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

1.某小组同学准备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有: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20Ω,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及导线若干,图甲是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

(1)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_____

(2)闭合开关后,他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电压表示数为0.7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接着继续探究,把所测数据填在了下表中

实验次数12345

电压U/V0.71 1.1 1.5 1.7

电流I/A0.180.200.260.30

①图乙中电流的示数为_____A。

②图丙是以电流I为纵坐标、电压U为横坐标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请根据他们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I﹣U图象,并标标记为a。

(________)

(3)图丙中b、c、d三条I﹣U图象,是其他组同学选择5Ω、10Ω和20Ω的定值电阻,按图甲电路测量数据所画。

①单独分析图丙中每条I﹣U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②该小组同学发现,分析图丙中的I﹣U图象,还能得到:“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规律。请写出分析方法:_____。

③验证②中的规律,该小组的同学选择了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准备分别接入图甲电路,测量电流进行探究,有同学提议:既然探究时需要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图甲中可以不用连接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他们按照提议分别将三只电阻由小到大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读出电流表示数分别为0.42A,0.24A,0.13A,发现无法验证②中的规律。于是他们计划仍按图甲进行探究,分析测量数据后,选定准备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为确保完成验证,则这个电压值U的范围为_____。

A.1.5V<U≤3V B.1.3V<U<2.1V C.1.3V<U≤2.6V D.2.1V<U<2.6V

【答案】保护电路;0.12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见解析B

【解析】

【详解】

(1)[1]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必须处于最大阻值处,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

(2)①[2]图乙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的示数为0.12A;

②[3]图丙是以电流I为纵坐标、电压U为横坐标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他们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I?U图象,并标记为a,如下所示:

(3)①[4]单独分析图丙中每条I?U图象,因为过原点的直线,故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②[5]由上图知,当电压为0.8V时,对应的电流大小约为0.032A、0.066A、0.13A,结合电阻大小分别为20Ω、10Ω、5Ω,考虑到误差因素,电流与对应的电阻之积为一定值,故还能得到: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规律;分析方法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③[6]根据欧姆定律I=U

R

有U=IR,3次实验中电阻的电压分别为2.1V、2.4V、2.6V,都小

于电源电压3V,是因为电源有内阻的原因;设电源本身的电压为E,对外(R与R'串联)提供的电压为U,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

E

R R r +'+

由欧姆定律,R与R'获得的电压为:

U=I(R+R′)=

E

R R r

+'+

×(R+R′),

故有:

1 U =()

R R r

E R R

+'

+

?+'=()

R R

E R R

+

?+

'

'+()

r

E R R

?+'=

1

E

+

r

E

×

1

R R

+'

由数学知识得,对外提供的电压U的倒数与串联电阻(电源内阻r之外的电阻)的倒数为一次函数的关系,即为:

1 U =k

1

R R

+'

+b,

根据该小组的同学选择了5Ω、10Ω的定值电阻,电源内阻r之外的电阻获得的电压分别为2.1V、2.4V,将已知量代入上式:

1 2.1V =k×

1

+b,

1 2.4V =k×

1

10Ω

+b,

解方程组得:k=

10Ω

2.47V

?

,b=

12

2.1V 2.47V

-

?

,故这个一次函数关系式为:1

U

=

10Ω

2.47V

?

×

1

R R

+'

+

12

2.1V 2.47V

-

?

他们计划仍按图甲进行探究,因要控制当电阻的电压值U为一定值,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的电压也为一定值,由分压原理,定值电阻和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之比为一定值,故当电阻为20Ω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为20Ω,此时的总电阻为40Ω,代入这个关系式:

1 U =

10Ω

2.47V

?

×

1

40Ω

+

12

2.1V 2.47V

-

?

解得:U=2.6V。变阻器与电阻的电阻相等,根据分压原理,故电压表示数为1.3V;

当电阻最小为5Ω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此时电压表有最大值,当变阻器电阻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将5Ω代入这个关系式:

1 U =

10Ω

2.47V

?

×

1

+

12

2.1V 2.47V

-

?

故:U=2.1V。

综上,他们计划仍按图甲进行探究,分析测量数据后,选定准备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为确保完成验证,则这个电压值U的范围为:

1.3V

2.1V.

故选B。

2.现有如下器材: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25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R(200Ω 1A)和导线若干,进行实验:

(1)按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移到____________ (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不变且读数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3)小颖同学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并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发现,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表中数据,可计算出她选用的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____________Ω.

