工具和电路分析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电路分析与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结合,培养对电力工程学科的兴趣和认识,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通过学习电路知识,认识到电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节能减排和环保意识。
本课程设计针对上海电力大学高年级本科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明确学习成果,同时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指导。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电路分析》教材为基础,涵盖以下核心内容:1. 电路元件及基本电路定律: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1-2章2. 简单电路分析方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的原理与应用,电路求解步骤及技巧。
- 教材章节:第3-4章3. 功率传输及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介绍电路中的功率计算,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分析及应用。
- 教材章节:第5章4. 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探讨耦合电感的工作原理,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应用。
- 教材章节:第6章5. 交流电路分析:正弦波电路的分析,包括阻抗、相位、功率因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 教材章节:第7-8章6. 实践教学:结合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调试与故障排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电脑模拟电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脑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电脑模拟电路的仿真方法和技巧;3. 分析电脑模拟电路的性能指标,提高电路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脑模拟电路是指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际电路进行模拟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搭建电路模型,可以预测电路的性能,优化电路设计。
实验中主要使用到的软件是Multisim。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电路搭建以一个简单的RC低通滤波器为例,搭建电路模型。
首先,在Multisim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电路,然后按照电路图添加电阻、电容和电源等元件。
将电阻和电容的参数设置为实验所需的值。
2. 仿真设置在仿真设置中,选择合适的仿真类型。
本实验选择瞬态分析,观察电路在时间域内的响应。
设置仿真时间,本实验设置时间为0-100ms。
设置仿真步长,本实验设置步长为1μs。
3. 仿真运行点击运行按钮,观察仿真结果。
在Multisim软件的波形窗口中,可以看到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4. 数据分析分析仿真结果,观察电路的频率响应、幅度响应和相位响应。
本实验中,观察RC 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通带增益和阻带衰减等性能指标。
5. 结果优化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优化电路性能。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电容值来改变截止频率,通过调整电阻值来改变通带增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频率响应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RC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约为3.18kHz。
在截止频率以下,电路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在截止频率以上,电路的幅度衰减明显。
2. 幅度响应在通带内,RC低通滤波器的增益约为-20dB。
在阻带内,增益约为-40dB。
3. 相位响应在截止频率以下,电路的相位变化约为-90°;在截止频率以上,相位变化约为-180°。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对电脑模拟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2. 掌握了Multisim软件在电路仿真中的应用;3. 分析了电路性能指标,提高了电路设计能力。
上海电力学院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2--网络函数的零极点分析与仿真

实验六:网络函数的零极点分析与仿真一、电路课程设计目的1、熟练掌握网络函数的定义和极点、零点的概念。
2、掌握网络函数的零点和极点的一般分析方法。
3、运用multisim 分析网络函数的零极点。
二、电路课程设计原理1、网络函数仅与网络的结构和电路的参数有关。
2、线性无源网络N 在单一激励下,其零状态响应()r t 的象函数()R s 与激励()e t 的象函数()E s 之比定义为该网络N 的网络函数()H s 即()()()R s H s E s =3、101()()()mi i n i j s z H s H s p ==-=-∏∏其中,0H 是一个常数。
当S Z i =时,称为网络函数的零点。
当S P i =时,称为网络函数的极点。
三、电路课程设计内容与步骤1R =22R =Ω61V = 1112()122s U U s s s ++-=111()31212U U U s s -++=-2113()()4444s U H s U --==零点:113Z =极点:51,244P j =-±四、仿真电路设计仿真电路图:零极点分析图:结论:仿真值与理论值相同。
五、电路课程设计注意事项仿真电路图:零极点分析图:与上面仿真图不同的是:在仿真电路图里添加了个开关,导致零极点与理论值不相同。
原因:开关闭合前后,改变了网络函数的结构,网络函数就发生了变化。
六、电路课程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试验的仿真,我加深了对网络函数的理解,学会运用multisim分析网络函数的零极点,收获颇多。
通过开关有无比较网络函数的是否变化。
模拟电子线路设计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模拟电子线路设计的原理和过程,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2月,地点为我国某知名大学的电子实验室。
