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鸡病课件 禽曲霉菌病

合集下载

禽病防治—禽曲霉菌病(动物传染病防治课件)

禽病防治—禽曲霉菌病(动物传染病防治课件)

临床特征
病雏鸡呼吸困难
病鸡呼吸困难、咳嗽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在肺和气囊上。
①肺脏可见散在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的霉菌结节,质地较硬,结节 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外围呈暗红色,有多个结节时,则肺组织质地变硬,失去弹性。 ②有时气囊壁上可见大小不等的干酪样结节或斑块,质地稍显柔软,有弹性,似橡 皮样。有的小结节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圆盘状坏死。随着病程的发展,气囊壁明 显增厚,干酪样斑块增多、增大,有的融合在一起。后期病例可见在干酪样斑块上 以及气囊壁上形成灰绿色霉菌斑。 ③严重病例的腹腔、胸膜、肝、肠或其他部位表面还可见深褐色和烟绿色、大小不 等圆形、稍突起、中心凹陷、呈灰尘状的结节、霉菌斑。
卫生消毒,保持室内 马林熏烟法,或0.4%过氧
干燥、清洁。
乙酸或5%石炭酸喷雾后密
闭数小时,经通风后使用。
防治
每千克饲料拌入制霉菌素片50万U,喂服5~7d,健康雏禽减半,重症者 加倍应用。
治疗
用1:23~5d。如和制霉菌素片 配合用,则疗效更好。
桔梗250g,蒲公英、鱼腥草、紫苏叶各500g,水煎取汁,为1000只鸡的 用量,用药液拌料喂服,每天2次,连用1周。另在饮水中加0.1%高锰酸 钾。对曲霉菌病鸡用药3d后,病鸡群停止死亡,用药1周后痊愈。
诊断
临诊诊断
根据发病特点(饲料、垫草的严重污染发霉,幼禽多发且呈急性经过)、 临床特征(呼吸困难)、剖检病理变化(在肺、气囊等部位可见灰白色 的结节或霉菌斑块)等,作出初岁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和 病原分离鉴定。
实验室诊断
取病禽肺或气囊上的白色或灰白色结节(结节中心的菌丝体最好),放 在载玻片上10%~20%的氢氧化钾溶液1~2滴,浸泡10min,加盖玻片后 用酒精灯加热,轻压盖玻片使之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曲霉菌的 菌丝和孢子。有时直接抹片检查可能观察不到,必须接种培养,然后进 行检查鉴定。

肉雏鸡曲霉病的诊治

肉雏鸡曲霉病的诊治

2023-11-06•疾病概述•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治疗方案与预防措施•饲养管理与环境卫生•案例分析与应用目•总结与展望录01疾病概述•肉雏鸡曲霉病是一种由曲霉菌引起的真菌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

曲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稻草、谷物、木屑等都可能成为其传播媒介。

肉雏鸡感染此病后,会出现呼吸困难、下痢、消瘦等症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肉雏鸡曲霉病的定义•肉雏鸡曲霉病的流行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多发于高温、高湿的夏季。

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湿度大、通风不良等情况都会增加该病的发生概率。

此外,曲霉菌可经由空气传播,容易在鸡群中迅速扩散。

肉雏鸡曲霉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肉雏鸡曲霉病不仅导致鸡只死亡,还会造成鸡群生长速度减慢、饲料转化率降低,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同时,该病的发生还可能与其他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等发生交互作用,增加诊断和防治的难度。

肉雏鸡曲霉病的危害0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临床症状肉雏鸡感染曲霉菌后,首先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是由于曲霉菌在呼吸道中大量繁殖,导致呼吸道堵塞。

呼吸困难曲霉菌也会影响肉雏鸡的消化系统,导致食欲减退,甚至出现绝食的情况。

食欲减退由于呼吸困难和食欲减退,肉雏鸡的体重会明显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死亡。

体重下降感染曲霉菌的肉雏鸡还会表现出精神不振、嗜睡等症状。

精神不振曲霉菌主要侵袭肉雏鸡的肺部,导致肺部出现炎症、充血和水肿等病变。

病理变化肺部病变曲霉菌也会侵袭肉雏鸡的气囊,导致气囊浑浊、炎症和渗出物增多。

气囊病变曲霉菌也会影响肉雏鸡的消化系统,导致肠道炎症和出血等病变。

消化系统病变通过采集病死鸡的肺、气囊和消化道等病变组织,进行直接镜检,观察到曲霉菌的菌丝和孢子。

直接镜检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将病变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进一步确认曲霉菌的存在。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曲霉菌抗体水平,可以了解感染情况。