U/V 5.55 4.54

I/A0.100.200.300.40

(4)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同组的超超同学继续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每次接入定值电阻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①实验中,当他用10Ω替代5Ω定值电阻时,如图甲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向_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

②实验中,当他接入5Ω和15Ω定值电阻时,两次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___

③完成五次实验后,记录所得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图像如图乙,超超同学检查数据时发现有一组数据是未移动滑片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测出的数据,根据乙图中的数据,阻值为______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时未移动滑片:这次实验前的那次实验,超超同学选择的是______Ω的定值电阻.

【答案】B滑动变阻器短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并且在使用前没有调零 5 A 2:1 25 15

【解析】

【详解】

(1)[1]按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该最大,所以滑片P应该移到B端;

(2)[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短路,那么无论滑动变阻器如何调节,电流大小都不变,只有电阻R接入电路,电流较大;

(3)[3]分析表中数据发现,电压数值在减小,电流数值在增大,这情况有可能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并且在使用前没有调零;

[4]设这个电流表在使用前,指针的示数为I ,由题意可知

5.5V 5V 4.5V 4V -0.1A -0.2A -0.3A -0.4A

R I I I I =

=== 求得 1.2A I =,定值电阻5ΩR = (4)[5]当他用10Ω替代5Ω定值电阻时,定值电阻R 阻值在减小,为了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那么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大小应变小,滑片应该向A 端移动;

[6]实验中,当他接入5Ω和15Ω定值电阻时,两端的电压都是R U ,那么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

'R R 6V U U =-

设当他接入5Ω的定值电阻时,流过它的电流为1I ,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

()1R 16V P U I =-?

当他接入15Ω定值电阻时,流过它的电流为2I ,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

()2R 26V P U I =-?

那么可知

R 125Ω10ΩU I I =?=?

12:10:52:1I I ==

1212::2:1P P I I ==

[7]从图乙可知,左边四个点对应的电压大小都是3V ,而第五个点对应的电压为3.75V ,这组数据是未移动滑片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测出的数据,所以阻值为25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时未移动滑片;

[8]阻值为25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时未移动滑片,那么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0.15A ,那么电路中的总电阻大小为

6V 40Ω0.15A

U R I =

==总 对应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大小为 '-40Ω-25Ω15ΩR R R ===总

这次实验前的那次实验滑动变阻器阻值大小也为'15ΩR =,由题意可知,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3V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

6V 3V 3V -=

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

''R 'R 3V 0.2A 15Ω

U I R =

== 此时定值电阻大小为 R R 3V 15Ω0.2A

U R I === 所以这次实验前的那次实验,超超同学选择的是15Ω的定值电阻。

3.小军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小军连接的电路有一处错误,请只改动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_______。

(2)图乙时他改正错误后某次实验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则小军选择的定值电阻是

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3)小军进行了多次实验后,绘制了定值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正确的图象是__(选填“A”或“B”)。

(4)小军看到实验桌上有一个额定电压为U的小灯泡,他想挑战只用一只电表测量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军又找来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和两个开关S1,S2,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请补全小军的实验步骤。

①只闭合开关S和________(选填“S1”或“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

②只闭合开关S和__________(选填“S1”或“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③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_________(用字母U, I, R0,表示)。

【答案】 9.2 A S2 S1 UI﹣

【解析】

1)电压表应与电阻并联,如图所示:

(2)由图乙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6A;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4V;所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9.2Ω; (3)由于是定值电阻,所以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例,A正确,B错误;(4)首先只闭合S和S2,此时定值电阻与灯泡并联,灯泡正常发光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U,所以此时电流表测量通

过定值电阻的电流表示数应为I0,所以当电流表的示数为时灯泡正常发光;只闭合S和S1,此时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则可知灯泡的额定电流I额I?I0I?;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U额I额U×(I?)UI?.

4.图甲是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 x的实物电路,电源电压未知但恒定,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电阻均不受温度影响)

甲乙

(1)在甲图中找出连接错误的一根导线,并在导线上画“×”,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正确______.(所画的导线要用实线,不可用虚线,导线不能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最_______(填“左”或“右”)端;

(3)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4)在实验操作中,发现电流表已损坏,电压表完好,于是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也完成了实验.请你帮助他们把以下实验步骤填写完整:

①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位于最左端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1;

②再________,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2;

③则未知电阻R x=________.

【答案】断开右

R=U

I

将滑片移动到最右端2

12

U

U U

-R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如图电路,电压表串联、电流表并联在了电路中,是错误的,正确的电路,电流表应串联,电压表与未知电阻并联,所以将未知电阻右端的导线拆掉,将未知电阻右端连接到电源负极即可,如图:

(2)[2][3]根据保护电路的原则,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最最大,如图应置于右端;

(3)[4]该实验的原理是

U

R

I =.

