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陆华)
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

弯曲的暗黑色娃娃一般的脸,配着一只异常的乳白色井盖模样的鼻子。鼻子上面是一对普通的亮紫色光盘似的眼睛,两边是破烂的钢灰色砂布耳朵,鼻子下面是花哨的
墨紫色水精般
股票知识 股票知识
二.碱的命名:氢氧化某
三.碱的分类:
强碱: KOH、 NaOH、 Ba(OH)2
中强碱: Ca(OH)2
那个身穿异形的蟒鹰袄的丑女是
女无赖契温娆嘉妖女。她出生在丝可安拉星国的天鹅川,绰号:银拳车灯!年龄看上去大约十四五岁,但实际年龄足有五六千
岁,身高两米八左右,体重约六百公斤。此人最善使用的兵器是『红火瀑神樱桃锤』,有一身奇特的武功『银光秋妖活塞头』,看家的魔法是『白金香祖臂章理论』,
另外身上还带着一件奇异的法宝『粉烟跳妖座椅石』。她有着浮动的暗紫色烤鸭模样的身材和矮矮的深灰色奶酪造型的皮肤,好像极品的潇洒同时还隐现着几丝风趣,
黄色元宵似的身材真的有些恐怖潇洒,高大的深紫色细小长号般的胡须显得极为出色但又露出一种隐约的帅气。高大的亮蓝色悬胆样的复眼认为很是飘忽不定潇洒,奇
特的紫红色螃蟹一般的舌头好像十分古怪绝妙。那一双精悍的浅绿色扫帚样的眉毛,好像十分愚笨但又带着几分滑稽。再看女员工Q.希霓妮婆婆的身形,她有着瘦瘦
的极似布条造型的肩膀,肩膀下面是结实的极似叉子造型的手臂,她怪异的深青色灵芝造型的手掌确实非常神奇同时还隐现着几丝有趣,彪悍的水白色弯刀造型的手指
弱碱: 水 和 氨 ( N H 3 · H 2 O ) 、 氢 氧 化 铝 [Al(OH)3]、氢氧化锌[Zn(OH)2]等。
四、碱的性质
[实验1]在四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 灰水的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 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取两片PH试 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在试管中滴 入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观察颜色变 化。
九年级科学上册1.3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

氢氧化钠 与二氧化 (qīnɡ yǎnɡ huà nà)
硫1反.一应些工厂(gōngchǎng)产生的二氧化硫直接排入大气有
何危害?
会污染大气,形成酸雨,还会影响人的健康。 硫酸工业排放(pái fànɡ)的废气里含有二氧化硫气体。
2.如何除去废气里的二氧化硫 气体呢?
对照下例方程式你能写出用氢氧
难溶性碱只能满足性
质2。
⑵性质4参加(cānjiā)反
碱
应的盐和碱必需都是 可溶性的。
非金属氧化物 酸
盐
2021/12/12
盐 + 水 新碱 + 新盐
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shén ? me)
一.什么(shén me)是碱
1.未成熟的柿子中存在碱性(jiǎn xìnɡ)物质,家用的洗 涤剂中也存在着碱性(jiǎn xìnɡ)物质;常见的物质中, NaOH、Ca(OH)2等物质都属于碱。
No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锌白色沉淀。碱的性质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D
Image
12/12/2021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1.下列物质(wùzhì)不属于碱类物质(wùzhì)的是A
(
) A.纯碱(chún
B.(N氢a氧C化O铁) jiǎn)
23 (qīnɡ yǎnɡ huà tiě)
[C.F氢e氧(O化H钡)3[]Ba(OH)2]
D.消石灰[Ca(OH)2]
2021/12/12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2.下列说法(shuōfǎ)正确的是(B
第3节 探索 碱的性质 (tàn suǒ)
2021/12/12
九年级科学上册《 探索碱的性质》课件

碱的通性(tōnɡ xìnɡ)
• (1) 碱溶液(róngy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
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 (2) 碱+酸=盐+水 (中和反应)
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3、碱与非金属氧化物能否(nénɡ 反应? fǒu) 活动: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
有什么现象?
