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的治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患者的自我保养
./
1、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肝炎病人应特别注意休息,这是由肝脏的生理功能决定的。

中医认为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

活动量越大,其肝脏的血流量越小,故到达肝脏的营养成分和药物就越少,肝炎恢复就越慢,所以休息对于肝炎病人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并不是说绝对卧床,当症状显著改善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但以不引起疲劳为原则。

中医认为劳累伤气,久卧亦伤气,特别是慢性肝炎患者,在症状相对稳定期,应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起居有常。

2、调畅情感,保持乐观。

肝炎患者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正确看待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情感的变化对肝炎患者的病情影响极大。

“怒伤肝”、“思伤脾”,暴怒和忧思过度会导致肝胆和脾胃气机郁滞,功能失常而出现胸胁痞闷、腹胀、嗳气、纳呆、倦怠乏力、大便不调等,诱发或加重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临床症状。

肝病患者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
3、饮食有节,注重忌宜。

肝病饮食以保护受损肝脏为目的:古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是指饮食过饱或暴饮暴食可以导致疾病。

肝病患者消化功能本来就虚弱,如果饮食没有节制,可进一步加重疾病。

因此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定时进餐,使胃肠的功能协调正常。

二要饮食定量,每餐不宜过饱。

要多食富含蛋白的食物,主要有蛋类、奶类、瘦肉以及各种豆制品等,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注意休息,适当增加活动量;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机体内部调节功能加强,自身的免疫力逐步增强,对缓解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积极的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强调三分药治,七分调理。

精神要愉快,生活有规律,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反对过度营养引起肥胖,除出现黄疸或转氨酶显著上升时要卧床休息外,一般症状不多、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应适当活动,注意动静结合。

用药切忌过多过杂,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换药不宜太勤。

选用抗病毒药、调整免疫药、活血化瘀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药物时,一定要有医生指导。

配合选用适宜于自己的调理方法,让身体逐步增加抵抗力,最后战而胜之。

平常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来提高抗体.比如:
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白花蛇舌草、女贞子、金银花、鸡血藤、叶下珠,葫芦瓢等。

增强B细胞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菟丝子、肉苁蓉,九香虫,黄精、仙茅等。

增强T细胞功能: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灵芝、肉苁蓉等。

清除免疫复合物:生地、大黄、桃仁、红花、女贞子生牡蛎,石耳等。

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功能穿破石,龙胆草、鸡血藤、桃仁、红花、郁金、葛根等。

抗乙肝病毒中药:乌蛇,壁虎,半枝莲,水牛角,蟾蜍等.
饮食上没有特别的禁忌,要以清淡为主,忌饮酒,少食辛辣油腻之品.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宜,如有气虚乏力者多食大枣,莲子,桂圆等;血虚头晕易用百合,芹菜,木耳等;阴虚口干便秘多吃核桃仁,首乌,蜜等.多食水果.
中医治疗该病以活血排毒,清肝保肝,增强抗体为主.一般3-4个月为一疗程,服药前和服药后检查一下HBV_DNA结果做为对比.以便验证治疗结果.
李景白教授中医治疗乙肝病毒的中药基本方:
.
健康病毒携带者(无任何症状)可煎服以下处方。

一般3个疗程左右,(一个疗程两到三个月)。

黄芪30克,乌蛇20克,壁虎炮制研末3克(吞服),枸杞15克,水牛角15克,炙干蟾15克,土蜂蜜20克,甘草6克。

每天一剂,水煎二次服,饭后温服。

健康病毒携带者免疫力差,肝功正常,无明显症状。

乌蛇20克,炙干蟾15克,枸杞15克,黄芪30克,阿胶10克,水牛角15克,土蜂蜜20克。

灵芝15克、甘草6克。

水煎二次服,饭后温服。

以上处方只要坚持服用,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乙肝患者的常见症状
一旦感染乙肝最突出的症状是疲倦乏力和不思饮食。

常见症状是肋下胀痛或不适,恶心,厌油腻,不适饮食,食后胀满或有黄疸,口干,大便或干或溏,小便黄,或有低烧,头昏耳鸣,面色萎黄无华等。

如果是肝硬化,除有肝炎的临床表现之外,还有腹水,复辟血管突出,周身水肿,尿少,肝掌,蜘蛛痣,严重者还可能大出血。

(1)急性乙型肝炎:一般潜伏期为60天左右,起病比较隐匿,前驱期症状大多不明显,通常没有发热,一般症状如乏力、厌食、尿色加深、腹胀、腹泻或便秘、肝脏肿大压痛等与普通肝炎相同。

