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精神与文化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618301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0.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研究陈运茹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创新精神的源泉,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人才培养不单单是技术的掌握,高校人才培养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工匠精神。
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战略的核心,通过传承华夏文化、培育匠人精神,使高校学生具有文化自信,在各行各业上兢兢业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
高校可以从在校园环境中点滴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工匠精神、高校教师言传身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及引导、向社会各界学习传承汉文化与工匠精神培育经验四个方面入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工匠精神的培育。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成为高频词。
为什么社会各界会频频谈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为什么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传承华夏文化、注重培育匠人精神?为什么国家领导人呼吁广大群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工匠精神?这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充分汲取华夏文化的正能量,用其丰富智慧提振炎黄子孙的精神力量。
传承华夏民族传统文化能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一批满怀匠人精神的职业能人,是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是中华儿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谈起工匠精神,人们总会想到:德国汽车、法国香水、日本寿司。
很多时候,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已经模式化了,只要一提到工匠精神,人们的思维就定格到制造。
其实,匠人精神无处不在,就拿日本寿司来说,当日本美食家在制作寿司时把匠人精神融入寿司之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
为什么一提到工匠精神,炎黄子孙会想到国外的品牌。
那么何为中华名族的工匠精神?“他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他们是劳动者,一念执着,一生坚守。
”,这就是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穷尽一生传承的工匠精神。
2013年中南大学硕士拟立项名单
![2013年中南大学硕士拟立项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ed6d81aa284ac850ad0242b0.png)
负责人 查宏伟 张丽丽 王重庆 朱忠泗 王慧莹 刘洋 孙旦 胡晓惠 周璨萍 张宇 周杨美慧 周孝湖 刘小勤 秦春阳 许雪磊 张清 张航 李正元 常守勤
学号 112311123 122311101 112311110 112311091 112311147 112311082 122311004 122312153 122312163 122312117 122312120 122311060 112312154 112311103 112311058 092311154 122311097 112311048 112311044 化学
1/14
负责人 胡文根 林猤 虢晶 黄震 王京京 李欢欢 胡国梁 柏纯洁 罗婷 金陈力 刘晶晶 刘雄英 谢晓晓 肖兵 贺予飞 周妍 傅秋香 施思
学号 120111021 120111002 120111015 120211002 120211088 120211025 110311032 110312063 120311046 110312084 110312059 110312095 110311046 110711002 121011022 121012017 121011072 121112098
3/14
负责人 谭娜 邱春光 王俊杰 黄帅 马官慧 邓娟 何杭飞 易士娟 张正强 宋少杰 覃善林 周惠勇 钟 汪 诚 艳
学号 121611019 121612054 122111025 122111052 122111054 122111062 122111073 112211017 112212069 112212060 112211012 112211043 112211025 112211046 112211006 112211051 112211020 122211024 122311078
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https://img.taocdn.com/s3/m/7e27bb60a98271fe910ef930.png)
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概况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在总结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经过科学研究的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体系。
教育学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主要研究教育本质、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教育学在中国已经形成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等十个二级学科。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学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省首批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
已形成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思想)史、比较高等教育学和学科文化与研究生教育等多个稳定而又富有特色、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研究方向。
主要培养基础理论厚实、专门知识系统、研究能力强的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学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中南大学教育学原理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已形成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育思想史、教师教育理论、德育原理和比较教育学等多个稳定而又富有特色、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研究方向。
主要培养基础理论厚实、专门知识系统、研究能力强的从事教育研究、教育管理和教育学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中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已经形成课程与教学论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史、各级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各类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专门学科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稳定而又富有特色、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研究方向。
主要培养基础理论厚实、专门知识系统、研究能力强的从事教育研究、教育管理和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学位授权点自创建伊始,即注重学术队伍建设,已经基本建成一支与学科建设方向相适应、以博士为主体、结构合理、实力雄厚、专职兼职相结合的中青年学科队伍。
