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侵犯颅底孔道影像表现PPT课件
合集下载
鼻咽癌的影像分期PPT
鼻塞
由于肿瘤阻塞鼻腔,导致鼻塞,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头痛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或神经,可 引起头痛,常表现为单侧颞部 或枕部疼痛。
其他症状
如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 复视等。
02 鼻咽癌的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总结词
X线检查是鼻咽癌影像学检查的初 步筛查方法,主要用于观察鼻咽 部有无异常密度影或占位性病变 。
预防措施
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加强影像学检 查的规范操作、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和 交流等。
05 鼻咽癌的影像治疗和预后
影像治疗的意义和原则
意义
影像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影像学检查可 以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深度,为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原则
影像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MRI检查
总结词
MRI检查在鼻咽癌影像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供多平面、高分辨率的解 剖和病理信息。
详细描述
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鼻咽部肿瘤的浸润深度、范围以及与邻近血管、神经的关 系。同时,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有助于发现颅底和颈部的微小转移灶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总结词
03 鼻咽癌的影像分期
TNM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是鼻咽癌常用的影像分期系统,根据肿 瘤的大小、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进行分期。
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N0-N3表示淋巴结转移的数目 和部位逐渐增多和加重。
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T1-T4分别表示肿 瘤的大小和侵犯程度逐渐加重。
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有 远处转移。
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通连:
经8个通道与周围相交通
1. 前:眶下裂---眼眶 2. 后内:翼管---破裂孔 3. 后上:圆孔---颅中窝 4. 后下:腭咽管---鼻咽 5. 内:蝶腭孔---鼻腔 6. 外:翼上颌裂---颞下窝 7. 下:翼腭管---腭大、小孔---翼突 翼板 茎突
翼腭窝 下颌骨冠突
R
IM T
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
张雁山 MD
甘肃武威肿瘤医院 甘肃重离子医院
1
鼻咽癌是通过放疗可以治愈的疾病,精准的影像技能是靶 区勾画与放疗计划制定的基础,为了提高鼻咽癌的治疗效 果,特此献上本幻灯。
顺祝精准学习快乐。
2
鼻咽解剖
鼻咽
鼻咽位于头部中心部位,它紧接于鼻腔之后,软腭的上方,其 下方则承接口咽
近年也有学者主张其应被称作鞍旁结构(Laterna sellar compartmen, LSC) 海绵窦是眼眶到蝶骨细长神经轴硬膜外结构局部扩张的一段,
位于蝶窦、蝶鞍、垂体两旁,由眶上裂至颞骨岩尖前方,是一前后狭长的不规则六面体 上、外和后壁由硬膜构成,内侧壁和下壁由垂体囊和蝶骨体骨膜构成,前壁为眶上裂神经血管鞘
枕鳞
眶下裂 翼腭窝
卵圆孔 棘孔
破裂孔 颈动脉管
颈静脉孔衍化为乙状窦 枕骨颈静脉结节(舌下神经管顶)
34
Image 8
颧蝶缝 圆孔
蝶鳞缝 鼓鳞裂
岩枕裂
眶下裂 下颌窝(顶)
中耳 颈动脉管
枕骨颈静脉结节
35
Image 9
眶上裂和眶下裂移行处 颈动脉管
耳蜗基底转 中耳
36
Image 10
眶上裂和眶下裂移行处
2. 后壁紧邻第一、二颈椎及颈椎旁的肌肉束,因此可能 引起颈部不适或运动异常
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
1
肿瘤在鼻咽部发生后侵犯:
向前正侧 后鼻孔、鼻中隔以及
翼突
向上方
蝶骨底、蝶窦、 蝶鞍、海绵窦
向后外方 动脉鞘区
向前上方
筛窦、眼眶及 球后
肿 块
向后上方 枕骨斜坡 后颅窝
向外侧 茎突前间隙、翼内外肌、 上颌窦、咬肌、颞颌窝等
向下
;.软硬腭、悬雍垂、扁桃体
2
鼻咽癌的病理学及临床概要
肿瘤 侵犯鼻咽侧壁 咽鼓管口阻塞 渗出性中耳炎 听力 耳鸣
;.
15
3、侵犯周围组织:
咽旁间隙、翼突内、外肌、颞下窝、颈动脉鞘区、咽后淋巴结。通过卵圆孔、 破裂孔进入颅内。
;.
16
4、NPC颈部淋巴结转移:是NPC最常见的转移
;.
17
4、NPC颈部淋巴结转移:是NPC最常见的转移
咽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
;.
18
局部病灶小转移灶大
;.
19
5、颅底骨质增生及破坏
2-3
;.
44
3-1
;.
45
3-2
;.
46
4-1
;.
