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平: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观点--人民网

合集下载

在民族复兴的丰碑上课文

在民族复兴的丰碑上课文

在民族复兴的丰碑上课文
《在民族复兴的丰碑上》是2022年10月16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作者是任仲平。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伟大成就,以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文章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文章最后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这篇文章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

今天的中国,仍面临着长长的“问题清单”。“世界工厂”转型升级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这些来自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挑战,无一不是艰巨的课题、难啃的硬骨头。连《纽约时报》也感叹,“治理未来十年的中国,可能是全球最为艰难的工作之一。”
人民日报任仲平:守望历史 为了和平
——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任仲平
2015年09月02日04: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一)这是一场跨越70年的检阅,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重温。
初秋的北京,天安门广场装饰一新,人民英雄纪念碑直指苍穹。明天,新中国第一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将从这里展开队列。当将士们由远而近的铿锵脚步震落时间的帷幕,历史的场景扑面而来。生与死、聚与散、笑与泪,沉沦与奋起、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经济的升级转型总是比想象更困难,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面临的挑战会更复杂。如果说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初启时,中国以9.6亿人的超大规模拉动了经济起飞的巨轮,抓住机遇创造了中国奇迹;那么今天,面对13亿多人口的巨大基数,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世界格局,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现代化进程,我们所要考虑的,绝不仅仅是机遇。
在那场血与火的淬炼中、在那个生与死的战场上,千千万万这样的普通人,国难当头挺起民族的脊梁,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争民族独立,求自由解放。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战火烽烟中,八路军战士唱着这样的军歌奔赴战场,以低劣装备开展敌后抗战。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下,中国共产党支撑起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胜利的方向,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从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到长沙会战、湘西会战,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开辟的敌后战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形成共同对敌的态势。大江大海、浪奔浪涌,英雄的中华儿女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情怀,留下“魂魄毅兮为鬼雄”的不朽篇章,写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史诗,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勇敢与坚韧,宣示着中华民族的血性与尊严。

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文章资料

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文章资料

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文章资料历史期待下一个“中国故事”――写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际(一)当2021年的阳光照进数年不遇的寒冬,新世纪激流勇进的十年已成过去。

变革中的辉煌,艰难中的成就,将我们党带领13亿人民共同创造的那段历史,熔铸成坚实的路基。

带着对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国,驶入“十二五”开局之年。

2021―2021,“极不平凡”的辉煌5年,出色的答卷留下这样的鉴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作出的总结,凝聚着对过去五年发展的深刻认识。

2021―2021,“极其复杂”的未知5年,艰辛的路程肩负这样的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作出的判断,彰显了这一时间刻度的特殊意义。

马克思说,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就形成人们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

从“极不平凡”走来,向“重大机遇”驶去,站在前后五年的交汇点,“十一五”留下的“中国故事”如何经久流传?它所形成的“中国经验”如何成为“十二五”的财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秉承怎样的精神内核?(二)时间有重量吗?2021―2021,虽然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只是11个5年建设单元中的一段正常刻度,却因为惊心动魄、跌宕起伏,让这段时间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这是一段充满惊涛骇浪的航程。

从开局之年“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三过”考验,到半程之后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与世界,一起在巨大的经济强震中求生自救。

“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的世界,已不是以前的世界了”,失声的生产线,失业的工人,失缺的外部需求,失灵的运行机制……亨廷顿预言的“现代化风险”,也同时摆在这个正在急剧转型的东方大国面前。

热点与范文解读《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 -申论拔高

热点与范文解读《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 -申论拔高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任仲平(一)2011年10月1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大幅户外显示屏上,水墨动画形象的中国先哲孔子,与熙来攘往的人群融为一体。

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

这个特殊的场景,正可看成孔子背后五千年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所处的方位。

在世界的横轴上,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确立自身的坐标。

在历史的纵轴上,一种伟大的文化历经盛衰荣辱的磨难,在复兴之路上正扬帆起航。

一切象征总有现实逻辑,蕴藏着历史的本质。

在孔子走向世界这部崭新乐章里,大背景是新中国60多年社会变革的思想激荡、30多年改革开放的精神求索,主旋律是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中国走向文化振兴的激昂变奏。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伴随着经济的崛起,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中国波澜壮阔的文化挺进;才能更清晰地把握,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文化变革,所造就的文化发展新局面;才能更深刻地体认,一个政党如何为古老的文化注入全新的力量,走出一条文化重塑与振兴的“中国道路”。

评:首先普及一个申论小常识。

任仲平这个名字常看人民日报的考友想必十分熟悉,他实际上并不是哪个评论员的名字,而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也可以他说是一个倾注了许多人心血的项目组,从人民日报分管理论的副总编,到总编辑直至社长都曾担任过任仲平项目组长。