03实验室诊断020103治疗方案与预防措施早期发现鸡群出现曲霉病症状,及时采取诊断措施。

北京高职院校新版兽医传染病学教案:禽曲霉菌病

北京高职院校新版兽医传染病学教案:禽曲霉菌病

兽医传染病学(Veterinary Lemology)第六章家禽的传染病第四节禽曲霉菌病(0.5学时)(Aspergillosis avium)重点:1、禽曲霉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2、禽曲霉菌病的症状和病变3、禽曲霉菌病与传染性鼻炎、鸡毒支原体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4、防制要点曲霉菌病见于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

病的特点是在组织器官中,尤其是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小结节。

主要的病原体为烟曲霉。

多见于雏禽,常见急性、群发性暴发。

病原主要病原体为半知菌纲曲霉菌属中的烟曲霉,次为黄曲霉,此外,黑曲霉、土曲霉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偶尔也可分离到青曲霉、毛霉等。

本菌为需养菌,在室温和37~45℃均能生长。

烟曲霉在固体培养基中,初期形成白色绒毛状菌落,经24-30h后开始形成孢子,菌落呈面粉状、浅灰色、深绿色、黑兰色,而菌落周边仍为白色。

曲霉菌的孢子抵抗力很强,煮沸后5min 才能杀死,常用的消毒剂有5%甲醛、石碳酸、过氧乙酸等消毒剂。

曲霉菌可产生毒素。

流行病学各种禽类都有易感性,以幼禽(4-12日龄)的易感性最高,常为急性和群发性,成年禽为慢性和散发。

实验动物中兔和豚鼠可人工感染。

禽类常因通过接触发霉饲料和垫料经呼吸道或消化道而感染。

阴暗潮湿的鸡舍及不洁的用具、梅雨季节等均能使曲霉菌增殖。

症状急性病程2~7d死亡.慢性可延至数周。

急性者可见病禽呈郁抑状态,多卧伏、拒食,对外界反应淡漠。

病程稍长,可见呼吸困难,伸颈张口,细听可闻气管罗音,但不发生明显的"咯咯"声。

由于缺氧,冠和肉髯颜色暗红或发紫,食欲显著减少或不食,饮欲增加,常有下痢。

离群独处,闭目昏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

有的表现神经症状,如摇头、头颈不随意屈曲、共济失调、脊柱变形和两腿麻痹。

病原侵害眼时,结膜充血、肿眼、眼睑封闭,下睑有干酪样物,严重者失明。

病变为局限性,或为全身性,取决于侵入途径和侵入部位。

以侵害肺部为主,典型病例均可在肺部发现粟粒大至黄豆大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结节,结节的硬度似橡皮样或软骨样,切开见有层次的结构,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组织,内含大量菌丝体,外层为类似肉芽组织的炎性反应层,并含有巨细胞。

第十节 禽曲霉菌病

第十节 禽曲霉菌病

第十节禽曲霉菌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禽曲霉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能力目标:初步教会学生诊断治禽曲霉菌病的能力。

情感目标:要求学生注意饮食安全,预防各种传染病。

教学重点:禽曲霉菌病的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教学难点:禽曲霉菌病的流行病学病源、病理变化与防治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授课课型:理论课授课时间:【引入】禽曲霉菌病是真菌中的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真菌性疾病,主要侵害呼吸器官。

各种禽类均易感,但以幼禽多发,常见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禽多为散发。

本病的特征是在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形成肉芽肿结节为主,偶见于眼、肝、脑等组织,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