(4)[5][6]只有电压表的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位于最左端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1,即电源电压;

②再将滑片移动到最右端,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2,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为: 12U

U U =-滑

③滑片移动到最右端,电路中的电流为:

12U U U I R R

-=

=滑滑 所以未知电阻为: 22212

12x U U U R R U U I U U R

===--. 【点睛】

重点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难点是缺少电流表时,结合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根据两次电压表的示数差可知滑动变阻器的的电压,再结合欧姆定律可得未知电阻的表达式.

5.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那么串联的各部分电路如何分配电源电压呢?小明利用以下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电压表、电压为3V 的电源、开关及导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AB 间电阻/Ω CD 间电阻/Ω 1

10 5 2

20 10 3 30 15

(1)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处于______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

(2)如图甲所示,小明将阻值为10Ω和5Ω的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AB 和CD 两位置,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AB 间电压为______V 。比较两电阻阻值和所分电压值可得初步结论:串联电路中,电阻值越大,其所分电压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电压的分配规律,小明更换电阻完成了上表中2、3两次实验,观察到每次实验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分析实验数据发现AB 间和CD 间的电压之比与其对应电阻阻值之比相等,于是得出:“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按其阻值之比分配电源电压”的结论。根据这一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是否可信?______(选填:“可信”或“不可信”),你的理由是:______。

【答案】断开

2 越大 不可信 要得到普遍性规律,实验中每次实验的电阻比值应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2]电压表使用0~3V 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1V ,每一个小格代表0.1V ,10Ω两端的电压是2V 。

[3] 通过阻值为10Ω电阻的电流为

I =11U R =2V 10

=0.2A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5Ω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 2=IR 2=0.2A×5Ω=1V

所以串联电路中,电阻值越大,其所分电压越大。

(3)[4][5]实验过程中,三次实验的电阻比都是2:1,具有偶然性,实验中每次实验的电阻比值不同,才能得到普遍性结论,所以这一实验过程得到的结论不可信。

6.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选取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 )、定值电阻(5Ω、10Ω、 15Ω、20Ω的各一个 )、滑动变阻器标有“30Ω 2A"、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1)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必须改变接入电路的定值电阻阻值大小,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来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_____不变,测量并记录不同电阻所对应的电流。

(2)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 选填“阻值最小”或“阻值最大”)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经检查,电流表、电压表连接无误,则电路存在故障可能是_____( 选填“开关断路”、“定值电阻断路”或“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小明首先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控制值为2V ,再将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后,接下来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下接线柱方向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2V ;当把15Ω的定值电阻换成20Ω的定值电阻进行第四次实验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都超过2V 。若仍想成功完成第四次实验,在不更换现有电源和滑动变阻器的前提下,应重新设置定值电阻两端的控制电压的最小值为

_______V 。

(4)小明完成实验,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答案】电压 阻值最大 定值电阻断路 远离 2.4 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解析】

【分析】

(1)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需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要置于阻值最大处;常见电路故障有断路与短路两种,根据电路故障现象分析电路故障原因;

(3)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换接电阻后,应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根据串联分压的知识判断滑片的移动方向;根据滑动变阻器分压和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特点分析解答;

(4)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详解】

(1)[1]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来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2)[2]为保护电路安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端。

[3]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存在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并联电路之外电路不存在断路,则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断路。

(3)[4]将5Ω电阻换成10Ω后,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所以应该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远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下接线柱方向移动,使电压表仍为原来的示数不变。

[5]当把15Ω的定值电阻换成20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30Ω时,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4V 420Ω6V 2.4V 30Ω20Ω

R U U R R ==?='++ 则应重新设置定值电阻两端的控制电压的最小值为2.4V 。

(4)[6]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后,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7.小刚同学在做“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 阻值”的实验中将电路图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电路.

(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是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___端(选填“C”或“D”). (2)实验中,移动滑片,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示数且无明显变化,经检查是导线

连接问题,请你用笔面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

(3)电路连接正确后,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为_____A,它的阻值是_________Ω.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

(4)另一位同学选择了一个标准的电阻箱(元件符号),若干开关、干电池及导线和一个电流表(电流表量程足够大)来测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请你帮他在方框内设计完整的电路图______(画出一种即可).

