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电教片的表现手法
党员远程教育微电影(微视频)创作浅析

采用了简洁明了的叙事风格和生动形象的画面表现手法;运用了现代化的音效设计和配乐 ,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和传播效果。
案例三
创作背景
为了展现普通党员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各地区纷纷推出了一系列以身边党员为主角的微电影(微视频)作品,《身边的党 员》系列微电影(微视频)就是其中的代表。
故事情节
以身边党员的工作、生活和思想为主线,通过访谈、纪实拍摄等方式,展现了他们平凡而感人的事迹。
通过微电影(微视频)的形式 ,将党的理论、政策、法规等 宣传教育内容以更加直观、生 动的方式传达给党员,帮助党 员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加强党员管理
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可以实现 党员的在线管理,方便组织部 门及时掌握党员的学习情况,
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通过微电影(微视频)的形式 ,宣传反腐倡廉、廉洁自律等 方面的内容,增强党员的党性
01
党员远程教育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将与文化产业进一步融合,
拓展创作素材和文化内涵。
与教育培训产业融合
02
结合教育培训产业,创作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党员远程教育
微电影(微视频)。
与科技产业融合
03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创作效率和表现力,为党员远程教育微电影
(微视频)拓展市场空间。
THANKS
感谢观看
刻画生动
通过细节和情节的展开,使角色形象丰满、生动,增强观众对角色的记忆和理解 。
拍摄技巧
1 2பைடு நூலகம்
画面稳定
使用稳定器等设备,保证画面稳定,避免给观 众带来不适感。
光线充足
在拍摄过程中,要确保光线充足,使画面清晰 、明亮。
3
镜头运用恰当
党员电教片应以情感人以情教人

党员电教片应以情感人以情教人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科技水平也日新月异。
在新时期,影视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力也日趋扩大,做为其中相对独立的一种电视体例——党员电教片,它的创作又该走向何方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
一、党员电教片的现状:我们知道党员电教育片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特殊电视体例存在的,它是将党的政论、方针政策和党员群众实用技能等承载在影视媒体工具上传播表达的。
现在它的发展形势却不容我们乐观,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创作性不强,二是表现手法落后。
由于这两个方面使得影片无法很好的和观众沟通,无法达到创作人员的原本意图。
其中的最最根本的就是我们的创作缺乏一个“情”字。
不仅党员电教片如此,任何影片如果没有在情感上下工夫,大都是难以成功,更不要说感染观众了。
所以我们党员电教育片要发展,就必须做到以情感人、以情教人。
说到党员电教片,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它发展的大环境——当代影视。
当今影视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突出表现的三个趋势是:商业化、数字化、个性化。
首先是商业化。
在当代高速发展的经济的带动下,商业化成为影视界一大趋势。
它所形成的产品,因其迎合了观众的普遍喜好,而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
其次是数字化。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高科技带来的影响也撼动了影视业。
最后就是个性化。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都开始不再满足于共性,而是要去追求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也体现在了影视作品上。
二、党员电教片的危机:党员电教片是影视大环境的一员,它不可能脱离这个大环境而独自存在。
而在当代影视的冲击下,党员电教片开始显露出它的危机来。
这个危机主要体现党员电教片的创作上,表现为:创作意识保守化,题材选择样板化,表现手法套路化。
(一)创作意识保守化。
我们都知道党员电教育片的特殊性,创作人员因其涉及到政治敏感,在创作意识上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这样的想法下又怎么可能出现出彩的好作品呢?要知道,创新性是一个好的影视作品的必然条件啊。
“我”在其中—浅谈党教专题片中第一人称的运用

