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苓白术扁豆汤

合集下载

甘姜苓术汤(又名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甘姜苓术汤(又名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甘姜苓术汤(又名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原文】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

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组成与用法】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功效】温脾胜湿。

【医案】1.带下初诊:2006年10月30日。

项某,33岁,带下量多如水,色微黄,反复发作5个月。

月经周期基本规则,经量正常,5天净,经期无不适,纳佳,二便正常,性冷淡。

生育史:1-0-0-1。

末次月经10月11日来潮。

舌偏红,苔薄腻,脉细。

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轻度炎症,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地中等,压痛,两侧附件压痛。

西医诊断:(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治法:温补脾肾,清热燥湿。

方剂:甘姜苓术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甘草6g 炒白术12g 干姜5g 茯苓10g 薏苡仁30g 淡附片6g 败酱草15g 白芷10g 防风10g 半夏10g,5剂。

二诊:2006年11月6日。

带下减少,质转稠,色白,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7剂。

三诊:2006年11月15日。

带下已除,月经11月12日来潮,经量正常,有血块,今未净,舌脉如上。

治法:温补脾肾,清热燥湿。

方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肾气丸。

薏苡仁30g 淡附片6g 败酱草15g 淡附片3g 桂枝3g 熟地12g 山茱萸10g 淮山药15g 茯苓12g 泽泻10g 丹皮10g,7剂。

四诊:2006年11月24日。

带下未再增多。

2.妊娠恶阻初诊:2006年10月21日。

厉某,25岁,妊娠45天,恶心2天,多涎,泛酸,小腹隐痛,二便正常。

舌稍红,苔薄腻,脉细。

治法:温胃和中降逆。

方剂:桂枝汤加味。

桂枝6g 炒白芍6g 炙甘草6g 生姜5片大枣6个半夏10g 陈皮10g 煅瓦楞子30g,4剂。

补脾胃去湿气的药方有哪些药材

补脾胃去湿气的药方有哪些药材

补脾胃去湿气的药方有哪些药材补脾胃去湿气是现代人常见的中医调理方案之一,尤其适用于久居南方多湿的地区人群。

药方以及偏方不乏多种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如今,我将从高级养生师的角度,为您详细介绍补脾胃去湿气的药方以及几种常见的食谱和偏方。

一、药方1.茯苓加白术汤茯苓、白术、桂枝等药材组成的茯苓白术汤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去濕氣的药方。

茯苓功能祛湿、健脾、润燥;白术益脾、燥湿、止泻;桂枝调和气血、发汗解表。

总体来说,茯苓加白术汤具有了除湿透疹、治疗滑泄腹痛、贫血等功效。

2.苍术汤苍术是一种非常可贵的中药,具有开胃的功效,既能帮助胃口不佳的人恢复正常,又能清除湿气,修补脾胃。

苍术汤只需要苍术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趁热饮服。

需要注意的是,若食欲较好,用此汤做饭使用更好。

二、食谱及偏方1.薏米排毒汤薏米,又叫苡仁,是一种常用的祛湿食材,它不仅可以燥湿除了湿气,还可以促进身体内的新陈代谢。

将薏米250克、红枣15个、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再小火煮4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服用7-10天。

此汤适用于湿气重、易生牡蛎之人。

2.芡实附子粥芡实和附子都是很好的补脾胃食材,而且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调节肠胃功能。

将芡实50克、附子6克、干姜3克洗净加水煮30分钟,再加入1-2个鸡蛋搅拌均匀即可,每周食用3-4次。

这种粥利于脾胃补气、胃肠道排毒,但是,并不适用于体虚消瘦人群。

3.红豆薏米枸杞甜汤红豆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元素,而且还有助于去除体内湿气。

薏米则是祛湿的好帮手,同样具有健脾作用。

枸杞则是一种常见的免疫调节食材,而且可增强视力。

将红豆50克、薏米40克、枸杞5克加清水煮成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添加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这道汤水功能全面,不仅能排湿,而且还能帮助营养不良者增强营养。