47
4-2
;.
48
5、NPC淋巴结转移 MRI表现T1WI等信号,T2WI表现稍高信号。 对比增强可见肿大淋巴结轻度增强或边缘增强。
;.
49
5、NPC淋巴结转移
;.
50
5、NPC淋巴结转移
;.
51
NPC远处转移
常见为脊椎骨转移 肺转移 脑转移 NPC常通过直接蔓延进入颅内。而通过血路转移则比较少。 肝转移
;.
20
颅底骨质破坏
;.
21
颅底骨质破坏及海绵窦侵犯
1
肿瘤在鼻咽部发生后侵犯:
向前正侧 后鼻孔、鼻中隔以及
翼突
向上方
蝶骨底、蝶窦、 蝶鞍、海绵窦
向后外方 动脉鞘区
向前上方
筛窦、眼眶及 球后
肿 块
向后上方 枕骨斜坡 后颅窝
向外侧 茎突前间隙、翼内外肌、 上颌窦、咬肌、颞颌窝等
向下
;.软硬腭、悬雍垂、扁桃体
2
鼻咽癌的病理学及临床概要
肿瘤 侵犯鼻咽侧壁 咽鼓管口阻塞 渗出性中耳炎 听力 耳鸣
;.
15
3、侵犯周围组织:
咽旁间隙、翼突内、外肌、颞下窝、颈动脉鞘区、咽后淋巴结。通过卵圆孔、 破裂孔进入颅内。
;.
16
4、NPC颈部淋巴结转移:是NPC最常见的转移
;.
17
4、NPC颈部淋巴结转移:是NPC最常见的转移
咽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
;.
18
局部病灶小转移灶大
;.
19
5、颅底骨质增生及破坏
2-3
;.
44
3-1
;.
45
3-2
;.
46
4-1
;.
47
4-2
;.
48
5、NPC淋巴结转移 MRI表现T1WI等信号,T2WI表现稍高信号。 对比增强可见肿大淋巴结轻度增强或边缘增强。
;.
49
5、NPC淋巴结转移
;.
50
5、NPC淋巴结转移
;.
51
NPC远处转移
常见为脊椎骨转移 肺转移 脑转移 NPC常通过直接蔓延进入颅内。而通过血路转移则比较少。 肝转移
;.
20
颅底骨质破坏
;.
21
颅底骨质破坏及海绵窦侵犯
鼻咽癌侵犯颅底孔道影像表现护理课件
理治疗等。
疼痛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疼痛相关知识 ,提高对疼痛的认知,增强疼痛
自我管理能力。
饮食护理
营养评估
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了解其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
饮食指导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包括选择合适的食 物、控制饮食量等。
饮食调整
针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口腔黏膜炎、味觉改变等症状,指导患者 调整饮食方式,如增加流质食物的比例、选择清淡口味等。
认知干预
通过教育手段,帮助患者和家属正 确认识鼻咽癌及颅底孔道侵犯的相 关知识,减轻不必要的恐慌。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如 深呼吸、放松训练等,以保持情绪 稳定。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了解 疼痛性质和特点,为制定护理措
施提供依据。
疼痛干预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 疼痛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物
02
让患者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应对疾病。
提供康复指导
03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呈高信号,周围水肿呈高信号。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代谢活性
肿瘤组织表现为高代谢活性,颅底孔道受侵犯部位也呈高代 谢活性。
肿瘤分期
PET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分期和预后,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 依据。
03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因疾病和治疗产生的焦 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提供心
理疏导和情感支持。
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
针对鼻咽癌手术或放疗后可能出现的语言功能障碍,进行语音、 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疼痛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疼痛相关知识 ,提高对疼痛的认知,增强疼痛
自我管理能力。
饮食护理
营养评估
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了解其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