党 员电教 片 的基 本模 式 。但 在特 殊题 材 或为 了表达 特殊 效果 的情 况下 , 我们 也 可以运 用其他 的表 现手 法 , 比如 运 用 第一人 称 , 就是 一 种 不错 的 选择 。在 专题 片 中以 第一人 称 “ 我 ” 的视 角去贯 穿全 片的逻 辑 线 索 , 不但 可以 用 “ 我”的听觉、 视觉、 心理等去感知主人公或主要事件 , 更可以用 “ 我”的口吻讲述, 声画同期地去感染观众。在 专题 片 中运 用第一人称 这 一主观 角 色 , 即是给 专题 片注入 鲜活 的生命 力 。 关键词 : 党教 ; 第一人称 中 图分 类 号 :G 2 2 2 . 3 文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8 8 8 3( 2 0 1 5 )1 6 — 0 1 5 4 一 O 1
如果观众随 “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独立的画面片段或是 孤立的事件讲述 , 没有背景环境的衬托 , 其感受充其量也只 是新 闻消 息式 的 剪影 报 道 。而收 录进 “ 我 ”所 在 的环境 , 就像 《 向生命打借条的人 》一样 , 观众随 “ 我”所见所 闻 到的不是只有主人公 , 更有我们摄制组真真切切地走进农 走 进 企业 , 和 张书 华生 前 的领 导 、 朋友、 村 民、 亲 人 在一 乱, 故 事 的完整性 和统 一性 很好 地结合 在一 起 , 而 给读者 营 村 、 起聊 天 的画面 , 以及我们 的机 位 怎样 摆放 , 我们 所处 的采访 造了一个故事性与可读性都很浓烈的氛围。 党员电教专题 片 《 向生命 打借条的人 》就是 以 “ 我” 环境 如何 等等 都在镜 头 中 自然 地表 现到 了 。这 让观众 们感 作 为一名 电教 工作 者 的身份 在报 道拍摄 优 秀人物 过程 中 的 受 到 的绝 不 只是真实 , 更 多是 一种 氛 围的 冲击力 、 感 受 的立 所 见所 闻为 线索 , 再现 了 盐 山县 东 帽圈村 原 党 支部 书记 张 体化; 从艺术的角度来讲 , 自然是颇具表现的张力 。 书华的先进事迹。在拍摄中拍摄 , 以 “ 我”的 自我介绍开 环境 中的 “ 我” , 在运用第一人称时带来的立体感受更 我” 篇, 从 “ 我 ” 的角度叙 述 如何 发掘 到优 秀主人 公 、 如何 展开 为直接 。背景 环境 给 了观众一 种没有 意识 到 的氛 围 ,“ 向生命 拍摄、 如何在拍摄历程 中寻找已故老人张书华。 首先 , “ 我” 在环境中的出现更加强了画面表现的整体感。在 《 我”采访结束坐车离开东 帽圈 的身份 、 “ 我”的工作 、 “ 我”们去寻找老人的原因及过程, 打借条的人 》一片最后 ,“ 就已经是真实的。随后 , 观众所了解到的张书华老人的优 村 的 时候 , 镜 头跟 着 “ 我 ” 回头 张 望 , 镜头里的 “ 我 ” 看 秀事迹便都是通过 “ 我”的眼睛和耳朵来感受到的。 看老 书记家门 口, 看看老书记新修 的路 , 再看看周 围林立 随着镜头的慢放与定格 , 相信观众一定分享 了 从视觉角度讲 ,“ 我”在拍摄时所看到的主人公生前 的工业园区, 我”心里那份说不出的酸楚。 所做的一切 , 也全部让观众真实地看到了。看到了老书记 “ 三、“ 我” 来叙 述 。 拉近 与观众 的距 离 把儿女给他养老钱偷拿 出来给村里修 的那条路 ; 看到了老 观看专题片时会有这样 的感觉 , 如果片子以第三人称 书记为了带领村民致富, 历时生命最后几年在盐碱地上新 建起的现已落户3 8 家企业的蒲洼城工业园区; 看到了老书 叙述 , 观众 往往 进入 角色 较慢 , 会 莫名 地产 生距离 感 。尤其 是有 些党 教片 的解说 词 以 “ 说教 ”为 主 , 经 常是 画面 、 声音 记为设计新 民居建设图而一直亮到深夜 的灯 …… 观众 昕起来 生硬无 味 , 很难 收 到 良好效 果 。 从 听觉角度讲 , 在书华老人生前的同事们、 县里其他领 两张 皮 , 在党教片中运用第一人称 , 不仅要以 “ 我”的眼睛来 导的 口中,“ 我”听到了6 8 岁 的老书记为什 么会在过度劳 累 中猝 死 在 岗位 上 ; 听 到 了他带 领 村 民致 富 时那 一个 个 波 观 察 , 以 “ 我 ” 的耳 朵来 听 , 还要 用 “ 我 ” 的语 言来 叙 述 , 折 又艰 辛 的故 事 ; 昕到 了他 在 骨癌 截 去右 肢后 坚 持 用筷 子 把 “ 我”的思考告诉大家。片子中有 “ 我”的行为 , 同期 我 ”的解说词 , 可 以有效 地表 达 “ 我 ”的真实情感 。 夹 黄 豆 来 练 习左 手 写 字 能 力 的那 份 坚 强 … …在 百 姓 的 口 配人 了 “ 在《 向生命打借条的人 》的片尾 , 我们将画面配以这样 中, “ 我 ”听到 了书华 老人逝 去不 在后 , 群 众对 他那 么真诚 、 例如 , “ 临来的时候 , 我们带来一束鲜花 , 想要敬献到张书 那么深深的怀念 ; 听到了他在工作上如何公平 、 对百姓如何 的解说词 : 老书记的老伴儿和儿女要和我们一起前往。暮春 关心、 关爱的全心全意; 更仿佛听到了他鞠躬尽瘁但却未了 华的墓前, 的那么多心愿……当听到 “ 我觉得他就是一团火 , 到死都 的艳阳下, 沿着弯弯曲曲的乡路, 我们向前走着, 突然 , 看起来 哭得那么撕心裂肺 , 还燃烧着的一团火… ‘ 我们 的好书记一心想着东帽圈村 , 他 那么坚强的老书记的老伴儿失声痛哭 , 就 是 蒲 洼城 就是一位 向生命打借条 的人”等等这些对老人的评价时, 在场 的人 无 不热 泪 潸然 。从 张 书华 新 坟东 望 , 我们 想 , 老 书记可 能还 在遥 遥地注 视着 那 片生机 莫大的感动和敬佩油然而生 , 想必跟 “ 我”同看同听的观 工业 园区 , 盎然 的土地 , 还 在遥遥 地注 视着让 他魂 牵梦 萦 的故 乡。 ” 众 也必 定感 同身受 到 了 。这 是 “ 我” 的力量 。 “ 我”的真情实感 喷薄而出的同时 , 也随之 “ 潜”入了 二 、“ 我 ”心 感知 。 更具 表现 力 党员电教片的宗 旨是通过宣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来 观众的内心 。情感的共鸣是拉近距离的最优路径 。同时在 教育更多的党员干部, 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思想修养。因此 , 第一人称拍摄时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和情感因素, 把 “ 我” 专题片的拍摄不仅要真实, 更要形象直观 , 生动具体 , 为党 运用 得适度 。 无论 选 择运 用 第 一人 称还 是 第 三人 称 , 都 是 为整 部 电 员喜 闻 乐见 , 有较 强 的吸引 力和感 染 力 。那 么 ,“ 我 ”所 在 的专 题 片 , 除 了有 “ 我 ”客 观上 的视 觉 、 听觉 , 更 要把 “ 我” 教片服务的, 都是为使党员干部更真实、 更直观、 更亲切地 所 以是 否选 择运 用 第一 人 称 的存在用镜头表现出来 , 把 “ 我 ”所在 的环境和环境里的 去 感受 优 秀党 员 的先 进 事迹 , 要根据专题片反映 内容的需要 。唯此 , 真正地将观众与第 “ 我”都收录进来 , 使专题片的表现更有立体感 。 人称 的 “ 我 ”融为一体, 方能使 电教片独具魅力 , 收到 “ 我”所在的环境 , 之所以在专题片运用第一人称时非 更 上一层 楼 ”之效 。 常重要是因为它是观众进入角色 、 投入感情的载体。试想, “
党员教育电视片策划与制作