三、注意事项1.调节不易虽然大多数药方、食谱和偏方都属于祛湿食材,但不同体质的人还是需要进行调节。

这也意味着,即便是身体较差的人也不可盲目跟从中医药方,而应该先去医院进行相关体检,确诊后再寻求医生意见。

参苓白术散方剂配方

参苓白术散方剂配方

参苓白术散方剂配方参苓白术散【方剂名】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克),薏苡仁一斤(500克),缩砂仁一斤(500克),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克),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克),白茯苓二斤(1000克),人参二斤(1000克),甘草炒二斤(1000克),白术二斤(1000克),甘草二两炙(6克),山药二斤(1000克)。

【用法】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6克),枣汤调下。

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

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

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解】本方证是由脾虚不运,湿浊内阻所致。

脾虚不运,饮食不化;湿浊内阻,气机不畅,清浊不分,故见胸脘痞闷,肠鸣泄泻;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

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

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

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

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为佐药;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

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清稀量多等病属脾虚湿盛者。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组成】莲子肉12g、薏苡仁9g、砂仁6g、桔梗6g、白扁豆12g、甘草9g、白术15g、山药15g、茯苓12g、党参12g(或人参5g)。

【用法】为细末,每服6g,枣汤调下,小儿剂量按岁数加减服之。

或为丸剂吞服。

也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主治】脾胃气虚挟湿。

症见四肢无力,形体虚羸,饮食不化,或吐或泻,胸脘痞塞,面色萎黄,苔白腻,脉虚缓者。

【方义体会】脾胃,土也,为后天之本。

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强。

脾胃若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

然脾喜燥恶湿,喜甘恶苦,喜香恶臭,喜利恶滞。

治脾者,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而已。

是方以人参、扁豆、甘草甘补脾胃;白术、茯苓、山药、莲肉燥渗利湿;砂仁辛香醒脾;桔梗宣肺,以利脾气通达。

诸药合剂,为益中气健脾胃之良方。

临证凡以脾胃虚弱旁及诸症皆宜此方。

【临床应用】一、营养不良偏食是小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

其表现有二,一者偏食一类,二者偏食零食。

此多由食伤脾胃所致,余常以参苓白术散治之取效。

例:郑某之子,7岁。

该童家庭条件较好,常随欲所食冷饮点心之类,而正食不食。

长期以来,家长顺其性,使其偏食成弊。

时值学龄期,该童面黄消瘦,发育不良,与健康儿童差异明显。

家长苦于其中,找余与治。

余献两法:其一,教育家长正确爱子。

若从其弊,往往“爱”而“害”之,嘱其零食有度,正食五谷。

其二,令其服用参苓白术散每日一袋,入蔗糖少许,以开水溶服。

以月为期。

家长遵余训,两法治之,不日小儿饮食正常,面色红润,形体渐丰。

二、肠结核例:魏某,男,33岁。

患者婚前有肺结核病史,婚后一时期常便秘、腹痛,渐而腹痛腹泻不止,多法治疗,均开始见效,渐渐无效。

西医诊为肠结核。

诊见:面容萎黄,身体消瘦,饮食无味,大便溏泻,一日二三行,脐周腹痛,便后不减,触其六脉细而缓,舌淡白、苔白。

以参苓白术散加味治之。

处方如下:党参15g,甘草6g,薏苡仁15g,砂仁6g,桔梗6g,扁豆12g,莲子肉15g,茯苓15g,白术15g,山药15g,川贝母9g,煅牡蛎15g,夏枯草30g,五剂,水煎服。

白术茯苓党参煲汤

白术茯苓党参煲汤

白术茯苓党参煲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煲汤是一种常见且深受喜爱的烹饪方式。

而白术茯苓党参煲汤,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白术,这味中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脾是后天之本,主运化。

