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简化太极拳
24式太极拳
![24式太极拳](https://img.taocdn.com/s3/m/b1e3347e376baf1ffc4fad73.png)
练习中心要静、无杂念、用意不用 力、轻松自然,刚柔相济,涉及全身各 大肌肉群和关节的运动。因此,24式太极 拳不断继承了传统太极拳所具有的“练 脑,练身、练气”的三大作用,蕴涵有 健身、健心和防治疾病的诸多功效,而 且还具有简单、易学易练、不受场地限 制,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均可练习等 优点。所以,在学校众多文化活动中,具 有特殊的地位。
弱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
1、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太极拳采用心静用意,全神贯注,不存杂念 的练法,亦即是强调练意、练气和练身三结合。 这种意识结合身体锻炼的方法,能使大脑皮质 有关中枢神经形成一个特殊的优势兴奋性,而
周期其他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由于负诱导 机理,使某些与慢性病有关的兴奋灶加强了抑 制,而神经中枢的相互诱导,使病灶得到积极 的调理。久之,可修复和改善某些神经中枢的 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因而病状得到控制、减 轻或消失,使机体康复。
第三部分常见错误动作与纠正
二十四式太极拳完整动作
的负担,血压也相应有所降低。可预防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
3.促进呼吸系统的作用
太极拳的呼吸遵循缓慢深长 ,其作用 是:
①呼和吸都比较充分 ,吸足、呼够。
②肺(血管)内气体交换充分。
③呼吸肌运动柔和。
④腹压、胸压的变化平缓、渐进 ,对内脏 起到“按摩”作用 ,使呼吸器官得 到充足 的血液供应 ,从而使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得到改善。
5.增强运动系统的作用
练拳时要达到“一动无有不动” , 要求全身的骨骼、关节、腰腹肌群都要 充分调动,从而提高关节的柔韧性、灵 活性以及脊柱的活动幅度。肌肉和关节 由于血液循环的改善而得到充足营养, 增强肌肉的弹性、伸展性和灵活性,发 展了肌肉力量。因此,对颈、 肩、腰、 腿痛和关节瘀血等疾病起到防治的作用。
简述24式简化太极拳全套技术动作
![简述24式简化太极拳全套技术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9aee113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f.png)
简述24式简化太极拳全套技术动作24式简化太极拳(简称24式太极拳)是中国太极拳界推广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套路。
它于1956年由国家体委委员、中国太极拳首任教练员杨振铎教授所率领的团队编排而成。
这个套路集中了太极拳的精髓,基本上涵盖了太极拳的常用技术动作,同时又简化了传统太极拳的复杂性,易于学习和掌握。
以下是对24式太极拳全套技术动作的简述。
一、起势:眼睛平视,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身体保持放松状态,呼吸平稳。
二、左右野马分鬃(左右云手):双臂打开成弧形,手掌心朝上,左脚迈出一步,身体转向左边,右手抬起与眼平齐,左手下落。
三、白鹤亮翅:双手向前伸直,手心向下,身体重心前移,右腿抬起成90度,左手抬起到头顶。
四、搂膝拗步:右脚向前迈,身体转向右边,双手如用力搂膝一样放在膝盖前。
五、手挥琵琶(云手):双手自然下垂,放松双肩,右脚向前迈一步,身体交换方向,双掌向外翻转。
六、白鹤亮翅:同第三式。
七、搂膝拗步:同第四式。
八、手挥琵琶(云手):同第五式。
九、单鞭:左脚前进一步,右脚跟抬起,上体起面,两手交替伸直。
十、云手:同第五式。
十一、揽雀尾:左脚前进一步,右脚自然后跟着,上体稍稍向后拧。
十二、左右摆蓝:左脚前进一步,右脚抬起,上体向右旋转,右手枕在左手上。
十三、左右摆蓝:同上。
十四、左脚登鹿:左脚前进一步,右脚抬起,上体转向右侧,双手自然下垂。
十五、右脚登鹿:同上。
十六、倒蹬栽步:左脚退后,身体向右转,双手上举。
十七、高探马:左脚前进一步,右脚跟着,身体右转,右手向下伸直,左手弯曲。
十八、转体搂膝拗步:同第七式。
十九、左右摆蓝:同第十二、十三式。
二十、进步搬拦捶:左脚前进一步,右手伸直,左臂稍曲,右脚轻踩地面。
二十一、如封似闭:双手同时向上,手心朝着自己,上体稍微向后倾斜。
二十二、十字手(打虎式):双手慢慢保持在胸前,成十字状。
二十三、双风贯耳:左脚前进一步,右脚跟着,左手伸直成风车状,右手保持在胸前。
24式简化太极拳拳谱(图解)
![24式简化太极拳拳谱(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e664a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c.png)
24式简化太极拳图解24式太极拳,因其是太极专家从杨式太极拳中精简而来,又仅24个招势,故常被叫做“简化太极拳”。
24式太极拳虽然动作不多,但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与传统的太极拳法相比,内容更精炼,结构更合理,动作更规范,在满足太极拳爱好者锻炼身体需要的同时,又便于掌握,易学易懂,费时少,收效快,所以流传极广,尤其为太极拳初学者所喜爱。
24式太极拳共分八组第一组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第二组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第三组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第四组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第五组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第六组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第七组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第八组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24式太极拳套路名称1. 起势2. 野马分鬃3. 白鹤亮翅4. 搂膝拗步5. 手挥琵琶6. 倒卷肱7. 左揽雀尾8. 右揽雀尾9. 单鞭10. 云手11. 单鞭12. 高探马13. 右蹬脚14. 双峰贯耳15. 左蹬脚16. 左下势独立17. 右下势独立18. 玉女穿梭19. 海底针20. 闪通背21. 转身搬拦捶22. 如封似闭23. 十字手24. 收势一、起式1 2 3 4 5二、左右野马分鬃6 7 8 9 10 1 12 13 14 15 167 18 19 20 三、白鹤亮翅212 23 四、左右搂膝拗步24 25 267 28 29 30 31 32 3 34 35 36 37 38五、手挥琵琶39 40 41 六、左右倒卷肱423 44 45 46 47 489 50 51 52 53七、左拦雀尾55 56 57 58 59 0 61 62 63 64 656 67 八、右拦雀尾68 69 701 72 73 74 75 767 78 79 80 81 82九、单鞭83 84 85 86 878 十、云手89 90 91 923 94 95 96 97 989 100 101 102 103十一、单鞭04 105 106 107 108十二、高探马09 110 十三、右蹬脚111 112 11314 115 116十四、双峰贯耳117 11819 120十五、转身左蹬脚121 122 12324 125 126 127十六、左下势独立128 129 130 131 132133 十七、右下势独立134 135 136 137138 139 140 十八、右左穿梭141 142143 144 145 146 147 148十九、海底针149 150 151 152 153二十、闪通臂154 155 156 二十一、转身搬拦锤157158 159 160 161 162 163164 165 二十二、如封似闭166 167 168169 170 二十三、十字手171 172 173 二十四、收势。
24式简化太极拳
![24式简化太极拳](https://img.taocdn.com/s3/m/eb8e07d77f1922791688e8a1.png)
24式太极拳预备姿势: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脚尖向前;胸腹自然放松;两手垂于大腿外侧,手指微屈;头正颈直,眼平视前方;精神集中,全身放松。
一、起势:左脚提膝开立;两臂前举,与肩平齐;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重心右移右抱球收左脚,左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后坐左转体撇脚,左抱手收右脚,右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后坐右转体撇脚,重心右移,右抱球收左脚,左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1)重心前移,跟步抱手(2)重心后坐,右转体摆臂(3)虚步亮掌。
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左转体摆臂,右转体摆臂收左脚,左上步屈肘,弓步左搂右推。