自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的评论至今,任仲平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形成了特有的创作机制,其文章也颇受关注和好评。

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

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

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2010-12-05 23:23:47 来源:《人民日报》(2003年05月15日第一版) 作者:任仲平浏览次数:340(一)“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以民族魂魄谱就的雄壮旋律。

越是遇到艰难险阻,这旋律就越发激扬高亢。

面对非典型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这旋律又一次在人们心中涌动,在祖国大地回荡。

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我们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抗击非典的二十四字精神,是对人民群众抗击非典伟大精神的精辟概括,是对民族精神的新的丰富,是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抗击非典斗争胜利的强大动力。

一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进入攻坚阶段;一座抗击非典的伟大长城,巍然矗立起来。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心连心;以人民的名义命名的政府,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我们为一些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感到揪心。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我惦记着你们,惦记着全国的孩子们。

”面对这场灾难,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沉着应对,迅速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果断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

中央财政拨出巨额专款设立非典防治基金;国家安排巨额资金建设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成立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将非典列入法定传染病依法进行管理;公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迅速建立完善公开透明的疫情报告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三)每一场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特殊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英雄。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广大医护人员、科研人员挺身而出,不辱使命。

“这里危险,让我来。

”第一批“扫雷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优秀共产党员邓练贤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为广大医护人员树起了旗帜。

人民日报“任仲平”思想政论片《改变中国的力量》开机

人民日报“任仲平”思想政论片《改变中国的力量》开机

人民日报“任仲平”思想政论片《改变中国的力量》开机佚名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7(0)21
【摘要】6月15日,由人民日报社出品,招商局集团独家赞助的“任仲平”思想政论片《改变中国的力量》举行开机仪式。

此片将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二十余篇“任仲平”评论文章为精神内核,打造党中央机关报庄严的光影叙述。

【总页数】1页(P2-2)
【关键词】人民日报社;任仲平;力量;中国;政论;招商局集团;精神内核;评论文章【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23
【相关文献】
1.人民日报任仲平署名文章:迎战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答卷" [J],
2.探索政论传播新形态——从人民日报“任仲平”推出微视频说起 [J], 耿磊;
3.探索政论传播新形态——从人民日报“任仲平”推出微视频说起 [J], 耿磊
4.任仲平:中国政论史上的一枝奇葩 [J], 陈利云
5.人民日报"任仲平"思想政论片开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 12月任仲平、任平文章

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 12月任仲平、任平文章

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12月任仲平、任平文章《三年抗疫,我们这样同心走过》任仲平2022年12月15日(一)工厂车间,机器轰鸣;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公路铁路,车辆穿梭;超市商场,物丰价稳;广袤田野,生机勃勃……壬寅岁末,神州大地正升腾着澎湃活力,展现出万千气象。

事非经过不知难。

近三年来,我们以争分夺秒的速度,提升防控救治的能力,提升科学战疫的本领,等到了新冠病毒毒力、致病力的下降,迎来了疫苗接种的普及和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主动。

近三年来,我们以枕戈待旦的坚守,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防控效果,为充分开发药物和疫苗创造了有利条件,迎来了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优势。

近三年来,我们以风雨同舟的意志,淬炼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无惧困难、砥砺前行,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信心。

大战大考炼真金。

近三年鏖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病毒弱了、我们强了,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从二十条到新十条,我们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抓住时机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新的气象正在呈现,新的变化正在发生。

面对世纪疫情,我们更有实力,更有底气,更有斗志!抗疫斗争,最大程度保障了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创造了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发展环境,最大程度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事实充分证明,我们的疫情防控政策是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得到了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艰难,更彰初心。

回首近三年抗疫历程,真可谓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犹记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湖北武汉这座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少方面按下“暂停键”。

犹记2021年10月,一场疫情突至内蒙古额济纳旗,让这个边陲小城成为全国的关注焦点。

快速流调、风险分类、封控管理、大规模转运……犹记2022年4月,奥密克戎变异株来势汹汹,拥有2500万人口的上海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任仲平100篇题目

任仲平100篇题目

任仲平100篇题目
摘要:
1.任仲平100 篇的背景与意义
2.任仲平100 篇的主要内容概述
3.任仲平100 篇的价值与影响
正文:
任仲平100 篇是我国新闻界的一次创举,这100 篇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反映了我国的社会发展历程。

这些文章是由著名新闻评论员任仲平撰写的,他在这100 篇文章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

首先,任仲平100 篇的背景与意义在于,它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100 篇文章的发表,既体现了我国新闻评论业务的成熟,也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

