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分布及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分布及成因
方法平台
1.思维步骤:理解大气热状况—归纳影响气温的因素—解释气温时空分布特点。
2.运用关键:高中理论要与初中世界、中国区域的气温分布特点(等温线区域图)紧密结合。
必懂原理
一.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白昼长短)—太阳辐射是能量源泉;
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有关;
地面状况{海陆分布、洋流、地形)—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人类活动—森林、水库、城市等影响大气和下垫面。
二.气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
1、图表分析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原因
2、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
①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
从世界7月和1且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上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一)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汽温就低。
从图上可以看出,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这说明气温的分布,除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外,还与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这是因为表面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在南半球要比北半球广阔得多。
(三)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这表明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四)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0一30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这是因为:7月份太阳直射北纬200附近;沙漠地区少云雨,太阳辐射强度大;沙漠对太阳辐射吸收强,增温快。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
等温线的弯曲判读
1、判断南北半球
因为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所以无论冬夏季节还
是南北半球,气温都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北半
球的低纬在南方,高纬在北方;南半球则相反。如图中AD是南半球,
BC是北半球。
2、判断季节
(1)根据陆地等温线的疏密判断.若陆地等温线密集,说明南北温
差大—冬季;若陆地等温线稀疏,说明南北温差小—夏季。
(2)根据同纬度海陆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判断。同纬度的海陆因热容
量不同,若大陆温度高于海洋温度,则其所在半球为夏季,大陆等温
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若海洋温度高于大陆温度,其所在半球为冬季,等温线弯曲状况与上述情况相反。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南北半球的月份相同。
根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适用于全球的等温线分布规律,即:按月份说,1月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7月向北凸出,海洋上正好相反;按季节说,冬季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夏季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正好相反。
②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1)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
原因:①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低,昼长较短,太阳辐射少;②寒冷的冬季风加剧北方寒冷;③冬季风南下受山岭阻挡,对南方影响减弱。
(2)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普遍高温。
原因: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较长;②受来自海洋的暖气流影响。
③我国极端气温分布
(1)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吐鲁番盆地(有“火洲’之称)。
原因:①地势低且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散发;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强烈。
(2)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
原因:海拔高,气温低。
(3)我国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
原因:①纬度高,太阳辐射少;②冬季风加剧北方寒冷。
④气温差异典例分析
(1)印度半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偏高。
原因:北面有高山屏障,阻挡冬季冷气流入侵。
印度最高气温出现在3~5月。
原因:太阳直射点北移;旱季后期降水少,晴天多;北面有高山阻挡,热量不易扩散。
(2)亚欧大陆东岸气温年较差大于西岸。
原因: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寒冷,夏季高温,气温年较差大;亚欧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影响,海洋性明显,终年温暖,气温年较差小。
(3)南美西岸大陆等温线弯曲明显。
原因:受安第斯山脉影响,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等温线向北凸出)。
(4)冬季四川盆地暖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原因:北面的秦岭、大巴山等山脉阻挡冬季风的侵入,气温较高。
(5)台湾中部等温线弯曲明显。
原因:受台湾山脉影响,海拔高、气温低(等温线向南凸出)。
(6)我国‘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
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增温;地处长江谷地背风坡,热量不易散发;这里河湖密布,空气湿度大,人出汗后不易散发,会有热而闷之感。
3、气温的时间变化
(1)影响因素
取决于地面贮热量的多少,滞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①地面大气系统的热量收入(太阳辐射)、支出(由于地面和大气反射、散射和辐射而射向宇宙空间的热能)状况。②地面状况,如热容量大小(水体热容量大,陆地小)、地形等。③大气运动与洋流的热能输送和交换情况。
④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下垫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
(2)变化规律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就对流层大气来说,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很少,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所以说,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日出以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逐渐增大,太阳辐射不断增强,地面获得的热量不断增多,地面温度不断升高,地面辐射不断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气温也跟着不断上升。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并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而是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这是因为正午过后,太阳辐射虽已开始减弱,但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仍比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多,地面储存的热量继续增多,地面温度继续升高,地面辐射继续增强,气温也继续上升。随着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时,也就是当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地面再通过辐射、对流、湍流等方式将热量传给大气,还需要一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