(2)右搂膝拗步:重心后移左脚尖外撇,左转体摆臂收右脚,右转体上步屈肘,弓步右搂左推。
(3)左搂膝拗步:重心后移右脚尖外撇,右转体摆臂收左脚,左转体上步屈肘,弓步左搂右推。
五、手挥琵琶:重心前移,跟步展臂;后坐引手;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1)右倒卷肱:右转体撤手;左退步卷肱;虚步右推掌。
(2)左倒卷肱:左转体撤手;右退步卷肱;虚步左推掌。
(3)右倒卷肱同(1)。
(4)左倒卷肱同(2)。
七、左揽雀尾:右转体撤手;右抱手收左脚;左转体上步;弓步左棚臂;右手前摆;上体右转双手右后捋;上体左转右手搭左腕内侧;右手推送左前臂向体前挤出,重心前移成弓步;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右转体分手;左抱手收右脚;右转体上步;弓步右棚臂;左手前摆;上体左转双手左后捋;上体右转左手搭右腕内侧;左手推送右前臂向体前挤出,重心前移成弓步;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九、单鞭:重心左移,左转体运臂;重心右移,右勾手左收脚;上体左转,左脚上步;左弓步推左掌。
十、云手:(1)右转体松勾,云手收步;(2)云手开步,云手收步;(3)云手开步,云手收步。
十一、单鞭:右转体勾手;左转体上步;左弓步推左掌。
十二、高探马:重心前移,后脚跟步;重心后坐,翻手向上平举;左虚步右推掌。
24式太极拳图解及讲解
![24式太极拳图解及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c999d1f19e8b8f67d1cb916.png)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第一式:起势①身材天然竖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天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派,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有意挺胸或收腹.精力要分散(起势由立正姿态开端,然后左脚向左离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③上体保持正派,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天然微去.屈膝松腰,臀部不成凸出,身材重心落于两腿中央.两臂下落和身材下蹲的动作要调和一致.第二式:阁下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材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天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持续向左转,阁下手随转体慢慢分离向左上.右下离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③上体慢慢后坐,身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扎实,左腿慢慢前弓,身材左转,身材中间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天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阁下手随转体分离慢慢向左下.右上离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与③解同,只是阁下相反.与④解同,只是阁下相反.要点:上体不成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伸展.两臂离开时要保持弧形.身材迁移转变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别的速度要平均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扎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出脚尖;后腿天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须要时后脚脚跟可今后蹬调剂).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当保持在10-30厘米.第三式:白鹤亮翅①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②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材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离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方.要点:完成姿态胸部不要挺出,两臂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委屈.身材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调和一致.第四式.阁下搂膝拗步第五式:手挥琵琶后坐,身材重心转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下向上挑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肘里侧,掌心向左;眼看左手食指.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心后移和左手上起.右手收要调和一致.第六式:阁下倒卷肱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随即翻掌向上;眼的视线跟着向右转体先向左手.(2)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左肋外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扎实,身材重心移到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手.(3)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上;眼随转体先向左看,再转向前方看右手.只是阁下相反(5)与(3)解同,只是阁下相反(6)与(2)解同.(8)与(2)解同,只是阁下相反(9)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眼看左手.伸直,后撤滞滞泥泥不成直向回抽,参转体仍走弧线.前推时,要转腰松胯,两手的速度要一致,防止柔软.退步时,脚掌先着现时,前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退左脚略向左后斜,退右脚略向右后斜,防止使两脚落在一条直线上.撤退退却时,眼神右看,然后再转看前手.最撤退退却右脚时,脚尖外撇的角度略大些,便于接做“左揽雀尾”的动作.第七式:左揽雀尾转,左手天然下落逐渐翻掌经腹前划弧至左肋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腿上,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上体持续向左转,右腿天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前方掤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前臂外侧和手背向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要点:掤出时,两臂前后均保持弧形.分别.松腰.弓腿三者必须调和一致.揽雀尾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上超出10厘米.手随即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经腹前向下方;然后两手下捋,即上体向右转,两手经腹前至右手手心向上,高与肩齐,左臂平屈于胸前,手心移至右腿;眼看右手.不成前倾,臀部不要凸出.两臂下捋须随腰扭转,着地. (4)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于左手段里侧(相距约5厘米),上体持续向左转,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前,左前臂保持半圆;同时身材重心逐渐前移变成弓步;眼看左手段部.要点:向前挤时,上体要正派.挤的动作要与松腰.弓腿相一致.向下,右手经左腕上偏向前.向右伸出,高与左手齐,手心向下 ,两手阁下右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同时两手屈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前平看.(6)上式不断,身材重心慢慢前移,同时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掌心向前;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看前方.要点:向前按时,两手须走曲线,腕部高与肩平,两肘微屈.第八式:右揽雀尾右转,身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里扣;右手向右平行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向下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身材重心再移至左腿上,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2)同“左揽雀尾”(2)解,(3)同“左揽雀尾”(3)解,只是阁下相反.