饮食指导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包括选择合适的食 物、控制饮食量等。
饮食调整
针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口腔黏膜炎、味觉改变等症状,指导患者 调整饮食方式,如增加流质食物的比例、选择清淡口味等。
认知干预
通过教育手段,帮助患者和家属正 确认识鼻咽癌及颅底孔道侵犯的相 关知识,减轻不必要的恐慌。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如 深呼吸、放松训练等,以保持情绪 稳定。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了解 疼痛性质和特点,为制定护理措
施提供依据。
疼痛干预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 疼痛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物
02
让患者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应对疾病。
提供康复指导
03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呈高信号,周围水肿呈高信号。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代谢活性
肿瘤组织表现为高代谢活性,颅底孔道受侵犯部位也呈高代 谢活性。
肿瘤分期
PET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分期和预后,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 依据。
03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因疾病和治疗产生的焦 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提供心
理疏导和情感支持。
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
针对鼻咽癌手术或放疗后可能出现的语言功能障碍,进行语音、 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鼻咽癌MR诊断 ppt课件
茎突前间隙:
上方:临近咽隐窝 下方:扁桃体窝相对应 外侧:翼内肌、腮腺筋膜相贴 内侧:扁桃体窝 内部结构:颈外动脉和静脉丛
茎突后间隙(颈动脉鞘区):
与头长肌之间有脂肪分界 内部结构:
颈动脉鞘:颈筋膜包绕颈部大血管 和迷走神经形成筋膜鞘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颈内静脉 迷走神经
32
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鼻腔、副鼻窦
33
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软腭、蝶窦
T1WI
T1WI+C
34
鼻咽癌的MR表现:淋巴结
T2W
T1W
Gd+
35
Ⅸ~Ⅻ颅神经 交感神经干
15
正常解剖及MR表现:咽旁间隙
咽后间隙:
咽后的正中 前壁为颊咽筋膜 后壁为椎前筋膜
16
正常解剖及MR表现:中颅窝底
蝶骨:
蝶骨大翼 蝶骨小翼 蝶骨体部(蝶窦)
枕骨:
基底部 斜坡
颞骨:
岩部
17
正常解剖及MR表现:中颅窝底
中颅窝
前颅窝
眶上裂 :眼神经(Ⅴ1)
组织
T1WI T1WI+C
11
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
矢状
正中(导水管层)
顶壁(粘膜):2-3mm、平直、 均匀
后壁厚(咽缩肌):3-4mm 形态:
平直或微凹 向鼻咽腔突出属于异常
T1WI T1WI+C
12
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
矢状
旁正中
鼻咽顶后外侧壁(粘膜. 淋巴)
动眼神经 头长肌
内耳道茎乳孔
内耳道岩骨面神经管 后 颅 窝 颈静脉孔茎突后间隙
前外侧沟
舌下神经管
后颅窝颈动、静脉出入颅底处周围交感神经丛及颈交感神经干
上方:临近咽隐窝 下方:扁桃体窝相对应 外侧:翼内肌、腮腺筋膜相贴 内侧:扁桃体窝 内部结构:颈外动脉和静脉丛
茎突后间隙(颈动脉鞘区):
与头长肌之间有脂肪分界 内部结构:
颈动脉鞘:颈筋膜包绕颈部大血管 和迷走神经形成筋膜鞘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颈内静脉 迷走神经
32
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鼻腔、副鼻窦
33
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软腭、蝶窦
T1WI
T1WI+C
34
鼻咽癌的MR表现:淋巴结
T2W
T1W
Gd+
35
Ⅸ~Ⅻ颅神经 交感神经干
15
正常解剖及MR表现:咽旁间隙
咽后间隙:
咽后的正中 前壁为颊咽筋膜 后壁为椎前筋膜
16
正常解剖及MR表现:中颅窝底
蝶骨:
蝶骨大翼 蝶骨小翼 蝶骨体部(蝶窦)
枕骨:
基底部 斜坡
颞骨:
岩部
17
正常解剖及MR表现:中颅窝底
中颅窝
前颅窝
眶上裂 :眼神经(Ⅴ1)
组织
T1WI T1WI+C
11
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
矢状
正中(导水管层)
顶壁(粘膜):2-3mm、平直、 均匀
后壁厚(咽缩肌):3-4mm 形态:
平直或微凹 向鼻咽腔突出属于异常
T1WI T1WI+C
12
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
矢状
旁正中
鼻咽顶后外侧壁(粘膜. 淋巴)
动眼神经 头长肌
内耳道茎乳孔
内耳道岩骨面神经管 后 颅 窝 颈静脉孔茎突后间隙
前外侧沟
舌下神经管
后颅窝颈动、静脉出入颅底处周围交感神经丛及颈交感神经干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培训课件
窝,内有腭扁桃体
2/8/2021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
咽喉11部
正常影像解剖
咽喉部
喉咽部
• 前方通喉腔 • 下端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连接食道 • 前壁附着于甲状软骨和甲状舌骨膜 • 后壁与口咽部后壁相连续 • 由声门上梨状窝和环状软骨后环后或咽 后间隙组成 • 正常喉咽腔常处于塌陷状态,吞咽时食 物由双侧梨状窝经咽后间隙进入食道内。
13
鼻咽癌
临床表现:
1)耳鼻症状:(早)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 (晚)耳鸣,单侧听力减退或丧失
2)颅神经症状: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痛、面 麻、舌偏斜、复视及眼睑下垂等神经症状。
3)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 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4)鼻咽镜检:肿瘤呈紫红色,触之易出血 5)实验室检查:EB病毒抗体增高
咽部解剖
咽部上起颅底,下达第6颈椎平面, 鼻咽:颅底—软腭水平(上咽) 口咽:硬腭—会厌上缘(中咽) 喉咽:会厌--环状软骨(下咽) 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
2/8/2021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
1
2/8/2021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
2
正常影像解剖
咽喉部
鼻咽 前:经后鼻孔与鼻腔相通 后:与斜坡下部、第1、2颈椎前肌肉相邻 顶:附着于蝶骨底及枕骨斜坡 下:接口咽于软腭平面 当发声或屏气时软腭上提关闭鼻咽峡成为鼻
2/8/2021
鼻咽癌的影像诊•左右各一,上起颅底, 下至舌骨平面,呈倒置 锥形,脂肪、血管、神经 •其受压移位常有利于对病变来源的判定: 如咽旁间隙向外侧移位提示病变来自咽粘膜 若向内移位提示来自腮腺深叶或嚼肌间隙 若向前移位则提示病变来自颈动脉鞘
2/8/2021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
2/8/2021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
咽喉11部
正常影像解剖
咽喉部
喉咽部
• 前方通喉腔 • 下端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连接食道 • 前壁附着于甲状软骨和甲状舌骨膜 • 后壁与口咽部后壁相连续 • 由声门上梨状窝和环状软骨后环后或咽 后间隙组成 • 正常喉咽腔常处于塌陷状态,吞咽时食 物由双侧梨状窝经咽后间隙进入食道内。
13
鼻咽癌
临床表现:
1)耳鼻症状:(早)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 (晚)耳鸣,单侧听力减退或丧失
2)颅神经症状: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痛、面 麻、舌偏斜、复视及眼睑下垂等神经症状。
3)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 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4)鼻咽镜检:肿瘤呈紫红色,触之易出血 5)实验室检查:EB病毒抗体增高
咽部解剖
咽部上起颅底,下达第6颈椎平面, 鼻咽:颅底—软腭水平(上咽) 口咽:硬腭—会厌上缘(中咽) 喉咽:会厌--环状软骨(下咽) 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
2/8/2021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
1
