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观后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论区火药味越来越浓后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声明:
1、本文仅就纪录片的实验与逻辑本身可能造成的误导进行说明(认为自己是不会受到误导的可以不用往下看),不包含对中英模式的价值判断;
2、本文包含我在四线城市接受初高中教育、在一线城市接受高等教育中形成的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理解,必然与很多人的理解有偏差,所以请别断言“中国是如何如何的”,那未必适用于所有人;
3、尽管本文无意进行中英模式比较,但本片必然会激发这种讨论,因此欢迎在评论区理性探讨,撕逼乱喷请滚远。

这部英国人搞的三集纪录片播出之前已经在网络上炒得火热了——中国初中精英老师大战英国熊孩子,这得多好玩儿哦。

这种文化的碰撞总能立刻抓住人们的目光,何况是一个发达国家主动来尝试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呢?而这种表面的“尝试”,暗地里又意味着一种比较,没有谁会希望自己国家的文化输掉。

第一集在开篇也明确提到,引入中国老师,确实是要比较一下中英教育模式的差异,而比较的方式就是考试。

听上去还是非常合理的。

我们看到这所学校的校长和我们的一样的怕输心态:“如果我们发现中式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会非常失望。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吧。

然而看完第一集后,我不禁哭笑不得,心情十分复杂:虽然还有两集才会揭示最后的结果,不过我对这个结果已经深表怀疑了;另外,这部纪录片点子很好,第一集整体拍得也不错,但总有些情节和人物怪怪的,生硬如同出自一个蹩脚的编剧,而不像是生活中会切实存在的;翻翻网上评论,似乎已经开始集中于探讨中西教育模式了。

我愣了一会,回过味儿来:与其说这是一个教育纪录片,倒不如说是一场真人秀。

像真人秀倒也没什么不好,这种抓人眼球的题材肯定也要采用一些赚人眼球的手法,而借此我们也可以看看文化的碰撞到底可以到达何种程度——不过要明确的是,如果这样拍,那最后的考试结果其实已经是有偏的了,它就不能作为评判中英乃至东西方教育模式优劣的证据,而且这部纪录片对教育界、决策者和广大观众所能提供的现实意义也就极其有限了。

教育性和娱乐性不可得兼,就像不能把科普书当成教科书一样。

那么,这部纪录片采用了那些娱乐性手段,影响了实验结果,降低了现实意义呢?
首先,把中国模式照搬到一个英国班级。

这娱乐性还不够明显吗?我并不是批评这种做法,我想说的是,这样做确实很开脑洞、很有趣,可以视之为一个实验,但绝不是一个科学实验。

因为这不是一个控制变量的实验,所以据此是看不出中英教育模式孰优孰劣的。

而且,这个实验让英国孩子跟中国一样采用大班教学,也让我哑然失笑:众所周知,中国的大班教学不过是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产物,是一个客观劣势,而英国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这样设定实验更像是让孩子们在一个熟悉环境体验一种陌生的生活,而非借鉴中式教育的先进性——如果是后者那无异于是在邯郸学步。

不过也可以理解,小班教学拍出来的片子肯定很无聊。

其次,体育课上的鲜明对比。

中式教育的特点,一开始就通过解说者和一个初中生之口灌输给观众了:权威、纪律、残酷竞争和长时间高强度训练。

纪录片也一直试图展现中英老师授课方式的差异,尤其是在体育课上:英国体育老师一直在鼓励孩子们尽力,而中国体育老师只会发布任务、记录成绩。

这种脸谱化的处理,必然抹杀了很多现实,比如中国老师其实也是经常鼓励学生“尽全力、做自己”的。

这种二元对立,把一个常常是处于中间地带的世界简单化了。

不过这种处理当然有其必要性:如果没有鲜明的对比,那这片子也没什么可看的了。

再次,数学课后的神奇转折。

很显然,中国老师在讲三角函数时只是单纯地让学生们记公式: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余弦等于临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临边——然后他讲得特别快,学生们一头雾水。

