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混缩
混凝土中的收缩裂缝原理及防治

混凝土中的收缩裂缝原理及防治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交通等领域的材料。
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内部的收缩作用,很容易出现裂缝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效果。
因此,混凝土中的收缩裂缝防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混凝土中的收缩裂缝原理入手,系统阐述收缩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二、混凝土中的收缩裂缝原理1.混凝土的收缩原理混凝土的收缩是指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和内部结构的变化,使得混凝土发生体积变化的过程。
混凝土的收缩分为干缩和水泥基材料收缩两种。
干缩是指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导致混凝土体积变化的过程。
水泥基材料收缩是指水泥和水发生反应后,由于晶体的生长和收缩,使得混凝土发生体积变化的过程。
2.混凝土中的收缩裂缝原理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收缩,收缩的程度与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水泥的种类和用量、骨料的类型和粒径、混凝土的制备工艺以及养护条件等因素有关。
由于混凝土的收缩不均匀,内部受到的约束不同,因此会导致收缩应力的产生。
当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
混凝土中的裂缝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两种。
微观裂缝是指在混凝土中形成的细小裂缝,一般需要使用显微镜才能够观察到。
宏观裂缝是指在混凝土表面或内部可直接观察到的裂缝。
宏观裂缝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和功能。
3.混凝土中收缩裂缝的特点(1)位置随机:混凝土中的收缩裂缝的位置是随机的,无法事先预测。
(2)形态多样:混凝土中的收缩裂缝形态多样,包括直线状、弧形状、网状、分叉状等。
(3)深度不一:混凝土中的收缩裂缝的深度不一,有的只有几毫米,有的可以达到数十厘米,甚至更深。
(4)长度不一:混凝土中的收缩裂缝的长度也不一,有的只有几厘米,有的可以达到十几米,甚至更长。
三、混凝土中的收缩裂缝防治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防治混凝土收缩裂缝的首要措施。
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收缩性等因素。
混凝土干缩原理

混凝土干缩原理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干缩现象。
干缩是指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体积缩小的现象。
混凝土干缩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混凝土干缩的原理进行深入研究。
二、混凝土干缩的原理混凝土干缩的原理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在干燥过程中逐渐蒸发,导致混凝土体积缩小。
具体来说,混凝土中的水分分为孔隙水和结合水两种,孔隙水在混凝土中自由存在,而结合水与水泥反应生成水化产物,与混凝土形成结合状态。
在混凝土干燥过程中,孔隙水首先蒸发,其后结合水也会逐渐蒸发。
由于结合水的蒸发需要破坏水化产物的结合状态,因此结合水的蒸发速度相对较慢。
在混凝土干燥过程中,孔隙水和结合水的蒸发导致混凝土体积缩小,从而产生干缩现象。
三、混凝土干缩的影响因素混凝土干缩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中水灰比对混凝土干缩具有重要影响。
水灰比越小,混凝土中的水化产物越多,干缩变形也就越大。
2. 混凝土中水泥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种类和含量的水泥对混凝土干缩的影响也不同。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干缩变形较大,而矿物掺合料对干缩变形有一定的减缓作用。
3. 混凝土龄期:混凝土龄期越长,其干缩变形越小。
4. 外界环境条件:外界环境条件也会对混凝土干缩产生影响,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四、混凝土干缩的控制措施混凝土干缩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控制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的配合比和掺杂物的使用:通过合理地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掺杂物的使用,可以减少混凝土干缩的程度。
2. 混凝土表面的覆盖:使用混凝土覆盖材料,如沥青膜、聚乙烯膜等,可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从而减少混凝土干缩的程度。
3. 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
养护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混凝土的干燥速度,从而减少混凝土干缩的程度。
4. 采用预应力钢筋或钢纤维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或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和韧性,能够减少混凝土干缩的程度。
混凝土的自缩及其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自缩及其控制措施近年来,随着混凝土科学的发展,尤其是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广泛应用,混凝土的水灰比(或水胶比)大大降低。
这种低水灰比的混凝土(水灰比不大于0.40)有很高的强度和很低的渗透性,在不发生裂缝的前提下是十分耐久的。
但在低水灰比的情况下,强烈的水化会促使混凝土中毛细管弯月面快速向内推进和相对湿度的很快下降,在混凝土中出现自干燥现象(self-desiccation)。
混凝土的自干燥必将引起混凝土宏观体积的减小,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自缩(self-desiccation shrinkage or autogenous shrinkage)。
在低水灰比的情况下,混凝土在硬化的早期就会产生很大的自缩。
在实际的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约束的作用。