实验(shíyàn)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 方程式: (fǎnyìng)
Ca(OH)2 + CO2 = CaCO3↓+H2O
应用: 检验二氧化碳CO2
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若要吸收或除去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 钠溶液(为何(wèihé)不用氢氧化钙溶 液?)
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
生产硫酸的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的 二氧化硫,可用氢氧化钠 溶 (qīnɡ yǎnɡ huà nà) 液吸收,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使无色酚酞(fēn tài)试液变红色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2、碱与酸的反应(fǎnyìng)
活动: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酚酞,有什么现象? 逐滴滴加稀盐酸,直到红色刚好褪去 用滴管吸取反应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溶液在蒸发皿中烘
干,蒸发皿上留下什么?
红色 实验现象 :酚酞变 (xiànxiàng)
探索(tàn suǒ)碱的性质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一、什么 是碱? (shén me)
NaOH =Na+ + OHCa(OH)2=Ca2+ + 2OHBa(OH)2=Ba2+ + 2OH-
碱:电离(diànlí)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
探索碱的性质说课稿范文

探索碱的性质说课稿范文探索碱的性质说课稿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探索碱的性质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过程等来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常见的碱”,本节分为2个课时,我讲的是第1课时,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为:碱的共性研究。
在本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会进行化学变化以及酸的性质,这为碱的性质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同时,也为之后深入探究碱的其他性质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九(5)的学生基础较好,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之引导可以自己进行探索研究。
学生的这些特点为本节课的教法学法提供了基础。
3、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了解碱的分类,及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的共性。
(2)、技能领域:继续练习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的操作。
(3)、情感领域: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碱(可溶性和难溶性)的共性。
5、教法学法: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和探究式实验等方法,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6、教学过程:关于什么是碱在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中已经讲解,所以本节课没有重点强调。
那么本节课是通过书写化学式的开篇,通过该过程一是检验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书写化学式,二是让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判断物质溶解性,并让学生通过圈的方式找出碱,同时清楚碱可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
然后让学生书写可溶性碱的电离方程式,从而说出碱具有共性和个性的原因。
为本节课研究碱的共性拉开序幕,说明碱的个性下节课学习。
整堂课我共设计了6个活动,前4个活动是可溶性碱的共性,后两个活动是难溶性碱的共性。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第一课时)导学案+带答案.doc.doc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并会解释一些现象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观察现象的习惯,培养现象分析的能力【重点和难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并会解释一些现象【学习过程】一、前置作业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钠________ 氢氧化钙________ 氢氧化钾________ 氢氧化钡________2、上述化合物溶于水后都能产生一种共同阴离子________,这类化合物称为________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概念:通过观察或者查阅课本资料 完成下列表格2、氢氧化钠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强烈的__________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万一皮肤上沾有,应立即用大量___________冲洗,然后涂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氢氧化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其水溶液俗称为___________4.你知道从石灰石到生石灰再到熟石灰的过程么,你能分清这三种石灰吗?你能用方程式表述里面发生的反应吗?写在下面的空白处5.你知道我们接触到的干燥剂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堂小结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四、达标检测(独立完成) 1.实验室中称量固体火碱时:①放在洁净的纸上 ②.放在左盘中 ③放在小烧杯中 ④.放在右盘,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氢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水溶液通常被我们称为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内表示的是同种物质的是( )A. 氢氧化钠 、烧碱、火碱 B .氢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C .盐酸、氯化氢、食盐D .冰、干冰、水4.我们已熟识的下列物质中,加入水中不会放出大量热的是( )A.生石灰B.氢氧化钙固体C.氢氧化钠固体D.浓硫酸5、下列物质中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A 、生石灰B 、浓硫酸C 、氯化钠D 、烧碱6、生石灰石白色的块状物,应用非常广泛。
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

二.碱的命名:氢氧化某
三.碱的分类:
强碱: KOH、 NaOH、 Ba(OH)2
中强碱: Ca(OH)2
弱碱: 水 和 氨 ( N H 3 · H 2 O ) 、 氢 氧 化 铝 [Al(OH)3]、氢氧化锌[Zn(OH)2]等。
四、碱的性质
[实验1]在四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 灰水的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 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取两片PH试 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在试管中滴 入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观察颜色变 化。
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
(第一课时)
几种常见的碱
NaOH
KOH Ca(OH)2 Cu(OH)2
一、碱的涵义:
NaOH = Na+ + OH— KOH = K+ + OH— Ca(OH)2 = Ca2+ +2 OH— Cu(OH)2 = Cu2+ +2 OH—
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
氧根离子(OH-)的一类化合物。
1、碱性物质能使酸碱指示剂呈一定的颜色;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思考: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 而不直接说成“碱”?
