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金融学》课程教案

《金融学》课程教案

《金融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务操作,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掌握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政策的基本原理;(3)运用金融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金融问题;二、教学内容2.1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1)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2)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3)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与交易机制。

2.2 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1)金融机构的类型与功能;(2)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与运行机制;(3)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

2.3 金融理论(1)经典金融理论;(2)现代金融理论;(3)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2.4 金融政策与金融调控(1)金融政策的类型与目标;(2)金融调控的手段与效果;(3)金融政策的实践与创新。

2.5 金融与经济(1)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金融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3)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务操作。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金融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践。

3.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金融学相关话题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4 实务操作法安排学生进行金融模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4.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依次进行教学。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40%。

5.2 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5.3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推荐使用《金融学》教材,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作者X。

6.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金融学文章、研究报告、金融案例等,以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知识和技能。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金融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金融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全面理解和深入知识,为学生提供金融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工具,以及必要的技能和素质,为其未来在金融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1.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功能-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特点- 金融机构的角色和职责- 金融机构的分类与运作机制2. 金融产品与工具- 股票、债券、衍生品等金融产品的定义和特点- 不同类型金融产品的风险与收益- 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和应用3. 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的概念与分类-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重要风险的识别和监测- 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的应用4. 金融决策与投资管理- 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 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的优化- 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的比较和选择5. 货币银行学- 货币的定义和功能- 货币供求关系与货币市场- 央行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管理6. 国际金融与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的概念与运作机制- 汇率与汇率制度- 跨国公司金融管理与国际投资7. 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发展- 金融创新的定义和影响- 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机遇- 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与创新三、学习方法1. 讲授与互动本课程将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将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案例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阅读与研究学生应积极阅读相关教材、学术论文和金融市场动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金融信息和理论发展,提高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3. 实践与模拟学生将通过参与金融市场的模拟交易、实践项目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2. 作业与报告(30%)包括个人或小组作业、实践项目报告等。

3. 期中考试(20%)针对课程进度的测试。

4. 期末考试(30%)针对全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

五、参考教材1. 《金融学导论》作者:李国强2. 《金融市场学》作者:朱保华3. 《金融风险管理》作者:李信权六、备注本大纲仅为金融学课程的概要,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货币政策时滞
阐述货币政策从制定到实 施再到产生效果所需的时 间过程,包括内部时滞和 外部时滞。
货币政策效应
评估货币政策实施后对宏 观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如 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 收支等。
04
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
金融风险类型及识别
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价格变动(如利率、 汇率、股票价格等)而导致的 损失风险。
风险量化
运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 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
风险缓释
采取适当措施,降低风险 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风险转移
通过保险、对冲等手段, 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风险报告与监控
定期生成风险报告,对风 险进行持续监控和评估。
金融监管体系及实践
监管机构与职责
介绍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如中央银行、证监会、银保监会等
金融市场的分类
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金融市场可分 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 黄金市场等。
金融机构类型及功能
金融机构的定义与分类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包括银行、证券公司 、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
各类金融机构的功能
银行主要提供存贷款、支付结算等服务;证券公司负责证 券发行与交易;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基金公司则进行 基金管理等。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通过提 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促进金融市场 的发展。
金融市场与机构的互动关系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 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推动金融体系的 稳健运行。
03
货币与货币政策
货币本质及职能
01
02
03
货币的本质
从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的 发展过程,探讨货币的本 质属性和功能。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一、课程设计思路21世纪是我国经济腾飞发展的时期,职业教育作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是实施科教兴国,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现代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为金融经济。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造就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高职高专的学生有必要学习一点金融知识和投资理财知识,培养金融意识,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性质和作用《金融学》性质上属于经济学学科基础课,适用于金保、建行专业。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等章节的学习和介绍,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金融理论和金融机构最基本的运作实务,了解国内外最新的金融理论和金融事件;通过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几个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从总体上理解货币理论、信用运动规律及信用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本课程要以《基础会计》、《经济应用数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市场营销学》、《商业银行业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等课程的基础。

该课程主要是介绍金融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但同时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所以该课程是理论和技能培养两者并重、相互结合。

三、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空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

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二)能力目标1、能够辨别古钱币,养成收藏的好习惯,把握每一个投资的机会。

2、熟悉并掌握银行存款的利息计算及相关规定3、熟悉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结合实际,掌握银行按揭贷款的计算种类与计算方法4、掌握证券投资知识,了解股票、投资基金、国债等信用工具的种类和投资技巧。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金融学基础课程编号:1300015Z课程类别:职业能力必修课适用专业:财金大类专业学时:56学时学分:3学分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财经类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和财政金融类专业职业能力必修课程,是学习《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证券投资实务》、《保险实务》等后续职业能力核心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纯理论课程,为金融专业群人才培养提供基本理论支撑,从而为学生搭建专业理论框架,并培养学生专业思维方法和良好的金融职业素养。