在约束存在的情况下,这种高自缩的混凝土发生开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由于混凝土的自缩与混凝土的早期开裂现象关系紧密,因此有必要对混凝土的自缩性能加以研究。
1混凝土的自缩及产生机理混凝土的自缩是指混凝土硬化阶段(终凝以后),在恒温、与外界无水分交换的条件下混凝土宏观体积的减小。
自缩和干缩不同,它在混凝土体内相当均匀地发生,而不仅仅在混凝土表面发生。
一般认为,混凝土自缩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形成的混凝土内部空隙产生的毛细管张力造成的。
其具体过程如下:水泥和水发生水化作用时,所形成的水化产物的体积小于水泥和水的总体积,在混凝土具有较大流动性时,混凝土通过宏观体积的减小来补偿水泥水化产生的体积变化,随着水泥水化的进行,混凝土的流动性逐渐降低,混凝土不能完全靠宏观体积的减小来补偿水泥水化产生的体积变化,这时混凝土通过形成内部空隙和宏观体积减小两种形式补偿水泥水化产生的体积变化。
随着水泥水化的进一步发展,混凝土产生一定的强度,这时混凝土主要通过形成内部空隙来补偿水泥水化产生的体积变化。
在混凝土终凝以后,虽然水泥水化产生的体积变化主要通过形成内部空隙来补偿,但由于内部空隙的形成而产生的毛细管张力将使混凝土的宏观体积收缩。
混凝土收缩

Yk 矿渣 - 30% 800
Yf 粉煤灰 - 30%
600
Ys 硅灰 - 10%
400
200
0 0.5d 1d 1.5d 2d 2.5 3d 5d 7d 14d 21d 28d 45d 60d 90d 龄期
圆环同步法
水化过程中水化产物的绝对体积减少。硅酸盐 水泥的水化收缩约7%。混凝土C=300kg/m3, 减缩值21~27L/m3 初凝以前水化收缩表现为宏观体积收缩,初凝 以后则导致内部微裂缝产生。
水化收缩
• 膨胀组分引起的体积膨胀:
由膨胀组分的水化反应导致混凝土发生宏观体 积膨胀。可能导致开裂破坏;也可补偿收缩。
徐变系数在100%RH时为1,在80%RH时 为2,在45%RH时达3。
收缩和徐变对混凝土开裂的影响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 混凝土结构的开裂一般均由拉应力引起。 • 对于变形导致的开裂,除考虑材料的抗
拉强度外,材料的抗变形能力,即极限 拉伸更重要。 •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约为110-4。
混凝土裂缝间距计算
混凝土表面 泌水速率 < 蒸发速率 开裂
荷载导致的变形——徐变
• 荷载作用下超过弹性应变和自由干燥收 缩应变总和的变形。
• 徐变的原因是在荷载作用下,C-S-H凝胶 失去物理吸附水。
• 徐变有可逆与非可逆的区分。
干燥与徐变的可逆性
影响干缩与徐变的因素
• 材料与配合比
Powers认为混凝土收缩(SC)和水泥浆收缩 (SP)之比与混凝土中骨料的体积分数(g) 有指数关系:
开裂的影响因素
• 材料因素:胶凝材料的细度、水化速率、 水化热、强度发展速率。
• 配合比因素:水胶比、浆体含量、骨料 弹性模量。
混凝土干缩性能原理

混凝土干缩性能原理一、引言干缩是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是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或渗透到周围环境中,使得混凝土体积缩小而导致的。
干缩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混凝土水胶比、气泡量、固结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本文将从混凝土干缩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测试方法和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干缩的基本原理混凝土干缩是由于水分的蒸发和渗透引起的,其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这会导致混凝土体积缩小。
第二个阶段是混凝土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分,这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膨胀。
两个阶段的时间长短和影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混凝土配合比、环境温度和湿度、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等。
混凝土的干缩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现象,与混凝土中的水胶比、气泡量、固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水胶比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混凝土中的水含量,水含量越高,混凝土干缩量就越大。
气泡量和固结度也是影响混凝土干缩的重要因素。
气泡量越大,混凝土的孔隙率就越高,孔隙率的增加会导致混凝土干缩增大。
固结度的大小则决定了混凝土中的内聚力和耐久性,固结度越高,混凝土的干缩性能就越好。
三、混凝土干缩的影响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混凝土干缩还受到环境温度和湿度、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和吸收过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当混凝土表面过于湿润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速度会变慢,从而延长了干缩时间和干缩量。
四、混凝土干缩的测试方法混凝土干缩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试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
试验室试验是指将混凝土样本放置在恒定温度和湿度环境中,通过测量样本体积的变化来确定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试验室试验的优点是可以控制试验条件,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现场试验是指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体进行观测和测试,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和变形来确定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混凝土的干缩与湿缩原理及控制方法

混凝土的干缩与湿缩原理及控制方法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中。
在使用混凝土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考虑其干缩和湿缩问题。
干缩和湿缩是混凝土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中发生的体积变化。