因为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 氧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பைடு நூலகம்色 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根据下图说出中和反应的实质。
H+ + OH- = H2O
1、下列关于碱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只要含有OH-的化合物如Cu2(OH)2CO3就是碱 B.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C.电离时产生的金属阳离子和的OH-个数相等 D.电离时产生的金属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OH-所 带的电荷数相等
1.3 探索碱的性质[1]
![1.3 探索碱的性质[1]](https://img.taocdn.com/s3/m/489d099951e79b89680226ee.png)
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酸和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2、说出中和反应的特点。
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技能目标3、继续练习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性质试验的操作。
了解强碱使用的注意事项。
4、了解认识物质所采用的一定的研究方法,分析一类物质中的典型物质——用对比实验寻找物质的特性——从物质的变化中归纳其性质——用物质的性质推测其用途。
情感目标5、渗透STS教育思想,了解常见的碱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碱的共性和个性,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实质,认识物质的方法。
〖教学准备〗研究碱的共性和个性的相关实验,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酸这类物质的有关性质,今天这节课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碱。
尝一个未成熟的柿子,有一种涩味,因为柿子里含有碱性物质。
接触碱性物质时有滑腻感,这一特性,我们可以在使用含碱性物质的洗涤剂时能感受到。
这是碱的两个性质,碱还有哪些性质呢?一、什么是碱1、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2、常见的碱:NaOH Na++OH—(出示实物)KOH K++OH—Ba(OH)2Ba2++2OH—Ca(OH)2Ca2++2OH—二、碱的性质问:我们已经学习酸的有关性质后,我们了解了认识物质有一定的方法,你能归纳一下学习物质的方法吗?(学生回答)认识物质的方法——对一类物质中典型的物质进行分析、寻找物质的特性、归纳性质、推测用途。
我们研究碱这类物质就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为例。
问:根据酸的研究方法,你准备从哪几方面对碱进行研究?生:指示剂,与酸反应,与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盐反应,与金属反应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分别用石蕊、酚酞、pH试纸来检测,观察现实验:1、2支试管分别盛3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恰好消失。
第三节 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结论: 碱的化学性质二: 碱能跟酸反应 通式: 碱+ 酸 = 盐 + 水
用盐酸中和NaOH溶液的过程中,可用 什么方法检验酸或碱是否过量? 答:可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如再滴入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是酸过量,变 蓝色,说明是碱过量.也可以用PH试 纸来检验,反应完后,若PH>7时, 说明是碱过量,若PH<7时,说明是 酸过量.
现象:盛氯化铜溶液的试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盛氯化铁溶液的试管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化学反应方程式:
CuCl2 + 2NaOH
蓝色 FeCl3 3NaCl 黄色
共同点: 盐 +
无色 +
= Cu(OH)2↓ + 蓝色絮状沉淀
2NaCl
3NaOH
=
Fe(OH)3↓ +
红褐色絮状沉淀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结论:
2、碱能与酸反应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 在2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 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溶液变 ( 红色 ),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 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 ) 红色 刚好消失。 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化学方程式:
NaOH + HCI = NaCI + H2O
初三化学
第三节 探索碱的性质
第1课时
你去尝一个未成熟的柿子,会有什么 感觉?