通常引起禽曲霉菌病的是烟曲霉菌,是曲霉菌属中致病力最强的霉菌。

一、病原【讲解】1.病原体:为半知菌纲曲霉菌属中的烟曲霉,其次为黄曲霉,此外还有多种曲霉菌。

本菌为需氧菌,在室温和37~45ºC均能生长。

在马铃薯培养基和其他糖类培养基上均可生长。

烟曲霉在固体培养基中,初期形成白色绒毛状菌落,经24~30h后开始形成孢子,菌落呈面粉状、浅灰色、深绿色、黑蓝色,而菌落周边仍呈白色。

曲霉菌能产生毒素,可使动物痉挛、麻痹、致死和组织坏死等。

2.抵抗力:曲霉菌的孢子抵抗力很强,煮沸后5min才能杀死,3.杀灭方法:常用消毒剂有5%甲醛、石炭酸、过氧乙酸和含氯消毒剂。

【强调】为真菌二、流行病学1.易感体:各种禽类都有易感性,以幼禽(4~12日龄)的易感性最高,常为急性和群发性,成年禽为慢性和散发,哺乳动物如马、牛、绵羊、山羊、猪和人也可感染,但为数甚少。

2.传播方式:禽类常因接触发霉饲料和垫料经呼吸道或消化道而感染。

3.阴暗潮湿时易发:孵化室受曲霉菌污染时,新生雏可受到感染。

阴暗潮湿鸡舍和不洁的育雏器及其他用具、梅雨季节、空气污浊等均能使曲霉菌增殖,易引起本病发生。

孢子易穿过蛋壳,而引起死胚或出壳后不久出现症状。

霉菌霉菌毒素对鸡的危害及防控PPT课件

霉菌霉菌毒素对鸡的危害及防控PPT课件

• 肌胃肿大 Proventrcle size enlargement
• 产蛋下降 Laying reduction
• 胚胎发育迟缓 Embryo development delay
• 凝血时间延迟 Increase in coagulation time
• 胚胎畸形 Embryo malformation
④开产至高峰,产蛋鸡可能出现下列状况 喜卧,采食慢、拉稀、口腔溃疡。
△幼雏表现:
(1)霉菌感染的雏鸡1日龄就会出现呼吸道症状, 大约10% 会从肺部和气囊发现霉菌的斑块状感 染变化。肌胃粘膜常可见黑色条纹状病变。
(2)有此变化的雏鸡,检查其孵化场的毛蛋可发 现大约70%以上在气囊和肺部有霉菌斑块状感 染变化。
霉菌、霉菌毒素对鸡的危害及防控
.
1
霉菌、霉菌毒素是我国养鸡生产中最 重要的防控对象之一。
一. 霉菌—真菌中的一些微生物 (一)主要霉菌:曲霉菌属、镰孢霉菌属、 青霉菌属、麦角菌属。
2
(二)重要有害霉菌来源:饲料、垫料、环境。 饲料从生长、收割、运输、加工、包装、
贮存,直至进入食槽都可能使霉菌不断生长, 尤其是当湿度饲料含水量合适的条件下。霉 菌又分为田间霉菌和贮藏霉菌。
6
(5)如无细菌感染将在更换2号料饲养 后生长情况转好。
(6)霉菌感染的影响严重程度随年龄 的增加而减小,1日龄雏鸡人为攻菌 感染虽不至于造成死亡,临床表现也 未见明显改变,但5日内就可在肺部 发现不同程度的病变。青年育成鸡和 刚产蛋鸡群霉菌自然感染会造成如上 的一些症状及表现。40周以后的老龄 鸡群霉菌自然感染的影响较轻微。
8
存在感染雏鸡气囊上的霉菌斑(杨永增供图)
9
(2)白色念珠菌感染 主要发生于雏鸡、幼鸡,表现生长发