在学术研究、研究生培养、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等多方面,本学位授权点已经形成“七并重” 特色:修业与进德并重,人文与科学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基础与前沿并重、传统与现代并重,中学与西学并重,区域与国际并重。
中国传统文化与湖湘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与湖湘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e9cabd5cf01dc281e53af024.png)
中国传统文化与湖湘精神中南大学政治学院2009级雷晓莉摘要:湖湘文化孕育了卓尔不群的湖湘精神,湖湘精神激活并极大地丰富发展了湖湘文化,湖湘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湖湘精神的形成和崛起,当代湖湘精神在发展实践中融汇凝集出了新结晶、新成果。
关键词:湖湘文化湖湘精神地域文化敢为人先善为人先一、湖湘精神的内涵1、湖湘文化与地理环境湖南特有的地域文化,海内外学人称之为湖湘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地理环境造就独特群体个性,并培育造就了独特的湖南人精神存在决定意识,不同地域的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地带的不同气温和降水,直接影响到水文、植被和人民生产生活,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文环境,又影响人们习俗风情、饮食习惯、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并形成具有该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
湖南北阻大湖,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敞口呈马蹄形盆地,洞庭湖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吞吐长江。
我国地势的西高东低,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入海,而湖南省南高北低的地势,却使“湘江北去”。
这种地形地势,冬春寒潮由北到南,长驱直入影响全省;而南面的暖湿气流,因五岭阻挡使湖南难以更多地受益;还造成交通不便,消息闭塞,遂使早期湖南士人思想保守,很不容易接受外界思想的影响。
早期的湖南从远古起即为多民族交错聚居之地,战国时期属楚,属于楚文化的范畴,后虽变异,相同之处尚多。
由于远离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被视为南蛮之地。
湖南古称“四塞之国”和“蛮荒之地”,历史上有不少著名人物被贬谪流放到湖南,被视为屈贾伤心之地和柳刘流之地。
地理文化学认为:地表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对气候、交通等因素产生影响,综合形成区域的文化差异。
比如:西北戈壁草原的人多数粗犷豪迈,东南水乡的人则较柔弱文静;恶劣的环境条件使人坚强奋进,优裕的环境条件易使人佚乐放浪。
独特地理环境造就独特群体个性,崇山峻岭之侧往往多慷慨悲歌之士,绿水粼粼之滨每每集文人骚客为群,自然环境对人才的成长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复归与实践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复归与实践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698d07d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0e.png)
作者简介:王娇林(1998-),女,汉族,湖南娄底人,硕士,中南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㊂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复归与实践创新王娇林(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㊀要: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审美艺术㊂它不仅引导和改造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而且注重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和道德境界,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㊂另一方面,文艺学肩负着培养 全才 的重要使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㊂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共鸣,不仅引导我们从艺术美学的角度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利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的理论优势和深刻内涵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㊂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中图分类号:G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2.07.0061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石: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是面向全人类社会实践的思想理论,概括人类精神实践的文艺必须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从唯物史观中的物质生产制约整个社会生活的这一基本立场出发,直接将艺术定义为一种意识形态形式㊂因此 当马克思的目光开始触及文艺领域时,他将其置于这一巨大的社会结构体系中并确定其地位,这一理论视角对于揭示艺术的思想本质㊁倡导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一定程度上将文艺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发挥至最大化㊂文艺思想理论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庞大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另一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关键环节㊂马克思曾多次提及文艺这一重要概念,具体表现在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造性地阐释了意识形态,并将其作为 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代表了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体的物质利益㊂ 文艺有其特殊性㊂作为人性最充分的体现,它一方面 可以满足个体情感的释放,使个体获得精神的解放,发挥真正的解放力量的作用㊂ 正如亚里士多德曾说 文艺对情绪起净化作用,净化乃是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适度宣泄体内负面的激烈情绪继而恢复内心平静,保持身心健康,这种艺术对情绪的净化作用所产生的快感是积极的㊂ ;另一方面它又能对人类及其行为方式进行超现实改造,使人的行为符合阶级意志,从而达到进一步控制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㊂基于这一层面分析,文艺的功能㊁价值和意义,都离不开意识形态意义的构建且无一不呈现出意识形态的性质㊂此外,文艺不仅是局限于认识角度的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故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分析文艺创造活动时也从来都不单是从认识角度出发,更多的是从实践角度出发,而且分析认识也必然是要结合实践根源到实践结果㊂早在1845年,在‘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马克思就一再强调实践之于人以及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㊂他指出 思维真理性的存在绝非单一理论问题,而是现实的实践问题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实践层面出发,将文艺创作划分一种主体是现实的人的一种生产劳动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美的命题,这部著作里研究了各种感官和运动器官的发展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研究了劳动与分工对人的影响,它证明了 