三、实习单位与实习内容实习单位为我国某知名大学的电子实验室。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搭建和测试。
四、实习过程及成果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模拟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稳压稳流电路、放大电路和波形产生电路等。
然后,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选择了部分典型赛题,进行了详细的题目分析、方案论证和设计方法介绍。
最后,我根据设计方案,搭建了模拟电子线路,并进行了测试,成功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和制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题目,如何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以及如何进行电路的搭建和测试。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方向。
六、对母校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我认为母校在教学实习工作上做得非常好,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良好的实验环境。
但是,我也有一些建议:1. 增加实习项目的多样性,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以便于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 加强实习指导,提高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提高。
3. 增加实习时间,让学生有更充分的实践机会,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总之,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模拟电子线路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也对母校的教学实习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母校能够越来越好。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一、设计任务和要求设计制作一个自动测量三极管直流放大系数β值范围的装置。
1、对被测NPN型三极管β值分三档;2、β值的范围分别为50~80、80~120及120~180,对应的分档编号分别是1、2、3;3、用数码管显示β值的档次;4、电路采用5V或正负5V电源供电。
二:设计思路指南1.将变化的β值转化为与之成正比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量,再取样进行比较、分档。
上述转换过程可由以下方案实现:根据三极管电流I C=βI B的关系,当I B为固定值时,I C反映了β的变化,电阻R C上的电压V RC又反映了I C的变化,对V RC取样加入后级进行分档比较。
以下给出采用上述方案的参考电路如图1、图2所示。
oU图1T 1、T2、R1、R3构成微电流源电路,R2是被测管T3的基极电流取样电阻,,R4是集电极电流取样电阻。
由运放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实现电压取样及隔离放大作用。
Uo图2是被测三极管,其基极电流可由R1、R2限定,运算放大器的输出T1U=βI B R3。
o2.将取样信号同时加到具有不同基准电压的比较电路输入端进行比较,对应某一定值U,只有相应的一个比较电路输出为高电平,则其余比较器输出o为低电平。
对比较器输出的高电平进行二进制编码,再经显示译码器译码,驱动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档次代号。
图3第二部分:设计方案一:设计方案分析论证:设计电路测量三极管的β值,将三极管β值转换为其他可用仪器测量的物理量来进行测量(如电压,根据三极管电流I C=βI B的关系,当I B为固定值时,I C反映了β的变化,电阻R C上的电压V R C又反映了I的变化)。
C1、β值与电流电压的转换(方案一)T 1、T2、R1、R3构成微电流源电路,R2是被测管T3的基极电流取样电阻,R4是集电极电流取样电阻。
由运放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实现电压取样及隔离放大作用。
根据三极管电流I C=βI B的关系,当I B为固定值时,I C随着β的变化而变化,电阻R C上的电压V RC正好反映了I C的变化,所以,我们对V RC取样加入后级,进行分档比较。
上海电力学院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1--互感电路

实验五:互感电路的仿真设计一、电路课程设计目的1.深刻理解互感现象及同名端的概念。
2.牢固掌握互感电压、电流的计算。
3.掌握耦合电感的连接及去耦合后等效电路。
4.验证去耦合前后等效电路的正确性。
5.熟练掌握用multisim 仿真互感电路。
二、电路课程设计原理 去耦合法: 同侧短耦合电路1U ∙2∙IT 形等效电路∙∙1U ∙2U ∙异侧短耦合电路1U ∙2∙IT 形等效电路1U ∙2U ∙三、电路课程设计与步骤图5-1所示电路中,已知s U =1200V ∙(频率为50Hz )。
求电流12I I I ∙∙∙、、3I ∙∙图5-1解: 回路电流法 在图5-2中,有223L1L2M12M121M23jX I jX I jX I jX I jX I 1200∙∙∙∙∙+--+= 2223L3L2M23M121M23jX I jX I jX I jX I jX I 0∙∙∙∙∙-++-= 231I I I ∙∙∙=+联立方程解得:1I 0.039A ∙= 2I 0.032A ∙= 3I 6.474mA ∙=四、仿真电路设计用Multisim 仿真上题含受控源的电路步骤:1.首先在Multisim中创建电路元件。
2.按图5-1连接电路图。
得到如图5-所示的仿真电路图。
3.运行仿真电路图。
仿真电路结果:未去耦合时,在仿真电路5-2中,电流表I显示的值为0.039A1电流表I显示的值为0.032A2电流表I显示的值为6.474mA3结论:大小与理论值相同。
去耦合时,在仿真电路5-3中,电流表I显示的值为0.039A1电流表I显示的值为0.032A2电流表I显示的值为6.474mA3结论:与未去耦合时值相同。
图5-2图5-3分析电流3I ∙去耦合前后的相位是否变化: 在图5-4、5-5、5-6中: 在图5-5中,未去耦合时,1221T =109.970ms T =90.007ms T T =19.962ms --、、 在图5-6中,去耦合时,1221T =109.970ms T =90.007ms T T =19.962ms --、、 结论:去耦合前后电流3I ∙的相位不变。
上海电力大学电子书院报告