这些文章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全面反映了我国的社会现实,为公众提供了真实的信息,也为决策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其次,任仲平100 篇的主要内容概述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在政治领域,任仲平的文章对国家的政策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帮助公众理解政策的意义和影响。

在经济领域,他以全球化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在文化领域,他关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以及现代文化的创新和变革。

最后,任仲平100 篇的价值与影响深远。

这些文章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重。

同时,它们也为我国的新闻评论工
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可以说,任仲平100 篇是我国新闻评论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它的价值和影响将会持续深远。

新华社全文播发人民日报任伸平署名文章: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

新华社全文播发人民日报任伸平署名文章: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

新华社全文播发人民日报任伸平署名文章:灾难中挺立伟大的
中国
佚名
【期刊名称】《江苏对外经贸论坛》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6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的署名文章《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写在中国人民抗击四川汶川大地震之际》。

全文如下:
【总页数】6页(P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6.1
【相关文献】
1.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写在中国人民抗击四川汶川大地震之际 [J], 任仲平
2.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写在中国人民抗击四川汶川大地震之际 [J], 任仲平
3.专题:新传播格局中的媒体影响力——在寻找“最大公约数”中形成共识——参与写作《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的体会 [J], 卢新宁; 范正伟
4.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J],
5.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word版)人民日报任仲平:那些不屈的力量让我们前行

(完整word版)人民日报任仲平:那些不屈的力量让我们前行

人民日报任仲平:那些不屈的力量让我们前行(一)日历再次掀到了这一页:5月12日。

去年今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

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让八万多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千万个温暖的家庭永失至爱。

深创巨痛,撕扯着13亿同胞的心灵。

“用一束朝阳,点燃祝福的烛光;用一缕白云,写满回忆的诗行;用一朵鲜花,盛开不尽的思念;用一声鸟啼,敲出祭奠的钟响……”365个日日夜夜过去,汶川依然是中华民族伤痛之所在,灾区依然是亿万国人情思之所系。

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救援,到艰苦卓绝的百万灾民紧急安置,再到举国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这一年,灾区不曾停步,中国奋力前行。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依然在中国大地光大延绵。

(二)整整一年了。

那猝然而至的地动山摇,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生命至上的国家信念,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仿佛就在昨天。

相对于“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的生死驰援,相比于三分钟震后巨大的情感震撼和众志成城,这一年来,日复一日的重建家园之路无疑更加复杂更加繁巨。

当我们擦干泪水走向未来,所面临的是更多挑战和困难。

大地震留给我们一连串冰冷的数字:400多万伤病员需要救治,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灾,数以百万计的民房受损,波及4600万百姓。

国际舆论惊叹: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受灾面积,相当于西班牙的整个国土,受灾人口“比北欧五国人口总和还多”,直接经济损失达8000多亿元。

赈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重建工作之浩大复杂,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

从城市到山乡,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我们能否及时“复原”?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处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本来薄弱的经济基础,能否支撑灾后重建?巨大的伤亡与破坏,也危及着灾区人民的精神家园与文化传统。

文化重建与精神重建,这个对国人来说陌生而沉重的任务,我们能否扛得起来?当天灾震碎无数家庭,哀恸穿透心灵,生者如何在痛楚中重获希望?日子怎样进行,血脉如何延续,不屈的生命之花如何继续绽放?翻开中国灾难史,大灾之后往往继之大乱;纵览世界救灾史,乱象频生的,往往集中于灾后这一年。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人民日报“任仲平”大作,金句摘抄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人民日报“任仲平”大作,金句摘抄

风雨无阻的奋进征程写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开启之际1、时代的进程,犹如环环相扣的乐章,不断鸣响动人的和弦。

2、2021—2035年,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

在不懈奋斗中,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前进的号角鼓舞着永不停歇的奋斗脚步。

3、四海升腾,这边风景多锦绣;九州激荡,乘势而上开山河。

4、难走的路是上坡路。

向全面小康冲刺,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的巨大挑战,是“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是“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的现实难题。

5、“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

”时间这位伟大的魔术师,从不辜负对拼搏者的允诺,从不吝啬对奋斗者的褒奖。

6、正因如此,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我们敢去想,而且想了就能去做,做了就能做成;正因如此,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7、风雨袭来,挑战丛生,反而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精神”的历史分量,体会到“中国力量”的现实质感。

8、历史之痛,发展之愿,时间之迫,中国人民对落后挨打的记忆有多深刻,对抓住机遇、把握未来的追求就有多强烈,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意志就有多坚定。

审时度势,不负韶华,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方能风雨之中不惧寒、浪涛之上无畏颠,于危中寻机、在开辟新局中赢得未来。