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自然,用人类的烙印来标记自然,同时也在不断地深刻地认识和改变自己㊂ 与此同时,马克思还认为艺术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这种社会存在是由物质生活方式所决定的㊂而艺术则是由这种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所决定的精神产品,它反映了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㊂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我国的思想阵地面临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极其艰巨㊂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功能可以由文学艺术所承载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艺教育固有的娱乐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二是文艺教育强大渗透作用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借助文艺载体更加充分的渗透于文艺作品之中,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三是文艺受众可以根据需要,理性而非盲目地选择性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文艺的重要作用,切实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领域的重要作用㊂2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复归:现实的人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实践的落脚点和着眼点,将人的自然价值与属性同社会价值与属性相连接,强调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满㊃31㊃足内在精神需求,积极引导受教育者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能够权衡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个体㊂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将文艺的美与求真㊁向善紧密结合,认为真善美是文艺创造的价值原则,马克思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提到 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通常把善的东西也称赞为美的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最高目标是为了使人获得情感㊁知识与意志的和谐发展,使理性道德贯穿于人的感觉与情感中㊂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产生了理论共振㊂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在说服并且教育人,引导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 的原则,更好的体现其多样性㊁规律性和时代性㊂以人为本 的原则即教育者要从现实的人出发,以培养 全才 为立足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㊂使受教育者实现理论内化,通过内化作用自发地将教育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并为之努力,继而达到教育目的的基本准则㊂ 以人为本 意味着要促进受教育者的政治社会化,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 完整的人 ㊂而文艺学在这一使命上发挥着重要优势㊂当代文化学者张荣桓曾对文艺进行过重新定义,他指出: 人格的养成和灵魂的铸就都离不开文艺这一重要载体,文艺是人的精神的养分㊂人类能够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文艺的不断继承和革新,从文艺中吸取人类社会进步的养分,不断实现文明的跨越㊂ 由此可见,文学艺术是人类科学的社会表现,是培养 完整的人 的重要手段㊂近年来,学术界以文艺为切口,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进行艺术化重构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㊂如促进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学的融合;充分挖掘且利用优秀文艺作品中的有效资源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利用大众传媒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文艺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等,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㊂3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美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艺术化的科学,同时具备两个重要属性,即科学性和艺术性㊂其价值的实现过程,离不开艺术化㊂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理论个性化和形式多样化的特征的环节无一不体现其艺术性㊂这些特征在外延上与艺术有诸多相似点,其本质也蕴含着相通之处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严谨的社会科学的同时也具有极强艺术操作性,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情感性等具有审美㊁认识㊁教育等功能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环节都在不断运用和创造艺术,其各环节都遵循美的基本规律㊁渗透着美的因素㊂思想政治教育应借助艺术载体实现与文学艺术的互融,即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艺术形式,借助文艺载体实现与理性与感性的互融,从而实现双赢㊂即让渗透型的隐性教育逐步取代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借助艺术的愉悦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让受教育者在艺术的感染下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从而产生内化作用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被动接受转变成自觉主动接受行为㊂苏联著名教育家㊁人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学生不仅用理性,而且用心去感知周围的世界㊂他们深深地感受到语言的情感色彩㊂ 只有将有说服力的理性语言与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才能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和吸收㊂只有通过生动的艺术手段表现出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寻找美的要素,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化能在帮助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格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上,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良好生态,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进步㊂而这个过程遵循美的标准,符合美的规律㊂总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必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的融合,坚持创新的原则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过程中,艺术要求逐步渗透㊁落实和应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化㊁教育的有效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㊂张世英在‘美与真善“中指出 