2/8/2021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
2
正常影像解剖
咽喉部
鼻咽 前:经后鼻孔与鼻腔相通 后:与斜坡下部、第1、2颈椎前肌肉相邻 顶:附着于蝶骨底及枕骨斜坡 下:接口咽于软腭平面 当发声或屏气时软腭上提关闭鼻咽峡成为鼻
2/8/2021
鼻咽癌的影像诊•左右各一,上起颅底, 下至舌骨平面,呈倒置 锥形,脂肪、血管、神经 •其受压移位常有利于对病变来源的判定: 如咽旁间隙向外侧移位提示病变来自咽粘膜 若向内移位提示来自腮腺深叶或嚼肌间隙 若向前移位则提示病变来自颈动脉鞘
2/8/2021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旁正中
T1WI
•鼻咽顶后外侧壁( 粘膜.淋巴) •动眼神经 •头长肌
T1WI+C
鼻咽癌影像表现
肿瘤
腔内:局限性粘膜增厚,肿块
超腔周围侵犯
骨质破坏 出颅孔道 后鼻孔、副鼻窦、咽旁间隙、口咽等 颅内
淋巴结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肿瘤
腔内病变:
鼻咽粘膜局部增厚:
T1WI:信号稍高于周围肌肉组织 T2WI:信号高于肌肉、低于鼻甲和积液 Gd-DTPA增强T1WI:较明显强化 CT平扫;等密度 CT增强:高密度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上:海绵窦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上:破裂孔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上:颈静脉孔、枕骨
枕骨 斜坡 颈静脉孔 舌肌 萎缩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上前:翼颚窝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上:枕骨斜坡、脑干
NP 病灶
T1WI
T1WI+C
侵犯 脑干
T2WI
T1WI+C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上:海绵窦、脑膜、脑干
T2WI T1WI C+
脑转移
范围广泛鼻咽癌
62064 鼻咽
范围广泛鼻咽癌
63610
鼻咽癌至鼻腔
放疗后随访
•肿块消退获残存
•放疗后复发 •颅底改变 •放疗相关肿瘤 •放疗后纤维化 •腔壁软组织萎缩
•放射性脑损伤
•副鼻窦炎性渗出
鼻咽口咽 交界处
正常解剖——鼻咽腔横断面 口咽腔
咽旁间隙(腭帆提肌外侧)
边界清楚,内有咽静脉
T1WI
翼内肌
软腭、上颌骨牙槽嵴
CT
T2WI T1WI+C
T1WI
•鼻咽顶后外侧壁( 粘膜.淋巴) •动眼神经 •头长肌
T1WI+C
鼻咽癌影像表现
肿瘤
腔内:局限性粘膜增厚,肿块
超腔周围侵犯
骨质破坏 出颅孔道 后鼻孔、副鼻窦、咽旁间隙、口咽等 颅内
淋巴结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肿瘤
腔内病变:
鼻咽粘膜局部增厚:
T1WI:信号稍高于周围肌肉组织 T2WI:信号高于肌肉、低于鼻甲和积液 Gd-DTPA增强T1WI:较明显强化 CT平扫;等密度 CT增强:高密度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上:海绵窦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上:破裂孔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上:颈静脉孔、枕骨
枕骨 斜坡 颈静脉孔 舌肌 萎缩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上前:翼颚窝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上:枕骨斜坡、脑干
NP 病灶
T1WI
T1WI+C
侵犯 脑干
T2WI
T1WI+C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上:海绵窦、脑膜、脑干
T2WI T1WI C+
脑转移
范围广泛鼻咽癌
62064 鼻咽
范围广泛鼻咽癌
63610
鼻咽癌至鼻腔
放疗后随访
•肿块消退获残存
•放疗后复发 •颅底改变 •放疗相关肿瘤 •放疗后纤维化 •腔壁软组织萎缩
•放射性脑损伤
•副鼻窦炎性渗出
鼻咽口咽 交界处
正常解剖——鼻咽腔横断面 口咽腔
咽旁间隙(腭帆提肌外侧)
边界清楚,内有咽静脉
T1WI
翼内肌
软腭、上颌骨牙槽嵴
CT
T2WI T1WI+C
鼻咽癌的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ppt课件
MRI检查方法与步骤
检查前准备
患者需去除金属物品,如首饰、 手表等,以免干扰磁场。同时, 需要向医生说明患者的病史和用
药情况。
检查过程
患者进入扫描室,躺上检查床, 然后通过磁体的孔径进入扫描室。 医生会为患者戴上耳塞和固定带, 以减少噪音和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扫描序列