雏鸡曲霉病的防治

雏鸡曲霉病的防治

药物治疗和疫苗研发
使用抗真菌药物
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制霉菌 素、两性霉素B等。
疫苗研发
研究曲霉菌的致病机制和免疫原性,开发针对性的疫苗 ,提高雏鸡对曲霉菌的抵抗力。
生物安全和无害化处理
隔离病鸡
发现病鸡后及时隔离,避免疾病在鸡群中传播 。
无害化处理
对病死鸡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避免 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着针尖大小至粟粒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
实验室诊断和鉴别诊断
要点一
实验室诊断
取病死雏鸡的肺、肝组织进行镜检,可观察到曲霉菌丝和 孢子。取病变组织进行培养,可分离到曲霉菌。
要点二
鉴别诊断
雏鸡曲霉病应与鸡痘、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呼 吸道疾病进行鉴别。鸡痘的典型症状是皮肤出现痘疹,且 具有传染性。鸡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分别是 新城疫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播速度快,死亡率 较高。
诊断标准和依据
诊断标准
根据雏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结果, 可以确诊为雏鸡曲霉病。
诊断依据
雏鸡曲霉病的病原是曲霉菌,具有高度致病性。该病 主要发生于1周龄至3周龄的雏鸡中,发病率和死亡率 较高。病鸡的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 ,肺部和肝脏出现结节性病灶。实验室诊断可观察到 曲霉菌丝和孢子,并可分离培养出曲霉菌。
同参与的防治格局。
未来趋势和技术创新
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将会有新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雏鸡曲霉病的防治工作中,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
联合研究和国际合作
加强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之间的联合研究和国际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推动雏鸡曲霉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发 展。

禽曲霉菌病

禽曲霉菌病

曲霉菌病一、概述禽曲霉菌病是真菌中的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真菌性疾病,主要侵害呼吸器官。

各种禽类均易感,但以幼禽多发,常见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禽多为散发。

本病的特征是在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形成肉芽肿结节为主,偶见于眼、肝、脑等组织,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

通常引起禽曲霉菌病的是烟曲霉菌,是曲霉菌属中致病力最强的霉菌。

二、流行特点曲霉菌的孢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发霉的垫草和饲料为传播媒介,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饲养管理不善和卫生条件差是本病的主要诱因。

多发生于鸡、火鸡、鸭、鹅和多种鸟。

胚胎和20日龄以下的雏鸡以及火鸡易感,最早可见一日龄幼雏张口呼吸,呼吸困难。

幼雏多呈暴发性,发病率高,死亡率在10~50%,成禽多呈散发。

可因误喂霉变饲料或育雏室内有发霉的垫草和垫料,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力侵入禽体内发病症状潜伏期2~3天。

雏禽呈急性,成年禽呈慢性。

三、临床症状雏鸡精神不振,食欲减少,生长停滞,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闭目嗜睡,消瘦贫血,冠和肉垂呈紫色。

霉菌侵害呼吸道,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头颈伸直、喘气,有时摇头,甩鼻,打喷嚏,发现咯咯声。

霉菌侵害眼睛,表现结膜潮红,眼睑肿胀,一侧眼瞬膜下形成绿色大隆起,挤压可见黄色干酪样物,有的角膜中央溃疡。

霉菌侵害脑,表现扭颈,共济失调,全身痉挛,头向后背,转圈,麻痹。

有的消化紊乱,下痢。

急性病多在2~3天死亡,死亡率为5~50%。

育成鸡和成年鸡多为慢性,发育不良,羽毛松乱,呆立,消瘦,贫血,下痢,呼吸困难困难,最后死亡。

产蛋鸡产蛋减少或停产,病程数天至数月。

鸭发病精神沉郁,少吃或不吃,缩颈呆立,眼半闭,羽毛松乱,翅下垂,不愿下水游动。

有的呼吸困难困难,咳嗽,喘鸣。

排黄绿色糊状粪便。

有的角膜混浊,以致失明。

有的跛行,伏地不能站立,行走困难,喘气,下痢,脱水而死。

慢性有阵发性喘气,腹泻,化脓性结肠炎。

四、病理变化1、肺脏肿大呈紫红或灰红色,在肺脏及其浆膜面有小米粒到绿豆粒大小灰白色或黄色霉菌结节,质地较硬,结节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则肺组织质地变硬,失去弹性。