(4)同“左揽雀尾”(4)解,(5)同“左揽雀尾”(5)解,只是阁下相反.(6)同“左揽雀尾”(6)解,只是阁下相反.第九式:单鞭重心逐渐移至左腿上,右脚尖里扣;同时上体左转,两(2)身材重心再逐渐移至右腿上,上体右转,左脚向右脚挨近,脚弧形运转,直至左臂平举,伸于身材左侧,手心向左,右,手心向后上方;眼看左手.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手心由里转向外),,至右侧方时变勾手,臂与肩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下划弧停于右肩前,手心向里;眼看左手.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材左掌随上体的持续左转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屈;眼看左手.要点:上体保持正派,松腰.完成式时,右肘稍下垂,左肘与左膝高低相对,两肩下沉.左手向外翻掌前推时,要随转体边翻边推出,不要翻掌太快或最后忽然翻掌.全体过渡动作,高低要调和一致.如面向南起势,单鞭的偏向(左脚尖)应向东偏北(大约15度).第十式:云手右腿上,身材渐向右转,左脚尖里扣;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右手变掌,手心向右前;眼看左手.(2)上体慢慢左转,身材重心随之逐渐左移;左手由脸前向左侧运转,手心逐渐转向左方;右手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肩膀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左脚接近左脚,成小开立步(两脚距离约10-20厘米);眼看右手.同时左手经腹前向大踏步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面向后;右手右侧随之左腿向左横跨一步;眼看左手.(4)同(2)解.(6)同(2)解.要以腰脊为轴,松腰.松跨,不成忽高忽低.两臂随腰的迁移转变而运转,要天然圆活,速度要迟缓平均.下肢移动时,身材重着地再扎实,脚尖向前.眼的视线随阁下手而移动.第三个“云手”的右脚最后跟步时,脚尖微向里扣,便于接“单鞭”动作.第十一式:单鞭手随之向右运转,至右侧方时变成勾手;左手经腹前向手心向内;身材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尖点地;眼看左手.(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材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上体持续左转,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成“单鞭”式.第十二式:高探马前伸至右腕不和,两手互相交叉,随即向两侧离开并向下划弧,手心斜向下;同时左脚提起向左前侧方提高(脚尖略外撇);身材重心前移里圈划弧,两手交叉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右脚向左脚向左脚挨近,脚尖点地;眼平(3)两臂阁下划弧离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右腿屈膝担起,右脚向右前方慢慢蹬出不成前俯后仰.两手离开时,腕部与肩齐平.蹬脚时,左腿微屈,右脚尖回勾,劲使在脚跟.分别和蹬脚须调和一致.右臂和右腿高低相对.如面向度).第十四式:双峰贯耳第十五式:回身左蹬脚身材重心移至左腿,上体左转,右脚尖里扣;同时两拳变掌,由上向阁下划前;眼看左手.(2)身材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弧合抱于胸前,左手在外,手心均向后;眼平看左方离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左腿屈膝提起,左脚向左前方慢慢要点:与左蹬脚式雷同,只是阁下相反.左蹬脚偏向与右蹬脚成1北,约30度).第十六式:左下势自力体右转;右掌变成勾手,左掌向上.向右划弧下落,落于右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2)右腿慢慢屈膝下蹲, 左腿由里向左侧(偏后)伸出,成(掌心向外)向左下顺左腿内侧向前穿出;眼看左手.上体不成过于前倾.左腿伸直,左脚尖须向里扣,两脚脚掌全体着地.左脚尖与右脚跟踏在中轴线上.,掌心向右,右勾手下落,勾尖向后;眼看自力的腿要微屈,由腿提起时脚尖天然下垂.24式太极拳第十七式:右下势自力脚前,脚掌着地; 然后左脚前掌为轴,脚跟迁移转变,身材随之左转同时左手向掌跟着转体向左侧划弧,立于左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左手.(2)同“左下势自力'(2)解,只是阁下相反.”(3)解,只是阁下相反.(4) 同“左下自力势”(4)解,只是阁下相反.必须稍微提起,然后再向下仆腿,其他均与“左下自力势”雷同,只是阁下相反.第十八式:阁下穿梭后移,右脚尖稍向外撇,随即身材重心再停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在右左下);眼看左前臂.(4)同(2)解,只是阁下相反.斜前方(如面向南起势,阁下穿梭偏向分离为正本偏北和正偏南,均约30度).手推出后,上体不防止引肩上耸.一手上举一手前推要与弓腿松腰高低调和一致.做弓步时,两脚跟的距离同搂膝拗阁下.第十九式:海底针身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身材稍向右转,右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上提抽至肩上耳旁,再随身材左转,由右向下;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下方.转,再向左转.完成姿态,面向正西.上体不成太前倾.防止低头和臀部外凸.左腿要微屈.第二十式:闪通臂天然正派,松腰.松胯;左臂不要完整伸直,背部肌肉要伸睁开.推掌.举掌和弓腿动作要调和一致.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第二十一式:回身搬拦捶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里扣,身材向后转,然后身材重心同时,右手跟着转体和右.向下(变拳)经腹前划弧至左肋举于头前,掌心斜向上;眼看前方.(2)向右转体,右拳经胸前向前翻转撇出,拳心向上;左手落于胯旁,掌心向下,指同时右脚收回后(不要停留或脚尖点地)即向前迈出,脚尖外撇;眼看右拳.右腿上,左脚向前迈一步;左手上起出,掌心向前下方;同时右拳向右心向上;眼看左手.(4)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与胸平,左手附于右前臂里侧;眼看右拳.太紧.右拳收受接管时,前臂要慢慢内旋划弧,然后再外旋停于右腰旁,拳心向上.向前打拳时,右肩随拳略向前引伸,沉肩垂肘,右臂要微屈雀尾”式.第二十二式:如封似闭掌,向下经腹前再向上.向前推出,腕部与肩平,手心向前;同时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看前方.防止后仰臀部不成凸出.两臂随身材收受接管时,肩.肘部略向处松开,不要直着抽回.两手推出宽度不要超第二十三式:十字手重心移向左腿,左脚尖里扣,向右转体;右手跟着转,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掌心向前,肘部微屈;同时外撇,成右侧弓步;眼看右手.(2)身材重心慢慢移至左腿,右脚尖里押,随即向左收回,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腿逐渐蹬直,成开立步;同时两手向下经腹前向上划弧交叉合抱于胸前,两臂撑圆,腕高与肩平,右手在外,成十字手,手心均向后;眼看前方.抱时,上体不要前俯.站起后,身材天然正派,头要微向上顶,下颏稍向后收.两臂围绕时须美满舒适,沉肩第二十四式:收势向下,两臂慢慢下落,停于身材两侧;眼看前方.下落时,要留意全身放松,同时气也渐渐下沉(呼气略加长).呼吸安稳后,把左脚收到右脚旁,再走动歇。
简化24式太极拳谱
![简化24式太极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1fc7ffce84254b35eefd34ed.png)