9、经历时间沉淀,才能看清历史的坐标;站在高山之巅,更能领略河流的奔腾。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人民日报任仲平: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

人民日报任仲平: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

人民日报任仲平: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史诗是一种具有恢宏气势和广阔背景的文学形式,它经常以英勇的英雄们的壮丽事迹为主线,展现了浩大的历史景象和伟大的人民力量。

而在中国,人民日报的任仲平深谙史诗的力量,将其融入到每一篇文章中,让读者感受到了这种恢弘与壮丽。

人民日报曾经说过:“新闻报道,好比一幅夸张的史诗画卷。

”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人民日报的报道风格。

任仲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将人民的生活和命运作为史诗中最重要的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事实,展示出人民的智慧、勇气和拼搏精神。

他的报道像是一部壮丽的史诗,记录着中国人民从贫困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历程,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和魅力。

任仲平的报道充满着激情和力量,他不仅是一个新闻记者,更是一个传播者和守护者。

他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讲述人民故事的方式,让每一个读者感受到自己与人民的深刻联系。

他以史诗的手法,塑造出了一群群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无尽的力量和希望。

任仲平的报道还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恢宏史诗。

他用敏锐的触角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报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展现了中国人民勇敢追求梦想、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理论结合得相得益彰,让人们不仅在文章中感受到了宏大的历史时刻,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感到充满信心。

任仲平总是以一种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下每一篇报道,他的文字充满温情和力量。

正是因为他深知史诗的力量,才能将自己的文章打造成恢弘的壮丽史诗,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激流,感受到人民的力量。

他的报道折射出人民日报这部恢宏史诗背后的力量之源,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表达和传递。

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任仲平用恢弘史诗般的笔触,展现了人民的智慧、勇气和拼搏精神;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与魅力。

他的报道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激励着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源自于人民的力量。

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

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

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矗立着一座“大爱崛起碑”,一个大写的“人”字,寓意着灾后恢复重建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这一价值最生动的体现,莫过于3年间灾区大地站立起来的大写的人。正是人民群众迸发出强烈的自主性、持久的能动性和非凡的创造性,书写了世界抗灾史上的壮丽篇章。
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实在的成果施于人,最持久的动力源于人。“人权”,这个国际政治中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字眼,在汶川震区还原了它的本意。它点点滴滴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经得起任何一部白皮书的挑剔。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点内容,在统筹城乡的清晰思路中,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震区总结和推广成都先行先试的经验,首次把农村建设纳入规划范畴,结合重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农村居民“放下锄头进车间,屋后还有一片田”,收入渠道大大拓展。城乡一体的社保制度、教育机制、公共设施,让广大农民逐步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二)当绵竹市失去双腿的舞蹈教师廖智跳起“鼓舞”,当虹口乡党支部书记马远见开始为游客的停车位不够发愁,当金花镇农妇刘小蓉费心琢磨自家餐厅推出的新菜式,我们看到了什么?
普通人的命运,是时间的尺度。3年来,廖智、马远见、刘小蓉与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与13亿中国人民一起,走过风雨,走向新生。
寿光的蔬菜,在北川抽出嫩芽;江苏的草莓,在绵竹结出果实;汶川的教师,在羊城深造;都江堰的保姆,在上海找到工作。温州精神、辽宁经验,东部先进的发展理念与管理模式,在重建中推广传递,生根开花。3年过去,“对口援建”正向“对口合作”演进:青川经济社会发展,编入浙江省的“十二五”规划;广东每年异地培训上千名汶川籍农民工、山东学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北川,都将持续多年……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不仅发挥制度的整合作用,更强调群众的“主体力量”。信息公开、平等协商,变“政府包办”为“群众自治”,救灾物资分配由群众做主,住房重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经济恢复与群众利益和发展愿景相结合。这3年,“参与式重建”推动千万民众对灾后社会的再适应,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和重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网友热议任仲平文章

网友热议任仲平文章

网友热议任仲平文章信仰就是旗帜和力量《人民日报》( 2016年06月30日 04 版)本报北京6月29日电(罗旭)人民日报29日头版推出任仲平文章《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上)》。

文章指出:“95年来,这个成立时只有几十人的党,已经成为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规模执政党;这个四分五裂、积贫积弱的国家,已经从低谷走向复兴,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今天,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从未如此之近,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信仰的光芒和力量。

”人民网在主页头条重点推荐,新华网、新浪、网易、腾讯等网站纷纷转载,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网友留言表示,信仰就是旗帜,就是力量;一个不忘初心的党,一个永葆本色的党,一个始终清醒的党,必将无往而不胜。