这种变化会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和变形,影响其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控制混凝土的干缩和湿缩是建筑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混凝土的干缩和湿缩原理2.1 干缩原理混凝土在拌和、浇筑和初凝阶段,其中的水分会逐渐蒸发到空气中,导致混凝土体积缩小,这种体积缩小就是干缩。
干缩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过高。
干缩的程度取决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因素,当这些因素改变时,混凝土的干缩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2.2 湿缩原理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不断地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导致混凝土体积增大,这种体积增大就是湿缩。
湿缩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向内部渗透而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过低。
湿缩的程度取决于混凝土的水泥含量、气孔率和温度等因素,当这些因素改变时,混凝土的湿缩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三、混凝土的干缩和湿缩控制方法3.1 混凝土的材料选择混凝土的材料选择是控制混凝土干缩和湿缩的重要手段。
选择合适的水泥、矿物掺合料和骨料,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和湿缩程度。
例如,使用高性能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和湿缩程度;使用粗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和湿缩程度。
3.2 混凝土的施工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控制也是控制混凝土干缩和湿缩的关键。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减少混凝土的干缩程度。
(2)混凝土表面应覆盖防水材料,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混凝土干缩。
(3)混凝土施工时应避免过量的振捣和过早的脱模,以免引起混凝土内部应力集中,导致混凝土裂缝和变形。
混凝土收缩曲线

混凝土收缩曲线
摘要:
一、混凝土收缩曲线的定义与特性
1.定义
2.特性
二、混凝土收缩曲线的测量方法
1.试验方法
2.实际应用中的测量
三、混凝土收缩曲线对工程的影响
1.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2.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3.对其他工程的影响
四、如何应对混凝土收缩曲线带来的影响
1.设计阶段的考虑
2.施工阶段的控制
3.后期维护和管理
正文:
混凝土收缩曲线是指在混凝土固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混凝土体积减小的变化规律。
这一变化呈现出一定的曲线特征,因此被称为混凝土收缩曲线。
混凝土收缩曲线的测量方法主要有试验方法和实际应用中的测量。
试验方
法主要包括压力试验、长度试验和面积试验等,通过这些试验可以得到混凝土收缩曲线的具体数据。
实际应用中的测量则主要依靠工程师的经验和观察,例如通过观察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变形等情况来判断其收缩情况。
混凝土收缩曲线对工程有着重要影响。
对建筑结构来说,如果不能正确预计和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可能会导致结构变形、裂缝等问题。
对桥梁结构来说,由于桥梁的尺寸和形状通常较为固定,混凝土收缩可能导致桥梁的刚度和稳定性下降,甚至可能引发桥梁的破坏。
对其他工程,如水利工程、隧道工程等,混凝土收缩也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
针对混凝土收缩曲线带来的影响,可以从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管理等环节进行应对。
在设计阶段,可以考虑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合理设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减小收缩的影响。
在施工阶段,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湿度等条件,以及合理的养护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收缩原理

混凝土收缩原理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现象,这是由于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水分蒸发和混凝土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
混凝土收缩可分为干缩和水泥浆收缩两种类型。
1. 干缩干缩是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而引起的收缩。
混凝土中的水分主要来自于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和骨料中的吸水性。
当混凝土表面接触到空气时,表面水分会蒸发,同时由于混凝土内部结构变化,也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
干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水泥品种、气候等因素。
干缩的大小与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和水灰比有关。
水泥含量越高,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水分也越多,干缩量也会相应增加。
而水灰比越小,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越低,干缩量也会减小。
2. 水泥浆收缩水泥浆收缩是指混凝土在水泥水化反应过程中由于水泥胶收缩引起的收缩现象。
水泥胶收缩是由于水泥水化反应中产生的水分蒸发和水泥胶分子间的化学反应引起的。
水泥胶分子间的化学反应会使水泥胶体积缩小,从而引起混凝土收缩。
水泥浆收缩量与水泥品种、水泥水化程度、水泥浆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有关。
不同品种的水泥具有不同的水化反应速度和水化程度,因此也会对水泥浆收缩造成不同的影响。
同时,水泥浆的温度和湿度也会影响水泥浆收缩量,温度越高、湿度越低,水泥浆收缩量也会相应增加。
混凝土收缩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如裂缝的产生和扩展等。