于是几个尖子生去找自己原来的数学老师,数学老师也是教她们记公式:你们这样记就好啦,SOH (sin=opposite/hypotenuse,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CAH(cos=adjacent/hypotenuse,余弦等于临边比斜边)、TOA(tan= opposite/ adjacent,正切等于对边比临边),连起来就是“SOH-CAH-TOA”。

于是学生们欢快地表示明白了。

看到这里我心中不禁大叫:等等!你们不能拿语言优势来坑我们的老师啊!那让你
们的老师来中国教数学,然后我们来比赛背诵乘法口诀好不好?
接下来英国学生们表示她们英国老师带的班级都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讲这个东西,而英国数学老师也表示中国同行讲得太快了。

然而这里我不能理解的是,一般来说中国老师讲得快都是为了赶进度——因为其他学校老师讲得也很快,讲完之后就可以快速进入复习,用几轮复习来巩固——如果你讲得没有别人快,你的学生就会落后。

可是在英国,为什么这些中国老师要讲这么快呢?他们并不存在赶进度的问题——他们的竞争对手花在同样问题上的时间更长,而每天上课的时间也更短,中国老师们多出来的那么多时间都到哪里去了?难道他们讲得快只是习惯使然?或者说,又只是单纯地让这些孩子体验一下中式教育?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好看,或者是由于选择性偏误,这部片子的现实意义已经大打折扣。

那么,从第一集中,可以看出中英教育模式的优劣吗?
英国数学老师就通过上面数学课的例子表示,现在课堂已经不再是以老师为中心(我们可以理解为应试教育),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可以理解为素质教育),潜台词就是,中国同行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中式教育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虽然他得出这个结论有点太跳跃了(比如在中国,老师们也是会耐心答疑的,会比讲课慢很多,因为他们知道你不会,但你们剧组又没给他们答疑的机会),但他这个结论我还是非常赞同。

我不认为中国完全是应试教育(就像之前说的,这个世界大多数时候是处于中间地带的),但我确实认为总体上中国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成分还不够高,这位老师批得有理。

但是——这不能作为中英教育模式优劣的根据。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第一集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误会(尽管可能是无意的),那就是,是中式教育选择了权威、纪律、残酷竞争和长时间高强度训练,而英式教育选择了宽松、自由和全面发展。

事实恰恰相反,是残酷竞争选择了中式教育——因为我们人多教育资源少,所以要大班,所以要权威要纪律(这一点当然也和政治有关),要更加高强度地学习;是宽松环境选择了英式教育——可以更小的班,对孩子们有更多的关注,更加以学生为中心。

事实上,中国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中式教育”——一个一线城市的学生可以出国交流,有游泳馆篮球馆,素质教育成分高些;而一个四线城市的学生只能终日在教室上课自习,应试教育成分高些。

也许对一个四线城市的学生来说,一线城市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已经很不“中式”了。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教育模式的选择,根本不是非“中”即“英”那么简单,而是存在一个漫长的中间地带,大家根据各自的经济文化情况在里面找位置。

说了本片这么多坏话,还是要说这部纪录片的大胆尝试并激起广泛探讨是值得肯定的,这种异国风情的体验对参加实验的孩子们、广大英国观众乃至广大中国观众来说都非常有趣。

只不过,英国人其实是拍着玩儿呢,更多成分是猎奇和图新鲜,认真你就输了。

要是从本片内容里找论据上纲上线到两国教育模式优劣上,那就太滑稽了。

近日,BBC拍摄了一部《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的纪录片,片中5位中国老师为英国汉普郡的博航特中学的学生教授不同科目。

目前,这部纪录片中英国学生与中国老师之间的互动,已经引起了对中英教育差异的广泛讨论...
其中,一位英国的教育家是这样看的:
“如果这5位老师来的是伊顿公学,那他们肯定都会很开心。

因为这里的孩子能力都非常强,不会让中国老师失望。

” 曾于1997年-2008年期间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Oliver Kramer如此评论。

Kramer表示,英国的中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者相差甚大,在优秀的私立学校,课堂纪律一样严格,大部分私立中学也是寄宿学校,而英国私校“精英”教育学起来一点不比中式教育轻松,结果就是: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而未来,他们将成为英国的首相、国会议员以及社会精英人士。