细菌性传染病之九鸡曲霉菌病

细菌性传染病之九鸡曲霉菌病
细菌性传染病之九 鸡曲霉菌病
2023-11-06
contents
目录
• 疾病概述 • 疾病成因 • 诊断与检测 • 防治与控制 • 研究与发展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鸡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常见真菌病,主要侵害呼吸系 统,以肺和气囊的炎症为特征。
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食欲减退,甚至死亡。
环境因素与疾病发生
高湿度环境
高湿度环境有利于曲霉菌的生 长和传播,如鸡舍湿度高、通
风不良等。
饲料和垫料
发霉的饲料和垫料是九鸡曲霉菌 病的常见感染源,应避免使用霉 变物质。
应激因素
运输、转栏、疫苗接种等应激因素 可降低鸡的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
03
诊断与检测
临床诊断方法
01
02
03
观察类型和特性
曲霉菌属
九鸡曲霉菌病主要由曲霉菌属引起,特别是烟曲霉菌。
特点
曲霉菌具有耐热性,对干燥和紫外线有抵抗力,可在土壤、谷物和饲料中存活数月。
感染和发病机制
感染途径
九鸡曲霉菌病主要通过吸入空气中的曲霉菌孢子感染。
发病机制
孢子进入鸡的呼吸道后,萌发并繁殖,导致局部炎症和坏死,进而引起全身感染。
观察鸡的食欲不振、体重 减轻、羽毛粗乱、呼吸困 难和眼睑肿胀等症状。
诊断性解剖
对病死鸡进行解剖,观察 其病理变化,如肺部和气 囊的炎症和霉菌结节。
实验室检测
采集病鸡的呼吸道样本或 血液样本进行检测。
实验室检测技术
显微镜检查
将病鸡的呼吸道样本或肺 组织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 察,查找曲霉菌菌丝和孢 子。
培养基培养
将病鸡的呼吸道样本或肺 组织样本放在培养基上培 养,观察是否有曲霉菌的 生长。

第二十五节 禽曲霉菌病

第二十五节  禽曲霉菌病

第二十五节 禽曲霉菌病
• • • • • • • • 五、防治措施 1、不使用发霉垫料、不喂霉败的饲料 2、禽舍用福尔马林熏蒸 3、药物治疗: (1)制霉菌素:50万单位/100羽,连用2—3天 (2)硫酸铜:0.02%混饮,连用3—5天 (3)克霉唑 20毫克/公斤体重 (4)碘化钾5—10克/公斤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十五节 禽曲霉菌病
• 一、病原: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 • 1、形态特征:菌丝有隔、有孢子 • 2、抵抗力:强—一般的消毒药1—3小时才能杀 死 • 二、症状 • (一)雏禽: • 呼吸困难、鼻流黏液、后期腹泻,有的出现神经 症状,病程长短不一,死亡率较高。
第二十五节 禽曲霉菌病
• (二)成年家禽 • 慢性经过、死亡率低、有的见有眼炎、严 重者见到眼皮下蓄积干烙样物质。
第二十五节 禽曲霉菌病
• 三、病变 • 1、肺——肺炎(急性病例);病程长者— —肺表面有粟粒、绿豆大小的小结节(黄 白色或灰白色) • 2、气囊——混浊增厚、有纤维素渗出物或 黄色干罗样物或结节。
第二十五节 禽曲霉菌病
• • • • • 四、诊断 (一)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变——初诊 (二)实验诊断 1、病原检查:取结节—加1滴2%氢氧化 钠——压片——镜检——菌丝、孢子

曲霉菌病PPT课件

 曲霉菌病PPT课件

①病禽可见呼吸困难、喘气、张口呼吸,精神萎 顿,常缩头闭眼,流鼻液,食欲减退,口渴增 加,消瘦,体温升高,后期表现腹泻。
②在食管粘膜有病变的病例,表现吞咽困难。
③病程一般在1周左右。禽群发病后如不及时采取 措施,死亡率可达50%以上。
④放养在户外的家禽对曲霉菌的抵抗力很强,几 乎能避免传染。
⑤有些雏鸡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通常是一侧眼
染的。
.
7
5.诱发因素
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卫生条件不良是引 起本病暴发的主要诱因,育雏室内日温差大、 通风换气不好、过分拥挤、阴暗潮湿以及营养 不良等因素都能促使本病发生和流行。
同样,孵化环境阴暗、潮湿、发霉甚至孵化 器发霉等,都可能使种蛋污染,引起胚胎感染, 出现死亡或幼雏过早感染发病。
.
8
四、临床症状
.
29
1.病料采集
可采取病禽肺或气囊上的结节病 灶,作为压片镜检或分离培养鉴定。
.
30
.
31
2.易感动物接种
将分离到的烟曲霉接种易感禽或试验动物, 通过胸肌注射、滴鼻或气管滴注,3~5天后感染 发病,并能致死。
(1)对兔进行静脉注射,敏感性高,能致死家兔。
(2)禽场污染物检查:
检查饲料和垫料时,可取1g饲料或垫料加 9ml生理盐水,摇匀,吸取上清夜0.2ml,接种 萨布罗琼脂平皿2个,培养3d,检查菌落,再换 算成孢子含量,每克检查材料若含100个曲霉菌 孢子,则可引起曲霉菌病。
(3)饮水中添加硫酸铜(1:2000倍稀释),连喂 3~5d,也有一定效果。
.
35
⑥控制孵化室的卫生,防止雏鸡的霉菌感 染;
⑦育雏室清扫干净,用甲醛液薰蒸消毒和 0.3%过氧乙酸消毒后,再进雏饲养。