为了减小混凝土收缩带来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小水泥含量和水灰比,以降低混凝土干缩和水泥浆收缩量。
2. 采用适当的水泥品种,控制水泥水化速率和水化程度,减小水泥浆收缩量。
3. 控制混凝土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快速干燥和高温环境。
4. 采用混凝土收缩剂,通过改变混凝土内部结构来减小混凝土收缩量。
总之,混凝土的收缩现象是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控制,可以减小混凝土收缩带来的不利影响。
复合收缩名词解释

复合收缩名词解释复合收缩名词是由两个或更多个词组合而成的一种新的单词形式,它通过将两个或更多个词的一部分字母缩写或省略,以便更方便、更快捷地表达相关概念或意义。
复合收缩名词通常用于科技、商业、媒体和互联网等领域,它们可以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完整单词组合而成的,也可以是由词根、词缀、首字母或音节组成的。
这些名词在语言的日常使用中经常出现,因为它们可以更有效地传达信息,提高交流的速度和效率。
复合收缩名词的形式有很多种类,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例子:1.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这是将"Electronic"一词的前五个字母缩写为“E”,以及"Mail"一词的全部字母组合而成的。
它是指通过互联网发送和接收文本、图像、文件等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2. 网络(Internet):这是将"International"一词的前三个字母缩写为“Inter”,以及"Network"一词的全部字母组合而成的。
它是指将全球范围内的各种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源的一种全球性网络系统。
3. 帮助台(Helpdesk):这是将"Help"一词的全部字母缩写为“Help”,以及"Desk"一词的全部字母组合而成的。
它是指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问题解答的一个服务部门或工作人员。
4.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是将"Artificial"一词的前三个字母缩写为“Art”,以及"Intelligence"一词的全部字母组合而成的。
它是指模拟和模仿人类智能的一种科技或技术,以便实现类似于人类思维和决策的功能。
复合收缩名词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
首先,它们能够简化和缩短表达,使信息传递更加高效和迅速。
其次,它们能够提供新的或独特的词语形式,以便更好地满足新兴技术、行业和概念的需求。
混凝土干缩原理及控制方法

混凝土干缩原理及控制方法一、混凝土干缩的概念及其影响混凝土干缩是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内部水分蒸发和水泥胶凝反应等原因而发生的体积收缩现象。
混凝土干缩的程度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材料的性质、环境温度、湿度和干燥程度等因素有关。
混凝土干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生裂缝:混凝土干缩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
2.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干缩会使其体积缩小,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
3.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干缩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微孔和裂缝,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二、混凝土干缩的原理混凝土干缩是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和水泥胶凝反应引起的。
混凝土中的水分主要分为化学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
化学结合水是水泥反应过程中与水泥石化学结合而成的水分,不会蒸发;而自由水则是水泥反应过程中未与水泥结合的水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蒸发。
混凝土干缩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中的自由水蒸发。
随着混凝土中自由水的逐渐蒸发,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混凝土干缩。
此外,水泥胶凝反应也会产生体积收缩,进一步加剧混凝土的干缩。
三、混凝土干缩的控制方法为了避免混凝土干缩对混凝土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必须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
目前常用的混凝土干缩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配合比设计: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控制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和骨料含水率等参数,以达到降低混凝土干缩的目的。
2.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过早蒸发。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通常采用喷水、铺水布等方式进行。
3.添加缓凝剂:缓凝剂可以延缓水泥胶凝反应的速度,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干缩。
但是,缓凝剂的添加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多的缓凝剂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化时间。
4.添加膨胀剂:膨胀剂可以使混凝土在早期产生一定的膨胀,从而抵消混凝土干缩带来的收缩应力。
混缩的20个诀窍

缩混的20个决窍1、删去不用的轨、参数设为平直、关掉每轨的效果发送。
2、增益控制不过载,不用删去气口。
3、编组控制,效果返回的编者按一定要进入该编组。
4、明确音乐各部分的音量变化,在轨单上作出记录,作Automation时听着音乐而不是看着电平。
5、在同样的监听环境下多听一些成功的商业音乐。
6、不要作过份的效果处理,特别是混响。
越干的声音就越靠前,如果非得把主唱的声音加入大混响彻云霄,可以用Pre-Delay调节干湿比例,使歌声更加自然。
7、不要把低音乐器如Bass、大鼓的声相位置放偏,因为这种高能量的声音平均分配到两个喇叭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而且低音只包含少量甚至没有声音的指向信息。
