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病虫害防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 - 防治要诀
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 傍晚施药效果更好; 5%美除1250-1500倍, 或5%美除2000+
水功夫3000倍。
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是极难防的害虫,一般老百姓所说打不死的青虫可 能就是它,危害年年加重。与其他夜蛾类相似,昼伏夜出
虫体颜色多变,有乳白、淡黄、绿色、棕黑色都有,但不管 虫龄大小或颜色如何变化,身体两侧的气门线都极容易辨认 ,而且体节明显
蚜虫以春、秋两季危害最重,也是防 治的主要时期
蚜虫防治要决
发生初期便要防治 注意喷洒叶背及隐蔽部位 化学药剂:阿克泰10000-
13000 倍,水功夫20003000倍
西瓜行间除草
克无踪、绿风百草枯250ml/亩, 喷头戴防护罩,定向喷雾
●●● 苗期病害
种衣剂处理
●●● 疫病
金雷 400~600 倍,杀毒矾 400~600 倍
如何在西瓜上正确使用阿米西达
全生育期2-3次 第一次:西瓜倒蔓后10天左右 第二次:西瓜坐果期使用剂量
1500倍
虫害用药
青虫类:
美除1250-1500倍
功夫1500-3000倍
地下害虫:
功夫1000倍
小虫类:
蚜虫、白粉虱、蓟马:
阿克泰5000-10000倍
水功夫1500-3000倍
斑潜蝇、螨类:
幼虫会咬食嫩梢、嫩叶、花蕾,3龄以后蛀食果实。
棉铃虫/烟青虫
棉
烟青虫
铃
虫
棉铃虫/烟青虫 - 防治要诀
在幼虫刚孵化尚未 蛀入果内时施药;
功夫 1000 - 2000倍
通过摘卵、打顶等 农 业措施以压低虫口
美洲斑潜蝇
幼虫极小,幼龄时乳白色,后变黄白,通体光 滑无毛,老熟时体长约3毫米。
低龄幼虫盛发期进行防治 下午6点左右施药 功夫1000-1500倍 7-10天一次
叶肉被啃食清光, 只留下叶脉
棉铃虫/烟青虫
棉铃虫与烟青虫是同科同属的近似种,形态极相似,在田间 极难区分。主要是幼虫危害作物。其蛀食果实的习性较其他 鳞翅目害虫明显。
幼虫体节明显,体色多变(与咬食植株的部位颜色也有关系), 有白色、黑色、淡绿色、黄白色、黄绿色、红褐色、黑紫色 等。老熟幼虫长30 - 40毫米。
防治要点: 种子处理(拌种双0.3%); 田间卫生:轮作;
药剂防治: 75%达科宁400-500倍用于预防, 10%世高1000-2000倍用于治疗。
西wk.baidu.com细菌性病害
病叶
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要点
轮作; 增施有机肥; 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 药剂防治:发病前用铜制剂全面保护喷雾:
发病后用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喷雾
西瓜蔓枯病
识别要点:1.叶片上产生黄褐色圆形病斑,叶缘病斑呈 V字形,老病斑上有小黑点; 2. 茎蔓上椭圆形黄褐色病斑,密生小黑点, 常流胶
西瓜蔓枯病防治要点:
1. 使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福尔马林100倍,15分钟) 2. 控制灌水,及时排水,降低湿度;及时整枝打杈压蔓, 3.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3. 轮作倒茬;田间卫生; 4. 药剂防治:达科宁400-500倍, 或阿米西达1250-1500倍 预防,世高1000-1500倍治疗。
●●● 棉铃虫/烟青虫 ●●● 甜菜夜蛾 ●●● 瓜绢螟
功夫 10002000 倍
美除 1500 倍,或美除 2000 倍加功夫 3000 倍
功夫 1500 倍
●●●● 杂草
克无踪 250ml/亩(行间或耕前除草)
注:本喷施方案为建议性,部分推荐产品尚未登记; 应用时按产品标签推荐方法施用
西瓜病害主要类型
苗期病害:猝倒病,立枯病 根茎病害:蔓枯病,菌核病等 叶部病害:炭疽病,叶枯病, 果实病害:炭疽病,疫病,绵腐病
西瓜主要虫害
青虫类: 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 甜菜夜蛾、瓜绢螟
地下害虫:蝼蛄、地老虎 小虫类: 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
猝倒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苗期,幼 苗茎基部缢缩成线状,然后 倒伏 病源:腐霉、疫霉(低等真 菌) 发病条件: 多雨、适温时大发生, 高 温不易发生
1. 控制灌水,防止田间积水,降低湿度; 2. 发病期在瓜下铺草,可减轻病情; 3. 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喷洒68%金雷
400-600倍,杀毒矾400-600倍。 4. 田间卫生:及时摘除病瓜;施用无病肥料
叶枯病
西瓜叶枯病防治方法
识别要点:叶片上产生黑褐色近圆形病斑,有同心 轮纹,数个病斑愈合成大斑,可使叶片 枯死;有黑霉;
幼虫潜入叶片内啃食叶肉,只留下表面蜡质层 ,形成许多弯弯曲曲的虫道。虫道随虫龄增大 而逐渐明显的增宽。
老熟幼虫在土表、叶表或虫道末端化蛹(金黄 色)。成虫背有黄点。
美洲斑潜蝇
蛹(黄色)体积极小
美洲斑潜蝇 危害瓜类及豆类作物最烈
美洲斑潜蝇 防治要诀
低龄幼虫期施药; 每7 - 10天一次; 防治幼虫效果较好的药剂有:
西瓜病虫草害及其防治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部
西瓜主要种植省份(2003)
1000公顷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河北
河南
山东
新疆
黑龙 江
江苏
安徽
江西
湖南
湖北
广西
浙江
甜瓜(1000公顷) 12.2 29.8 31.5 48.5 52.8 24.6 15.5 3.5 21.5 18.6 6.4 4.3 西瓜 (1000公顷) 79.6 286.4 262.6 34 84.6 111.2 182.6 85.3 102.8 95.1 65.6 77.6
瓜绢螟
主要是幼虫危害。老熟时 体长约26毫米左右。昼伏夜出。
幼虫淡黄绿色,体节明显,背部有两条粗 白线纵贯虫体。
刚孵化幼虫由叶背咬食叶肉,留下叶表大 面积灰白色斑块。3龄后可吐丝卷叶,在 内啃食叶肉,严重时,仅剩叶脉。
瓜果被蛀食后便会腐烂,毫无经济价值。
瓜绢螟
瓜绢螟 - 防治要诀
害极灭2000-3000倍
斜纹夜蛾
虫体颜色多变,从淡绿到土黄色到棕黑色都有,故俗称 花虫,但不管虫龄或颜色如何变化,幼虫头部都有一对 明显黑斑点。
初孵化幼虫群集在叶背取食,3龄后分散危害。3龄后的 幼虫食量极大,可一夜间把全田作物吃光。吃食的沙沙 声音甚至耳朵可闻。
幼虫怕光,白天躲在叶背、叶球内或土缝等阴暗处,傍 晚时开始活动觅食。
倍,阿米西达1250-1500倍
西瓜疫病
识别要点 : 1. 茎节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潮湿时变褐腐烂,受害 部位以上茎叶枯死; 2. 叶上产生暗绿色近圆形水渍状较大病斑,边缘不明显, 后为青白色,易破碎;有时叶片萎蔫; 3. 果实上产生近圆形凹陷褐色病斑,潮湿时病部有白色霉层
西瓜疫病防治要点:
●●●●● 炭疽病 ●●●●● 蔓枯病
世高 800-1000 倍/阿米西达 1250~1500 倍
达科宁 400-500 倍, 世高 1000 倍, 阿米西达 1500 倍
●●● 叶枯病
达科宁 500 倍,世高 1000 倍, 阿米西达 1000-1500 倍
●● 蚜虫
阿克泰 10000 倍/功夫 2000 倍
西瓜炭疽病
识别要点: 1. 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红褐色病斑,潮湿时有暗红色黏液; 2. 茎上产生梭形或长圆形凹陷病斑; 3. 果实上产生圆形凹陷褐色病斑,潮湿时有红色黏液
西瓜炭疽病防治要点
1. 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550C温水15分钟) 2. 加强田间管理:施无病肥;控制灌水,降低湿度; 3. 药剂防治:10%世高800-1000倍,75%达科宁400-500
低龄幼虫由叶背啃食叶肉,只留下叶表的白色蜡质层。虫龄 增大后便吃叶片咬穿成洞。严重时植株只剩下枝干
3龄以前幼虫能吐丝,在叶片主茎或隐蔽处结网,增加药剂 防治难度
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 - 防治要诀
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 傍晚时施药效果会较好 大部分杀虫剂对该虫的防效均不理想,目
前防效较好的药剂有: 5%美除1250-1500倍, 或5%美除2000+水 功夫3000倍。
猝倒病 - 防治要诀
苗床消毒:68%金雷 400-600倍 , 种子处理:35%阿普隆 3%(药剂/种子比) 药剂喷雾:68%金雷 400-600倍 或 64%杀毒矾 400-600倍
立枯病
症状: 多发生于大苗期,主要为 害幼苗茎基或根部。
– 初在茎基出现椭圆形褐色病 斑,凹陷,边缘明显,扩展 后沿茎一周,致瓜苗枯死, 但不倒,病程慢
– 潮湿时可见少量淡褐色珠丝 状霉,高温季节病重
病原:立枯丝核菌
防治:土壤消毒、用适乐时拌种( 种重0.2%)。
立枯病
1. 西 瓜 枯 萎 病
识别要点:1.植株萎焉; 2. 维管束变褐; 3. 茎基部纵裂(蔓割)
西瓜枯萎病防治要点:
1. 使用抗病品种:各地自定 2. 轮作,施用无病肥,合理排灌等农业措施; 3. 嫁接:葫芦,黑籽南瓜 4. 药剂防治:2.5%适乐时4-6毫升/1公斤种子 拌种处理
2. 西 瓜 病 毒 病
识别要点:1. 花叶,皱缩,畸形; 2. 节间缩短,结果小,品质差
西瓜病毒病防治要点:
1.西瓜田远离菜田,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2.无病株留种,或种子用550C温水浸种15分钟,再于25300C 温水中浸2小时,也可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后洗净播 种, 可钝化病毒; 3.早育苗,早移栽,早结瓜,错过发病期; 4.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促进瓜苗生长; 5.田间卫生:早拔病株;减少接触传染; 6.防治蚜虫:阿克泰10000-13000倍液防蚜虫, 切断传播途径
1.8%害极灭 2000 - 3000倍
蚜虫
危害蔬菜的蚜虫种类较多,常见的有 :萝卜蚜、桃蚜和棉蚜
主要聚集在嫩叶背面和嫩梢。吸食作 物液汁,以致叶片卷缩,植株生长不 良
排出的蜜露粘附在叶片上诱致煤烟病 发生,令叶片变黑,影响光合作用
蚜虫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其造成的 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