现摘编部分网友留言如下:网友“南海卫士”:信仰就是旗帜,就是力量!靠信仰创立新中国,也靠信仰实现中国梦。

网友“119.121.176.*”:相信党,相信国家,相信人民,中华民族复兴就会水到渠成,指日可待。

网友“陈向阳”:95年来,共产党正是靠着坚定的信仰带领全国人民,使祖国从贫穷逐步走向富强,当前更要坚定信念,出重拳反腐倡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网友“吴为忠(老牛)”:信仰的城池绝不能失守。

信仰是我们前行路上的灯塔和火炬,是勇于攀登高峰的动力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期待任仲平的续篇。

网友“勤奋的鎏金年华”:只有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我相信此真理。

网友“卓飞”:认同信仰的力量,我们党有信仰,才能带领人民不断克服困难,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在未来更加复杂的环境中,持守这一信仰,党才能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

网友“章鱼哥爱歌唱”:任仲平文章大气磅礴又直抵人心,为有这样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而感到自豪,为自己是这么伟大的团体的一员而无比骄傲。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一个不忘初心的党,一个永葆本色的党,一个始终清醒的党,必将无往而不胜。

人民日报任仲平署名文章:迎战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答卷”

人民日报任仲平署名文章:迎战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答卷”

坚韧的普通工人 ,使得中国在世界主 要经 济体 中继续 保持 最 快 的发展 速 度, 并带领世界走 向经济复苏。 从 否定到肯定 ,从 当初 的疑虑到 后来 的赞誉 , 一年时光 , 多人颠覆 了 很 对中国的认识 。 但在看法不断校正、 结


上总书记又提 出 ,要正确 把握世界经 济走势特别是次贷危机蔓延等情况及 其对我 国的影 响 ,努力保 持经济平稳 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这种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 审时度 势的深刻认识 , 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 机的冲击赢得了时间, 争取了主动。 当金融危 机席卷全球 , 0 2 8年 1 0 1
货币政策 由“ 紧” 从 转为 “ 度宽松” 适 。 早在 20 0 7年 8 , 月 胡锦涛总书记 保增长 、 民生 、 保 保稳定 , 成为中 国经 在中央政治局集 体学 习时就 提出 , 在 济应对冲击的重 中之重。 经济全球化、我 国对外 开放不断扩大 因为这个判断 , 有了出拳重、 我们 的形势下 ,必须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 措 施实 、 度空前 的“ 国行动 ” 力 中 —— 测和预警、 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 , 增强 金融业抗风险能力 。当年年底 的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上 , 总书记再次强调 , 要 密切关注国际局势的发 展变化 ,做到 未雨绸缪 ,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要 及早 制定 预案 , 妥善应对 , 趋利避害 。 加大投资 , 刺激 消费 , 给经济 “ 输血” , 帮企业闯关。从两年新增投资 4万亿 , 到全年新增信贷近 1 万 亿 ; 0 从减税降 费、 贴现降息 , 到家电下乡 、 汽车下乡; 从实行更加积极 的就业政 策 ,到加大 财政对社会保 障体系的投入 ……一系
的远 见卓 识 。
第一 ,我 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依然存在。第二, 我国经济发展 的基 本面和长期 向好 的趋势没有改变 。第 三 ,危机给我 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 也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大关 口, 大智慧。回头再看 , 在不 进则退的险峻形势下 ,党 中央的三个 重要判断 ,无疑是一年来 中国决胜千 里的信心之源 。这个判断 , 中国发展 在 的关键 时刻 ,打消了疑惧 ,稳定 了人 心, 鼓舞了士气 , 明确了方向。 局面豁然开朗。 因为这个判断 , 我们有 了见事早 、 行动快 、 驾驭全局 的“ 中国部署 ” —— 党 中央 、 国务 院打破常规 , 20 在 08年 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召开前 一个 月 , 及 时出台扩大 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的十 大政策措施 。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 调整 , 财政政策由“ 稳健” 转为“ 积极” 、

人民的选择任仲文内容摘录 -回复

人民的选择任仲文内容摘录 -回复

人民的选择任仲文内容摘录-回复题目:任仲文在《人民的选择》中的观点和主张引言:《人民的选择》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任仲文的著作,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任仲文提倡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他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问题,同时也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人民的选择》一书中任仲文的观点和主张。

I. 人民的选择:人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仲文在《人民的选择》中强调,经济发展应该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需求和利益应该放在首位。

他指出,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应该以人民的福祉为依据,不能仅仅以经济增长的速度作为唯一的指标。

他对传统的发展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过分追求GDP增长而忽视了人民的福祉。

II. 社会公平与正义:增强社会包容性任仲文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问题,他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强调社会的包容性。