简化24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分解提要1、起势:并步站立、两臂前举、屈蹲按掌2、左右野马分鬃:(1)收脚抱球(2)转体上步(3)弓步分手(4)后坐撇脚翻掌(5)收脚抱球(6)转体上步(7)弓步分手(8)后坐撇脚翻掌(9)收脚抱球(10)转体上步(11)弓步分掌3、白鹤亮翅: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掌4、左右搂膝拗步:(1)转体落掌(2)收脚举掌(3)上步收掌(4)弓步搂推(5)后坐撇脚(6)收脚举掌(7)上步收掌(8)弓步搂推(9)后坐撇脚(10)收脚举掌(11)收脚举掌(12)弓步搂推5、手挥琵琶:跟步松手、后坐引手、虚步合手6、左右倒卷肱:(1)转体撤手(2)退步卷肱(3)虚步收推掌(1)转体撤手(2)退步卷肱(3)虚步收推掌(1)转体撤手(2)退步卷肱(3)虚步收推掌(1)转体撤手(2)退步卷肱(3)虚步收推掌7、左揽雀尾:(1)转体撤手(2)收脚抱球(3)转体上步(4)弓步朋臂(5)转体摆臂(6)转体后(7)转体搭手(8)弓步前挤(9)后坐引手(10)弓步前按8、右揽雀尾:(1)转体分手(2)收脚抱球(3)转体上步(4)弓步朋臂(5)转体摆臂(6)转体后(7)转体搭手(8)弓步前挤(9)后坐引手(10)弓步前按9、单鞭:转体运臂、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推掌10、云手:(1)转体松勾(2)左云并步(3)右云开步(4)左云并步(5)右云开步(6)左云并步11、单鞭: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12、高探马:跟步翻手、后坐卷肱、虚步收推掌13、右蹬脚:穿手上步、弓腿分手、抱手收脚、分手蹬脚14、双峰贯耳:屈膝并手、上步收手、弓步贯拳15、转身左蹬脚:转体分手、收脚合抱、分手蹬脚16、左下势独立:收脚勾手、屈蹲开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17、右下势独立:落脚转身勾手、屈蹲开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18、右左穿梭:落脚抱球、上步错手、弓步推架、转体撇脚、收脚抱球、上步错手、弓步架推19、海底针:跟步提手、虚步插掌20、闪通臂:提手收脚、弓步撑推掌21、转身搬拦捶:转体扣脚、坐腿握拳、摆步搬拳、转体收臂、上步拦掌、弓步打拳22、如封似闭:穿掌翻手、后坐收掌、弓步前按23、十字手:转体扣脚、侧弓腿分手、交叉搭手、收脚合抱24、收势动作分解:翻掌分手、锤臂落手、并步还原。
(完整版)24式简化太极拳
![(完整版)24式简化太极拳](https://img.taocdn.com/s3/m/1af4eee72f60ddccdb38a06f.png)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部分专家,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按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易学易记的原则,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选编而成,全套共四段,约五分钟可练完一套。
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项健身活动。
一、太极拳常用术语及动作要求(一)手型1、拳:五指拳屈,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握拳不可太紧。
2、掌:五指微屈分开,掌心微含,虎口成弧形。
手指不可僵直,也不可过于弯屈。
3、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屈腕,手指和腕部都要松活自然。
也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拢,无名指和小指屈于掌心。
(二)手法:1、揽雀尾:①“掤”出的臂必须呈弧形、高不过口、肘关节稍低于手,手指既不可软缩无力,也不可僵硬挺直。
后手可按在体侧,也可随前手同时掤出。
两臂要保持弧形。
②捋”的动作无论弧形大小,都必须呈圆形或曲线,不可直着回抽;两腿移动要分清虚实,上身不可俯仰歪斜。
③挤”时两臂向前须撑圆,前臂高不过口,同时要和弓腿,松腰协调一致。
④按”时两臂不可伸直,手心要向前,手指高不过头,手腕微塌,按掌要与向前弓腿协调一致。
2、如封似闭:两掌后收时以肘关节牵引,边分边翻转,不可扬卷前臂;按掌要求同前。
3、野马分鬃:无论是交叉抱或上下抱,两臂都要保持弧形;左抱右分或右抱左分,腰部旋转起主要作用;分手和弓腿要协调一致;臂与腿须上下相对;前手高不过头,低不过肩;弓步的前膝与脚尖垂直。
4、白鹤亮翅:单手向上亮掌或向内亮掌,臂都要保持弧形,不可折成二角形或伸直,另一手按于体侧:如双手向上亮掌或向前亮掌,则两臂均不可伸直,手指要舒展伸开,但不可僵直。
5、手挥琵琶:面向斜前方,肩胯要上下相对,两肩松沉,两肘坠合,前手高不过腿,后手举在胸前或停在前臂的肘内侧,两臂保持弧形;腰背正直,臀部不可突出。
6、搂膝拗步:推掌须经耳旁向前推出,不可由上向下劈打,臂不可直,手高不过眼,低不过肩。
搂膝不可低头弯腰,也不可用力后撑和伸直臂肘;前推和下搂须上下协调一致,身体须平衡稳定,不偏不倚。
24式太极拳拳谱
![24式太极拳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6cba2ce36137ee06eff918df.png)
24式简化太极拳第一式起势(南)①两脚分开半步,②两臂前举(与肩同高),③屈腿下蹲两手下落按到腹前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A.①转腰(南)抱手收脚,两手上下合抱,②左转身上步(东),③弓步分手(东)。
B.①转腰后坐撇脚(东北),②抱手收脚(跟步抱球),③转腰右转上步(东),④弓步分手(前手心斜向上与肩平,后手按在胯侧,手心向下)。
C.①转腰后坐撇脚(东南),②抱手收脚(跟步抱球),③转腰左转上步(东)脚跟轻轻落地,④弓步分手(眼睛注视着前手的指尖)。
第三式白鹤亮翅(东)①跟半步胸前抱球(向前抱手,后脚跟半步脚掌落地),②后坐举臂(重心后移坐腿转腰分手)(东南),③虚步分手(前脚掌虚点地面)(东)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东)A.①左转落手(右手前摆),②两手交叉抡摆腰向右转前脚收回,手摆向侧后方(举臂),③上步屈臂收手到肩上,④弓步搂手推掌。
B.①轻轻转腰后坐撇脚,②摆手收脚眼睛看后手与头同高(跟步举臂),③上步屈臂收手到肩上耳旁,④弓步搂手推掌(指尖与眼睛同高)。
注要推到中间的轴线上,旁边的手按在大腿的外侧C.①转腰后坐撇脚,②摆手收脚眼睛看后手与头同高(跟步举臂),③上步屈臂收手到肩上耳旁,④弓步搂手推掌(指尖与眼睛同高)。
注要推到中间的轴线上,旁边的手按在大腿的外侧。
第五式手挥琵琶(东)①后脚跟进半步,②重心后移,两个手交错交换,③虚步合手,两个手成侧立掌第六式左右倒卷肱(西)A①撤手转腰翻掌,②提脚退步屈臂收手③坐腿虚步推掌。
B①撤手转腰翻掌,②屈臂转肱提脚退步③坐腿虚步前推。
C①撤手翻掌,②转肱退步③虚步推掌。
D①撤手翻掌,②卷肱退步③虚步推掌。
第七式左揽雀尾(东)①转腰分手(向南)抱手收脚(向南),②转腰向前上步(左转向东),③弓步棚手,④转腰摆臂(左转),⑤坐腿转腰后捋(后坐右转下捋),⑥转身搭手(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坐腿引手(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前按(按掌)第八式右揽雀尾(西)①转腰扣脚分手(后坐扣脚、右转分手)(向南),②坐腿抱球收脚(回体重收脚抱球),③转身上步(右转出步向西),④弓步棚手,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第九式单鞭①坐腿转身扣脚左云(向东),②坐腿转腰向右云(西南),③翻掌勾手收脚,勾尖向下(向南),左手的掌心向内④转身上步(向东)⑤弓腿翻章推掌(向东)第十式云手①坐腿转腰(向南)左手下落向右云摆画弧,勾手松开②转腰向左移动重心,两手交叉向左画弧摆动③翻掌收脚并步,④向右转两手交叉向右摆动、⑤翻掌出脚,⑥转腰向左云,⑦翻掌收脚并步,⑧转腰右云翻掌出脚开步,⑨转腰向左云,翻掌收脚并步(向东)。
24式太极拳之起势及要领讲解图文教程
![24式太极拳之起势及要领讲解图文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7d6c2118f121dd36a32d82f5.png)
一、动作名称(一)起势(四)左右楼膝拗步(六)左右倒卷肪(十一)单鞭二、动作说明及要领讲解预备势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脚尖向前,两手垂于大腿外侧,手指微屈。
头颈正直,口闭齿扣,舌抵上愕,胸腹放松。
精神集中,表情自然。
眼平视前方(图344)。
(一)起势【动作说明】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半步,两脚平行向前同肩宽,成开立步(图345)。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关节向下微屈;两手心向下,指尖向前(图346)。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重心平均落于两腿之间,成马步;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如按在身前的书桌上,上体舒展正直,如端正地坐在椅子上。
眼平视前方(图347①,)。
【练习要点】1.起势动作中出现的开立步和马步是太极拳的步型。
两脚要平行向前,身体重心平均放于两脚。
2.由并步站立变转到开立步时,应首先使左膝放松,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随之轻轻地提起左脚,以不超过右躁的高度为宜。
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并使脚尖向前,随之全脚掌逐渐踏实。
上述转换虽然简单,但3.手臂前举时,两手先在两腿外侧将掌心转向后方,随即两臂慢慢地向体前平举,好像要把一根系于手腕的橡皮筋拉长扯起似的。
注意腕关节不要过于松软,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
4.做下按动作时,要求做到如下三点:①.下按时的用力和用意,有如要将水面上漂浮着的一块木板按入水中。
②.两掌要有主动下按的动作,直按到两手与腹同高。
③.按掌时手心朝下,按到终点时须展掌、舒指。
5.上体要保持正直,不要前俯后仰。
为此脊背、臀部、脚跟基本在同一垂面上。
6.在做本式时,无论两臂前举还是下按,两肘尖都不可外撑、上扬;两肩不可紧张、耸起。
7.在太极拳练习中,除少数式子外,整个练拳过程都是在屈膝半蹲的状态中进行的。
这个屈膝的程度,即通常所讲的拳架高度,整套拳基本上要保持一致,不允许忽高忽低。