【答案】断开 C 定值电阻R右端连线到电压表3V接线柱 0.39 9 减小误差见解析【解析】

【分析】

【详解】

(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是断开的,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端的C处;

(2)由原电路图知道,电阻没有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实验中,移动滑片,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示数且无明显变化;实验中,电阻应与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定值电阻R右端连线到电压表3V接线柱,故电路正确连接如下:

(3)电路连接正确后,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即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是

0.1V,所以电压是2.7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是

0.02A,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是0.3A,由欧姆定律知道,它的阻值是:

R=U

I

=

2.7V

0.3A

=9Ω;

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4)将两电阻并联,每个支路一个开关,电流表接在干路上,首先只接通定值电阻,记下电流表示数;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再只接通电阻箱,将电阻箱阻值逐渐调小,使电流表示数与第一次相同,此时电阻箱示数即为定值电阻的阻值.故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8.电流表的内阻很小,通常情况下可忽略不计,小明探究电流表的电阻值时,如图甲所示,他先将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源电压6V (电压保持不变)的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为0.3A ;他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如图乙所示,测得电流却是0.29A 。

(1)电流表的内阻为_________Ω.电流表接入电路后,R 两端的电压变化了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二位数字)

(2)当电流通过电流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其工作原理是_________。

【答案】0.69 0.20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由U I R

=得,接入电流表后,电路的总电阻: 6V 600Ω0.29A 29

U R I 总===, 则电流表的内阻为:

600Ω20Ω0.69Ω29

A R R R --≈总==

; 第二空.此时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 '0.29A 20Ω 5.8V R U I R ==?=,

则R 两端的电压变化了:

△U=U-U R =6V-5.8V=0.20V 。

第三空.当电流通过电流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是因为电流表内部的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即其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9.如图所示,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 端移动时小灯泡变暗)。

(________)

(2)某小组连接好电路后,检查连线正确,但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发出明亮的光且很快熄灭。出现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处,电压表的示数如乙图所示。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中的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丙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

(3)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后,某同学又把小灯泡两端电压调为额定电压的一半,发现测得的功率并不等于其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若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且电路连接完好,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_(填标号)。

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答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未调到

最大阻值处A 0.8 灯泡电阻随温度发生变化 A

【解析】

【详解】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小灯泡变暗,小灯泡变暗即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降

低,由

2

U

P

R

=可知电阻不变,电压减小,功率降低,即滑片P向B端移动时灯泡分得的

电压减小,由串联电路电压比等于电阻比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增大,即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增加,因此应将开关与A位置相连;

(2)小灯泡发出明亮的光说明灯泡实际功率过大,由

2

U

P

R

=可知此时灯泡分得的电压

过大,由串联电路电压比等于电阻比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电阻过小,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未调到最大阻值处;

(3)由图乙可知此时小灯泡电压为1.8V ,小于额定电压,因此应增加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比等于电阻比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太大应当调小,即滑片P 向A 端移动,调整好后,由图丙知小灯泡的电流为0.32A ,则额定功率为

2.5V?0.32A =0.8W P UI == ;

(3)若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阻阻值不变,不能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0.小明想测量标有“2.5V”小灯泡的电阻,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导线不能交叉) (2)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团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灯泡不亮,原因可能是_____. A .小灯泡断路 B .小灯泡短路

C .滑动变阻器断路

D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过大

(4)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一个数据有明显的错误,这个数据是_____;若此错误是看错电表量程导致的,则该数据的正确值应是_____.

(5)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___Ω.

(6)实验完成后,分析数据发现,小灯泡电阻呈逐渐增大趋势,其原因可能是_____.

【答案】 左 D 1.00 0.20 8.3 温度越高,小灯泡电阻越大

【解析】

(1)如图电路,将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即可,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所以连接电压表的“3V ”接线柱到灯泡的右端,再连接电压表的负接线柱到灯泡的左端,如图:

(2)根据保护电路的原则,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端,所以滑片应位于左端.

(3)团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灯泡不亮,其原因:

A.小灯泡断路时,电流表不会有示数,不正确;

B.小灯泡短路时,电压表不会有示数,不正确;

C.滑动变阻器断路时,电压表、电流表都不会有示数,不正确;

D.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过大时,电流过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小,所以灯泡不发光,故D 正确,选D .

