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月河笔下的雍正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二月河笔下的雍正形象
摘要:二月河创作的《雍正皇帝》堪称作者“帝王系列”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者笔下的雍正形象,坚毅果敢,沉着冷静,谋事周全,励精图治,勤政清廉,冷中有热、刚柔相济,是一个性格复杂、血肉饱满的帝王形象,同时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
关键词:二月河帝王系列雍正形象命运悲剧
二月河的三部史诗性“帝王系列”历史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以其非凡的创作实力,为当代历史小说创作开辟了新的视野与境界。
特别是《雍正皇帝》堪称巅峰之作。
作者曾经说过:“这三部作品好像我三个女儿,我都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和很多的心血,这三个作品我都爱。
这部书耗时比较多,好像女儿难产,所以感情会比较特别一点,会更亲一点。
”[1]在这一力作中,作者着力描写的雍正,为中国文学画廊里又增添了一个性格复杂、血肉饱满的帝王形象。
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作者笔下的雍正形象做出分析。
一、坚毅果敢,雷厉风行。
小说一开始便铺展了康熙晚年政纲松弛造成的朝廷腐败和宫廷固有的险恶关系。
因此,整顿吏治,清理积欠成为当时天下第一要事。
雍正和允祥被派往户部主持此事。
兄弟二人便真的毫无顾及,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
“在京清理积欠,逼死19员命官,弄得朝野沸腾”。
他的性格派生出的这种政治作风其实恰好符合了当时形势的需要,正像宰相马齐说的:“不管别人怎么说,难得四爷和十三爷这片心,真正是赤心为社稷,如今的吏治还了得?一手从国库里挖银子,一手向老百姓敲骨吸髓。
你看看,当考官收孝廉的钱;当军官吃当兵的空额,拐军饷;断案收贿赂,收捐赋火耗加到一二两——大清的天下,也真得有四爷这样的人痛加整顿,不然非叫蛀空了不可!”而在张五哥事件被揭出后暴露出的法纪被破坏的严重程度,更突出了整顿吏治的重要性。
所以在康熙召集众王子和大臣的会议上,雍正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吏治是当今第一要务,是一篇真文章!”而这正是康熙与三辅政几天来密议的主题,于是“康熙的眼中陡然放光来”。
雍正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作法,首先就张五哥事件指出宰相有责,应予以处分,然后提出整顿吏治要“雷厉风行,捡着几个贪赃枉法的官员,着实清查办他一批……该杀的要杀一批,不可心存慈软,不可如同以往,只办小官不办大吏!”这一事件,不仅反映出了雍正坚毅果敢,雷厉风行的性格,而且策略周全。
当时康熙就对雍正的条阵予以首肯,一些具体做法立即予以实施,并当众表扬说:“四阿哥这个人耐烦不怕琐碎,做事认真有条理。
”按照雍正的谋士邬思道的说法,这是康熙能对阿哥们做出的最高考语。
康熙驾崩之后,“八爷党”对于遗诏传位于四阿哥雍正难以平心,雍正心里也雪亮,不打一个下马威,弟弟们终久不服自己这个皇帝。
所以朕意定为“圣祖”!然后“竟不待众人再议,从案上取过裁纸刀,向右手中指轻轻一搪,用血写出‘圣祖’二字。
”接着关于他的帝号“雍正”的确定,大行皇帝至乾清宫奉安等这些事
都果敢颁旨,“阿哥们虽不服气,但此时人在矮檐下,谁敢不低头?见他如此专断,心里别扭着,却都伏身叩头:‘雍正皇帝万岁’!”紧接着,又“发旨年羹尧,飞马传十四阿哥允禵回京奔丧,可带十名从人验关放行。
”“明发诏谕,传令各地方官安守职份,弹压地方。
命各州县开仓赈济,有冻死一人饿死一人者,着该地道府监察御史据实参劾。
着兵部下牒,将北京九城暂时封闭,天下兵马非奉旨不得擅调一卒!”几道平诏雷厉风行,侃侃而言滴水不漏,为他的执政开好了头。
执政之后,青海、准葛尔等地已起反叛之意,众阿哥对雍正的皇位也还在虎视眈眈,要坐稳坐好他的江山,吏治就成了紧要之急。