这是因为柿子里含有 碱性 物质
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涩味,洗澡时不 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
一、什么是碱
1.未成熟的柿子中存在碱性物质,家用的 洗涤剂中也存在着碱性物质;常见的物质 中,NaOH、Ca(OH)2等物质都属于碱。
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浙教版

工业中的碱
灰浆和水泥是用碱性 氢氧化钙制取的。
一、什么是碱
几种常见的碱
NaOH
KOH
Ca(OH)2
Cu(OH)2
NaOH = Na+ + OH— KOH = K+ + OH—
Ca(OH)2 = Ca2+ +2 OH—
碱
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氢氧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
一、碱有哪些性质
实验1、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与碱的作用
你去尝一个未成熟的柿子,会有 什么感觉?
这是因为柿子里含有 碱性 物质 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涩味,洗澡时不 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
碱还有哪些性质呢?
生活中的碱性物质:
香蕉,草莓,大豆、菠菜;
茶、笋、樱桃、海带、黄瓜、 葡萄(干)、梨、胡萝卜、芋头、 萝卜、洋葱等
生活中的碱
像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 那样的碱可以治疗对人体 不利的胃酸过多症。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
1、在2支分别盛有3毫升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 管里,各滴入 1 滴酚酞试液,分别向 2 支试管里 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 色刚好变成无色。 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成中性
2 、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 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
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 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 肿痛。 可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3· H2O) 的药水,可减轻痛痒,你知道其中的原 因吗?
早晨空腹时,为什么要少吃苹果 或酸性食物较好? 治疗胃病药物是酸性还是碱性? 治疗胃病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中,要以确定某种物质是碱的是( ) A、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B、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C、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D、水溶液能导电
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PPT课件

1
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硫酸和铝反应②稀硝酸和氧化镁反应 ③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④碳酸钠和硝酸反应
2Al+3H2SO4=Al2(SO4)3+3H2↑ MgO+2HNO3=Mg(NO3)2+H2O 3HCl+Fe(OH)3=FeCl3+3H2O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2020年10月2日
4
你还知道生活中碱性的食物 吗?
常见食物的碱性: 牛乳、茶、柿 子、黄瓜、胡萝卜、萝卜、菠菜、 柑橘类、葡萄、芋头、海带、葡萄 干、马铃薯、卷心菜、笋、香菇类、 油菜、南瓜、豆腐、苹果、梨、香 蕉、樱桃等。
2020年10月2日
5
你去尝一个未成熟的柿子,会有 什么感觉?
这是因为柿子里含有 碱性 物质
2020年10月2日
19
二、碱的性质 1.碱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无色酚酞变红色.
2、碱能跟酸反应
通式: 碱+ 酸 = 盐 + 水
3.中和反应:
1)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 中和反应。
Mg(20O20年H10月)2日2+2HCl=MgCl2+2H2O
3
你知道生活中酸性的食物吗?
常见食物的酸性:牛肉、猪肉、鸡肉、金枪 鱼、牡蛎、目鱼、奶酪、米、麦、面包、酒 类、花生、薄肠、糖、饼干、白糖等。火腿、 鸡蛋、龙虾、章鱼、鱿鱼、奶油、豌豆、鳗 鱼、河鱼、巧克力、葱、粉、炸豆腐等。
上述所写的化学方程式都是有关酸的性质, 今天这节课开始学习有关碱的知识.