其高度视体质强弱及锻炼基础而有所不同。
8.太极拳的每一个式子都是由过渡动作和定势动作组成的。
24式太极拳
![24式太极拳](https://img.taocdn.com/s3/m/7e958932ee06eff9aef8075d.png)
4.改善消化系统的作用 4.改善消化系统的作用
太极拳运动讲究松静安舒、通畅 气血、阴阳平衡、导引经络、使血脉 流畅、循环加强、内脏器官的供血供 氧增加;运 动时以腹式呼吸为主,对 于隔肌、腹肌、肝、脾和胃肠等均起 按摩作用,改善了全身循环。因此 ,消 化器官 (特别是胃肠组织) 得到良性刺 激,使胃窦炎或慢性溃疡症状得以改 善。
24 式 太 极 拳 多 媒 体 课 件
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既 是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又是一种能够防 治多种疾病的健身方法,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 一种优秀拳种。 太极拳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的 医疗、健身、技击作用 ,以及其蕴涵的中国传 统文化与哲学 ,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 , 在 世界各国得到广泛流传。据统计 ,目前太极拳 已经传入154个国家和地区。太极拳发展到今 天 ,已经形成众多流派 ,其中流传较广、特点 明显、并被普遍认可的主要流派有五种,即 : 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和孙式太极拳。
6.疏通经络的作用 6.疏通经络的作用
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高度统 一的阴阳调控系统。 太极拳松静安舒、周身协调、通 畅气血、阴阳平衡、导引经络、气 贯全身、神形合一。从整体上把握 人体阴阳的平衡,对神经系统和内 脏器官的调整具有功效。
7.调养心的作用 7.调养心的作用
从气功角度说:太极拳的“精神内 收”,充分强调人的精神能动性的作 用,被誉为 “精神体操”,具有提高精 神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可以 淡化喜、怒、 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心理感情。 而许多生理上的疾患,都与这“七情” 有关。太极拳讲究柔化,刚柔相济, 随机转化,有利于人们的心态、心理 的调整,减少内向性格的负面影响, 增进身心的健康。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程(图文)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程(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ef3d29a5e9856a561260db.png)
第三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拳术之一,在我国广为流传。
随着武术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太极拳以它独特的运动风格和显著的健身效果闻名于世。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组织有关专家,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原有的套路而创编的。
它不仅简单易练,而且保留了杨式太极拳的技术精华,具有极佳的健身功能和丰富的技击招法。
第一节太极拳基础知识一、概述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它采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命名的。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太”就是大的意思,“极”就是开始或顶点的意思。
宋朝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第一句话就是“无极而太极”。
并非说太极从无极产生,而是“太极本无极”之意。
太极图是我国古代人的一种最原始的世界观,拳术和太极说的结合,逐步产生了太极拳术。
关于太极拳的缘起,据考证是于明末清初逐渐形成的。
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陈王廷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
陈王廷是卓有创见的武术家,他研究道家的《黄庭经》,并参照戚继光的第三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67-《拳经》创编了太极拳。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三个方面: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
戚继光是明代著名武术家、抗倭名将,他总结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间著名拳法,并吸取了其中三十二势编成拳法套路。
陈王廷吸收了其中二十九势编入太极拳套路,甚至陈氏的《拳谱》和《拳经总歌》的文辞也仿照戚氏《拳经》,可见其影响之深。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
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动作、气沉丹田、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
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要求“以意引气,以气运身”,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主宰发力于全身。
各式传统太极拳也都以太极阴阳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太极拳口诀24式简化
![太极拳口诀24式简化](https://img.taocdn.com/s3/m/eb6e51d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7a.png)
太极拳口诀24式简化太极拳口诀24式简化在练习太极拳时动作是否到位很重要,但是人的呼吸也要做到自然呼吸,要与其动作相结合,同样,24式简化太极拳也不例外,下面店铺就来为你介绍一下关于24式简化太极拳,赶紧学习一下吧!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口诀一、起势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四、搂膝拗步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二十四式太极拳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
(重复三次)七、左揽雀尾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
(注:重复两次)十一、单鞭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24式太极拳的姿势要求十二、高探马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手,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24式太极拳视频挥舞拳脚展示太极魅力十六、左下势独立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24式太极拳拳谱
![24式太极拳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5f5a48aebceb19e8b8f6bab0.png)
24式太极拳拳谱太极拳介绍太极拳是我国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兰葩,并已逐渐普及到国内外,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陈式太极拳又是各派太极拳的始源。
自陈王庭创造太极拳,几百年来,世代沿袭,历久不衰,不断发展,在各式太极拳中,独留其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窜蹦跳跃,松活弹抖的特色。
随着逐步吸收太极哲理来规范太极拳技,太极拳进入了成熟时期。
18世纪20至60年代,为了适应不同学习对象和不同的保健需要,相继出现了陈有本在老架基础上编成的陈氏新架太极拳、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又在此基础上创编的赵堡架和忽雷架。
随后,河南省陈家沟陈氏拳械的第一位外姓传人杨露禅删改陈氏老架,创编成架式宽舒、动作圆润的“绵拳”架。
曾师从杨露禅和陈青萍的河北省永年人武禹襄,与其甥李亦畬将两年多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写出了一系列言简意赅的太极拳文论,并于1881年由李亦畬编定为《太极拳谱》。
此后,由杨露禅编传的"绵拳架",经其子杨健侯和其孙杨澄甫修润定型为后世广为流传的杨式太极拳套路。