通常无黄疸,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或ALT)和谷草转氨酶(GOT或AST)上升较为缓慢。

病程较甲型肝炎为长,一般至少需要三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2)慢性乙型肝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疲乏,与劳累程度不一致,或休息后也不恢复。

但各人对疲乏的敏感性不同,关注程度也不同。

疲乏是最不特异的症状,可出现在各种生理和病理情况,只能提请注意,难以就此作出判断。

食欲减退是教科书中描写最多的肝病典型症状,其实在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并不普遍,程度也多轻微。

许多病人甚至还能耐受宴会应酬,但已不如病前贪吃。

肝区钝痛却很常见,尤其在顾虑较多的病人。

忧心忡忡,夜不成寐,抚肝怵然,疼痛不已。

疼痛与炎症活动并不一致,虽不影响正常生活,却很难治疗缓解。

上述症状常在检出HBsAg后出现,也只是在检出HBsAg后才能赋予特定的意义。

有较多病人自诉尿黄。

尿黄可有不同情况:并非发病,只是饮水不足,或病人过度关注;亚临床黄疽,虽无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可有轻度增高;无黄疸的较重慢性肝炎或已有肝硬化的病人可能由于尿胆原增高;较重的慢性肝炎出现黄疸。

(3)重症肝炎:乙肝病毒导致的重症肝炎以亚急性重症肝炎为多见。

临床上常见在一段时间的乏力、厌食、恶心等肝炎症状后,突然出严重的出血倾向,如皮下的瘀斑、瘀点、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黑便)、黄疸明显加深,同时伴有神志的改变,如嗜睡、昏迷或狂躁等。

(4)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阳性,而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肝功能正常。

.
.
肝对人体的十大作用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肝脏的血流量极为丰富,约占心输出量的1/4。

每分钟进入肝脏的血流量为1000-1200ml。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糖的分解、贮存糖原;参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的代谢;解毒;分泌胆汁;吞噬、防御机能;制造凝血因子;调节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产生热量等。

1.肝脏的胆汁分泌作用:肝细胞能不断地生成胆汁酸和分泌胆汁,胆汁在消化过程中可
促进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每天有600-1100ml的胆汁,经胆管输送到胆囊。

胆囊起浓缩和排放胆汁的功能。

胆汁还有排泄激素和有害物质的作用。

2.肝与糖代谢:单糖经小肠粘膜吸收后,由门静脉到达肝脏,在肝内转变为肝糖原而贮存。

一般成人肝内约含 100g 肝糖原,仅够禁食24小时之用。

肝糖原在调节血糖浓度以维持其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

当劳动、饥饿、发热时,血糖大量消耗,肝细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所以患肝病时血糖常有变化。

3.肝与蛋白质代谢:由消化道吸收的氨基酸在肝脏内进行蛋白质合成、脱氨、转氨等作用,合成的蛋白质进入血循环供全身器官组织需要。

肝脏是合成血浆蛋白的主要场所,由于血浆蛋白可作为体内各种组织蛋白的更新之用,所以肝脏合成血浆蛋白的作用对维持机体蛋白质代谢有重要意义。

肝脏将氨基酸代谢产生的氨合成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

所以肝病时血浆蛋白减少和血氨可以升高。

4.肝与脂肪代谢:肝脏是脂肪运输的枢纽。

消化吸收后的一部分脂肪进入肝脏,以后再转变为体脂而贮存。

饥饿时,贮存的体脂可先被运送到肝脏,然后进行分解。

在肝内,中性脂肪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此反应可被肝脂肪酶加速,甘油可通过糖代谢途径被利用,而脂肪酸可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肝脏还是体内脂肪酸、胆固醇、磷脂合成的主要器官之一,多余的胆固醇随胆汁排出。

人体内血脂的各种成分是相对恒定的。

其比例靠肝细胞调节。

当脂肪代谢紊乱时,可使脂肪堆积于肝脏内形成脂肪肝。

5.激素代谢: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各种激素都保持一定含量,多余的经肝脏处理失去活性。