8、EQ和一些效果器应该在多轨整体播放时加入,因为单独播放某一乐器音色合放不一样。
EQ不要加得过份,这样才能使声音更自然,没有失去原来的韵味。
9、不要把太多的乐器放在一个频段里,尤其是中频。
声源要好。
这时再用EQ来调节器整乐器在频谱上的分布,争取能分给每一乐器一定的频谱空间。
如摇滚乐中的声学吉它,如果你拉下低频,声音的定位会更加清晰,但缩得太干净。
噪声门上的滤波器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使界线不那样清楚。
10、EQ不要提升或衰减得过份,当你做明显的音调改变时,外接的均衡器要比调音台上的好。
11、使用EQ时,尽量衰减而不是提升,人类听觉系统对衰减有较少的敏感。
12、对人声进行压缩使之在最终混音里音量的统一,很少有歌手不用压缩器能够保持音量的平稳。
“Soft-Knee”让你觉得效果不是太突兀。
但是如果压缩时考虑温暖和激励效果时,可以用“Opto-compress”和“Hard-Knee”,并加以高的压缩比。
压缩会增加背景噪声。
高压缩比还会夸大齿音。
13、不时的在控制室外听整曲的感觉,这样可以检测各声部的平衡,太近可能会听不准。
14、总音量不要太大,这样会使音乐听起来很好,并且降低你的听力。
不时开大,但在一般缩混时,要以听众聆听音乐的音量来作缩混。
混凝土自由收缩和干缩原理

混凝土自由收缩和干缩原理混凝土自由收缩和干缩原理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沙子、石子等材料混合而成的人造石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抗压、抗拉强度。
然而,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会出现自由收缩和干缩现象,这会对混凝土的性能和结构造成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自由收缩和干缩的原理、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混凝土自由收缩原理自由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水泥水化反应等原因,体积发生缩小的现象。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泥水化反应混凝土中的水泥在与水发生反应时,会生成水化产物,这些产物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孔隙和空隙,从而导致混凝土体积的减小,引起自由收缩。
2. 水分的蒸发在混凝土浇注后,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混凝土中的水分会逐渐蒸发,这也是导致混凝土收缩的原因之一。
3. 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混凝土中存在着许多孔隙和空隙,这些孔隙和空隙在固化后也会导致混凝土收缩。
当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或水泥水化产物填充这些孔隙时,混凝土的体积就会发生变化。
二、混凝土干缩原理干缩是指混凝土在固化后,由于水分的蒸发和环境湿度的变化等因素,导致体积缩小的现象。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中的水分混凝土中的水分在固化后会逐渐蒸发,如果蒸发得太快,就会导致混凝土干燥收缩。
同时,如果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过高,也会在干缩过程中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2. 环境湿度混凝土固化后,环境湿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干缩。
当环境湿度较低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会迅速蒸发,导致混凝土收缩。
3. 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干缩。
当混凝土中的孔隙较大或孔隙分布不均时,会导致混凝土干缩不均,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结构。
三、影响混凝土自由收缩和干缩的因素混凝土自由收缩和干缩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泥的种类和用量不同种类的水泥会对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和干缩产生不同的影响。
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有塑性收缩

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有塑性收缩、自收缩、干燥收缩和碳化收缩。
2.1 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是新拌混凝土失水引起的收缩。
它的失水是由表面脱水而引起。
新拌混凝土颗粒之间的空间完全充满水,当高风速、低相对湿度、高气温和高的混凝土温度等因素作用时,水从浆体向表面移动,从表面脱水,这时,产生毛细管负压力,随着失水增加,毛细管负压逐渐增大,产生收缩力,使浆体产生收缩。
当收缩力大于基体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使表面产生开裂。
据试验,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最大速率发生在浇筑后1~4 小时,此后收缩平缓。
因此在收缩速度较大的时期特别要采取保护措施以避免混凝土开裂。
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的主要因素是风速、相对湿度、气温和混凝土本身的温度。
高风速、低相对湿度、高气温和高的混凝土温度将使混凝土的失水加剧,从而增加塑性收缩。
混凝土的收缩在夏季最为严重。
据认为,若混凝土表面脱水速率超过0.5kg/ (m2•h),则失水速率将大于渗出水到达混凝土表面的速率,并造成毛细管负压,引起塑性收缩,如蒸发速率超过1.0kg/ (m2•h),需采取预防开裂的措施。
2.2 化学减缩化学减缩主要是无水熟料与水起化学反应,使固相体积逐渐增加而水泥—水体系的总体积逐渐减少的缘故。
具体地说是由水化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均密度不同所引起。
如果进一步分析,则可以认为是水泥与水起化学反应过程中,原来的自由水成为水化产物的一部分,使它的比容由原来的1cm3/g 变成约0.75cm3/ g 的缘故。
也就是说,硅酸盐水泥的化学减缩量约为化学结合水的25 %。
因此可以认为,化学结合水量大的水泥,其最终化学减缩量也大。
硅酸盐水泥的各个组成矿物有不同的化学减缩量,C3A 的化学减缩量最大。
C3A 的收缩率是C2S 的3 倍,几乎是C4AF 的5 倍。
因此C3A 含量高的水泥易因早期的温度收缩、自收缩和干燥收缩而开裂。
为了防止混凝土开裂,应尽量使用C3A 含量低的水泥。
2.3 干燥收缩干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在混凝土硬化后较长时间产生的水分蒸发引起的。
你知道混凝土自收缩吗?