河北省武清(今属天津)人李瑞东以从王兰亭学得的“杨式”搬拦锤、肘底锤、撇身锤、指裆锤、栽锤等五锤为基础,编成“太极五星椎”(今被称为李式太极拳)。
民国初年,李亦畬之徒郝为真在北京传授武禹襄创编的武式太极拳。
河北完县人孙禄堂得郝为真的传授,并在此基础上融会形意拳和八卦掌技法,创编成孙式太极拳。
河北大兴人吴鉴泉将其父全佑的杨式拳架作了删难就简、突出轻柔的整理,创编成吴式太极拳。
1928年,陈长兴的曾孙陈发科到北京传授陈式老架太极拳。
当时,年近古稀的和兆元长孙和庆喜开门授徒,其弟子郑伯英和郑悟清迁居西安致力传拳,为“和式太极拳”在西北传播打下基础。
太极拳苑出现了分支迅速、流派繁衍的景象。
1956年后,国家体委相继组织太极拳家创编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太极拳,整理修订了杨式八十八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太极拳推手练习法等。
为适应竞赛需要,还创编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及用于全国武术锦标赛的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24节太极拳简化版教学版
![24节太极拳简化版教学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0b797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4.png)
24节太极拳简化版教学版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24 节简化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简而成,更适合初学者入门和日常锻炼。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逐步学习 24 节简化太极拳。
一、起势双脚并拢,身体自然直立,双手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
头正颈直,下颌微收,目光平视前方。
然后,双脚微微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
双手慢慢抬起,掌心向下,抬至与肩同高。
接着,双手缓缓下按,至腹部前方。
二、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1)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迈出一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
同时,右手向上抬起,掌心向上,左手向下按,掌心向下。
(2)上体左转,左脚踏实,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提起。
同时,左手向左上方弧形摆出,高于肩平,掌心向外;右手向下弧形落于右胯旁,掌心向下。
2、右野马分鬃(1)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向右迈出一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
同时,左手向上抬起,掌心向上,右手向下按,掌心向下。
(2)上体右转,右脚踏实,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跟提起。
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弧形摆出,高于肩平,掌心向外;左手向下弧形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
三、白鹤亮翅1、上体微微左转,左手向左上方抬起,掌心向上,右手向左下方按,掌心向下。
2、上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跟提起。
同时,右手向上抬起,掌心向上,左手向右下方按,掌心向下。
3、上体转正,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
同时,左手向前上方弧形摆出,右手向后下方弧形按于右胯旁。
4、左脚踏实,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提起,脚尖点地。
同时,右手向上抬起,高于头部,掌心向左;左手向下按于左胯旁,掌心向下。
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1)上体左转,右手从耳侧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左手向下按于左胯旁,掌心向下。
(2)上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
同时,左手向左前方搂膝,掌心向下;右手向右后方弧形摆至右肩旁,掌心向上。
(完整word版)最全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图解
![(完整word版)最全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22aa8ad158fb770bf68a55dc.png)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图解预备势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平视前方.一、起势1。
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
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学练要点:起脚时先提脚跟,高不过足踝,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上举两臂时,不可耸肩,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
屈膝时松腰敛臀,上体保持正直,两掌下按时沉肩垂肘。
二、左右野马分鬃(一)左野马分鬃1.抱球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成右抱球;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2.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两臂微屈。
(二)右野马分鬃1。
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
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
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三、白鹤亮翅(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
四、左右搂膝拗步(一)左搂膝拗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完整版)二十四式简易太极拳图解
![(完整版)二十四式简易太极拳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c39b8d8779563c1ec5da71a8.png)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图解说明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第一组:1、起式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第二组: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第三组: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第四组:9、单鞭10、云手11、单鞭第五组: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第六组:16、左下式独立17、右下式独立第七组: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第八组: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式一、起式1、身体自然并步直立,右脚轻轻提起,向左开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
眼向前平视。
(图1)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图2、3)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
眼平视前方。
(图4)二、左右野马分鬃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
眼手右手。
(图5、6)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上、右下方分开,左手高与眼平,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眼看左手。
(图7、8、9)3、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下划弧放在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
眼看左手。