他主张加强收入分配的调节,通过适当的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减少贫富差距,实现更加公平的社会。

他认为这不仅符合人民的期望,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III. 市场机制:有效发挥调节作用任仲文在书中也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他认为市场是有效配置资源的手段。

然而,他并不是盲目崇拜市场,而是强调市场的调节作用。

他指出,市场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规则,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

他主张政府应该发挥监管和规制的作用,避免市场失灵和不公平竞争导致的问题。

IV. 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变革任仲文强调技术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推动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他主张加强对科技研发和创新的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提高创新能力,并通过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他指出,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路径之一。

结论:任仲文在《人民的选择》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强调人民的选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他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问题,主张强化社会的包容性,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来实现更加公平的社会。

人民日报发文谈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

人民日报发文谈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

人民日报发文谈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2011年10月15日 03:13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任仲平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人民日报10月15日署名文章: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任仲平11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

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

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

简介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任仲平”常常在一些重要时刻,对一些重要话题发表评论,文章很多,但关于“他”的信息却很少。

任仲平是谁?他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任仲平,其实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

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

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

15年前,一个偶然的创意让“任仲平”开始了一段特殊之旅。

15年来,“任仲平”同志风雨兼程,写出55篇评论,他是一群人的新闻理想,是一张报纸的社会责任。

两个阶段任仲平项目组组长、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将这15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3年到2003年5月。

初成风格阶段。

每年一到两篇。

选题上,偏重理论时政的大主题,宏观的理论性题目比较多。

这个阶段10年之内,一共写了20篇,平均一年两篇。

第二个阶段:2003年至今,共有35篇。

“任仲平”创作进入了有规模、有机制、有影响阶段。

其标志性事件,是2003年5月22日,胡锦涛同志对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作出批示: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文字清新。

体现了《人民日报》在政论方面的优势。

望再接再厉,让“任仲平”这一优势“品牌”发挥更大的作用。

著述颇丰这几年里,任仲平同志著述颇丰,共写了35篇,今年一年推出10篇,是单位年“产量”最多的一年。

这几年里,任仲平的不少文章有了社会影响,任仲平同志渐为人知。

人民日报任仲平--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人民日报任仲平--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一)又一个7月来临,时间从未改变前行的脚步。

上海兴业路的一栋小楼,迎来更多朝圣者。

95年前,一群年轻人聚集在这里,革命的星火,燃烧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这一过程如此艰辛也如此辉煌,正如纪念馆展览结束处悬挂着的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陕西延安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有人展开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1945年,党的七大在这里召开,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脚步从这里启程。

会场墙壁的旗座上,写着八个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北京,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大街小巷飘扬的党旗上,镰刀锤头格外醒目。

从苦难中来,朝复兴而去,一个古老的民族向着百年梦想迈进。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勿忘人民,甘作奉献”。

95年,3句话。

源于德国小镇特里尔的种子,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灵中孕育成长。

红色的激流汇入黄色的土层,掀起汹涌壮阔的狂澜,汇聚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它让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荡涤风雨如磐的暗夜,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彻底改造了这个古老的国家,彻底改变了人民的命运,彻底改写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版图。

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中国共产党激励与召唤着亿万人民生死与共、始终相随,让这个曾经四分五裂、一穷二白的国度,于危难中振作,在绝望中重生,已然可见复兴的曙光。

有人说,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中国。

95年过去,就让我们重新打开时间的闸门,踏上那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翻阅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

(二)亿万万人家国,九十五年拼搏。

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无数人汇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

历史会记录下每一代人的奋斗与牺牲,也会给他们的选择一个肯定的回答。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1935年8月,方志敏在就义之前慷慨陈词。

选择,奋斗在复兴的征程上——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下)

选择,奋斗在复兴的征程上——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下)

选择,奋斗在复兴的征程上——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下)
任仲平
【期刊名称】《党的生活(黑龙江)》
【年(卷),期】2011(0)7
【摘要】(一)时间的意义,远不能用长度来衡量。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90年约等于两个'文景之治'、四个'贞观之治',或相当于一个'三国争雄'的时间跨度。