医生会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扫描 序列,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 增强扫描等。这些序列可以提供 不同的信息,有助于医生对病变
肿瘤信号强度与均匀性
信号强度
鼻咽癌的肿瘤组织在MRI上通常表现 为不均匀的信号强度,这与其内部的 组织成分有关。
均匀性
肿瘤内部的信号均匀程度可以反映肿 瘤的生长方式和组织学特征,对于诊 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肿瘤侵犯范围与转移情况
侵犯范围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如鼻腔、上颌窦、颅内等。
解读要点
医生在解读MRI影像学表现时,需要注意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缘、信 号强度和强化方式等信息,以判断肿瘤的性质和程度。这些信息对于制 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3
鼻咽癌的MRI影像学表现
肿瘤形态与大小
肿瘤形态
鼻咽癌的肿瘤形态通常不规则,可呈结节状、肿块状或浸润性生长。
肿瘤大小
肿瘤的大小在MRI上可以通过测量其最大径线来确定,对于判断肿瘤的分期和预 后有一定意义。
05
鼻咽癌的治疗与随访
治疗方法与选择依据
选择依据
肿瘤分期、病理类 型、患者身体状况 等。
化疗
通过药物杀死癌细 胞或阻止其生长。
治疗方法
放疗、化疗、手术 等。
放疗
通常作为首选,通 过高能射线杀死癌 细胞。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表现不典型时,两者鉴别有一定困难……
MRI鉴别鼻咽癌和淋巴瘤
MRI信号 DWI及ADC DCE-MRI
鼻咽癌(NPC) 淋巴瘤(NPL)
信号均匀,与同层 坏死交常见,与同
面肌肉相比等T1信 层面肌肉相比呈稍
号
长T1信号
DWI呈高信号, ADC图呈低信号, ADC值高于淋巴瘤
DWI呈高信号, ADC图呈低信号, ADC值低于鼻咽癌
鼻咽癌
病变以斜坡为中 心突向鼻咽腔
男,36Y,双眼视物模 糊伴头痛半年
Tolosa-Hunt综合征
• 又名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为原因不明的海绵窦 非特异性炎症
• 好发年龄30~75岁,男性稍多,单侧多见 • 临床表现单侧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的眶后疼痛和颅
神经麻痹症状,激素治疗有效 • MR表现为海绵窦增宽,T1、T2等或稍低信号,
诊断经过
1.结合临床现有资料,放射科首先考虑鼻咽部恶性 肿瘤累及颅底、颅内。
2.鼻咽部常见恶性肿瘤:鼻咽癌、淋巴瘤。
3.需除外相对少见肿瘤(鼻咽部脊索瘤)及良性肿 瘤或肿瘤样病变侵袭性生长(鼻咽纤维血管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恶性淋巴瘤
1.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大部分为NHL。 (X) 2.鼻塞、流涕、听力下降、咽痛、头痛、颈部淋巴 结肿大为主要表现。 (X) 3.影像上多表现为对称性软组织肿块,“多呈平铺 式”生长,易向周围横向蔓延。 (X) 4.增强肿块均匀强化。 (X) 5.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见。 (X) 6.骨质破坏少见。 ( √ )
男性,58岁,患者上睑下垂,左侧颌面、额面部麻木, 眼球不能外展,喝水呛咳。目前已在内镜下取活检, 等待病理结果,再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CT平扫示正常鼻咽部解剖结构消失,咽壁增厚,左侧 翼突内外侧板破坏,病变向颅底、颞下窝蔓延
⒈咽鼓管咽口;⒉圆枕; ⒊咽隐窝;⒋头长肌
CT增强鼻咽左侧壁、顶后壁及颞下窝软组织影强化明显,倾 向于恶性肿瘤性病变。
查房收获
1.颅底解剖结构复杂、孔道众多,颅底病变需充分利用CT、MRI 各自优势,重点观察颅底血管、神经受累情况,尽力临床治疗为 提供指导。
2.需经常与临床沟通,了解病人症状及临床关注点,尝试用影像 征象解释临床症状。
迅速强化,达峰值后 强化较NPC缓慢,
能够较快廓清
廓清相对较慢,持
续时间长
女,56岁,鼻咽鳞状细胞癌,T1WI与 T2WI信号均匀,与NPL相似,增强强化不 均,TIC曲线为速降型
女,61岁,NK/T细胞型淋巴瘤,等T1稍长T2 信号肿块影,强化均匀,TIC曲线呈缓降型。
鼻咽纤维血管瘤
1.男性青少年多见(X) 2.反复鼻出血 (X) 3.起源于鼻后孔区,MRI信号混杂,“椒盐征”,增强显著
增强明显强化 • 诊断前需排除肿瘤,特别是鼻咽癌侵犯海绵窦
M,57岁,左额部疼痛 左眼外展受限
结合上述特点,放射科诊断:鼻咽癌颅底、 颅内侵犯可能性大,病变侵犯多组颅神经
鼻咽癌TNM分期
鼻咽癌周围结构受累
·向前 鼻腔、 鼻旁窦
侵犯翼腭窝、经眶下裂、圆孔进入中颅窝、 经翼管进入颅底破裂孔 自翼上颌裂累及颞下窝 亦经蝶腭孔进入鼻腔
鼻咽癌和淋巴瘤常规影像鉴别