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涩味,洗澡时不 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
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新编201912)

二.碱的命名:氢氧化某
三.碱的分类:
强碱: KOH、 NaOH、 Ba(OH)2
中强碱: Ca(OH)2
弱碱: 水 和 氨 ( NH3·H2O) 、 氢 氧 化 铝 [Al(OH)3]、氢氧化锌[Zn(OH)2]等。
四、碱的性质
[实验1]在四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 灰水的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 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取两片PH试 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在试管中滴 入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观察颜色变 化。
1、下列关于碱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只要含有OH-的化合物如Cu2(OH)2CO3就是碱 B.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C.电离时产生的金属阳离子和的OH-个数相等 D.电离时产生的金属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OH-所 带的电荷数相等
;我爱查吧 https:/// 我爱查吧
1、碱性物质能使酸碱指示剂呈一定的颜色;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思考: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 而不直接说成“碱”?
因为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 氧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紫色 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
1)、在2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稀溶
;
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选择两句加以修改。(4分) ①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在我省一套信息化应急指挥系统正式启动。②通过这套指挥系统,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可随时向省领导汇报全省甲型HlNl流感的防控情况,省领导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防控工作发出 指令。③采取信息化应急指挥系统,对于处理甲型H1N1流感这样的突发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选择两句加以修改。(
九年级科学上册 1.3探索碱的性质课件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一、氢氧化钠(qīnɡ yǎnɡ huà nà)(化学式:NaOH )
俗名:烧碱(shāo jiǎn)、火碱和苛性钠 2、氢氧化钠(qīnɡ yǎnɡ huà nà) 用途
烧 碱
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1、阅读氢氧化钠试剂瓶标签。 2、用药匙取一小块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观察它的颜色、状 态等。几分钟以后再观察这块(zhè kuài)氢氧化钠,你发现有什么现象? _____氢__氧__化__钠_表__面__(biǎomiàn)变得潮湿(潮解)
酸 盐+水
盐
新碱 + 新盐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课内练习:
1、以Ba(OH)2为例,分别(fēnbié)写出它与CO2、 HCl、H2SO4和CuCl2、FeCl3的反应。
2、硫酸铜溶液中加入(jiārù)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立即生成( B )
红褐色沉淀 A
(chéndiàn)
B 蓝色沉淀
C 绿色沉淀
开始墙面变得潮湿,过几天墙壁就变得又硬 又白了。在这个(zhè ge)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变 化?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C + O2 == CO2 CO2 + Ca(OH)2 = CaCO3 + H2O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练习(liànxí):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 2、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 3、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
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
SiO2+2NaOH=Na2SiO3+H2O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思考:请你找出下列(xiàliè)化学方程式的共同点:(从 物质的种类来分析)
CO2 + Ca(OH)2 = CaCO3↓+ H2O CO2 + 2NaOH = Na2CO3 +H2O SO2 + 2NaOH = Na2SO3+ H2O
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

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探索碱的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几个部分来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首先,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本节分为3个课时,我讲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为:碱的概念和碱的部分性质。
在本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会进行化学变化以及酸的性质,这为对应的碱的性质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同时,这为之后深入探究碱的其他性质奠定了基础。
其次,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之引导可以自己进行探索研究。
学生的这些特点为本节课的教法学法提供了基础。
第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碱的概念;(2)会运用实验进行简单的探究;(3)能说出指示剂遇碱的变色情况,认识碱的部分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初步用探究的方法认识碱的性质,采用对比观察与分析的方法归纳出碱的通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重点:能确定怎样的物质是碱,知道碱能与酸和氧化物反应;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会运用碱的化学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五、教法学法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联系生活实际、实验探究等方法,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同时引导学生从认识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器材:装满二氧化碳的玻璃瓶、鹌鹑蛋、吸管、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石蕊、酚酞、硫酸溶液;教学程序酸的兄弟——碱教师:桌上有一瓶溶液,请同学们确定它是否是酸?学生探究1:取无色溶液,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此溶液不是酸。
教师:同学的结论是正确的,它不是酸。
它是一种与酸的性质有很大差异,但与酸又有许多联系的一类新物质,它是酸的兄弟——碱。
请同学分析下面三种物质的类别。
2021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3 探索碱的性质(第课时)教案 浙教版

常见食物的碱性:萝卜,苹果,洋葱,萝卜干,大豆,香蕉,草莓,蛋白,菠菜,海带;
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涩味,洗澡时不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此外碱还 有哪些性质呢?