美的法则阻止了以人的欲望为首的感性事物因缺乏理性尊严而变得至高无上,而遵循理性法则的义务也不会使人因缺乏感性欲望而感到被迫实行㊂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活动,但由于缺乏艺术美的元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失去灵活性,成为一种压抑自我的感性活动,严重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提升和教育目标的实现㊂要进一步增强受教育者对教育活动的接受度和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美的客观规律㊂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价值共振为我们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㊂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艺术美学的角度来思考教育过程,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优势;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性和艺术性,真正从传统的默默无闻中遮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为在新认识的基础上,以更加开放合理的方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创新,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适应人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㊂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从僵化的说教转变为愉快的生命活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㊂参考文献[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03: 116-128.[2]谢立敏,宗立华.以文艺视角浅析思想政治教育[J].活力,2016,1(1):29-30.[3]刘艳丽.论文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苏州大学,2014,02(10):104-107.[4]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1-23.[5]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6.[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6.[7]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文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187-188.[8]克利福德㊃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231.㊃41㊃。
浅论益阳城市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关系
![浅论益阳城市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e1ad39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64.png)
浅论益阳城市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关系
刘凌霄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14(000)031
【摘要】益阳城市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相互融合。
大学校园文化是益阳城市精神的体现。
校园文化应当发挥其对社会的辐射作用,引领城市精神的塑造与发展,从而促进益阳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有着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
【总页数】2页(P201-202)
【作者】刘凌霄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大学文化和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关系探析 [J], 陈晓晖;高超
2.孟二冬精神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2010YKF15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 [J], 刘影
3.论大学文化的多重维度——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及其关系 [J], 田径;李荫榕
4.论大学校园文化与长春城市精神 [J], 张淑东
5.论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中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造性培养个案分析 [J], 管秀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学科文化冲突融合与创新研究
![大学学科文化冲突融合与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a237a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c.png)
大学学科文化冲突融合与创新研究
高山
【期刊名称】《现代大学教育》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学科文化间的冲突融合可以促进学科文化和大学文化建设.学科文化冲突来源于学科分化基础上的学科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在学科知识、文化层次和范围上都有所呈现;学科文化的冲突发生在交往过程中相异学科文化的各个方面.集中体现在价值观、语言与思维方式和生活样态等方面;同处一大学的学科文化融合是指学科文化在合作中相互吸收有利因素,形成交叉学科或者优化原有学科.这种融合方式有交叉式、扩展式和深层次价值共核融合.大学学科文化在不同学科文化的冲突融合中实现物质性、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创新,以培育新的文化力,促进大学文化建设.
【总页数】5页(P72-76)
【作者】高山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党委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
【相关文献】
1.大学科技园运营及收益模式的探讨——基于江苏省内大学科技园的调查研究及我校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探索
2.融合与创新:"听后续说"多媒体教学改革研究——以云
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英语专业为例3.融合与创新:“听后续说”多媒体教学改革研究——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英语专业为例4.融合与创新并进提速非常规油气开发——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孙赞东教授5.文化冲突中的中国大学——评《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大学精神的伦理文化
![论大学精神的伦理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5632e1203d8ce2f006623ff.png)
言一行都关乎人才 的培养和教育 ,文化的传播与 科 学 知识 的运 用 ,社 会 道 德 风 尚的进 步 与发 展 ,
基 于 此 ,本文 就 大学精 神 的伦 理文 化现 象作 一论
述。
・ 收稿 日期 2 0 1 4— 0 6—1 6 资助项 目 湖北省教 育科学 “ 十二五”规划课题 “ 大学校史文化 的形成、价值观及教化功能研究” ( 项 目编号 : 2 0 1 1 B 0 2 0 ) 作者简介 王列平 ( 1 9 5 5一 )男 ,吉林 东丰县人 ,副研究员 ,主要从 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与 中共党史研究 .