你知道混凝⼟⾃收缩吗?⾃收缩是指混凝⼟在恒温绝湿条件下,由于胶凝材料的⽔化反应产⽣的化学收缩表现在宏观体积上的收缩现象。
⼀⽅⾯,⾃收缩是混凝⼟中胶凝材料⽔化消耗⽑细管孔隙中的⽔分,引起内部湿度降低的⼲燥收缩。
另⼀⽅⾯,⾃收缩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也属于化学收缩。
(⼀)⾃收缩与⼲燥收缩(1)相同点混凝⼟⾃收缩的产⽣机理与⼲燥收缩在本质上是⼀致的,均由混凝⼟⽔分迁移导致内部相对湿度的降低所引起。
(2)不同点①失⽔⽅式不同。
⾃收缩是混凝⼟体系初凝后,胶凝材料进⼀步⽔化消耗⽑细孔的⽔分所引起的⾃⼲燥收缩,⽽⼲燥收缩是由于混凝⼟内部湿度⼤于外界环境湿度引起的混凝⼟内部⽔分向外界散失造成⼲燥收缩。
②发⽣的时间不同。
⾃收缩更多的表现在早期(浇筑后前三天),⾼性能混凝⼟的⾃收缩主要发⽣在初凝后1d龄期内,但⼲缩则相对来说表现的晚些,主要发⽣在养护结束之后。
③⾃收缩在混凝⼟⾃⾝⽔化作⽤下均匀地发⽣且混凝⼟不失重,⼲燥收缩由表及⾥地发⽣。
④⽔灰⽐降低时对⾃收缩和⼲缩的影响正好相反,⼲缩减⼩,⾃收缩增⼤,且⾃收缩与⼲缩的⽐率、⾃收缩在总收缩中所占的⽐率也发⽣明显的变化。
⑤养护对⾃收缩和⼲缩的影响也不相同。
⾼强度混凝⼟⽔胶⽐较低,孔隙极其细⼩,结构特别密实,抗渗能⼒强,外部⽔分只能达到混凝⼟表层,很能对内部⽔泥⽔化消耗的⽔分进⾏补充。
因此,养护并不能防⽌⾼强度等级混凝⼟内部⾃⼲燥的发⽣。
⼲燥收缩是由于混凝⼟内部⽔分向外蒸发引起的,只要进⾏充分的保湿养护,就可以抑制⽔分蒸发,减少混凝⼟⼲燥收缩。
(⼆)⾃收缩与化学收缩⾃收缩是由于⽔泥⽔化引起的,与化学收缩有⼀定的联系,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化学收缩是⽔泥与⽔反应前的绝对体积之和与⽔泥与⽔反应后绝对体积减少的现象。
化学收缩有两部分组成,⼀部分是⽔泥⽔化反应在⽔泥⽯内部形成的孔,另⼀部分是混凝⼟的⾃⽣体积收缩。
在混凝⼟初凝前,拌合物塑性很好,化学减缩则主要以宏观体积减⼩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对建筑结构的危害不⼤;在混凝⼟初凝之后,⽔泥继续⽔化引起⽑细孔⽔分减少产⽣⾃⼲燥现象引起⾃收缩,之后随着混凝⼟强度的不断提⾼,化学减缩则主要以形成内部孔隙的形式表现出来。
混凝土的自缩及其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自缩及其控制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具有结构坚固、耐久性强、抗压性能好等优点。
但是,随着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自缩问题,这不仅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还会使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因此,进行混凝土自缩的控制十分重要,本文将从自缩的原因、影响以及控制措施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自缩的原因混凝土在施工中会发生自缩,主要原因有下面三点。
1、水分的挥发:混凝土的制备需要大量的水分,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度,另一方面是在混凝土固化后,水分会逐渐蒸发,从而形成孔隙和空气。
孔隙和空气会导致混凝土的密实度降低,甚至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混凝土内部温度差:混凝土的温度是影响自缩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混凝土中心部位的温度高于表面温度时,混凝土会产生自缩。
这是因为温度高的混凝土中含有的水分更多,自缩程度也就更大。
3、活性矿物引起的自缩:混凝土中的活性矿物质,包括硬化矿物和半硬化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在混凝土中固化后会产生结晶反应,从而引起自缩。
二、自缩的影响混凝土自缩会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密实度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导致一些其他的质量问题。
1、空鼓和裂缝:混凝土自缩之后,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混凝土与混凝土之间的附着力减弱,同时混凝土内部空气孔隙的增多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空隙和空鼓,长期累积会引起混凝土的裂缝。
2、表面开裂:由于混凝土自缩导致的表面破裂和开裂,这将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防水性和美观度造成重大影响,导致建筑物的功能和外观受影响。
三、控制措施为了控制混凝土自缩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粉煤灰的使用:粉煤灰在混凝土中能够起到弥补水泥体积收缩(自缩)的作用,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自缩的程度。
此外,对于有活性矿物的混凝土,在掺入粉煤灰时需要控制矿物质的配比,以降低其对混凝土自缩的影响。
2、添加合适的膨胀剂:合适的膨胀剂对混凝土自缩的防止和控制都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协调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减少混凝土自缩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缩混一直以来都没有写了比较长的教程的想法,因为我这个人比较懒,办事一般都有始无终,所以比较喜欢干一些飞快就能干完的事情。
