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量效关系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离体腹直肌对不同剂量Ach收缩强度的变化,验证量-效关系;

2、了解PD

的计算方法及意义。

2

二、实验对象:蟾蜍

三、实验方法:

1、制备标本:

蟾蜍→破坏中枢神经系统→仰卧位固定在蛙板上→暴露腹直肌→分离

耻骨端、锁骨端→结扎、游离→置任氏液中浸泡10分钟备用。

2、连接装置:

麦氏浴槽(或大试管)内置50ml任氏液,腹直肌的锁骨端线连接描笔,

耻骨端线连接通气钩,调节标本于适当松紧度。

3、给药记录:

向任氏液内依次加入10-7~10-2mol/L的Ach 0.5ml(浴槽内的终浓度为10-9~

10-4mol/L),每次给药后标记,并停鼓记录最大反应(每次给药后3~5分钟

再给下一个浓度的药物)。

4、数据处理:

(1)量出各剂量收缩高度(mm);

(2)求出各剂量效应百分率:E%=各剂量收缩高度/最大收缩高度×100%;

(3)绘图:以效应百分率(E%)为纵坐标,ACh浓度的负对数值为横坐标,绘制成量-效关系曲线;

=q-d/m

(4) 求值:PD

2

在量-效关系曲线上找到达最大效应的50%反应时横坐标上的对应值,其中落点的前一个刻度值,d为落点到前一刻度的距离,m为前、后两q为PD

2

实测值间的距离,即为横坐标上单位刻度的长度。

四、实验结果:

-lgM 9 8 7 6 5 4 3

收缩高度

E%

五、实验讨论:

1、本次实验观察到的剂量和效应的关系为:一定范围内,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

-R→肌肉收缩。当ACh浓度较低时,能药物的效应会增强。其机理为: ACh+N

2

激动的受体数目较少,产生的腹直肌收缩强度较弱,当ACh浓度增加时,被激

受体数目有限,当全部受体动的受体数目也增加,效应增强。但腹直肌上的N

2

被激动后,即使再增加给药剂量效应也不再增强。

2、PD

为亲和力指数,指能引起最大效应的50%所对应药物浓度的负对数。反

2

越大,亲和力也越大。

映药物与受体亲和力的大小。PD

2

六、实验结论:

1、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效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

2、PD

2

【注意事项】

1、要彻底破坏蟾蜍的中枢神经系统,四肢瘫软;

2、实验前要清洗注射器、通气管及浴槽;

3、注意在分离腹直肌时不要损伤肌肉,可用玻璃分针分离(示教);

4、鼓纸在粘贴时顺时针粘,左手压右手;

5、添加药品按照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顺序;

6、给药时注意打标记;

7、每次给药后反应达到最大效应即可加下一浓度的药物;

8、描笔一定要调好,与记纹鼓和肌肉都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