、
伦 理的 道德 活动
所谓 “ 校 园伦 理 ” ,是从 理 性 的角度 出发对 道德 现 象 的一种 哲理思 考 ,明确 人 与人 、人 与社 会 之 间应遵循 的道德 准则 。 因此 ,道 德作 为 内在 的思想 与文 化形 态 ,既客 观地反 映 了大学 校 园 内 所 发生 的一 切神 圣性 和人 文本性 的伦 理关 系 ,同 时也具 有很 强 的行为 规范 性和道 德评 判性 。而 以
大学校 园是教 化场 所 ,是培 养 、教 育 、引导
一
人 才成 长 的摇 篮 。因此 ,大学人 不 仅应具 有 一般 社 会人 所具 有 的伦 理道 德 观 ,还 应 具有 区别 于一 般 社会 人所 持 有 的一 种 特 殊 的 校 园伦 理 道 德 观 。 由于 道德 有很 强 的传递 和感 染性 ,而大 学人 的一
事道德教育为 目的,并通过寓教其中,使受教育 者耳 濡 目染 ,以此奠 定 良好 的道德基 础 ,为培 养
a l j u d g m e n t . A n d p e o p l e or f l a l t h e m o r a l a c t i v i t i e s o n t h e c a mp u s ,s h o w i n g a u n i q u e e t h i c l a c u l t u r e ,h a v e
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以《藏獒》与《狼图腾》比较为例
![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以《藏獒》与《狼图腾》比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3c37a4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64.png)
2362018年6月下半月刊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以《藏獒》与《狼图腾》比较为例康任鹏近两年,中国文坛涌现了一批较好的文学作品,《藏獒》和《狼图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由于二者作品风格题材相近,其读者也自动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就两部作品从文学与文化的层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狼图腾》自出世之后,给中国文坛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也凭借其故事情节的精彩与震撼吸引了众多的拥趸,在短短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随后《藏獒》的出版发行,由于题材相近,被认为是对《狼图腾》的挑战,也凭借其震撼的故事情节与鲜明的形象描写,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但也因此引起了两部小说的读者的热烈讨论。
一、从文学层面对于小说来说,故事情节是其最为重要的元素,尤其是当代小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小说被当作一种极为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因而不仅要求小说具有娱乐性与丰富性,还要求其具有强烈的故事性。
小说《狼图腾》和《藏獒》,分别从狼和狗两种动物的层面,为读者描绘了极具陌生感的故事。
小说《狼图腾》中所描述的是若干个蒙古草原上与狼有关的故事,故事的重点在于三场浓墨重彩的草原“战争”,极力地凸显了三场战争的激烈与震撼。
小说特别突出了一个人工饲养长大的小狼的故事,以一条故事主线为基础,用多个小故事相穿插,重点突出了狼的一生,很好地克服了描述平铺直叙一个故事时的平淡与乏味。
同时,作者设计了一系列的惊险场面,如陈阵狼口脱险、巴雅尔徒手搏狼等,有意地调动了读者的好奇心与猎奇感,从而继续阅读。
小说《藏獒》也十分跌宕起伏,所描述的故事情节更加离奇。
故事背景在20世纪50年代的西藏青果阿玛草原上,“记者父亲”无意间引得七个小孩儿和一头藏獒进入了西结古草原,导致两个草原之间结仇,产生宿怨,西结古草原将七个小男孩儿作为复仇对象进行报复。
而藏獒岗日森格在历经生死之后,凭借自己的忠诚勇猛与智慧果敢,将前来挑战的其他藏獒击败,凭借自己的实力征服了草原上的人与藏獒,最终成功化解了两个草原上的矛盾。
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3edd116eff9aef8941e06ef.png)
园文化建设 的方 向和发展 的道路 。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 学在发 展过程 当 中 , 由大学 成员共 同创 造 、 传 承而形 成的一种共 同的精神理念 。 它反 映了一 所大学的历史 文化 传统 、 校 园风 气 、 办 学理 念 、 思 想 观念 及文 化风 貌, 它是 大学 的灵魂 和本质所 在 , 是 大学 存在 和发展 的基石 。大学精神作 为大学文化 的核 心 , 在校 园文化 的建设 过程 中发挥着 重要 的引导作用 , 推动着校 园文 化建设 的不 断发展。 校 园文化是 以学 校为 载体 , 以学 生为 主体 , 以课 外文化 活动为主要 内容 , 以校园精神为 主要 特征 的一
关键词 : 校 园文化 ; 大学精神 ; 思考
中图分类号 : G6 4 2 .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4 2 — 0 0 0 1 — 0 3
大学精 神是大学校 园文化 的核心 内容 , 校 园文化 建设对大 学的发展起着重要 的推动作用 , 它指 引着校
些风貌 、 思想 、 观念及 情操体 现 了大学所 具有 的大学
精神, 是一所大学校 园文化所具有 的内在共性和个性
的集合 体 , 它传 承大学 校 园文化 的精髓 , 同 时也是大 学校园文化建设所贯彻和延续 的内容 。 它包括人文精 神、 民主精神 、 科 学精 神 、 价值 理念 、 批判 与包 容精神 以及传承与创新精 神等 。这些精神相互 联系和促进 , 时刻都体现着 大学精 神 的一般特质 , 表现 出大学校 园 文化建设 的主要 内容 。由此可见 , 每一所大学都有其
摘要 : 大学精神是校 园文化 的精 髓、 灵魂和核 心, 也是 大学校 园文化 建设 的最终 目标。在 大学校 园文化建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