党员教育电视片策划与制作党员教育电视片策划与制作近几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策划越来越受到各类媒体的广泛重视。
其中尤以电视新闻策划表现得最明显,关于电视新闻的策划,其概念大致是指综合运用电视新闻的各要素,进而使新闻作品达到最佳效果。
将“策划”概念引入到党员教育电视片的制作中,就是对制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准备,发挥电视的特点,遵循电视制作规律,选取新的视角、新的立意,全方位地进行拓展,力求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电视片的整体效果和制作水平。
明确策划的程序党员教育电视片的策划程序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报道题材。
报道题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党员教育电视片选题。
以往,我们习惯于只从宣传的角度理解党员教育电视片,领导指定什么,我们就宣传什么,题材主要是通过等、靠、要的方式获取,不是从所在党组织中党员队伍的现状和基层组织建设的需求去把握题材。
近几年来,各级党员电教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党员教育电视片题材选择的重要性。
题材选择是党员电教片的第一个环节,仑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确定题材的过程实际上是制作人员选择并确定报道对象的过程。
如果能找到一条好的党员教育电视片的报道题材,那么这个片子就成功了一半。
确定报道主题。
主题是党员教育电视片的“灵魂”,也就是我们创作的党员教育电视片所要反映什么、展现什么的问题。
见解深刻,思路新颖的报道主题是党员电教片得以成功的基础。
但是好的主题从哪里来?只能从大量的调查研究中来。
因此,我们在制作片子时就要深入基层充分了解情况,在前期文字采访、查阅资料、了解真情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上级精神,吃透两头,才能更好地确定报道主题。
选择报道典型。
有了报道主题,只是为进一步展开报道指明了方向,怎样根据事实来落实报道主题,这是报道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
其中,能不能找到可以支撑报道的典型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所谓典型,就是事件具有个性化的、独到的、具有说服力的特质。
党员电教片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对问题的任何独到见解,都必须用事实来体现。
党员教育微视频常用的三种创作技法

党员教育微视频常用的三种创作技法作者:汪玮琦来源:《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7年第06期【编者按】微视频颠覆了既有的党教片制播模式,其拍摄简单、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其更容易在新兴媒体平台上快速传播。
因此,近些年来,党教微视频创作备受业内人士关注,逐步成为党教片创作领域的新类型。
沈阳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是较早探索党教微视频制播模式的实践者,他们创作的《身边》系列微视频在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期我们邀请了《身边》系列微视频的主创人员,来谈谈在《身边》创作过程中汲取的一些经验。
如何做好声画同步保持声画的同步性,对于微视频创作来说异常关键。
声画同步,就是要求解说词或独白要尽可能与画面内容保持基本一致。
以《身边》为例,每一集的时长只有短短的90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表达清楚主题,还要传递真情实感,镜头的运用就必须更严谨合理,体现出鲜明层次感,增强画面的可视性。
怎样才能提升声画的同步性呢?我们的经验是通过画面构图和现场调度来实现。
常用的构图分为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框架式构图等。
有效运用这些构图所产生的特殊意义,是提升微视频镜头语言内涵的重要手段。
对称构图的特点是平衡感强,一般用来表现人物之间一种平等关系。
比如《身边·郭贯华》一片中,村书记郭贯华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村医,村民有个大事小情也都喜欢找他商量,他也把每一名村民当成亲人。
为了突出这种关系,我们在表现村民与书记交谈场景时,大多采用了对称构图。
黄金分割构图也是我们在创作《身边》时常用的一种构图方式。
将画面纵横分成三等分,其中的每条线都是一条黄金分割线,每个焦点也都是一个黄金分割点,将被拍摄人物置于黄金分割点上,这样拍摄出的画面才更具美感。
再说说框架式构图,这种构图方式一般用来表现一种客观视角,以增强画面的真实性,拍摄者如能巧妙地利用前景和景深,还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在《身边·路中郊》一片中,主人公路中郊是一名垃圾清运车修理员,笔者在拍摄他修车过程时,就利用了大量的框架式构图,不仅有效规避了不美观的元素,还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浅谈如何拍摄党员教育电视片

传媒广角118作者简介:李亮(1976— ),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助理记者。
主要研究方向:党员教育。
党员是党组织的核心力量,是党组织不断发展前进的重要基础,党员素质影响着党组织的建设水平。
为进一步推动党组织的先进发展,树立党的光辉形象,党员教育至关重要。
在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日益迅猛的时代背景影响下,党员教育由线下转至线上,利用好党员教育电视片进行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党组织的工作重点。
下面,笔者将针对如何拍摄党员教育电视片发表一些浅略的见解。
一、目前党员教育电视片中存在的问题(1)党员教育电视片艺术性不强。
改革开放后国家日益强盛,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改善,审美视域扩大。
电视的作用由主推宣传教育转向娱乐服务化趋势,党员教育电视片的创作亦深受影响,迈向娱乐化,社会服务责任感减弱。
党视教育电视片艺术性不强,电视片中缺乏对党的精神、理想信念等信息的传达,与基层党员教育需求与期望差距较大,这类电视片不仅不能完成教育党员的基本目标,更可能将党员教育引向错误道路。
(2)党员教育电视片精品少。
党员教育一直以来是党组织工作重点,在时代发展要求下,党组织加强了对党员教育电视片拍摄的关注度。
但是就目前来看,党员教育电视片精品较少,不少电视片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内容未能体现党组织真正的教育目标,党员在观看教育电视片后,不能从中获得教育洗礼,党员教育电视片的教寓意义淡化。
究其原因,是党员教育电视片的审核门槛较低,拍摄过程不严谨,缺乏专业人士指导,拍摄策划不充分,内容结构不合理,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够真实典型。
党组织虽然对党员教育电视片投入较大精力,但其出产精品片源少,不足以满足党员教育需求,缺乏正确方向指引而一味投资拍摄不仅容易造成资源地浪费,还可能偏离正确的党员教育路线。
(3)党员教育电视片选材不正确。
党员教育电视片能否取得成功,与其选材有着严密联系。
选材正确、内容脉络清晰,将大大推动党员教育电视片的出彩。
以著名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为例进行说明,《信仰》选题紧扣时代脉搏,以面对国情党情的变化为主线,体现出“四大考验”时期党组织崇高的信仰和不凡的执政能力,升华党组织的领导精神,巩固党组织的执政地位。
党员电教片创作点滴

