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哲理——前后赤壁赋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与哲理——前后《赤壁赋》比较研究-大学语文论文情感与哲理——前后《赤壁赋》比较研究

○夏梦薇

摘要:前后《赤壁赋》堪称苏轼散文中的“双壁”,通过对两篇赋的对比研究,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苏轼文风的绮丽华美,挥洒自如,也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作者面对逆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比较辞藻华美乐观豁达精神

以前曾听说过前后《赤壁赋》是苏轼散文中的“双壁”,细细研读品味两篇佳作,觉得果然名不虚传。茅鹿门曰:“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1]确实,暂且不管两篇赋艺术上的成就如何,单是在精神上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获得精神自由,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就必须在遭遇挫折或落难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和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坦然面对命运的无常与不公,筑室东坡垦荒植树,赏月泛舟行歌相答,饮酒赋诗谈笑风生,一如既往纵论古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留下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后《赤壁赋》等丰富的文化遗产,体现出了超常的心理素质和处变不惊的高妙修为。因此,不能不说苏子教会我们的达观与超然是一份无价之宝,我们应由衷地献上表达崇敬之情的花环。

下面,笔者想就前后《赤壁赋》的异同点谈谈自己的观点。

首先,前后《赤壁赋》有着相同的写作背景,只是时令不同而已。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湖州。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苏轼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

做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当时朝中政敌借此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之实,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朝廷便将苏轼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此时,沈括还出来告密,说苏轼的诗作有讥讽朝政之意,章淳等人便以苏轼的诗作作为证据指控他大逆不道,想置他于死地。一场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一百多首诗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苏轼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贬官期间,苏轼与宾客游览赤壁,先后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交代背景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内心一定是痛苦、愤懑的,但他仍然以各种方式自我排遣,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生活中去,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叹苏子的伟大。

一篇名为《前赤壁赋》,一篇名为《后赤壁赋》,显然二者都运用了“赋”这种文体进行写作。赋,是从古诗派生出来的一种文体。它的特点是“铺叙其事”,也就是要用华丽的辞藻来叙述、描写作者所要触及的事物,类似现代的散文诗,不过,赋在形式上又有自己特定的要求,比如讲求对仗,强调声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其中的佳句令人过目不忘。前后《赤壁赋》,苏轼用散文的笔法纵横自如地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他那汪洋恣肆、雄奇伟丽的浪漫主义风格,丰富的想象,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句,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在笔者看来前后《赤壁赋》的写作目的也是相同的,作者满腔抱负得不到实现,空有一身才华而得不到施展,遭受贬谪没有一个人会真正地潇洒快乐,作者寄情于山水,寄情于文章,通过自己的理性分析和排解,逐渐消弭掉这些痛苦,至少,

不让痛苦主宰自己的生命。他在作品《雪堂记》中这样说道:“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他也曾说过:“即世之所乐,而得超然。”在这“逃”“即”之间,便拥有了生命的大智慧。难怪他可以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下面,笔者想谈谈这两篇文章的不同点。张孝先曰:“上文字字是秋景,此文字字是冬景。”[2]因为两篇赋写作时令不同,自然作者笔下的风景也不一样了。在《前赤壁赋》中,作者写景的句子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缓缓地吹过江面,江面平静得一丝波纹都没有。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牛两个星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水面的月光和天空连成一片。在作者笔下,秋天的夜晚不萧索,不凄凉,秋天的月夜是静谧迷人的,是神秘而有韵味的,让人想到了“秋水共长天一色”,那种水天一色的广阔与静美或许真的只有秋天才拥有吧。在这样的美景里,作者的心情应该是平静的,淡然的,飘飘欲仙的,即使内心有痛苦,也是哀而不伤的。三个月的孟冬,作者又来到了赤壁,此时此刻的赤壁已是另一番景象了。“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冬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夜晚,霜露降临了,唯有长江的流水哗哗地发出响声,陡峭的危岸高达千尺,高耸的山峦衬托得月亮愈发小了,水位下降露出了礁石。一派冷峻森严的景象。冬夜,脚踏着险峻的岩石,拨开杂乱无章的野草,坐在形似虎豹的怪石上休息,然后登上虬龙般的树枝,手攀鹘鸟栖息的高高的鸟巢,俯视着水神冯夷居住的深宫。冬夜的景象是阴森可怖的,与秋夜的柔和静美迥然相异,在这样萧索恐怖的夜里,作者也感觉到了恐惧与悲伤,于是便驾着一叶扁舟,

独自飘向江心去了。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确实,情因景生,秋夜与冬夜的景象不同,自然作者的心境也不同了。

接下来具体谈谈两篇赋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与哲理。在《前赤壁赋》中,作者先是欣赏美丽的秋夜,美妙的月光,接下来便觉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与众人的心情都是愉快舒畅的,在听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后,作者才有了愁绪。那么,箫声为什么会如此伤感呢?吹箫者认为曾经曹操是盖世英雄,可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何况我们这些渺小的平凡人,我们只能哀叹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水的无穷无尽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思想在古代的作品中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主题,而在作者苏轼看来,“人生无常”当然是客观存在的不争的事实,但从“不变”这个角度看来,则是“物与我皆无尽也”。张孝先曰:“以文为赋,藏叶韵于不觉,此坡公工笔也。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一难一解,悠然旷然。”作者从水与月的永恒存在这一事实,辩证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自然都表现了作者积极、达观的情怀。李泽厚在其《美的历程》中说过:“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透露出来的,文中那种人生感伤和强作慰藉以求超脱,都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表现了这一点。无论是‘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提问,或者是‘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解答……实际上都与这种人生空漠、无所寄托之感紧紧地联在一起的。”无可否认,李泽厚的话的确击中了要害,苏轼在这里强调的实际上是中国知识分子乐于接受的一种更理性的人生观:绕道而行或躲过洪流以图东山再起,方为明智之举,亦是人间正道。“清风明月”之喻也好,“水月之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