最近musiXboy逼得太紧哈哈,再加上前几天和半瓶醋哥的聊天,我才开始准备写一篇这样的文章来。
从听说音频以来,我就认识了很多很多处理音频的设备。
比如变调,激励,eq等等。
当时我就觉得,这些东西都很好玩,把人声变成收音机特效啊,低频激励显得很男人啦,加混响做的像在山谷里啊,都是非常有意思的。
后来我又认识了缩混。
这就更好玩啦!我们可以把每轨都加上很多很多效果,然后叠在一起。
并以“录音师”的名义自居。
于是,我不知天高地厚地给一位朋友地歌曲进行了缩混。
结果那位朋友第二天就来找我了:“死门子!什么缩混不缩混的!你处理完了的声音还没有我原来的好听呢!”呵呵,有些东西随便说说就能点透,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也是促成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主要原因还是musiXboy逼得紧,就让他扮演一角色吧!哈哈),上回醋哥和我说,中国现在的录音,混音方面还是和国际水平差不少的。
咱们的“招数”基本都是照搬国外传来的,现在应该做的是“创新”。
不要追着别人跑。
所以写这篇烂文章也算是抛一块破转,引个玉~呵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人也没缩过几张碟子,文中定有不少不妥之处,请见谅!下面咱们就来聊聊吧,什么是缩混(mixing):呵呵,如今“效果器”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就连mp3上都带混响,EQ这种效果器了。
网上关于效果器的文章也是数不胜数。
仅门子一人就写了10篇左右的烂文。
相信大家对效果器的使用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了,那么是不是使用好了效果器就等于会缩混了呢?这里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绝对不是这样的。
不用效果器也可以做缩混。
“只用”效果器反倒不能做缩混。
刚开始接触缩混的朋友肯定和门子以前一样遇到过这种问题,使用了各种效果器,每轨加他10个20个,结果出来的成品还是一样的浑浊,不光溜,华丽。
混音(mix ing)的概念并不是天生就存在的。
子曰:滤波滤波,用的真多!客官,您是住店还是吃面啊?我压限!呵呵,实际上,缩混的概念是伴随着人类声音录制与回放设备的发明和改进而提出的。
我们为了什么而缩混?当你的恋人在你身边轻轻歌唱,当你欣赏卖艺的高人拉琴,你会觉得这是世上音质最好的声音。
可是,绝对没有人为这些东西缩混过。
那为什么他们的音质很棒呢?这是因为他们都是在自然界中的声音。
而自然界几乎可以说根本没有“缩混”这一概念。
当今的人造发声设备还远远做不到放出来的声音和真的声音一摸一样(我是说像不像真的,也有可能放出来的比真的还好听)。
这并不是录音者的手艺问题,无论是音箱的发声机理,还是电信号与数字信号处理都是有不少缺陷的。
尤其是大家听古老的录音的时候,无一不是频带奇窄,电平狂劈的。
当时有一部分声音的玩家在想,声音为什么会劈?为什么明明自然界听起来协和的两个声音混起来反而音质变差?于是,“缩混”的概念被逐渐地提出和发展了——录制的声音,受到了人类发明的声音设备的限制,无法像自然界的声音一样完全自由地组合。
正是这些“限制”,直接导致了缩混的产生。
大睡者:门子又胡说了,自然界的声音和回放的声音没啥不一样,怎么就有缩混一说了呢?呵呵,真的没啥不一样吗?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请你用一个音箱作出左右的效果来?只见大睡者扛起一个4*12的箱体,来回左右地跑啊……………………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人造声音对比自然声音的不足之处,我们马上就会看到还有更致命的不足:要知道“自然”的声音与人造的声音有何不同,(“自然”指没有经过录制,处理,回放设备的声音,我实在找不到更加贴切的词…)首先我们有必要明确几个概念:(1)声音大小:我们对声音最关心的一件事情可能就是声音的大小了。
噪音在多小可以忍受?现场放多大音量才最爽?等等。
可以说声音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观众的感觉——没人愿意去听根没有声差不多的音乐。
也没有人愿意听吵的耳朵都要聋了的音乐。
那么,声音的大小是如何确定的呢?声音的大小可以说声音的上下偏移的大小程度,被称为“振幅”的东西比较间接地影响了声音的大小。
不过音量还和频率有不少关系,(专业里面可没有音量这个词,叫做“响度”,呵呵)所以实际上现实中的声音是很难从图上看出振幅的。
而且,人对声音大小的“感觉”也并非与振幅成正比,(比如你可以找一个振幅为1单位的sine,再找一个振幅为2单位的sine,听起来声音绝对不是大了一倍。
)所以。
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简单,与人的听感相对应的单位来衡量声音的大小。
即——分贝。
以分贝为单位的电平表分贝的定义涉及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比如指数什么地,那么我们只需要知道,在分贝的世界里面,是没有乘法和除法的,而是只有加减法。
也就是说,从没有说:“你这个声音太小了,把分贝数乘2啊!”——这就错了。
只能说这个声音小了,咱们再+6分贝吧。
之类的。
那么我问一下,没有声音是多少分贝?noisXboy:是0!!“pia pia”(打屁屁声),门子:“都说了声音是用来加减的!假如没有声是0的话,0+1=1,也就是说本来没有声我拧大了音量推子就有声了?笨!真正的没有声音是负无穷!”大睡者:“本来想说是-1的,好险!”呵呵,知道了分贝数的加减法概念之后,我们可以想象,自然界的声音,从细针落地到飞机的轰鸣声,都是可以完美无缺地表达的,无非就是分贝的加减法而已。
人们常常在乎声音有多“大”,却忽略了自然界中的声音也是可以无限小的。
自然界声音的大小我们再来看看声音的其他特性:(2)频率:不同生物可以听到不动频率范围内的声音声音都是有频率的,这里的频率指的并不是音乐学上所说的“音高”,而是指谐波构成。