而在近代以来的世界风雷激荡中,90年浓缩了若干大国荣辱浮沉的兴衰、新兴国家举世瞩目的崛起。

1921-2011。

从开天辟地的伟大瞬间,到走向复兴的伟大道路。

【总页数】5页(P65-69)
【作者】任仲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真理之光引领复兴征程-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下)
2.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上)
3.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上)
4.在党的旗帜下团结奋斗开创未来——写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
5.一切为了人民幸福——记英勇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中国共产党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奇迹”、“震撼”已经成为世人观察和评价中国的关键词,但这一次的“中国震撼”,比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人们心中激起更为强劲的冲击波——
水磨镇被联合国人居署视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美丽的羌藏村寨被赞为“世界灾后重建的灯塔”。加拿大原总督感慨,“四川树立了世界灾后重建的典范,你们宝贵的经验可以在世界推广”。近日走近汶川的60多个外国记者面对这些经验带来的巨变,“震惊”之余坦言:“只有亲自来到灾区,才能读懂‘奇迹’的含义。”
(三)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省略了过程。奇迹从来就不是一时的激情喷发和瞬间的灵光闪现,而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努力中从量变到质变的积攒。看到这个过程,才能真正走近“汶川奇迹”的核心。
如果说,救援抢险是一个国家应急能力的集中体现,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则是对国家全方位能力的不断考验。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点内容,在统筹城乡的清晰思路中,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震区总结和推广成都先行先试的经验,首次把农村建设纳入规划范畴,结合重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农村居民“放下锄头进车间,屋后还有一片田”,收入渠道大大拓展。城乡一体的社保制度、教育机制、公共设施,让广大农民逐步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精神凝聚的3年。看得见的跨越背后,是看不见的变化。乡间里巷的灿烂笑脸,写满对未来的美好希望。整洁雅致的城乡社区,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明理念,丰富着巴蜀文化的内涵。东西部的文化交融、观念碰撞,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探索,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告别“盆地意识”,今日四川从历史上的“四塞之国”跃至西部开发的前沿。“激情性燃烧”变成“持久性释放”,一个坚定从容的新灾区,为穿越灾难、拥抱光荣的未来注入信心。
如果说,灾难激活了一个民族最强烈的情感,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更需要这种情感从“非常”到“日常”的转化。这3年中,抗震救灾精神如何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思想航标?
三年重建,一个民族同生共死、守望相助的深情凝聚于此,一个国家举国携手、风雨同舟的力量倾注于此,一个政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展现于此,一种制度协同整合、握指成拳的优势印证于此。那些在汶川重新生长起来的东西,将成为整个人类共同的财富。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不仅发挥制度的整合作用,更强调群众的“主体力量”。信息公开、平等协商,变“政府包办”为“群众自治”,救灾物资分配由群众做主,住房重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经济恢复与群众利益和发展愿景相结合。这3年,“参与式重建”推动千万民众对灾后社会的再适应,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和重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方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发展呈现历史性嬗变。东汽跻身世界一流行列,戴尔全球运营基地落户成都,北川新县城有了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淘汰落后产能、承接产业转移,重塑发展的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灾后的四川崛起为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地。
把“民生为先”作为恢复重建的重要标准,在让灾区人民“大踏步走向新生活”的执政信念中,发展凸现历史性进步。从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关怀“三孤”人员,到做好再生育服务、为失去孩子的家庭燃起希望;从崭新的城镇丰饶的乡村,到新辟的道路崛起的园区,巴山蜀水浓墨重彩书写民生情怀。穿行震区,面对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石墙灰顶的羌寨石阁、粉墙金瓦的藏式小楼,你会理解为什么会有“苦干两三年,跨越二十年”的“汶川巨变”。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发展跨越的3年。变压力为动力,视重建为机遇,灾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模式,铸造发展振兴的强大引擎,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出现了历史性跨越。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突破性进步”伴随“长远性发展”,一个充满力量的新灾区,为原地起跳、奋力摸高的发展注入信心。
三年重建,五湖四海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在这里聚集,全国各地的灾害防治和建设经验在这里交汇。汶川,成为中国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观念更新的最大实验场。如此巨大的制度力量,如此炽烈的民族情感,世人惊叹:这是多么牢固的一个共同体。
当都江堰运用市场手段解决数以十亿计的资金缺口,完成农房重建;当什邡市建立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保证资金效益和项目廉洁;当四川金融机构3年贷款增加量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省贷款总和;当3年过后四川人民拿出这样的答卷:1.7万亿元重建资金,80%是灾区自筹;几百万套过渡住房,近一半由灾区群众自搭自建,人们充满敬意地得出结论——
汶川奇迹,是政府动员与市场力量的雄浑交响,是自力更生与八方支援的壮丽凯歌。
