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的旅游开发及问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门石窟的旅游开发及问题与对策
周六上午一二节
11金融4班
李伦
20112884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6公里。这里两山巍峨对峙,伊水中流,形似一座天然“石阙”,故古称“伊阙”。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
龙门石窟青山绿水,万像生辉,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是我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的石雕像堪称绝世精品。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存在的问题:1、伊河橡胶坝工程,从科学的角度看,干燥的环境对石窟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原本伊河是断流期达半年的季节河,使得石窟周围环境非常干燥,非常有利于石窟的保护。但水坝建成后,龙门石窟风景区附近水面宽,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龙门石窟风景区常常处在酸雨和酸雾的包围之下,加速了石窟的化学溶蚀作用,加快了文物的风化速度。2、
不当采矿和取水行为,禹王池、珍珠泉等泉眼是龙门石窟景区内主要的自然景点,水温常年在24℃至26℃,已经流淌了千年。然而,自2007年9月以来,景区泉水多次发生断流,到2008年11月,主要景点泉水全部停涌。龙门泉水断流,与附近的常村煤矿和龙门煤矿等长期大量的排水和温泉山庄、洗浴城等企业大量打井、过度开采地下水有绝对关系。因此应严令禁止在风景保护区范围内开矿,对于地热水的开采行为也应加以限制,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污染严重的工厂,风景保护区内有一定数量的水泥厂、造纸厂等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它们产生的废气污染大气,遇降水时产生酸雨;有些沉积在文物表面,遇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损坏文物。废液会污染水源,危害人畜及农作物,影响风景区环境,因此应将上述小工厂关。4、风景区内的交通,香山脚下的公路为交通干道,交通量很大,尤其是重型车辆比例很高。这些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噪声和尾气排放对龙门石窟造成很大威胁。
对策及措施:一、增加绝对保护区,以加大保护力度,从根本上保持窟区整体空间风貌。
二、根据新的状况,分别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进行了调整。三、为了保护石窟地下安全,防止煤矿等地下开采对石窟岩体稳定性的破坏,以及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紊乱,恢复“泉水四溢”的自然景象,划定地下安全保护区,面积10.79平方千米。四、分别确定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地下安全保护区的保护内容、保护原则和保护措施。并提出了对龙门石窟周围(洛阳各县、市)十个“卫星石窟”的保护规划建议:1、居民点用地调整规划2、过境公路调整规划3、焦枝铁路改线规划4、伊河两岸主观林带规划。5、龙门石窟详细规划以清理中心区文物景观空间环境为重点,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游览服务之间的关系,防止“人工化”趋势,创造历史文化遗址景观空间环境,并据此做出具体安排。西山北入口区:为交通组织井然有序、空间功能明确、植物配置简洁、建筑朴实含蓄的中心区主要入口。西门石窟区:龙门大桥桥头至潜溪寺段是游览石窟的心理准备地带,强调展示、休息两大功能,充分利用植物、泉水、露天休息平台、展厅,创造宁静、安逸的空间环境。潜溪寺至摩崖三佛段以观赏石窟为主,净化文化遗址环境。万佛洞至极南洞段是石窟游览的高潮,强调青山、绿水和大片岩石的质感对比,突出石窟的文化遗址气氛,限制高峰期游人量,加强防护和服务设施建设。极南洞至新漫水桥段是通往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区的人流集散地,突出其交通、服务和休息功能,创造出动静结合的空间环境。西山南入口区:布置石窟艺术陈列馆。拆除龙宫后,规划为沿河绿地和停车场。东山石窟区:建设观景点、改善石窟及山体环境,结合自流泉眼,增加小型休息设施,扩大游人活力空间,增加绿地,减少干扰,形成参观游览干线。伊河风景区:保持伊河水面平静,并且有一定宽度,恢复历史环境风貌。在北入口一带设游船码头,允许仿古游船在水面上游览,形似古时伊河船只。禁止水上游乐项目,严禁各类“现代”快艇驶入伊河风景区。风景区所存在的野导游情况十分的猖獗,这样的行为严重的影响了景区的管理,不仅让游客对景点的了解十分有限,还威海了景区的经济,对这样的情况,要做出相应的措施,防止更多这种危害消费者和景区的违法行为。
龙门石窟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其造福于民,同时也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开来。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更加注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龙门石窟这一文化瑰宝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