不同的谐波从低频到高频按照不同的大小,位置组合起来,便构成了所有的声音。
这个声音的最小元素叫做“sine”。
其实就是合成器中所说的sin波:sin波(正弦波)由各种不同频率的sine合起来,便组成了我们听到的这些复杂的波:复杂的波也就是说,无论你这个声音再奇怪,再大再长,还是由一些sine构成的。
一首交响乐,一个军鼓声,都是由sine构成的。
永远逃不掉。
那么这个所谓的频率构成有何特性呢?首先要说的就是人能听到的只是从20-20khz这么大的范围,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的所有sine我们都是听不到的。
其次,同样频率成分相近的两个声音在一起的时候,音量大的那个会把音量小的那个“淹没”掉。
比如说我们在全是人说话声的聚会,往往需要大喊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因为人声的频率成分都差不多,别人的容易把你的盖掉,而在一些只有高频或者低频噪音的工厂,也就是说同样音量的噪音,却能避开你说话声音频率成分的地方,只用较小的音量便可以听清了。
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高频的声音似乎和低频的声音完全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
缩混的时候从来没听说三角铁和地鼓打架的。
基本就是这个道理呵呵(详见后文关于效果器使用中的EQ部分)好了,讲完了音量和频率构成两个概念(当然还有其他概念,比如反射,方向,等等等等),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概念合起来会发生什么事情:1.同频率的两个声音合体2.差别很多的两个声音合体你会发现,频率越相近的声音,在合起来之后越能使音量增大,而越是不同频率的声音合体则越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如果我们把频率和振幅画成这样一副图:低频的贝司和高频的某个乐器可以看到,越是频率不同,两个声音就越不达界,越可以互相音量都大,但是如果是频率相近的,首先就是音量猛地增加,其次是有一个要把一个盖住,或者两个都不太清楚。
那么,假如我们在真实世界里面有两个乐器,都是低频成分多的,当他们同时弹奏的时候,图形就会是这样的:虽然看着有些难看,但是实际听起来并不会有什么非常不舒服的感觉,顶多是说你编曲没编好哈哈以上说得都是真实世界的情况,那么我们来看看从人造的声音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想要了解人造声音世界,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声音是如何从物理信息变为电信号和数字信号,又是如何从这些信号变回去的。
简单的说,声音经历了:1.拾音设备(声音信号变为电信号)2.AD (电信号变为数字信号)3.DA (数字信号反过来变为电信号)4.音箱(电信号又重新变为声音)可以看到,记录与回放一共经历了4布,那么咱们马上就会讲到这四步都会有出现一个相同的问题:在拾音这一块,信号是会在过大的时候出现电压过载情况的。
超过某个最大值(包括接近的)的声音就会开始“劈”掉。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限制!noisXboy:那就让把话放拧小点啊!呵呵,先抛去其他原因,不要忘记再好的模拟设备也是有低噪的,为了得到最佳的信噪比,我们必须让信号在不“劈”的情况下越大越好!必须让信号在不“劈”的情况下越大越好大睡者:本来想说再拧小点的……好险……再来看看数字信号这里,更加存在“劈”这一说了,前面一步模拟控制的再好,到数字这一块又变得和没费劲一样了,一切重新来,还是要以“不劈”为原则,即便是之前没有劈的,在这里依然有劈的危险。
数字信号大睡者:那就把cubase的音量再调小点啊Pia!pia!难道你忘了数字记录机制所存在的精度吗?如果电平过小,音质就会急剧下降。
noisXboy:就是说高不上去,低不下来喽?冰狗!(正确…)高不上去,低不下来这样就可以发现,实际上无论是使用模拟还是数字设备处理声音,声音都被限制在一个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的基础上了。
你想在一首录音作品中同时表现飞机上天声和钢针落地声吗?很遗憾的告诉你,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除非你破坏他们原有的响度比例。
这回大家可能知道我的文章的题目是怎么回事了,真实世界的声音就好像在一个无限大的面里自由的摆放。
如果沿用刚才的图,这个图就变成了这样:宇宙间的声音要多大多大要多小多小,频率也是无限宽真实世界的声音就好像在一个无限大的面里自由的摆放而人造世界的声音就好比被关在了一个四方的无形“笼子”里:人造世界的声音好象被关在无形“笼子”里可以看到!每个频段的声音都有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我们只能叠加有限个同样频率的声音进到我们的这个图形里面,如果进的过多了,那么直接的影响就是——辟了,另外的影响就是——混了。
这样,真实的声音放映与人类科技所制造的声音放映有什么区别,我想大家已经一幕了然了。
真实世界的声音是无限延伸的,而人类制造出来的声音只能是被封存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
如果沿用咱们刚才的图形:横轴是频率,纵轴是电平的坐标系来表示声音的话,我们便能画出真实声音世界和人造声音世界的不同:再来看看刚才那张图?如果几个频段相近的声音跌加,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可以想象,把所有的声音放进这样的一个有限制的空间里面是何等地困难!就好比一个舞蹈团,在无限的台上跳舞是绝对比在笼子里跳舞会好的多。
如果你是一个舞蹈编剧,你是希望在无限大的舞台编舞蹈呢,还是希望在笼子里跳舞呢?(钢X舞?呵呵呵呵)。
显而易见的选择,大多数的音乐家也是希望在无限的空间里制造自己的音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