均为常见的鼻咽部恶性肿瘤,中老年男性居多,临床症状重 叠。
生长方式:NPC呈非对称性软组织肿块,NPL呈对称性软 组织肿块 咽隐窝受累情况:NPL多以推挤、变浅为主,完全消失者 少见,NPL多以咽隐窝为中心,大部分咽隐窝消失 浸润方式:NPC以纵向浸润为主,颅底骨质破坏常见, NPL以平铺示横向浸润为主,颅底骨质破坏相对少见 坏死:NPL密度/信号均匀,NPC容易坏死 治疗方式:NPC以放疗为主,NPL以全身化疗为主,辅以 局部放疗
①
②
动眼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眼支、上颌 支、下颌支)受肿瘤侵犯,可以解释患者额 面部麻木、眼球不能外展。
①
②
③
鼻咽部病变向后蔓延累及左侧颈静脉 窝前部(神经部),怀疑肿瘤侵犯左 侧舌咽神经。
④
⑤
⑥
左侧舌下神经增粗,呈 条带状强化影,左侧舌 下神经管局部骨质破坏、 扩大,提示肿瘤侵犯左 侧舌下神经。
鼻咽癌
1.鼻咽部最常见恶性肿瘤,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 ) 2.回缩性血涕(X) 、颈部淋巴结肿大(X) 、颅神经麻痹 ( √ )等为主要表现 3.影像上多表现为不对称性软组织肿块,肿块多相对局限, 坏死常见 ( √ ) 4.增强肿块不均匀强化( √ ) 5.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见,坏死常见 ( √ ) 6.易发生深部浸润,颅底骨质破坏常见 ( √ )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鼻咽癌侵犯颅底孔道影像表现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鼻咽部MRI解剖
腭帆张肌 腭帆提肌
⒈咽鼓管咽口;⒉圆枕;⒊咽隐窝;⒋头长肌;⒌鼻咽腔
翼腭窝
> 。。<
卵圆孔
**
*
*
重点查看40床,住院号00762047
强化 (X) 4.周围骨质吸收、破坏( √ ) 5.无淋巴结肿大(X)
男,40岁。鼻腔、鼻咽腔软组织肿块侵犯右侧翼腭窝
术后病 理提示: 鼻咽纤 维血管 瘤
鼻咽部脊索瘤
1.鼻咽部脊索瘤极易累及斜坡,肿块部位一般居中 (X)
2.骨质破坏严重,淋巴结肿大少见(X) 3. 鼻咽粘膜完整( √ )
颅底脊索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左侧咽隐窝消失,等T1稍长T2信号影,DWI呈稍高信号,ADC图呈 低信号,增强呈不均匀强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图1-3示病变侵犯双侧翼腭窝、左侧眶下裂并经圆孔累及左侧鞍旁。 图4-5示病变侵犯颞下窝并经左侧卵圆孔累及左侧中颅窝。 图6示左侧圆孔较对侧增大。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图1-2示病变经眶下裂、圆孔累及左侧鞍旁,图3示左侧颞窝软组织受侵, 左侧颞叶受侵。图4示爱中累及双侧翼腭窝、左侧眶下裂,图5示左侧圆孔 扩大、受侵。图6示左侧鞍旁、颞叶受侵。
• 向后 咽后间隙及椎前间隙(颈动脉鞘、颈静脉孔 及舌下神经管)
• 向外 咽旁间隙 • 向上 直接侵犯颅底、进而累及海绵窦、蝶窦和颅
内浸润 • 向下 口咽
病理活检回示:
参考第8版AJCC和UICC鼻咽癌分期标准:病变侵犯颅底、颅内,广泛侵犯颅 神经,病变咽后组肿大淋巴结融合,T4N1MX期,下一步治疗以放疗为主。
MRI鉴别鼻咽癌和淋巴瘤
MRI信号 DWI及ADC DCE-MRI
鼻咽癌(NPC) 淋巴瘤(NPL)
信号均匀,与同层 坏死交常见,与同
面肌肉相比等T1信 层面肌肉相比呈稍
号
长T1信号
DWI呈高信号, ADC图呈低信号, ADC值高于淋巴瘤
DWI呈高信号, ADC图呈低信号, ADC值低于鼻咽癌
鼻咽癌
病变以斜坡为中 心突向鼻咽腔
男,36Y,双眼视物模 糊伴头痛半年
Tolosa-Hunt综合征
• 又名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为原因不明的海绵窦 非特异性炎症
• 好发年龄30~75岁,男性稍多,单侧多见 • 临床表现单侧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的眶后疼痛和颅
神经麻痹症状,激素治疗有效 • MR表现为海绵窦增宽,T1、T2等或稍低信号,
诊断经过
1.结合临床现有资料,放射科首先考虑鼻咽部恶性 肿瘤累及颅底、颅内。
2.鼻咽部常见恶性肿瘤:鼻咽癌、淋巴瘤。
3.需除外相对少见肿瘤(鼻咽部脊索瘤)及良性肿 瘤或肿瘤样病变侵袭性生长(鼻咽纤维血管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恶性淋巴瘤
1.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大部分为NHL。 (X) 2.鼻塞、流涕、听力下降、咽痛、头痛、颈部淋巴 结肿大为主要表现。 (X) 3.影像上多表现为对称性软组织肿块,“多呈平铺 式”生长,易向周围横向蔓延。 (X) 4.增强肿块均匀强化。 (X) 5.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见。 (X) 6.骨质破坏少见。 ( √ )