一、碱有哪些性质
过渡:未成熟的柿子中存在碱性物质,家用的洗涤剂中也存在着碱性物质;常见的物质中,NaOH、Ca(OH)2等物质都属于碱。
C.碱电离时生成的金属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氢氧根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D.碱电离时生成的金属离子数和氢氧根离子数相等.
3.在氢氧化钠溶液里加入1~2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盐酸,直到反应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
A.红色→无色→红色B.红色→无色→无色
C.无色→红色→无色D.无色→蓝色→无色
3.碱 + 非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盐+碱=新碱+ 新盐
启动思维,激发学生大胆猜想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巩固实验操作、描述现象的能力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
巩固实验操作、描述现象的能力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
氢氧化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结论:碱性物质能使酸碱指示剂呈一定的颜色: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演示: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
(1).在反应中使用酸碱指示剂
(2).反应所得溶液进行蒸发,观察蒸发皿中留有的固体
结论:碱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酸=盐+水
思考:请你找出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的共同点:
NaOH +HCI=NaCI + H2O
4.演示: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注入2-3毫升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观察有何变化?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1-2课时)[上学期]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1-2课时)[上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35e50b5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1.png)
你知道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 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什么应用?
施 加 熟 石 灰 [ Ca(OH)2] 改 进 酸 性 土 壤、中和过量的酸;精制石油时, 用氢氧化钠来中和过量的酸等。
根H+ 据下图说出中和反O-应H 的实质。H2O
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
H++OH-=H2O
• 2.蜜蜂或蚊虫的分泌物含有酸性物质, 如果被这些昆虫叮咬,可用弱碱性 溶液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涂 抹碳,酸以氢减钠轻溶红液肿、痛肥痒皂。水被黄蜂蜇伤
的部位会带有碱性,可以用弱酸溶 液如_____中和。
醋
• 作业:
•
•
作业本和课后练习
你去尝一个未成熟的柿子,会有 什么感觉?
这是因为柿子里含有 碱性 物质 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涩味,洗澡时不 谨慎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
碱还有哪些性质呢?
一、碱有哪些性质
实验1、酸碱指导剂和pH试纸与碱的作用
试液
氢氧化钠 溶液 澄清石 灰水酚酞试液 变红 变红紫色石蕊 试液变蓝
变蓝
PH 试 纸
SO3+2NaOH=Na2SO4+H2O
硫酸钠
CO2+2NaOH=Na2CO3+H2O
碳酸钠
2、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 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 木塞。
SiO2+2NaOH=Na2SiO3+H2O 3、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不 能敞口放置,为什么?
CO2+2NaOH=Na2CO3+H2O
检验CO2气体的存在 非金属氧化物+碱 = 盐 + 水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稀盐酸
氢氧化钠 溶液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 确? 理由是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
你还知道生活中碱性的食物 吗?
常见的碱性食物: 牛乳、茶、柿 子、黄瓜、胡萝卜、萝卜、菠菜、 柑橘类、葡萄、芋头、海带、葡萄 干、马铃薯、卷心菜、笋、香菇类、 油菜、南瓜、豆腐、苹果、梨、香 蕉、樱桃等。
你去尝一个未成熟的柿子,会有 什么感觉?
这是因为柿子里含有 碱性 物质 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涩味,洗澡时不 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
2).中和反应的应用:
农业上用熟石灰[Ca(OH)2]降低土壤的 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石油 工业上用氢氧化钠[NaOH]中和过量的硫 酸[H2SO4];医学上用氢氧化铝[Al(OH)3] 中和过多的胃酸.
用盐酸中和NaOH溶液的过程中,可用 什么方法检验酸或碱是否过量?
