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或社会各方面讨论理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人类或社会各方面讨论理想
2017.11.16一稿
2018.1.6一改
前言
众所周知,理想是人类自发的对今后生活的能动设想,通俗地讲,就是人们的对今后生活的想象。

正因为如此,理想才在人们对其付出的实践中产生了社会属性:它不仅对人们自身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同时它还可以间接的推动(或阻碍)社会发展。

所以,理想在多个人文社会学科中占有一定比重,且对人理想或信念的研究也在发展。

根据生活现实,我们可以得出理想有以下四个性质,其中几项或许之前的著作或论断中已有涉及,所言仅表个人观点。

一.阶级性
理想既是社会学科所涉及的一部分,又是人脑的能动想象,甚至
在“理想”这个词出现起,它就带着一些意识形态的色彩。

理想因其能启发人们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从而能带动整个社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被历史上各个阶级从人类自身固有的能动设想,硬生的扭转为维持自己地位和意识形态的强制性共同设想,说句不中听的话,它已经或多或少的变为某一个阶级的思想工具。

渺小的是个人,宏大的是国家。

每个人都有理想,但它正如上面所说,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可嬗变性的意识形态的附属物,是随着现实制度和持有它的人的生活水平变化而变化的。

阶级强加的理想和自身内心的理想是两码事,但它们总有相结合的时候,而那就是用强制方式了。

从通常来看,人们在接触某个阶级前(前提是此人心智、脑力正常。

另“接触某个阶级”包括接触属于这个阶级的人,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与水兵朱赫来的接触;亦或是接触这个阶级的思想),是有自己的生活主张、见解,当然,还有自身的理想,但自从接触这个阶级的人或是思想之后,自己的个人理想就或自愿,或被迫(尽管在历史上的极权社会中,后者的情况很普遍)地让位于阶级强加的理想。

从此以
后,这个人就会为这个阶级的理想而“奋斗终身”,而将自己原先的个人理想忘得一干二净。

历史上典型的阶级领导层矛盾有:奴隶主和封建主、封建主和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大资本家,工厂主)和工人阶级、地主(中小资产阶级,农场主)和农民阶级、小手工业者等。

这些阶级中,属于它们的个人都存有本阶级的理想,但在阶级社会中,这些理想是水火不相容的,都于另外阶级的利益有损。

因此,某一个阶级的人会常常采用“糖衣炮弹”的形式策反或威胁、恫吓的方式,让另一个阶级的人接受他们的思想,让这些人树立起为他们“奋斗终身”的理想。

总之,阶级社会中,个人主义者似乎没有什么市场,理想成为了阶级斗争的牺牲品。

如果不是因为文革,遇罗克可能因为他的“出身论”而在社会科学中占一席之地也未可知。

此为理想的第一方面性质。

二.时代适应性
这种性质与前面所述的阶级性质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只是描述一个时间段内的变化,又与阶级性相区分。

从远古原始社会到现今的信息化社会,每一个社会形态下生活的人都有与这个社会形态相关联的理想。

在这几个社会形态中,人们正在逐渐进化,从刀耕火种到信息化生产,人们的观念一步步转化,人们所抱有的理想也就随着它而变化。

有些时候,人们理想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接触了书本上的思想,即间接经验,而且因为他们接触了新的机器、新的工作方式、新的产品……等等,即直接经验。

显然,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提法。

生产、生活方式是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相应变化的,而原先的理想,即前一个社会阶段的理想,会因前后两个社会阶段过渡时期的思想和实践变化。

例如,国共十年内战期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一直都是资产阶级大工厂生产方式和农村自然经济并存的时期,而这些都是封建时代的烙印。

中国共产党本着让人们“摆脱封建枷锁的束缚”的无产阶级的本能愿望,在一九四九年中期于解放区内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的土地改革。

根据史书提法,这种做法让人们“得到了梦寐已久的土地”,而且是“在不受地主和资本家奴役的
情况下获得的土地”。

因此,原先在地主家干长工、短工的农民或工人,都抱着在资本家遍地的时代“混口饭吃”的想法,自从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后来的公私合营以后,工农群众们就“跟党走”了,投入到了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了。

这就是社会生产力变革引起的时代变迁下的理想的变化。

所以说,在阶级性和时代适应性中,理想是具有可嬗变性的,石器时代有石器时代的理想,奴隶主社会有奴隶主社会的理想……等等。

这些社会形态中的人们所抱持的理想,大多数时候都是不能互相代入的,如大工业时代的人的理想甚至被还停留在农耕时代的人嘲笑或误解,这种现象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和世界各个不发达国家比比皆是。

由此看出,一个社会形态临近结束的时候,随之而来的社会形态下的意识形态还有基于此的理想,被处在时代过渡期的人们接受,尚需时日。

此为理想的第二方面性质。

三.地域状况相接性现今社会,当大工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有些国家和地区还留存着史前社会或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