曲霉菌病详细介绍(彩图版)

曲霉菌病详细介绍(彩图版)

雏鸡曲霉菌肺炎,表现呼吸困难, 伸颈张口,两翅下垂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在肺和气囊上,肺脏可见散在的粟 粒,大至绿豆大小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的结节,质 地较硬,有时气囊壁上可见大小不等的干酪样结 节或斑块。随着病程的发展,气囊壁明显增厚, 干酪样斑块增多,增大,有的融合在一起。后期 腔、浆膜、肝或其它部 位表面有结节或圆形灰绿色斑块。
大蒜素大蒜素拌料按2000斤料/公斤连用5—7天。 霉博脱拌料,连用5—7天。
发生禽曲霉菌病的处理
清扫消毒应尽早移走污染霉菌的饲料与垫 料,清扫禽舍,喷酒1: 2000的硫酸铜溶液, 换上不发霉的垫料。严重病例扑杀淘汰, 轻症者可用1: 2000或1: 3000的硫酸铜溶 液饮水连用3~4天,可以减少新病例的发生, 有效地控制本病的继续蔓延。
曲霉菌病
作者:山东迅达康
传播途径
健康幼雏主要是接触到被霉菌孢子污染的 饲料、饮水、垫草以及空气而发生感染的, 育雏阶段的卫生条件不良,孵化器,饲、 饮器具等被霉菌污染是本病高发的主要诱 因。
症状
雏鸡开始减食或不食,精神不振,不爱走动,翅 膀下垂,羽毛松乱,呆立一隅,闭目、嗜睡状, 对外界反应淡漠,接着就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次 数增加,喘气 病鸡,病鸡头颈直伸,张口呼吸, 如将小鸡放于耳旁,可听到沙哑的水泡声响,有 时摇头,甩鼻,打喷嚏,有时发出咯咯声。少数 病鸡,还从眼、鼻流出分泌物。后期,还可出现 下痢病状。最后倒地,头向后弯曲,昏睡死亡。 病程在1周左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或发病严重 时,死亡率可达50%以上。成年家禽死亡率要少 些。
肺部、气囊、腹膜有大量霉菌结 节
霉菌结节布满整个肺脏
腹膜上有大小不一的霉菌结节
防治方法
制霉素片每千克饲料拌入50万单位,喂服5—7天, 健康雏禽减半,重症者加倍应用。

鸡曲霉菌病

鸡曲霉菌病

鸡曲霉菌病
相似症状:肺和气囊上有灰黄色、大小不等的坏死结节。

(与鸡白痢、鸡败血霉形体病、鸡结核病有相似症状)特有症状:多发于雏鸡,病鸡呼吸困难;胸壁上也有坏死结节,柔软而有弹性,内容物呈干酪样,风有霉菌斑;镜检见霉丝及孢子。

治疗方法: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鸡舍内通风换气,防止潮湿和积水。

2、不用发霉饲料,严禁饲喂败饲料。

3、防止孵化器受霉菌污染。

4、如发现禽舍己被霉菌污染,须及时隔离病雏,清除垫草。

然后铲取地面一层土后,用20%石灰乳彻底消毒,更换新垫料,并在饲料中加0.1%硫酸铜溶液。

治疗:对病鸡可试用碘化钾口服治疗,每升饮水中加碘化钾5-10克,具有一定疗效。

制霉菌素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其用量,成鸡15-20毫克,雏鸡3-5毫克,混于饲料喂服3-5天。