(图10、11、12)4、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亦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眼看右手。
(图13、14)5、与3同,惟左右相反。
24式简化太极拳拳谱(现用现用图解)
![24式简化太极拳拳谱(现用现用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0972bc5ca417866fb84a8e8c.png)
24式简化太极拳图解24式太极拳,因其是太极专家从杨式太极拳中精简而来,又仅24个招势,故常被叫做“简化太极拳”。
24式太极拳虽然动作不多,但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与传统的太极拳法相比,内容更精炼,结构更合理,动作更规范,在满足太极拳爱好者锻炼身体需要的同时,又便于掌握,易学易懂,费时少,收效快,所以流传极广,尤其为太极拳初学者所喜爱。
24式太极拳共分八组第一组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第二组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第三组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第四组9单鞭10云手11单鞭第五组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第六组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第七组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第八组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24式太极拳套路名称1. 起势2. 野马分鬃3. 白鹤亮翅4. 搂膝拗步5. 手挥琵琶6. 倒卷肱7. 左揽雀尾8. 右揽雀尾9. 单鞭10. 云手11. 单鞭12. 高探马13. 右蹬脚14. 双峰贯耳15. 左蹬脚16. 左下势独立17. 右下势独立18. 玉女穿梭19. 海底针20. 闪通背21. 转身搬拦捶22. 如封似闭23. 十字手24. 收势一、起式1234 5二、左右野马分鬃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20三、白鹤亮翅212223四、左右搂膝拗步2425 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38五、手挥琵琶3940 41六、左右倒卷肱424344454647484950515253七、左拦雀尾555657585960616263646566 67八、右拦雀尾68697071727374757677 78 79 80 81 82九、单鞭838485868788十、云手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十一、单鞭104 105 106 107 108十二、高探马109110十三、右蹬脚111112113114115116十四、双峰贯耳117118119120十五、转身左蹬脚121122123124125126127十六、左下势独立128129130131132133 十七、右下势独立134135136137138139 140十八、右左穿梭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 150十九、海底针151152 153 二十、闪通臂154 155 156二十一、转身搬拦锤157158159160161162163164 165二十二、如封似闭166167168169 170二十三、十字手171172173174 175二十四、收势176 177 178。
24式太极拳套路
![24式太极拳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0f158e8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c.png)
24式太极拳套路24式太极拳俗称太极二十四式,亦叫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
相对传统太极拳套路来说,24式太极拳只有24个套路动作,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且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24式太极拳分为8组动作,动作简洁,刚柔并济,适合对太极有兴趣的不同年龄和体质的人群练习,是太极拳入门必经之路。
关于24式太极拳套路、动作要点详细介绍如下:第一式、起势: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动作描述: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屈膝下蹲,同时两掌缓缓向前平举至与肩同高,掌心向下;上体保持正直,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身体自然放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呼吸自然。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动作描述:抱球收脚时左手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双手成抱球状;同时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
转体迈步时上体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成右弓步。
弓步分手时同时两掌分别向右上、左下方划弧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右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
右野马分鬃与左野马分鬃动作相同,但方向相反。
动作要点:弓步时,后腿自然伸直,膝盖微屈;分手时,两臂微屈,保持弧形。
第三式、白鹤亮翅: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动作描述:跟步抱球时右脚向前跟半步,上体后坐,同时两手在胸前成抱球状。
后坐转体时上体左转,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
虚步分手时同时两臂上下分开,左手举于左额前,手心向内,右手按于右胯旁,手心向下。
动作要点:虚步时,左腿微屈,右脚脚尖点地;两臂保持弧形,不可伸直。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2)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动作描述:转体落手时上体左转,右手前摆至左肩前。
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动作分解口令
![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动作分解口令](https://img.taocdn.com/s3/m/a2cbdd4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9.png)
一、起式(一)1 、左脚开立,与肩同宽。
2 、两臂掤举,达于肩平。
3 、沉跨按掌,落掌跨旁。
二、野马分鬃1 、旋跨揽掌,丁步抱球。
2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3 、坐步翻掌,扣步揽园。
4 、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5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6 、坐步翻掌,扣步揽园。
7 、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8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三、白鹤亮翅1 、跟步抱球,合气化一。
2 、重心后坐,分靠列採。
3 、左脚点地,虚步亮掌。
四、搂膝拗步1 、旋跨摆掌,收脚举臂。
2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3 、坐步转跨,收脚举臂。
4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5 、坐步转跨,收脚举臂。
6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1 、按掌跟步,坐步捋带。
2 、转腰拧跨,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1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2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3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4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5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6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7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8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9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10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11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12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七、左揽雀尾1 、转腰展臂,丁步抱球。