如果脾的功能失调,就容易导致湿气内生,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白术的健脾燥湿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

茯苓,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它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消除水肿,同时还能起到安神的作用,改善睡眠质量。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对于身体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将这三味药材搭配在一起煲汤,可谓是相得益彰。

在选择食材方面,白术要挑选质地坚实、香气浓郁的;茯苓以质地坚实、颜色白、无异味者为佳;党参则应选根条粗壮、质地柔韧、气味香甜的。

准备好食材后,我们来看看具体的煲汤步骤。

首先,将白术、茯苓、党参洗净备用。

可以准备适量的排骨或者鸡肉,这样可以增加汤的鲜味和营养。

将排骨或鸡肉切块,冷水下锅,加入料酒和姜片,焯水去腥。

接下来,把焯好水的排骨或鸡肉与白术、茯苓、党参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5 2 个小时。

在煲汤的过程中,要注意火候的控制。

大火可以让汤快速沸腾,但小火慢炖才能让食材的营养充分释放到汤中。

煲好的白术茯苓党参汤,香气扑鼻。

这时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喝这道汤的时候,要注意适量。

虽然它有诸多好处,但也并非适合所有人。

比如,阴虚火旺、燥热的人群就不太适合。

此外,对于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在食用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适时地煲上这样一道汤,为身体补充营养,调理健康。

除了单独食用,白术茯苓党参汤还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创造出更多美味和营养的组合。

比如,加入红枣、枸杞,可以增强汤的滋补作用;加入山药、薏米,能更好地健脾祛湿。

总之,白术茯苓党参煲汤是一道兼具美味和养生功效的汤品。

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有哪些药方

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有哪些药方

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有哪些药方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有哪些药方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脾胃虚弱的问题。

而小孩子因为身体还在发育阶段,免疫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

那么,如何通过中药来补充小孩子的脾胃呢?本文将从高级养生专家的角度出发,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药药方,旨在帮助小孩子补充脾胃,提升身体免疫力。

一、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是一种治疗脾胃虚弱的经典中药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和生姜组成。

其中,人参和白术能够补脾益气,茯苓有利于利尿,甘草可以调和药味,大枣有补益气血的作用,生姜则有驱寒、温中的作用。

这种药方适用于小孩子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肚子胀气等情况。

用法:将六味中药加水煎煮,取药液饮用。

对于小孩子,一般建议一次喝半碗,每天2-3次,连续服用1-2周。

二、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补益脾胃的中药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组成。

其中,人参和白术能够补益脾气,茯苓则有利于利尿,甘草则可以调和药味。

这种药方适用于小孩子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易疲劳等情况。

用法:将四味中药加水煎煮,取药液饮用。

对于小孩子,一般建议一次喝半碗,每天2-3次,连续服用1-2周。

三、黄连上清丸黄连上清丸是一种中药丸剂,由黄连、黄柏、茯苓、白扁豆等多种中药组成。

黄连和黄柏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茯苓则有利于利尿,白扁豆能够缓解脾胃不适。

这种药方适用于小孩子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易生病等情况。

用法:将黄连上清丸放入开水中,煮开后再用小火煮5-10分钟,去渣留汤,将汤喝下即可。

一般建议每次服用2-3丸,每天2-3次,连续服用1-2周。

四、保和丸保和丸是一种中药丸剂,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等多种中药组成。

这种药方能够补益脾胃,增强身体免疫力,适用于小孩子脾胃虚弱、易感冒等情况。

用法:将保和丸放入开水中,煮开后再用小火煮5-10分钟,去渣留汤,将汤喝下即可。

一般建议每次服用2-3丸,每天2-3次,连续服用1-2周。

五、补脾益气汤补脾益气汤是一种中药汤剂,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枸杞子等多种中药组成。