党员电教片创作点滴党员电教片创作点滴学会牵“牛鼻子”----党员电教片创作点滴我从事党员电教工作十几年,创作党员电教片从“门外汉”到学会独立拍摄党员电教片,风风雨雨十几年,特别是近几年来,还小有成就,如《支书圆梦》、《木娃子》、《创新的活力》、《斗沟拓路人》、《世纪新村》、《路缘》、《汉阴五香豆腐干》、《发酵床养猪法》、《情系月河畔》等先后在省市电教片评比中获奖。
回顾这些年来的工作,感受颇多,单就拍摄党员电教片来说,对于接到一个选题,如何快速上手、快速进入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会工作,如何工作,如何找到“牛鼻子”,学会牵“牛鼻子”,这样我们的拍摄制片工作就会一顺百顺。
我这里要说的“牛鼻子”,大概有这么四项内容,当你接到一个选题后,基本上可分成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把握住了,你就把“牛鼻子”牵了。
第一,注重选题与策划。
过去一说拍摄电教片,总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进行选题,就是有了选题,也不知道从何入手,一天背着摄像机见什么拍什么;那么,选题和策划这个阶段的“牛鼻子”是什么,我们心中要有数,否则你就找不到“牛鼻子”而牵不到“牛”。
拍摄一部电教片,有很多事要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你找对了那就把“牛鼻子”牵住了;那么拍摄片子,选题与策划是拍摄好专题片的重中之重,要想拍摄出一部有份量的片子,首先我们要确立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是一部片子的灵魂,党员电教片的主题必须鲜明,必须体现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鲜明的政治观点,不能含糊不清,要让人一看就明白你弘扬的是什么,赞扬的是什么等等。
有的制作者片面地追求镜头的华丽,反而喧宾夺主不能突出地表现出深刻的主题,使观众搞不清作者要表现的内容到底是什么;鲜明的主题思想是制作电教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围绕鲜明的主题思想来精心选材、设计,才能保证一部片子在思想意义和表现风格上的完整和统一;这样,选题选对了的话,这部专题片也就完成了一半的活,因此,我们在开机拍摄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对选题进行论证是有必要的,这样做会事半功倍;其次,选题一但确定,有必要再花很多时间来对片子进行策划,诸如创作意图、如何操作、怎样开头、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用什么方式叙述、准备用什么手法、如何吸引观众、如何结尾、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整个片子打算用几个故事来完成,如何把每个小故事拟人化,再把拟人化的故事细节化,细节再如何画面化,有了画面,就不愁要拍什么、如何拍了,如果这些都策划好了,你开机拍摄时,就胸有成竹,一目了然啦,拍什么,不拍什么非常清楚!一改过去盲目选题,盲目拍摄,结果拍摄了一大堆素材,笔杆子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文字稿,把一大堆素材和一大堆文字稿一碰头,仍然是两张皮,不知道制作成什么样的东西,就是勉强制作出了片子连自己也不想看,这样的片子你让谁看?第二,注重画面与解说。
党员电化教育与电教片的拍摄

非线性编辑系统构成
• 硬件:计算机、视频卡 或IEEE1394卡、声卡、 高速AV硬盘、专用板 卡(如特技加卡)以及 外围设备
• 软件:非线性编辑软件、 外围软件(如二维动画 软件、三维动画软件、 图像处理软件和音频处 理软件等)
非线性编辑的优势
• 信号质量高 • 制作水平高
• 节约投资 • 保护投资 • 网络化
(六)依赖性
同党内其它教育形式(如讲党课、学文件、作报 告等)相比较,党员电化教育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即 开展党员电化教育离不开电教器材,如果没有电教器 材,就无法开展电化教育。而电教器材价格较贵,并 且还需要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和操作。因此,开展党员 电化教育,要受到人、财、物的制约。 与其它兄弟县 市相比,咱部里面对电教工作是非常支持的,每年都 拨出专项经费用于购买电教设备,近几年陆续新配了 编辑机、照相机、摄像机等电教器材,为我们更好地 开展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
(三)拍摄好画面
• 一是要求画面要稳 • 二是注重画面的真实性 • 三是注意细节画面的拍摄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 创编人员提出的“四化”
• • • • 主题事件化 事件故事化 故事人物化 人物细节化
(四)采访好人物
采访实际上是双向交流的过程, 能否拨动被采访对象的心弦,关键在 于能否把握其关注的兴奋点,因势利 导,顺势而为,从一个个不经意的 “偶然”中成功地捕捉采访对象的喜 怒哀乐,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三、党员电化教育在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 我国于1983年成立了全国党员电化教育 中心。 • 2011年1月,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工作, 经中央批准成立了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
党员教育中心主要职责是:
4、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实施全国党员教育培 2、负责全国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手 1、研究提出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员教育 3、承担全党集中性和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 训重点工程,指导全国党员教育教学资 机信息系统、咨询服务电话等工作的指 工作的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党员 的有关具体事务,负责学习资料和教材 源开发及教材建设等。 导协调和督促检查,承担中央平台的管 的组织编写; 教育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 理使用和服务保障工作; 出意见建议;
浅析如何拍好党员电教片

浅析如何拍好党员电教片
浅析如何拍好党员电教片
作者:贾勇
作者机构: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电视台
来源: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ISSN:1671-0487
年:2013
卷:000
期:010
页码:42-43
页数: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党员电教片;拍摄;不足之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现今的受众们而言,在娱乐休闲的时间观看电视节目与电影影片是十分普遍的,而具有深刻含义与重大影响力的影视片更能够对受众们产生持久性的影响与促进。
本文通过对党员电教片的概念及其作用的简要概述,从而深入地引出对我国党员电教片发展现状、趋势、特点及不足之处的探索与研究。
文章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为铺垫,在此基础之上对拍摄好党员电教片的有效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于党员电教片制片的几点思考