男性,58岁,患者上睑下垂,左侧颌面、额面部麻木, 眼球不能外展,喝水呛咳。目前已在内镜下取活检, 等待病理结果,再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CT平扫示正常鼻咽部解剖结构消失,咽壁增厚,左侧 翼突内外侧板破坏,病变向颅底、颞下窝蔓延
⒈咽鼓管咽口;⒉圆枕; ⒊咽隐窝;⒋头长肌
CT增强鼻咽左侧壁、顶后壁及颞下窝软组织影强化明显,倾 向于恶性肿瘤性病变。
查房收获
1.颅底解剖结构复杂、孔道众多,颅底病变需充分利用CT、MRI 各自优势,重点观察颅底血管、神经受累情况,尽力临床治疗为 提供指导。
2.需经常与临床沟通,了解病人症状及临床关注点,尝试用影像 征象解释临床症状。
迅速强化,达峰值后 强化较NPC缓慢,
能够较快廓清
廓清相对较慢,持
续时间长
女,56岁,鼻咽鳞状细胞癌,T1WI与 T2WI信号均匀,与NPL相似,增强强化不 均,TIC曲线为速降型
女,61岁,NK/T细胞型淋巴瘤,等T1稍长T2 信号肿块影,强化均匀,TIC曲线呈缓降型。
鼻咽纤维血管瘤
1.男性青少年多见(X) 2.反复鼻出血 (X) 3.起源于鼻后孔区,MRI信号混杂,“椒盐征”,增强显著
增强明显强化 • 诊断前需排除肿瘤,特别是鼻咽癌侵犯海绵窦
M,57岁,左额部疼痛 左眼外展受限
结合上述特点,放射科诊断:鼻咽癌颅底、 颅内侵犯可能性大,病变侵犯多组颅神经
鼻咽癌TNM分期
鼻咽癌周围结构受累
·向前 鼻腔、 鼻旁窦
侵犯翼腭窝、经眶下裂、圆孔进入中颅窝、 经翼管进入颅底破裂孔 自翼上颌裂累及颞下窝 亦经蝶腭孔进入鼻腔
鼻咽癌和淋巴瘤常规影像鉴别
均为常见的鼻咽部恶性肿瘤,中老年男性居多,临床症状重 叠。
生长方式:NPC呈非对称性软组织肿块,NPL呈对称性软 组织肿块 咽隐窝受累情况:NPL多以推挤、变浅为主,完全消失者 少见,NPL多以咽隐窝为中心,大部分咽隐窝消失 浸润方式:NPC以纵向浸润为主,颅底骨质破坏常见, NPL以平铺示横向浸润为主,颅底骨质破坏相对少见 坏死:NPL密度/信号均匀,NPC容易坏死 治疗方式:NPC以放疗为主,NPL以全身化疗为主,辅以 局部放疗
①
②
动眼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眼支、上颌 支、下颌支)受肿瘤侵犯,可以解释患者额 面部麻木、眼球不能外展。
①
②
③
鼻咽部病变向后蔓延累及左侧颈静脉 窝前部(神经部),怀疑肿瘤侵犯左 侧舌咽神经。
④
⑤
⑥
左侧舌下神经增粗,呈 条带状强化影,左侧舌 下神经管局部骨质破坏、 扩大,提示肿瘤侵犯左 侧舌下神经。
鼻咽癌
1.鼻咽部最常见恶性肿瘤,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 ) 2.回缩性血涕(X) 、颈部淋巴结肿大(X) 、颅神经麻痹 ( √ )等为主要表现 3.影像上多表现为不对称性软组织肿块,肿块多相对局限, 坏死常见 ( √ ) 4.增强肿块不均匀强化( √ ) 5.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见,坏死常见 ( √ ) 6.易发生深部浸润,颅底骨质破坏常见 ( √ )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鼻咽癌侵犯颅底孔道影像表现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鼻咽部MRI解剖
腭帆张肌 腭帆提肌
⒈咽鼓管咽口;⒉圆枕;⒊咽隐窝;⒋头长肌;⒌鼻咽腔
翼腭窝
> 。。<
卵圆孔
**
*
*
重点查看40床,住院号00762047
强化 (X) 4.周围骨质吸收、破坏( √ ) 5.无淋巴结肿大(X)
男,40岁。鼻腔、鼻咽腔软组织肿块侵犯右侧翼腭窝
术后病 理提示: 鼻咽纤 维血管 瘤
鼻咽部脊索瘤
1.鼻咽部脊索瘤极易累及斜坡,肿块部位一般居中 (X)
2.骨质破坏严重,淋巴结肿大少见(X) 3. 鼻咽粘膜完整( √ )
颅底脊索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左侧咽隐窝消失,等T1稍长T2信号影,DWI呈稍高信号,ADC图呈 低信号,增强呈不均匀强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图1-3示病变侵犯双侧翼腭窝、左侧眶下裂并经圆孔累及左侧鞍旁。 图4-5示病变侵犯颞下窝并经左侧卵圆孔累及左侧中颅窝。 图6示左侧圆孔较对侧增大。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图1-2示病变经眶下裂、圆孔累及左侧鞍旁,图3示左侧颞窝软组织受侵, 左侧颞叶受侵。图4示爱中累及双侧翼腭窝、左侧眶下裂,图5示左侧圆孔 扩大、受侵。图6示左侧鞍旁、颞叶受侵。
• 向后 咽后间隙及椎前间隙(颈动脉鞘、颈静脉孔 及舌下神经管)
• 向外 咽旁间隙 • 向上 直接侵犯颅底、进而累及海绵窦、蝶窦和颅
内浸润 • 向下 口咽
病理活检回示:
参考第8版AJCC和UICC鼻咽癌分期标准:病变侵犯颅底、颅内,广泛侵犯颅 神经,病变咽后组肿大淋巴结融合,T4N1MX期,下一步治疗以放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