梁氏培土胃苓汤治胃病经验

梁氏培土胃苓汤治胃病经验

梁剑秋先生为晋中名老中医 , 擅调脾胃 , 他自拟培土胃荃汤调治慢性胃病 ,疗效颇著。

现将其方药介绍如下 , 以飨读者。

一、方药组成炙甘草 24 克 , 莲子 12 克 , 炒扁豆 12 克 , 炒山药 12 克 , 炒薏米 12 克 , 厚朴9 克 , 蕾香梗 9 克 , 苏梗 9 克 , 木香 6 克 , 陈皮 9 克 , 半夏 6 克 , 云苓 9 克 , 白术 9 克。

二、方义及体会慢性胃病往往证候错综复杂 , 气、血、阴、阳都有失调及亏损 ,单纯补气、补血、补阴、 补阳很难奏效, 惟有从调补脾胃 ,重建中气入手方能见效。

脾升胃降 , 这不仅是脾胃本身功能正常标志 ,也是肝胆功能正常之标志。

所以在调理脾胃时常加一些调气药 ,在治肝胆病时常加健脾药。

同时 , 调补脾胃必须扶脾阳与益胃阴二者兼顾 ,因脾胃病大多由久病而成 , 亦非单纯脾阳虚或胃阴虚 , 而是或先损脾阳 ,阳损及阴 ; 或先损胃阴 , 阴损及阳 ,呈现牌阳与胃阴俱虚病状。

故本方在扶助脾阳的同时兼顾脾胃之阴。

方中以炙甘草为君 , 其味甘温 , 可补脾益气 , 甘可缓急 , 并有促进溃疡愈合之功, 故用量亦大 。

若胃不痛用 1 2 克 , 疼甚则用 18 克 , 极量用到 24 克 ,白术、莲子、扁豆、薏米和山药为臣 , 健脾强胃 , 止泄除湿 , 兼祛痰痞 ;厚朴、藿香梗、苏梗为佐 , 化湿导滞 , 理气宽中 , 温中除胀 ;陈皮、半夏、云苓、木香为使 , 具有健胃渗湿 , 降逆止呕 ,行气消痞之功。

莲子、扁豆、山药可滋养胃阴 , 但易使脾胃生腻 ,而加入半夏可开通胃气 , 下气降逆 , 起到滋而不腻之功。

用大量炙甘草后 , 病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浮肿 ,可用云苓和扁豆加以纠正。

该方甘平濡润 , 通降调和 , 补而不滞 , 滋而不腻 ,构思巧妙 , 制方严谨。

如能辨证精确 , 灵活运用 , 确有捷效。

然纯属胃阴亏虚 ,证见舌红少苔者 , 则非所宜。

参苓白术散药方

参苓白术散药方

参苓白术散药方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参苓白术散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中国药典》:参苓白术散药方名称参苓白术散处方人参100g 茯苓100g 白术(炒)100g 山药100g 白扁豆(炒)75g 莲子50g 薏苡仁(炒)50g 砂仁50g 桔梗50g 甘草100g 性状为黄色至灰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甜。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药方名称参苓白术散处方莲子肉(去皮)、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炒令深黄色),各一斤。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白茯苓、人参(去芦)、甘草(炒)、白术、山药,各二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冶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及伤寒咳噫。

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参苓白术散药方名称参苓白术散别名参术饮(《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莲子肉(去皮)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炒令深黄色)各500克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750克白茯苓人参(去芦)甘草(炒)白术山药各1千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和胃渗湿。

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痞塞,腹胀肠鸣,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细缓。

现用于慢性胃肠炎、糖尿病、贫血、小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蛋白尿久不转阴及其它消耗性疾病,辨证属脾胃气虚挟湿者。

亦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脾虚痰多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大枣汤调下。

小儿量岁数酌减。

备注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山药、扁豆、莲肉补脾渗湿;砂仁醒脾,桔梗升清,宣肺利气,用以载药上行。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补气健脾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补气健脾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补气健脾白术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中药药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疾病治疗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能够燥湿利水,健脾益气,还能止汗,安胎。