2 、猫步前探,弓步掤臂。
3 、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4 、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5 、坐步分掌,沉跨採按。
6 、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八、右揽雀尾1 、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 、丁步抱球,实左虚右。
3 、猫步前探,弓步掤臂。
4 、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5 、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6 、坐步分掌,沉跨採按。
7 、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九、单鞭1 、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 、丁步抱球,猫步勾手。
3 、转腰绷臂,弓步推按。
十、云手1 、后坐翅脚,扣步右采。
2 、收脚掤园,并步合臂。
3 、侧步云摆,并步合臂。
4 、侧步云摆,并步合臂。
十一、单鞭1 、丁步云摆,猫步勾手。
2 、转腰掤臂,弓步推按。
十二、高探马1 、跟步翻掌,坐腿曲臂。
2 、卷收按掌,虚步沉跨。
24简化太极拳的主要分解动作
![24简化太极拳的主要分解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93b50ee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d.png)
24简化太极拳的主要分解动作二十四式太极拳也成为简化太极拳,是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的简易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拳也在民间迅速推广开来。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4简化太极拳分解动作,希望你们喜欢。
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动作分解口令一、起式1 、左脚开立,与肩同宽。
2 、两臂掤举,达于肩平。
3 、沉跨按掌,落掌跨旁。
二、野马分鬃1 、旋跨揽掌,丁步抱球。
2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3 、坐步翻掌,扣步揽园。
4 、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5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6 、坐步翻掌,扣步揽园。
7 、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8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三、白鹤亮翅1 、跟步抱球,合气化一。
2 、重心后坐,分靠列採。
3 、左脚点地,虚步亮掌。
四、搂膝拗步1 、旋跨摆掌,收脚举臂。
2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3 、坐步转跨,收脚举臂。
4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5 、坐步转跨,收脚举臂。
6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1 、按掌跟步,坐步捋带。
2 、转腰拧跨,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1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2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3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4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5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6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7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8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9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10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11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12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七、左揽雀尾1 、转腰展臂,丁步抱球。
2 、猫步前探,弓步掤臂。
3 、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4 、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5 、坐步分掌,沉跨採按。
6 、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八、右揽雀尾1 、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 、丁步抱球,实左虚右。
3 、猫步前探,弓步掤臂。
4 、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5 、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6 、坐步分掌,沉跨採按。
7 、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九、单鞭1 、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 、丁步抱球,猫步勾手。
3 、转腰绷臂,弓步推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式:左右穿梭
第十九式:海底针
第二十式:闪通臂
第二十一式:转身搬拦捶
第二十二式:如封似闭
第二十三式:十字手
第二十四式:收势
四、游戏如图②。
①
②
基本部分:〈31分钟〉 一、教学组织:“ ”表示男 生,“ ”表示女生,“ ”表示教师。
④ ③
⑤
二、教学方 法:(一)、教师活动: 1、整体示范1组——8组的动作; 2、叫口令; 3、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分2组:男 生1组,女生1组。); 4、集体指导和个别学生的指导; 5、巡回检查。 (二)、学生活动: 1、观看示范; 2、跟着教师做两遍; 3、按照教师的组织练习。
(三)、易犯错误及纠正: 1、眼睛不看手; 2、上下肢协调不上; 3、做动作时做的不圆 滑。 纠正方法: 1、教师再次示范; 2、让学生跟着教师做3遍。
三、教学要求: (一)、注意力要集 中; (二)、相互观察并 学习; (三)、眼看手,学
结束部分:〈4分钟〉 一、集合整队 二、放松: 1、心理放松; 2、身体放松: 〈 1〉拍打放松;〈2〉轻跳放松。
第一式:起势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第三式:白鹤亮翅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五式:手挥琵琶
第六式:左右倒卷肱
第七式:左揽雀尾
第八式:右揽雀尾
第九式:单鞭
第十式:云手
第十一四式:双峰贯耳
第十五式:转身左蹬脚
第十六式:左下势独立
第十七式:右下势独立
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
• 24式简化太极拳: • 复习1组——8组的内容
教学任务: 1、巩固已学知识; 2、进一步掌握24式简化太 极拳的基本动作。
准备部分:〈5分钟〉
一、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报告本班人数如图①; 二、体育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任务,安排见习生。 三、准备活动: 1、体育委员带全体学生沿操场跑一圈 (800米 ); 2、活动操如图①: 〈1〉、头部运动4*8拍; 〈2〉、单臂后振4*8拍; 〈 3〉、膝关节运动4*8; 〈4〉、手腕踝关节运动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