当患肝病时,可能出现雌激素灭活障碍,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不调及性征改变。

如果出现醛固醇和抗利尿激素灭活障碍,可发生钠和水分在体内潴留出现浮肿等。

6.解毒功能:在机体代谢过程中,门静脉收集自腹腔流来的血液,血中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抗原性物质,将在肝内被解毒和清除。

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它可保护机体免受损害,使毒物成为比较无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7.防御机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

肝静脉窦内皮层含有大量的枯否氏细胞,有很强的吞噬能力,能吞噬血中的异物、细菌、染料及其它颗粒物质。

据研究,门静脉血中有99%的细菌经过肝静脉窦时被吞噬。

因此,肝脏的这一滤过作用的重要性极为明显。

肝脏还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产生抗体,消灭入侵的各种抗原。

8.调节血液循环量:正常时肝内静脉窦可以贮存一定量的血液,在机体失血时,从肝内静脉窦排出较多的血液,以补偿周围循环血量的不足。

9.制造凝血因子:肝脏是人体内多种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人体内12种凝血因子,其中最重要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凝血因子II、VII、IX、X都是在肝脏内合成的。

肝病时可引起凝血因子缺乏造成凝血时间延长及发生出血倾向。

10.热量的产生: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都有肝脏参与。

安静时机体的热量主要由身体内脏器官提供。

在劳动和运动时产生热的主要器官是肌肉。

在各种内脏中,肝脏是体内代谢旺盛的器官,安静时,肝脏血流温度比主动脉高0.4-0.8摄氏度,说明其产热较大。

肝藏血的含义主要有2个方面:
(1)调节血量:当人体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时,部分血液回肝而藏之,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时,则血运送至全身,以供养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故有"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血归于肝脏"之说。

若肝藏血功能失调,则血液逆流外溢,可出现呕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等出血性疾病。

(2)滋养肝脏本身:肝脏要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其自身需要有充足的血液滋养,即所谓"肝需血养",若肝血不足,则出现眩晕眼花,目力减退,视物不清。

因肝脉与冲脉相连,冲为血海,主月经,故肝血不足,冲任受损,女子出现月经不调,量少色淡,甚者经闭。

肝主疏泄的含义主要有3个方面:气是指肝的功能。

疏泄是疏通,舒畅,条达;之意,也就是说,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气具有疏通,条达的特性,这一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疏通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而肝的生理特点又是主升,主动的,所以,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的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升降适宜,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正常。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可出现两个方面的病理现象: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即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不适。

若"木不疏土"还可出现肝胃(脾)不和等症,可见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等脾胃功能失常之症状。

因气行血行,气滞则血瘀,进而出现症积,痞块,在妇女则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

此外,气机郁结,还会导致津液输布代谢的障碍,产生水湿停留或痰浊内阻,出现膨胀或痰核等。

二是升发太过,气的下降不及,则肝气上逆,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

若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可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症状。

甚则可出现卒然昏不知人的"气厥"症候。

若肝气横逆"木旺克土"则出现脾胃功能失常之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大便异常等症。

(2)对情志的影响:肝性如木,喜条达舒畅,恶抑郁,忌精神刺激,《素问·举痛篇》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

"就是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的。

故肝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人的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若肝失疏泄则肝不舒,气机不畅,精神抑郁,出现郁闷不乐,抑郁难解或开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出现心烦易怒等,反之对过度的精神刺激,又常常是导致肝失疏泄的重要原因。

所以有"怒伤肝"及"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论述。

(3)疏泄胆汁:肝与胆相表里,有经络联系,中医学认为,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所以肝的疏泄功能也表现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若肝失疏泄,胆道不利,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出现胁痛,食少,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症。

总之,治疗乙肝,应以促进肝细胞再生,肝组织修复;抑制纤维化组织形成,为治疗方向。

采取全面清除乙肝病毒,防止肝细胞纤维化。

在Ie激动素的持续作用下新生肝细胞总量不断上升,免疫系统完全恢复,只有肝脏和血液中的病毒被彻底清除,肝功能各项指标才能完全正常。

冬虫夏草:中医认为冬虫夏草的主要功能是补虚损、益精气,适合于各种虚证患者。

煎汤内服,8~15克;或入丸、散。

虫草菌丝胶丸,每次5丸(每丸含量为0.259克),每日3次,疗程3~4月。

汉防己: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汉防己甲素有镇痛、抗过敏、显著的降压及抗菌、抗原虫和抗肿瘤作用。