上海电力大学实验报告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课程名称: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报告题目: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9年 1 月 3 日目录报告封面 (1)目录 (2)电路仿真........................................................................................................................................................... 3-17 电路实验.............................................................................................................................................. 17-25一、实验名称同相放大器。
二、实验目的理解同相放大器电路并仿真出输出波形。
三、实验原理同相加法器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反相加法器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当选用同相加法器时,如A输入信号时,因为是同相加法器,输入阻抗高,这样信号不太容易流入加法器,反而更容易流入B端,而影响到B端的正常使用;同样,如B输入信号时,容易流入A端,而影响到A端的正常使用四、实验过程五、实验小结放大器的负反馈还可以增加输入阻抗,减小输出阻抗。
对于同相放大器,由于反馈回路至负相端,其放大倍数与输入信号没有关系,即使输入信号的内阻R发生大幅度的变化,也不会将该变化引入到运放的放大倍数中。
而反相放大器就受到信号内阻的影响。
一般在使用同相放大器时,反相端除了连接反馈电路外,不引入其他的电路。
一、实验名称电压跟随器二、实验目的理解电压跟随器电路并仿真出输出波形。
三、实验原理电压跟随器起缓冲、隔离、提高带载能力的作用。
上海电力学院电路辅助设计报告(完整精华版)

上海电力学院本科课程设计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1)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年级(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年月日教师评语:目录●仿真实验1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情况及特点 (2)●仿真实验2互感电路仿真设计 (7)●仿真实验3二端口网络设计 (12)●仿真实验4 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仿真设计 (20)●仿真实验5 节点电压法分析电阻电路 (24)●仿真实验6 非正弦周期电路仿真设计 (27)●仿真实验7 戴维南定理仿真设计 (31)●仿真实验8 直流或正弦激励下的一阶电路的响应 (34)仿真实验 1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 (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情况及特点一、仿真实验目的1、通过RLC 电路的放电过程,认识二阶电路响应的原理。
2、观察、分析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状态轨迹及其特点,以加深对二阶电路响应的认识与理解。
3、熟练运用multisim 分析二阶电路二、实验原理及实例原理:如图1通过RLC 串联电路的放电过程研究二阶电路的响应。
设开关闭合前电容已带有电荷,0)0(,)0(0==--L c i u u (1)t=0时开关闭和,由KVL 得0=++-L R cu u u (2)由22,,dt u d LCdt di L u dt du RC Ri u dt du c i c L c R c -==-==-= (3)得微分方程0122=++c c c u LCdt du L R dt u d (4) CRLScU LI图1特征方程为012=++LCp L R p ,特征根为 LCL R L R p 1)2(222,1-±-= (5)当 CL R 2> 时,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为过阻尼的非振荡过程。
当 CLR 2=时,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为临界阻尼的非振荡过程。
当CLR 2<时,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为欠阻尼的振荡过程。
电路如图2,开关S 在t=0时打开,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
试求R 值分别为400Ω ,195Ω ,50Ω 时,电容电压cu 的 值。
计算机辅助电路仿真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辅助电路仿真技术实验报告篇一:电路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电路计算机仿真分析实验报告实验一直流电路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Pspice软件,熟悉它的工作流程,即绘制电路图、元件类别的选择及其参数的赋值、分析类型的建立及其参数的设置、Probe窗口的设置和分析的运行过程等。
2、学习使用Pspice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的操作步骤。
二、原理与说明对于电阻电路,可以用直观法(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列写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
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对电路进行分析的。
使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时,首先在capture环境下编辑电路,用PSPICE的元件符号库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编辑、存盘。
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需要强调的是,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自动”列写节点电压方程的,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参考节点(即接地点)。
此外,一个元件为一条“支路”(branch),要注意支路(也就是元件)的参考方向。
对于二端元件的参考方向定义为正端子指向负端子。
三、示例实验应用PSPICE求解图1-1所示电路个节点电压和各支路电流。
图1-1 直流电路分析电路图R22图1-2 仿真结果四、选做实验1、实验电路图(1)直流工作点分析,即求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压和电流。
(2)直流扫描分析,即当电压源Us1的电压在0-12V之间变化时,求负载电阻RL中电流IRL随电压源Us1的变化曲线。
I图1-3 选做实验电路图2、仿真结果图1-4 选做实验仿真结果3、直流扫描分析的输出波形图1-5 选做实验直流扫描分析的输出波形4、数据输出V_Vs1 I++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从图1-3可以得到IRL与USI的函数关系为:IRL=+US1=+五、思考题与讨论:1、根据图1-1、1-3及所得仿真结果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