但是,要想进入私立学校,孩子从六岁就要开始准备,然后经过残酷的筛选(包括对家庭条件的考察),才有可能进入顶级的私立中学。

而像BBC纪录片中的这种公立学校中,学习压力小,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小得多。

三年后,他们的收入和所处的阶层将与名校生迅速拉开。

这位伊顿公学的前教务长,很诚实的点破了英国教育的实质。

英国的精英教育,不是什么快乐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国一样,奉行严格、刻苦的苦读教育。

说难听点,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

Kramer 教授也直言,私立名校多数学生来自富裕家庭,精英教育可说是由特定的社会阶层群体所塑造出的教育模式。

如果BBC这部记录片,最终向英国人传递的是“中式教育”不适合英国的信息,那么只能说BBC还在帮助特定阶层愚弄英国人民,让他们安于英国教育体制现状,而不是向中式教育学习,去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个英国孩子。

相比起来,中国的大学名校生来源,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国家提供的公办教育。

中国的教育体制,从主观上,不分阶层,不分身份,不分贵贱。

实际上是为所有的孩子,提供了类似英国精英才能享受到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中国依然在按照“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哪怕将来你是一个收银员,你也跟将来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接受的是统一标准的基础教育。

因此,在中国,教育的结果可以因为天分而不一样,但是起点却是公平的,这就是教育平等。

中国学生的水平也许不如英国的私校学生,但是平均水平却远远高于英国,这就是中国高质量的公办教育与英国教育双轨制导致的结果。

这就是西方大众求之不得的最大的公平。

让人无奈的是,西方普通人享受着没有学习压力的快乐童年,如今在中国正在受到追捧。

然而很少人去注意,在西方双轨教育体制下,孩子想快乐就别想上好学校,就没有突破自己阶层的未来。

从6岁开始人生就已经分流的体制下,社会阶层固化、个人上升通道狭窄。

而这是西方社会无法继续保持领先的根源之一。

新中国的一位伟人曾说:六亿神州尽尧舜。

如果非要给中式教育一个另类的标签,那就是“鞭策每一个人努力”。

事实上,全世界高水平基础教育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区房,高级教师向私立学校跳槽、各种高成本的素质教育加分、现代时髦的推荐制……今天,我们的教育正在被附加越来越多的西方教育特色。

可我们不希望看到,因为一些精英阶层的私心,中下阶层的惰性,导致我们的教育以学习西方先进为名,滑向一个不公平的体制。

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将是一种釜底抽薪的自我了断
中下阶层的惰性是什么谁来给我解释一下?我认为不是学生或老师谁都没资格评价教学体系(我刚高中毕业),文章阐述的什么书山有路勤为径,注意这个勤奋是要心甘情愿,自由的勤奋,不是每天都用别人来给你头脑灌输甚至威胁来保证你早上5点钟坐到教室,一个月洗一次澡,除了吃饭睡觉全部用来学习。

不运动,不交流,十七八岁青少年不想儿女情长之事,这就是毁灭人性!这不是成才,是自毁,这跟好好学习没关系,这是精神疾病一样地发狂。

这种学校在三线四线城市,小县城,遍地都是。

(你可知道除了你们生活的北上广等城市,这种地方占据了中国的大部分)
一直以来批评中国教育的是它集中营式的管理和填鸭式教学,培养人才都是放屁,中学高中早把培养人才的责任都推卸给了大学,他们要做的就是在这六年时间培养高考高分学生。

都知道培养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对他以后的能力,性格,才华十分重要,到大学基本上已经成型了。

有多少学生是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呢,对我来说高中已经把我对除了英语外所有学科的兴趣都磨的差不多了,既然不感兴趣不热爱,又怎么能成为该行业的精英人才呢?
我不知道国外教育究竟怎么样,没去过,反正看各种电影记录片和在网上的交流我觉得他们每天挺开心的,他们开心我就羡慕他们,都是学生为什么每天我感觉生活在地狱,为什么每天晚上我闭上眼睛睡觉都想从此长眠不再醒来。