那么,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怎么样?下面,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下。

目前滥用中药进补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很多人误以为中药毒副作用小,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其实,大错特错,中药进补也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体质来选择的,讲科学的,不能乱吃,否则既花了钱,又伤了身体,很划不来的,中药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就是补品,用在不需要的人身上就是毒药,如果补得太过了就会适得其反。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用于脾胃虚弱:(1)食少、虚胀、便溏、神疲乏力,为补气健脾的常用药,配人参、茯苓等,如四君子汤。

(2)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泄泻,配干姜、人参,如理中汤。

(3)脾虚湿滞,泄泻便溏,配党参、扁豆、茯苓等,如参苓白术散2、用于脾虚水停所致的痰饮、水肿,为痰饮水肿的良药(1)痰饮证,配桂枝、茯苓,以达到化痰饮之功效(2)水肿,小便不利,配茯苓、泽泻,起到燥湿利水之功效3、用于气虚自汗,常与黄芪、浮小麦等配用4、用于脾气虚弱,胎动不安,常与党参、砂仁等配用。

下面为您介绍用白术治疗骨质疏松的食疗,来看看吧。

菜系及功效:骨质疏松食谱口味:咸鲜味工艺:煮白术猪肚粥的制作材料:主料:猪肚300克辅料:粳米60克,白术60克调料:盐3克,小葱10克教您白术猪肚粥怎么做,如何做白术猪肚粥才好吃1、将猪肚洗净;2、将白术纳入猪肚内;3、然后在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猪肚熟烂,汤浓;4、将粳米淘洗干净后置于猪肚汤中熬煮成粥;5、待粥将熟时再加入适量盐、葱花调味即可。

健康提示:白术具有健脾养胃之功效,适于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及纳食不佳、便秘患者食用。

此外,白术还有抗癌的功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白术的抗癌药方。

白术抗癌的药方:白术有直接杀伤肿瘤的细胞的效果,其抗肿瘤作用跟它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补气减肥药方

补气减肥药方

补气减肥药方补气减肥药方 1.补气降脂汤配方:云苓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陈皮5克、山药15克、炒扁豆10克、山楂10克、大枣20克、加入蘑菇、香茹适量、玉米半个、排骨少许、调味品适量。

用法:将上药料洗净后以煲汤法煎煮、一天饮用、药料多可食尽。

功效:养胃提神、健脾补气、适合鱼肥胖脾虚及有胃脘不适者。

2.山楂荷叶参粥配方:山楂15克、新鲜荷叶一张、(或荷叶15克)西洋参5克、粳米100克。

用法:将上药料加入清水、稀粥食用、一天饮用。

功效:清暑、通滞、除烦兼有补气的作用、适合于烦躁不安兼气阴不足的减肥者,西洋参亦可单独冲开水饮用。

3.减肥调经饮配方:当归6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红枣6个、鸡蛋两只、红糖少许。

用法:将上药加入水四碗后煎煮、鸡蛋煮熟后除壳后放汤药,中火煎煮二十分钟。

功效:调经活血,补血补气,适合于女性减肥偏气血虚弱者,此药膳久服偏热,故只服三天。

胖者多气虚人的体重与气血有直接的关系,人为什么会胖呢?有人说胖是因为吃得太多,营养过剩。

这话有点道理,但又不全面,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吃的比谁都多,可是人却很瘦,还有一些人,吃的很少,照样很胖,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喝凉水都长肉”。

人之所以胖,是因为气虚。

一个气血平衡的人,身体内气的运动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了,该排泄的排泄了,该气化的气化掉了,他的身体就会不胖不瘦。

一个气虚的人,身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没吸收,该排泄的没排泄,该气化的没气化掉,结果,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被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