所以在国丧一过,立即继续整顿吏治,狠查亏空,下令对待那些“国蠹”,不必心慈手软,“这阵子没清抄,人怕的些财物已经转移,要狠狠追,只防着他们自杀,不怕他们倾家荡产!”于是,抄家之风大起,对于皇室宗亲,也采取抄家已赔充过去任职时造成的亏空,一般官吏更可想而知了。
随即赢得了“抄家皇帝”的称号,但他可以不为名声所累,自信果决、雷厉风行,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使得国库充盈,四方偃平,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为后来的“乾隆盛世”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沉着冷静,谋事周全。
在小说第二十五回,康熙第一次废太子,引起政治动荡,众阿哥纷争夺嫡,唯独雍正,沉稳不发,面似无争。
在太子被废前后,雍正表面上一直在维系康熙同众皇子的关系,他一方面替太子允礽求情,另一方面又替允祀等人说好话,在诸王争位期间,雍正从未摆出咄咄逼人的架式。
假如他急于跳出来与老大、老八争衡,无异于以卵击石。
因此他采取了以静制动的办法,正是这个以静制动的策略,使雍正逐渐化被动为主动。
当时,大阿哥允褆夺储呼声高涨,此后八阿哥允祀离储位也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既没牵制老大、老八的势力,也没对允礽落井下石,他的这种胸襟气魄,的确堪称是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处世不惊的典范。
康熙子嗣众多,且不乏能人,雍正作为干练的,勇于任事的年长阿哥之一,或真或假,或隐或显,或主动或被动,都不可避免的成为储位之争中的一员,在太子被废后,他参加的这场角逐就明朗化了,那么,他如何获得嫡位,这于他周密的权谋是离不开的。
第一是暗助允礽。
允礽在第一次被废时,大阿哥允褆,八阿哥允祀是夺储派实力人物。
在当时的情况下,雍正根本无力与老大、老八抗衡。
同时,假如老大、老八中任何一人被立为太子,对雍正都是不利的。
因为他们一旦被立为太子后,就很难被扳倒了。
因此,雍正暗中采取了支持允礽的立场。
支持允礽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康熙是在胜怒之下废除允礽的。
因此,废除允礽不久康熙就有了反悔之意。
雍正摸透了康熙的心思,采取了支持允礽的策略。
这样,他就不露痕迹地获得了康熙的好感。
另外,由于当时太子成了众矢之的,除雍正外,几乎所有皇子都对允礽落井下石,而雍正支持允礽,必然会使允礽感
激倍至。
事实果然如此,康熙在囚禁允礽之后,准备起草“废太子告天文书”,允礽撒下气话“我这太子,我这一身一发都是阿玛给的,父皇要废,要怎样就怎样,何必告天地?”此话致使康熙大怒,并传口谕“允礽虽没有明旨,朕已决意废黜,不要再把他当太子看,连他的话也停止代奏!”允褆将康熙谕旨传达给允礽,允礽请他代奏“父皇说我百样的不是,我都可以承受,但说我谋遂弑君,我连想也没想过。
”允褆决意不代奏,在雍正的极力坚持之下,才使这句康熙听后“决断允礽的生死荣辱”的话回奏,这样雍正顾念父子手足亲情的行为又让人对他加深了一层好感。
第二,立场持中。
暗助允礽,就有可能得罪其他兄弟,这样的傻事雍正是不做的。
雍正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既不像大阿哥允褆、八阿哥允祀那样公然地谋取储位,同时也不像三阿哥允祉那样釜底抽薪拆老大、老八的台。
三阿哥虽然因揭发自己兄弟而取得康熙的信任,同时却在兄弟之间树了强敌,由此看来,雍正这种不瘟不火的持中立场,不但远胜于老大、老八的急于求成,而且称得上是老谋深算。
又说“儿臣明白父皇心意,要借此案振肃朝纲,查奸惩佞。
但国家之弊积重难返,不是一件案子就能理得顺的。
儿臣左思右想,中夜难枕,要办得稳妥,即不伤皇家体面,又不搅乱朝局,只有镇之心静,徐图整顿。
如此,惶惶人心自定,党争之氛不起,君臣上下相安,小人辈也无隙可乘了。
”这番对答,很符合康熙心意:“四阿哥做事稳健干练,知体循理。
”在当时诸子争位互不相让的气氛中,雍正的这种大度作风,再次让康熙感觉到雍正是个深明大义、性量过人注重手足亲情的皇子。
在雍正周密的策略下,他离储位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