关于党员电教片制片的几点思考作者:杨仁权来源:《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6年第08期党员电教片是我党加强党员政治思想宣传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党教片创作既具有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规律性,更具有党员宣传教育的特殊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电视节目形态,党员电教专题片的发展历程、现实状况、未来走向,都一直挑战着电教人的心智,可以说电教片已成为党员电教工作发展的命脉所在。
本人通过近些年对党员电教片的积累、沉淀、酝酿、思考,对此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理解。
一、党员电教专题片的解读(一)电视专题片与党员电教专题片的关系。
电视专题片就是运用纪实的手法,对社会生活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展示与报道,它的内容专一,形式多样,表现艺术手段丰富,经常用于表现生活,阐述观点,揭示思想。
党员电教片亦属于此类,它是针对党员政治思想教育的纪实性电视节目形态。
党员电教片要发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的作用,借助的正是电视节目形象、生动、直观的表现手段。
因此,它必须依托电视这一载体,并遵循电视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党员电教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的区别。
作为电视专题片的一种表现形态,党员电教片与电视纪录片有着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它们都是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都是以“真实性”为创作生命,都适用纪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反映生活的方式和侧重点不同——纪录片是用事实说话,“以事信人”;党员电教片多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二是表现生活的手段不同。
三是时空处理上的不同。
四是结构形态不同。
五是思维方式不同。
电视纪录片是为了展现生活,党员电教专题片是为了揭示思想与信念。
二、党员电教专题片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前党员电教专题片的创作理念大都还停留在浅层次的“教化与指导”阶段,高高在上,空话大话一大堆;生拉硬套,真绩假绩一箩筐;片子成了“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等等诸如此类情形比比皆是,不容乐观。
党员电教片的平民化表达

党员电教片的平民化表达作者:黄朝耕李冠熙刘贺来来源:《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8年第09期找问题、挑毛病总是比建设性地解决问题更简单。
党员电教片创作也是如此,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罗列出一些问题:在风格上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主要表现在叙述比较平淡、沉闷;缺乏现场感;解说词写作缺少群众语言,表述方式单调、套话多。
在内容上,说教式的内容还比较多,在贴近性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主要表现在不能从群众感兴趣的角度提炼新闻信息,往往过分注重自上而下的指导性,将观众看成是需要教育的对象,口气多是说教式的,居高临下,不能与观众平等交流;一些片子的展示脉络往往是从概念到概念,缺乏渗透式的展示方式,缺乏生动的故事,缺乏生动的引入。
在时效性上,还不是很强。
主要表现在对中央和上级党委推动的重点工作在反应速度上还没有达到最快;一些主题性报道中缺乏“最新”的事件由头。
另外,选题范围还缺乏全局性的东西,在创作中最常见的还是一人、一事、一地的典型经验。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但要说到解决问题,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了,涉及到从观念到表达的一系列变革。
我们觉得,这一系列变革的突破口还在于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党员电教片的平民化表达。
所谓平民化表达,也就是以人民群众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为立足点,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形式来生动地表现主题。
实现平民化表达的激发器要解决目前党员电教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转变观念是一项前提性工作。
首先,要更准确地理解政治与党教宣传的辩证关系,变刚性的传声筒观念为柔性的宣传艺术家观念,决不应该把党教宣传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界定为一种简单的刚性联系,一种直接的、硬性的、对政治绝对服从的关系。
目前,我们相当一部分的党员电教片还处于这种刚性联系中。
而相对于刚性联系而言的柔性联系,强调的是一种更为含蓄、自然的联系方式,强调的是政治意识、宣教職能与遵循电视传播规律、尊重接受主体接受习惯的有机统一。
这种联系方式对于当前党员电教片的意义在于,它既可以促使党员电教片走出程式化、填空式的思维方式,拓宽视野和思路,也可以进一步提升目前党员电教片创作的专业化水平,使党员电教事业在人员配备和装备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后,宣传和艺术水平也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党员电教片解说词的创作