课程以货币资金为主线,围绕资金的筹集、分配、融通、运用及其管理,阐释货币、信用、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业务、货币政策、金融危机和金融调控,使学生系统掌握货币金融问题的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能认识货币金融现象、理解货币金融政策、初步判断货币金融发展趋势。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搭建基本理论框架、落地微观金融机构、解读宏观金融政策”的逻辑,以现代金融从业人员所需基本金融理论基础为线索,以现实经济金融现象为载体,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金融大类专业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兼顾相关职业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与特点,在纯理论课教学中,保留部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实现基本金融理论与经济现实的充分融合,实现基本金融知识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最大限度的对接,实现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与主动学习方法和习惯养成并重。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重视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金融行业企业基本认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实践教学内容:1.组织学生参观广东省货币博物馆,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钱币、民国时期货币、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人民币、外国货币、现代电子货币等六大系列货币的感性认知,全面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2.利用学院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实训室、国际金融业务实训室、证券业务实训室、信贷业务实训室等和学院金融项目中心、国际金融数据分析中心,组织学生模拟金融产品交易,观摩高年级同学仿真实训和真实业务办理,提高学生对金融业务内容和流程的认知能力;3.鼓励学生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传统金融产品和金融创新。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6004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适用专业:经济学(转本)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性理论课,也是经济类、管理类等多个专业的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有较系统的掌握,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经济、金融从业者以及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正确观察、分析和解决当前经济、金融领域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鉴于本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所以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单纯以讲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注重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与政策相结合,综合运营案例教学法、课程实验法、研讨性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等多种课程教学方式。

课程评价要侧重综合能力的评价,采取理论考核、论文考核部分和实践考核相结合方式,构建科学、合理、适用的考核机制。

(三)开发思路按照南京晓庄学院关于“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以培养学生概括和归纳能力、写作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以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2.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家级一流课程《金融学》建设方案

国家级一流课程《金融学》建设方案

国家级一流课程《金融学》建设方案一、方案介绍《金融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资金运动和货币制度的学科,对于培养具备金融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金融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建设一门国家级一流课程《金融学》,通过设置优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多元评估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金融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掌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金融实践中运用金融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金融伦理和社会责任感;4.提高学生的金融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他们在金融行业就业或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置1.课程名称:《金融学》;2.课程学分:3学分;3.课程时间安排:每周3学时;4.课程持续时间:16周。

四、教学内容与方式1.教学内容:(1)金融市场与金融产品概述:介绍金融市场的组织和功能,讲解金融产品的种类和特征。

(2)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介绍金融市场的理论基础,包括投资决策、资本结构和股权融资等。

(3)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创新:研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探讨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4)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介绍中央银行的职能和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5)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2.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金融知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

(2)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金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深对金融问题的理解。

(3)课堂互动:利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课外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金融实践活动,如参观金融机构、接触金融从业人员等。

五、教材教辅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

建议使用以下教材:1.主教材:《金融学》(第X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最新《金融学》教学大纲

最新《金融学》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50460课程性质: 专业的基础课先修课程: 西方经济学学分: 2.5 总学时数: 40理论: 40 实验: 0 上机: 0 课外: 0适合层次: 本科适合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金融学》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 又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对货币、信用、银行及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金融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并掌握其运行的基本规律, 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服务。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目标:1. 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 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2.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 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 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 培养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 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理论教学要求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职能, 通过对货币形式发展的学习, 充分认识并掌握货币如何通过其职能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重要作用。

2)了解信用的职能与作用, 掌握信用的各种形式, 了解利息的一般分类和决定利率的一般因素, 通过学习利率调节经济的机制, 能解释并掌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利率政策的客观性和杠杆性;3)掌握国际收支的含义及失衡的原因、影响和调节;外汇、汇率的定义及标价法;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4)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压抑产生的原因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5)掌握金融中介的含义、性质和功能;金融中介的主要类型;6)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相关知识;7)了解金融市场的特征、分类和机构,掌握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的金融工具,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效能, 能够根据金融市场运作的基本原理解释与分析影响金融市场变动的因素, 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8)了解金融风险的含义和风险转移策略以及金融监管的相关知识;9)了解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含义和种类, 掌握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原理, 理解货币均衡的基本含义, 理解货币供给均衡的实现及其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关系。

《金融学》课程大纲

《金融学》课程大纲

《金融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资金融通、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政策等领域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和应用领域,对于理解现代经济运行和个人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而系统的金融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和分析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金融专业课程和从事金融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货币、信用、利率、汇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决策水平。

