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企业文化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职业教育中的企业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183-01
企业的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这种文化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重要保证。
因此,无论何种企业都非常重视自身文化的建设。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企业文化走入校园应该是大势所趋,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1企业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的教育重心是为企业培养一线劳动者。
如果各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考虑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使企业文化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将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样是职业教育的重点。
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人文素质。
它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个人不断的积淀,最终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因此,企业文化教育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中产生的效果将是显著的。
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希望新员工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基本技能和奋发精神。
基本技能可以使员工完成本职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
奋发精神可以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从而确立自身的人生规划。
而企业可以从员工各方面素质提升的过程中受
益。
在这一过程中,员工会逐渐意识到,借助企业的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
当员工意识到这一点时,他就已经形成了与企业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显然,只有当企业文化融入到员工的思想中,员工才能真正适应本岗位的工作,才能使自身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因此,如果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对企业文化的教育,就可以增加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缩短毕业生适应岗位的时间。
2企业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职业教育提倡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尽量拉近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
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学校开始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但是,在企业文化的教育方面的还存在欠缺。
有些学校专门开设关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用于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
但是,企业文化的教育绝不是开设一两门课程能解决的,而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需要通过进行“渗透式”的教育,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工作的规划能力、洞察力等能力。
对学生企业文化教育的中流砥柱是教师。
但是,目前职业院校的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企业文化的熏陶。
因此,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教育是不现实的。
大部分职业院校的管理思想和方式还存在普通教育的影子,如固定的课时安排、对教学质量的考核标准等。
这些都使得企业文化教育在教学中很难实施。
3企业文化教育的实施
企业文化教育在职业院校的实施应以教师的培养为突破点。
教师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他们的一言一行如果能够体现企业文化,那么学生所获得的将不仅仅是技能,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
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这种文化体现在企业的行为中。
教师要想感受企业文化,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头脑中,就必须参与企业的项目,按企业的行为规范做事。
这种项目不仅仅局限于开发类项目,也可以是管理类项目。
经过在企业锻炼教师,必然会将企业的管理方式和行为规范带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奋发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工作的规划能力。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除了要体现学校文化特点外,在突出院校的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要更多的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
如实训场地可以模拟企业工作环境;注重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劳模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等。
在教学的常规管理方面,要突破固有模式,开创适合职业教育的新的管理方式。
如在课时方面,应该采用灵活的课时安排方式。
根据课程所涉及的任务设置教学单元,课时的安排以这些单元的课时量为依据,使该单元的任务能在连续的课时中完成。
在考核方面,设置学生个人职业成长的标准,重点考核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技能提高。
4结论
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
具备技能和思想的劳动者才能将企业的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使自身和企业都受益。
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将企业文化教育引入到校园,融入到教学中,才能使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逐渐理解企业的文化,并将这种文化融入到自身的工作中,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企业创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