党员电教片解说词的创作党员电教片解说词是运用说明性和文学性的语言,展示自己的特色,以塑造、宣传事(人)物、事件等为中心,通过较为完整严谨的结构和具体形象的叙述,多方位地展示所要反映的对象的内涵和特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主题思想。
解说词具有理性的概括、坦诚的论述、严谨的逻辑、鲜明的剖析和洗练的语言等特点:1、解说词是适应视听结合需要的一种文体。
2、解说词是对实物和形象、事件等的解说。
3、解说词不是干巴巴的说教和说明。
4、解说词是倾注或凝聚了浓烈的感情的艺术语言。
5、解说词不是平白直叙的语言堆砌。
6、解说词的语言特别注重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
作用:一是视听结合有利于提高党课教育质量。
二是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收看时间短,内容含量大。
三是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
四是有利于传授党课基础理论内容,加速知识更新率。
五是有利于教育工作资料的储存和交流。
六是有利于促进党课思想教育工作的改革。
党员电教片的解说词和画面是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有时画面所展示的内容,需要解说来分析、提示和总结;有时解说提出问题,又依靠画面来形象地加以表现。
做到声画结合、视听结合,大大增强了党员电教片的表现力。
二者搭配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对画面内容解释和说明。
解说词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图解式的说明,而是补充说明画面表面的不足,因为画面里表现的人物、景物、设备、风光、图表等等,给观众的感性知识是有限的。
人物的内心活动、物体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延伸中的含义等等内容,都需要用解说来说明,以满足对知识、意境、思索和寻求的愿望。
二是对画面含义的补充和深化。
这可引导观众加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是画面内容的外延。
如:画面一:“一大”旧址外景。
解说词: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画面二:党旗猎猎飘扬。
解说词: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这里的解说词的含义,就超出了画面的内容。
党员电教制片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党员电教制片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张华来源:《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8年第09期我们建湖县的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起步于1995年。
起步之初县委组织部就添置了较完备的摄、录、编等设备,并长期坚持储备和培养制片人才,使建湖电教一直具备独立制片能力。
如今建湖县党员电教中心和远程教育办公室有工作人员七人,其中四人专职从事电教制片工作。
别看建湖是区区一县之地,却是电教片高产单位,二十多年来已播出600余期自办的《党的生活》电视栏目,先后生产电教片近1000部。
丰富的制片实践使我们积累了大量经验,也因此对制片工作有较深体悟。
以往的实践经验培育典型,创作精品。
近年来,建湖党员电教中心发现并培养了一个典型——鲁曼。
如今的鲁曼已是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五届共青团江苏省委兼职副书记。
我们是2010年认识她的,那时她才大学毕业不久,正在建湖农村养殖火鸡。
当时我们就敏锐地认识到这个典型身上具备的正能量价值,并从那时起就经常利用各种机会采访她,因此积累了丰富的视频资料。
我们的做法是,看准一个典型就深入挖掘下去,甚至亲自参与到培植的过程中,力争宣传效应最大化。
这些年我们就鲁曼的事迹多次制片,主题一次比一次深刻,内容也一次比一次鲜活。
2010年,我们把鲁曼的事迹拍成了专题片《一张“网”催生的百万财富传奇》,获得了省委组织部二等奖、市委组织部一等奖;2015年,我们又拍了既讲事业又讲爱情的纪录片《我们的乡村之恋》,在全国党教片观摩交流中获得了典型事迹片类一等奖。
通过我们的宣传,典型的作用得到了质的提升,鲁曼所在的陈甲村因此荣获全省首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称号,鲁曼夫妇更成为教育有志创业青年的生动教材,央视、《人民日报》都对此做了专题报道。
除了鲁曼之外,连续三届全国党代表、“鞋王”朱相桂,最早也是由我们发现并宣传的;“全国交警的一面旗帜”上冈中队、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黄金富、孝老爱亲的党员模范曹翠花等,他们的典型事迹宣传也与建湖电教密不可分。
关于党员电教片表现技巧的思考

关于党员电教片表现技巧的思考作者:付强来源:《企业文化·下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进行党建教育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党员电教片。
党员电教片是党员教育工作与现代传播媒体新型技术结合的产物,是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表现。
党员电教片如果想要引起党员群众的兴趣,得到党员群众的观看,就需要在党员电教片的表现技巧、手法上进行深化,确保创作出来的电教片能够让党员在观看时受到相应教育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艺术的美。
关键词:党员电教片;党员教育;表现技巧党员电教片是党的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电教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吸引党员群众收看党员电教片并从中得到教育。
但是,怎样做才能保证党员电教片的质量呢?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在党员电教片拍摄过程中的表现手法上下功夫,进而使得创作出来的片子能够吸引党员观众的观赏兴趣。
本文针对党员电教片的表现技巧进行分析思考。
一、选用鲜明的主题来进行表现党员电教片必须具备鲜明的主题及思想,能起到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同时也能体现出现当今时代的要求,让党员群众可以观看、愿意观看,并能从中得到教育。
由此可见,鲜明的主题尤为重要。
例如:想要反映一个典型人物,怎样才能做到具备鲜明的主题呢?塑造不同的先进人物、表现不同的道德思想就要运用不同的事例、具备不同的主题,党员电教片的主题、选材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意义思想也就不会相同。
通常情况下,一个思想进步的人物身上的优点会有很多,但是在我们进行选材时,需要我们进行筛选,选择出最能表现其道德品质以及党员电教片主题的实际案例。
同时一般情况下人的思想不仅会反映在他做出的先进事迹中,还会在他的言行得到体现,因此,要塑造人物的思想、形象,就必须要选取最能体现人物崇高品质的事例来写,使人物的思想能够在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增强现场意识,用现实细节表现(一)找准细节跟拍细节是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
真实、生动的细节是丰富剧情、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
党员电教片表现技巧探讨

党 员 电教 片 在运 用 细节 描 写 时 , 服从 主题 思 应 想, 以具 体 生 动 地 反 映 人 和 事 物 本 质 特 征 为 目的 。 细节描 写应真 实 、 确 、 准 简练 , 有 重要 价 值 和深 刻 具 的思想 内涵 。 感 人 的细 节 , 在表 现 人物 时 能起 到 画龙 点睛 的
党 员 电教 片表 现 技 巧探 讨
于 鸿 文
( 胜利 石油 管理局 高 培党校 , 山东 东 营 2 7 4 ) 5 0 5
【 摘
要】 党 员 电教 片 是 党 建教 育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党 员教 育 与 现 代 传 播 媒 体 相 结 合 的 产 物 , 党 的 建 设 与 时俱 进 的 是 是
党员 电教片 是党 建 教 育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 党 是 员 教育与 现代传 播媒 体 相结 合 的产 物 , 是党 的 建设
创编人 员提 出的“ 四化 ” 我们很 有启发 意义 , 主题 对 “ 事件化 、 事件 故事 化 、 事人 物 化 、 物细 节 化” 充 故 人 ,
与时俱进 的重要体 现 。要 想保证 党员 电教 片能够 吸 引党员群众 收看 , 就必 须 在 党员 电教 片 的表 现 手法 上下 功夫 , 确保 创作 的片 子 能够 让 党员 在 获 得艺 术
留下 深 刻 的 印 象 。
人 , 是为摆脱 困境 奋力 拼搏 、 现 自我生存 价值 的 还 实
人 ? 不 同 的先 进 人 物 有 不 同 的 先 进 事 迹 , 子 的 主 片 题 、 材不 同 , 义 也 就有 所 不 同 , 而 形 成 了不 同 选 意 从
党员电教片创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党员电教片创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党员电教片是运用现代电视载体传播表达党的政论、方针政策和党员群众实用技能的相对独立的一种电视体例,但它又与现代电视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它必然要伴随着电视的发展而发展,如何利用电视这个载体,更好地传达党的声音、教授党员群众实用的科技知识与技能,是党员电教工作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现代电视发展对党员电教片创作的影响电视的发展变化影响着党员电教片创作。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兴起、多元思想文化更加交融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不断更新,在当今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更多关注民生、体现人性关怀题材的电视片和电视节目迸发出强劲的生机,而新的文化景观也异彩纷呈,都市片、生活片浪潮兴起,电视“平民化”的演进,反映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平淡,反崇高、反英雄,又可能作为一种审美趣味得到社会受众的广泛共鸣。
到如今,电视的主要功能已发生了新的改变,从“以宣传教育为主”逐渐走向休闲、娱乐、服务为主,娱乐化趋势更加明显,而党员电教片创作也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影响。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国家日益强盛,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历了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的阵痛与欢喜。
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多元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受到文化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人们少利益冲突、重功名轻实利,理想主义色彩浓厚。
当迈入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越来越奉行实用主义。
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每个人都越来越被日常所累、生产所压,现代人生活愈是快节奏和高压力,对娱乐的需求就愈盛。
而工作和学习是严肃的、沉重的、紧张的,人们每天能够闲下来与电视共处的时候,身体和精神已是疲惫,而突出强调教育作用的党员电教片就显得有些孤傲、生硬,在受众心中产生共鸣程度就相对差一些。
电视走入人们生活的时间比较晚,对伴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而享受电视带来的新鲜与喜悦的观众来说,电视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祈求,而且他们的生存状况也决定对电视的态度。
在中国社会,年轻一代成为受宠的家庭成员,他们的生活的物质环境是最为优越的、最丰富多彩的,而经历过苦难年代的长辈又义不容辞地把电视遥控板交给了他们,当电视已相当普及的今天,年轻一代更具选择的条件和资格,电视的发展几乎完全和他们对新事物、新观念的感受同步了。
党员教育片如何做到“好看”