比如东亚地区的中国、朝鲜等,中国现今的城市规划中还有“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都将农业文明与工业、信息文明人为的糅合在一起。

但农业文明下诞生的人和工业或资本文明下生活的个体之间,理想是天差地别的,这也是农村和城市人们思想冲突的根因。

以张艺谋在陕北取景时的回忆为例:他在经过一个黄土夯成的窑洞时,看到一个牧童在放牛,张于是走过去问他:“你在干什么?”牧童答:“放牛。

”张又问:“放牛为了什么?”牧童答:“娶媳妇生娃。

”张问:“生娃为了什么?”牧童不假思索答:“放牛。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时候,却有一些地方渐渐地被“遗忘”,而这些被“遗忘”的地方也渐渐与发展中的地区,甚至发达地区在各个方面拉开差距,包括理想。

相比之下,城市人的理想应该“高深”得多。

诸如:要上好大学、要挣大钱、要买豪车、住别墅……等等。

先不说这些理想有无奢靡腐
化之嫌,单将这些和贫瘠单薄的农村相比,就足以证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

农村人的理想大都建立在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生活的基础上,而在城市,甚至更发达的城市的人们的理想是以物质富足、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为基础的。

在现今中国,这种差别可以与下列地区相对应:抱有“老婆孩子热炕头”想法的农村地区,比如陕北、晋西北、内蒙古呼包鄂地区的农村(除已普及义务教育的外)等等;抱有“把企业(不仅是企业,还可以指其他方面)做强做大”等一类想法的除了北京内陆区以外,还有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

这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的地域分割造成的。

两千多年前中国汉族的祖先创造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八百多年前经由蒙古人发展的草原文明,都因为地处内陆而逐渐走向衰落,而欧洲人创造的海洋文明却方兴未艾,这不能不让人深思:人们的理想能迁就地域状况的差异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要想让人们有自己的,非强加的理想,在教育上下功夫是很有必要的。

此为理想的第三方面性质。

四.性格相接性
理想的最终一方面性质,即性格相接,与个人(仍如上述,此人作为一个个体独立且心智、脑力正常的)密切相关,也是其唯一不具组织后天约束的表现性质。

性格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人们有时候根据这个自身具有的性质去办一件合乎自身利益的事情,或者试图修改自己的性格,以求与其他人的事项同步以及弥补另一方因为性格不同而造成的隔阂。

如上所述,人们的性格各有不同,有开朗的,也有内向的;有锋芒毕露的,也有含蓄内敛的;有生性暴戾的,也有个性温和的,等等。

这些人因为自身性格,影响对自身道路的选择,最终树立起来的特有想法,亦即理想,各不相同。

由人的性格而引申出来的理想,说到底也是各不相同的。

有时个性内敛,温和,沉默寡言的人,他的理想就比较隐蔽,比如管好自己个人的事,或者管好自己所处那片区域的事,而对于再大的地盘,他没有管理的欲望,所以这些人是无欲无求型的,且主张和平方式解决
问题,因此理想也就不怎么高远;而暴躁、戾气较重,且喜好显露锋芒的人,往往野心较重,比较向往一个大的目标;这些人是好战型的,不满足于现状,总认为自己的力量越大越好,且喜好用武力解决问题,因此树立的理想也就比前一种要远,要大。

如此,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的理想也必须和社会的某一种方面相对应,但人们的性格不尽相同,从人本身固有性格中引申出来的理想也就不尽相同。

在现代社会里,有些人的理想甚至与当前社会格格不入,比如心智失常的自闭症患者,他们就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想象未来是什么样子。

他们做诗人或者作家也许挺适合,但要是用来提升社会发展程度,就要好好商榷了。

前面说过,任何一个独立的,心智正常的人的理想都具有性格相接性。

由于历次政治运动中各个阶段,各个级别领导阶层的行为对人的独立性和心智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特别是文革中提出的“政治挂帅”的口号,使党性逐渐替代了人性,且由于党性的制约,人们将自己的独立性逐渐的丢掉了,到人们逐渐找回个性,摆脱党性的束缚,还要几十年的时间。

也就是政治运动给人们脆弱的心灵以沉重打击,使得整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末期这一段时间,人们的内心都是
空虚的,青年们只能在烟、酒和可卡因中去找回失去的“理想”。

至此,话题又回到了理想的阶级性中。

阶级社会将理想的本来不收任何组织约束的与人性攸关的这一性质极度扭曲。

党性与个人主义的斗争至今仍在继续。

结语
理想的四个性质,即阶级性、时代适应性、地域状况相接性和性格相接性,前三个是关于社会的,后一个是关于人的。

这四种性质中,每一个都与前一个或后一个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其中存在两个大方面,一是阶级,二是人性。

社会是由人创造的,而阶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关于理想(或臆想、幻想、空想等反映人的目的的心或脑的想象)的讨论,均需围绕这两大方面。

总结一点:理想是由人能动的创造出来的,并用它来服务社会,但社会阶级的存在有时会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理想。

17.1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