主要适合于湿热壅盛型的胸水、腹水、肢肿的肝硬化患者。

用法为粉防己饮片8~15克,每日水煎后分次内服,或入丸、散,疗程3~6个月;汉防己甲素片,每日150毫克分3次服,疗程18个月。

茯苓:主要功能为渗湿利水、益脾和胃,适合于脾气虚弱、腹水、肢肿的患者(表现为
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泄泻、咳嗽、失眠等)。

每日12~25克,水煎,分次内服;或入丸、散。

田三七:功效止血化瘀,用于肝硬化患者出现鼻衄、牙龈出血、呕血、便血者,三七粉2克,冲服,半年一疗程。

红花:用于血瘀征象明显者,3~9克,泡水服用,半年一疗程。

双目灵(又称蛇王藤)、泽兰、当归等长期使用,也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乙肝患者有哪些禁忌
1、禁酒。

大量研究表明,酒精对肝脏有直接的损伤作用,任何含有酒精的溶液,即使含量再小,进入机体后都需要肝脏的分解。

在其分解过程中,使肝小叶中央区的细胞因缺氧而坏死并造成肝纤维化。

2.禁忌过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劳累过度能使大量营养和氧气消耗,导致肝脏能量供应减少,削弱肝脏的抗病力,肝细胞再生就会迅速扩散,破坏肝脏功能直至发生不可逆转的病变。

乙肝患者病情平稳时,主张劳逸结合,适当运动,适当休息,活动以不感受到疲乏,恶心,腰痛为准,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4.乐观向上情绪饱满。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本性喜顺达,舒畅,长期郁愤,可以导致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现代研究表明:愤怒会使人呼吸急促,血液内红细胞数剧增,血液比正常情况下凝结加快,心动过速,这样不仅妨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更影响肝脏健康。

所以乙肝患者务必保持心胸开阔,情绪饱满,乐观向上。

5.禁忌恣情纵欲。

过度纵欲不仅血液循环加快,引起大脑皮层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而且耗伤元气,损害肝肾,产生诸如疲倦,腰酸腿软,食欲不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

慢性肝炎病情不稳定时,一定要禁房事;处于病毒携带状态或病情稳定时期的患者,也应该主动控制性生活,如果房事过后,出现疲乏,腰酸,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停止。

6.禁忌乱用药物。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所有药物都要在肝脏内分解,转化,解毒,代谢,乱用药物必定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

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本已损伤,治疗时若用量过大,往往会加重肝脏负担。

中药同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另外病毒性肝炎患者消化功能差,因此在辨证立法、遣药组方时要时时照顾胃气,脾胃功能正常,则疾病容易恢复,正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小三阳的治疗方法
.
要明确乙肝“小三阳”是否需要治疗,首先要明确“小三阳”的人是不是属于健康的人。

因而应该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肝脏的炎症活动情况、肝功能的变化、乙肝病毒DNA阴性还是阳性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认为不需要治疗的专家是基于以前没有一种对“小三阳”非常有效的药物,尤其是干扰素对于“小三阳”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而做出的一种无奈选择。

如果“小三阳”且乙肝病毒DNA阳性,肝功能检查反复波动,临床上常称为异型肝炎,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引起的,因而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

但由于干扰素疗效欠佳,而且干扰素本身会引起病毒变异,所以一般不能用于“小三阳”患者的治疗。

如果是“小三阳”,而乙肝病毒DNA阴性,肝功能正常,很多医生认为不需要治疗,但通过肝穿发现90%的患者的肝脏有炎症活动,而且有纤维化倾向,甚至部分患者已经出现了早期的肝硬化,因而这部分患者应该考虑进行抗纤维化治疗。

40岁以上、病程达到10年的“小三阳”患者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小三阳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乙肝小三阳患者非常多,约占乙肝总人数的30%左右,过去认为:“大三阳”转成“小三阳”表示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小,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

这种认识是片面和有缺陷的。

对于“小三阳”的患者一定要区别对待,该不该治疗视具体情况而定。

从理论上讲,所有“小三阳”患者都该得到治疗。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却应区别对待,有的需要及时治疗,有的却不需治疗。

乙肝“小三阳”的存在无论是怎样一种形式,对人体健康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及时彻底地清除它们不容置疑。