3、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增强学生对金融环境的适应能力。

4、激发学生对金融学的兴趣,为学生未来从事金融研究、金融业务或其他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的定义和形式演变货币的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2、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货币发行准备制度金属货币制度(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二)信用与利息1、信用的含义与形式信用的定义和特征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主要信用形式的特点和作用2、利息与利率利息的本质和来源利率的种类: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等利率的决定理论: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可贷资金理论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三)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概述金融市场的定义、分类和功能金融市场参与者:个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2、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的特点和运行机制3、资本市场股票市场:股票的发行与交易、股票价格指数债券市场:债券的分类、发行与交易投资基金市场:投资基金的类型、运作与管理4、衍生金融市场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远期合约等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和特点衍生金融市场的功能和风险(四)金融机构体系1、金融机构的分类与功能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社等)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2、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地位中央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3、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组织形式商业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4、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业务范围(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2、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的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管理的策略和工具3、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估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六)货币供求与均衡1、货币需求理论传统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2、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货币创造机制: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3、货币均衡货币均衡的含义和实现条件货币失衡的原因和调整措施(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和度量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影响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2、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定义、类型和度量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影响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八)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2、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等)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等货币政策的时滞(九)国际金融1、外汇与汇率外汇的概念和种类汇率的标价方法和种类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2、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概念和平衡表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调节措施3、国际储备国际储备的构成和作用国际储备的管理4、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和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和防范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金融学的知识体系。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金融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本校经济学本科层次各专业都开设此课。

课内学时54 个,计3个学分。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1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 客观介绍世界上主流货币银行理论及其最新研究成果、金融实务运作的机制及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金融学的先修课,应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会计学、西方经济学、逻辑学、文献检索、经济学史等课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金融学》的教学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在素质培养和理论修养方面的力度。

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获取,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与学术创新精神。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现有的教学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建议在教学中关注以下环节:1 .在课堂教学中以导读与释疑为主:教师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主要教材为蓝本,提要基本内容、识记基本概念、讲解基本原理、讲解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内外的讨论为辅:组织课堂讨论、课外的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

《金融学》课程教案

《金融学》课程教案

《金融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金融学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3. 学时安排:共64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164. 先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5.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类型与功能金融市场的主体与客体金融机构的类型与运作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2. 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货币市场工具资本市场工具金融衍生品金融创新与金融工具的发展3. 金融风险与管理金融风险的类型与识别金融风险的管理方法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4. 投资组合与资产定价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金融市场的有效性5. 宏观金融政策与调控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财政政策的影响与配合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金融与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学的应用。

3. 小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金融工具的使用和金融分析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金融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金融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使用《金融学》教材,由知名出版社出版。

2. 辅助资料:包括案例、论文、新闻报道等,用于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兴趣。

3. 教学软件:使用金融分析软件,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分析方法。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了解金融市场的最新动态。

六、教学安排1. 第1-8 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2. 第9-16 周: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3. 第17-24 周:金融风险与管理4. 第25-32 周:投资组合与资产定价5. 第33-40 周:宏观金融政策与调控七、教学活动1. 第1-4 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类型与功能2. 第5-8 周: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与金融体系的构成3. 第9-12 周: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的特点与应用4. 第13-16 周:金融风险的识别与防范方法5. 第17-20 周:投资组合的构建与资产定价模型6. 第21-24 周: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分析7. 第25-28 周: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8. 第29-32 周:金融调控手段的应用与金融发展9. 第33-36 周: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10. 第37-40 周:实践操作与期末复习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 金融学》课程标准

《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完整)课程编号: 30210课程名称: 金融学开课系: 商学院制订(修订)人:审核人:批准人:2019年月日制(修)订《金融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30210课程名称:金融学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会计、财务管理、税收学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开课系:商学院总学时: 48学时周学时: 3学时学分: 3学分二、课程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普通高校大学本科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侧重于货币金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力图规范化、准确化、简洁化。

全面、系统掌握货币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金融实践的新形势、新变化,提高运用金融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达到:(1)全面、系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要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2)了解金融实践的新形势、新变化,(3)提高运用金融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法建议: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三、课程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是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围绕稀缺资源—货币的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货币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经济主体在整个大的经济环境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本课程学习后,学生能够学习掌握流通中的货币是谁配置的,以及因为货币问题而产生的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

主要包括:1.了解货币的起源及币材的发展;理解货币制度发展的几个阶段;掌握货币的定义及货币职能。

2.了解信用的产生、发展;了解高利贷的特点及其发展;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理解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掌握现代信用的形式。

3.了解利息与利率的一般形态;掌握利率的种类与决定;能够计算单利与复利。

4.掌握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掌握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5.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理解金融创新的内容;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三大类业务;掌握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原理;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理论。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