美国红十字会驻中国地区代表雷伊斯感慨,“你们确实有一个能帮助人民的强大中央政府。这十分重要。”他只说出了一个方面。让政府力量与市场手段相互补充彼此呼应,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服务于以民生福祉为根本的“国家目的”,把无私援助从个人的自由选择上升为不可动摇的制度意志,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中国,汶川。
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汶川,早已不只是川西崇山峻岭间一个小小的县城,也不仅指川、陕、甘那片3年前震颤不已的土地。它是一种象征,一种印证中华民族精神信念的象征;一把钥匙,一把解读社会主义中国的钥匙。
(二)当绵竹市失去双腿的舞蹈教师廖智跳起“鼓舞”,当虹口乡党支部书记马远见开始为游客的停车位不够发愁,当金花镇农妇刘小蓉费心琢磨自家餐厅推出的新菜式,我们看到了什么?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灾区人民不仅是地震灾害的承受者,更是重建奇迹的创造者。“坝坝会”、“板房夜话”,协商式民主改变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群众意见得以充分表达。“一事一议”、“一执行一监督”,议事型民主让矛盾和纠纷大大减少。村庄重建规划、民居设计图纸供居民讨论选择,引导型民主推动政府向服务型转变。开放、民主、参与、监督的现代观念和公民意识,在灾后重建中萌发、积累、传播。
(四)2008—2011,汶川。以人为本的国家理念在此得到深刻阐述,它告诉我们,只有激发人的自主性,才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大规模的调查显示,96%的灾区群众最担忧的是重建住房,94%的群众最期待的是安置新家,数以万计借读他乡的孩子最盼望的是重返故乡。“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为的是群众少一年焦虑中的等待,早一年幸福安宁。中国没有美国那样的雄厚财力,没有日本那么丰富的抗灾经验,但在重建安民、重建利民的问题上,我们的努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倾听人民呼声,尊重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千头万绪的灾后重建指向“人”这个核心,唤起灾区人民坚强奋进的内生力量。
普通人的命运,是时间的尺度。3年来,廖智、马远见、刘小蓉与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与13亿中国人民一起,走过风雨,走向新生。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社会重生的3年。汶川、北川、绵竹、青川……农房重建完成,城镇住房重建完成,“最漂亮的是民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山川的伤痕尚未抹平,生活却已昂然前进。“决定性胜利”带来“历史性剧变”,一个生机勃发的新灾区,为巴蜀大地、陕陇高原的人民注入信心。
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矗立着一座“大爱崛起碑”,一个大写的“人”字,寓意着灾后恢复重建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这一价值最生动的体现,莫过于3年间灾区大地站立起来的大写的人。正是人民群众迸发出强烈的自主性、持久的能动性和非凡的创造性,书写了世界抗灾史上的壮丽篇章。
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实在的成果施于人,最持久的动力源于人。“人权”,这个国际政治中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字眼,在汶川震区还原了它的本意。它点点滴滴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经得起任何一部白皮书的挑剔。
寿光的蔬菜,在北川抽出嫩芽;江苏的草莓,在绵竹结出果实;汶川的教师,在羊城深造;都江堰的保姆,在上海找到工作。温州精神、辽宁经验,东部先进的发展理念与管理模式,在重建中推广传递,生根开花。3年过去,“对口援建”正向“对口合作”演进:青川经济社会发展,编入浙江省的“十二五”规划;广东每年异地培训上千名汶川籍农民工、山东学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北川,都将持续多年……
3年。
这是一段浓缩的时间。从瞬间“归零”到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仅仅1000多个日夜,谁能有这样的信心,把一场惨烈的天灾变成新跨越的起点?
这是一个震撼世界的数字。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重建用了近10年。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受风灾,6年过去,还有大量灾民流离失所。面对恢复重建的世界难题,谁有这样的气概,将被灾难倒拨的发展时钟逆转?
(五)2008—2011,汶川。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此得到生动印证,它告诉我们,善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配置资源,就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发展。
震后仅一个月,国务院即出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全国近2/3的省份行动起来,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来,中央财政在恢复重建的投入达到2200亿元,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用地保障、法制保障……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恢复重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如果说,支撑抗震救灾的是强大的动员能力,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需要的是更广泛的制度保障。这3年中,是什么样的制度持续释放沉潜的力量,让灾区岿然前行?
如果说,面对灾难需要的是迅速反应,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则需要战略布局与战略协调的综合能力。这3年中,怎样的发展模式在灾区造就了难以置信的巨变?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不仅关切群众的眼前利益,更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优先重建城乡住房,优先供给公共服务,优先恢复基础设施,优先发展重大产业。“建房子还要给路子,补资金也要提素质”,在物质援助的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在“输血”的同时努力提高“造血”功能。重建超越了简单的复制,危机变为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如果说3年前那场深重的灾难让世界记住了汶川,那么3年间一连串难以置信的变化让世界再次为之震撼——
震后十天,完成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置;震后一百天,完成1200多万人的过渡性安置;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基本完成;如今,震区“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发展速度超过震前;工业化程度提高,产业结构优于震前;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人均水平高于震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