(4)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在分析实验数据时,电压从1V 增大到2.5V 的过程中,电流从0.14A 增大到0.30A ,而第二次的电流为1.00A ,所以这一个数据有明显的错误,即1.00A 是错误的,明显不符合实际;

若此错误是看错电表量程导致的,因为电流表的两个量程为5倍的关系,即该数据的正确值应是: 1.00A =0.20A 5

I =; (5)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此时电流为0.30A ,所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2.5V =8.3Ω0.30A

U R I ==; (6)实验完成后,分析数据发现,小灯泡电阻呈逐渐增大趋势,原因是当电压增大时,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灯丝温度升高,而通常的金属电阻随温度的升高电阻变大,即原因是: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点睛:重点是测量灯泡电阻的实验,注意牢记电流表两个量程的倍数关系,即大量程是小量程的5倍;另外也要清楚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特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详细知识点

内能第十三章 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含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气体扩散现象例子: 2、扩散现象例子)打开一瓶香水,很快会闻到香味;(1 )走进花园,很远就闻到花香;(2 )如下图,抽出玻璃板后,装空气的瓶子颜色变深,装二氧化氮的瓶子颜色(3 变浅液体扩散现象例子: (4)硫酸铜溶液和清水的扩散实验 )在清水中滴一滴墨水,墨水会自动散开(5 固体扩散现象例子:6)开水中放一块糖,过一会整杯水都会变甜(1毫米铅块和金块紧挨在一起五年后,彼此扩散(7) 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黑( 8) (9)黑板上的子长久不檫就很难檫干净 扩散现象说明了:、3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124 / 1 (2)、分子间存在间隙(典型实验: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4、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温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热运动的含义: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5 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例子: 6、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1)

两个底部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2)固体很难被拉伸。( )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3 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大分子间存在斥力的例子: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7)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1 (2)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 )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3(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89、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1)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2()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3 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10 节内能第2注意:内能是一种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任何一个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一、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能。、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如:如同一铁1块,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如:温度相同2的一大桶水的内能比一小杯水的内能大) 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4、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如零度的水放热后凝固成零度的冰,内能减小) 注意: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而不是分子的。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改变内能的二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对改变内能来说,这二种方式是等效的。) 24 / 2 1、热传递 )、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太阳能热水器;炉子烧水;铁块在火中1(加热到发红、一盆热水放在室内,一会儿就凉了;用热水袋取暖;冬天,对手呵气。。。。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热传递方向: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3(低温部分传递)热传递的实质: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4(能减少。))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国际单位5( 注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或具是焦耳)只能说:一个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有多少热量。2、做功)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古时钻木取火;天冷了,搓搓手,手变1(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全册教案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了解原子的结构;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课前准备 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1.宇宙有多大? (1) 综合观察课本图11-1和课本图11-2。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2)交流资料数据: 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②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 ③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年; ④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2、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 交流资料:

(完整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推荐文档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导读:本文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 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 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V排÷V物=P物÷P液(F浮=G) V露÷V排=P液-P物÷P物 V露÷V物=P液-P物÷P液 V排=V物时,G÷F浮=P物÷P液 【篇二】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九年级物理第一二章单元测试卷(最新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一二章单元测试卷(最新)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利用拖拉机耕地时总比在道路上行驶时速度慢,这是为了() A.提高拖拉机的效率B.增大柴油机的功率 C.提高燃料的利用率D.增大拖拉机的牵引力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冬天大雪纷飞B.桂花香飘满园 C.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 3.关于温度、热量、热传递和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的冰块内能一定不为零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4.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铁锤锻打工件,工件受热B.锯条锯木头,锯条变热 C.双手互相摩擦,双手变热D.电水壶烧水,水变热 5.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 A.炒鸡块时利用了做功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加 B.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降低的原理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D.向热汤中滴入香油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6.汽车是一种运输工具,关于汽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汽油只有在高温时才会蒸发 C.选择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点 D.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7.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汽油机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空中悬停的直升机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C.匀速上升的电梯中的人,他的机械能不变 D.电饭锅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二.填空题(共5小题) 8.经过美食街时,同学们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的味道,这 属于现象;“臭豆腐”经过烧烤后,加快了的 无规则运动。 9.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的一个冲程,该冲程是 将能转化为能。 10.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看。电源是把的能转化 为能的装置。蓄电池在充电时。把能转化 为能。 11.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 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 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 容乙液体的比热容。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吸收 的热量乙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12.质量为50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50℃吸收的热量是J,这些热量如果完全由煤气燃烧来提供,至少需kg的煤气。(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煤气的热值4.2×107J/kg)。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3.小明同学做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如图所示,他用气筒向装有少量酒精的瓶内用力打气,瓶内气体的内能会。当他向瓶中继续打气,瓶塞从瓶口处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欧姆定律(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欧姆定律(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 1.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小于24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 x、电压表、电流表(只有0.6安量程可用)、滑动变阻器(标有“1安”字样)、阻值为10欧的定值电阻R1、阻值为30欧的定值电阻R2、开关及导线若干。实验器材均完好 ...。 (1)小华经过思考,先进行一次实验测电源电压,实验电路图及闭合开关S后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小华实验所用电源电压为_________伏; (2)小华根据第一次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后开始第二次实验,他正确串联电源、待测电阻、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然后把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将变阻器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由0.20安增大到0.58安,此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减小了4.0伏。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所示,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V,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A。 根据图(a)、(b)所示电压表、电流表示数,计算待测电阻R x=__________Ω。 (3)小明分析了小华的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他认为是小华电压表所选量程不对。小明在小华电路基础上,将电压表换为另一量程并联在R x两端。为了使实验过程中电表指针能不 低于刻度盘的 1 4 ,他应串联电阻___________(选填R1或R2),滑动变阻器阻值接入范围为____________。 【答案】6 4.0 0.2 10 R10~20Ω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假设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这时电压表的示数是7.5V,从电路图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电阻R1两端,电路中的电流 1 1 7.5V 0.75A 10Ω U I R === 电阻R2两端的电压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共75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13.1分子热运动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分子间的运动规律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熟练掌握探究分子运动的方法。 3.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探究案