于是人就胖了起来。

肝上没被气化掉的垃圾叫脂肪肝。

血管里没被气化掉的垃圾叫高血脂。

肚皮上没被气化掉的垃圾叫小肚腩。

所以,气虚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

常见的补气食物1、兔肉对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人适用。

归肝、大肠经,有凉血解毒的作用。

2、糯米补脾胃、益肺气。

能缓和地补养人体正气。

3、土豆土豆性平微凉,入脾、胃、大肠三经。

党参白扁豆茯苓作用及食用方法

党参白扁豆茯苓作用及食用方法

党参白扁豆茯苓作用及食用方法党参白扁豆茯苓都是我们常见的煲汤药材之一。

它们的功效作用各异,食用方法也有所不同。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党参白扁豆茯苓作用及食用方法,希望对你有用!党参作用及食用方法作用:第一,补气。

我们先来看它的补气的功效。

当一个人肺气不足的时候主要表现的就是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

语音低沉、自觉气短、稍一活动有点气喘。

这些症状可以用党参来调理。

还有一些人脾胃气虚,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这种症状也可以用党参来调理。

当然党参很少单独来用,最常用党参与白术、茯苓、炙甘草配伍,这就是补气健脾的着名方剂四君子汤。

这种汤常喝可以达到补气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以下气虚的症状。

第二,是补血。

党参补气兼能养血,这是它的一大特点。

当一个人气血两虚的时候,则会表现为气短心悸,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胃口不好,大便稀软,容易感冒的人,这样的人抵抗力和免疫力也都是比较差的,所以也非常适合用党参。

实验证明,党参能使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增加,所以,是补血的好东西,贫血的人食用党参很有益处。

还有,党参还可用于得了癌症进行化疗和放疗的病人,因为化疗和放疗会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而服用党参有促使白细胞升高的效果。

第三,调理胃炎。

近几年还发现党参还有调理慢性肾炎的功效,将党参与黄芪、白术配合可使慢性肾炎病人的尿蛋白减少。

可以减轻肾炎的临床症状。

第四,抗溃疡作用。

党参具有对抗胃粘膜损伤及增强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因此对于一些慢性的胃炎和肠炎可以有很好的调理的效果。

第五,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研究人员曾经用小白鼠做过实验,用党参的煎剂注射到小白鼠的体内,发现可明显促进D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些有助于增强体抗力和免疫力,所以,当一个人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可以吃一些党参会有祸很大帮助。

食用方法:党参乌鸡枸杞汤1、干桂圆剥掉外壳取出果肉,姜切片,乌鸡洗净沥干水份后入锅中开水淖一遍去掉血水。

参苓白术汤配方

参苓白术汤配方

参苓白术汤配方关于《参苓白术汤配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苓白术汤这类中药方剂主要是用以医治脾胃虚寒及其改进基础代谢,推动病人的胃肠消化吸收的,因此建议大伙儿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要留意参苓白术的恰当应用。

针对参苓白术汤的秘方,大伙儿能够了解一下,这针对大家调理脾胃是非常好的,并且针对运用参苓白术汤的功效与作用是有非常大协助的。

参苓白术汤生产药方疫苗人参的功效与作用2钱,炒白术2钱,苡仁5钱,肉豆蔻1钱,炮姜8分,生甘草的作用与功效5分,茯苓的功效与作用3钱,荷兰豆3钱(炒),阳春砂8分(冲),橘梗8分。

生产功效与作用疫苗痢伤肠胃,不饥而呕。

生产使用方法使用量疫苗水煎服。

参苓白术散的优点1、中药方剂,适用范围广。

2、补脾胃,对于脾胃虚寒。

3、气香气甜,口感好。

4、聚瑞含有健脾益气的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关键有调整肠胃健身运动,改进新陈代谢和提高免疫等功效。

1、调整肠胃健身运动:参苓白术散煎剂剂量对肠道有激动功效,能消除肾上腺激素对肠道的一部分抑止;大使用量则抑止肠道的收拢,并能拮抗氯化钡和毛果芸香碱造成的肠道收拢,能提高肠道对水和硫酸盐的消化吸收。

