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课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理论课程论文
摘要
有用性,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基本上达到了这一目标,满足了社会和企业要求真实公允地披露信息的需要。然而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改变,会计信息用户要求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财务报告的改进也一直是会计界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经营风险的加大,竞争之激烈,使原来财务报告暴露出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这些局限性是:缺乏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的披露;偏重于有形资产的披露,对无形资产的财务信息计量不准确、披露方式不妥当;缺少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与反映;缺乏预测性财务信息和经营风险性的反映;缺乏对社会责任披露等。为了适应变化的情况,因此要改进财务报告的这些缺点,完善财务报告的目标、内容,改进财务报告体系,完善财务报告披露方式。
关键词:财务报告;局限性;财务信息;发展趋势;经营风险
1前言
财务报告是交换财务信息的主要方式,它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信息交换的方式、时间和内容。信息交换方式是指交换信息时所依赖的传输介质及其传送方式。在工业社会,这种介质主要为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传送方式则主要为一定格式的会计报表。信息交换时间是指所交换信息的截止时点及传送的具体时间,在传统会计中,传送信息的截止日通常是会计报表的发布日。信息交换内容是指所交换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涵义。在传统会计中,财务报告所传递的信息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财务报告体系的暂行规定》,即我国现行的新财务报告体系,它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其中财务报表又可分为主表和附表两部分。财务报表主表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是三大基本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此外,还有三张资产负债表附表及两张利润表的附表。其他财务报告主要用于揭示与会计系统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财务或非财务信息,此外,还包括财务报表附注,用文字的形式对基本财务报表的项目和内容,以及有助于正确理解财务报表的有关事项进行必要
的说明和解释。与传统的财务报告相比,现行财务报告对项目的规范更具体、严密,使财务报告的提供者目标更明确、使用者使用更方便;谨慎性原则得到充分运用,如计提八项减值准备等;体现了对及时性原则的重视,如要求编制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克服了传统财务报告不能反映企业集团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财务状况的缺陷,如要求编制分部报告从而使企业集团管理者当局可以及时地了解各行业、各地区分部的具体情况,以制定整个集团全面发展规划,同时也使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得到更多的有关企业集团的信息,对企业进行未来经营报酬和经营风险的分析更加准确;重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财务报告作为财会信息的主要载体,必须对经济气候和经济事项的变化做出反应,然而,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却并未跟上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信息需求量日益增加的需要,更清晰地呈现企业的营运全景,适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灵活的财务报告模式的产生就成为必然。本文将着重论述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2财务报告概述
2.1财务报告的产生与发展
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但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财务报告出现的时期比较晚。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在复式记账的早期仅编制试算平衡表,不编制财务报表,而试算平衡表只起到平衡作用。经过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大约在中世纪前后,企业中开始编制余额账户表,将所有账户借方、贷方余额在一张表中排列,不仅可以通过此表验证总账结转的正确性,而且使汇总资产和权益的余额记入新总账的手续简单。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余额账户也不能适应需要,因此产生了会计报表①。
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城邦和德国自治城市,为了征收财产税,要求企业编制会计报表,以便全面反映纳税人的财产情况。1673年法国的商典要求商人每两年“编制反映全部不动产、动产、债权和负债的资产目录”,以便在该商人破产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14世纪,合伙企业利用佛罗伦萨平衡表,计算本会计期间内的纯资产和上年度纯资产的差额,以便发生合伙人变动时,确定合伙人的资本。17世纪股份公司的出现,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筹资渠道多元化,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开始分离,越来越多的外部经济利益者开始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但它们不能直接接近总
①
朱小平,徐涨:《初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121页。
账,因此要求企业编制独立的财务报表。依据外部经济利益者关心的内容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两张表,这两张表从产生之日起一直是企业的主要报表。早期的财务报表根据总账中的会计科目直接抄录,或采用试算平衡表数据的多栏式报告书。不久以后,这种多栏式财务报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反应最终结果的“账户”式或“报告”式的财务报表。我国是在1993年会计改革时,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对于社会来说,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基本组织,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获得满意的经营成果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主要目标。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虽然能够分别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这两张报表是割裂的,每一张报表都不能全面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关系。为了能够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美国的企业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编制内部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向企业的有关利益者报送理财情况。1971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原则委员会发表第19号意见书,建议将财务状况变动表作为企业对外公布的基本报表。早期的财务行状况变动表多以营运资金和全部资金为基础编制,这种财务状况变动表虽然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连接起来,但仍然不能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提供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信息,当前财务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的企业多以现金为基础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即现金流量表。于是1987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第95号财务会计准则公报,规定用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至此现金流量表成为企业的第三大报表。我国在1993年的行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各行业应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在1998年公布的《现金流量表》准则中规定从1998年开始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
2.2会计报表的地位
编制财务报表的早期,企业的资本大多依靠银行的贷款筹集,资产负债表主要是为银行提供信息。而银行认为债务人贷款期间的偿还能力与收益能力无关,却直接与存货的变现能力相关,重视资产的流动性,而不重视盈利额。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之为“流动性主义”,只是强调资产的流动性,而不顾及其他。此外,当人们认为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基础是拥有或控制资产,资产的增加或减少可以反映业主所拥有的资产是否得到保全,计算利润的目的只是为了对资产进行计价,账簿记录以资产为主。因此当时将资产负债表称为第一报表,说明其重要性高于损益表。
财务报表使用者判断财务报表的地位的标准是某一集团的利益,以及该集团与企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