活动探究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3.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活动探究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 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 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交流达成共识。 气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五:阅读分子间的作用力 1、图13.1-5能说明什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全册优质教案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 新课引入 出示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表,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说出它们的作用与使用规则;再出示如图丙所示的仪表,观察这个仪表,你对它了解多少?知道它的哪些相关信息?从学生的疑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认识电能 活动1: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电池?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生活中不同型号的干电池、手机、数码相机中使用的锂电池,它们属于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活动2:让学生从物理走进生活,讨论、交流,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消耗电的用电器?能否说出它们的能量转化?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电风扇、白炽灯、空调、冰箱等,这些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活动3:结合以上两个问题,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试着说出电能的概念和单位。 归纳总结:(1)电能:电流所具有的能量。(2)单位:电能常用的单位是千瓦时,符号是kW·h(俗称“度”);在物理学中电能更常用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W·h=3.6×106J。

探究点二:电能的计量 活动1:走进生活,让学生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出在你的家庭中是如何计量每个月消耗的电能的?你知道这些电能是通过什么单位计量?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师归纳总结:电能的测量工具是电能表,往往以度为单位,1度=1kW·h。活动2: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交流讨论说一下,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表,说出如何读出电能表的示数,如何计算出这个月消耗的电能? 根据学生的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出: (1)电能表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kW?h (2)月末的电能表示数减去月初电能表的示数,即为一个月消耗的电能。 活动3:出示电能表,让学生结合课本P88的内容,说出如图所示的电能表铭牌所代表的含义。 归纳总结:“220V”是说这个电能表应该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是说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50Hz”是说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中使用。“3000r/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上转盘转过3000转。 探究点三:电功 活动1:自学课本P90,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电功? (2)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根据小组之间阐明的观点,归纳总结得出: (1)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也可以说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电功的符号是W。

(完整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所列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准确的) 1.研究并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是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学发现,做出这个贡献的科学家是() A.安培 B.牛顿 C.欧姆 D.伏特 2.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B、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在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跟导体电阻成正比; D、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将R1、R2(R1>R2)按照下图中四种不同接法分别接在下图中MN两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则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示数的接法() 4.甲、乙两个电阻之比为3∶5,将他们串联在电路中,则甲、乙电阻两端电压之比为() A.5∶3B.3∶5C.1∶1D.无法比较 5.如图,李江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电阻而连的电路,相关该实验 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 B.实验过程中两电表都有可能需要换接较小的量程

C.所测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电压表的示数的不同而不同 D.在如图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变亮 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P从a滑至b 的过程中,相关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准确的是() A.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增大 B.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减小 C.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 D.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 7.如图所示,一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把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接错了。闭合开关后,电路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烧坏B.先烧坏电流表,再烧坏电压表 C.电流表烧坏,电压表正常D.电压表烧坏,电流表正常 8、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 A.陶瓷材料 B.金属材料 C.半导体材料 D.超导材料 9.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有电流通过的电阻两端,一定有电压存有 B.电路两端有电压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C.没有电流通过的导体,没有电阻 D.导体的电阻大小,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大小共同决定 10.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有问题的是()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总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应背知识点 热和能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也称比热)。(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0.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kg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1.热量的计算: (1)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 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即末温。 (2)Q放=cm(t0-t)=cm△t降 (3)Q吸=Q放(也叫热平衡方程。如果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在不计热损失时才能使用) 1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3.热值(q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J/kg(固液)、J/m3(气) 14.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mq;(Q放是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m 是质量,单位是kg。) Q放=v q;(Q放是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m3;v是体积,单位是m3。) 15.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16.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17.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18.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石墨,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或开路;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在串联电路中分为电源短路和用 电器短路两种,并联只有电源短路一种) 8.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 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