每天给家禽1:2000-3000的硫酸铜溶液代替饮水,连饮2-3天,有治疗作用。

也可在饲料中加喂大蒜,每只5克,每天两次,连喂2-3天。

中药效法。

鱼腥草、薄公英各60克,筋骨草15克,山海螺30克,桔梗15克,加水煎汁,代替饮水,供100只5~10日龄雏鸡一天饮用,连用2周;肺形草,鱼腥草各80克,薄公英25克,筋骨草15克,桔梗25克,山海螺25克,煎汁代替饮水,可供100只10~20日龄雏鸡一天饮用,连用一周。

- 1 -。

中兽医禽病辩证论治之禽曲霉菌病

中兽医禽病辩证论治之禽曲霉菌病

禽曲霉菌病的中兽医辩证论治
5、预防治疗 (1)预防 平时加强饲养卫生管理,防止饲料和垫料发霉,使用 清洁、干燥的垫料,改善禽舍通风和控制湿度。 (2)治疗 病邪入血侵肝,致肝调畅气血失职、失控神志,不得 常态。肺主肃降,肝主生发,两者共谋气机调畅,同时脾土受疾, 肺金虚弱、肝(木)虚火旺,肺、肝两脏失去功能,致气机升降不 能畅通之证,因此治则宜用“扶土抑木”——疏肝健脾相结合以及 “培土生金”——健脾补气以益肺气之法;同时发病后期大量霉菌 毒素充斥肝血,肝脏解毒功能严重受损,必须使用具备高效帮助肝 脏分解毒素的“解霉剂”(而非脱霉剂),SXNG鑫达中兽药研究所 研制的液态“肝脾健”以及可溶性解霉剂“益加美”能从根本上解 决禽曲霉菌病的防治问题,疗效确切!
本病属于湿热范畴,肝虚火旺,肝主筋,血不濡筋导致瘫软; 肝火为风,风性擅窜,六气中燥可制风,由于脾脏受疾,土不生金, 导致肺金虚弱,风邪反乘;肺主一身之正气,与天相接,吐故纳新, 今肺金虚弱,正气不足,易感外邪且内有肝风为祸,浊气与内邪相 应,导致体内百病丛生;脾既为精血化生之源,又是体内谏议之官, 精血不足则营卫俱虚,谏议失职则乱起不觉。
2020中兽医禽病辩证论治之 禽曲霉菌病
叶雄强(