党员教育片如何做到“好看”作者:张佳蕊古宏亮来源:《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7年第4期我们经常说要把党教片拍得“好看”,那么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简单地说,就是要让观众对片子的内容感兴趣并能够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
当前观众的欣赏口味越来越高端,因此,作为承担宣传教育使命的党教片,如果还摆出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灌输式面孔,是很难被观众接受的,更谈不上认可。
所以说,党教片首先得让人“看得下去”,这样才能达到“看得入心”的效果。
那么要让党教片“好看”,究竟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呢?下面就来解读一二。
紧跟热点话题兴趣是引发关注的第一步。
党教片的选题应尽量从当今社会人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入手,选择那些人们关心的、感兴趣的、想要了解的内容,将其凝练为片子所要拍摄的选题以及所要阐释的主题,这样观众才会有观看片子的欲望。
具体来说:一、要认真分析,广泛调研,去弄清现今基层党员群众的关注点,他们到底想了解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选题。
二、要跟上时代潮流,去规划选题。
要使每个选题都具备时代气息,真正让观众感觉是“发生在今天的故事”。
三、在选题具体策划时,注意不要刻意追求“高大上”的风格,将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上去灌输、去指导、去命令,而应该采取一种平等、亲切的态度去表达主题,营造出沟通、交流的气氛。
《驻村那些事》是讲述“以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组”为代表的驻村干部如何投身基层、为民奉献的事迹。
驻村工作目前正是基层工作的热点之一,基层群众对驻村干部的所作所为十分关心。
这个选题无疑就是抓住了群众真正关心的热点问题,自然会让观众能够兴致勃勃地去看。
学会讲故事党教片必须要学会讲故事。
无论什么类型的党教片,最好都借助故事化的形式来表达。
再感人的理论事迹如果平铺直叙,也会显得干巴巴,而难讨观众的喜欢。
要想把故事讲好,就要学会用高明的叙事技巧把故事讲得既生动有趣又内涵丰富,这样才会使观众带着“津津有味”的态度去观看、去接受。
新媒介环境下党员电教片创作的变化

60
传向“个体”讲述的转变,以小见大,能使影像更具说 服力和感染力。纵观2013—2017年三届全国党员教育 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的优秀作品(如图、表所示),不 难看出,典型事迹片的比例居高,重点聚焦一线优秀党 员、先进模范,挖掘感人故事,刻画细节,典型人物(个 人或群体)的精神品质融入宏大的主题背景中,观众 将心比心,引起共情,既能感受到作品的高度,又能体 会到作品的温度。
表 2 2015 年获奖党员教育电视片各类型作品数
类型 典型事迹片 工作案例片
纪录片 专题培训片
文艺片 微视频 电视栏目、频道
总计
一等奖 19 3 15 2 8 14 5 66
二等奖 36 15 11 9 4 16 \ 91
三等奖 39 19 15 7 3 15 \ 98
总计 94 37 41 18 15 45 5 255
图 1 2013 年获奖党员教育电视片各类型占比
图 2 2015 年获奖党员教育电视片各类型占比
图 3 2017 年获奖党员教育电视片各类型占比
第 10 卷第 4 期 2019 年 02 月
Vol.10 No.4 February 2019
(二)微视频作品的出现适应了碎片化的传播特征 快速、便捷、自由的新媒介为催化微视频的产生和 发展提供了土壤,用户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利用碎片 化的时间接收信息。优秀微视频作品短小精悍、制作 精美,传播渠道广泛,易于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传播,观 众覆盖率高。党员教育电视片的类型也应与时俱进, 适应传播规律。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 活动共评选出优秀作品481部,特等奖7部,其中典型事 迹片、工作纪实片、理论文献片、电视栏目频道分别为 1部、2部、3部、1部。主要有典型事迹片、工作纪实 片、理论文献片、培训片、文艺片、电视栏目频道这6种 主要类型,一、二、三等奖中,典型事迹片占比最大,为 37.97%。2015年进一步创新作品形式,适应新媒体碎 片化传播特点,在征集作品类别中新设了微视频类。 从报送情况看,微视频、微电影、微党课、戏曲、舞台剧、 动画片等创新作品占总量超过1/3。微视频短小精巧, 时长不超过3分钟,适于手机观看。 如2017年的重庆《党章党规背后的案例故事》,通 过动漫小故事介绍党章党规,制作精美、简洁明快;浙 江的《选好一班人美丽一个村》,每集30秒左右,一镜 到底、快剪等方式效果突出。这些微视频作品更加注 重叙事技巧、镜头语言、剪辑手法,给人耳目一新、清爽 鲜活的感觉,让反映党员教育内容的电视片作品不再 正襟危坐,而是符合传播规律,做到了让严肃主题亲切 表达的传播效果。 (三)多媒体手段营造视觉冲击力 新媒体时代,视频传播占据了相当大的信息流量, 移动终端的像素和速度越来越高,要求更好的视觉体 验。视频的整体设计感和细节的刻画为观众营造出良 好的视觉冲击力,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使影 像内容更加深入人心、更具感染力。2017年党教片内 容题材的日益丰富和表现形式的日趋多元,有典型事 迹片、微视频、纪录片、专题培训片、文艺片、新媒体课 件这6个评审单元,更注重结合传播媒介的新拓展、受 众品位的新变化。一等奖新媒体课件作品《组工干 部之七宗“最”》不同于一般的由文字和图片构成的 PPT,它将 PPT 视频化,动态感十足,节奏把握准确,画 面精心打磨,观众既有对 PPT 的熟悉感,也有对动态文 字图片的新奇感。 动画作品也是党教片的一大亮点。2017年动画类 优秀作品增多,人物造型和背景设计的绘画风格展现 了民族文化特色,如《小锦鲤防腐记》的水墨画风格 与紧扣时代主题的故事相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新奇 感。《牢记誓言严守秘密》通过动画警示党员遵守党 规的义务和责任,制作精良、简洁明快,不难获得更多 年轻人的喜爱。 二、电教片题材的拓展
如何使电教宣传片“好看、管用”