对不起,这是我作为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少年看外国学生的正常反应,我只能这样想。

高中同学一直在说怀念高中怀念高中好想回去,我从来不,我情愿死我也不回去
相比《变形计》这种在道德和人性上颇有争议的节目,这个视频还真的不错,至于我还担心会不会发展成德国电影《浪潮》里那种感觉呢。

放个视频link,然后我们讲闲话。

节目为了收视率,有些刻意的安排倒可以理解,反正我认为这个实验还是挺有人文关怀的。

发散开来讲,教育这件事总是和文化环境和经济基础有很大关系,中国和英国无论在哪方面都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才有看头嘛。

为了文字效果,我们也欲扬先抑一下。

站在愤青的角度,亚洲的教育制度确实很毁人。

像韩国这种扶植大财阀,到最后被人戏称“三星民国”的国家,他们的企业总裁70%来自SKY(首尔,高丽,延世三所大学),而司法机构公务员更是高达80%,也就是说考不上好大学,一辈子基本没戏(还好东方斯坦福的马云大爹生在落后的天朝啊)。

所以韩国人只能拼命花钱补习咯,韩国的教育机构那是比中国的专业到哪里去。

腐国学生显然太懒散,都十三四岁了还没学三角函数,让丫推理个勾股定理(好吧,毕达格拉斯定理)都做不到。

数学练习量那么少,怎么开发大脑呢?不过人家小朋友有的爱唱歌,有的口技不错,确实真正是在喜欢自己的兴趣爱好。

哪像我们的学生,每天在学校里待上14个小时,晚上理综做到一两点,第二天六点多又得去上课。

其实韩国日本也差不多,不过人家好歹是发达国家,即使学不好去种田,用的也是收割机呀。

说起这种教育模式(就是我们中学里的那一套),最早还是普鲁士人发明的,德国佬初衷并不是为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国王(那不是和我Dang想一块儿去了)。

这样做的好处都有啥?这样能迅速产生大量的社会中产阶级,反正那个时候搞的都是工业,这批人用处大大的。

而且呢,东亚这块儿还深受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的影响。

关于科举我看到了一个很好的社会学解释:古代社会对创造力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科举是个很好的制度,以最小的冲突完成了社会管理者的选拔,且完成了一个以智力取代门阀的准绳的建立。

然而换到现代社会,科举对应的不应该是高考,而应该是公务员类型的考试。

因为这些考试和科举一样,是需要选拔出已经训练有素的成年人,马上就可以从事某些工作。

而高考不同,选拔出的孩子是要去大学继续学习的,你说如果我志向是文学,那特么前面12年学了那么多数学,这是搞啥啊。

从人的发展角度说,真是低效率啊。

而且高中阶段学习的都是各个学科的底层知识,花了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几年时间反复学习这么有限的知识,到了大学就会发现并没有卵用。

你说你数学牛掰吧,学了半天都是17世纪以前的东西,一接触微积分你才恍然大悟,原来特么连物理都是这样算的,以前学的qvB都是渣渣(哪来的匀强磁场,哪来的匀速圆周,坑爹)。

这时候必然是美帝好啊,人家SAT每年能报六次啊。

我们的联考一年才一次。

这个时候有人说,虽然联考不尽如人意,但是是最公平的。

没有高考这样的东西,穷人家孩子怎么翻身。

这个思路不错,但是为了一个特么的公平,在巨大人口基数的前提下,已经浪费了不知道多少机会成本。

有个例子是说,很多中小型企业为了公平竞争,而使得企业利润得像刀刃一样薄。

因为朝不保夕,所以只能顾着眼前利益,不可能对未来做长远规划,要么变得黑心了,要么就在竞争里失败了。

而类似谷歌这样的垄断企业,因为不用记挂着和其他企业竞争,反而可以由更大的自主权关心自己的产品和做各种长远得简直不靠谱的计划。

同样的道理,穷学生们在这个体系里只能赢下每一次考试,没机会做长远规划,要么在极端环境里心理扭曲了,要么就loser了。

而那些高帅富们,确实很关心自己的人生规划。

所以这里就有个发展思路问题,到底是大家一起富,还是先富带动后富。

教育资源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为了参加相对公平的选拔考试,很多适合做科学研究,或者拥有特殊才能的人就被体制所扼杀了,所以很多家里又有钱,自己又聪明的孩子,一早就出国以后也不想回来了。