有些“小三阳”肝功长期稳定,并无明显不适,却急于转阴治疗,花了不少冤枉钱也没有转过来,有的反而越治越坏;有些“小三阳”患者肝功长期波动,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致使病情逐渐发展,最终演变为肝硬化。

遇到如下情况时,“小三阳”患者需要及时治疗。

1.有明显的症状,如疲倦、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等。

2.肝功能反复波动,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

3.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查呈阳性者。

治疗原则是:恢复肝功、抗病毒、阻止肝纤维化三结合。

.
乙肝患者的自我保养
.
1、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肝炎病人应特别注意休息,这是由肝脏的生理功能决定的。

中医认为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

活动量越大,其肝脏的血流量越小,故到达肝脏的营养成分和药物就越少,肝炎恢复就越慢,所以休息对于肝炎病人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并不是说绝对卧床,当症状显著改善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但以不引起疲劳为原则。

中医认为劳累伤气,久卧亦伤气,特别是慢性肝炎患者,在症状相对稳定期,应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起居有常。

2、调畅情感,保持乐观。

肝炎患者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正确看待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情感的变化对肝炎患者的病情影响极大。

“怒伤肝”、“思伤脾”,暴怒和忧思过度会导致肝胆和脾胃气机郁滞,功能失常而出现胸胁痞闷、腹胀、嗳气、纳呆、倦怠乏力、大便不调等,诱发或加重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临床症状。

肝病患者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
3、饮食有节,注重忌宜。

肝病饮食以保护受损肝脏为目的:古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是指饮食过饱或暴饮暴食可以导致疾病。

肝病患者消化功能本来就虚弱,如果饮食没有节制,可进一步加重疾病。

因此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定时进餐,使胃肠的功能协调正常。

二要饮食定量,每餐不宜过饱。

要多食富含蛋白的食物,主要有蛋类、奶类、瘦肉以及各种豆制品等,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注意休息,适当增加活动量;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机体内部调节功能加强,自身的免疫力逐步增强,对缓解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积极的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强调三分药治,七分调理。

精神要愉快,生活有规律,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反对过度营养引起肥胖,除出现黄疸或转氨酶显著上升时要卧床休息外,一般症状不多、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应适当活动,注意动静结合。

用药切忌过多过杂,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换药不宜太勤。

选用抗病毒药、调整免疫药、活血化瘀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药物时,一定要有医生指导。

配合选用适宜于自己的调理方法,让身体逐步增加抵抗力,最后战而胜之。

平常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来提高抗体.比如:
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白花蛇舌草、女贞子、金银花、鸡血藤、叶下珠,葫芦瓢等。

增强B细胞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菟丝子、肉苁蓉,九香虫,黄精、仙茅等。

增强T细胞功能: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灵芝、肉苁蓉等。

清除免疫复合物:生地、大黄、桃仁、红花、女贞子生牡蛎,石耳等。

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功能穿破石,龙胆草、鸡血藤、桃仁、红花、郁金、葛根等。

抗乙肝病毒中药:乌蛇,壁虎,半枝莲,水牛角,蟾蜍等.
饮食上没有特别的禁忌,要以清淡为主,忌饮酒,少食辛辣油腻之品.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宜,如有气虚乏力者多食大枣,莲子,桂圆等;血虚头晕易用百合,芹菜,木耳等;阴虚口干便秘多吃核桃仁,首乌,蜜等.多食水果.
中医治疗该病以活血排毒,清肝保肝,增强抗体为主.一般3-4个月为一疗程,服药前和服药后检查一下HBV_DNA结果做为对比.以便验证治疗结果.
李景白教授中医治疗乙肝病毒的中药基本方:
.
健康病毒携带者(无任何症状)可煎服以下处方。

一般3个疗程左右,(一个疗程两到三个月)。

黄芪30克,乌蛇20克,壁虎炮制研末3克(吞服),枸杞15克,水牛角15克,炙干蟾15克,土蜂蜜20克,甘草6克。

每天一剂,水煎二次服,饭后温服。

健康病毒携带者免疫力差,肝功正常,无明显症状。

乌蛇20克,炙干蟾15克,枸杞15克,黄芪30克,阿胶10克,水牛角15克,土蜂蜜20克。

灵芝15克、甘草6克。

水煎二次服,饭后温服。

以上处方只要坚持服用,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