2、改进新陈代谢:参苓白术散医治脾气虚之肠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医治前,患者尿中肌酐、血尿酸、尿素氮均显著小于标准值,医治后标值上升,并可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改进血流变学的指标值。

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虚。

用以脾胃虚寒,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困乏。

参苓白术散的副作用副作用是应用药品以后最担心出現的一种状况,实际上,是药三分毒,一些副作用是一切正常的。

那麼,参苓白术散的副作用严重吗?能长期性吃吗?参苓白术散是中药方剂,成份上都是中草药材秘方,因此依照要求的使用量来服食药物是沒有副作用存有的,对大家的人体也是没什么影响。

可是药品长期服用得话对人体是多少都是有损害的。

因此建议不必长期的服食同一种药品,过多的伤害和长期服用的伤害是类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9/08稿
雲苓白術扁豆湯
老一輩的人,經常會有一些獨特的養生經驗,如覺得濕重身倦了就會到藥材店買些雲苓白術扁豆衣煲水飲用,很快就覺精神爽利。

或者有不相信者會說,這沒有科學道理。

其實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機體,其生理功能和病理改變並不完全為我們認識,很多現象並不能單從現有的解剖、生理、病理理論去解釋,還有待日後或有更好的手段去探討,不過無論如何,我還是認為最重要的是效果,只要感覺好轉、症狀消退,甚至檢驗結果變為正常,解釋不清又如何?
最近是否覺睡眠不寧、神倦乏力,飲用“雲苓白術扁豆湯”或者有幫助。

材料:雲苓50克,白術、白扁豆各30克,瘦肉500克,乾瑤柱(乾貝)幾個,蜜棗數枚。

做法:(1)瘦肉洗淨,切成大塊;乾瑤柱用清水浸透洗淨。

(2)雲苓、白術、扁豆、蜜棗,用清水浸洗乾淨。

(3)把全部材料放入湯煲內,加水煲約2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益氣補虛,健脾祛濕。

雲苓學名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以雲南省為多產和質較優,故廣東人習稱其為雲苓,其性味甘淡平,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於脾虛濕重之身倦水腫,或心神不寧之眠差多夢,是常用的中藥和食療材料。

根據藥用部位不同又可分為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苓皮,各種茯苓均有健脾滲濕的功效,但白茯苓長於健脾,赤茯苓偏於利濕,茯神重於寧心安神,茯苓皮因較輕浮,特別適合皮下水腫。

白茯苓還因其切製方式不同而分為茯苓塊、茯苓粒、卷茯苓,這三種白茯苓的效果是一樣的,不過卷茯苓因刨成薄片,會較易出味(有效成分較易析出),但價格稍貴,本湯的茯苓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選用合適的。

白術也是一種常用的補益藥,可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培土安胎,本湯是取白術健脾補氣燥濕的功效,白術常和茯苓配合,可相得益彰。

老一輩人還在飲參湯前先煲雲苓白術水清清腸胃,這樣既可清除胃腸道的濕滯,有利人參有效成分的吸收,更可增強人參的補氣功效。

大家對扁豆一定不會陌生,它也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食物,可健脾化濕、和中消暑,扁豆也因藥用部分和製作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療效,如生扁豆去濕之力較好,炒扁豆健脾之力較強,扁豆衣(扁豆的皮)因輕清走皮絡,可去濕消腫,而扁豆花(又稱南豆花)消暑化濕之力較好,是治療暑天感冒的常用藥。

雲苓、白術、扁豆煲湯,既補(健脾補氣)也清(利水滲濕),適合四時飲用,尤其是現在冬春交替,眠差早醒,“春困”致神倦乏力、胃納不佳,飲用此湯可解春困的不適。

本湯還可減肥排毒,整天嚷著減肥的女士們不妨常飲。

注意:本湯較平和,適合各種體質。

(本資料僅供參考,讀者應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具體情況作選擇。


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吳擎添供稿吳擎柱攝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