九年级下册物理 电功率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九年级下册物理 电功率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 电功率 易错压轴题(难) 1.=1.5V 0.3A=0.45W P U I =?额额额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 .电源(电压为4.5V ), B .电流表A 1(量程为0﹣0.6A ,电阻为0.5Ω) C .电流表A 2(量程为0﹣3A ,电阻为0.2Ω) D .电压表V 1(量程为3V ,内阻为3kΩ) E .电压表V 2(量程为15V ,内阻为1kΩ) F .滑动变阻器R (阻值0﹣10Ω) G .定值电阻R 0=800Ω H .待测小灯泡L (额定电压为3.8V ,额定功率大约是1.2W ) I .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既要保证电路安全,又要提高测量精确度;为了减小系统误差,测量时电表示数应大于量程的三分之一。则 (1)根据实验要求,电流表应选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2)根据实验要求,在虚线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其中部分电路已画出)。________ (3)根据实验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实验电路(其中部分导线已连接好)。_______ (4)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_______端(选填实物图中“a”或“b”);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后,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仔细检查电路各部分均接触良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答案】 B D b 小灯泡L 断路

【解析】 【详解】 (1)待测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3.8V,额定功率大约是1.2W, 由P=UI得,小灯泡的额定电流大约为: , 因为小灯泡L的额定电流0.32A小于0.6A,且大于电流表A1量程的三分之一, 所以,根据实验要求,电流表应选B。 因为电源电压为4.5V,待测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3.8V,大于V1的量程 但小于电压表V2量程的三分之一,为了使偏转角度尽量大,电压表应选D。 (2)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使其两端的电压为3.8V,由于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为3kΩ),因此可将电压表与R0串联后在并联在小灯泡L的两端,电流表接在干路上(即电流表外接法), 当灯泡L正常发光时,其两端的电压为U L=3.8V, 根据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压表和R0所在支路电压: 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所以电压的比等于电阻的比,即电压表V1与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之比: 联合以上两式可解得:,; 所以实验电路图如下: (3)根据实验电路图,按电流的流经顺序将其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4)根据保护电路的原则,在闭合开关前,应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由实验电路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b端。 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存在断路性故障,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是连通的,则故障应为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断路,即小灯泡L断路。 【点睛】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习题

第十三章内能 13.1分子热运动 1. 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可以说明物理原理,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 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而两块光滑的玻 璃贴在一起,不会合成一块的原因是() A.玻璃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玻璃接触面的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太小 C.玻璃太硬,斥力大于引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 焊接金属的方法,一是依照荷叶上的水珠自动结合进行焊接,用高温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了;二是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分子间距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时分子存在________力实现焊接的. 4. 指出下列三个现象中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 (1)“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2)在热水中放一些糖,过一会儿水就变甜了; (3)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周围的人都会受到毒害.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当香喷喷的豆浆打好后,戴眼镜的小王打开豆浆机,他只闻到香味却看不清楚豆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趣味链接】 6.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小颗粒放入水中,通过显微镜观察放有花粉的水滴,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每个花粉小颗粒运动的方向和快慢都在变化,不会停下来.这些花粉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到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撞击而不能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这就是著名的布朗运动. 【拓宽延伸】 布朗运动实质反映了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 原子核 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 核外电子 二、质量符号:m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 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 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5、天平的使用方法 (1)天平的调节(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c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2)天平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 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c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a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 b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c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符号:ρ 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3、符号:ρ单位:千克/米 3 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 g/cm3 4、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 5、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6、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同各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 7、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2)可鉴别物质。(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 (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运动情况的方法: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3)注意:研究或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没有参照物;参照物可以选取任何物体,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长短。(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长短。 (3)比较速度的大小。 2、速度(V)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速度。

【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计划

【2020】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5-8班共有学生188人,由于上学期才开始教这个班,对他们的情况还不是太了解,只能通过上期期末考试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该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九年级物理_单元测试卷—全册(沪粤版)