答:可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如再滴入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是酸过量,变 蓝色,说明是碱过量.也可以用PH试 纸来检验,反应完后,若PH>7时, 说明是碱过量,若PH<7时,说明是 酸过量.
乙
PH
7 0
丙
PH
7 0
丁
A.只有甲
C.甲和丙
B.乙和丁
D.丙和丁
2.如图所示,小婧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
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
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
婧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只试管中,并向试管
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溶液变
(红色 ),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
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
)
刚好红消色失。
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成中性
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
在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
白色的晶体。
化学方程式:
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学习目标
1.了解碱的概念.
2.理解中和反应的含义和本质.
3.归纳碱的共性. 4.进一步学习运用从感性到理性, 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增强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硫酸和铝反应②稀硝酸和氧化镁反应 ③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④碳酸钠和硝酸反应
2Al+3H2SO4=Al2(SO4)3+3H2↑ MgO+2HNO3=Mg(NO3)2+H2O 3HCl+Fe(OH)3=FeCl3+3H2O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3.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 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试液 酚酞试液
氢氧化
钠溶液 变红色
紫色石蕊 试液
变篮色
PH试纸 PH > 7
澄清石 灰水
变红色
变篮色
PH > 7
上面讲到碱有涩味,那么碱还有哪些性质呢?
二、碱的性质
1.碱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
[实验]在四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 灰水的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 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取两片 PH试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在试 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观 察颜色变化,现象填入下表中。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②用盐酸除 铁锈,③用硝酸钡检验硫酸的存在,④用硝 酸银检验盐酸的存在,⑤用稀盐酸除热水瓶 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 化镁)
Al(OH)3+3HCl=AlCl3+3H2O 6HCl+Fe2O3=2FeCl3+3H2O Ba(NO3)2+H2SO4=BaSO4↓+2HNO3 ACagCNOO3+3+2HCl=ACagCl2↓+H+H2ON+OC3O2↑
结论:
2、碱能跟酸反应 通式: 碱+ 酸 = 盐 + 水
思考:请你找出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的 共同点:
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NaOH是碱, HCl、 H2SO4都属酸, NaCl、 Na2SO4都是盐,它们都是酸与 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结论: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无色酚酞变红色.
思考: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 而不直接说成“碱”? 因为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氧 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紫色石蕊 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碱能与酸反应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 1)、在2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稀溶
3.中和反应: 1)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 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判定:MgO和H2SO4反应,生成了 MgSO4和H2O(生成盐和水),这 个反应是中和反应吗?
答:这不是中和反应,因为中和反应应该 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能单 看生成物是盐和水,所以这个反应不是中 和反应.
阅读教材,回答中和反应工农业生 产上有何用途?Biblioteka 讲新授课一.什么是碱
1.未成熟的柿子中存在碱性物质,家用 的洗涤剂中也存在着碱性物质;常见的物 质中,NaOH、Ca(OH)2等物质都属于碱。
到底什么是碱?
2.碱的电离
NaOH = Na+ + OH– KOH = K + + OH– Ca(OH)2= Ca2+ +2OH– Ba(OH)2 =Ba2++2OH– 思考:电离产物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请你阅读教材后,能说出中和反应的 实质吗?
3)中和反应的实质: 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 成中性的水。
H++OH-=H2O
深入思考:
1.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物质,纵坐标表示溶液的 PH。能正确表示18.25克2%的盐酸和20克2% 的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B )
PH
7 0
甲
PH
7 0
Mg(OH)2+2HCl=MgCl2+2H2O
你知道生活中酸性的食物吗?
常见的酸性食物:牛肉、猪肉、鸡肉、金枪 鱼、牡蛎、目鱼、奶酪、米、麦、面包、酒 类、花生、薄肠、糖、饼干、白糖等。火腿、 鸡蛋、龙虾、章鱼、鱿鱼、奶油、豌豆、鳗 鱼、河鱼、巧克力、葱、粉、炸豆腐等。
上述所写的化学方程式都是有关酸的性质, 今天这节课开始学习有关碱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