到头来大家又怪我们的大学出不了科
研人才,其实是选拔制度的锅呀。

中国最优秀的人才确实更多出自于北上广等发达地区,他们多数走在各个领域的尖端,等他们先富了,再带动咱们后富呗。

(扯犊子,小平同志也是这样承诺的)
所以看片子的时候,人家腐国都是因材施教按能力分班,鼓励学习为主,让他们以后能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搞科研的上大学,不给力的当社工去)。

但是,要是英国政府崩了,削减社会福利,那这票子人也得参与高质量教育资源的争夺,所以没办法咯。

但——是!腐国最近几十年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不是都也雪崩了么,他们并没有按照政府写的剧本走。

片子里这些小孩子,蠢萌蠢萌的,再过几年上了高中,难保嗑药,街头暴力,迷失在自己的青春里。

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后进发展中国家的孩子,生活动力倒是十足,他们知道没有钱,就是什么都做不了。

这些腐国佬,有钱了不知道该怎么花,这么一说,他们只能是信仰问题了咯。

(没空分析英国佬)
其实对于他们和我们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观点分歧是:我们的动机里包含“有效性”。

一件事情可以去做是因为有对应的结果,行为是有效的,人是理智的。

我们是体力劳动者——典型泰勒制。

而他们认为,学生是知识工作者,生产知识,创意和信息,这些东西看不见。

要说根本问题,其实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大致这样解释:近代工业化的起源在西欧,所以他们不管是经济社会还是教育体系,都有个比较和缓的自然进化发展期。

而东亚国家是被裹挟进现代社会的,为了赶上其他国家,在工业体系上无一例外的采取了国家层面上有计划的指导下的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快速而有效,但正是因为快速有效,发展期限缩短,所以社会进程的密度大幅度提高,在文化层面上,是传统和现代的对峙,在教育上,是有效性和可塑性的对峙,在体制上,更是极权和民主意识的对峙。

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过渡,然而这个过渡期产生的镇痛,有时候就往往毁了一个国家。

更何况,每个国家都有看不见的利益集团,东亚的教育体制一方面养活了庞大的低效率又思想陈旧的各类公私教育机构,另一方面通过对学历的看重,占据社会中高阶层的,多半都是最适应这个套路的体制者,而这个阶层又通过在应试教育上的更多支出,保证自己的下一代在这个考试体系中也能脱颖而出,从而把自己在社会地位上的优势又传给了下一代。

实际上,孩子要成才,更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各自家庭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言传身教、志向和视野的潜移默化(这些都是虚的,生在这个时代中国普通工薪家庭,家长并没有能力创造以上条件)。

前几天摘录了一句很棒的句子,那句话如是说:
学生们多半只专注于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考试的内容仅仅是各单元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

考生们只记住了一大堆X和y,只要将X和y代入死记硬背的公式,就可以得到它们的值。

考试中的X和y体现不出代数的力量及其重要性。

代数的重要性及魅力之处在于,所有这些X和y代表的是无穷的现象和观点。

站在学生的角度,我也很汗颜,以前我从不认为代数里的xy可以代表那么多可能性。

所以这代学生失去的,也正是xy里的无穷可能性。

(参考中村修二的演讲观点)
We were both young when I first saw you
I closed my eye in the flashback starts
I am standing there on the balcony in sunmer air
See the lights see the party the ball gowns
See you make you way through the crowd
And say hello,little did I know
She's cheer captain
And I'm on the bleachers
Dreaming about the day when you wake up and find
That what you're looking for has been here the whole time. Do you remember we were sitting there by the water You put your arm around me for the first time
You made a rebel of a careless man’s careful daughter
You are the best thing that’s ever been mi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