学习资料 能力形成同步测试卷物理(沪科粤教版) (单 元 卷) 九年级全一册上册 第11章 探究简单电路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第1-10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第11、12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选对但不 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38分) 1. 关于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原子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B 、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C 、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D 、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相对静止 2. 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 B ) A 、相互吸引 B 、相互排斥 C 、无相互作用 D 、无法判断 3. 如果两个轻小物体互相吸引,则可能的是( C ) A 、它们都带正电 B 、它们都带负电 C 、它们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D 、它们都不带电 4. 当开关S B ) 5. 保密室有两道门,只有当两道门都关上时(关上一道门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值 班室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表明门都关上了。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A ) 6. 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0.2A 的左右的的是( C ) A 、电子表 B 、电饭煲 C 、台灯 D 、空调 7. 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 、使用前,如果它们的指针没有指到表盘的“0”点上,要先调零 B 、读数时,一定要先看清它们所使用的量程和分度值 C 、使用时,电流表要与被测电路串联,而电压表则要与被测电路并联 D 、它们都可以直接与电源两极连接 8. 小轿车上大都装有一个指示灯,用它来提醒司机或乘客车门是否关好。四个车门中 只要有一个车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下图为小明同学设计的模拟电路图,你认为最符合要求的是( A ) 9. 如图 11-1 所示,L 1 L 2是灯泡,且两灯均正常发光,“○”处可以连接电流表、电压 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a 为电流表,b 为电压表,c 为电流表 B 、a 为电压表,b 为电压表,c 为电流表 C 、a 为电流表,b 为电流表,c 为电压表 D 、a 为电流表,b 为电流表,c 为电流表 10. 如图11-2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 后,发现灯L1不亮,L2正常发光。此电路的故障 可能是( B ) A L1L1短路 D 、电灯L2短路 11. 小张家的卫生间按如图11-3所示的电路安装了照明灯L 和换气扇M ,则它们( ABD ) A 、能各自独立工作 B 、能同时工作 C 、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 D 、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12. 关于街道上路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 、因为它们都是傍晚亮起,清早熄灭,所以它们是串联的 B 、有时候,某盏路灯坏了,其它的还会亮,所以它们是并联的 C 、只要一个开关就可以控制它们的亮灭 D 、必须每盏灯用一个开关控制 二、填空题(第1、9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1. 单位换算:0.35A= 350 mA ;168uA= 0.168 mA ;270mV= 0.27 V= 2.7×10-4 kV 2. 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 ,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V ,对人安全的电压是 ≤36V 。 3. 串联电路中:电流 处处相等 ,总电压 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 相等 ,干路电流 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4. 用 摩擦 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 正电荷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 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 验电器 。 5. 有些化纤布料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这主要是因为穿着化纤布料的衣服时, 容易产生 静电 现象,从而 吸引 轻小的尘埃。 6. 电路是用导线把 电源 、用电器 、开关 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 路径 。电路的状 态有 通路 、 断路 和 短路 三种情况。电源的两极是不允许直接用 导线 连接的。一旦发生短路,轻则会引起 电路故障 ,重则将烧坏电器,甚至引起 火灾 。 A B C D B C D 图11-3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学生的学习任务艰巨。学习的时间紧,还要进行九科竞赛,面临的压力很大。今年的两位新搭档,我们之间还需要磨合,针对现实的情况,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今年要严格按照教务处的要求,进行六步四检的课堂改革。在教学中自己少讲,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习惯,计算能力,思维能力。 二、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三个班级的物理教学工作,对这些学生我并不了解。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他们的性格、姓名、学习的情况。这些学生在初二进行的是六步四检的教学模式,我也要进行教学的改革。九年级内容繁多,时间很紧,对学生来说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平时要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及时的让学生接受自己。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的六章内容。主要包括为:第一部分是内能以及内能的利用。具体内容分为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以及热机的效率和能量的转化比热容和效率的计算。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且难度比较大(例如:比热容的概念及计算和效率计算的相关问题)。作为中学物理热学部分的重点内容,在新授课中一定要注意节奏,力争保证全体学生理解,别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掉队。第二大部分为电学内容。具体内容分为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与上一部分内容相比,电学内容相对较难一些,也是中考中的必考和重点内容,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电学的公式及概念)、相关计算。扎实基础再进行拓展练习,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 今年教学的任务艰巨,成绩的压力很大,我们三人会共同努力,定会实现我们全县前二的目标。 五、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课标要求,明确做到哪些内容是考点,哪些是难点。坚持提前一周备课,备实用可行的教案,课件,学案。 2、坚持同科备课,加强各教师间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坚持并摸索适合我们物理教学的磨课方式。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的不足,提高课堂效率。 3、做到分层教学:在课堂上做好培优辅差,在达标题的设计上注意分层,要有拔高,力争做到优生吃好,差生吃饱。 4、严格管理。教学中抓住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物理知识的储备。严格管理学生,抓紧课上的每一秒钟,洞察一切。对于违纪的学生进行教育批评,帮助学生成长。 5、研究中考,了解并把握中考试题和中考命题的趋势。平时多做山东省的物理中考题,及时写出试题的分析,多做总结。及时的反思教学。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 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 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 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3节比热容 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