如何使电教宣传片“好看、管用”作者:吴伟东来源:《活力》2012年第19期好看、管用是党员电视教育宣传片传播的目的。
但是,目前电教片的创作存在着一些通病、旧病。
例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手法和形式陈旧,缺乏创新;人为拔高,人物缺乏个性,扁平化、符号化;拍摄摆布痕迹过重,材料总结式的语言,数字堆砌,音乐、画面、解说三张皮……等等。
这些毛病使受众感到“假、大、空”,“高、虚、全”,所以,激发不了观众的情感,留不住观众的视线,达不到预期的宣传实效。
一、贯穿一个主题,秉承两个理念。
1.一个主题。
“意者,一身之主也”就是强调立意的重要性。
党员电教片观点要鲜明,所表达的政治思想、观点、主张等要正确和准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不能含糊,要符合马列主义原理和审美情趣,符合时代精神。
避免出现双主题和多主题,否则,说不清,道不明,观众就会不知所云,雾里看花,一头雾水。
2.两个理念。
一是为受众服务的理念。
受众是电视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也是电视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和质量的检验者。
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宣传对象的心理需求和收视习惯,从受众所能接受的实际程度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反之,将成为“对牛弹琴”。
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着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来进行创作,真实地反映他们的意愿呼声,真实地体察群众的情绪,真正地为他们谋福祉。
切忌高高在上,摆架子,说套话、假话。
二、选题要在“新”和“实”上下工夫;选材要做到“四个结合”1.选题要在“新”和“实”上下工功夫。
选择事实要新鲜、真实才具有新闻价值,同时,电教片还要兼顾选题的典型性、普遍性和指导性,才会更好地体现宣传的自身价值。
首先是选题的内容要新。
一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比如说黑河的城市文化广场、农村文化大院、三优文明城建设,从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的角度作深入报道,全国少有。
三带百村工程,以网箱养鱼、野猪、马鹿、梅花鹿等为特色的高纬高寒地区畜牧业养殖业,以蓝莓、沙棘为特色的种植业、经济林业,都突出了北方高纬寒地和黑河边境特色。
党员电教片的表现手法思考

党员电教片的表现手法思考党员电教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员教育与现代传播媒体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党员电教作用的发挥,其最主要途径就是制作并吸引党员群众收看党员电教片。
那幺,要想保证党员电教片能够吸引党员群众收看,我们电教工作者就必须在党员电教片的表现手法上下功夫,通过我们的努力,确保我们创作的片子能够让党员群众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受到教育。
这里,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党员电教工作的体验,结合欣赏湖北省近两届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中获奖的优秀作品,就党员电教片的表现手法谈一点个人的初浅认识。
一、增强现场意识,用现实细节表现党员电教片是一种声像并茂、视听兼备的教育载体,通常要以纪实的手法保证其高度的真实。
所以,我们既不能补拍已经过去的事,也不能导演将要发生的事,只有运用现场的拍摄技巧,选择、提炼、抓拍典型瞬间。
这就需要我们创作者增强现场意识,提高对现场事件的综合判断能力,用善于挑选的眼光、耐心等待的毅力、迅速捕捉的功夫,随时抢抓现场发生的各种稍纵即逝的瞬间细节。
1、找准细节跟拍。
细节来自对生活的观察,细节也是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
真实、生动、感人的细节是丰富情节、塑造个性、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在党员电教片摄制中,细节的运用也非常重要。
恰当的细节处理,能使片子更具感染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在湖北省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中获奖、由襄樊市委组织部和襄城区委组织部联合拍摄的党员电教片《路弯弯》,开篇就刻化了主人公郝基全为了去保康县村看望他帮扶的19 个穷孩子,而向她爱人请假的这一细节,把郝基全这位企业家的“人情味”尽融片中,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
我们很多片子在反映领导干部先进事迹的专题片中,主人公大多被描绘成只顾工作、不顾家庭的“工作狂”,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形象。
其实,连自己的家庭都不好好呵护,何谈主人公有血有肉?《路弯弯》中的这个细节,表现出了浓烈的“亲情”,使片子一开始就能吸引住观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