广中兽医辩证论治
禽曲霉菌病(Avian Aspergillosis)是由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 类的真菌病,主要侵害呼吸器官。本病表现以形成肉芽肿结节或在 禽类以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小结节为特征。鸡、鸭、鹅、火鸡、鹌 鹑、鸽等多种禽类均可发病,但以幼禽多发,常见急性、群发性暴 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禽多为散发。高温、高湿等卫生条 件恶劣环境条件下多发此病。 1、病因病机
禽曲霉菌病的中兽医辩证论治
5、预防治疗
公司部分无抗中兽药系列产品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孵化环境阴暗、潮湿、发霉甚至孵化器发霉等,都可
能使种蛋污染,引起胚胎感染,出现死亡或幼雏过早 感染发病。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 病禽可见呼吸困难、喘气、张口呼吸,精神萎顿,常
缩头闭眼,流鼻液,食欲减退,口渴增加,消瘦,体 温升高,后期表现腹泻。在食管粘膜有病变的病例, 表现吞咽困难。病程一般在1周左右。禽群发病后如不 及时采取措施,死亡率可达50%以上。放养在户外的家 禽对曲霉菌的抵抗力很强,几乎能避免传染。
• 有些雏鸡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通常是一侧眼的瞬膜
下形成一黄色干酪样小球,致使眼睑鼓起。有些鸡还 可见角膜中央形成溃疡。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肺的病变最为常见,肺充血,切面上流出灰红色泡沫
二、病 原
• 曲霉菌的形态特征是分生孢子呈串珠状,在孢子柄膨
大形成烧瓶形的顶囊,囊上呈放射状排列。
• 烟曲霉的菌丝呈圆柱状,色泽由绿色、暗绿色至熏烟
色,在沙堡弱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直径3-4cm, 扁平,最初为白色绒毛状结构,逐渐扩延,迅速变成 浅灰色、灰绿色、熏烟色以及黑色。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动物传微染生病物学教案
禽类传染病专题
禽曲霉菌病
(Avian Aspergillosis)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源自一、病 性• 曲霉菌病是曲霉菌属真菌引起多种禽类、哺乳动物和
人的真菌病,主要侵害呼吸器官。
• 本病的特征是形成肉芽肿结节,在禽类以肺及气囊发
生炎症和小结节为主,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二、病 原
• 一般认为曲霉菌属中的烟曲霉是常见的致病力最强的
主要病原,黄曲霉、构巢曲霉、黑曲霉和土曲霉等也 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偶尔也可从病灶中分离到青霉 菌、白霉菌等。
• 这些霉菌和它产生的孢子,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如
稻草、谷物、木屑、发霉的饲料以及墙壁、地面、用 具和空气中都可能存在。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三、流行病学
• 曲霉菌可引起多种禽类发病,鸡、鸭、鹅、火鸡、鹌
鹑、鸽及多种鸟类均有易感性,以幼禽易感性最高, 特别是20日龄以内的雏禽呈急性暴发和群发性发生, 成年家禽散发。
• 出壳幼雏在进入曲霉菌严重污染的育雏室或装入被污
染的装雏器内而感染。48h后即可开始发病和死亡, 4~12日龄是本病流行的最高峰,以后逐渐减少,至1 月龄时基本停止。
• 如果饲养管理条件不好,流行和死亡可延续到2月龄。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三、流行病学
• 污染的木屑垫料、空气和发霉的饲料是主要传染源。
家禽在污染的环境里带菌率很高。
• 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的。育雏阶段的饲养
管理、卫生条件不良是主要诱因,育雏室内日温差大、 通风换气不好、过分拥挤、阴暗潮湿以及营养不良等 因素都能促使本病发生和流行。
液。胸腹膜、气囊和肺上有一种从针头至小米般大小 的坏死肉芽肿结节,有时可以相互融合成大的团块, 最大的直径3~4mm,结节呈灰白或淡黄色,柔软有弹 性,内容物呈干酪样。腺胃胃壁增厚,乳头肿胀。在 肺的组织切片中,可见到多发性的支气管肺炎病灶和 肉芽肿,病灶中可见分节清晰的霉菌菌丝、孢子囊及 孢子。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六、诊 断
• 临诊上有诊断意义的是由呼吸困难所引起的各种症状,
但应注意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相区别。单凭临诊诊断还 有困难,所以在鸡场中诊断本病还要依靠流行病学调 查,主要是呼吸道感染,不卫生的环境条件,特别是 发霉的垫料、饲料和病理剖检(特征是肺和气囊膜有大 小不等的结节性病灶,或伴有肺炎)。本病的确实诊断, 可以采取病禽肺或气囊上的结节病灶,作为压片镜检 或分离培养鉴定。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七、防 制
•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用制霉菌素防治本病
有一定效果,剂量为每100只雏鸡1次用50万u,每天2 次,连用2d。此外,也可用克霉唑(人工合成的广谱抗 霉菌药),剂量为每100只雏鸡用1g,混和在饲料内喂 给。饮水中添加硫酸铜(1:2000倍稀释),连喂3~5d, 也有一定效果。
二、病 原
• 霉菌在常温下能存活很长时间,在温暖、潮温的适宜
条件下24~30h即产生孢子。
• 孢子对外界环境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热
120℃1h,煮沸5min才能杀死。
• 对化学药品也有较强的抵抗力。在一般消毒药物中,
如2.5%福尔马林、3%的烧碱、水杨酸、碘酊等,需经 1~3h才能灭活。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七、防 制
• 不使用发霉的垫料和饲料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 • 育雏室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用发霉垫料,垫料要经
常翻晒和更换,特别是阴雨季节,更应翻晒防止霉菌 生长,育雏室每日温差不要过大,按雏禽日龄逐步降 温;合理通风换气,减少育雏室空气中的霉菌孢子; 保持室内环境及用物的干燥、清洁,饲槽和饮水器具 经常清洗,控制孵化室的卫生,防止雏鸡的霉菌感染; 育雏室清扫干净,用甲醛液薰蒸消毒和0.3%过氧乙酸 消毒后,再进雏饲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